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做作”、“不知所云”,这是短评区大多数的心声。
我老婆的表妹今年车祸去世了……家族成员们至今没走出来也肯定走不出来吧。
评论中关于一切“不知所云”、“场景刻意”等的评论,现在看来,都是最简单的由衷之语和自然行为。如果这片子我在去年看可能还真的get不到一些点。
茶田那段对女主来和男主来说就是潜意识的幸福回忆。
溪流涨潮那段,女主崩溃是被找回了失去孩子的感觉。
八音盒那段女主看着男主了却心愿挖了坟,为男主亲人放了音乐,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希望。
人都有一个终点,男女主是反差很大的一对设定,但在森林中,仿佛是第三个人来引导他们的森林中。他们有了交集,有了共同面对死亡的交集。这大概是导演想表达的人人面对死亡的无力,却又使劲让自己过得去的样子吧……
还有一些评论如:男女主干嘛不做爱……没看懂请也别瞎讲啊,很丢脸呢。
2007年的日影,画质一般,画面风格和《小森林》很像,但又不一样,《殡之森》取景更多的是真正在森林深处。整个画面都是绿色,完全是夏天的感觉,下过雨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又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这部电影听名字就感觉是一部悲情的电影,确实是,是一部悲情治愈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讲,一位孩子去世的母亲(女主角),在一个类似敬老院的地方工作,遇到一个妻子去世33年的爷爷(男主角)。这位爷爷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妻子,并且这位爷爷精神有些问题。在一次女主角要带爷爷出去的时候,他们都车子出来点问题,在女主角去找帮手的时候,爷爷逃跑了,他是去找他妻子的墓地,结果男女主在森林里迷路,最后找到了墓地的故事。 剧情很简单,只有一条线,很明确,节奏慢,语言也不多。看这部电影也许你会思考,活着是什么,什么叫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中的爷爷很活泼,像个老顽童(不是贬义)。在寻找妻子的墓地上非常的执着,很感动,很让人动情。在女主角和爷爷迷失在森林里中的那段,也很感动。女主角在这部电影中充当的是“大人”的角色,一直照顾爷爷,但两人又是相互保护。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法罗岛电影节(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12624462/ 我们敏熙: 如果说《沙罗双树》是人对nature rules的一次臻至化境的顺应,《殡之森》则是河濑直美孤注一掷式的把人狠狠往nature itself中挤压融合,幸好,她成功了。或许那夜之后,皆成了游魂?
想到看下雨之后那夜,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我想结局或许是他们都死了,后来一幕黑色,第二天来到,在森林里走,看到阳光的那里,此刻的光仿佛就是“希望”的实体。
木卫二影评:河濑直美冒险地弱化了冲突情节,强化了生命体验。
我不行,这片对我实在不容易看下去,到最后都有生理反应不想看。手摇镜头一直晃,不知道为什么采取,也许是想有观察的感觉。完全不理解女主,也讨厌男主。开篇是很好的,画面构图表达的东西。突然两个人就在田地里互相追逐了n久……这个时候就很突兀和莫名其妙了,虽然能理解是想表达他俩关系的不一般,但毫无理由突然开始还展现那么久,实在不能接受。然后开车上路坏掉,男主还以为是在玩游戏。女主就傻子一样不顾自己死活任由男主进森林出不去。都待一夜了还不着急。最后自己可能也出不去也没关系。那一夜发生了国产古装剧常有的为了保存体温脱光了抱在一起……这里我最反感了。不明白为什么女主甘愿做这些。男主虽然智障也是男人吧!从头到尾女主都在男友力max,到最后包也女主背了。最后解释殡这个字含义的字幕出来,我好一点了,好像男主找到老婆那里就完成了一个什么,自己也可以去死。可是为什么不早找?没什么阻碍啊!女主可能陪着男主完成自己也完成。但是因为什么也没有交代清楚毫无代入,简直不明所以难以理解。总之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后就非常难受的观影过程。小情节不是毫无意义的情节。在观众还没接受理解和喜欢角色的时候,角色就互相发展太快。这是个经验教训。
"真正的丧亲之痛 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与他人分享"1. 和Anti-Christ有某种程度的相似, 从情节到人物到森林2. 两个主角都挺奇怪的3. 好久没看过让人不产生时间流逝感觉的电影, 这是一部4. 森林里的戏很具有参考价值5. 是不是我已经不习惯全写实性的表达情感
好久没看过这么闷的闷片了。没有情绪递进,没有表演张力,故事也不好看。长达一个小时看见一个精神错乱的老头带着一个小姑娘在森林里乱走,实在是太令人崩溃了。影片传达的情绪压抑,毫无诗意。雨中女孩大哭那一段不知为何令我作呕。风景美,只是风景美。
不舒服……
太做作了...不过我也没什么资格评价,睡着的时间绝对比醒着的多,所以我根本不知道美少女原来是人妻人母啊...
所谓的女权导演们,都来学着点什么叫隐秘而蓬勃的力量。
从旬报派走向手册派,我怕河濑直美会走入一个误区....
7.3;如此直白才討喜,但少了神跡總覺得有缺憾
原以为必须要发生些什么,才能走出内心的创痛,但实际上心理伤口愈合的过程,更多的需要来自自身的力量。在森林里迷路,类比内心世界的迷失,死亡终究是无可挽回的现实,接受现实这一步的艰难程度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此类题材表现手法的代入感如何,直接决定了影片的成败。
虽然没什么实质内容,但是偶尔看一看这种安静的片子挺陶冶情操的,片子散发出的风、雨、林、土味儿很清新
重看@电影博物馆;走出早期的温柔静好,手持吃重,死亡主题愈发沉重,形式感加强,渐有风骨,但开始不受人待见;结尾对“殡”的解释,可以抹去对此片的一切误解和谗言;尾野真千子大哭是解开心结的开端,到33年的日记埋于土中,两个为悲伤折磨的畸零人终于得到神启,一如头顶天光。
日本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也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也许我们永远读不懂掩藏在那一道道深深皱纹里的悲伤,直到自己走到那一天,就像生于死。河濑的美在于她把这一切都托于奈良那一片她深爱的,却无情的森林。
对逝者深深的思念 理解 付出
两人很有必要再做做爱的嘛!真无语了...
6。略虎头蛇尾
这个开篇实在太棒了。可剧中人物遇到危机的时候,影片也遇到了危机,最后崩盘了。
有那几个镜头就够了,还需要什么?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是没什么抵御力的。
幽冥派两大掌门人:河濑直美和阿彼察邦。前者向死而生,后者由死观生。前者虚构夭折孩子的视角,手持特写的微晃流露着无知与新奇;后者模拟一个超脱者的观望,剔除尽芜杂,只剩透彻的纯净:医院(生死交界)与森林(逃离人事,回归动物性),以达致超验的情境。
她努力的想让八音盒的音乐传到天国去...
为拿奖而拍紧随阿彼在戛纳获得评委会奖,在森林中寻找对死亡的祭奠与救赎,确实充满了做作与不解,尽管长大的尾野演的很卖力,还有那乍舌的裸身取暖戏,但茶园与瓜田那几组镜头拍的真美,与亡妻弹钢琴那段很经典印象最深,有这段音乐出现的地方都美。尤伦斯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