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五集的时候朋友去世,也跟着哭,想着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去世真的会失去生存希望,不过还好我没有朋友。
我上APP的时候也觉得真是八嘎!「他人填补不了你的寂寞」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果然我的交友心态还是不够成熟啊,如果被人甩会怀疑自己。不过,我也没有很多话要说,软件上的人说出的话是下一秒就会被我暗杀的程度。所以觉得很佩服,她怎么有热情和耐心熬到第二次约会的,光尬聊就会把我累死。
我想着最后一集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有一个好的答案,不过,果然还是深夜剧的风格。
「管他呢,先这样子再说吧」「以后我的人生应该不会发生要别人为我庆祝的事了吧,会不会有人庆祝自己又活了一年呢」对啊,千秋说了生活已经很忙忙碌碌了。还是见完这个男的再做决定吧!
最近深夜剧看太多忽然觉得日本人输出的东西是你不必总是要求自己做的多正派多努力,不随大流又怎么样,不随大流能怎么样,不要再去思考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做到普世意义上的好的正派的人,只要现在快乐就好了,开心最重要了!而且,还好现在生在这个社会,说不定过几年大家又是流行早早结婚专心生孩子的时代了,为什么不抓住现在的社会风气好好享受生活呢!
反正寂寞总是会伴随一生的,容貌只会越来越老,身材只会越来越垮啊!
去年看“下辈子我再好好过”写了一篇科普东京各种app的观后感,今年看过这个剧:“两部合在一起,完全就是东京寂寞人生的真实写照了。”
//movie.douban.com/review/12310964/?dt_dapp=1
在东京,奔四却依然看起来年轻的女人异常多(甚至我自己?),不计较年龄差的男孩子(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也异常多。东京啊,说到底还是太寂寞了,哪怕你有很好的朋友、好多的同事、甚至你已经结婚、有孩子了,也还是逃不掉。
昨天在小红书上偶然看到一个比我小一岁的up主的视频、分享一些和日本人结婚后的经验之类的,然后顺着她的视频去了她的主页,结果最新更新的一个视频(1月17日)却是up主哭着录的:
“我和老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架,已经很多次了,受不了了,想暂时离开这个家,我给他跪下来求求他让我走,而他只说“你走了,家务和孩子怎么办?我怎么能安心上班?” ,我哭是因为他完全没顾虑我的感受,只想着我离开了孩子和家务的事情。人怎么如此自私”(大概意思)。视频里up主哭的不行,最后去了朋友的朋友家。
来东京马上满七年,家附近有在国内就熟识的老友,还有不常见面但每天都在聊天的像女主和闺蜜那样亲近的好朋友,有一些偶尔联系生活中也有交集的可以称之为朋友的伙伴,甚至还有一个比自己小十三岁但会每天给我做饭的男朋友。
可即便如此,时不时寂寞的时候,我也会下载tinder,想着能和谁随便聊上两句。但对面的人,就如剧里一样,聊着聊着就开始旁敲侧击的问“要不要见面?”,哦这还算温和的,也有直球性格的人问「セックス好きなの?」,觉得无趣便删掉app。
工作忙的时候下了班满脑子都是要和朋友们吐槽工作如何如何,可工作不忙的时候,才发现忙起来对抗的是杂七杂八的工作和压力,闲下来对抗的是虚无——这并不比忙的时候更轻松。
在私塾做老师的时候,最开始被比自己年下10岁的学生告白还会有些意外。之后发现不仅十岁、开始出现了十一岁、十二岁的时候就一副习惯的样子。前几天在日记里写下:“ 2018年我以为我喜欢的是a君、b君、c君...其实我只是喜欢年轻好看对我主动的男孩子而已,abc并没有区别。”
那时候大概只是寂寞吧。
现在的我觉得,大概,工作才是填补这份寂寞的最佳选择。
ps,最后一集好朋友去世的时候看哭了。
pps,东京年轻且好看的男孩子真的,特别多,其中涩谷区、港区、目黑区尤为多,重灾区。在“能matching这么多年轻好看,甚至模特出身的男孩子”这一点上,本剧绝无半点夸张。(经验者谈)
38岁离婚单身女尝试相亲APP的成果
现在日剧都是这么长的名字吗?
