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第一直觉讲的是飞行员,第一集讲的就是蒋百川是个差生,次次考试都是零分,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差生逆袭考上飞行员的故事(最后一集告诉我,所有第一直觉都是错的),老师每次都让蒋百川拿着试卷绕着班级走,老师认为这样会激励蒋百川不再考零分,结果当然是没有用的。
张姗的到来打破了蒋百川和老师直接的平衡,她会为了蒋百川维权,为他抗议,差学生不应该收到冷眼相待,不应该与好学生之间不平等对待,人与人直接都是平等的,包括老师与学生直接都是平等的,老师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打击,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求学期间我们或多或少遇到会用实际行动区分以及对待学霸与学渣的老师,从前的我们有多少人敢提出抗议呢,去教室外罚站的时候是失去了听课的权利,发抄写的时候是增加了额外的课后作业……时间上被牢牢控制住,其实不是所有学渣都没有学习,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在这些学渣身上提现出来,不是我们不学而是我们掌握的慢,但是高中教育三年的课程我们要在两年学完,最后一年用来复习,可是我们的那两年什么都没有掌握好,什么都是一知半解,之后一年的复习又能怎么样?张珊是一个平衡力的代表。
姚天成就是那个违反应试教育的代表,英语一沓糊涂却精通其他多国语言,在和一个问路的韩国人交流毫不费力,对答如流,然而这样的姚天成单单依靠高考成绩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任何天地,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的升学率逼迫他们三个人艺考。
张珊的前男友这个小插曲也是助攻一枚,每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个困境,他就会出现,虽然往往带他们进入一个新困境,最后也算是协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我们才发现班主任没有那么坏,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升学率可作为老师还是希望他们可以有一个完美的前途,老师最后明显还是偏爱他们三个的,故事的最后三个人去了同一所大学,姚天成选择了擅长的外国语言西班牙语系,蒋百川和张珊选择了新闻,这里与一起同过窗的故事有一个衔接的故事,看起来他们三个人的名字是蒋百川、张珊、姚天成,但是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三个就是路桥川、钟白、任逸凡,就是最好的朋友的样子
片头一开始的天成喝水的那姿势就决定了这部剧的搞笑风格了,真的,毕竟走廊上就我们两人,不相互溜溜嘴皮子,怎么对得起走廊这么冷清,我们年少的好奇心呐。
虽说三人都各偏一门学科,但是能玩到一块也是不容易了,高中生活嘛,本就这么的无聊,总要有那么几个二货逗你开心,还自得其乐。真的,李佳航特适合演这种喜剧,也是真的看到他的脸就想笑,控都控制不住,他们三个的这种搭配也蛮好的,各取所长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还有班主任,虽说在念书时一直都各种抱怨老师的教学方式什么的,但其实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的啊,最后毕业了回学校做毕业致辞那也是real感动的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电视剧呢,刚好片子也不长✌✌✌
写这篇影评是我刚看完时。
我表示自己太上火了。
毕导确实人才,在自己编写的“后学生时代宇宙”中,把剧情捂了个严严实实。
我一直期待能在《一起同过窗》中看到铁三角的前传,现在才知道我太天真了,毕导真是坏得很哪,藏得太深了。
这还期待个头,我估计跟我一样傻傻等剧情回溯的人,等到海枯石烂也只有等来个毛了。
但有一说一,这剧看得我……怎么形容呢……汗毛战栗,太义气太年轻了,太想要这样的青春了,就算青春的时候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可青春就是要这个样子才动人呀。
我看到很多同好写的评价,也说不出点别的了。
