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我们应当有四项权利,第一,言论自由的权利,第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第三,免于饥饿的权利,第四,免于恐惧的权利。而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受到了那种深深的恐惧,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自由生活无法自由相爱的压抑。当国民们已经不能在这个国家享受美好的生活,当国民们已经不能在祖国追求美好的爱情,当国民们千方百计想要逃离祖国时,我已经不清楚当局者们为何要追逐那些权利而将他们的国民置于这样生活难堪的境地。我们无非是想要平和自由的生活而已,为何那些浮华的权利一直凌驾在我们这卑微的愿望之上......另,爱国贼真的比卖国贼还可怕,当尼莫的哥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用冲动行为来捍卫他所谓的爱国之情时,他已经丧失了理智。我们任何一个人,无论怀有多么高尚的赤子之心,都不能代替国家作出决定,更不能做本该是国家做出的行动。最后,不管结局是导演觉得直白表现出来太残忍所以不讲明白,还是留了续集想法,我都期待有情人终成眷属......
电影的一开始便是一个匆忙的身影在黑夜的掩盖下匆匆前行,昏黄的灯光照耀着破旧的城市和道路,我们能看到熟悉的且让我们不自然想到监狱或者是禁止进入的电网。这样的开头让所有人感到不安和紧张,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总是相信是会有坏的事情发生的。一辆车经过,身影躺下来让自己融入粗糙的大地,然后他翻过围墙到另外一边。我们想知道这个人是去哪里?有什么样着急的事情?前方是否安全?这是我不由自主便想到的,并且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的回响,最后让我感到难以忍受,于是我按“快进”键,我发现他要去的地方是一个酒吧,一个同性恋酒吧。而故事也就在这里开始了。
纵观整部电影如果我们留意变会轻而易举的发现,整部影片都沉浸在昏暗甚至是黑暗之中,低低的音乐没有任何欢乐或是轻松,而是仿佛催促着某种蛰伏的危险醒来。我们忍受着这样的压抑和渐渐来临且也是我们希望的轻松、快乐部分,或者说是幸福。那个在黑暗中翻过围墙来酒吧的男孩叫尼莫,还读大学,他是巴勒斯坦人,我想他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巴勒斯坦男孩,当然除了他的性取向。导演并不用特别强调尼莫的普通,我想导演如此做法正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尼莫这样的情况太常见,在巴勒斯坦很常见,而至于人们是否知道那则是另外一件事。酒吧里有一见钟情,而这样的感觉总是十分美好,且在昏暗的基调中显得弥足珍贵。和尼莫打招呼的是以色列的年轻律师莫伊,就和所有的一见钟情一样,他们漫无目的的闲聊着,但是也就在这样的聊天里他们对彼此感觉都很好。
在此处我想特别说一件我注意到的一个细节,而根据其后的故事发展这个细节也就凸显出其重要性了。在酒吧里那个同样是从巴勒斯坦过来的同志穆斯塔法对年轻人说“快要到十一点了,谁不想被家里发现的现在可以悄悄离开了”。咋听下来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结合以后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这并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实话,是提醒那些从巴勒斯坦翻过来的年轻人,小心,不要让家里人发现自己在这边,以色列这一边。导演对于这样小细节的处理,如果我们留心就能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的紧张,危险甚至是恐怖。想一想,这些在夜里从巴勒斯坦瞒着所有人翻到以色列的这些年轻人,他们为了能在这个酒吧开心一会儿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但是我们却从这样的许多个细节里深深的感受到这些。
