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小林聪美阿姨拍的《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很是喜欢,可惜只有4集,实在是太不够看了。幸好小林聪美阿姨继开餐厅之后又连续创业,前阵子上了新剧《森林民宿》,这次她独自住在一间森林里的大房子里,顺便经营民宿。 赶紧打开看看。
还是一样的慢节奏,但不同于《面包》铺开来讲一个故事,《森林民宿》的每一集里,导演都很明确、但又很温柔和缓慢地试图讨论和传递不同的东西。每一集里民宿的访客都不一样,他们和民宿主人典子享用美食、畅快对饮,坐在阳台上闲谈,或是漫步山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困惑。
第一集《山里的绅士》里住客是宣称自己在做田野调查的狐狸先生。狐狸先生问典子,为什么想到做民宿?典子回答:“人啊,大概就是一种偶尔必须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不然就会意志消沉的生物吧。”
狐狸先生非常温柔地回应道:“像现在这样吃着别人为自己做的菜,一边聊天一边喝酒,对我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第二集《想一个人待着》讲的也是人与人的关系。想要独自一人露营的幼儿园老师石桥在营地遇上了一个自来熟到毫无边界感的大叔,只好背起东西离开。
偶然遇到典子,于是入住了她家的民宿。两人在客厅里搭起帐篷喝着酒。石桥感慨,自己明明很喜欢小孩,却总是想要独处,为此而感到愧疚。
典子想了想说,每个人都这样,正因为有时想要独处,所以才会觉得与人相处也是快乐的。
第三集《燃烧》里来访的是一位很酷的摄影师,把走遍世界各地拍下的照片拿到典子家来慢慢烧掉。她和典子分享的是对工作的困惑。
明明是因为喜欢摄影才做的这份工作,但是偶尔也会觉得不对劲、自己是不是错了。她问典子:“你做过不适合自己的事情吗?” 典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从没做过一件适合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开民宿,但最近觉得做些不适合自己的事情也挺好。
摄影师一边永远在路上、一边怀疑这一切的意义,第四集《山彦的假日》里的蔬菜派送员山彦则恰好相反。
他在这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子里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的工作,却觉得四季在变幻、人的生活有喜有悲,自己身处其中,这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可能正如典子说的那样:“无论是出行在外看到的东西,还是同一个地方总能看到的东西,实质上没什么区别。”让人不自由的,不是外界的乏味,而是内心的“生活总在别处”。
第五集讲的是逝去的爱情。曾经的恋人不期而至,两人聊起当年的不辞而别和未能善终。年轻时想要一个答案,到某一天,这个答案会变得不重要。
最终回的名字叫《流浪》。上一集的末尾,曾经的恋人笑典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能哪一天又像年轻时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后一集里,典子果然选择了离开小屋去流浪。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会想要离开,会有一些顾虑,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做什么,但这就是人生有意思的地方。
《面包》拍的是人找到自我的故事,《森林》则讲了人与他人、与工作、与爱情的关系,最后还是落到自己,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人生里停留和流浪,然后体会其中的趣味。
这两部剧给我的感觉都像是水,盛放在什么样的杯子里就是什么形状,观者想要寻觅什么东西,就会被剧里的什么东西一击即中。
