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十八岁

完结

主演:郭麒麟 王嘉宁 梅婷

类型:电视剧地区:内地语言:国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2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3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4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5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6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3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4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5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6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7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8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19给我一个十八岁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导演是想讽刺西方民主和司法制度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狗尾续貂的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难道法庭上的驳回,能带来法庭外的和解吗?大家各退一步,就是解决中东乱局的出路?真正有罪的是那些律师、政客、媒体、议员,甚至是法律和制度本身。从当年强行划出以色列版图,到打着人权旗号去主持大局,西方化在中东制造了更多问题。就像女律师说的,屠杀完又向难民施舍食物去侮辱他们,这不就是所谓文明世界的做法吗?正如总统说的,律师才不希望他们和解。律师要利益,媒体要眼前,政客要票仓,这些政治工具一天存在,人们随时会被挑衅着干架。

律师的无耻言论,看得我都想揍他。说什么说亚美尼亚人、同性恋、吉普赛人等弱势群体怎么没用暴力解决问题,说什么美国的空姐让政客道歉是文明人的做法。尼玛!亚美尼亚人那叫大屠杀,他们有还手余地吗?空姐这种依附于资本的职业,和有血性的劳动者一样吗?如果侮辱她的不是政客,只是普通人,文明世界会理她吗?美式的人权,只有在能成为媒体猛料时才生效。美式的文明,不过是弱者被霸凌时只能用强者的规则来抗议,否则就遭到镇压。

看到后面开始传递美利坚主旋律。一切问题变成了语言问题,暴力有罪,言论自由;只要大家要放下仇恨,让往事成风,就能做相亲相爱一家人。实在愤怒就拿起法律武器,倾家荡产请天价律师为你出头,能拯救世界的只有穿西装的资产阶级。——我严重赞同双方握手言和,然后一起去揍那个律师,这是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电影前半部分很好看,基督徒这个角色很生动。一个修车工人,老婆要生产了,嫌家里房子太小,房贷还没还完,生活的压抑转化为对巴勒斯坦人和法官的愤怒,是完全合理的。那种工人阶级的不讲道理,只要老婆和父亲不站在自己这边,就一起倾泻愤怒,此时角色已经很饱满了。到后面法庭上再去挖他的身世,好像他的悲惨遭遇能为歧视言论带来合法性,简直是脱裤子放屁。他的压抑生活足以让他说出那句话,但普通人不知道该恨谁,还以为那些油头粉面的家伙在帮他。

相对的,巴勒斯坦人一直很克制,因为他的身份更弱势,直到被解雇时的崩溃,那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也是千百人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他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认真,因为太认真而打人,因为太认真而自首和认罪,因为工作太认真被污蔑成暴力狂,因为太认真而失业,最后又因为太认真而跑过去挨打。他是认真的人,而基督徒是较真。可悲的是这个世界容不下认真的人,却欢迎后者多制造点新闻线索。

他同样也不知道该恨谁,明明是个很冲动很讲原则的人,却默默忍受资本家对他的污蔑。他没有权利意识,当女律师说出他的苦难时,几次投去看圣母的眼神。女律师和父亲的矛盾,说白了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他者的苦难变成了他们一争高下的素材,甚至可以怀疑她是在炒作自己的政治首秀。

巴勒斯坦人最后指责基督徒,他们这些小市民阶层,只知道过自己的小资生活,对战争袖手旁观,如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他骂的更是文明世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当自己国家侵略他人时,他们享受着掠夺来的财富。当难民和恐怖分子跑到他们国内,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巴勒斯坦人一直都承认打人是错的,但不然呢?认领美利坚主旋律,被侮辱也要表现出文明吗?但道歉放在他知道基督徒也是受害者之后,削弱了他淳朴的动机。

