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的翻译非常据有中国特色,金玉良缘,金童玉女、金镶玉,《红楼梦》里很多名字都是沾金带玉的,父母对孩子的珍爱和求富贵之心跃然“姓”上,金玉相配更是对男女相恋的象征。1957年的《金玉盟》是爱情电影中的佼佼者,后面有许多电影模仿了他的叙事方法、桥段、配乐、还有成为恋爱圣地的帝国大厦顶楼,如《西雅图未眠夜》、《北京遇上西雅图》等,这是一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所有恋爱中会发生的事,都有所展示,对今天的恋爱观还有教育意义。现在有些人,把物质经济条件作为恋爱的基础,当然门当户对很有道理,从两个家庭条件很悬殊的中走出来的人,很难有相同的情趣爱好修养等,如果在一起会有很多观念上的冲突,有人习惯于大手大脚的花销,有人就很节俭,诸如此类,会引发许多矛盾。但人往高处走,总希望找的另一半条件优于自己,所以有人说婚姻可以第二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嫁入豪门,情愿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在自行车背后笑,成为有些人的信条。所以说这部电影有它的现实意义,感情应该走财富的前面,片中以往的花花公子,即将和富家女结婚,在船上偶遇也将嫁给老板的女主角,一见钟情,两人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舒适生活,去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养家,造化弄人,又引出了以后曲折的故事,这个又是考验恋人们能否经受住时间、分离的考验。
生活中,大多人幻想麻雀变凤凰的故事,能放下身段冲着感情去过苦日子的人,不多。这也是这部电影值得玩味的地方。
《金玉盟》和《大上海》
我为什么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说?好像两部片子无论从类型还是定位上,都好像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点,我觉得是一样的,那就是都在歌颂和弘扬着一段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爱情。
蓓蓓的电影世界:
http://blog.sina.com.cn/u/1167336560《金玉盟》可是百年爱情经典之一哟。还记得梅格瑞恩在《西雅图不眠夜》里边擦着鼻涕眼泪边看《金玉盟》的桥段吗?《金玉盟》也同样要感谢被认为是百年爱情经典之一的《西雅图不眠夜》,不是因为几十年后的“借题发挥”,恐怕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不晓得这部片子的呢。
我发现一个规律,凡事被我们传唱延续的爱情经典其实都是“极品”。这里的“极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频率估计只有1%不到。看看《爱情故事》,现代韩剧的启蒙师:女主角得白血病死了;看看《泰坦尼克号》,认识不到两天一夜情后男方就为了救女方而死;看看《简爱》,男女方都有着轻微的“精神病”,男方老婆还在,简爱不就是小三?看看《恋空》,俩高中生早恋怀孕流产,男孩还得病死了。看看《漂亮女人》,茱莉亚罗伯茨可是妓女哟,才几天就变身贵妇了。是不是被我这么一分析,你也觉得:是啊,都挺“重口味”的。但这些片子还不是一样骗取了我们大把大把的泪水,感动得我们一塌糊涂。因为这种角色定位在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真爱的几率实在是太小太小了,所以我们才认为“好伟大”!
其实反观这些经典爱情故事,我们认真的分析男女主人翁的身份和作为,如果用现在的世俗眼光,从另外一个侧面观之,换个时间和条件,绝对是背离了我们所一直尊崇的道德观和责任感哦。但是正是因为影片提供给了我们一个“造梦”的机会,让这些越是在不可能发生真爱的条件和对象上,让他们真的爱了,反而能激发我们对爱情的美好夙愿哦。
所以,《金玉盟》最后那一段矛盾的解化,我还是不争气的像梅格瑞恩一样大哭!真好,他们终于在一起了!一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一个拜金待嫁的卖场女,两个都懒得去谋生工作的人产生了真爱,为了这份爱情他们决定“洗心革面”出去工作,无论多么艰辛无论多么困难,这份爱支撑着他们去努力制造让爱情能够延续的经济基础,然后约好在6个月后相见于纽约帝国大厦。就在那天,女的因为急于想见到对方而出了车祸,成了残疾人,隐瞒着不知真相的男方,独自忍受痛苦。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女方的前男友允许自己的前未婚妻心里揣着他人还不离不弃的照顾她,让人觉得这电影里的人都忒伟大了。最后一刻,已经成为画家的花花公子才发现女方那天并不是故意放鸽子,而是为了他变成了残疾人,然后相拥而泣。屏幕前的我也跟着落泪,心里嘀咕着,md,我又被这种爱情片僵了一局。
我十分佩服导演的是《金玉盟》这么一个烂俗的剧情却可以拍得如此唯美和精致,没有任何下流的镜头,虽然男方第一次看到女方是想骗他上床,接吻连嘴巴都看不到,只看到四只脚挨到一起了。男女双方都高贵漂亮得像皇室家族,虽然女方只是一个卖唱的,男的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二流子。台词没有任何地方有“小黄”出现,这就是黄金时代的好莱坞,任何故事经过黄金打造和王牌制作,加上大牌明星加入,简直被拍成了一部纯情片。好莱坞当然也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定(也是我多年来我的观影经验),凡事男女主人翁一部戏下来都没上床,片子注定是好结局;凡事男女主人翁在一部片子里很快有床戏,会出现分离,死亡等悲剧的可能性极其大。因为,连床都没上过,等于谈恋爱?空了吹。老外的爱情观就是这么直接和纯粹。
