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电影叫《海洋天堂》,是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当时的我哭出了一片汪洋大海。最近,老师又推荐了一部电影《黄金花》,着重讲母亲和自闭症儿子的故事。母亲叫黄金花,父亲搞外遇,暂时离开了家,母亲一个人很艰苦的带孩子,但是她又不甘心丈夫一个人逍遥自在,一心想杀了小三,每天做着精密的杀人计划。这一切都被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看在眼里,她以为儿子不懂,其实儿子是懂的,只是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最后,在母亲准备实施计划的时候儿子用画将内心的想法表达了出来,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意,也不愿他变成杀人犯的儿子,更不知道如果事情暴露,儿子该怎么办,所以她放弃了。而最终,父亲在离开家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回忆他和儿子的往事,感受到他对儿子的爱,意识到不只是他一个人过的很艰难,其实妻子比他更艰难,所以他也回心转意,回家了。影片的结局是完美幸福的,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每个家庭想达到的一个目标。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在一起,每个人都健康快乐,对父母来说,不求儿女有多大的建树,只求平安。
从影片中母亲的角度来说,这是当代大多数母亲的形象,不仅要挣钱,下班后还要照顾家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应当的,没有谁规定这些事必须要女性来做。但是一代代人似乎都是这么过来的,女性虽然有了话语权,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打理家里琐碎的杂事。对黄金花来说,雪上加霜的是儿子一直需要人照顾,丈夫抛弃家庭,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来扛起整个家庭。所有的烦恼没有人可以倾诉,还要经受邻居的闲言碎语,所有的这些他都挺过来了,熬过风雨便是彩虹。
这部影片应该是双向救赎的故事,母亲没有放弃儿子,儿子让母亲放下了恩怨,最终皆大欢喜。倘若其中有一个人选择放弃,结局将完全不同。如果母亲在儿子小的时候就放弃了他,她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如果儿子真的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父母都没有感情,那么会酿成怎样的悲剧呢?
《黄金花》告诉我们,自闭症儿童是需要关爱的,他们能感知到外部世界,只是走不出来,但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父母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少一点责备,多一点耐心,终有回报。因为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生命里绽放的黄金花。
我站在地铁里面,俯瞰这个机械流动的电梯,它运载着一批一批过往的乘客,跟我一样,做着流水一样的工作。
对于一个哥哥粉丝来说,毛舜筠最大的标签是哥哥唯一承认过的前女友,他第一次求婚的女人。这场电影很催泪,华莱士的餐巾纸不太好擦。金鱼在电影里面一直都是生命的象征。演员的演技很有张力,对于小众群体的描绘其实对各个阶层的人都很有感触的。带大一个自闭加中度智障的小孩,那是没有办法想象到的艰难困苦。跑步,唱K,师奶聚会,买菜,去公园玩……快乐来的太艰难了,像是皱纹太多幻化的。想到了《告别天堂》里面,方可寒得病,天杨说,谁都在还,用各人的方式方法。谁又比谁呢?那些我们不曾得到和不曾承受的东西,一直都有其他生命担载。尼采也说过,英雄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啊!这部片子的英文名是:Tomorrow is an another day.这是《飘》里面斯嘉丽的台词啊,我哥哥爱看的电影!真是不可思议的缘分呢~
前段时间,网络上似乎刮起了一阵“那些年被惊艳过的90年代的港台女明星”的怀旧大风,一大波旧照席卷而来,年轻时的她们简直秒杀现在一大片所谓的当红花旦啊!
王祖贤、张曼玉、林青霞、刘嘉玲、关之琳、邱淑贞、朱茵、钟楚红、黎姿、周慧敏、李嘉欣......
拥有盛世美颜的她们简直好看得让人窒息!
等等,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还有她!
毛舜筠!
她的美,连当年的哥哥都忍不住心动!
emmmmmm......虽然她以前的画风大部分都是这样的:
《家有喜事》中骑摩托穿皮衣的男人婆无双表姑妈、《花田喜事》中脸上印着红色胎记的仗义母夜叉、《水浒笑传》中堪称史上最淫荡的潘金莲,大多都是些装疯卖傻、故意扮丑的角色......
