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可爱游侠儿,危险姜大卫
王羽是张彻第一代弟子的代表人物,他投考电懋未获录取,再考邵氏却脱颖而出,以《虎侠歼仇》声名鹊起,而后凭借着《独臂刀》、《金燕子》、《独臂刀王》等片成为最受欢迎的武侠小生。他与张彻的师生情义维持了三年,后来自己去当导演脱离了邵氏,再后来娶了电懋的学生情人林翠,生了个女儿叫王馨平。我第一次知道这位大侠倒不是因为他的电影,当年李小龙和罗维合作拍完《精武门》之后,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本来说好要拍得罗维的《笑面虎》,李小龙拿走了剧本,却一直忽悠着罗维想自己另起炉灶。罗维为了打击李小龙“地球离开老子就不转”的嚣张气焰,竟然由老婆刘亮华出面说动了冤家王羽来主演《笑面虎》并且获得了成功。但是由此罗维和李小龙的矛盾愈加激化,出现了后来李小龙持刀恐吓罗维事件。
王羽之后,狄龙和姜大卫成为张彻的得意弟子,两人合作过无数经典之作,比如《报仇》、《刺马》、《十三太保》等等。双星耀眼却也免不了相互较劲,姜大卫以《报仇》夺得亚洲影帝桂冠,狄龙以《刺马》夺得金马“优秀演技特别奖”。后来李翰祥要拍《倾国倾城》,指名要狄龙演光绪帝,姜大卫演太监寇连材。当时他们跟随张彻在台湾长弓,姜大卫因为没看到剧本,又要剃头,所以打算推掉,但是狄龙很想演,由此认为姜大卫不愿意为自己跨刀不够义气,终于成就了又一对著名的冤家。
似乎很难讲张彻对这两个干儿子喜欢谁更多一点,但是据细心人的观察,张彻大导演片中的男主角少有不裸露上身展现健美的,姜大卫就是那例外的一个。于是推论出断袖疑云,不仅是怀疑《新独臂刀》比《断臂山》早了35年展现同志间动人情愫,更是大胆猜测张大导演因为不愿意姜大卫美丽身体示之外人所以才将他包裹得严严实实。这个嘛,无文献可考。我觉得张彻对姜大卫的喜爱一方面固然在于他慧眼识材,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张彻与姜大卫颇有些渊源。
姜大卫的父亲严化,本名姜克琪,是旧上海一著名影星。姜大卫有个大哥叫严昌,又叫姜昌年,当然还叫秦沛。母亲红薇后来改嫁尔光,又得一子,名叫尔冬升。这姜大卫、秦沛、尔冬升三位姓氏不同的大腕却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姜大卫因为在《金燕子》中给井淼当替身,从楼上破窗落街一次完成,张彻非常满意,向武术指导唐佳打听,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严化之子。张彻当年还在做编剧的时候,所写的第一个剧本,好像叫《假面女郎》就是由严化主演的,所以张彻对故人之子着意提携宠爱有加也算是人之常情。于是,姜大卫在张彻的一些影片中先是演一些有对白的武师。正好王羽脱离了邵氏和张彻,张彻便转而捧姜大卫和狄龙上位。姜大卫在《铁手无情》、《插翅虎》当中做了两次第二男主角之后,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一部正式担任男主角的影片——《游侠儿》。
千里马在一骑绝尘之前,伯乐通常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在阳刚大汉当道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像姜大卫这样瘦削苗条中等个头的年轻人要红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就有记者跟张彻打赌:如果姜大卫能红起来,他就从邵氏片场爬到尖沙嘴。后来姜大卫凭借《报仇》拿到了亚洲影展最佳男主角,张彻长叹一声:这下什么仇都报了。即使如此这般,姜大卫还是因为身材不够高大被称为“缩水影帝”。但是,姜大卫有一种天生冷酷的神秘气质,看看《新独臂刀》那张他独臂持刀仿佛从眼中散发蓝色幽光的海报,你就会明白要论扮酷,这是帝王级别的。这样一块美玉,其雕琢的第一刀显得尤为重要。