后半段成了美式律师剧,完全变了味。大概因为当两个人都看到了更无耻的律师行为后,发现普通人再打架斗殴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实在没必要大动干戈。然而法庭一旦转起来,就由不得当事人了,连原告也成了被揭伤疤的受害者。我以为最后原告会撤诉,留下小丑般的律师,但最后他们都变成了顺民,意识到冤冤相报何时了,从此要讲文明树新风。但失业的巴勒斯坦人怎么办?谁还敢雇佣他?早产儿身体弱,以后高昂的医疗费怎么办?当然这超出了电影的范围,也超出了主旋律的范围。

*

说说四个和事佬的角色,包工头、第一个法官、总统、妻子。包工头以大局为重,他惦记的是能解决几百人住房的工程,象征了创业阶段的资产阶级。第一个法官象征前现代的社会治理模式,那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他知道老百姓脾气大但人不坏,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总统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理人,他宁可舍弃真诚也要维稳,这符合有限政府的短视做法,但缺乏真诚的稳定只是为冲突埋下祸根,这也表明西方模式不能解决中东问题。一个普通市民敢对总统大呼小叫,这种所谓的美国民主(说不定有很多国人在羡慕),背后是一整套权力机构镇着,或者要靠统一的宗教来凝聚人心。移植到混乱的中东,迟早变成军政上台。

而妻子和孩子代表了爱,这才是能让人放下屠刀的力量。爱才能拯救世界,无论是爱上帝还是爱真主。也许导演的用意是这个?讽刺了司法机构只是秀场,只是利益集团的工具,真正化解矛盾的是人性中的善与爱。马克思从来都是对的,阶级矛盾永远是主要矛盾。但只要权力斗争不消失,普通人就会在各种宗派、各种主义中被当枪使。生活有多压抑,愤怒就有多猛烈。

 2 ) 羞辱的历史——法律能解决民族问题吗?

先得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作为新疆人,尤其觉得好。

剧情不再赘述了,就是两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男人为了一件小事发生争吵,最后演变成一场国家内乱。风格完全是好莱坞的,情节工整、演员表演、配乐出色,但略有匠气,比如父女关系暴露那一段。

影片中涉及很多中东历史,但我们通常只知道贝鲁特难民营事件,下面就把引发本片矛盾的主要事件捋一下: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尤其是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被罗马人逐出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自此成了无根之民族。

1896年,犹太裔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亡千年的犹太人不断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尤其是希特勒上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以色列国父西奥多·赫茨尔

当地的阿拉伯人视犹太人为外来入侵者,而犹太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故乡,于是冲突频发。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把难题扔给了年幼的联合国。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阿拉伯国和犹太国),三教圣地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犹太人接受了该方案,但阿拉伯人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没错,是平民——犹太人地下民兵组织展开还击,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零点,英国的托管期结束,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当天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以色列的民兵组织成功阻击了外国军队——可见这个苦难民族的战斗力之强。6月,联合国宣布停火一个月,在这段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阿盟扼杀以色列的难度就更大了。

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获得了额外的23.5%的领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巴勒斯塔地区被这三国瓜分,最大的赢家是以色列,而不接受联合国建国方案的巴勒斯坦人成了没有国家的难民。他们当时为何不接受这个方案?如果他们当时接受这个方案,中东会不会少流很多血?这些不得而知,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一个犹太国家在中东存活了下来,也成了周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中东地图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英国和法国为了继续掌控苏伊士运河,拉拢以色列进攻并击败了埃及。但美苏两国介入此事,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其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以色列获得了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又是唯一的赢家。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策划了两件事,一个是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另一个是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以色列空军果断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导致该计划破产。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上述三国为基地,针对以色列不断实施恐怖袭击。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于是展开报复行动。冲突一再升级,在美苏两个幕后老板的操纵下,最终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毫无还手之机。六天后,阿拉伯国家彻底战败,以色列以极小的代价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更多的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联合国要求以色列退出所占领土,但以色列想要建立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犹太人国家,彻底剥夺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他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只做口头表示,并不归还侵占领土。于是在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之初,阿拉伯军占据优势,但埃及人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以色列喘息的机会。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成功逆转战局,再次战胜阿拉伯国家,并使他们意识到,以他们的实力是不可能用军事手段击败以色列的,于是开始转向和谈。同时,付出惨重代价的以色列也意识到,为了领土与阿拉伯世界为敌是自取灭亡——早晚而已。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访问——想必也像基辛格访华一样,双方多次试探——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两国签署和平条约,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埃及通过一次访问获得了战争没有拿回来的土地。

