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东欧艺术电影并不一定都需要苦大仇深。可以像波兰波宇的电影,也可以像《水晶天鹅》。
并不像大多数背景经常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东欧电影。《水晶天鹅》的背景虽然正发生在苏联解体的那几年,但是电影中却很少去渲染这种氛围。相反,我们跟着女主角维尔雅,看她撒着各种各样的谎,奔波于一个个迪斯科,深陷于乡间小镇中。这是一部很年轻的电影。不仅仅是电影的主人公,还是刚入行的导演。电影中还经常会配着现代电子乐,女主角听着音乐翩翩起舞。这是一部很好玩的电影。
故事设定在了苏联解体后。在电影中经常出现维尔雅的妈妈。她担负起了“介绍”故事背景的作用。她强烈反对女儿申请美国签证,她怀念苏联时代的免费教育和分配工作。电影在背景上的定位是非常巧妙的,因为在电影中经常会借人物之口,让观众了解那个时代。里面很多元素都可以不用再讲。
不过故事中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导演不断地将镜头瞄准工厂入口,工人像流水一样进入工厂。用的定位镜头看起来有点像《白丝带》中最后的教堂镜头,或是《天注定》中的人物群像。比起前两个有穿透性总结能力的镜头相比,《水晶天鹅》中这个场景显然要稚嫩很多。导演也并没有表明自己对此的态度。但即使故事跟这些水晶制品毫无关系,但是在这个小镇中,工厂永远是水晶天鹅镇无法摆脱的标志,村镇上的人民收入都靠着工厂。更何况,小镇的俄语名Хрусталь,就是指他们生产出来的“水晶天鹅”。
《水晶天鹅》是一部处女作。依我来看,这部电影还是比较稚嫩。即使它的水平已经不低。故事的脉络很严谨,故事中有许多埋伏的点,不管是情节还是笑点,在故事的结尾都会一一解开。
我注意到,在斯捷潘的婚礼上,大家欢聚一堂,一起大喊:Горько! Горько这个单词在中文的意思是“苦涩”。在白俄和俄罗斯的习俗中,客人说了这个词,新郎新娘就要相吻,这样餐桌上的食物和葡萄酒才会变甜,新人的婚姻才会甜蜜美满。然后镜头一下切转到了家里最小的男孩,一个人在车旁痛饮伏特加。这可是莫大的讽刺,喊着“苦涩”婚礼欢声笑语,真正的“痛苦”却没有人理睬。
但电影还是有点“止于情节”,作为一部新人作品,电影太依赖故事的背景做文章。而不是展现导演在电影中的指导水平。所以看完了这部电影后,你会了解到白俄方面的文化和民俗,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但是却很难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还有电影中导演的特色。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好,而是它的“意义”都在纸面上,这样很难给观众长久的情感冲击。
虽然电影的结局比较灰暗,但是这并没有阻挡电影中对社会主义的幽默吐槽。博物馆里孩子们对历史的不耐烦,柜台的硬性规定看完真是深有其感。女主维尔雅则是我看过最反感的女主之一,谎话连篇,装模做样。但是她对自由和未来的追求,虽然鲁莽却令人深思。导演聪明地赋予给维尔雅性格的“双面性”。而结局伴随的人群游行,高喊“自由,自由万岁。”维尔雅和她的国家,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何处。她的梦想如水晶天鹅一般,精致而易碎。这也是这位年轻导演,为了要展现自己国家,想要在电影中重提旧事的原因吧。
两年前,《伯德小姐》以烂番茄新鲜度99%,MTC 94(年度第二)的高分,刷爆影迷圈。
