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似乎刮起了一阵“那些年被惊艳过的90年代的港台女明星”的怀旧大风,一大波旧照席卷而来,年轻时的她们简直秒杀现在一大片所谓的当红花旦啊!
王祖贤、张曼玉、林青霞、刘嘉玲、关之琳、邱淑贞、朱茵、钟楚红、黎姿、周慧敏、李嘉欣......
拥有盛世美颜的她们简直好看得让人窒息!
等等,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还有她!
毛舜筠!
她的美,连当年的哥哥都忍不住心动!
emmmmmm......虽然她以前的画风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家有喜事》中骑摩托穿皮衣的男人婆无双表姑妈、《花田喜事》中脸上印着红色胎记的仗义母夜叉、《水浒笑传》中堪称史上最淫荡的潘金莲,大多都是些装疯卖傻、故意扮丑的角色......
然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刚出道时的她,其实是走清纯玉女风格的。
例如《鹿鼎记》里的沐剑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曾经,她是“既能驾驭玉女,又能扮丑搞笑”的典型代表。
如今,她的风格渐渐转变为成熟而稳重,比如《老港正传》里贤妻良母的陈秀英和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早熟》。
当然,更加少不了的是今年让她夺得影后的《黄金花》。
黄金花
导演:陈大利
编剧:陈大利
类型:剧情
主演:毛舜筠,凌文龙,吕良伟,刘美君,冼色丽
片长:95分钟
毛舜筠饰演的黄金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子。
她的日常除了买菜煮饭做家务之外,就是无时无刻盯着随时可能做出傻事的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听起来是件多么悲惨的事。
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幸运的,因为她害怕的是待她离开以后,儿子再也没人照顾。
生活已经很艰苦了。
然而她的丈夫偏偏在这种时候出轨!
其实她丈夫也不是第一次出轨了。
早在她还怀着孕的时候,丈夫已经背叛过她一次了。
所以对于她来说,只要丈夫正常交家用、正常回家吃饭、正常抽时间出来照顾儿子,只要别表现的太出格,她都可以忍。
然而,她的丈夫不仅没有正常回家,而且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小三还明目张胆跑来她家!
这是在宣誓主权吗?
这次她还真忍不了了。
第一步,她采取“一哭二闹”的方式;
结果她公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吧这招似乎没多大用。
第二步,她瞄准小三,准备直接拿水果刀怼了她.......
结果她的行迹被一帮师奶发现了。
所以她只能暂时收手。
当她正准备放下一切安心过日子的时候,小三却跑到她面前跟她开杠!
这妖艳贱货竟然如此大胆!
看我不收拾你!
她再次准备好水果刀蠢蠢欲动......
然而这一次却被她儿子阻止了。
最后以母子俩抱头痛哭结束了这一场错误的“杀戮”。
值得庆幸的是,她的丈夫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再次回归家庭。
原本,根据“女性独立自强”和“关注自闭症人群”这样的题材选择,《黄金花》理应定位成一部潸然泪下的情感大片才对。
然而导演却掺杂了鬼片、警匪片等的种种技法,再加上剧情中的黑色幽默和人物之间的趣味互动,为影片增添了一层奇幻悬疑和轻松亮丽的色彩。
毛舜筠的演技不用说,她将黄金花这个经历婚姻破裂、生活压力后仍然选择勇敢面对无畏前行的坚强女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饰演她儿子的凌文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他在片中没有台词,只有肢体动作,无论是跑步时的跺脚、控制不住的乱叫、还是发病时狠命地拍打自己,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毫无刻意表演的痕迹。
这样的爆发力和掌控力让观众一度以为他本身就是自闭症患者......