我并不愿意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这个故事确实是由爱情所引起的。我想导演所要表达的也不仅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他想要告诉我们这些远离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远离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同性恋者的观众这样的事情在发生,且似乎是习以为常。在我的印象里对于以色列的了解更多的依旧还是关于犹太人,我可能从汉娜/阿伦特的观点和书中了解了一些这个新生且历经磨难的国家,从保罗策兰的诗,而更多的其实是阿莫斯.奥兹的小说。对于巴勒斯坦我只知道这是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他们和以色列一直都有摩擦,关系紧张。我承认,对于这两个遥远的国家我的了解是匮乏和有限的,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却仿佛能看到整个这些年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的所有一切:对立紧张,仇恨,冲突,恐怖分子……甚至更多,这是这部电影的某个重要使命,导演在努力的向我们——像我这样对这两个国家了解甚少的人——展示这些年这两个国家的状况,而导演则是通过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这则更加让这部原本就让我震惊的电影更加的震惊,或许这样的一段感情更加能反映出真实情况。
据我所知,以色列对于同志还是很包含和宽容的,他们的城市也会有自己的同志骄傲游行,会在同志骄傲月把路上的斑马线涂成彩虹色,甚至有几个城市被评为对同志最友好……而巴勒斯坦则截然相反,我想这也是我们可想而知的,生活在巴勒斯坦的大都是阿拉伯人,他们是莫斯林,信仰伊斯兰教,这样的文化和信仰就让他们对同志有着极大的反感,甚至会判死刑。而我们在电影中也看到这些(虽然是恐怖分子所为)。通过尼莫家庭发现他的同志身份后的表现,我们就能真切的感受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和对此事的看法。尼莫的妈妈和哥哥用像“莫大羞耻”“除了羞耻……”这些异常极端的词语,并且因为尼莫的身份而可能影响妹妹未来的结婚……也就是说尼莫的同志身份几乎会彻底的毁掉这个家。其实我们并不难想象,当那些人毫不留情的毙掉穆斯塔法的时候,当以色列的秘密警察以此来让尼莫成为他们眼线的时候,当尼莫的家人在那一刻把他当做仇人的时候,当尼莫的哥哥让他逃跑永远都不许回来的时候……我们能从许多的细节和故事中感受到这些,导演太专注于这些,他几乎是迫切的想要告诉我们。而这些仅仅也只是不幸的开始。
尼莫被驱赶出家,驱赶出自己的国家,他只能翻过墙到另外一个国家去找罗伊,但是前面秘密警察用尼莫的同志身份和吊销他通行证的威胁让他成为其眼线的那一段,我们已经能预感到不幸其实早已经开始了。待在罗伊家里的尼莫彻底成了一个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的人。他被自己的国家和家庭所驱赶,流落在别人的和对他别有用心的国家,就像他在车里对罗伊说的那样“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而在这样的艰难和内外的阻碍之前,他们两人的感情也必然会出现摩擦。于是在以色列秘密警察逮捕了尼莫私藏武器的哥哥时,这样的摩擦最终爆发。这是考验两个人的时候,尼莫会觉得罗伊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处境的现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他必须离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两国家都已经没有他容身之地了;而罗伊也许会觉得尼莫对自己并不坦诚,感情里的背叛情绪是最为致命的,于是两人在彼此都无法调和的情况下崩盘。
故事到此时已经完全深陷进黑暗之中,后半段的影像都是在昏暗的荒凉城市里发展。尼莫开始逃亡,秘密警察对他紧追不舍并最终找向罗伊。此时他们两人所面对的是两个国家,两个钢铁一般的巨山,他们彼此都无能为力。而导演对于故事中人物无能为力的刻画让人印象深刻。似乎整个镜头都会转动,人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出路,就好像是他们最后再次遇见的那栋大楼一般,没有第二个出口。昏暗的背景之中,尼莫坐在偏僻的路边双手捂着脸,罗伊在车子里吼着自问“怎么办”,在他们两人的脸上都会出现一种绝望,那种绝望是在感情里诞生的,因此多了更多的无奈和痛苦。即使是作为观众的我们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们该何去何从?而对于他们两人的感情,在此刻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但却依旧是最为关心的。
故事的结局我们都不知道会是怎样,但是电影总会有结局。尼莫跑向码头准备偷渡去法国,罗伊向他保证自己会尽快赶过去看他的。此时的罗伊在秘密警察的囚室里,秘密警察问他尼莫在哪里?他是个安全隐患,而罗伊努力的想要向他解释尼莫并不是什么安全隐患。在秘密警察和罗伊的对话里,前者的有一句话让我影响深刻,或许是因为我之前就听到过许多和它一样意思的这些话。那个秘密警察对罗伊说:
“你今天已经越线了,你选择了对立的立场。”