22岁的西尔莎·罗南,饰演天主教高中毕业的18岁假太妹。
叼着烟看成人杂志,一言不合跳下母亲飞驰中的汽车,摔断手臂,还要把石膏涂成桃红色,当做勋章。
似乎每个“小镇青年”,都能在这部片里找到共鸣。
对保守的家庭环境又爱又恨,和无聊的家乡格格不入,自我意识过剩,恨不得化身飞鸟,飞向远方,永不落地。
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
王小波总结得好,青春,就是:
“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伯德小姐最终如愿以偿,跨越大半个美国,飞到她向往的文化之都纽约求学。
那些又痛又有些甜蜜的故事,最后成为青春的注脚,成为伯德小姐在纽约醒来后,一个佐以眼泪的微笑。
《伯德小姐》,是小镇出身的无脚鸟儿们,一个充满光明的剪影。
生活虽不富庶,但充满希望;
母亲虽然严厉,但母女相爱;
父亲虽然沉默,但一直支持;
男票虽然一个基一个渣,但多年后,都会变成一个可以会心一笑的故事。
它用青春心事踩中无数年轻人的内心,却不可否认,我们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伯德小姐的幸运。
本次“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入围影片《水晶天鹅》,讲了一个更冷冽,也更现实的,关于“鸟小姐”的故事。
女主角维尔雅,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她法律专业毕业,生活在祖国最大的城市,看上去,一切充满希望。
但时值苏联解体后不久,她毕业即失业。
她的家中,死气沉沉,经济拮据。
父亲不知去向,母亲在博物馆上班。
维尔雅的失业和食物的支出,是令母亲越来越沉默,也越来越衰老的两个原因。
维尔雅无意和母亲和解。
她是个有点虚荣的时髦女孩,她想要的很多很多。
在母亲看不见的地方,她戴着蓝色假发,将浓郁的三原色穿在身上,带着耳机,走路像风,用音乐隔绝自己不想面对的现实生活。
她在夜店当DJ。
这份“工作”,在当时的明斯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她渴望去美国自由自在地做音乐,但没有收入的她,注定连签证都拿不到。
高中毕业的伯德小姐距离梦想,只有一张机票的距离。
大学毕业的维尔雅距离梦想,却隔着昂贵的路费、不可能拿到的签证、失望的母亲、荒废的学业和青春。
每一个路障,都难如登天。
按正常渠道,维尔雅没有拿到美国签证的希望。
她决定伪造自己在水晶工厂当经理的工作证明。
得知签证官会拨打自己填写的电话核实工作信息,她慌了。因为电话是她编的,而如果一次签证不过,很可能留下记录,她将永远失去美国。
她在旧衣服上缝上阿玛尼的衣标,拿到二手市场,却没有人买账。
她只好用家里买食物的钱,买了一张去往水晶工厂的车票,试图拦截大使馆的调查电话。
一个远比明斯克更保守、更阴郁、更没有希望的小镇,正在等待着她。
为什么要离开?
维尔雅的母亲不理解。
对着女儿回家翻找学历证书的背影,母亲一遍遍重复,一个人应该呆在自己的祖国。
嗑得晕晕乎乎的男票不理解。
对他来说,当下的片刻的欢愉,远远比遥远的国度和梦想来得可靠。
小镇上的居民更不理解。
他们忙着非法捕鱼、忙着结婚、抓出轨、喝伏特加,对外界没有好奇,充满敌意。
在丧失了希望的地方,有些鸟儿注定是会头撞南墙的。
魔鬼藏在细节之中。
不顾法纪的村民、暴力执法的警员、受到霸凌的参军男孩、在水晶工厂工作一辈子,永久工伤却得不到保障的工人、效率低下,不懂变通的窗口办事人员、对维尔雅先利用再凌辱,毫无原则的男主一家……
为什么要离开?
