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是一本很优秀的电影,它不仅在印度火,而且还火到了中国,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捧,中国大陆甚至还以这个故事进行了翻拍改造,可惜超越不了原作。但没有想到,印度人会以第一本的原班人马续拍了第二部电影,从以往电影史上的例子来看,续作都有狗尾续貂之嫌,大多数是资本想再趁一波流量,多赚点票房。
但没有想到,这本续作仍然有精彩!虽然多有强行巧合之外,可是并不影响我的观影感受。毕竟讲好一个故事,才是电影的第一要义。
事隔七年之后,男孩的父母、警察与男主一家再次展开了较量。如果男主落败了,他们一家人就会落入了痛苦的深渊。可是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刻,又一次让他瞒天过海成功,逃脱了警方的追捕,并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深全家人心底的隐忧!
人最大的对手还是人,正如如今的种花家和灯塔国一样。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平共处的,斗争也是人类这个族群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前作中,虽然是男孩想要强奸女孩,女孩出于自卫误杀了男孩;但是这个后果已经让这两个家庭不可能善罢干休,总要有人付出代价。男孩的父母虽然搬到英国去生活,每年男孩的忌日都会回到印度来祭典。男孩的尸骨一日不找到,这个母亲就一日不肯放手。
2023年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的事情不是也如此么?2016-17年的事情如今出人意科地爆发出来,家人因此身陷囹圄,受尽苦难;;而我在惶惶中四处奔波,想尽办法,以期救回亲人。你原以为那些人已经罢手,没有想到,他们只是躲在一边,于不远外死死地盯着你,在你放松警惕后扑出来咬你一口。
男主一家能够再次躲过危险,又是男方未雨先酬提前备下了棋子,发挥了作用。
男主卖掉了一块土地,筹到钱之后提前做了几件事:
1、男方开了一家电影院,而且开在了警察局斜对面,在门前装上了监控,目的就是为了可以随时监控到警察局的风吹草动。一旦危险发生,他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大大增加自己预警的时间。
要知道预警时间的长短很关键。如果等到人家打上门来,才匆忙进行应对,那么就来不及了。
2、男方把他的故事和人一起写成了小说出版,还四处扬言要把他的故事拍成电影。但这里留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如何给故事安排好一个精彩的结尾。
所谓的结尾,以电影情节的发展来看,是想给律师在辩护时增加他的供述的可信性。可以让无数人的来给他的行为背书,增添合理性,以获得法官和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要知道行为如果没有合理解释就会很突兀,突兀的行为就不会有人相信。有时候人们信不信,往往能够决定命运的走向。英美法系的陪审团,讲究就是普通人的信不信!讲究是平民的常识判案。
3、通过贿赂墓园的看门人,事先准备好一副可以替换掉的尸骨。相同的年纪、相同的死因,但是有着不同的DNA。这一副骨头可以让他瞒天过海,施展调包计,狸猫换太子;没有这个准备,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用。
4、他买通了法医鉴定处的守卫。在警察们把男孩的尸骨从警察局的地下挖出来送到这个法医鉴定处来鉴定时,他借机来和守卫喝酒,潜入仓库进行调包。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切都很巧合。毕竟讲故事嘛,无巧不成书。
但我很有感触!
大多数人是做不到像男主这样的,在危险暂时消除之后为了预防仍不惜花费金钱来做这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会用得上的预防措施。以上四件事情让他卖掉了一块土地。印度的地主一样惜地如命,轻易是不会卖地的。在电影里,女主也曾经就卖地埋怨过男主,认为他乱花钱。
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像男主,是反人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别人都不能做到,而男主可以带着家人再一次逃过一劫的原因所在。
人类这个族群,虽然会有乌合之众这样的从众意识,但总会有一小撮人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特立独行。所以保持基因的多样性,是保持基因不断进化的基础。
在影片的结尾,男主将男孩的尸骨火化之后悄悄地放在男孩父母房屋的门前;这只是电影给这个故事的人物以一种形式的和解,套上一层温情的面纱。
但在现实中却是永远也不会发生的!
乍一看是悬疑片,仔细凝视是亲情片。
感悟:第一,引用一本书中的一句话,永远都不要从别人口中去认识一个人,不要相信流言蜚语。知道你亲自去接受他的时候,你才能够看见事实。我只能说,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第二,揭露了亲情的可贵在于——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生命无常又短暂,亲情在这显得尤为可贵。
第三,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鲜,但各位演员的演技真的非常好,让我被父爱所深深打动。
虽然是翻拍,但整体节奏很好,并且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镜头。
开篇目击者误杀同伙入狱以及剧情展开目击者七年后出狱家中穷困潦倒的现状,让目击者的举报行为更具合理性,同时让人不禁联想到主角女儿误杀了入室色魔,如果当初主角不藏匿尸体,那么现今主角的家庭会不会也和目击者一样,艰难度日?结合电影中的警察总长说主角早点自首家人就不用受罪,极具讽刺意味!