《游侠儿》可以说是为姜大卫量身定做的。姜大卫生性跳脱,小学、中学各留过一次级,十七岁中学没毕业辍学,为了躲避读书甚至还玩儿离家出走。第一份工作在写字楼当后生,月薪180块,只干了13天;后来又有朋友介绍他到古董店上班,月薪200块,这次做得比较长久,三个月。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武师这份不知道有没有前途的职业,所以姜大卫自己说这就是命,注定跟电影圈纠缠不清。这种跳来跳去的生涯,简直跟片头游侠儿用轻功戏弄冀东双飞贼克服地球重力做出的种种腾跃动作有点心照的意思。《游侠儿》的主人公游侠儿,名字已经揭示了他的职业、心性诸多特点。游,整天到处浪荡;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慷慨好义重信守诺;儿,这是电影的主线,他虽然武功极高性格不羁,却始终还是一个孩子。他救下江灵,要她不要到处乱跑,江湖上坏人太多,却最终因为轻信大盗的谎言,帮助他们劫了镖局的财物。
纵观整个影片,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故事,游侠儿一路行侠仗义解危扶困误信奸人所言帮人劫镖然后憣然醒悟血战之后夺回财物而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可以适当yy兼拔高一番,《游侠儿》讲述了我们是如何失去了纯真,一个将夺来的财物全都施舍给灾民,灾民向他磕头道谢的时候他着急地以为钱财尚且不够于是将身上的碎银子也全都捐献了出去结果在饭店吃饭付不了账的单纯孩子,在历经了欺骗,大开杀戒之后,面对土匪的“家中有八十岁的老娘要我奉养”的求生理由,这个孩子惨然一笑:“真奇怪,老娘总是八十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随后出手一刀毙命。这是编剧倪匡的神来之笔。在这个主题的照耀之下,用前面大段的小打小闹作铺垫,就为了迎接最终游侠儿血战群盗的高潮。这一段暴力美学极具张彻风格,惨烈浓郁,尤以匪徒被抛上半空落在南瓜棚直立的竹架贯胸而亡,以及游侠儿被长剑刺穿却又用这把长剑如同串糖葫芦般刺穿敌人为最。力战之后,游侠儿顶着墙壁把长剑从自己身体里面挤出来的一幕真是让人目眩神迷,通体冰凉。不过这段打斗跟罗莽等人那种硬桥硬马拳来腿往的一板一眼却又不同,5个盗匪头子各自不同的兵器加上游侠儿两把短剑灵动的身法,倒是有日后新武侠飘逸的神采。
这种影片前大部分铺垫做足前戏只为最后爆发的手法,倒是让人想起《刺青一代》,张彻电影风格受日本电影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只是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看过铃木清顺的电影。可能为了弥补前后的用力不均,倪匡为影片设计了一个前后呼应的细节。游侠儿救下江灵之后装死劝说她不要哭,哭了就不好看了,最终游侠儿力竭而亡,李莉莉扮演的江灵不论哭还是不哭却始终不能换回游侠儿坏坏的一笑了。那坏坏的笑不仅将是江灵的终生怀念,也牢牢刻在了俺的心底。在张彻的电影世界里,英雄主人公很难不死,我觉得游侠儿是死得最为恰当的一个,在他不再纯真的时候毅然死去,他将永远是那个坏坏地笑着长不大的孩子。游侠儿因为笑而可爱,姜大卫因为笑而危险,被匪首打败卧在地上,笑着说:输了,手风不顺,怎能不叫人迷上他。姜大卫的危险不在于叫你爱上他,而是他够酷,与生俱来阴鹫一般的神采,你爱上他就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危险。亦舒也很迷恋他,愿意出500块看一看姜大卫穿短衫的照片,也不知道她最终得手了没有。
图文并茂无奖征答版: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2006/03/2020465.html 2 ) 似水流年,一转眼.......
Just have a little patience, I am still hurting...
