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曲

HD

主演:东明相,杨丽音,吴念真 Nien-Jen Wu,许效舜,黄健和,张惠春,洪流,胡德夫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闽南语,年份:2006

 剧照

练习曲 剧照 NO.1练习曲 剧照 NO.2练习曲 剧照 NO.3练习曲 剧照 NO.4练习曲 剧照 NO.5练习曲 剧照 NO.6练习曲 剧照 NO.13练习曲 剧照 NO.14练习曲 剧照 NO.15练习曲 剧照 NO.16练习曲 剧照 NO.17练习曲 剧照 NO.18练习曲 剧照 NO.19练习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练习曲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免日后回想过往时后悔,大学即将毕业的明相(东明相)请假只身骑上脚踏车,开始了以高雄为起点的逆风向的环岛旅行。   明相一路所遇,除了各地美不胜收的风景,还有形形色色的人:想借助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正一心一意地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模特,在花莲的海边告诉他她的国家没有山;即将退休的小学女教师,向他讲述自己恋恋不舍的心情;导游兼司机的陌生人(吴念真)一边和他分享盒饭,一边告诉他眼前这群下岗女工的生活……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这些的人的短暂接触和所吃的无数苦头,明相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他知晓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练习曲,才刚刚开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临床爱情教学神奇的真菌误杀瞒天记缘·梦天空2023天堂在燃烧牛角石海军罪案调查处:夏威夷第三季处刑人2漫长的告别1973金牌客服董董恩刘伯承元帅狂野大自然呼吸2022魔术师2010深夜到访旺角卡门(国语版)陈绍宽的海军梦渔王午夜木兰情江城警事我爱熟女杀手悲歌内森的王国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 泰国版卧底警花世界尽头

 长篇影评

 1 ) 我愿逆流而上

    那个心地善良的少年在冬春交替的时候再次出现。
    他从单车上下来,被某种难以言说的和蔼包裹,站在我面前。他兴奋地告诉我,南边的草开始拔节,把雪水拨弄出哗哗的声响。他说在岛上,所有的人都放心地醒来,这会儿正是出门散步的好时节。他说一起出去走走吧,单车的速度虽然温和,却可以将苏醒的骚动维持得那么彻底。
    远处,日头正旺。这来势汹汹的春天,加着少年的衬托,显得格外诱人。可有一瞬间,因着那双谨小慎微的双腿,我觉得无路可走。
    “清晨,金黄色的太阳在海面上闪耀,千百成群出来觅食的海鸥,为了争夺一条小鱼或几片面包屑一起尖声呼叫,互不相让,岳纳珊看了好不心烦。岳纳珊是一只海鸥的名字,他远远离开同伴,独自练习飞行……”孩子们脆生生的朗诵由远及近,心中微微颤抖了一下,少年仿佛洞察。他说只要我肯上路,我就能听完小海鸥岳纳珊的故事。他会教我如何给抛锚的自行车换上新轮胎,如何在隧道口犹豫的时候选对正确的转角。少年眼中有光,言语间是诗的气味。于是这一回,我跨上单车的后座,死死地抓住了这趟旅行的尾巴。
这是台湾少年东明相的环岛旅行。七天,走走停停,仅靠眼睛和双脚,逆着东北季风,高雄起,高雄止。从开始到结束,仿佛少年仓促的成长,没有轰轰烈烈的衬托,饱满而温暖。
    因为隔着海峡,台湾的地名听上去也是破旧幽远的味道。周身掠过面目和蔼的风景和过客,男男女女在桔黄色的画本上加倍轻盈起来,好像只一用力,就能飞上天空。大部分时间,可以瞥见沿途树木长势喜人,渚清沙白的衬底上,公路蜿蜒向前。间或下起滂沱大雨,道路泥泞,而这些都丝毫不能阻挡单车近似执拗的前进。休憩时,他摆弄吉他,弹奏同样一支练习曲,给自己听。我远远观望,宛若透明。
在八斗子偶遇郊游的一家,父亲乌托邦地背诵《天地一沙鸥》的开头。台湾小学六年级的课文,拥有成人式的悸动,催发无数少年心绪,渴望着孤独与远方。于是关于那只海鸥,我知道它后来飞开了,快得没有人能看清。
    尔后音乐声骤起,合着某种节拍——海浪的,季风的,车轮的,内心深处的。我想到“梦想”、“青春”之类的字眼,却被太平洋的涛声阻断,才发现一个人平静地上路,即使在家门口散步七天,也能构成动人的回忆。南方气候温和,注定没有起伏。一些人进入视线,之后离开,不相互挽留,道一声珍重再见,甚是自然。这声告别的余音沿着海岸蔓延许久,温热着少年未完成的旅途。单车环岛,逃脱了兴师动众的桎梏,甚至,某种过分追求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心若僵死,便无所谓自由,身体逃离得越远,自然背负得越沉重。少年话语不多,而这个道理又何须赘言。
    暮色降临,海边,他结束旅行,省略一切仪式,仅是稍稍回忆途中那人那事,那一张张或许苍老却执着的脸。在千古的丰台和平野,有太平洋上的风吹过,骚动结束后意味深长的喘息,在茫茫天际伴随着少年。那是成长从一而终的印记。
我下车伸展双腿,触到现实般坚硬的土地。
同样生活在城市,我没有单车,不辨南北,却心比天高。如果哪天心血来潮,我愿如他一般出发,哪怕是逆流而上。