然而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刚出道时的她,其实是走清纯玉女风格的。
例如《鹿鼎记》里的沐剑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
曾经,她是“既能驾驭玉女,又能扮丑搞笑”的典型代表。
如今,她的风格渐渐转变为成熟而稳重,比如《老港正传》里贤妻良母的陈秀英和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早熟》。
当然,更加少不了的是今年让她夺得影后的《黄金花》。
黄金花
导演:陈大利
编剧:陈大利
类型:剧情
主演:毛舜筠,凌文龙,吕良伟,刘美君,冼色丽
片长:95分钟
毛舜筠饰演的黄金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儿子。
她的日常除了买菜煮饭做家务之外,就是无时无刻盯着随时可能做出傻事的儿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听起来是件多么悲惨的事。
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幸运的,因为她害怕的是待她离开以后,儿子再也没人照顾。
生活已经很艰苦了。
然而她的丈夫偏偏在这种时候出轨!
其实她丈夫也不是第一次出轨了。
早在她还怀着孕的时候,丈夫已经背叛过她一次了。
所以对于她来说,只要丈夫正常交家用、正常回家吃饭、正常抽时间出来照顾儿子,只要别表现的太出格,她都可以忍。
然而,她的丈夫不仅没有正常回家,而且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小三还明目张胆跑来她家!
这是在宣誓主权吗?
这次她还真忍不了了。
第一步,她采取“一哭二闹”的方式;
结果她公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吧这招似乎没多大用。
第二步,她瞄准小三,准备直接拿水果刀怼了她.......
结果她的行迹被一帮师奶发现了。
所以她只能暂时收手。
当她正准备放下一切安心过日子的时候,小三却跑到她面前跟她开杠!
这妖艳贱货竟然如此大胆!
看我不收拾你!
她再次准备好水果刀蠢蠢欲动......
然而这一次却被她儿子阻止了。
最后以母子俩抱头痛哭结束了这一场错误的“杀戮”。
值得庆幸的是,她的丈夫也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再次回归家庭。
原本,根据“女性独立自强”和“关注自闭症人群”这样的题材选择,《黄金花》理应定位成一部潸然泪下的情感大片才对。
然而导演却掺杂了鬼片、警匪片等的种种技法,再加上剧情中的黑色幽默和人物之间的趣味互动,为影片增添了一层奇幻悬疑和轻松亮丽的色彩。
毛舜筠的演技不用说,她将黄金花这个经历婚姻破裂、生活压力后仍然选择勇敢面对无畏前行的坚强女性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饰演她儿子的凌文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
他在片中没有台词,只有肢体动作,无论是跑步时的跺脚、控制不住的乱叫、还是发病时狠命地拍打自己,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毫无刻意表演的痕迹。
这样的爆发力和掌控力让观众一度以为他本身就是自闭症患者......
《信息时报》曾给予评价:
《黄金花》在剧作上不算非常成熟,但当中显示的质朴真诚以及人文关怀,足以让《黄金花》展现质感。
《南方都市报》也曾这样评价:
从客观上来讲,《黄金花》的短板也很明显。复仇狂想和现实之间的反复跳转,因为单薄的细节和单调的情节,多少造成了影片的分裂;故事的内核多少还是俗套的,而且格局有限;导演第一次的执导也没有避免生涩的手法和稍显稚嫩的表达 。
导演陈大利是个新人, 这部处女作《黄金花》,他用了5年的时间去修整。
对于电影的名字,他说道:
我觉得黄金花三个字非常灿烂,这个女人很伟大。写这个家庭的时候,我想把一个正能量的价值赋予给他们,给他们一个祝福。
同样,这部电影的英文名翻译为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印自《飘》里女主郝思嘉的一句话,理解为明天会更好。