所以,《金玉盟》是有着悲剧色彩的大团圆结局。男女人翁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到片子结束都没有床戏,就证明他们最后是在一起了呢,不需要床戏来证明他们有爱过,因为他们会像童话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在看完这部凄美的爱情故事后,内心满足得不得了,看看人家是怎么爱的,爱情是多么的伟大,爱情是可以当面包吃的,爱情是可以抛弃一切的。这就是让女人们心甘情愿掉泪的动力所在。女人不像男人,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女人对于爱情永远都充满着最美好的期待与向往,巴心不得你在他面前扣鼻屎,他都对你不离不弃,好像只有这样才是真爱!没有办法,谁叫我也是一个女人呢,无论我在这里说得如此嘴贱,我还不是一样能够期待白马王子爱上灰姑娘的童话情节。
虽然我觉得《大上海》其实还蛮烂的,但是偶尔看看这种华丽丽的,有强烈戏剧性的,用大破坏环境来衬托个人情愫的,舞台剧式的乱世爱情+复仇故事,其实也是蛮过瘾的。特别是看到周围被飞机导弹炸得乱七八糟,全部人都炸死了,就剩男女主人翁还活着见到对方抱在一起,琼瑶似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惊天动地般的爱情画面,看得我鸡皮疙瘩猛生,我仍然觉得很过瘾。这不就是不可能的爱情吗?
只可惜上天没给我这个机会,没让世界末日山崩地裂,然后出现一个爱我爱得死去活来的男人,不顾大半天没水喝口臭难忍跟我来一个世纪末的长吻,咬牙切齿的看着眼前的一片灾难废墟在我耳边轻声告诉我:“不怕,有我在。”
我先去厕所吐一下。
我几次要看这部片子都因为莫名的理由给耽搁了,最终因为刚刚看了《西雅图不眠夜》(《缘份的天空》)再也忍不住,找出这个尽管被一再称为是女人的电影的片子……确实好看。
虽然男主人公是个花花公子小白脸穷光蛋女主人公是卖艺出身的被包养中,仍然不能妨碍这是一部描述纯洁的骄傲的干净的爱情故事的电影。
其实本片是同一个导演翻拍自己在1939年的作品《缘分的天空》(Love Affair, 又译《风流韵事》),但是票房要比39年那个版本高多了,我想这里两位主角功不可没: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和戴博拉·寇儿 Deborah Kerr。
电影中两个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后一幕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实生活里,两个人当时可是各有各的不幸。
万人迷大帅哥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刚刚拍过希区柯克的《美人计》和《捉贼记》,正是当红,但在感情上却连遭重创。那时他刚刚开始他的第三次婚姻,却因为和索菲亚·罗兰拍摄影片《气壮山河》(《The Pride and the Passion》),疯狂地爱上对手女星索非亚·罗兰,可是罗兰很快与制片人卡洛·波蒂(Carlo Ponti)相恋,不再理睬他。带着婚外恋失败的痛苦,他投入到《金玉盟》的拍摄当中去了。
女一号本来想用英格丽·褒曼,导演想再续《美人计》这对金童玉女的辉煌,但英格丽·褒曼当时正在欧洲游玩,一口回绝,剧组只好启用PLAN B,改用当红英国女星戴博拉·寇儿 Deborah Kerr。
戴博拉·寇儿 Deborah Kerr当时已经是2个女儿的妈妈,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和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合作了。她的丈夫是英国空军战斗英雄安东尼·巴特利,在美国所有人都称呼他是明星的丈夫,而不像在英国,他是以英雄的形象面对大家,巨大的心理失落等因素造成在《金玉盟》拍完以后一年左右,两人离婚。
最后还有一点,导演本来不想用纽约和帝国大厦顶层做背景了,想把场景换到芝加哥,因为当时用纽约的做背景的电影太多了,不过到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做改变的想法。
幸好如此,这样《西雅图未眠夜》才能和这部片子接上,我也才会在今天看这部电影,whatever,who knows~
这部电影真的是听说过,没有看过DVD,现在看高清版本,画质还可以只是喜欢21:9全屏画面,喜剧故事,画面太美,每一幅可以当做油画一般,没看之前以为是浪漫歌舞片,其实是风趣对白的電影。女主的演员可能是第一次看她的電影。下载收藏。
旗鼓相当的爱情片。好的爱情建立在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之上,好的爱情促使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女主故作可爱的样子确实有些机智俏皮。缺点是加里格兰特怎么看怎么像武功队长=.=
一部经典的women picture,看sleepless in seattle的时候知道有部几乎所有女人看了都会掉眼泪的爱情电影,但不知道就是金玉盟,直到出现帝国大厦的经典桥段才醒起,电影蛮不错的,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爱情经典了。
浪漫爱情故事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发生在船上的。歌曲真好听!
