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一向的风格,中国普通民众的心态和心酸把握的很好。赚了我许多的眼泪。他更演绎了一个新好男人的全部责任。对个工作认真较真,对朋友实在真实,对老婆孩子忠心专心,对曾经的初恋情人也处理的恰到好处。小人物的无可奈何与无法抗争,只求能赶上好运的大潮。只希望好人有好运,好人能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吧。
没有大悲,没有大喜,几个波澜不惊的小故事,几个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从里面咂摸出亲切生活的气息,从几句俚语中体味出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冯巩的电影,因为其平民化的生活气息而自成风格。
因为这种风格,冯巩的电影基本上不会让你过于失望。从《没事偷着乐》开始,他把街头巷尾的百姓生活搬上银幕,这种生活是吃亏是福、苦中作乐、自求多福的。冯巩也凭借其平民气质演活了一个个辛酸受气而又热情善良的小人物,从张大民、顾明、刘好,再到冯喜,仅仅从这些角色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朴实的生活愿望:盼着日子能过得好点儿。
但,仅仅生活化并不足以成为风格,冯巩更大的本钱在于其相声演员的出身,在于他活泼有趣而又蕴含着生活哲学的语言。比如《没事偷着乐》中的这句:“我妈说过,床上没病人,狱里没亲人,这就是幸福!”可以说,冯式喜剧的魅力正在于此。
冯巩的几部电影都是用的天津话,他也是天津人。天津这座城市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史上也饱受列强欺凌,鱼龙混杂的底层社会生活,让天津这座城市的气质平民到了骨子里,天津话的对白中浸透着小市民的悲喜,更滋养了相声这门平民艺术。
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临终前曾说:“真的,我一辈子是个顺民,对社会没有什么要求,我只希望一不要打仗,二不要运动,安居乐业……”而冯巩的喜剧也正是这么个味道,没别的,但是,当他用嬉笑怒骂的相声式的语言道出来的时候,则在喜剧之外另有一番韵味。比如《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的这句:“别哭了,儿他妈啊,拿钱,明个请咱儿子吃包子去,好好补补脑子。”用语言展现平民气质,并同时提升到艺术高度,这是冯式喜剧的风格。
风格是好事,但禁锢于风格,为风格而风格,甚至,把风格做得虚了,假了,就没意思了。《别把自己不当干部》这部电影的主要毛病也正在于此。冯巩似乎太想玩平民,太想玩语言,太想玩小人物的哲学了。但他忘了,所有这些的根子都在于生活。
生活在哪?纺织厂女工被高官子弟玩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引出车间工长与社会不正之风的斗争。怎么看怎么像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事儿。如果没有齐祖的段子,活脱20年前的片子。而且,还很典型。
这年头,没人提什么干部不干部了。冯巩,是不是也该采采风了。咱党的群众路线那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啊。这当导演的,拼的就是真实!这才是咱平民的本分!