《信息时报》曾给予评价:
《黄金花》在剧作上不算非常成熟,但当中显示的质朴真诚以及人文关怀,足以让《黄金花》展现质感。
《南方都市报》也曾这样评价:
从客观上来讲,《黄金花》的短板也很明显。复仇狂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复跳转,因为单薄的细节和单调的情节,多少造成了影片的分裂;故事的内核多少还是俗套的,而且格局有限;导演第一次的执导也没有避免生涩的手法和稍显稚嫩的表达 。
导演陈大利是个新人, 这部处女作《黄金花》,他用了5年的时间去修整。
对于电影的名字,他说道:
我觉得黄金花三个字非常灿烂,这个女人很伟大。写这个家庭的时候,我想把一个正能量的价值赋予给他们,给他们一个祝福。
同样,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翻译为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印自《飘》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话,理解为明天会更好。
影片中的他们虽然过得很苦,但同时也无比向往美好。
当黄金花还在为自己的艰难处境感到悔恨和烦恼的时候,她不曾想过平时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师奶也曾经历过一段丧夫的黑暗时期;
当她以为儿子就只能这样下去的时候,其实儿子什么都懂,只是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
艰难的日子被层层剥离,人性中的美好瞬间被挖掘出来的时候,显得闪闪发亮。
生活很苦,别忘了加点糖。
l聚焦这样一个家庭,导演能忍住不刻意煽情,着实不容易。但导演躲开了廉价的煽情,却没躲开逻辑bug。电影里黄金花说儿子背她名字、电话都要背5年,可是仅仅看着黄金花记录小三生活作息、洗刀,就能推理出黄金花要去杀小三。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不能信服的。瑕不掩瑜,本片能够将“无望”这个有些虚的词塞进每个观众的心里,已属难得。
整部影片时刻被一种无望的感觉包裹。
这种无望基本是影片呈现的生活带给观众的感觉。毛舜筠饰演的家庭主妇黄金花的最大无望来自于自闭症+中度智障的儿子(凌文龙饰)。影片没有选择励志片那样让儿子最终更接近正常人,因此聪明地躲开了庸俗的煽情套路,也更加重了无望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通过黄金花接受采访时一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直插人心:“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
1.
如果说需要人照顾的儿子是黄金花无望的根源,那吕良伟饰演的习惯性出轨的老公彻底把黄金花推入无望的深渊。就像黄金花对小三说的那样:我恨你不是你抢了我老公,而是抢了我儿子的爸爸。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父亲的角色尤为重要,儿子一犯病就自残,爸爸就要制止儿子,在这个过程中,爸爸身上留下了很多被儿子抓伤而留下的疤痕。在爸爸离开的日子,儿子又犯病了,这次换做黄金花来制止儿子。一个妈妈如何在体力上战胜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所以等孩子安静睡去后,黄金花在黑暗中边流泪边忍着身体的抖动。
生活想要让你体会无望的滋味,不会一味让你消沉下去,会让你尝试多次看似的希望后,自己得出生活无望的结论,这时心如死灰才是真的无望。
所以在老公离去后,黄金花迎接了第一次希望——如何完美谋杀小三。为了找到完美作案时间,黄金花带着儿子跟踪小三,认真记录小三的生活规律,寻找小三独处时间方便下书。然后又从港片得到启发,先从香港去深圳,留下出行记录,然后再从深圳偷渡回香港,杀掉小三,神不知鬼不觉。第一次因为暴露在电梯的闭路电视里,黄金花只好作罢,第二次因为儿子的阻拦,也没有成功。感觉希望触手可得,下一秒却遥不可及!还有比这更无望的事情吗?
在黄金花两次准备谋杀小三中间,有过放弃谋杀过好生活的念头。她开始和周围婆婆妈妈们聊天,一起去唱K,儿子和她也更亲近,她自己还找了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儿子。就在黄金花自以为生活朝着美好前进时,小三找到黄金花,说了些不疼不痒的酸话,无非就是讽刺黄金花年龄大,生了个傻儿子,活该老公和人跑了之类的。然后要和自己离婚的老公又偷偷找到儿子,最后还致使儿子走丢。接二连三的不顺利才又让黄金花重拾杀死小三的想法。
2.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叫:Tomorrow is Another Day,源自《飘》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话。可以理解为明天会更好这种带有鸡汤味道的激励人心的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过一天算一天这样消极的厌世想法。
生活的不断重复、循环,仿佛把黄金花困在了当下。眼下的麻烦事让她应接不暇,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想其他父母一样,展望美好的未来。最开始的麻烦事是照顾老公、儿子的饮食起居,同时要面对儿子突如其来的发病,接着就要处理老公出轨,小三找上门这种烂事。老公离家出走后,黄金花既要面对生存问题,又要照顾儿子。在老公幡然悔悟重新回归家庭后,黄金花也没有高兴、没有责怪,有的是对未来的绝望:“人家说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我们来说是幸运。”还有什么比没有希望的明天更让人绝望的吗?
3.
聚焦这样一个家庭,导演能忍住不刻意煽情,着实不容易。但导演躲开了廉价的煽情,却没躲开逻辑bug。电影里黄金花说儿子背她名字、电话都要背5年,可是仅仅看着黄金花记录小三生活作息、洗刀,就能推理出黄金花要去杀小三。这样的理由在我看来是不能信服的。
瑕不掩瑜,本片能够将“无望”这个有些虚的词塞进每个观众的心里,已属难得。
前一阵子看《生门》,
觉得平安地生下孩子是幸运;
这两天看《黄金花》,
觉得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更是幸运。
导演陈大利给了坚强的母亲
最美丽的名字:黄金花
这个家庭有着一个自闭症且中度智障的孩子,
妈妈用了五年的时间教孩子记住了自己的名字和电话;
爸爸用了七年的时间才让儿子拉住了自己的手;
这些,已经让爸爸妈妈满足了。
即使在夜里无数次地哭泣,
面对孩子还要坚强地说:
没事了,孩子,爸爸在这里!
