这不是一部闷片,而是一部直击心灵的影片。“无助、孤独、暴力、贫穷、性...”并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过的很美好,大多数人因为年少时做过错事而困扰一生,影片中一直用很平淡的社会手法拍摄,除了男主回来看一窝的老鼠以外,片中只有几处有背景音乐现在我还记得最深的是小男主坐在没有一人的公交车上望着车外,还有小男主在新房子里看着窗外好大一片草地在上面打滚,然后天快黑色一个人走在路上踢着空易拉罐回家,还有就是最后男主角选择自杀沉在河里幻想搬进新家的时候也是小男主全片唯一一次笑了的场景。 不仅是在国外,这种情况在中国有过很多,大人太忙或有自己重要的事情做而忽略了自己孩子,我也有过一个人太孤独的时候搭着公交坐在窗户边上一个人坐到终点站又坐回来,然而就像影片里的主要不是出现生命上的危险大人是不会管你的。“太阳和人心是我永远都不敢直视的。”
孤独是什么,是一觉醒来只有漆黑又寂静的房间陪着你。走出去,脏乱街上也没有人,只有那一阵一阵的凉风。但是,不要怕,走下去,总会找到喧闹而又亮堂的街市。
我或许也应该在这20几年的某段时间里让自己能有理由的离开这个世界
在泥沼中打滚,如野草般疯长。日常片段与意象强化,让此种颓丧而无望的气氛渗入人心。与安德里亚阿诺德如同天平的两端,一个似暖阳,一个如寒月。
理解伦敦骚乱的社会原因
清冷萧索
last film in SFF. Tilda is so charming!she said she will attend Lynne's next film which is really expecting! really love this director anyway.(有一些細節和特質是可供辨認的。如同你的小說。)
梦想中金灿灿的生活,和恶臭腐坏的现实之间的距离,可能比死与生之间的距离大得多。被结尾沉沉击中。电影中阴雨不绝的格拉斯哥,垃圾遍地、老鼠四窜的居住环境,让偶尔的几个想象镜头显得尤其宝贵,并且那几个镜头也透着一点点导演女性视角的温柔吧
如此残酷孤独灰暗的童年,真让人心脏受不了~
很好看~
越往后越强...
无助与失落在成长中交相辉映。Goodbye, Snowball!
原来真的有很多老鼠…闷片不推荐
不错
这简直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英国青春片了。那特写,太销魂了。音乐的口味也棒。开放式结尾
鬼魅的诗意与严酷的现实在拉姆塞的[捕鼠者]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前者在她极善于捕捉细节的镜头里迸发,而后者则毫无征兆地再度降临,犹如突然打向绞在窗帘里小男生的一巴掌。死水的形象在电影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凝滞肮脏好像死亡的宫殿;但同时又蕴含着巨大的流动潜能,这就是直觉里诗的样子。
垃圾堆积如山形成的破败环境,老鼠和跳蚤,不良少年与糟糕的生存环境。用这些外部环境展示主角内心,同时再以美好的梦境(麦田)作为对比。看这片总有点提心吊胆的,总觉得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
这种英式青春片的灰色暗调调是从哪里开始发源的呢,包括自我苑囿自我厌弃自我怜悯的小形式主义小象征主义都很相似,这片又多了几个梦幻的场景镜头,算是感人之处。最后结尾处杂草场的用光好亮,一家人都来这个梦幻地了,小男孩的笑也是幻想,都沉在水底了
镜头暗下去的时候我心一直揪着,喊着快起来啊。。。还好结尾看到了麦田中他的笑脸,一切美好的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大人们总是不能理解孩子,怎么忽然就发脾气了,怎么忽然就哭了,其实他们只是不肯试着去了解。绝对的五星。对于这种闷片,开始看的时候真是很痛苦,看完之后,也真的很爽。
说不出来的棒
孤独,阴冷,寂寞,隔阂,贫穷,无处诉说,不被理解,忧伤,死亡,性。童年。此类英国电影永远是我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