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场景:1. 共情能力。好战分子东条当上总理大臣后,才能理解总理大臣的难处,反而会从通盘的角度去考量施政了,引起了陆军的军官不满,甚至想干掉她。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很多时候不是人变了,而是站的位置和角度不一样了。同理,政治家上台后,不可能完全兑现承诺的,在野和执政能一样吗?老公和男朋友也不可能相同的。2.天皇的影响力。片头226事变就是打着尊皇讨奸的旗号,但这是天皇想要的吗?后面天皇要内阁多考虑外交手段解决日美问题,他还是希望和平的,可是军部(特别是陆军部)还是想着要备战,这是天皇想要的吗?他们只是按着自己的理解去爱天皇,为国家。说穿了,他们只是在追求自己心中的崇高目标,夹杂了野心和事业心,站在道德制高点以至于可以采取任何出格的手段(欺上瞒下,下克上等)。日本就是被这群所谓的不会犯错(天皇质问军部当初夸口一个月解决中国问题,结果现在已经四年了怎么解释,现在又保证三个月解决南洋问题,又如何让人信服)的理想主义者带上万劫不复深渊的(就连天皇和内阁也无能为力)。说起来,天皇确实控制不住军人,明治维新的时候,就是靠着萨长两藩的武士才重新获得权力的,先天不足,这些人是他的基本盘。不能反对自己的基本盘。所以,战后美国没有把天皇列为战犯和废掉天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3.战争的惨状。老头被征兵去塞班岛,万岁冲锋,为了不让小孩发声掐死幼儿,妇女跳崖,神风特攻队,以及结局的原子弹。受苦和买单的还是普通人。战犯仍然被供奉在靖国神社⛩️。有时候,一定要阻止傻逼,不然,你我都要为傻逼买单!
片子虽说跨越了1936年二二六事变到1945年原子弹爆炸近十年时间,但重点其实开始于1941年日美开战的讨论。
当时日本陷入中国战争泥潭已经四年了,还没有看到结束战争的可能。虽然趁着德国侵略法国之际而占领了法属中南半岛,可是在扩大殖民地的同时却促使美国加强了对日本的经济封锁。日本不得不面临着两条道路的选择,要么与美国外交谈判,答应从中国或者法属中南半岛撤军的请求,以换取战略资源的进口许可,要么以武力战争的方式打破“掐住日本喉咙”的枷锁,趁着美国注意力尚未集中于太平洋时布武天下?
陆军的观点当然是以武力解决战斗,借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以打破中国战场僵局;海军自知实力弱于美国因此希望外交优先,不得已时才动用武力;政客们本来就希望压制军人权力,因此更偏向于外交谈判。但真到了1941年9月5日御前会议讨论如何处理日美冲突时,没有人敢直接表态,大多是模棱两可,“当然希望谈判成功,但也应该提前准备对美作战”。决策时推来推去,所谓“全由首相决定是否战争”,就是战争大获全胜的话,我乃有功之臣;战争失败的话,我只是参与者,执行命令罢了。
天皇对日美战争的态度也是举棋不定,内心当然希望以和平的方式扩大日本利益,但如果以速战速决的方式迫使强大的美国承认日本通过战争获得更多利益的既定事实,那也是极好的。只是对美开战毕竟是高风险,虽然日本以赌国运的方式赢得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但事不过三哪。因此,天皇表示走“爱好和平”的道路。
此种局势下,首相近卫文麿当然不是傻子,主动请辞。10月18日东条英机组阁,10月23日再次组织国策会议,最终决定11月30日晚12点为外交谈判的截止时间。接下来就是偷袭珍珠港,占领东南亚。
1942年2月15日攻占新加坡后,有些人认为已经达到了战争目标,应该与美国谈判,以手中所占有的英美荷殖民地来交换英美承认日本在华统治的事实,断绝对中国的援助。美国是否答应谈判条件是一回事,但如果开始谈判,那么日本的谈判底气会更足一些,有时间消化在华的占领区。只可惜日本已经陷入狂热之中,幻想着第三次赌国运换来的大东亚共荣圈美梦,希望获得更大战果。
太平洋战争局势随着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本惨败而开始扭转,日军接连败退,直至1944年6月美军登陆日本领土塞班岛。【片子试图还原美军纪录片里那段塞班岛妇人跳崖自杀的始末】东条英机内阁下台,在已经明知战争失败的时候,重新组阁又成了“孔融让梨”,谁也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直至原子弹的爆炸,梦醒。
本片重点不在于还原战争场面和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而是以政治上层人物决策为主线,辅以记者报道战争的支线。一方面是揭露政治上层决策时相互推诿,怯于担当;另一方面也是反思新闻媒体在权力面前是否保留了价值底线。
片尾一个神风特攻队队员对随军记者的那段话,令人发醒。
鼓吹圣战,促使日本好战的是新闻界,倡导停战的也是你们。打胜仗就该打吗?打了败仗,就把责任往东条身上推,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吗?