倪匡的编剧,张彻的导演,一会儿是眉头微皱的光膀子狄龙,一会儿是摆好架势再咧嘴一笑的姜大卫,一板一眼的念台词,一招一式的武打,侠义情仇之间死了再死。那时候他们还年轻。在《英雄本色》里,狄龙的前额已经如退潮的海滩;在后来的《九阴真经》里,姜大卫还笑吗?或者老了就这样,像个坏掉的橘子。
似水流年,转眼30多年过去。现在看当年的这些电影,就如同30年后看我自己。周末在火车站等火车的时候,我看着车站的电子钟上的数字在一分一秒的跳动,心里不由想到,这不是一分一秒的我要乘坐的火车的到来,这是我生命的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我正看着它。假如有一个用来度量生命进程的钟表,人们随时可以看到自己走过的生命时间和剩下的生命长度,那么许多人的生活会不会因此而不同?
我马上要到而立之年,我不想再等下去了。10年的曲折历程,一切都已经足够。老王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想到这个我心里就不再那么沮丧。
3 ) 潇洒游天涯,自信嘴上挂
1-阿尊自信潇洒的笑容,在呢部片里可以一饱眼福了
2-悦来客栈、黄铜镇,老场景啊,在69年《保镖》里也出现过
3-侯九赌馆,个人认为很有意思的设计:游侠儿以假乱假,净赚3200两外,更重要的是给那些赌徒敲了个大大的警钟:赌博十赌九输,你开头能赢,到最后那些开赌馆的人也有法子让你输的一败涂地离场。赌馆,那就是个害人坑、是非地
4-这次的反派头目是张佩山饰演的孔武,人称外号万无一失,比起在《保镖》里的焦,他更阴险狡诈,说好听点的,他谨慎小心,但不得人喜
5-王光裕叔这次演了反派使软剑的劫匪金。而郑雷叔这次饰演总镖头,万没想到,他没倒下
6-邵氏女角的眼睛都很传情
7-另外,那时候很多人,无论是正派亦或反派,脸被划了一道,或是背被划了一道,当场就倒下。对比八九十年代的枪战片,简直……
8-“我家上有八十岁老母”
“真奇怪,为什么总是八十岁,而不是七十九岁”
9-“你不要哭,不要哭,你本来很好看的,一哭就不漂亮了,我宁愿死,都不愿意看到你哭。”很普通的词汇构成的一段话,却隐隐透着浪漫情愫,用心啊
4 ) 独一无二的姜大卫,独一无二的游侠儿
在武侠创作的历史上,游侠儿这样的侠客形象怕是独一无二。说他愚蠢,他却心思灵巧智斗恶人;说他聪明,他却轻信坏人终至为错误付出性命的代价。他是一个孩子气的大侠,也是一个认真执拗的孤胆英雄。这些特质复杂地集中于一个人的身上,让我对倪匡、张彻、姜大卫的组合有了新的一份惊喜,不知这三个人对游侠儿这个角色的特质谁的作用更大一些。
年轻的姜大卫,真是耀眼的让人无法直视,一直挂在他脸上的笑容,让人知道游侠儿的内心简单的只有一个理想世界。(以下剧透慎入)
接下来说一些很有趣的细节:游侠儿因为把钱给了穷人而自己没钱吃饭,不大大方方承认,反而先是拖延时间,再是卖剑换钱,然而又不舍得真的卖剑,拿了五两银子,出门还要去追没追到,接着还要说早知道弄不回来,该要他100两银子,这回亏了本了。可过了几天还是要把心爱的佩剑偷回来。(这段的翻来覆去简直太棒了,真正行走江湖的大侠绝不会这么做)
遇到有人在赌庄被骗,心生怜悯,又把身上的钱给了赌徒,马上又要回来掰下一角(与之前把所有钱给了穷人作对比,这次涨经验了)。
自己进去赌庄先以骗治骗,骗了3000两银子,经过好一番打斗终于强行拿到了银票,一转身又能把一半银票分给赌场的打手们。(到底是要跟赌场作对咋滴?)这里我觉得他的动机单纯是打坏人,至于打完了接着怎么办,他还没考虑过。
轻信恶人帮恶人去打劫(当然他自己以为是去截珠宝赈济灾民),劫到了银子还要问一句,我们辛苦厮杀了一场,也要得些好处才是。经验老道的恶人说,你若贪图这些财宝,便不叫人佩服。他便马上作罢。(像小孩子一样,有好玩具还是想要的,但别人一说这不是大英雄,那我马上不要了)
这些细节的设计,可以说在我这么多年看的武侠片或小说里从未曾有过。它们都太生动地描绘出一个首次踏足江湖却身负绝学的少年,很孩子气,所有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一场游戏,他在游戏中锄强扶弱还做了回神仙,但他身上也有一些小虚荣心、小傲娇,甚至一点点小贪念。很多看过的朋友都觉得游侠儿可爱,这便是可爱的缘由,这份可爱太真实,太人性化,但在那个遍地老谋深算的江湖世界里却有如天使下凡。