影片并未正面回答,但等影片结束,不会有人对这个问题再存疑问。
《水晶天鹅》不仅是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八部入围影片之一,也代表白俄罗斯参选了第91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条姐相信,比起《伯德小姐》的粉色浪漫,《水晶天鹅》将会用更深刻的共鸣,俘获更多中国影迷的内心。
这个白俄罗斯电影让我了解到90年代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的一部分生活现状,经历过休克疗法的白俄罗斯经济是真的不好,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较低,老一辈还是怀念苏联前的生活,而年轻一代无脑向往一切西式国家民主生活,尤其是美国的生活,女主为了去美国真的无所不用其极,哪怕出卖身体哪怕偷光家里所有的钱,只要能去美国就好,不想着利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国家做出什么改变,最后也许迷梦初醒,导演寓意青年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吧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concert press
水晶天鹅 Crystal Swan
是达里娅·楚克(Darya Zhuk)的第一部长片,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甚至代表白俄罗斯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是白俄罗斯22年以来的首次入围。
《水晶天鹅 》(Crystal Swan,2018)围绕年轻女孩维尔雅展开,她热爱HOUSE音乐,梦想着去芝加哥成为专业的DJ。白俄罗斯小镇上的凄凉与闭塞,对她的无拘无束充满敌意。
很难有观众不被这个亮丽鲜活的女孩吸引,她头戴一顶花哨的蓝色假发,身穿鲜艳的衣服大摇大摆地走上公共汽车。她畅游在去工作的路上,或是在一个派对当DJ,是她能够摆脱1996年明斯克压迫生活的唯一激情。导演达里娅·楚克的处女座展现了一种充满灵气和原创性的新声音,在后苏联的阴郁背景下,将黑暗的主题和材料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她选择用明亮的装扮,粉色图案的室内装饰,让年轻人在愤怒性感的音乐里狂欢,这正是他们对于绝望的对抗。(TK)
本文翻译自Seventh Row在2019年伦敦电影节期间的采访
怎么会想到拍这样一部电影的呢?
10年前,我从我的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个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她身上:她很难获得签证,因为她没有职业,所以她需要造假。她不得不去一个小镇坐在电话旁,那是一个没有手机的年代。另外,我一直想做关于移民的电影,我意识到美国人可能不知道作为一个游客来美国需要什么,如果你来自一个贫穷的小国或前苏联,获得签证是非常困难的。
我有太多次在签证线上徘徊的经历,我一直认为这是充满感情的,人们愿意告诉你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都是陌生人,但当你站在那条线上之后,都有共同的愿望:去美国使得所有人变成了亲戚。不过这也有点让人不舒服,突然之间,大家都必须去证明他们的价值。这件事让他们在许多方面失去了信心,变得脆弱。
维利亚是一个如此大胆,令人难忘的角色,自从我看了这部电影,她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燃烧。你为什么认为这个故事需要一个像她这样的角色?
生活里我认识这样的女人,她们是我的朋友。我总是对她们着迷,有点害怕。我的生活方式有一点理性,注重战略性,但我一直喜欢她的浮华,总是天真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很酷,很疯狂,也是可爱且有魅力的。
我需要找到一个意志坚强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人。维利亚是出生在苏联,所以她不像你今天在莫斯科或明斯克见到的年轻人。他们无忧无虑,知道世界在发生着什么,却从不么绝望。去美国就像维利亚肩膀上植入的一块芯片,她疯狂地需要它。
她就是我能够去相信会做这种疯狂事情的人。为了得到它,她会寻找自己的优势,这也是她魅力的一部分。这个特质是你在年轻女演员身上很难找到的,很多人都说,“告诉我该做什么,我会做的。”但我更想要一个本身就有自主性的人。
然后我遇到了演员艾琳娜·纳斯布丽娜(Alina Nasibullina)。现在,一年半之后,她已经完全不同了,但在当时,她正处于与维利亚相似的人生阶段。她经历了一些事情,她也觉得她想拒绝身边的一切。我知道她在努力排解那种情绪。
在你遇见她之后,你对角色的看法有没有改变?剧本变了吗?