影片中的他们虽然过得很苦,但同时也无比向往美好。
当黄金花还在为自己的艰难处境感到悔恨和烦恼的时候,她不曾想过平时看起来没心没肺的师奶也曾经历过一段丧夫的黑暗时期;
当她以为儿子就只能这样下去的时候,其实儿子什么都懂,只是不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
艰难的日子被层层剥离,人性中的美好瞬间被挖掘出来的时候,显得闪闪发亮。
生活很苦,别忘了加点糖。
是真的不错,由于原来的评论想删了不知道怎么删,所以在凑字数!!!!!!!!!!!!!!!!!!!!!!!!!!!!!!!!!!!!!!!!!!!!!!!!!!!!!!!!!!!!!!!!!!!!!!!!!!!!!!!!!!!!!!!!!!!!!!!哈哈哈哈哈所以要实打实140个字吗
《黄金花》妙在假借”打小三“的故事,探讨了我们和痛苦的关系。
毕竟凝望深渊,深渊亦如是。
正在想,是哪位导演如此强劲,竟然发现是为编剧出身的导演陈大利,而且是《叶问》《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种片子的编剧……又或者也许他只是把最好的本子留给了自己了吧(大误)。
贫富差距、老龄化、医疗资源紧张……面对层出不穷的城市病,走过80、90年代辉煌的刀光剑影,香港电影开始盛产“边缘小人物”剧情片。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在少数,近几年更是出产频繁,《一念无明》《幸运是我》《踏血寻梅》,在香港的院线上,几乎都叫好又叫座。
记得在《一念无明》的首映上,黄进自己也承认,在电影中他没有给出解决方案,这样收尾可能会让观众不买单。这在电影里是很致命的,只是说”我们继续一起走下去,走一步是一步吧“,显得非常消极。对于期待故事的观众来说,也是难有启发的。或许是黄进还年轻,并没有能思考得透这个社会问题,又或者在思路上,他也原本只想达到这样一个完成度。
当然,我自己是非常看好《一念无明》的导演黄进的(他本人很帅气),但对比起来,《黄金花》确实让人惊喜。紧张的配乐、凶杀的元素都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边缘人的故事,除了卖惨之外,可能性还非常丰富。
港漂多年,不知道内地的观众看“港式悲剧”能有几成的感同身受,毕竟这些所谓”正港味“的故事远不如古惑仔、警匪片刺激。无论是《幸运是我》,还是《一念无名》,再惨的境遇,主角仍然有房住、有工作可以养家。如果硬要渲染香港的底层过得比内地惨,那也只能说是强装外宾。于是,《黄金花》的切入点选得非常聪明,不过度渲染无用的惨来”共情“,而是讲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打小三“故事。我也相信,这样一个故事,在内地的票房不会不卖座。
简单说说这个故事,毛舜筠扮演的黄金花是故事的女主角,她和出轨成性的丈夫生养了一个弱智加自闭的儿子光仔,而后全家的生计都靠丈夫在外做驾考教练的薪水过活。而故事便落脚在丈夫和驾考学生”丹凤眼“发生了婚外情,穿帮后一走了之的时间上……家庭被拆散,只能和儿子相依为命,黄金花在绝望的谷底,压抑交织着怨恨,她打算向第三者复仇,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她花了大钱,联系搭乘走私的船只,制造不在场证据,计划自己捅死那个破坏她家庭的狐狸精。
说是打小三,实则第三者插足只是速度激发起黄金花女士常年对生活的痛苦感受。她坐在崩溃的悬崖边上已久,不知道应该怎么离开。
婚外情解剖了黄金花的痛苦——跟踪、并排期狐狸精的时间表,过关去深圳再返回香港,她的复仇之路步步为营,持刀已经走到了小三家门口,然而却发现愤怒和仇恨并无法解决复杂的人生。——她发现精心设计的复仇计划,竟没有考虑到被电梯的闭路电视拍下的可能,最终只好放弃,接而小三的一次面对面挑衅让她再度燃点报仇之火。这一段常常使用搞笑的方式来拍摄,也提醒我们并不是正戏内容,从中我们真正可以窥探到的是她的生活——丈夫的出轨让她抬不起头,儿子的不受控制让她不断向人道歉、必须带着儿子的特殊状况,导致她寻找兼职养家举步维艰。
痛苦是黄金花的核心情绪。在本片中,儿子和家庭是她的痛苦之所在。她也说过,如果不是为了儿子,早就会离开这个家了。我觉得电影的核心就是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深处绝望,如何与痛苦和解。