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结束了30年的战争,并拿回的土地,却被激进分子视为阿拉伯的叛徒,1981年在阅兵时遭到刺杀

中东似乎要迎来和平的曙光,但一个组织像蘑菇云一样腾空而起,这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

前面说过,PLO是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策划成立的,其目的是领导巴勒斯坦人民建立民族国家,但这个组织结构复杂,由多个游击队组成,赫赫有名的法塔赫只是其中之一,政治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各行其是,不服从阿拉法特的领导。阿拉法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就放弃了彻底击败以色列的企图,希望通过政治和外教手段解决建国问题,但PLO的反对派仍坚持要消灭以色列,主张在巴勒斯坦全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如果看看历次战争结果,就知道这种观念无异于疯人呓语。

阿拉法特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握手言和的时刻成为历史上的经典镜头。但这次握手,导致拉宾在1995年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身亡,阿拉法特2004年在内外交困中死去

这些反对派不停的制造恐怖事件:劫飞机、扔肉弹、杀死以色列的奥运队员等。可能他们还以为自己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民族独立斗争,其实严重影响的和平进程,且PLO的国际影响也日益恶劣。这么做的结果是和原先支持他们的约旦闹翻,1971年7月约旦将PLO逐出其国境。大量PLO成员转入黎巴嫩进行活动,黎巴嫩——本片导演齐德·多尔里的祖国——自此进入多事之秋。

今天就写这么多,要看比赛了。改天再写。

--------------------------------------------------------------------

黎巴嫩1943年独立,人口约130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比例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础上分配国家领导权。此后数十年间,在基督教马龙派和穆斯林温和派治理下,黎巴嫩成为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与石油国家不相上下,首都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交通、教育、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

但随着PLO在黎巴嫩扎营之后(他们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历次中东战争,涌入黎巴嫩的巴勒斯难民40万),黎国内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矛盾日渐加剧。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击队袭击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长枪党(马龙派的政治组织,本片中电视演讲的党派)党员和数名平民。长枪党以牙还牙,当天伏击一辆载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击队分子)的公共汽车,将乘客全部杀害,由此引拉开了黎巴嫩15年的内战的序幕。可见,不顾本国情况,仅因为相同信仰或者国际人道主义就大量收留他国难民是不明智的,也是对本国人民的不负责任。

这场内战不但毁掉了黎巴嫩的经济,还造成15万平民丧生。高层的权力之争,在底层演变为彻底的民族仇杀。网上可以查到的有:1976年1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在以穆斯林为主的贫民区卡朗迪纳,对库尔德人、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进行大屠杀。作为报复,巴解组织在达穆区针对基督教马龙派进行大屠杀——就是本片中法庭回放录像的那一段,1976年8月,长枪党针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管理下的难民营内的难民进行大屠杀。

最著名的当属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因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被PLO暗杀,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十万大军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与PLO和叙利亚军队激战,结果自然又是以色列获胜,PLO被驱逐——若无联合国介入,很可能被赶尽杀绝。8月23日,亲以色列的巴希尔·杰马耶勒被选举为黎巴嫩总统,但9月14日即遭到穆斯林组织暗杀,为了报复,9月16日,基督教民兵组织在以色列的支持下,进入夏蒂拉难民营,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强奸和杀戮,800-3500名穆斯林死亡。40年前以色列被希特勒屠杀,现在他们却在屠杀巴勒斯坦人,可见人性的丑陋是不分种族、民族的。

贝鲁特大屠杀

以色列因此遭到国际谴责,国防部长沙龙不得不辞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以色列同意撤军,同时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但这些人宁可继续战争也不撤军。协议成了废纸,双方武装冲突再次升级。