当然,在我之前的设计中,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正剧。但因为艾琳娜·纳斯布丽娜(Alina Nasibullina)很有趣,她给这部电影增加了喜剧元素和讽刺意味,因为她可以用那种腔调来表演。
她很晚才开始进入这个项目,她是最好的选择。其实当时我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我觉得我没人可拍,也没有能够一起工作的人。我们在拍摄规程中不断地研究剧本和角色不停地修改,我并不建议这样做,我更倾向于只是去跟随着这个角色。她工作的时候很努力。即使是在连续拍摄16小时之后依然能给我惊喜,真的很神奇。
来谈谈这些鲜艳的服装吧,太令人难忘了,成为了她性格的一部分。
总是有这样的陈词滥调,“这是90年代!我们都有这些五颜六色的发夹!”这类的东西似乎让我们联想到90年代,但我觉得90年代是一个混合物,也有点80年代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穿着超时尚的服装,所以总会有一些其他时间的混合。我们试图创造一些同样让人想起80年代的东西,但这是时代的产物。
我喜欢鲜艳的衣服,因为那是来自亚文化的表现方式。在白俄罗斯,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工作要做。那里有廉价的土耳其服装,或者你会找到一些后苏联工厂生产的衣服,有时候你会自己去缝制这些衣服。你可以一直穿同一条裙子,就两到三套衣服。我知道在西方社会第二天穿同样的衬衫不太好,但是在东欧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为这就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所以你可以想象,在学校里我们都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真是的汗流浃背。
这也是我们组合服装方式。蓝色围巾是我的服装设计师自己做的。我们找到了那件红大衣,认为它的形非常符合那个时代。
你要处理的是凄凉的主题,但这部电影在视觉上是如此有趣和丰富多彩。你为什么决定采取这种方法?
有时候反向操作会有另一种效果,我认为苍凉的主题也许应该用幽默或讽刺来处理它。我看过非常凄凉的电影,也有很多其他导演从会从这个角度去攻击它。很多时候,制片人会说,“哦,你在拍那部凄凉的电影。”这是一种阻力。
如果你观察过东欧的真实生活,或许会觉得接下来的话有些陈词滥调。人们以为这里很灰暗,实际上并不是,人们喜欢生活在鲜艳的色彩里。他们为什么有这些色彩鲜艳的地毯?电影里我没有把地毯贴在墙上,这是奶奶住的公寓,这就是她的现实。她的家里有粉红的墙壁和明亮的地毯。有时候他们生活中的色彩有些超现实。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乐观的女性。因此,这符合她如何看待现实的眼光。我们选择了4:3的构图来拍摄这部电影,这让画面显得有些局促。这些看似背道而驰的元素互相作用,产生了张力。
你是如何决定用4:3的长宽比拍摄的?
原本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一些4:3拍摄的档案素材,因为它是90年代的,在一个旧的摄像机上拍摄的。最终,关于素材的想法被放弃了,因为这一材料在电影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但我也因此而思考了,如果是4:3会是什么样的效果。然后我开始回忆起安德里亚·阿诺德在谈论《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2011),以及这部电影是如何成为一部优秀的单一主角电影。
我的摄影师(卡罗莱纳·科斯塔)起初会说:“天哪,你知道拍摄4:3的画面会让我绞尽脑汁吗?”景深的改变,视觉元素的重建……但几周后,她就认为她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想象这部电影了。我们一起营造了许多在维利亚上方的空间,使它在构图上更有一种幽闭感,在这里她就像一只飞不出笼子的鸟。她很想逃离,但是视觉语言也给她造成了这样的束缚感。
我注意到你时不时地会重复使用空中的静态拍摄,就像你在阳台上看着他们穿过画面,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拍摄?
她一直是世界的一部分。这是一部单一主角的电影,但这里的世界和美国电影里的完全不同。在美国电影里你有一个梦想,你总是能够得到你梦想的东西。在这个成长故事中,你意识到你并不总是能得到你想要的。在集体生活下,他们总是有一套生活方式可以击垮一切。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关于这个梦想家是如何被击倒但没有被击碎的电影。她通过激烈的碰撞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内心解放。这样的拍摄方式使她进入了一个压迫,独裁,威权的方式。
你提到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你电影的元素?