孩子,不怕,妈妈在这里!
爸爸累了,他选择了出轨;
妈妈也累,她选择了仇恨;
她想杀死那个夺走孩子父亲的女人。
当她做着复仇计划的时候,
那一举一动儿子都看在眼里,
儿子用哭闹,用一副妈妈周围都是红色的画面,
彻底挽救了妈妈。
当妈妈和儿子抱头痛哭的时候,
出轨的爸爸回来了。
这一幕,任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动容。
当黄金花带着儿子。
在扇子舞中笨拙地跳舞的时候,
她放过了别人,
也放过了自己。
虽然她笑着说:
如果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反而是一种幸福
那笑,有无奈,有坚守,也有心酸。
未来在哪里,不知道,
明天会怎样,未知数。
只知道,有妈的儿子,才有家有幸福。
只知道,母爱已经感动了那个离家出走的男人。
当看着二十岁的儿子高兴地玩着滑梯,
当孩子的爸爸说:“我只知道自己很累,其实你比我还累!”
有这个三口之家,有这句话,就够了!
所有的心酸,所有的付出,有人懂了!值了
一部生活剧情片,
没有特效,没有宏大的场面,
有的就是普通百姓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但却会带给你深深地震撼!
如果可能,请走进电影院,
为坚强的母子,迷途知返的父亲点赞!
个人影评:1.打破了我一贯最多只打四颗星的惯例,实在太贴近生活的一部文艺片!一部好的文艺片一定要有好的台词,准确的艺术效果,和贴合时宜的配乐!2.一部看的没那么累,又十分苦的电影!每个镜头感十足,不用过多揣测就可以感受到镜头的倾诉,而不需要仔细反复阅读场景,所以轻松;但生活的样子又是那么活灵活现,生活的残酷有那么真实,每一个人都在苦中寻乐!3.一部歌颂母亲伟大的电影!一个老大那么不出息 依然欣欣然接受,并且不放弃要老二的母亲;一个想在年轻时给孩子打好经济基础却最后都没要上孩子的未遂母亲;一个生下自闭症加中度智障孩子的母亲;一群互相嫉妒,无所事事,却互相关怀的母亲们!她们虽然不工作,但她们活的都比男人累!4.男人就是累了就要逃,逃了就去玩,玩的又不开心,最后满肚子愧疚回归的孩子!但愧疚是对孩子,是对媳妇儿的不理解,而不是对媳妇儿的那份已经消失的爱!5.只要是亲生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子,哪怕他是傻子,他对你的一个微笑,都会令你倍感幸福!6.就算是个傻子,他也知道父母之间到底发生着什么,只是他不说!当你心中有恶,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恶魔;当你每天有乐,他会感受到你心中的佛陀!所以,请让你情绪好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幸福一些!7.母亲最开心的是孩子健健康康,最难过的是一走了之,不能照顾孩子!所以,请孩子们对母亲好一点,因为你们就是每一个母亲的全部,你没有,她们将一无所有!
整部片子看下来就像是在走钢丝,不要掉下来……差点掉下来……不能掉下来……,最终幸运地没掉下来,好不容易挺过来。毛舜筠一个人艰难地撑起来整个片子的观感,原本感觉是3+1的结构(黄金花、老公、儿子+丹凤眼)愣是演成了1+3。剧情上来说感觉像是在学作文,硬硬地给了一个交代,好在是也算给了一个相对正向的结局。所以给三颗星,一颗星给毛舜筠,两颗星给那三个,导演和编剧暂就不给星了。。。。。
毛姐你好嘢!你的“开封有个母夜叉”和刀削腿毛是现在想起还会笑的童年经典笑点哈哈哈~黄金虾哈哈哈~为人父母,想到就心酸。20180412@佛山CGV见面场
剧情其实有点普通,而且还有些俗套,像最后的转折点太过德拉玛。但胜在演员演技不错成就了整部电影,尤其是光仔当然还有妈妈,希望他们能得奖。中间突然变调,有点出乎意料,蛮大胆创新的,但我没有很喜欢,反而觉得有点突兀。如果可以继续淡淡的,慢慢的,细心的去诉说这对母子的关系,我觉得会更棒。
我也只是需要借一部电影好好哭一场。 哀伤通通带走 管风里是谁
吕良伟,看看人家田壮壮,都是教练,人家就不出轨!