我不知道其他的观众听到这句话会有何感想,但是我却不由自主的想到在曾经的、现在甚至是将来的中国,就在我们的周围,那些新闻报纸上就时常都在说着这句话。“对立的立场”,这个时候秘密警察已经不认为罗伊和尼莫只是谈恋爱,他们背后所站着的是两个关系紧张,对立的国家,而这段感情也并不能那样的轻松,在其上——无论他们是否愿意——都已经堆积了太多的东西,而也许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说这部电影远远超越了所谓的“爱情片”或者是“同志电影”这样的狭隘范畴。
我把这篇随笔的名字叫做“两个国家的暗夜”,我想能表达出我想要说且尽力想把它说清楚的那些意思。这个关于两个男人之间爱情故事就好像是成语“管中窥豹”的那个小管,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它去窥探其背后的那只“豹子”。导演展示给我们生活在那里同志的不安和恐惧,同时所隐含的便是这两个国家之间漫长的摩擦、对立和仇视,归根到底,电影里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些。
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探索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国家站在某个立场上是否就表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就必须也要站在这个立场上?就此问题在这个故事中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但却是时时都在追问着所有观众的。作为巴勒斯坦的尼莫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向往和希望到一墙之隔的以色列,作为是以色列人的罗伊却爱上本国对立国家的人。这两个男人的爱情在彼此国家的仇恨下难以维持,这几乎是注定的。在以国家这样庞大的单位来要求一个单薄的人之时,反抗是必要的的,但几乎是没有作用的。虽然都说是个体的人组成了国家,但是国家是否能真正的维护和尊重这些小小的基本单位则又是另外一回事,至少在这个故事中导演所向我们展示的便是否定的答案。我们在国家的范畴里必须被牺牲和取代,至于是否正义和履行了国家的职责那同样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国家的暗夜,所有生活其中之人都会被分担这些暗夜。国家的仇恨最终是在个体人身上所展示的,而不是由国家这个抽象概念来承担的,就好像那些参与战争的士兵,他们承担了战争的痛苦和许多的死亡,但是对于战争来说它却什么都没有承担。
但是我依旧还想多说两句,把我的理解和想法更完整的表达出来。尽管故事中的爱情在国家这样宏大事物的阴影里最终湮灭,但是对于爱情,对于同性之间的爱情,我们必须还是要说——即使是老掉牙的论调。爱情之所以美好,也许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其纯洁和美好,外界当然也会有压力但却并不会提高到国家的“对立”问题上,就好像观点的不同就是“阶级”的问题。影片中让我们记住的是尼莫和罗伊之间的缠绵,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好似柴可夫斯基在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表现的的那样,绵长而温暖,美好而幸福,但电影最终也还是和这个悲伤的故事一样,罗密欧只能离开朱丽叶,朱丽叶只能用假死来等待不知何时归来的爱人。我们似乎能看到这两个故事中的某些联系。
最后我想提醒自己注意电影的英文译名《Out in the dark》,同时希望你也能注意到……
相爱的人却不能够再一起,在影片的最后,尼莫独自坐在游艇上仰望远方,他的心底一定抱着在抵达的时候见到罗伊的希望。
而作为上帝视角的我们却知道罗伊可能再也无法实现他的诺言,为了帮助尼莫,他和尼莫交换了外套被抓住,也面临着可能的长久监禁。
看到最后一幕不自觉就流泪了,太多的无奈和无能为力,而哪怕是电影的结局,哪怕已经很让人伤心了,但细想他们可能的未来,我会觉得还有太多的黑暗可能会出现。
暗之光,黑暗中的一点光明究竟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是他们之间流动的真情,一点生命中的希翼。
突然想到,现实远比电影要残酷的多,和平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很想知道他们的后续故事。很期待有个童话般的故事结局,但这就是现实,在罗伊和尼莫的情不自禁里有太多的非难。由种族、名族、信仰、文化、政治、偏见等等的冲突带来的非难太过现实。
还有很多的背景隐喻因不了解而不能有更深的体会,有些遗憾。
故事不单单是两个年轻帅哥的恋爱故事,LGBT电影中常见的自我认同、出柜、平权等主题也有隐喻,而“对立背景”的社会背景让冲突更为直白。
尼莫问罗伊“这有意义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的爱情是有意义的吗?在注定不顺注定艰难没有结果的相爱是有意义的吗?