摄影师卡洛琳娜·科斯塔(Carolina Costa)和我在创造视觉语言的时候有一整套的参考资料。我们看了卢奎西亚·马特尔(Lucrecia Martel)。我个人很喜欢早期的吉姆·贾木许(Jim Jarmusch),这也是电影重要的参考。当然,还有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我喜欢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他的电影总是极简主义,但很有趣,他也以他自己的方式谈论黑暗的主题。我还和摄影师观看了《同流者》(The Conformist,1970)。她还去了电影学校,所以我们有了一整套参考资料。
我真的很喜欢80年代的美国独立电影,这种特质以一种可爱的方式进入了我的东欧现实。我们确实看过《雁南飞》(The Cranes Are Flying,1957),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战争的经典苏联电影。这是一个混合体。你总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灵感。
我真的很喜欢维利亚总是带着耳机的样子。
这是她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一种进入你自己的世界并说“滚开吧”的方式。这就是第一幕的内容,比如,“我不在乎你要说什么。”这就是她。
她代表着一个非常特殊的亚文化群体,由于缺乏接触的渠道,她并不是十分了解具体的情况。所以音乐是她的终极自由,因为HOUSE是可以表达自由的音乐,是属于少数群体的。芝加哥遍布着黑人和同性恋,他们可以通过音乐为自己的权利而战。她可能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但她认为HOUSE可以给她答案,这是一种对西方价值观的迷恋。对我来说,HOUSE音乐是她表达欲望的渠道,也是给了电影韵律感。
所以HOUSE音乐是电影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吗?
实际上也并不是,它只是慢慢地融入了电影。在白俄罗斯长大的时候,我对HOUSE非常着迷。我喜欢这种亚文化,我认为我需要加强女主角所追求的东西,所以最终把它写进了剧本。
当我开始重新听HOUSE,我觉得它很明显地有些过时。我知道在我拍完这部电影之前,我必须听上千遍。最后,我发现了一些痕迹。
我知道,这样的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不大,但对那些真正喜欢HOUSE的人来说,它真的很重要。起初,我以为她可能会听底特律电子。这类音乐里也有现在仍然很受欢迎的部分,他们没有太多的变形成其他亚流派。
©️ 图片均来自网络
合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concert_press
新郎患了一场病,新娘就是解药。女孩患了一场病,签证才能医好。国家患了一场病,没人知道处方,就像水晶天鹅,精美却中空,闪亮却易碎。他们在河里炸鱼,用笔来画钱,为了维生不计后果,为了原欲不惜代价。男孩被军队摧残,女孩被电话拖垮。车窗外为自由而游行的队伍,能否改变这个患了绝望病的国家。
灯球领袖像,缝纫阿玛尼,三号窗口和一号窗口,炸鱼肉冻需律师,no means no的乡村婚礼……一个错误电话号码将大城市少女引入玻璃工业小镇,五颜六色house music敌不过计划经济崩溃后之人心涣散和出逃绝望,不错
好喜欢!东欧设定有天然的亲近感。在“大城市”的美国梦女孩却在“故土”波折感受到,自己行动派的所谓梦想,在身处的环境中是那么讽刺与脆弱。Crystal小镇发生的婚嫁抓马是多么真实甚至残忍。但还是一厢情愿想在结局里看出些希望啊,愿她终有一天解脱,拥抱自由。(在餐桌外景时注意到了画幅,以及喜欢的原因应该很归功于稳定的摄影?实在太厌烦常见于最近拍青春/女性/成长作品里的遥遥晃晃抖动镜头)
前面一直都挺搞笑的,没想到最后这么悲凉。时间,背景都可以讨论一番,但是导演拍的还是太老实了,不能说不好,但是光靠展示冲突和民俗,是很难让故事突破题材限制的,дылда的导演相比之下就特别突出。导演处理题材的能力还是太普通了一点。
🔹siff2019🔹尤其喜欢这种在一个外来客和一群原住民的对垒中呈现社会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文本,牵一发而动全身。
你说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共性,我一看到结尾就不自主的像归纳中心思想,像找出象征意义。各个象征着就的社会秩序,权力等等,弟弟象征着未来和希望。
好看!deadpan冷幽默(天朝拍照游客又立一功),风琴,闹剧,后苏修社会。今年另一部东欧片火山其实和它的结构类似,但这部不装逼,好relate得多。另女主男友的techno set真的很不错
【SIFF】故事发生在苏联解体白俄罗斯独立的交替阶段,那是一个老规则已瓦解新秩序没有建立的时期,首都明斯克的女孩就像是水晶镇上的天鹅,看起来很珍贵,可她本质上又很脆弱。贫穷、谎言、性、迪斯科构建起的青春如水晶天鹅。
#SIFF22#1990年代一名不安分的白俄罗斯国家博物馆馆员的签证故事,后苏联时代的信仰崩塌和价值观真空。尽管后半段带有套路痕迹,但对白俄罗斯城市和乡村面貌的展示很充分。
小镇是水晶,她是天鹅。看似很珍贵,彼此却很脆弱。新人导演将苏东剧变后白俄罗斯的空虚与无秩序呈现得真实而复古——虽然4:3的画幅没什么必要。看完印象最深的,除了一身红衣守着红色电话的女主,就是迪斯科舞池里大大小小的列宁雕塑...