相较于《同窗》的模式,这部剧有一种按着快进键的感觉。一切恍恍惚惚,仿佛,回到那个青春的时节。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剧要叫腾空的日子,直到我一口气看完全部的三集。然后一个人坐在窗台上看着外面的阳光灿烂,整个人鬼迷心窍般的就想到了腾空这个词。我想这可能是突然涌上来的关于高中的回忆导致的眩晕,在这眩晕的片刻,我恍惚看到了高中时代身边笑的傻不兮兮的朋友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偷偷张望的动人剪影以及偶尔出现在教师后门的班主任的身影。 我们都曾经急切的盼望着那段时光的结束,可是当他真的结束之后,我们回头张望,突然发现他是那么的短暂,像极了午后阳光下的打盹,也许我做了一个梦,醒来就忘记了。只留下一些梦的残片,以及梦里所带来的温暖感触。我们曾经是那么的二那么的冲动却又那么的快乐。 我抬头看见湛蓝的天空,慵懒的白云,一切仿佛就跟几年前一样。是的这就是我们的青春,阳关灿烂,真好。
十八岁的夏天, 我们告别了窗外熟悉的蝉鸣。 下课铃声的响起, 惊扰了多少青涩的旖旎。 十八岁的夏天, 雨水淹没了天空和城市。 每个十字路口处, 都在上演着莎士比亚的戏剧。 十八岁的夏天, 乌云时刻笼罩在我们的头顶。 每缕阳光 都是难能可贵的风景。 十八岁的夏天, 火车在视野里逐渐成为记忆。 从此啊, 那个女孩被悄悄埋在心底。
《腾空的日子》它不像其他的青春校园剧那样,没有拖沓,没有狗血,有的只是青春年少,三个人物偏科的设定也是一大看点:张珊是个数学天才,用5步就能把高考大题做出来,但却是个语文白痴,作文简短的如同电报;蒋百川是个语文学霸,但在数学上,却是个渣渣,18道选择题没一个能蒙对;姚天成是个英语学神,精通七国语言,并在努力的学习西班牙语,但是300分的理综往往只能打六七十分。而且这些偏科的设定在剧中都非常好的展示了出来,例如蒋百川在艺考时滔滔不绝的演示自己的语文功底,姚天成在韩国小哥问路时用了韩语回答,在班主任怼蒋百川时用了七种语言转述蒋百川说的“不走”两个字······在演技上,三位演的都还不错,其实剧本写得好确实是主要因素。胡冰卿在剧中的装扮也特别好,没有浓妆艳抹,就是很自然的学生模样,确实有了一点干净的高三女生的感觉。
败笔在于找了几个老得吐血的人演高中生。
虽然只有三集,却看的我心潮澎湃,不忍割舍
原来这才是我看唐人小一姐胡冰卿的第一部作品啊~~ 好玩好逗好青春,喜欢这样的姐们哈哈
张益达真的很适合演这种类型的片子 第一次觉得胡冰卿还挺漂亮的
在等待同窗三的日子里,又双叒叕把腾空的日子这部三级(集)片看了一遍不得不说毕导拍摄日常真的很厉害,是日常流水账的样子,穿插着无数的笑点和很多会心一笑的梗虽然剧情稍显稚嫩,但是用了三集时间也着力刻画了一群鲜活的高中生看到“台球入门最低卡尺”我终于知道我当初被老婆硬拉去打台球的时候为什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了因为洒家诨号——“白球杀手”
这很爱情公寓了,就是太短了。女主角虽然不认识,但是好漂亮呀。
太好了!这剧太好了!这才是高三的日子,无所事事的聊天总是漫无目的,插科打诨,聊天的话题总离不开试题,作业,自习,老师,还有暧昧的同桌,极品的损友。台词逗趣,剧情精彩,三人行温馨欢乐,毕鑫业的能力真是不可估量,三个演员也都演得好,才发现制片是汪远。
每次看(这个导演的)校园剧都温馨的想哭,好像一切我都感同身受。好希望校园时拌嘴嬉笑的伙伴能一直留在身边。另外表白导演,非常非常喜欢你又不希望你家喻户晓。真爱粉的心情~
我有过鬼迷心窍的感觉
“你有过鬼迷心窍的感觉吗?”毕鑫业导演的作品真的好容易就能让人鬼迷心窍欲罢不能。
高中的时候一个年级有42个班,其中6个班是实验班,我在实验班呆了两年,遇见了影响我一生的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有次语文老师生气骂我们,说你们什么实验班,屁!然后班里陆陆续续掌声四起,那种笑声里的骄傲和自豪,那种自命不凡恃才傲物的霸气,到大学里都没有再遇到。
可以,这很毕鑫业,
一起同过窗 前篇
从头到尾都有笑点,剧情很欢乐又有内容,这才是青春嘛!
话说,出附加题这种手法真的想试一下。
“可我觉得,这许多年,我的人生似乎从未赢过任何一场战役,但在那天的某个瞬间,我突然发现,我和这个世界,打成了平手。”
毕导的作品,风格鲜明独特,幽默之余却又不远离现实生活~
胡冰卿长的很好看啊
完全就是《一起同过窗》的前传嘛,交代了这三人分别擅长语文、数学和外语,为啥上了传媒大学。剧情生涩了点,但是张珊这个女汉子的角色演得比钟白好,长得有点像董洁。
看着这么多人,把显然毛病不少的片子捧得如此高,作为喜剧主打笑点,完全是大段大段的槽点背词。导演看了这么多赞扬,万一哪天能拍大电影,依旧这个路数,反正观众喜欢嘛,但那个时候,作为时间+票钱的双重付出,观众如果依旧看得是这种片子,那韩寒张嘉佳大鹏叫兽…这么多的导演都骂得,何况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