没有答案。
致死的浪漫温情是黑夜中的一点光明。等黎明到来之时,等一个重逢的机会。
这样的爱或许艰难,但爱本身就是救赎,就是暗之光。
补:影片中温情时刻太美丽,两人之间的彼此包容,谅解,和支持与现实有强烈的对比。
暗之光,残酷现实里的一点光亮,微弱却真实的存在。
太可爱啦!第一场戏就多处穿帮,导演简直棒棒哒!
看主人公背上这一大坨人影咂,吓得我以为是恐怖同志片差点分分钟关掉!~
莫名多出的三个人影,他们一定在心里偷笑:Hey man ! 别嘚瑟,其实是我们故意放你越界的,不然电影接下去演神马!!~
影片开头第8分钟42秒,罗伊问一见钟情的莫尼:所以,你要去美国读书?莫尼:不确定是美国,但有这计划。罗伊:只是想离开这里? 莫尼:对啊。罗伊:有时候我好希望去别的地方,一切从头开始。莫尼:就这样离开你老爸的公司?毫不犹豫?罗伊改变坐姿直视莫尼脉脉含情地说:毫不犹豫。莫尼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为什么不去做?罗伊想了一下回答道:不知道。然而!然而!1小时11分左右,一无所有的莫尼来投奔罗伊,罗伊努力帮他解决问题,但当莫尼对罗伊说:我们一起逃跑吧?罗伊先是搬出没护照等等理由搪塞,实在找不到理由了干脆直接说:我没办法就这样离开。打脸不???如果说剧情就这样让人气愤地继续下去也就算了,影片却给了个开放式的结局,莫尼可能成功逃到了法国,罗伊却为爱情牺牲了自己。那么问题来了,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观呢?看似阴郁却充满爱的光芒,所以影片取这样的名字——暗之光??!我觉得简直就和罗伊这个人设一样混乱茫然,调侃自己只能为父亲打工,想逃离却不去做,还不知道为什么,爱的人遇到了大麻烦帮忙也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难道这就是导演拍这部影片的意图——设定好情境,抛出关键问题,任君自由发挥自由想象??!
(PS:敲黑板)划重点了!本片的重点(牛逼)台词有:
1、我受够你们这些人了,听到没?我受够了!我想帮你,你不要!
(说这句话的是国家安全局的一个头头,我觉得这里的你表面是指穆斯塔法,其实指的是那些恐怖分子, 非但不试图改变自己不努力使自己变强大,反而因为愚昧无知和盲目信仰而整天忙着搞破坏,大国强国向你们伸出援手了还认定人家是不怀好意,好好说话和平沟通都不行,非逼人家用武力镇压你才愿意听话愿意接受帮助,简直狭隘,偏执,天生受虐狂,huogai!)
2、罗伊妈妈:你可能觉得难以相信,但我学会尊重你的选择
罗伊:妈,这不是一种选择。
(这里的选择指的是性倾向,好台词!此处应有掌声!~)
3、莫尼:我也没计划会爱上你,我只知道我想跟你在一起。
(爱情其实真的很纯粹,但我们总是把她搞得过于复杂,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4、罗伊:做这一行,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在妥协。
莫尼:我想这不全然跟你的工作有关,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都一样。
罗伊:我就看不出来你有在妥协。
莫尼:你这样觉得?