 2 ) 一颗环岛的台湾心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片头语,单车男孩明相,背着行囊和吉他,骑驶在环岛公路上)

曾经是侯孝贤御用摄影师的陈怀恩,在这句话的激励下,终于从工作了20余年的幕后走上前台。在这部编、导、摄都亲自操刀的处女作里,陈怀恩绘制着自己的美妙构图,配着台湾岛无与伦比的环形海岸线,轻拍礁石的海潮声,八斗子绚烂的昏黄落日,撩起衣摆的两岸季风,送来了跨越一季的清爽回忆。
年青人的心中大约都有对于旅行和海洋永恒的向往,孤单的上路,绵延的蔚蓝,都赋予跃动期的心灵太多的遐想。摄影师出身的导演的镜头里总是有着惊人的美感,第一时间就紧紧抓住了你的心。高耸的乳白色北回归线纪念塔,农人躬身耕作的青绿色广袤麦田,变幻莫测的绵白云层下直朗的架空线,就连残破的即将改建的北火电厂都色彩斑斓。想起自己曾经求学过的那个海边小镇,有着上海特有的泥黄色的海,海风腥咸,却依然深爱。那里的海岸边同样有着巨人般庞大的风力发电机,伸开宽厚的桨叶,哗哗地划动着孩子的心弦。
美景后萦绕着的影片OST,大多是简洁的吉他和弦伴奏,和一些低吟浅唱的民谣,此时轻轻摩挲着收藏了许多年的中学地理课本里中国地图上宝岛的轮廓,就仿佛心跟着明相的单车一起在环岛公路上飞驰。
其实宽泛的说,《练习曲》应该算是一部地道的公路片,只是,在众多为风景而存在着的公路片前,他显得如此卓尔不群。西方的公路片,往往最后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而走向迷失或毁灭。而因为陈怀恩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是那么的温暖,洋溢着青春气的人文关怀。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也会各分东西。”
(花莲到宜兰正中段的汉本车站,模特儿Ruta一路向北,和明相告别)

片中大量有关骑单车的镜头,很容易让人想起“I just run”的阿甘,寂寞地一个人在路上,却并不孤单,感到内心充实。所以在《练习曲》中,就连邂逅,都好像是雄性的,那些奇遇,都携带着浓烈的感情,每个桥段过去之后,都有踏踏实实的回味。
明相是存在听力障碍的男孩,虽然内心一直很安静明朗,却还是只能艰难地与人交流。反倒是在语言不通的立陶宛女孩Ruta面前,卸下了沉重的生理负担。Ruta柔软的甫士和轻盈的曼舞,象一只自由的鸟,翱翔在无垠的天际。有趣的是,许效舜饰演的基隆人背诵起的小学课文《天地一沙鸥》中的那只海鸥岳纳珊,又正象极了明相,离开群体的庇护,独自寻找自己成长的道路。所以当那个天使摆出“I Love You”的手语向你决然地道别时,感到心都被那种坚毅的表情所揉碎了。直到在海堤上涂鸦而被海巡呼啸着追赶,我才第一次看到明相活泼的样子,在那双脱把展开的手臂上,好象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一样怀揣着青春的热情,不顾一切地去拥抱梦想,也可能就是在寻找自己。
不可否认,《练习曲》是部标准的励志片。明亮的心和温淳的男生的笑容,有一种纯净的感情将我们和他们悄悄地连接在一起。就好象能够暂时涤净自己的灵魂,做109分钟的台湾人。