所以不同的时候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当年看《面包》的时候是一种感受,如今再看想得又会再多一些。(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天呐真想有个开餐厅的日本朋友……)两部剧都不长,如果你也觉得自己最近需要这样的投喂,欢迎在你不想出门的日子里,慢慢食用~
——————————————————————————————————
来自👸号:“执虫说”,观影丨2部适合在不想出门的日子里慢慢食用的日剧
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欢迎来👸号“执虫说”找我聊天/玩儿。
SS1 - 穿西装迷路的男人
尽管自由穿梭于林间,又忍不住眺望远处灯火。
感受总是在对比中更强烈。
今天是能帮忙除草,晚上共执杯红酒的万物学者。
第二天还是要回归林间,躲着狗吠啄木鸟,以黑松露道谢的狐狸先生。
SS2 - 一个人待着也没什么
女保育员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对小孩子成长价值观带来影响。
但不是只有积极的情绪才需要被学习。
小孩子也会有“好想一个人待着”的感叹呢。
所以偶尔,也一个人搭一次帐篷,看一次星空吧。
SS3 - 云游世界的女摄影师
人能一辈子坚持做一件平淡的事情,真的很厉害。
思考人生的时候总会有自我怀疑的时刻,但一样东西放下一会儿,过一会儿又会想拿起了。
虽然照片拍下来是为了保留,单纯喜欢摄影,再把照片在火苗里烧掉也很酷啊。
不过,就算做得都不是擅长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吧。
深夜的日剧,自带治愈的内核与细节。
最擅长此道的小林聪美和她的朋友们这次不是在遥远的芬兰也不是在东京的寻常巷陌,而是远离尘嚣的森林深处的一处民宿。
尽管换了地点,但是故事还是关于生命和人生,以及遇到和别离。
作为民宿老板的小林依然与不同的人一期一会,喝喝酒聊聊天,更多的却是倾听而已,然后大家继续各自人生。或许烦恼依旧或许重新出发,或许什么都没有过,但是即使这样也没关系,森林深处的这个民宿如同人生路途的一处驿站,来过即是为了路过,而已。
因为被人类生活吸引的狐狸,近距离接触过这人世间后,留下珍惜的菌类依然回到了熟悉的森林,因为那才是家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试图远离生活烦恼而远足的女孩儿,听过风声看过天空后,带着这份美好回归原本的生活去面对种种。而看过繁华世界的友人,疲惫时候投奔朋友而来,忆往昔峥嵘岁月之后重拾初心,带着朋友的祝福与期望,继续前行。
还有送货的便利店员,人生忽然而又必然的停在这里,过着日复一日单调而又充满人情世故的生活,无法确定是不是最好,却也珍惜当下的继续着,或许某一天会结束然后远行,也许会永远这样,但是此时此刻的人生如此宁静而让人享受。远道而来的往昔恋人,不是为了复合不是为了俗世之爱,不顾一切的奔赴而来只是因为此时此刻想来看看此时此刻的你,然后平静告别,为下一次的相遇而期待或者并不需要期待。然后是过世友人的女儿乘兴而来,回忆了与母亲在此的美好时光,吃了好吃的饭,然后带着或许会开启新生活的钥匙离开,或许不久以后她会回到这里,成为民宿新的老板,与不同的人遇到,然后别离。
最后的最后,作为店主的小林轻松的出门远行,去找寻自己人生旅途的新驿站,或许千万里之后还会回来,也许会在千万里之外开一家海鸥食堂,然后看夕阳看海浪,谁知道呢,何处不是生活,而何处不是归途呢?
遇到过就是美满人生,离别后就是全新生活。
整个剧集里最爱的一会是和光石研饰演的往昔爱人,他忽然带着鲜花而来,用心泡了咖啡,聊了别后的生活,一起如同往昔般散步,平静而客观的分析了为何当初不曾在一起,然后挥手告别,离开时候的小路两边是青翠的稻田,远处是连绵的青山,后会终有期,是日期,也是期待。
还有每一集的最后由樽真佐子演得一身蓝衣的沉默老人,或许是此处的山神或者森林之神,她或平静或严肃或轻松的与每一个路过此处的人告别,来到或者离开,她永远都在这里,或平静或严肃或轻松,审视着或审视过无数人生,你来她未必欢喜,离开她也未必悲伤。
然后,如果这个剧集里加上小林的另外两位御用市川实日子和加濑亮就更加完美了,或许山中崇饰演的店员可以由加濑亮替代,而市川实日子只能是另外的故事了。期待下一次,下一次的故事里,会有这两位的演出。