麦卡雷的调度舒服的很。虽然整个剧作挺通俗的(对比其他老派喜剧 各种时代性的冲突已经少得可怜了),但是光鲜地,带有都市化诗意把整个影像捣腾地好看至极。对电视的运用也是相当新鲜(我能说中间一段电视采访和人物表演的调度都有《飞向太空》开头的质感了么?确实妙趣横生)佳作。
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会哭
整个剧情是非常能够预料得到的,旧好莱坞的爱情片大抵就是这个样子。故事其实是又俗套又平庸的,集爱情片所有桥段于一身,经典有余灵动不足。毕竟已经过了50多年,年代感已经很强烈了,所产生的隔阂感也是不可避免的。加里·格兰特演个花花公子稍微老了一些。印象最深还是那首An Affair to Remember
加里格兰特黑得就像块碳,关键是女主角还那么白,会生斑马的哟~前一小时看得苦不堪言,怎么看都逃不了“狗男女”这坏印象。。。。。。。。。不过歌都挺好听的
Winter must be cold for those with no warm memories
没有字幕,我听下来的,而且坚持了。因为他们太美了。
1957年又一部经典电影。1.花花公子画家与夜总会女歌手间的海上邂逅,浪漫主义与现实完美交融,结尾段落令我潸然泪下:If you can paint, I can walk. 2.离天堂最近的帝国大厦,映照于男友窗户及飞机舷窗中。3.以流言蜚语作助推器,奶奶家之旅作催化剂-祈祷与琴歌。4.背靠背就坐与遮挡接吻。(9.5/10)
前半段的邂逅优美又有趣,反而是为人称道的结尾却显得俗气。远不及《一夜风流》这样的电影值得回味
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正确的人,我们要怎么办呀?
你喜欢这类电影,你就会忍受剧情的老套,角色的单一,因为爱上的是绅士般的男人,如花似玉的女人以及高尚的情操。
蠻好看的電影,被很多人抄襲過,但還是值得看看。我喜歡女主角的個性。故事的其中一項先要條件是對女主角的個性描寫,如果表現不出來,那後來她遇上意外卻不肯告之男主角的那段戲,就顯得無無謂謂兼搵戲來做,像我們常看到的催淚韓劇,你不會同情主角,只覺得他們自己一手造成,還病態地沉溺所謂的苦戀中。這戲沒有這種毛病。很好嘛。
两人在祖母的领地里最终体认了对对方的爱意,结尾正是一场与之相对应的反向召魂仪式:这对恋人先是通过台词上的互换身份来清空“自我”的领地,然后Terry披上披肩,让祖母的魂灵通过遗物降临到她的身体中。Nickie把全部赌注押在一扇门和一幅画上,镜头对着画匆匆打过一照面,就如同彼时对祖父肖像的一瞥。Terry(祖母)通过“画”这一中介回忆起爱。这是已故的祖母与祖父的重逢,也正因为两代人的凝结,Terry游荡的爱意被召回到她的领地。
以前的爱情故事怎么就这么单纯和甜美,哪里像现在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
帝国大厦 那就是美帝的大明湖畔!
不喜欢这个片子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它集大成了此类型的陈词滥调,导演如技工小心铺陈雕琢,却很难看到灵动之处。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等得到最后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