“有时候觉得像我们这种,玩音乐的,搞涂鸦的,就是希望别人了解。可是有时候又不希望别人看穿。别人看穿就觉得有点逊,没人了解的时候又觉得很孤单又寂寞。”
(海堤的涂鸦作品旁,阿杰抱着明相的断弦吉他,用嘶哑的嗓音唱着“I am so scared”)

难得看到的一些关于《练习曲》的负面评价,大约都是居高临下抱着不过尔尔的态度指责影片情节性太弱或者过于矫饰。
手边的D9版里收录了特别花絮,是陈怀恩、杨丽音夫妇随着影片絮叨的又一遍109分钟,一直都不敢看,生怕听到《练习曲》里承载的年过半百的陈怀恩那些太多的感慨和纠结着的亲密伤痛。
达伦那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大陆西部口音的王伯伯对慈母的怀念,明相阿公跟随妈祖绕境的虔诚,以及日渐侵蚀的海滩和枯萎的木麻黄林。无不是厚重的感情。而小成本制作电影里的本色演员,在并不长的时间里,始终有着令人会心的温暖对话及隽永独白,都没有做太多的煽情,最多只有明相看着阿公等着钻轿底的时候悄悄抹去的一汪热泪。这些平淡的镜头,其实包含了陈怀恩太多的情感,充溢着对台湾的爱与关怀,是真的属于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性情。当然还有,对因救学生而罹难的车友施舜晟老师的纪念。
说起来七日的环岛行程,虽然琐碎,其实倒颇见心思,日与日之间都有着浅浅的勾连,那些小小的道具(达伦的手机,小女孩的图画,少年的涂鸦,乃至整个MV剧组)小心翼翼地穿起整个行程,不经意间就会在下个场景里露一小脸。倒是最扎眼的那个大大的道具,旅途中始终没有在明相的手里完整的拨响过。借宿国小的那晚,想弹给林老师听的时候弦倒断了,大约除了练习曲之外,这把吉他背负的感情太绵长太沉重,直直到不堪重负。
临近片尾,海边的舞台上响起台湾原住民卑南族传奇音乐人胡德夫那雄浑宽厚的嗓音,轻松地托起了陈怀恩渐已凝重的复杂表情。方才晓得,那首《太平洋的风》,是明相第一天的行程。在影片的结尾处迈出旅行的第一步,这周而复始的过程,是极其漂亮的架构。而就在这循环往复的结构里,迷茫的生命和亏欠的感情得到了一轮久违的疏解。
生是过客,我们一直跋涉在自己的旅途上,有时候只是为了去做,那件可能会错过一生的事情。幸好在这个逐渐开始燥热的夏天,有宝岛清新的海风相伴,得以轻轻地抚动琴弦,弹奏着自己的练习曲,然后,学会成长。

 3 ) 心的旅行

即将大学毕业的明相,独自骑车开始了7天的环岛旅行,陪伴他的除了单车还有一把破破的吉他。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明相的这句心声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人生本就是一场没人相伴的旅行,当你经历阵痛,接收成长仍旧留恋你未曾触摸到的明媚与忧伤,当你想体验在路上,体验一场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景象,即便前路茫茫,未知的变数纠葛着你敏感又胆小的内心,但,为了顺应自己的心,为了真正理解自由,还是要去做的吧。


明相是勇敢的,但也是孤独的,这个有着听力障碍的大男孩勇敢的跨出了自己的安全区,独自出发,却惊喜的收获了许多陌生人的善意,当他冒雨汽车时有人主动载他。因破产分不到补偿金的阿姨们,依然乐观又热情地分便当给他,萍水相逢的友善解锁着少年封闭的心。