在黎巴嫩内战中,叙利亚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内战爆发后,黎巴嫩政府军占据优势,但叙利亚默许PLO的8000人武装部队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支持反对派,即本片中的叛军。政府军节节败退,1976年5月,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请求”叙利亚帮忙,叙利亚高高兴兴的派遣了3.5万“阿拉伯威慑部队”进驻黎巴嫩,把黎巴嫩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可见境外势力大多歹毒,救他国人民于水火是假,趁火打劫是真。小国还是不要谈什么共同信仰,保持中立为上。

1985年,以色列局部退兵,PLO重回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党派林立的黎巴嫩继续内战。

1990年,苏联基本瓦解,美国忙着解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叙利亚趁机支持穆斯林军队进攻贝鲁特,基督教军队战败,大规模内战随之结束,但动荡依旧。以色列和叙利亚分别占领着黎巴嫩的南北两片领土,哈马斯、真主党、法塔赫、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民兵组织不断挑起事端,直到最近十年才安定下来。

内战纪念碑

由于不了解黎巴嫩现状,不敢对其国内民族问题妄下断言。但从本片中看来,两大宗教之间的对立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竟然能公开演讲那么极端的言论,若发生在我国,必然进学习班。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状况也堪忧,片中卡梅尔·巴沙得知自己失去工作时的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听到“我希望沙龙把你们都干掉。”

或许有人会说,巴勒斯坦都建国了为何不回去,像犹太人回到以色列一样?但这个国家目前控制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1200万人,对比一下:若羌县20.23万平方公里,6.2万人。回去了怎么生存?是个大问题。很多难民看来终生都得在异国度过了。

在本片中,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男主代表了两种极端宗教信仰,那个难民似乎不明显,但坐在轮椅上的老头能证明他的内心依然是凶暴的,只是现在寄人篱下,不得不收敛。两人都有证据确凿的错误,一方伤害罪,一方侮辱罪。法庭最后的无罪判决有失公允,但双方走出法庭后,隔着人群的远远对视时,嘴角若有似无的微笑化解了这场涉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纠纷。

由此可见,导演想告诉大家:法律解决不了民族问题,唯有互相理解和宽容才是正道。

谅解的微笑,把握的真好

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并不是所有时候都会选择最优方案。有时候我知道原谅你是唯一的出路,但你杀了我爱的人,所以我一定会和你死战到底。法律能制止这种复仇吗?如果是个人的话,可能可以,一命抵一命即可。但如前所述,发生了那么多的民族仇杀,十几万人无辜死去,法律能还给每个人以公平吗?显然不能,别说政府已经没有能力维护法律,就算把所有的杀人犯抓住了,审判也可能会持续到世界末日那天。

如果按照法律对两位男主分别判处侮辱罪和伤害罪,以两位男主的修养来看,他们是会接受的,但法庭外那些扔石头呼口号的人能接受吗?

民族问题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可耻的篇章基本都与此有关,缺乏直观感受的人可以去看看2016年的《沃伦》。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要打仗、要消灭谁的人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最容易被利用,而屠杀机器一旦开动,最终只会在冤冤相报中吞噬所有人。可惜国内这种人似乎不少,看看各大论坛就知道,为了梅西和C罗有人都准备动刀子。

前几年不断出现摔婴案、纵火案、街头凶案的时候,人们喜欢讨论社会戾气为何这么重?这几年一搞核心价值观,此类新闻似乎少多了,希望是真的少了。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习惯就心怀芥蒂,恶语相向,甚至挥舞屠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生活也有诸多坎坷,尽量不去羞辱别人,或者有说对不起的勇气。希望这世上不要再有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因为历史的死结不会被战争和死亡解开,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慢慢消逝。