最后,看完最后一集忽然觉得与人告别时,应该用力挥手,或许这份尽力而为会让别离的人记得有人牵挂,会早日回来。
最后的然后,太爱小林和光石研那一集了。此前,他们是看见同一朵花都要赞叹美丽,任风吹雨淋都承诺不变的完美爱情,然而如今两人心意却不再相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曾经的情感留下的那些美好回忆,正是凭着这份回忆,他们平静而温柔的对坐,说着过去说着现在。而在林间散步时候的对话了,则是关于昔日爱人间情感的最好诠释。如此平淡,却又如此动容,是令人心碎的温柔和已然释然的往昔不可追。
最后的最后,太爱这个吃西瓜的场景。分享给所有人,愿人生处处小确幸。
那么,下次见。
最近开心的事情之一,是看了小林聪美主演的新剧集《森林民宿》。每集里,民宿女主人小林聪美都会接待一位新的客人。
印象中,影视作品中的小林聪美好像一直在开店。最早那家,当然是2006年的《海鸥食堂》。
电影开头,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她开的那家海鸥食堂开业一个多月还没开张,过往路人只是好奇地从大玻璃窗里张望里面这个淡定的亚洲女人,直到某天,终于,第一个客人走了进来,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故事由此淡淡展开。
再往后,是2013年的《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在这部只有四集的短剧中,女主角经历了母亲突然过世,在公司被恶意调岗,辞职开店,被母亲的朋友告知从未见过的生父身份,以及自己还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同父异母兄弟……列举下来连我自己都吃了一惊,这些情节放到韩国编剧手中,足以产出呼天抢地的三十集悲欢离合。但《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是一部气氛多么平和的剧集啊,回想起来,只记得女主角一直在散步、做饭、开店,和客人邻居聊天,楼上的小猫咪蹲在窗口,像它的主人一样,安静,不动声色。
近来网上的热门讨论话题之一,是要不要走出舒适圈。小林聪美主演的绝大部分剧集,其实却都能用“走进舒适圈”来形容,可以确定不会发生什么狗血剧情,即使有,也会处理得云淡风轻。就像在《孤独的美食家》里,观众永远用不着担心井之头五郎先生进错了店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这种安全感,该也是日式治愈系影视的魅力之一。
和之前两部略有差别的是,这部最新的《森林民宿》稍稍带上了一点奇幻色彩,第一集被狗叫声吓到半死的狐狸精先生,第五集穿着住院服忽然出现在民宿门口的前男友,虽未点明,但他蓦然消失后回想这集里他的言行,难免生出哀伤联想:“他只怕是已经不在了”。还有每集都会在末尾出现却一言不发的樽真佐子,看似和剧情毫无关联,但就像诺兰电影里永远的迈克尔·凯恩一样,小林聪美身边少了这位老太太,观众如我真的会怅然若失。
这些影视剧中,小林聪美的典型形象总是相似的:她独立,身边并无家人。她看似简单,安静不多话,总在整理房间擦拭碗碟,偶尔坐在廊下喝一杯茶。但每个观众都明白这简单后面是沧桑过尽,就像《三体》中说的:一张空旷天空的照片包含的信息量,要比《清明上河图》的信息量大一到两个数量级。
谁会不想成为小林聪美的邻居呢?在遥远的赫尔辛基,喝一杯她念着神秘咒语冲出来的咖啡配肉桂卷,在东京的小巷中拉开明亮的大玻璃门,永远有香喷喷的面包配蔬菜汤,在绿树参天的山林里,她的民宿可以在客厅里支起帐篷,可以在廊下和她共话当年,也可以把过往记忆付之一炬。
《森林民宿》的最后一集,小林聪美把民宿的钥匙慷慨地交给一位老客人的女儿,背着行囊又一次走向远方。区区六集,真的意犹未尽。相信她会走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放下行囊,开一家新店,开什么店都好,不能成为她的邻居,也愿意成为她的客人,至少,我们已经有幸成为她的观众,看她聊天,打扫卫生,做饭,微笑,安静地出神,看一百集都没有问题。
首发于GZ号【阿眉的诗书影话】