而姜尊对这个人物的演绎,我真心要说,以后的所有演过机灵男主角人设的演员们,都无人可以超越。他的机灵里还带着一点憨憨的气质,这种独特气质绝对是老天爷赏饭,相比于后来者们挤眉弄眼的演绎机灵,游侠儿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精美感,不带一点刻意。
再到后来,知道自己错信恶人之后执意去追回镖银,身体被扎穿还要在墙壁上硬把剑挤出来(其实这时候他本可以走,保命再图日后呗),但是他却用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衣服堵住伤口坚持去追反派(扒衣服细节好评)。被反派打倒之后还要挣扎爬去拿自己的双剑(此处还给了慢镜头)。
这些有点执拗的细节,跟前面的小机灵小心思相对比,才真正展示出前面这些多个维度的性格背后的底色——内心执着的坚持。这或许是孩子气的另一种表现,不能做错事,假如做错了事,那么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纠正过来。他的内心不容许自己有错误,甚至于女主质问他抢劫镖银的时候也羞于吐露自己的错误,只有在终于追回镖银,临死的一刻才会笑着说一句:我.......上了人家的当了......(这一句的表演真的大爱)
最最让我喜欢的一段是,游侠儿死之前,他还是要去拿自己的剑,当拿起双剑又怦然落下,他才忽然错愕,发现自己再也拿不起剑的时候,才意识到死期将近。我不知道尊是怎么揣摩的角色,但是在我看来,20岁之前的我,是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死的,仿佛世界都在围着我转。所以我深深地发现这个细节的精彩之处,即便身受重伤,游侠儿依然认为自己不可能会死。直到拿不起剑的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少年对生死的概念从这一个动作表达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姜大卫是老天爷赏饭吃一点也不为过,他对每一个角色的演绎,细节太值得推敲,很多类似的人设也能看得出细微的差别。很难想象20多岁的演员可以做到这样。
另外还想感叹一下那个时候香港电影人们凑在一起天马行空地乱整,出现的意外惊喜真是让现在这个年代的人汗颜。比如,女主让他陪自己走,他说他有事要做翻身上马便走,连再见都不说一声,如此反套路(喂,这是女主好伐,你是男主好伐?)。还有那段著名的八十岁老母,不是七十九,也不是八十一。
最后还是要花式表白姜大卫,太灵太会演了。张彻是他的伯乐,但张彻遇到他何尝不是捡到了宝。有了他,那个刀光剑影的硬汉江湖才变得生动有趣;有了他,那些或机敏聪慧或孤傲绝尘的侠客才有了眉眼和面目。
下一篇,要去谈谈<<保镖>>里的骆逸。
真的真的爱死姜大卫。
配图来一张十三太保吧
5 ) 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
姜大卫的表演很容易让人忽视他在表演,无论哪个角色总让人觉得就是真实的人物,让我记住的不是他那古典气质的五官,而是那种漫不经心的姿态,这种气息仿佛一种毒药慢慢入侵你的灵魂,时刻触动着你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这种漫不经心是充满风情的,透着慵懒,就连笑都透着一股不进不退,邪邪的却又有着少年的率真。喜欢游侠儿的姿态,仿佛一切都是潇洒的,活着似乎是件极其美好的事,没有条条框框,活着很简单,想吃的时候吃,想睡的时候睡,偶尔内心的正义感跑出来还可以劫富济贫。或许这就是少年郎,每个人曾经都拥有的这种游侠儿的姿态。
很崇尚古典气息的美,就像一种隐忍的风情,似乎裹着层层迷雾。那时的武侠电影总是处处透着古典,有着区别于现在所拍武侠的内涵。张彻的电影大都阳刚十足,每每各种角色总是赤膊决斗,就连死都是华美的,就如涅槃重生,而今的电影再也找不到这种古典的阳刚气质,满世界的“温柔”,拍的武侠电影也总是觉得不够味,内容很牵强,观后即忘。
看过姜大卫的几部作品,总觉得当年没有和狄大侠演小宝和康熙是一大憾事,那种灵气分明就是韦小宝的化身,可惜现在为止还没看见有一个这样的演员。
所以总是怀念那个真实的年代,那个为拍电影而拍电影的年代。更多也是因为那个时代漫不经心的姿态吧!