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

 3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万人倒身下跪,三教归一的圣地,却激发出千年的民族信仰矛盾。 民族问题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可耻的篇章基本都与此有关,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要打仗、要消灭谁的人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最容易被利用,而屠杀机器一旦开动,最终只会在冤冤相报中吞噬所有人。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习惯就心怀芥蒂,恶语相向,甚至挥舞屠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生活也有诸多坎坷,尽量不去羞辱别人,或者有说对不起的勇气。希望这世上不要再有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因为历史的死结不会被战争和死亡解开,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慢慢消逝。 重要台词 1他没理由那样羞辱我 2有些人道歉很难说出口,但不代表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3“你在羞辱那个警察?”“我在羞辱这个世界” 4人们受到羞辱,结局只有相互愤恨 5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铭记历史,但是我们不能让这些苦难摧毁我们现在的一切,还有,战争早已结束,是时候放手了

 4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太为难法官了吧,本来审判口角矛盾,竟升级为审判历史遗留问题和民族问题,只有和稀泥了。。一开始对两人的固执(特别是爆躁托尼)有点不可理喻,但是加上背景后又觉得倒也可以理解,律师父女火力全开也是真的狠,互殴扒皮扒到了战争屠杀、身世过往上。两个人都没想到社会版的新闻能失控演化到头条版,吵架打架的矛盾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棒能化解,两个族群的歧视和偏见却永远无法消除。 话都说的简单,调门唱的也高,铭记历史,看向未来,但当带入身份和背景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每个基督徒都认为巴勒斯坦难民侵占资源,享受特权,破坏秩序,是犹太人走狗;每个难民都认为自己遭受歧视,寄人篱下,是阿拉伯世界“黑人”,加之宗教民族战争政治的大乱斗,群情激扬,积怨就只会加深,冲突一触即发,火药桶的引线实在是太容易点燃了,调解一个事件,还有千千万万无法调节的事件,路还远着呢。

 5 ) 现实中的恨意该如何收尾

(文/杨时旸)

《羞辱》这样的电影天然具备话题性,或许,从某个角度去看,它都无需有意创作,只从当地生活里随意截取,稍加改造,就能成为故事。一位黎巴嫩基督徒,一位巴勒斯坦难民,两个脾气不好,性格执拗的男人,因为施工改造一截水管发生了争吵,争议一点点升级,最终闹上法庭,而他们两人背后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信仰,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力量,常年积攒的仇恨和对立被大范围地激发出来,最终导致了一场灾难。从叙事形态上看,《羞辱》很像如今人们已经熟悉的新闻特稿模式,一个小切口和纵深一刀,从一个小事件窥探社会的骨骼和肌理。客观地讲,这电影的手法满是匠气,尤其故事进展到高潮的时候,社会上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和法庭中二人律师的对峙,以及双方各自在私人生活中的无奈和惶惑,这结合、对照的写法显得毫无新意,但在老旧的叙事模式之外,引发出的有关于人心、仇恨、和解这些道德议题则更有价值得多。

仇恨到底如何被构建又是否真的能够消弭,这是《羞辱》引发出的最有价值的思考。故事从一场蛊惑人心的演讲开始,托尼·汉纳坐在台下神情投入,他跟着领袖的语气欢呼、鼓掌,集会结束之后,他开车回家,车中展现了两个细节,后视镜上挂着的十字架以及广播中播放的进行曲,这是他两种信仰的来源,一个来自神圣的高处,一个来自周遭的现实,每天共构着他的精神世界。从这里开始,广播的声音就随时出现在故事之中,他和巴勒斯坦的难民亚西尔发生争执的时候,政治广播同样响彻在他的工厂车间,这样一来,一切就变得清晰,托尼·汉纳有意无意间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个仇恨培养皿,他将强硬领导者的画像挂在家中,工作的时候收听着情绪激昂的广播,这种浸润造成了他时刻准备战斗的心理状态,他生活在俗常世间,不过就是个小小汽车修理行的老板,每天和机油、扳手打交道,但在精神世界里,他把自己提升为了战士。这是之后那发生的一切的心理基础。而这又引发了另一个议题,到底是周遭一切鼓动激发了他的仇恨还是他心中原本就有仇恨的种子,只是找到了合适的雨露?现实生活的失落、逼仄、无奈和无望,以及曾经经历的无法言说的痛楚,共同淬炼出了仇恨,他依靠易怒与攻击性完成自我存在感的确认。这不只发生在中东,我们在平日也能感同身受。