讲1996年的故事就像看一部1996年的老电影,气氛氤氲绵长,故事简单,摄影简洁,人物纯净,情绪酝酿很扎实,画面、色彩、构图很讲究,精致舒服到不忍结束,女主角是越看越耐看那种,作为导演处女作,执行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一心想去美国的白俄罗斯女孩的“大女主戏”,也是站在当下回望刚刚从前苏联独立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整个国家;每个人都挣扎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夹缝里,注定这个女主也无法真的“大”,她要迎合一些要抵抗一些要辜负一些也会收获一些…其实我自己和很多同龄人历经全球化到后全球化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的夹缝中寻找自我,抱着美丽虚幻的水晶天鹅,听着“自由”的呼声,永远挣扎在路上的啊…构图和调色很漂亮,符号化稍显严重但表达的是后社会主义时代也不忍苛责了。
维尔雅看起来可以对抗世界的样子,但是却又被一些无形的东西征服,高潮和结局深得我心,特别喜欢弟弟这个角色,能挖掘得深点就更好了。
社会意识转型下,小人物的际遇与迷茫。通过讲述一个东欧女性追求美国梦的过程,完整展示了泛苏地区90年代的社会变迁与文化生活,现实意义远超影像本身。
苦苦追寻的自由 又熠熠发光又不断褪色... 真实 无奈 拍到我心里的好片
不错的电影 想到之前的伯德小姐 关于女孩成长中的撕裂和阵痛(但为什么女孩这种觉醒的惯常套路都是在被强暴之后)但后面听主创的意思男孩一整个过程中的变化也值得探究 背景是在国家新旧交替 人们的思想 社会规范处在一片混沌中 可以趁着了解一下那个时期的白俄社会 喜欢电影结束后对主创的提问环节 重新复习了观影过程中忽略的细节(题外话:镜头确实让人显胖 感觉电影里男主就是那种看起来智商不高又暴力 成天酗酒 除了做爱啥也不会的白人男性 不过现场看还是蛮帅的
3.5;故事有些套路化了,感觉少了一点灵巧。喜欢90年代的中欧那种灰蒙蒙的感觉,女主很美。
梦想如水晶般清脆。小风波,这是白俄罗斯贾樟柯吗?
小镇里的时髦女孩格格不入,就像水晶小镇里的那只水晶天鹅一样易碎又高洁,为了等待一通电话而闯入他人家中,本以为那通电话能带她逃离这个保守落后的国家,去往梦想中的目的地,可那通电话却也夺走了她的希望。好在失望不是绝望,不管整个社会的氛围怎样压抑,总有人站起来,总会有希望。胶片质感和4:3画幅在我这里很加分。
时间点其实选得蛮好的,白俄刚刚独立,政治权威和信仰全面崩塌,后极权社会的精神状态就是一片废墟。换言之这不是对极权社会的批判,而是对真空期的回顾,是对一个夹缝中的国家的凝视。不过后半段还是套路了,缺乏细节上的生动性,以至于本该成为大高潮的婚礼竟然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过很多次)的感觉。视听整体好评,尤其是前半程水平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