人和人的交流如是,疏远和隔阂从来是先存在于我们自己心中,若大家都能打开心门,那人与人的交流将会变得多么愉快畅通。


明相的自卑来源于先天的障碍,也和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长辈们表现出来的惶恐和担忧,家人的怀疑不信任都让这个听力障碍的孩子压力重重,这样的明相收获了自己旅途中的礼物,一个外籍女孩 ,明相用手语沟通帮助了她,听力障碍丝毫没有妨碍明相和女孩的交流,也许这是上帝对他的眷恋,明相愈发开朗起来。


来来往往的人群,反反复复的表情,无论快乐还是痛苦的经历总会有结束的时候,但过程中我们要寻求融合,也是对自我的救赎,当明相一次次弹着吉他,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潮之声,接受陌生人的友善,他渐渐明白了,听力障碍根本无法阻隔人与人心灵的融合,那么与人与己的隔阂也将融化消逝。


在路上,明相偶遇了一家人,他们提起了海鸥乔纳森,这只海鸥一心探索鸟类的飞翔能达到怎样的境界,其他鸟儿热衷的无法满足它,它遭受非议,被不理解的声音重重包围甚至被驱逐出族群,但是最终,乔纳森成为了飞翔大师。


在途中的人都容易和乔纳森产生共鸣吧,离开了繁琐的生活和工作,一心向着思维里的疑问句探索,就和明相一样,他的环岛之旅是为了有同样心愿的人走的。


跟心旅行,就算路对我们的脚没有记忆,天空也留不下你飞翔的痕迹,但你却真真正正走过翱翔过,因为行走因为探索,你和心融合,你和大自然共鸣,你和你需要的世界真正在一起过。

 4 ) 我们为什么骑车旅行

    
    之所以这么急切的去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怀念在拉萨认识的两位台湾车友,以及某些朋友可能长时间都无法实现的环台湾岛计划。
    电影开始弹吉他的情景,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学琴时,小舅教我弹的第一个右手指法就是那个“53231323”。
    第一声“加油”,川藏线,新沟到泸定,翻二郎山途中,同样来自一个骑摩托车的女性;过路人、司机、还有很多拿着DV拍你的人;对你的车、行李产生怀疑、兴趣的人们。
    “关于风,关于那个自由”——每个人在旅途上都会遇到很多奇特的故事,或许不经意中就能从中看到,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
    “我骑车的时候,最讨厌那些开车的。”——喜欢骑长途的和玩车的两种人相遇也是件很有趣的事;当然,其实他们身上都存在很多共同点。
    很多时候,在骑车旅行的过程中会不经意读到各种人的生活,甚至会触动到某根脆弱的弦,对自己和别人都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你还能听到各种论调、奇闻野史,有关政治的、生活的、现实和理想的……也许这也造就了阅历和心智的成长。
    “搭车”——旅途上会遇到很多好心人提供免费车让你搭,但很多骑车人都不愿意搭车,死活不愿意。因为我们都只认那么一个理。
    过隧道——这是每个车友长途旅行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黑漆漆没灯的隧道是比较危险的。睡袋、帐篷与露营——在新藏线上露营和钻睡袋的次数是最多的,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习惯睡帐篷,不过却习惯了睡袋。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自的旅行,即使有人相伴,终究会各分东西”——哦,除了艳遇,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人,他们会让你觉得互相能成为一生一世的朋友,然而,却往往仅有有一面之缘。两个相遇而又分离的人用线条画出来却组成了一个心形,因此,我们也应该努力让自己不要为离别而太过伤感。
    “她为了追求理想,忍受孤独,独自练习,还不怕被别人嘲笑,她就是希望,她能够飞的高,飞的远,飞的漂亮。”——我和我的朋友们,即使已经长大成人,但依然还会不停地迷失;即使已经工作,还是会对未来感到无助、迷茫、没有方向。而这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心中有希望,总比没有好”。
    “音乐就是一种听觉上的安全感。”——这句话让我感到释然,听了这么多年音乐弹了那么几年琴,为何我一直都没有悟出这个道理?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就不会做了。”——这句话在即将毕业骑新藏线之前,我对自己说过无数次,给朋友们说过无数次;再次回顾大学里两次骑行给自己带来的创伤和得失,我依然不会感到丝毫后悔;如今,我整天麻木的上下班,说无味的话,做无趣的事,我什么时候还会再做这样的旅行?
    有关信仰——其实看到苏花公路时我就吃了一惊,在藏区常见的磕长头怎么跑台湾来了?看到后面的妈祖才恍然大悟。藏民们的行为也曾多次让我感动,因此,在藏区时,我和他们一样心诚,一样的磕长头,一样信仰藏传佛教。
    在路上会遇到很多人,给予我们最无私的帮助。同时,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全力的去帮别人。骑车人在这一点上体会很深。
    “骑脚踏车总是能看到最好的与最坏的一面。一直以来,我们都相信人定胜天,为了跟老天多要一些,往往付出的代价更大。”——很多时候,别人问到我为什么这样骑车旅行,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
    胡德夫的“太平洋的风”,所有喜欢骑车长途旅行的车友们都能体会到这种感觉。就如我们在路上时,平和、宁静、宽广而美丽。