亚西尔作为工程队的员工,但他难民的身份变成了最大的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争执并非一个人针对另一个人,而是一种意识形态针对另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发生争吵的瞬间,托尼·汉纳将自己代入了更宏大的象征,自己象征着黎巴嫩的基督徒,受到巴勒斯坦一方侵扰的社群的代言者,那根水管不过就是引线,将长久埋藏着的矛盾点燃,这是身份和身份的对决,而非个人与个人的矛盾。

《羞辱》中的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法庭上,质证戏码不只是辩护和交锋,也成为了一次袒露,让双方以及双方背后的阵营袒露自我真实想法,法庭中,每个人身后的旁听者以及延伸到法庭之外的,挤满街头和道路的那些各自的支持者,都把这次庭审当做了难得的表达和纾解自我的渠道,当然,愤怒注定引发了狂乱。其实,托尼·汉纳和亚西尔两个人都是受害者,仇恨的受害者,他们曾经的生活被毁,村庄被屠戮,自己被驱赶,命运境遇陡然变化失控,漩涡将他们裹挟其中,无计可施,这漩涡旋转起来,将每个人卷入,将每个人甩脱,当他们回归日常,必然夹带着无法释怀的恨意,凝视彼此。这恨意如何清除,依靠什么涤荡和抵挡,谁能解释?那块土地充满灾祸,战火,多年以来从未真正安宁,就像电视中那位军方领袖所言,战争结束了,但在人们的记忆中没有结束。仇恨依然升腾,心中的恨意到底该如何熄灭?

这故事的结尾,让每个人松了一口气,无罪的判决,解放了双方,他们在疲累的对峙之后,已经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但是这和解仍泛着理想主义的光泽,真实世界里恨意不会轻易消弭,大团圆的结尾毕竟是人造的戏码,这现实世界中的恨意到底该如何收尾?

 6 ) 你只欠我一个道歉

这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我差点就错过了啊!

首先,这部电影荣获学院观众票选最佳电影,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烂番茄96%,豆瓣8.2,也是我继《一次别离》之后看过最好看的小语种电影,看的时候惊叹,贵国的电影除了要被伊朗追上之外,现在也要被黎巴嫩追上了。

其次,这部电影的译名就很有意思:

大陆译:羞辱

港译:给我一个道歉

台译:你只欠我一个道歉

大概也能从译名得知,这是一部关于冲突与和解的电影。

两男主选得好,看这充满火药味与不妥协的眼神

要看明白这部电影,首先需要一点黎巴嫩近代史。本来想做一个很专业的科普,但一翻百度很长很长,本人很懒又很笨看不懂,所以就大概就自己的理解说了几句,不是专业,只为能看懂电影。

1.黎巴嫩住着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的基督徒,除此之外还有多个派和什么教,不过我们的主角是前面那两个啦。

2.巴勒斯坦人属于难民,说得难听点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生活。

3.黎巴嫩真的是很乱很乱,是随时都可能引发内战的国家。

知道大概背景后,我们再看看剧情,剧情很简单:一个巴基斯坦难民水管工与阿拉伯基督徒修车工的一次口角,结果透过律师,媒体,政府把矛盾不断放大,历史的伤疤越挖越深,最终上升到国家层面和人性的高度。

反正仍然是一贯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到爱的教义。

在这里很佩服导演,在这么敏感的题材下,尺度只要稍微拿捏不准,要不就是欠火候,要不就是过激,前者会得罪影迷,后者则会得罪政府。

不知道谁说过,一个剧本最基本的就是冲突,冲突拍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了电影好不好看。

可这部电影的冲突乍看之下真的很简单甚至很无聊,基本是每个国家每天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发生的小事。可电影就是利用以小见大,让这个小冲突上升到了无法解决的,悠久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冲突,这样就很有看头了。

当一件很普通的小事,涉及了宗教,信仰,政治等国家背景,往往就变得很难解决。两个男人刚烈的冲突,最后演变成了全国大动荡,让我不禁想到,当初如果只是打一架多好啊,如果双方道一歉多好啊。可惜政治局势就摆在这里,没有人会轻易道歉,平民只能活在历史的悲痛和信仰中,真的很无奈。