电影中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有作用,从电影编剧到墓地的掘墓人再到法医证物室的保安,在真相揭晓之前都出现过。
很多人会问为啥这么简单的作案手法没人识破,这是因为不论是掘墓人还是保安都不可能叛变,掘墓人是友谊加报恩,保安是友谊加工作。而且四周没监控,就算保安愿意证明主角曾经在法医证物室出现过,存在盗取证物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没有决定性证据。哪怕掘墓人和保安一起出来作证证明角替换了证物,也还是只能判主角盗尸,藏尸,扰乱司法公正,并不能直接证明主角杀人……
至于最后为啥色魔母亲会妥协,因为法院不再受理主角一家是杀害色魔凶手的诉讼!等于从司法层面结案并判定主角无罪,再加上主角归还了色魔的一部分遗骨,最终让色魔母亲放弃了报复。
看了一下,真的欲摆不能。说心里话,我把相关的电影都看了,有的还不止看一遍一遍。这个真的没有想到,计划竟然如此美丽,步步惊心。太周密了,其实堪比现代的福尔摩斯啊。人呢,看来是要多读书啊!活到老,学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误杀满天计1,我也看了。还有哪个国产的瞒天记也看了。
因为是翻拍,剧情走向大致了解,再加上影片时长的影响,整个人有点低迷,所以,这次不谈逻辑漏洞,只是简单表达下我的感受吧…… 先来说下事件的转折,也即所谓的触发机制,不是由言论来深化的,而是通过窗户、摄像头和目击者视角所呈现的画面来完成点睛,饶是进程缓慢,也能在这些片段里获得享受,充分说明了客体存在的重要性…… 再就是英雄形象的塑造,维杰代表着弱势的普通民众,代表着正义和物质的掌控,他是一个幻化的美梦,用以慰藉现实遭受的不公,然而,我能感受到的却是那种脱离本真的装十三,那种娱乐至上、爽翻了就不用反思的奶头乐。当家人还在阴郁之中摇摆不定时,男主却在谋划着出书和电影,仿佛在提醒那些权势,俺只是陪你们玩玩,顺便想想续集该怎么拍,可侥幸过后,矛盾真的化解了吗,还是说就该使劲踩塌,末了当做谈资笑料…… 抱歉,过于严肃了,说这些只为一点:如何疗愈精神之伤,才是升华主题的关键……
2022印度犯罪片《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2022印度电影《较量2》,豆瓣评分7.4,IMDb评分8.5。
正如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照搬2013年的《较量1》一样,2022年的续集《误杀瞒天记2》同样照搬2021年的《较量2》,一模一样,是纯粹的翻拍。
由于印度电影的片长都要2个多小时,中间要有场间休息,所以《误杀瞒天记2》《较量2》为了将剧情分为上下两部分而使得前半段都较为平淡,剧情拖沓,节奏感不强,和后半段反转再反转的紧凑节奏完全没法比。印度电影中间设置场间休息对于创作非常不利,很多电影都因此而破坏了完整性,编剧和导演硬生生地要弄出个分界线出来,从而经常会上半段拖沓,下半段紧凑。
第一部的原班人马全部回归,继续猫鼠游戏,继续斗智斗勇,继续成功脱罪,继续为了家人而不择手段。续集故事的构思非常新颖,和第一部的脱罪手段完全不同,两部电影的脱罪手法都非常精彩,男主是绝对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一部和续集都与男主爱看电影的兴趣爱好息息相关,前作男主是将电影情节实战到现实中,续集没有延续这么做,续集中男主将电影兴趣发扬光大、做了制片人和编剧,以编写剧本为借口、探讨脱罪手段的可行性。前作是男主独立构思脱罪手段,续集是男主借住外力来为自己脱罪服务。续集中男主运作的电影迟迟不上映,故事出书只卖了几本,只有男主自己知道一切只是个幌子。
本片在挖出尸体时的反转,是意料之内的,很显然挖出的尸体肯定不是被害者,如果那样的话男主就伏法了,影片也就没意思了,两部影片的娱乐性就在于玩弄司法而成功脱罪。男主真是个为了家人不惜一切的狠角色,不断和尸体打交道。
两部影片的价值观都是定位于男主不惜一切保护家人、知法犯法对抗司法体系,两部影片因此而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是从法律上讲,男主犯下重罪却逍遥法外,价值观在续集并没有予以修正。