    “谨以此片献给我们的车友 施舜晟老师”——谨以此片献给Biketo上的车友 反拜东东——当然,还有你们……

 5 ) 单车 吉他 7天 旅行

有听障的男孩背着吉他骑脚踏车旅行,一百分钟的电影、七天六夜的旅程。《悲情城市》摄影陈怀恩执导,捕捉台湾人文风景,台湾首部海岸公路电影……

单车 吉他 7天 旅行
以上任何一点都课以单独拿出来作为我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

chapter1
“旅行总是听故事的最好时刻”
去下这部电影是因为单车,爱上这部电影却无与单车无关……
按我们可爱的陈岩老师教的,这应该算类型片中的——公路片。后来也的确在介绍中看到了“台湾首部海岸公路励志片”这个头衔。
看片子的时候,我在和0612发信息,他说他大学三年打算两度骑车进藏的计划,我说我爱上流浪的感觉并且计划去更多的地方。一种梦幻的感觉飘漾……
旅行之于流浪,从青岛回来我爱上了那种感觉,背个小包,一个人没有目的的走,看不同的人听不同的声响,遇见不同的人……把该忘记的都忘却……
我不是个纯粹的单车爱好者,偶尔会心血来潮的上路……喜欢风抚过耳际的暧昧。
其实只要进行一次短途的单车旅行,你就会爱上单车^^
只要看过这部电影,多少都会有些去骑车的冲动……

chapter2
“希望在20出头的生命里,做一件到80岁想起来都还会微笑的事”
这个年纪就是属于疯狂的。高三的时候历史老师跟我们说过:趁大学去做些疯狂的事情,不触及法律,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毕业了,工作了,就再没有机会去做了。
一直记着,我也一直实践着。
身边总有人说我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另类,出格…… 其实我只是想在生命中留下点印记。
我还差一次青海之行,还差一次梦里面有过的和某人一起骑车的回忆,还差一次日出,还差一次开满油菜花的皖南……
不想让自己的生命无味。
追求不一样,一个关系不错的老师说我是在折腾是在荒废。我不争辩,收获是我的,精神上的收获是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的……


chapter3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当男主角对那个小学老师一字一顿的说出这句话时,我被震撼到了。
因为环岛就跟学校请假?——恩,有的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这句话对于爱情对于梦想都绝对是足以让我把它供起来拜的名言警句。
有时候我做一些事情,别人没办法理解。就像我疯狂的十一月,月初不管那个恶心的副书记批不批假我都义无反顾的要去青岛,月末,从犹豫到上回家的火车用了4个小时,还在重感冒期不顾妈妈责备只是为了去看很久很久没有见到的0612……
想做就去做吧……能让我任性的时间不多了。

亲爱的朋友们,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犹豫只是在折腾自己浪费时间而已,让幸福或者伤痛都来的更猛烈些吧……让青春的印记烙的再深刻些……这个年纪,不就这么回事嘛……
敢爱,敢恨
敢想,敢做……