你们在报上写,打不胜的仗应该停下来,那么,如果能打胜的仗就该打吗?能打胜的仗就该打,这种想法把日本···把我们的日本弄得支离破碎。
对日本而言,战争就是鸦片。在近代与周边国家的历次战争中日本都大获全胜,民族自信心爆棚,渐渐染上了战争瘾,认为武力能解决一切国内外问题,只是战争最终榨干了日本原本就虚弱的身子,在二战走向了疯狂的毁灭。
这是目前已知最好的日本反思战争的电影。
打赢的仗就该打……正是……正是这种思想把日本弄的支离破碎!
流水账式的严谨,穿插纪录片片段。从二二六到塞班岛,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陆军的穷兵黩武,不知反省侵略却将肆意妄为当做“反抗英美”有深入刻画。后半部平民视角崛起,加山雄三的记者出彩,神风队员问得好:“败仗不该打,那胜仗就该打吗?”最后以核爆结束一切谎言,震撼。
电影虽说有点流水账,但好在居然把那段历史拍得有点“事无巨细”之感,让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东条。这部电影最有意思的是在于,也将当年日本那些军人描绘成了卷入战争洪流而身不由己的人,整个社会的癫狂同时造成了他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包括东条。
骗美国人可以。骗熟谙东亚文化,领导动一动下巴,下面的人就要看着办 =“看着我的意思办” 的中国人,还很远 OK?
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不过还算完整,后半段记者视角有点太多了
又像是纪录片,又像是故事片。日本军头们的思路,真不是一般人能跟得上的。穿插的新闻记者的段落,丰富了剧情,让军头们显得更是愚蠢而且狭隘。
陆军是混蛋,海军是好人
这是一部重要而受人忽视的电影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英日同盟到珍珠港事变不过四十年而已
几个小报人,一本流水账。
6.5
作为文革的内参片,还有意安排了邱岳峰、毕克等一众“反革命”为这棵“大毒草”配音,也许是工作之余的批斗会和思想汇报过于密集,于是我们听到是操普通话的东条英机等战争狂人无精打采心事重重的声音。两段荒诞的历史竟然以这种方式重叠,是谁埋下的伏笔?
“阁下,那么用‘转进’怎么样?”“什么?‘转进’?”“嗯,用‘转进’,转移前进。跟撤退不同,给人以积极作战的感觉!”“嗯,那好,高岛部长,就用这个字句发表!”
以时间线,阐述了日本军国主义膨胀到失败的历史!为何不说灭亡呢? 因为还没有啊!
神风队员的台词:“打胜仗的时候你们(指新闻记者)说了什么啊?什么消灭美英鬼子啊,什么圣战啊……万岁!万岁!万岁!打了胜仗你们就东条东条的又吹又捧,打了败仗你们就把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难道你们没有责任吗?你们在报纸上说,打不赢的仗就不要再打了,那打赢的仗就该打吗?打赢的仗就该打……正是……正是这种思想把日本弄的支离破碎!为了日本被打败,我要高高兴兴的去死……死刑!凡是认为打赢的仗就该打的,通通判死刑!死刑!”
新闻记者,战争初期你们讲过些什么?什么‘皇军无敌’啊,什么‘圣战’啊、什么消灭美英鬼子…说这些话的是谁啊?促使日本好战正是你们这帮家伙!打了胜仗,你们就歌颂东条,又吹又捧;打了败仗,就把罪责都往东条身上推,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吗?你们在报上写:打不胜的仗就应不打,难道打得赢的就该打吗?
哎!
至少本片讲述了一个事实,二战期间日本军队内部亦有斗争。而这斗争正是源于利益,所谓的效忠天皇不过是利益的幌子。
对美开战前的东条英机老成持重忠君爱国,对美开战后的东条英机偏执专横一意孤行。立场反战而非反战败,同时也是较早批判了日本媒体鼓动战争的电影。片中的近卫文麿长得很像姜文。
经典上译配音,电影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