6集短剧,每集25分钟,一共150分钟,可以剪辑成一部电影呢。讲的是38岁离异单身没有孩子的自由插画师千秋用交友qpp约伴儿的一段经历。
1-4集,只和前夫有过性经验的千秋,用了交友APP后,和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们一起拉拉手,逛公园,喝咖啡,XOXO……
每天都是青春荡漾的美好时光呀——
此处适合插播某交友APP广告。
期间,和喜欢的大学生XOXO之后,发现APP就是:
聊天——见面——啪啪——拜拜,有点小失落。
然后一个帅帅的模特儿出场,
罗密欧朱丽叶的罗曼司上演,
她想把他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他笑着说了拜拜后,消失了。
从第五集开始,她感到空虚和幻灭。
还来不及舔舐情伤。
最好的朋友理香自杀了
死因很可能是用了那个APP
她觉得是自己害死了理香
是自己沉醉于虚幻的爱情忽视了对好友的关心
理香的死是因为巨大的寂寞
而自己也要被巨大的寂寞吞噬了
开头那种毫无负担的轻快的轻喜剧风格嗖的一下就转向了晦暗
千秋颓废了
明明工作都没完成,也忍不住约了男人来家。
明明不想啪啪,却接受了被用强。
仿佛惩罚自己一样,用约来抵抗空虚
然后,又瞧不起还渴望着浅薄的拥抱和安慰的自己
然后卸载了那个APP
如果说,这里就结束的话
这似乎变成了一个
抵制交友APP的警示教育片
然而
第六集
故事回到了起点。
千秋又容光焕发了,因为又开始用APP了
高中同学问她:不是说不用了吗。
她说:还是败给了寂寞。忍受了两周后,重新下载了,接受了不能忍受寂寞的自己。
约虽然会受伤但是可以解寂寞。
那寂寞是最难熬的吗?
所以饮鸩止渴?
中年单身女性的寂寞。
归根结蒂是什么呢?找到原因是不是可以对症下药?
第一集,千秋和理香见面,理香说:会认真和我们这种年级的女人交往的男人几乎不会有吧。
她们才38岁!
我把这一句话发给一个好朋友,她说她在日本的朋友才三十岁的时候就放弃了,因为男人喜欢的都是三十以下的女人。
中国和日本都属于东亚文化圈,是这个原因吗?
我对社会学没有好好研究过。
可是我也经常会感受到来自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女性年龄的歧视。
仿佛年龄大的女生,应该自觉地放弃对于美好爱情美好姻缘的追求和向往,应该自觉地放弃标准,因为跟你同龄的各方面条件相当的男士,完全可以向下二三十岁的去择偶。而仿佛你能够吸引到的只有比你条件差的或者是性格有缺陷的或者是比你大很多的男士了。
请问其他的国家也是这样吗?
年龄越大越寂寞。你会发现能够留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可以讲话的人也越来越少。
人到中年,除非你是事业有成、格外繁忙。你基本上人生的大致方向已定。单身的寂寞真的有时候是很难排解。再好的友谊,也有边界,也不能替代爱情的慰藉。
所以现在的自己来看千秋,虽然恼她带不同男人回家,却也对她的饮鸩止渴感同身受。
根本不需要道德评判,因为她是单身,约的也是单身。
可是内心深处特别的心疼她,伤彼蕙兰花、过时而不采。
可是好像也不全是这样。
细细品味
千秋后来再用APP仿佛是回到了初心
体会一下不同的男人
收集一下不同的感受
完成交友APP的企划
经历和阅历也可以成为事业的助力
对的
别奢望他人能填补自己的寂寞
这一句才是点题的
那些说结尾不好的
你们没看懂呢
对抗寂寞不能靠别人
只能靠自己
心态的改变
视野的扩展
事业的充实
虽然感情还是想找一个港湾
但是
如果那个对象还没来到
也好好爱自己吧
人生也总是
要和空虚寂寞大作战
一起来作战
很真实呀。
其实幸福寄托在不完全受自己控制的事物上都是不稳定的,所以不要对这种事物太多要求,认为其应该怎么怎么样,其不怎么怎么样自己就伤心,到头来尴尬的只有自己。
我倒觉得结尾挺好的,本来就不应该因噎废食,而是审视自己的吃相,改好了,不再用多余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和别人了,美食自然会更美味。
男人也好,美食也好,什么都好,都只是生活的点缀,不要当做是人生的寄托,那一切都很美好啦。该改变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的观念。
前几天过生日,我十四五岁时最好的朋友美环祝我生日快乐。我俩感叹道:没想到我俩也到这个岁数了,真吓人……但是,有同学一起变老,真好!
我深刻怀疑,和我一起变老的不止我同学和同时代的偶像,还有日本漫画家和编剧们。我三十岁的时候,他们就推出了一系列主人公为30岁女性的励志恋爱故事,等我35岁时,又有各种讲述35岁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的日剧出炉。
《38岁》原作者为松本千秋,注意,本剧女主的名字也叫松本千秋,编剧馆空美,就是我们去年集体看得如痴如醉的《下辈子好好过》同一个编剧,那部也是漫改深夜剧。女主拥有ABDCE五个炮友。(“精虫上脑编剧!”黄老师语!)
一开始,千秋还是抱着恋爱的心态来的(女人啊,你的名字叫恋爱!)……对于男人们一开始搞全套恋爱戏码、氛围充足结果做完就消失还是非常不适应。其实我还是有点理解男性的这种做法,因为不营造恋爱氛围,他们可能连根女性的眼眨毛都碰不到。但是前戏太足,后戏完全没有,又难免令女主产生“搞半天男人全是狗”的念头。氛围嘛,肯定是要搞,但是说“我就想和你走下去”就没必要了吧,离开也坦荡荡一点不行吗?
我的朋友C女士,下载软件之后告诉我她是用来学英语的。我说你真的吗?她说真的,找了很多外籍人士约会。一开始别人都以为她说交流语言是情趣,后来发现她是认真的……然后就都走了……我还和C女士一起见过一位外国骨科医生,非常自然地帮我们摸了骨,指出了我们的体态问题,我当时在咖啡店都震惊了!!!论套路,一行还比一行深!
