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每集只有两分钟,我却是捂着眼睛从指缝里看。悬疑恐怖氛围的营造一点不弱于其他的片子。 第一集:本来没明白,倒回去看才发现,咦~ 第二集:呜呜呜呜呜呜,吓死我了 第四集:哎呦我艹 第五集:嗯?捣蛋鬼吗? 第六集:嘘!不要开门 第七集:哇偶!所以女生是知道呢还是知道呢还是知道呢? 第八集: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好奇心害死猫,人也一样。 第九集:男主人是杀人犯? 第十一集:一个没注意 被吓到了呜呜呜 第十二集:开门放进来的可能是人,可能是鬼 第十五集:不懂哎,倒车这是什么梗? 第十六集:该下班就下班,享受人生不好吗? 第十七集:再忙也要和家人吃顿饭,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第十九集:这个鬼和这个故事好像没啥关系啊? 第二十集:是预言还是蓄谋? 第二十一集:所以是把医生杀掉了?想用自己的遗忘症忘掉自己做过的事情,结果因为医生的视频又想起来了?嗯哼,这是唯一一个我看到开头能猜到结尾的
第二十二集:即使是假人,也是有尊严的。我本来以为会是模特把他的头也给拧下来按到自己身上,或者醉汉以为是模特结果是个真人。emmmm,这样也挺好。
第二十三集:哇哦,原来吃早餐的是那个要被干掉的
第二十四集:贪婪之人必有报应
第二十五集:所以死掉的是哥哥,哇偶,这个情节有点意思
第二十六集:螳螂捕蝉,殊不知黄雀在后 救命,不敢看了😭😭😭
受过国产恐怖片毒的都知道,我们自己所谓的鬼片,恐怖片真的很可怕,厉害到你根本不觉得它可怕,神奇到它能治愈失眠,更夸张的是越拍越烂,越烂它还越拍。
这个系列故事,说实话就有三个篇幅个人觉得是很不错的,让我记得比较深刻的是《洁癖》这个短篇,虽然有漏洞不够环圆说得通。它没有过多的描述灵异怪力和故弄玄虚,把重点放在精神层面来铺垫递增,然后点缀上一些感同身受的血腥镜头,当然也是点到即止,也算恰到好处。效果达到没有鬼反而比有鬼更可怕的感觉,为什么?因为故事会变得很真实,会让看的人一看就认为,这就是会在生活里或身边出现,有强烈的带入感。这种可预知的后怕,和全程的毛骨悚然比跳出来吓吓你的模式来的长久而虐心,同时加深印象深刻寒意。
大多数短篇故事都是用心了的,虽然不是很出彩,但还是体现了一种积极的态度。总之希望创作者们可以前后多研磨剧本,让故事更流畅合理,能把气氛渲染到极致,或诡异亦或是变态……
感谢你们,真的,让我知道还有一群人这么认真努力的在做好东西,就这种认真劲儿真的特别值得钦佩和尊重……
故事新颖,角度刁钻。细思极恐才是高端的恐怖,仅凭这一项,该个系列就把国产所谓的恐怖片远远甩在后面了。 而且每一集的进步还是非常明显,越到后面画面的质感、剪辑的流畅度都更加优秀,令系列越发值得期待。 而且制作组真的不考虑把这个系列衍生成网络剧吗?感觉会很有看头啊! 不过系列有个比较关键的缺点,就是每次最终的恐怖包袱抖出来时,镜头做的铺垫太多。 一般来说,不可预期才能给观众有更大的震撼。有了镜头铺垫,观众几乎能预期到恐怖场景即将出现,反而大大削弱了最终的力度。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比如画画那集,如果把画了一半的女人图放在主角看到有东西从衣柜里爬出来之后,相信能更让人毛骨悚然。 比如厕所偷窥那集,男主最后抬头时做了很长的铺垫,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女鬼要出来,要不是化妆给力,做好心理准备的我肯定不会被吓到。 以及纸娃娃那集,最后电视反复开启,就已然能猜到纸娃娃就在女主角旁边。 未来照相机那集,如果女主角开门前不看照片直接去开门,开门声响后,镜头再给到照片上的内容,想必更加震撼。 有几集则处理得特别棒,比如欢愉那集,故事和构思其实不如上文提到的几集巧妙,但最后那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水声,却让人突然毛骨悚然。
总的来说还是非常的有意思,希望能持续看到这些令人惊喜的脑洞。
相信每一个看完《世界奇妙物语》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感觉,短片逻辑结构非常的严谨,而故事背后引人发省。故事前期往往非常曲折,后期的反转是看点。每一个故事都短小精悍,而且能引起共鸣,关键是对于人性的黑暗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我们被他的神反转折服的同时,能达到细思极恐的结果。
这种反转其实最早出现在广播剧中。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曾经红极一时的广播剧《听张震讲鬼故事》。那部广播剧中的故事大都短小精悍,光怪陆离。每一个故事除去精巧的剧情架构之外,结尾处总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反转。当时听这个广播剧的人大都会这样想,如果将这它拍成影视作品,那么该多有意思。不过这样的想法在同样的题材小说,被改编为网络剧集之后渐渐的没了声息。
如果大家还记得一部作品《十宗罪》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对张翰主演的那个网络剧印象深刻。那是一部被毁了的作品,而且从此以后,大家对于改编经典作品如履薄冰。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盖棺定论,我们不去改编经典作品,但是我们可以拍摄出来新作品。对于像《世界奇妙物语》那样的作品,其实我们也可以有,而且表现不俗。