6 ) 50年后,侠风犹可感
以前书本上写“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背诗的时候并不能想象出,什么样的人儿,才是游侠儿。
没想到是一部我以前不喜欢看的,总是打打杀杀遍布血腥的武侠动作电影,让我鲜明感受到了,游侠儿的风姿。
瘦巴巴的小姜,演起豪侠任性的少年,一点也不违和。路遇盗匪,灵巧少年顽皮捉弄他们,跟到客栈探听消息顺带吓唬他们,最后黑吃黑,却不伤他们性命。转眼又把这劫来的千两赤金,送给大河决堤的难民,百姓感激他扯着不让走,他还误以为不够,怀里的最后一点碎银也尽数给出。单纯的少年,随心行侠,正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性子。后面浑然忘了自己一文不名了,客栈里要人家拣好菜上了,吃完却发现囊中羞涩。
哈哈哈,我的好少年,第一次吃霸王餐啊,有点不好意思却也能坦然跟小二企图挂账。显然就是一个初出江湖,对行走江湖半生不熟的小侠客呢。总是坦然的游侠儿,一钱三分的饭钱就想拿自己的随身武器——一对短剑抵押,有旁人欣赏欲买,立刻涨价到十两,心里头却打着对方一出门,就抢回来的主意。哈哈哈,果然是侠以武犯禁。出门没追上,感叹一句“早知弄不回来,该卖他千两。”
然后小小游侠儿,追武器的路上,顺手救了一位可爱少女,留下了将来一再流传的段子——你可不能哭,一哭,就难看死了(皱眉瘪嘴)。还劝人家,不要出来江湖上转,江湖上坏人多。结果,我的少年啊,是你遇上了坏人,被欺骗,被甩锅。路遇两个赌徒,你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坏人,卖剑得来的十两银,付掉饭钱余下的,你又要尽数送他们。总算吃一堑长一智,给人后又折返回来,掰回了八钱银子,预备去赌徒说出千的赌馆,大闹一场。(总算避免了霸王餐之后霸王赌😂)
游侠儿在赌场里真是活灵活现的可爱闹场,诈赌赢了人家三千两,靠武力拿走了这些赢钱,但保持了不伤人性命的原则。哈哈,难怪总是随手散金呢,千金散尽可是果真还复来呢。
姜大卫演游侠儿这角色,简直般配极了,机灵可爱却又有初踏江湖的懵懂纯真,武力高强随遇而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精湛的骑术演绎,仿佛重现了“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当年邵氏后山的景色,很是能体现绿林好汉,骑马纵横的豪气。可怜游侠儿被胖胖脸大叔一团和气所骗,跟着去杀了他以为是独龙会这种欺压百姓的恶势力实际却是镖局的人们。游侠儿并没有动手伤人,然而最后误伤汪镖头的那一剑,却好似预示着他即将大开杀戒。
矫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正是游侠儿发现错误后,追回被劫珍宝那场战斗的写照。然后,他重伤而死,死前还要叫可爱的少女,“不要哭,不然我又要装死了”。
少年发现自己犯了大错,面对少女的切切追问,希望他否认的话语,却直言承认“是我”。他依然能调皮、明朗的笑着,因为从他发现不对的那一刻起,他就预备着去夺回珍宝,纠正自己的错误。没有丝毫的的推卸责任与退缩,永远行动派的少年,追上劫匪杀人也像在游戏,顽皮可爱,厮杀无数。只有在长剑穿身,剑下劫匪求饶“我有八十老母”时,他才有了一丝悲怆“老母总是八十,不会七十九,也不会八十一”。