理顺一下《较量》《误杀》《误杀瞒天记》三者的关系——印度2013年的《较量1》是初版,印度2015年的《误杀瞒天记1》翻拍自《较量1》,中国2019年的《误杀1》翻牌自《误杀瞒天记1》。本片(印度2022年《误杀瞒天记2》)翻拍自印度2021年《较量2》。中国2021年的《误杀2》翻拍自美国2022年的《迫在眉梢》,和《误杀瞒天记2》《较量2》没有任何联系,简单理解,《较量1》=《误杀瞒天记1》=《误杀1》,《较量2》=《误杀瞒天记2》≠《误杀2》。
完美罪案七年后的翻案与反击。原来这才是《误杀》真正的续集。虽然没有第一部那么强的剧情铺排,但是也不失为优秀的续集作品。依然是电影保命,依然是家人的拖累,依然是神级反转,依然是预判所有人的预判。再加上一个表面上和解的“大团圆”结局,可以说很实在了。
拍得更加商业了,不过前期的铺垫还是过长了,各方面都有种强行续集的感觉,导致最后的反转也欠缺力道,诡计不够有说服力,削减了最后的爽快感。
完全翻拍的较量2。相比于第一部更商业化的翻拍,这次换了导演没任何突出的优点,多此一举了。看的枪版,什么年代还能有这么差的机翻,要不是看过较量2都看不懂。
《误杀瞒天记2》较之《较量2》,削弱了压抑的氛围,节奏更加明快,整体而言属于精彩的翻拍作品。最后两方之间的“归还”与“放下”彰显了“情与法的平衡”;然而在现实中,达成跨越阶级的完美逆袭的成功率几乎为零。哪怕是筑基大圆满,迎面怼上了金丹初期,也只能是退避三舍潜身远祸。4部印度版都可以无障碍吊打内娱翻拍版。“真相就像一粒种子,不管你把它埋得多深,它总有一天会冒出来。”
原来《误杀瞒天记1》的导演已经作古,续集被另一导演接替。维持了前作的风格,虽然依然翻拍《较量2》,但此番终于将原版情节(152分钟)尤其是前一个小时啰嗦的铺垫进行了压缩,后一小时也得到充分延展,130多分钟张弛有度。新危机不仅牵出旧案的新线索,两部之间也形成有效的连续性,前作的男主角是从一地不停换到另一地,事件是动态的;续作是警察与罪犯的斗智,事件是静态的。《较量2》看似自圆其说的剧本之说,也改得更为周密和合理了,是精彩的翻拍之作。
依然是翻拍,而且是同一系列,这次翻拍自《较量2》,一样的故事结构,只不过比起《误杀瞒天记》当时的翻拍,这次换了导演,但主演阵容还是延续上次的演员,故事也是对上一部的延续和收尾,整体不如第一部精彩。
比较量2好看,陈思诚快来拍
医学院的待检验物料存放室门口居然没有安装监控是最不能理解的bug
影迷如果犯罪……那也不是电影的错。
3星半,不如1,节奏有点差,前面有点冗长,不过还是吊打国产翻拍的。。。
都特么吃饱了撑的,为这么个破事警察还安排了两年卧底收集证据,印度警力很过剩吗?男主看似高智商的操作只是愚弄了警察而不是用最有效的办法掩盖罪行,特别自说自话的故事。
比国版误杀2好看!反转反转再反转
并没有第一部惊艳,或许是期待太高了。铺垫时间很长,但是思来想去只有几处可以翻转的点,最后也不出意外的猜到了。
警察这七年没闲着 又监听又派卧底当邻居男主也没闲着未雨绸缪了东窗事发后怎么反击只能说事情发生在一个落后的地方但凡换一个孟买这样的大城市反转都不成立
续集不如前作系列+1
可以有,但是沒必要。談不上狗尾續貂,多少也算是一條狐尾,但是終究是為了續寫故事硬往下說的感覺,前兩幕倍感拖沓,故事依舊圍繞著前作的案件、電影主題沒有進一步深化不說,角色們不僅沒有成長,反而有種退步感,尤其是對於女性角色的刻畫,上一部還有警察局長母親作為角力一方,這一部所有女性角色基本淪為背景板和拖油瓶。
2023年4月16日。推荐观看---虽然主角脱罪的办法漏洞较大,但仍不失为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15719人在豆瓣标记看过。13582人评分。
7分,如果说第一部结局的高能反转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话,那第二部片尾的反转顶多是让续作不至于沦为狗尾续貂的力挽狂澜罢了。得亏结局的反转足够严谨,要不然这续集及格分都够呛。借着天降目睹证人和警察窃听逼供而强行在7年后展开重新调查这个动机过于生硬了,以至于接近两个小时的剧情铺垫过于乏味无聊。第一部精彩的地方正是男主和警察势力的斗智斗勇,而这一部就剩一个秃头警监对着棋盘装杯的辣眼展示了,其余三哥警察全是废物(这一点倒是挺写实的),以上。
根本没有照搬《较量2》的剧本,宝莱坞确实是有着比考莱坞、托莱坞等更加强大的实力,把原版的日常生活太过琐碎的缺点改了,结构变得完整了,片头也是做的非常好!
最后反转还可以,算是很不错的续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