而推进故事进度的几场法庭戏,台词和剧情都处理得很好,律师们看似帮助顾客实际只顾胜绩。每次开庭都能抖出几个包袱,令矛盾继续恶化,可谓是峰回路转。

当这个国家的人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市民,媒体,律师,甚至政客,都会不约而同的小题大做,想要保护自己,捍卫自己,让自己的势力变强大。说到底还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充分表现到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至于抛开政治不说,电影中两个男人,到底为什么各持己见,不能和解?又为什么迟迟等不到那句铁汉柔情的“对不起”?这是家庭,是信仰,是尊严的问题,很难说的清楚,只有看过后才会知道。

最后,用一句很喜欢的台词作结尾:

道歉,不是软弱的象征,而是文明的体现。

道歉可能不会解决问题,但肯定是带来和平的第一步。

 短评

任何一场细小的争论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历史里在埋下人心中的伤痕和鸿沟,战争从未结束。

6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同一个街区的人各自怀着苦难记忆,虽然一起生活但从未互相谅解。从平常口角到打开一个修罗场,像徐徐揭开包扎旧伤的纱布一样推进剧情,从一个小口子越撕越大,超出期待很多。有的地方匠气了,但会一直被剧情抓住,这个导演真的懂讲故事。如果我们的历史事件也能够这么拍,也算集体治愈了!4.5

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男主演得一般啊怎么就影帝了,后来发现拿影帝的是另一个= =法庭戏很精彩,好是好的,对我来说太政治化了点

12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45/100 电影的立意是极好的,背景资料罗列的也够详细,让不熟悉政治环境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局势,但它失败的地方在于,没有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每一个精心计算出来的情节的目的都显得太露骨,使得《侮辱》失去了原创价值,更像是照着模版打造出的商业片。

14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勉强四星。很现实的主题,把这片里的黎巴嫩基督徒替换成大连人,把巴勒斯坦难民替换成东北人,我觉得也毫无违和感,当然还可以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把两方置换成任何身份。这片子和导演之前的作品一样,充溢着金色暖阳,然而最难得是剧本的处理——你怎样在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矛盾引起的法庭戏中,穿插进整个国家几十年的动乱记忆?这个编排铺陈非常见功力,尤其在总统出面说和二人失败的戏以后,再揭开黎巴嫩男人的童年屠杀记忆,这个编排真是很大气了,过程中还有突然爆出两边律师是父女这类提速段落,总之,全片的节奏掌控属于剧情片这门手艺中很纯熟的例子。主题提炼的也很聪明,何谓“羞辱”?在这片里就是非战争状态下,对犹太人的无可奈何。犹太人打跑了巴勒斯坦,巴人又侵害/互害邻国,其实这就是全片“羞辱”的最终指向

19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在中东,很可能因为一句话最后演变成战争,充满了同情地看着中东人民的故事,直到...黎巴嫩总统接见了打官司的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总统说我有权利中止这场诉讼,黎巴嫩人说你没权利,我们纳税让你坐那位置上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有上诉的权利。看到这,我不知道有啥资格同情他们。

24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影片快结束时,我手机震了一下,我摸出来看一眼是谁。旁边的女孩马上怒言“不要睇手机”。我看着她的充满正义的侧颜,仿若道德的化身。生活里我们抢着扮法官,电影里他们争着做受害者,孰不知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吞噬,何时“讨论不再只是对与错,争执而非只有赢与输”:那时,我可以请你吃爆米花。

26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Venice2017# 想完全看懂需要大量关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背景知识。片子真心不错,一件小事搅动起的政治历史矛盾和战争创伤记忆,连篇累牍的法庭戏实际成了对死结重重的历史问题的(无法)审判和精神分析。说教肯定是说教,都快成政治电影了,尺度拿捏肯定是不如「一次别离」。必有一奖。