http://prepare.blogbus.com/冯巩饰演的小人物总是叼着一张贫嘴,尽拿自己开涮,但却正直、善良。本片亦不例外,就当了个破工长,却为领导们作出了表率,爱岗敬业那是最基本的了,关心职工疾苦,不畏强贵,只办事不收礼,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与那个虚伪、两面虎的车间吕主任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因此弄得丢了工长职务,到澡堂子里当起了“副堂长”,却深得群众们爱戴,最终在民意选举中当上了车间副主任。敢作敢为,有为才有位,做一个真正的“干部”,不是嘴皮子耍耍就行了。不过,我们现在有太多的领导太当自己是干部了,也变得不是“干部”了。
还是一样的小人物,尽管小人物这回当上了干部,但还是小人物。一个什么都管的工长,大到计划生育小到肚脐眼;一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还敢“去他奶奶的头”,上级对他敷衍推诿,副工长的人选不但不和他商量还瞒他骗他。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特点:官迷、胆小、牢骚、直率
官迷
么都管的工长,大到计划生育小到肚脐眼;一
干部这个我们多少已经有点陌生的词汇却成了王喜的口头禅,一张嘴就干部长干部短的。甚至在他的影响下,连他儿子都那么在乎两道杠三道杠的了。在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眼里,官这个字眼本身就带着很多神秘的光环,似乎当上了官,一个人就从面子到里子都有了一种神圣的气质了。
胆小
多年前的胆小就让他失去了他爱的女人。一个不亚于武侠小说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没有义薄云天的侠客,没有了倾国倾城的美女,没有了造化弄人的巧合,剩下的是同样的相爱的人不能牵手,有情人终待来世。一切都因为他没有说那句“非你不娶”。现实中没有死去活来的殉情,没有爱恨交织的恩怨,有的只是很平淡的生活。日子还要过下去,武侠小说没事也可以看看。
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
牢骚
一个干部嘛,要注意自己形象,不能想群众那样发牢骚。可是有时候实在忍不住,特别是在澡塘子的时候。脱光了衣服还哪里分得清谁是干部谁是群众啊。
直率
人物这回当上了干部,但还是小人物。一个什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是有文化的人善于将自己没文化的一面掩藏起来,而没文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东西。没文化的人让你难受是你不知道怎么才能不难受,有文化的人让你难受是你知道怎么难受。直率的王喜到了一个最直率的地方——澡塘,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再掩盖什么。直率的王喜也同样直率到了人们的心里面去,当上了副主任,但愿现实中也能如此。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里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也没有什么大善大贤,有的只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即便是最坏也就是欺骗良家妇女的感情,始乱终弃(高平),法律都不能给他定罪;他们就算是使坏,也不过就是谋取一个别人“给两百块钱都不干”的工长的职位干干(姚丽);他们就算犯错误也不过就是爱了不该爱的人(赵晓玲)、想要离开坚苦的工作岗位到工作条件更好一些的地方去(沈飞飞);他们就想做好人也只能帮人找一个很卑微的工作,能够混口饭吃(王喜老婆)。然而,在这些普通和平凡的故事背后,在那些表面上诙谐幽默的话语之中,我们似乎总是能够感到一种别样的心酸和无奈。
一个处处不如意不顺心的工长却总是一副开心的样子,一个本来令人难受压抑的故事却是一个喜剧,这就是《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以喜剧招徕观众让你感到的却是心酸。
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这部电影似乎一下就把人拉回到了二十年前。二十一世纪了拍的电影还想八十年代的,也真够不容易的。不知道究竟是我们的眼光太脱离实际了还是电影本身太落后于时代了。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中国,各种不同的生活境遇早就了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不知道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至少它会在历史上留下它自己独特的印记。
还好,
大小也是个干部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呵,呵
天津人最好了!天津话也倍儿好听!
一个光明的结尾,也掩盖不了生存的无奈。
2007年3月10日
不錯臺詞有很多經典之説~
cctv6---2012.02.17
方言美啊。
父子的那段戏让我想哭!演的真好!
很有中国特色
冯巩不愧为捧哏大师,每个桥段收尾都要由他着巴点评一句,“群众的积极性有时候也是不稳定的”。演到无照贩酒被李立山当作借口给撸官后显得过于着急了点,也不要什么过度酝酿了就直接改革竞聘东山再起了?再就是冯巩总在自导片中做情圣被双美共恋这个角色设定有点贪。工长的职位实践着厂长的感情生活?还真是拿自己当了干部啊!……PS介语言类四汉语普统话吗?介不都四天津卫放盐吗?
哈哈 那会儿的国产喜剧真有意思
认真,是最可贵的品质。
MS看了。。剧情忘了。
这干部啊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虽说这工长嘛都不是,但就是个官!
我觉得很丰富 小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片子让我喜欢上了天津人 觉得亲切
不评价了
去年暑假在阿涛单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