无甚亮点,没想到一个新人导演的作品竟如此老气横秋,价值观陈旧,类型也十分杂糅跳脱,而且那些闪回片段的设计都太难看了。MoMo和凌文龙演得都不错。吹啊吹让这风吹,Tomorrow is another day,也许总有一天,我们会学会跟自己妥协,同生活和解。
每个人活着就像炼狱,就看你放不放过你自己了。终归是儿子救赎了母亲挽回了家庭。导演详略处理不当,中间一段凶杀幻想把节奏带偏了,整部片子几乎就是靠几位演员撑场。这几年香港越发的走向低成本人文题材,以前的香港好莱坞商业气息渐行渐远了。这种关怀人性的现实主义题材不应该低于三星。7.1
男主很不错啊!旁边的观众还问我他是不是真的智障……果然是话剧团出来的,演技可以说比吕良伟还好了
mo姐得单独加分 这部戏除了她的表演也是没什么好了 所有东西都流于表面 最后吕良伟的回归更是可笑 男主过于吵了 不禁想起海洋天堂的文章 的确是比这个好的…导演还是先做一个好编剧再来拍戏吧
虐心,压抑,太过难受。毛毛姐演技真挚自然,平静克制苦忍下不失爆发力。凌文龙的演绎炉火纯青,郑欣宜的客串算是彩蛋吗?时隔十多年再度看回咱们大广东的冼色丽演戏,姐姐真的好美好sexy!不过和吕良伟的交欢实在看得人不甚愉快。部分桥段处理手法幼稚,居然找来了“小毛舜筠”谈善言演年轻版黄金花。
隔壁也在说父母要求子女的不多,只要平安健康幸福。人生惟有苦难的泥土里才能开出黄金花。
没有亮点的打自闭症情感牌的故事,母亲含辛茹苦,父亲中间“叛变”,但终究是爱儿子的,自觉回归家庭。剧情穿插母亲精心设计杀小三过程的情节,故事内核是感人的,可能主要来自于我们对自闭症家庭生活的天然想象,而不是电影本身创造出来的,所以看得过程觉得很寡淡。
非常感人 几番落泪 最戳心的台词是 “我不恨你抢走我老公 我恨你抢我仔的爸爸” 毛舜筠和新人凌文龙都演得真好!
9.4/10 最愛男主原型的家俊弟弟在映後談時於戲院走來走去, 搶去我最愛偶像毛毛姐的風頭.....毛姐離我只有 3000MM.....我竟不敢說出我愛了她30年....
没像其他人看出《一念无明》感,倒是和国内的《别离》异曲同工。苦命妈妈+自闭症智力障碍儿子的设定的确考验演技,也是本片亮点。但剧情没头没尾,每场戏之间很割裂,好戏连不成好片。杀人策划漏洞满满,没胆弄成《维多利亚一号》,只能强行治愈,强行浪子回头。两星半。PS儿子总让我出戏到董子健
2.5 低配「一念无明」,新人导演的各色学生腔,不过毛舜筠和凌文龙的表演的确是蛮有内容的。所以就算导演编剧问题琳琅满目:戏与戏割裂,家庭危机、底层/自闭关怀和亲情东扯西扯,还是能沉住看下来,至少每单场戏的内部靠优质的表演有了完成度。另外,认真拍、有社会责任感的华语片,还是不至于甩两星。
中国电影还是得看香港
对于香港的温情的小品,我向来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即使全片从头到尾,也都只有演员的演技这一个看点。
是喜欢的题材,香港市民的细碎生活,特殊母子的平凡日常。从老年痴呆到躁郁到自闭,近年都有港产片在关注,很好。虽说难敌《幸运是我》,毕竟仍被指斥凌乱粗浅,但仍看得津津有味。刘美君吕良伟江欣燕等老港都赞。凌文龙的发挥空间比毛舜筠大,难怪双提名,但Mo姐拿金像影后,绰绰有余了。我押她。三星半。
一部靠卡司(无可争议的毛姐)撑起来的项目,不过比起【幸运是我】剧力弱了,好在片长控制得当,不啰嗦。PS毛毛姐和Prudence合唱小凤姐首本名曲,这倒是新鲜,哈。
影片确实结尾处理得不太好,三观太正煽情用力过猛,但前面大部分我看得都十分过瘾,用略带夸张的戏谑展现出一个自闭症母亲的复杂处境。毛姐真人实在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