没错,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作品就值得大家疯狂安利。先说一说这个倒霉的团队。他们可能属于在穷困潦倒的团队里比较拔尖的那一个。服化道具的粗制滥造,恐怖特效的五毛制造。演员没有眼缘,场景非常简单。但是却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足以掩盖其他的不足与缺点。那就是编剧和配乐。看得出来,这个剧组的配乐以及编剧是非常走心的。正是这两点,即使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剧组,也能拍出深受人们好评的作品。请大家记住《不思异·辞典》,这是一部注定青史留名的网络剧。
每一集只有3分钟,而且第一季只有26集,那就意味着你只需花费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全部刷完。而本剧的节奏也顺应了时长,基本上每一集都是非常轻快明了,而且每一集的结尾都是大反转。基本上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这样的反转并不会让人感觉到厌倦。而且每一集的反转都能达到细思极恐的效果。
在这26个故事中,反映出来的有人性的贪婪,比如说第一集的《画画》,本来已经获得了金钱,但是无奈男主还想要满足欲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出了意外,意外直接引发男主的画作出现了残缺。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贪婪的结果很可怕,因为意外总是会不期而至。
也有的反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比如说《打劫》,一个亡命徒想要抢劫一个便利店,但是遇见的一个惊慌失措的店员并没有马上让他得逞。电视里滚动播出的新闻告诉我们亡命徒具备了这个嫌疑人的所有特征,但是最后一刻,我们才知道,原来新闻里的嫌疑人就是这个店员,亡命徒最终的结果是被别人算计。
还有的反应亲情,我们总是说父母对于儿女们的挂念是无穷无尽的。《车祸》这一集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在与儿子的电话中不幸出了车祸,而母亲的灵魂不顾一切的赶过来和儿子一起吃饭,吃饭过程中的儿子展现出来各种不耐烦,终于,儿子在接到领导的采访任务之后,匆匆告别了母亲。没有一丝丝的停留,但是看到采访任务的他傻眼了,采访的对象是一起车祸,车祸受害者正是母亲,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对待父母总是来去匆匆容易忽视,但是他们对于我们的挂念却始终如一。这不得不让人汗颜。
每一个小故事都会让人有着回味尤甘,细思极恐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并不会令人生厌。因为故事本身就很精彩,而且不论是逻辑还是结构都能自圆其说。短短的三分钟讲完一个故事,一方面避免了因为时间过长而引发出来的逻辑漏洞,另一方面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剧组很好的把握了其中的平衡点。因此,我们在观看途中总是会全神贯注的一次性刷完,生怕漏掉那些细节。
悬疑惊悚领域一直是国内影视作品的薄弱点,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爆款剧集之外,很多作品大都打着一个悬疑的壳子,但剧情内核却非常的脆弱。然而本剧确实可以称得上良心之作。每集三分钟,渣渣的服化但是却有着一个优秀的剧本。这样的良心作品足以让观众欲罢不能。
这个真比奇妙博物馆恐怖,基本全是恐怖片,看这个短剧抱枕是我的救赎,倒车,附近的人,人形模特,雷达,采访,家教,妈呀,这短剧怎么那么喜欢突然跳出来白内障鬼啊,我感觉我要被吓死了,一惊一乍的,
❤️❤️❤️❤️❤️❤️❤️❤️❤️❤️❤️❤️❤️❤️❤️❤️💓💓💓💓💓💓💓💓💓💓💓💓💓💓💓💓
值得鼓励,非常棒!
看了两集,差点吓哭😓
奇妙物语
还不错
看了这么多国产的片子都是拖沓墨迹的,终于有这种短小精悍的了,随时随地看,看了细思极恐,镜头剪辑干净利落,没有废镜头,演员都不认识,但也没出现尬演的状况,作为新起之秀,我给满分!每一集都能看出导演在创作时的脑洞,所以不要停,药不能停,我想看到九十岁!
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原因可能就是以惊吓为目的的反常识吧。比如《洁癖》,上个肥皂就能轻松洗掉的东西。比如《传单》,我仿佛能想象得出来这是咋拍的,一张张都放好。。
好玩好玩!虽然能看出来成本略低,但是想法真的有趣,恐怖片爱好者别错过~~希望继续拍下去!
太粗糙了,最多是个怪谈新耳袋的水平,重复的jump scare很没劲哦
怪物口袋的模式,没有特效没有鬼怪吓人于三分钟之内,特别好。如果害怕的话可以开弹幕,能笑死。
港真如果不是出于友情,让我这么个神经敏感脆弱的人去看这种每集不吓死你誓不罢休的片我是拒绝的……喜欢看惊悚喜欢自己吓自己的人快上,我看毛选解毒去了……
蛮用心的
就。。。一般吧。。。没啥印象深刻的
短小精悍不拖沓,不过后面频繁用相似的吓人梗就太套路了
如评论里所说,老梗+反常识+刻意的结尾。
有些老梗,但夏天看看还是很凉快的。
太刻意了
1.6老套路,13希区柯克,19的梗挺有趣但用坏了。20蛮可以再欧美风一点。值得鼓励,早就该搞这种真人暗芝居的恐怖灵异小短片了,又好拍又能出效果,看看欧美日韩都出多少了,一个也不用长三分钟就行,而且梗库极其丰富,网上各种短恐怖漫画都可以来一套!本剧每集都是花费效果比极高的,虽然也有很多问题…但大家还是要多搞嘛!(领导口吻
尼玛明明那么短又没有后续的所以然但老子竟然每次都被吓到!!!
沙雕搞笑迷你剧,感觉新想法不多,恐怖全靠BGM。
mmp,看得老子一惊一惊的,喜欢细思恐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