(莫尼总是最聪明的,就像最了解他的哥哥说的一样,是主给了他聪明的头脑,但越聪明的人会越懂得如何妥协,知道什么该妥协什么不该妥协,比如自己的同性身份,知道一旦出柜给家庭带来的将是灾难性的影响,所以他选择了妥协,即使在遇到了最爱的人也没打算出柜。)
突然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幸运,纵使生活偶遇不如意,但考虑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尤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虽然不够美满,但已经足够让我感到幸福!—— 看到尼莫走投无路之时,罗伊如此倾尽全力里给予其帮助,心里很是感动!这样的爱情实在让人动容和渴望!留白的结尾,就让我自己脑补个美好结局了!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I thought people were gonna have a hard time accepting me because of where I'm from, but then I realized gay guys don't really mind. → Well, you know, a dick's a dick.」「I didn't plan to fall in love with you. All I know is that I want to be with you.」
情绪溶于镜头的惊喜之作。
以色列小哥好帅,结局太让人不爽了,我还在幻想他们在法国的时光呢!
这两张脸,我仿佛看到了天使!
爱情的价值在于能否克服情感之路的障碍,但是又有多少爱情经得起世俗和自身的阻碍?!我们常说爱情是最伟大的力量,能克服一切!但是爱情往往在现实中是显得多么的脆弱和无力!
夜场里随便一搭讪就碰上真爱啦,还是那种为了你可以不顾一切放弃前程连自由权利都搭上的真爱,巴勒斯坦小哥你这是透支了中五百万的运气啊。爱情线太淳朴,巴以冲突的政治线又过于简单粗暴。以色列律师小哥胡子拉渣的神气好像拉科尼亚号沉没里的Ken Duken,怀疑有德国血统。
7/10。“你选择了对立的立场”,呵呵,他们只是选择了爱。自称与神最接近的国度,却不明白何为真正“意义”,甚至至亲也可为了不知所谓的神抛弃彼此,无比讽刺。悲情的故事,但至少留下了美好可能的空间,黑暗,但仍有光亮。剧情略浅显平铺,牵连了爱情的一切刻画不够深,可惜了。卡司太美好加一星。
两位主角都太俊美了好吗。
戏全在巴小哥这边啊,虽说对阿裔没什么兴趣,不过一皱眉一微笑一啜泣实在是融化人心,反倒以色列这边的小哥一副美剧里高富帅的演技。以巴政治冲突背景下的同志爱情多了点生死存亡的戏剧冲突,可惜爱情戏拍的虽清新异常跟的上潮流,政治冲突却差了点,摄影更是乱糟糟没有风格。不过有颜可看夫复何求
一切都差了点火候,片子甚至显得有点落伍了,巴勒斯坦学生和以色列律师的小小爱情,结果真的被处理的套路化,轻描淡写的相爱、无奈与挣扎,政治局势和种族信仰是个不错的题材,也很难挖掘出什么新意了,最后的留白处理更是弱爆了,如果主角是一男一女,你肯定觉得编剧疯了。★★★
让人联想到《泡沫》,同样是bittersweet,同样是残酷的现实主义。逼仄的生存环境和电影中大段黑夜交相呼应,由始至终都看不到出口的不幸。结尾留白让人生出无限恨意啊,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两位男主都太美!
一开始觉得有些细节过于刻意加戏剧化,不过也许编剧就是为了最后那致命的一击,让你深爱的男人为你放弃生命来换取你的自由,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情了,就这样的结局大概导演还算有良心,不然真的要死给你看了!TAT
整个故事倒有亡命天涯前的汹涌澎湃,只是结尾收得太草率。看完本片,想再深入了解下当地的情形。
我想看续集,他们有没有相聚。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两个男主角都好帅。
听一听影片最后的制片名单的背景音乐吧,积淀压抑着的情感不断升华,却在最后的鼓声中伴随着暗中的微光,烟消云散。
有关战争政治的电影都给人残酷和无力的感觉,但人若不死,爱情还在,就算是温暖的结局,即使天各一方。
看了五分钟决定去了解下相关国家背景是个正确的选择 本来是打算调侃一下演员的 看完全片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就像热评说的‘希望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吧 我现在需要一些无脑的甜美爱情片平复一下心情靴靴
以巴同性之恋,与战争一样现实。虽然不是很了解以巴的现状,就以能接触到的消息来看,这部电影挺写实的。摄影糙了,有几个夜色镜头的糙点有点夸张。结尾更是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完成度,留白得不是时候。两位男主角颇养眼。@2012多伦多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