森林民宿 第五集 忘了从第几集开始,结尾都会流泪。 应该是第三集燃烧吧。 把游历世界辛辛苦苦拍下的照片都烧掉,这种洒脱太让人艳羡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流逝。 第五集,前男友来看望了。 还会一起唱起那首让人手舞足蹈的歌,还记得当时幸福的感觉。 只是已经太晚了,已经过去了。 继续前进吧,各自,也挺好。
这部短剧里的典子姐就像一阵风,想到什么都会放手去尝试:想要开一家民宿,于是就开了一家民宿;想要改变生活,即使还没有想清楚下一步,也能立刻提起行李出发。但当她驻足的时候又像是从来都不曾移动的一棵苍天大树,无私地奉献给过往旅人以阴凉且乐在其中。她的民宿动人之处在于是人与人的相处,每一个访客的来临仿佛是亲人暑期的探访。与其说是民宿,不如说是典子姐敞开了自己的家,客人可以协助备餐,来访也无需提前告知。我渴望成长成她这样的人。
影片动人的角色还有masako motai饰演的甚至不知道是人是神的蓝衣老奶奶。日剧打动我的地方是在于演员年龄从来不会限制在角色在某个刻板印象里,正相反,编剧反而利用了我们的刻板印象让某个角色的存在变得灵动起来。就像剧中神出鬼没的蓝衣老奶奶,编剧甚至不给笔墨去交代她是谁,她角色的意义何在。甚至安排主角与她的相遇,一阵惊异过后是坦然地擦肩而过,告诉你,她的存在如此正常,无需追问。如此一来,蓝衣老奶奶的形象变得轻灵起来,她或坐在深林间横躺着的树干,或在林间眺望远处。她不必一直慈祥,也不是总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但她的存在令我心安,就像是知道在这大山深处有类似神灵的存在,总在冥冥中照料着什么。
这种散文式岁月静好的治愈剧也算日本特产了。
前男友那集看哭了居然。比起森林民宿更羡慕那些偶然间的美妙际遇。
好喜欢第一集。一只怕狗的步履蹒跚的孤独老狐狸,羡慕丛林间望出去的万家灯火,喜欢研究植物和动物,提起啄木鸟果子狸就咬牙切齿。吃了一顿人类的美餐之后,留了两个松茸。啊~怎么这么可爱,要常来哦。
太治愈了 配乐也很美 片尾曲太爱了 一秒都不舍得跳过 看到居然有评论说做役所这个角色做调查为什么穿西装的真是笑死 估计连这第一集都没看明白 这个故事的基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的安房直子写的大幻想文学 动物有拟人的形式出现
2021开年治愈第一弹!我爱小林聪美阿姨!
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呀。
森系果然还是要看小林聪美阿姨啊!可可爱爱,好吃又好看。
蛮神奇的 我看到第一话title “山之绅士”出现在片头时候 脑中的画面就已经是 狸猫吗?浣熊吗 ?然后看到绅士签名“常木”的时候 就哦 ——是狐狸呀...
简简单单,什么都没讲,好像什么都讲了。
小林聪美真的好适合演这种剧。爱她!只有六集也太少了,我能看一百集。第一集结尾好惊喜但第二集实在好无聊,可能我和石桥静河无缘,看过的她的戏也不少都很不喜欢。。。重看第一集发现处处是伏笔,不愧是役所広司。三四集也不错哦。
役所广司:这么大个的狐狸精我还没演过233333
未完已弃,日剧和我没有共鸣气息…感觉是日本中产回归山林小确幸,和自然是带着隔阂的身近心远,只看剧中人的细节行为和装备穿着都觉得不是山林之人,尤其做的食物也不在地,这点太拉低评价了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便我们迟早会变灵,它们终会变成精
好想住这么美的民宿。第一集结尾有点小清新版聊斋的意思,编剧可。
第五集去世的前男友,既伤感又治愈
小林聪美是理想生活风向标
太治愈了,ed是大贯妙子~太灵了!
熟悉的导演、熟悉的演员、熟悉的音乐,以小林聡美为首的“小森系”成员们仿佛已经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天地,一种图景。他们的世界看似温柔如水、海纳百川,永远以一种“易被侵入“的状态存在着,内核实则成熟稳重,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小气候,没有“聡美体质”的人很难融入其中。
就是很爱。
冬季小确幸,松本佳奈✘小林聪美✘罇真佐子的稳定输出永远令人安心。偏爱有些超现实意味的EP01和EP05,以及默默凝视我们平凡人生的那抹蓝色,是旁观者,也是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