《38岁》的弹幕很有意思,很多人吐槽演员山口纱弥加太老,脸又垮,吐槽女主设定太放荡。(我的天啊!岳云鹏语。)但也能看到不少正能量弹幕,表示,自己40岁保养得也很好,正谈着甜甜的年下恋!
初代湘琴佐藤蓝子在《38岁》里演千秋的高中同学,38岁已婚妇女节子。当年一直觉得她不好看。她在这部剧里发现女主用小软件用得风生水起,还发现了油腻已婚男邻居也在用,说了句掷地有声的话:“如果有天在上面发现了我老公,请不要怕我难过,一定要告诉我!”一句话就立起了坚强独立的人设。
《38岁》在情欲方面轻描淡写了一点,最多就是掐脖子的地步。还讲到了可欲而不可求的弯JJ……不论怎么看,只要把心态放平,女主的这段冒险还是非常值得,几乎都到了玛丽苏的地步了……你说,住在上海or北京的哪个地段,能划到这么多功能齐全花样百出样貌出众的男子呢……
但每个年纪每个状态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弱势,《38岁》只是想告诉我们,在任何年纪,你想再次投入也不晚。毕竟,日本人还拍出了《倒数第二次恋爱》这样甜蜜的纯爱中老年剧呢!失去与得到,稳定与洒脱,终究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议题。
陌生人交友软件,又叫约炮神器,当然,对这一类app的俗称并不能让人羞于尝试。女性使用者中应该有一部份人是想通过app找个暂时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或是消遣时间的陪伴者,甚至有的也可能像本剧女主一样渴望爱情,憧憬着单纯平和的爱情。
但是,通过女主与app见面的人男性角色经历来看,赤裸的男女关系基本上都殊途同归(セクスをした),对象无非是手段、个性有些区别。在app上不断的滑动,线下不断地“重复”约会,个人的感受也从一开始的充满了新鲜感到感到怀疑、麻木,在经历好友过逝,下决心删除,最后又因为没有足够的社交活动或是同龄好友相伴,感到寂寞而又下载回来继续与陌生人约会。
结束篇不错,你以为女主角就此收手,不,人家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并且开始游刃有余。但是给人的思考是,相亲联谊的男人是奔着结婚而来,陌生人社交app的男人是为了上床而来,但是,都是男人,仅仅是社交场所的目的不同,二者就有本质的区别吗?还是人一面压制着自己的本性,一面释放着自己的天性呢。
另外,中年离异+自由职业+好友圈狭窄(包括已婚与未婚人士的生活不同),我想作为同是女性独居者的自己要好好想清楚,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可别把人生当成是个什么随便的游戏哦。
Ep02弃。一脸虎狼之相的山口纱弥加演老白兔真的是违和,另外,居然还有好久不见的初代袁湘琴。
很真实。。。但是都是帅哥这个太假了……照骗一大堆
不算喜剧,也没看到女主的成长。
我愿称之为《骗炮渣男语录及行为图鉴》 | 以为最后会升华到“人生就是孤独的”这种 结果好家伙 到最后还是要靠app靠男人排解寂寞 直接全崩👋🏻自己忙着yp没注意到闺蜜变化最后闺蜜自杀 我只想说: 姐妹永远比男人重要👋🏻
这才是深夜剧应该做的内容,真东京男子图鉴。你为什么要拿六个套套这种台词也太绝妙了。
离婚女版的《下辈子我再好好做》吗 笑死 这不就是半年前的我。唯一不同是25岁的我还不如38岁女主保养得好
我真的窒息 最讨厌女人的果然还是女人 一看到评论里 38岁怎么还装可爱啊 38岁择偶标准还这么高啊 38岁不生小孩脸还这么垮 38岁怎么还咋咋呼呼 38岁怎么还和20几岁似的 真的希望这些女人38岁的时候找个坑把自己埋进去入土...
帅哥浓度好高。
“别奢望他人能填补自己的寂寞。”
还行,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哭
5、6集女主的哭戏太有感染力了,可惜最后的结尾垮了。
大女主的时代来了啊 太好笑了
看了一集,并没有体会到她约会的快乐,尴尬倒是体会到了
一旦输给寂寞,那就完了。
题材很新鲜,但除去这个表面之外,也没有再深入的内容了
不太确定这个剧的message是什么。
38岁离婚的女人,后宫男人随便挑选.?!..
原来女主是anego里头的早乙女,感觉比那部剧里更好看更有魅力啊。就是不懂为什么执着于在交友软件上找不为约炮的男的,那不是等于在稻田里找高粱嘛
前半部yp软件一生推,后半部一生黑。有些很甜,人生新体验。有些真的是变态强j。闺蜜走了之后的自责内疚疑惑,演技挺好。只是没想到最终还是没删掉软件。但似乎可以理解。另外一个好朋友也搬离东京了。删掉软件一整天都没人讲话。当代都市人,还是太孤独了,太孤独了。
特别好看。终于有人把社交软件奇遇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