 6 ) 《练习曲》:黑脸白脸话练习

此地评论中,十篇里有九篇是在说环岛游的梦想,梨花体或日记体。就如同“他们”在INDIE的歌声中,对台湾有着无数轻易不可及的迷恋。但,《练习曲》是一部电影,如果它被打为一部风光片,那决然不需要这扮黑脸的混话。对于陈怀恩的期待,有着张作骥、吴念真甚至戴立忍、徐立功等几人改行当导演在前,他熬到现在才出了练习之作,确属不易。但这同情分的价值是有限的,它不能成为所有泛滥情结的收容所。

除去正值长假,所谓孤独的旅行癖、私密的宝岛梦,《练习曲》能剩下多少值得细说的情节,煽情的结尾不如说是拉胡德夫做了一把煽情广告。大有潜台词说到青年们心里的呼喊:啊!“台湾也是我们的故乡”!短短数言唤醒了大陆青年的远足迷梦,儿戏般简单。试想,这正是他们所理想化的旅行际遇,有“好人”,有“哲理”,有牢骚,有批判,有风光,有付出——结论就是青春里的汗水大有收获。

陈怀恩起名《练习曲》,倒是袒露了他的练习之诚,可惜效果并不如意(至少在多数层面上,场景设置、剧本编写、最终呈现乃至奖项加封),平淡如白开水,来去如太平洋的风。假设吧,有人在看过《恋恋风尘》后,通篇在写明年十月想去九份小山城,想坐平溪线火车,然后此生无憾。不知道侯孝贤作何感想——但这并不是否认影片之美,而是眼光未免过于狭隘。或许选取一部电影的外景优美似画早不是难事,而寓情于景却不只是观众的一厢情愿。“异乡风光”对于台湾观众而言是把熟悉的风景,以七日游再重现一次。但拿到辅导金的《练习曲》,一没走国际路线,这可能是质量尚不够格;二则是“以亲民来待民”,但台湾片早已没本岛市场;三真用电影语言来说,它并不新意,反是犯了00后台湾片一大通病,既煽又作。

《练习曲》的评断应该如下:有景却无形,有人却无神,没有重点,缺乏冲突,表演无力,对白生硬,所有的风光无限只是为了拼接七日游而存在。片中SAYA(张惠妹妹妹)一段就极其做作,到妈祖游的民俗猎奇,都是借助主人公视角带出(事实上也浅显无奇)。整个故事到主角设置就有相当程度的谄媚嫌疑,不应为惊世之作的水平线,立马落入俗套之大全。这样说有些绝对,那结论就是:《练习曲》,一般般。

不过面对它出来受到的追捧,倒是感慨同时可以推荐一部日本片,那是豆瓣女青年的绝对大爱,名叫《海鸥食堂》(如果《练习曲》是男女青年共同之爱话)。

不过,本人似乎已可以想象到黑脸的下场。

白脸期待请见: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414772/

 短评

实在太美了

6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10分钟前
  • Aaroncae
  • 力荐

青春真是个美好的东东 嘿嘿 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没机会了

15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有些事不做,就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19分钟前
  • 🌙
  • 推荐

环岛去寻找自我

21分钟前
  • Fionn
  • 推荐

借公路行者串起一段段感悟,可惜不甚理想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背着吉他骑车环游全岛,还画下路上遇见的人的脸,还在日记里面写诗,这文艺指数……服了服了。

3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8.5;有太多熟悉的影子和陌生的景色,姑娘我想带你走去那里面

33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我相信这些事曾经在施舜晟的旅途中发生,甚至可能比我们见到的还要好。我也为导演夫妻倾其所有为他拍下这部电影的情谊而感动。但,上述一切,都不能改变它本身是一部表演、节奏和故事都失败得让温情看起来很假的作品。

3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还行

柔美温馨的泛蓝电影。

38分钟前
  • 老六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40分钟前
  • 夏小暖
  • 还行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41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每个年轻人都应该看的一部电影,拍摄手法无论,但那句"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就再也不会做了"总让人感动满满.

42分钟前
  • 宋阿慕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去做,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47分钟前
  • snow
  • 推荐

矫情温情并重。细碎的生活感画面,生怕你看不懂的大段旁白。好听的音乐,稚嫩的表演。

51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当风光片看

52分钟前
  • 竹幕
  • 推荐

唯美的画面

53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行走和流浪是生命的主题

5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今后可能永远不会做

1小时前
  • 七喜
  • 力荐

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

1小时前
  • 眠去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