当他终于把珍宝还给事主,临死犹在惦记少女的哭泣,“不要哭,哭了就难看死了”,挣扎起身,想再像他每场对敌惯做的招式那样,抛接双刀,抛起却无力接住,双手染满鲜血。我的心,和可爱的少女一样心痛。少年倒下去了,任少女怎么说“我不哭了,你不要装死了”,他也不会起来了。
片尾游侠儿死了,但又接了一段他从前装死哄少女不哭的慢放镜头,那样美好纯粹的少年少女,少年笑容真诚灿烂的起身,少女从俯身的着急到随之起身的娇嗔,怎么不应该来一个美好的接近,轻柔的亲吻??????张彻导演,我恨你哈哈哈😂
7.0/6.6
勇者无畏,侠者无敌。
整部戏中邪魅一笑多少次?无胡金铨之韵味深长,无新派武侠之奇趣诙谐,张彻之作,得一艺工血热罢。
这狗血剧情
内心纯粹的赌徒愿赌服输。
卖萌有错,卖萌有罪啊——“姑娘你别哭,我宁愿死也不要看见你哭……”那灵动诙邪的笑容,圆溜溜眼咕噜转转转的小眼神太挠人啦~~如果可以,兽性大发的我想把姜大卫终身囚禁在心窝中,让他永远不要离开我。
姜大卫帅的这叫一个天崩地裂
姜大卫死得好惨,功夫好没头脑,太年轻没心机,左一剑穿心,右一剑穿心,李丽丽这么喜欢他都不知珍惜。难怪都说张彻是基情大导演,培养的契仔们组成基情大本营;邵氏时代的姜大卫俏皮、机灵,却像性冷淡,不知道如何谈恋爱;邵氏时代的狄龙英俊、洒脱,却不知如何怜香惜玉,有兄弟就够了……
简直是为姜大卫度身定做,好一个鲜衣怒马游侠儿,能遇到这样一个风姿绰约的游侠儿也是今生有幸,可惜最后还是张彻钟爱的悲剧结尾
中午醒来电视台在播 23岁的姜大卫第一次扮电影主角 连人物也很傻很天真 总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混江湖么 到底清无鱼什么的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银子一般白” “再美的女孩子 一哭就不好看了”“说起来真丢人,我…上了人家当了” 哟喂~ = = 张彻+姜大卫+午马+倪匡 你们都好年轻~
张彻能遇见姜大卫何其幸运,所有想象都得托付,变得有形有质,绝不会有“还是差一点”的遗憾。就像大卫已经在大理石里面生好了,只等米开朗基罗把他挖出来。
★★★
死得冤啊,总是太傻太天真啊!结尾再现意气风发,真是难忘。“小姑娘别哭啊,我宁愿死也不愿看你哭……”然后整个儿人就搁地上了,真会把妹啊!总是笑啊,笑得YD啊~卖萌可耻啊~小得瑟儿!(“我家有80岁老娘”“真奇怪,老娘总是80岁,不会79也不会81”o(╯□╰)o;助导:午马
邵氏 张彻 姜大卫 李丽丽 午马 倪匡 最能表現姜大衛先生浪子本色的電影, 很榮幸在電影院看, 單眼皮酷得不行的姜大衛, 真是那時代的代言人, 6070年代全球風起雲湧的青春反叛浪潮...時也命也...下一年就出了更酷的李小龍....
真难得看到这么年轻的郑雷,好不习惯,印象里一直是港剧里的霸气老脸好不好~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单纯青年小姜,气质无限贴近“游侠儿”三个字~不设找零自己掰什么的好欢乐~~
这部里面倪老爷子的经典台词相当多--凡人都是他家祖宗鬼孙子...= =
就如同影片中姜大卫每有近景镜头便会咧嘴一笑,这笑中的单纯恰对应着“游侠儿”的性格,以及影片的主题。喜欢江湖中如此单纯的人物,一如喜欢苍凉现实里那些坚持自我的、孩子一般的人儿。
别看,看了之后你会永远记得姜大卫的那个笑容。
游侠儿看游侠儿
白马饰金羁,连篇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