3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男主犯浑时看到一部分自己和很多时候的我们,而至少他是直接受害者。当两个人想要decency时,事情早已发酵失控【修车桥段太刻意了啊233【庭审辩护还挺像美国的,但要真在美国早就objection一万次了。女法官垃圾,搞得跟菜市场一样。总统水平也跟街道办主任似的【最后大家一致的敌人:made in China🤷

34分钟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推荐

4.5 视角以小见大,伤口层层划开,控辩步步升级:叙事老道,表演摄人、节奏准确,非常精彩!长镜头追拍的紧凑叙事尤其非常带感 。个人恩怨加上宗教冲突家国仇恨真是无解 #片尾鸡汤瑕疵,车库挨一拳那句I'm sorry放在最后就好了,以小见大好但最后还是要放在小上#

35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去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部提名之一,黎巴嫩社会题材电影。一件小民事纠纷引起的民族、社会冲突的轩然大波,剧作、导演、表演均佳,值得看的好作品。丝绸之路电影节选这样的电影是对题对路了!

38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哪个二货把巴基斯坦加在标签上的

41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种族矛盾的怒火、历史遗留的疮痍、不同政见的抵牾、法理媒介的博弈,都源自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一台引擎坏了可以修理,两个民族的矛盾却难以修复;几根肋骨断了可以疗愈,一段历史的疮痍却无法愈合。楼群里的水管风波,街道上的言语冲突。法庭上的唇枪舌战,现实中的暴力横行。沉默,是我最大的羞辱。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观影过程中很生气,觉得断肋骨小哥是傻逼,恨不得他被巴勒斯坦人围攻。突然好想打了个冷颤,发现自己才是最容易被煽动最容易被愤怒支配的人,政治的战场上大概就是炮灰。电影从一点出发,引出这么多元素,却一点不乱不崩,全程正襟危坐,丝毫不敢分心,真是佩服导演功力。#第八届北影节#

48分钟前
  • 小武
  • 推荐

D+/ 大失所望。即便有更深的文化了解也无法认同本片营造戏剧冲突与升华谕旨手段之生硬拙劣。编剧为每个关键人物装备好随时随地义愤填膺舌灿莲花的开关,真实的生活场景多数沦为演讲大礼堂。除了历史纵深剩下的探讨依然很欠力道。和《一次别离》完全没法比,倒和《广告牌》有不少相似之处。

5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简直是,好得令人咂舌。看的时候电影里在下雨,恰好威尼斯突然暴雨打在影院顶棚上像全景声效果。最后落幕,全场响起掌声和雷雨声混在一起,像是把银幕里的故事延续到了现实世界里———太有戏剧性了!

51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比较刻意,拍得还不错。仍旧是欧美电影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为一条爱的教义。不妨多向伊朗电影学习:矛盾为了迫使人物寻找原因被设置,在两难困境中探入人性深度。前者人物本来就有,很少变化;后者人物在寻找过程中不断被发现。神的缺席和在场。

56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4.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两个民族间的伤疤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角被狠狠的揭了下来。说实话,全片两个男主看似“小肚鸡肠”的恨不得作为观众的我想冲过去暴打他们一顿,但是又能怪他们么。最后两个男人之间独特的和解方式看得挺温馨的。全片很会带动情绪,法庭戏出众。

60分钟前
  • 逢澶Ty
  • 推荐

情节安排上匠气十足,都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起承转合,两个人的敌对升级和背后大规模的仇恨升级相互纠缠得有点新闻特稿化了。有一点更值得深思,一个社会如果已经变成了仇恨的培养皿,是否还有解决的可能。像这个故事一样依靠道德力量,或许仍然是理想主义的。

1小时前
  • frozenmoon
  • 还行

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就知道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类型片化的片子,果然如此。一句简单的道歉,被编剧用各种叙事技巧一再放大,做法类似于【一次别离】,最后连法官竟然都难以解决,只是这部的戏剧性非常刻意,有想法,也有亮点,只是显得技巧性太强,导演风格也很平庸,大煽特煽的类型片,不耐看。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