对于生活的绝望,低级的快乐虽然奢侈却毫无意义。我们往往不知道快乐是为何,这种情绪只会让人陷入迷茫。比如沉溺在男女之乐的”丹凤眼“,和逃避责任后片刻欢愉的丈夫,在快乐中他们迷失;黄金花也是,想象复仇的快乐,让她失去理智,只想用杀人的方式解决问题。
而逃离痛苦的唯一方法是理解。代表着黄金花痛苦的光仔,在最后拯救了她。站在痛苦中思考痛苦,承受生活的轻和重,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就像光仔一样,黄金花创造了他,而他也许并不会和你有完整的表述和对话,但它窥视着你,渗透在你的生活中。甚至,在所有的情绪中,你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和它相处,凝望深渊,时间久了,你成为了痛苦本身,痛苦亦能理解你。
最后一幕光仔在即将出发砍死小三的母亲面前大哭大闹,便是最好的解释。他完全可以感受到母亲所想,尽管他没有太多理解的智力。黄金花的痛苦瓦解了,她和生活的困境握手言和,于是她便能够继续共存下去。
不要逃避痛苦,你创造了它。唯有思考它才不会成为它。
它是你的猛虎,亦可以是你的玫瑰。
日本香港两部同名电影,虽然故事题材不同风格迥异。但同样以独特的视角来描写生活中最真实可又无奈的一面。本片作为与丈夫合力照顾智障儿子二十多年的家庭妇女,所表达出的坚韧与勇敢,和对残疾儿子伟大的无私母爱,真实感染了每一个观众。同样折射出了当代女性在面对青春已逝和真实生活中困境与苦难的心里状态。
当她面对拆散自己家庭的小三时,画面中的红色背景,完美表达出她当时一心只想手刃仇敌时内心中的愤怒与悲伤,但当她想到儿子可能会因自己一时的冲动而无依无靠的时候,仿佛心中的一切都以释怀。是呀!生活本就无奈多变,那又何必还要用别人犯的错,来折磨为难自己呢?其实面对生活的挫折,我们也不能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与向往。
就好像1986年《芙蓉镇》姜文在入狱前对刘晓庆说的“活下去,像牲口那样的活下去!”。虽然无奈残忍,可本片就是这种通过大量笔触描绘百姓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才能体现出华语电影中人性中的卑微与尊严。
一部靠卡司(无可争议的毛姐)撑起来的项目,不过比起【幸运是我】剧力弱了,好在片长控制得当,不啰嗦。PS毛毛姐和Prudence合唱小凤姐首本名曲,这倒是新鲜,哈。
影片确实结尾处理得不太好,三观太正煽情用力过猛,但前面大部分我看得都十分过瘾,用略带夸张的戏谑展现出一个自闭症母亲的复杂处境。毛姐真人实在太美了。
我也只是需要借一部电影好好哭一场。 哀伤通通带走 管风里是谁
中国电影还是得看香港
隔壁也在说父母要求子女的不多,只要平安健康幸福。人生惟有苦难的泥土里才能开出黄金花。
剧情其实有点普通,而且还有些俗套,像最后的转折点太过德拉玛。但胜在演员演技不错成就了整部电影,尤其是光仔当然还有妈妈,希望他们能得奖。中间突然变调,有点出乎意料,蛮大胆创新的,但我没有很喜欢,反而觉得有点突兀。如果可以继续淡淡的,慢慢的,细心的去诉说这对母子的关系,我觉得会更棒。
虐心,压抑,太过难受。毛毛姐演技真挚自然,平静克制苦忍下不失爆发力。凌文龙的演绎炉火纯青,郑欣宜的客串算是彩蛋吗?时隔十多年再度看回咱们大广东的冼色丽演戏,姐姐真的好美好sexy!不过和吕良伟的交欢实在看得人不甚愉快。部分桥段处理手法幼稚,居然找来了“小毛舜筠”谈善言演年轻版黄金花。
男主很不错啊!旁边的观众还问我他是不是真的智障……果然是话剧团出来的,演技可以说比吕良伟还好了
是喜欢的题材,香港市民的细碎生活,特殊母子的平凡日常。从老年痴呆到躁郁到自闭,近年都有港产片在关注,很好。虽说难敌《幸运是我》,毕竟仍被指斥凌乱粗浅,但仍看得津津有味。刘美君吕良伟江欣燕等老港都赞。凌文龙的发挥空间比毛舜筠大,难怪双提名,但Mo姐拿金像影后,绰绰有余了。我押她。三星半。
对于香港的温情的小品,我向来没有任何的抵抗力。即使全片从头到尾,也都只有演员的演技这一个看点。
非常感人 几番落泪 最戳心的台词是 “我不恨你抢走我老公 我恨你抢我仔的爸爸” 毛舜筠和新人凌文龙都演得真好!
9.4/10 最愛男主原型的家俊弟弟在映後談時於戲院走來走去, 搶去我最愛偶像毛毛姐的風頭.....毛姐離我只有 3000MM.....我竟不敢說出我愛了她30年....
毛姐你好嘢!你的“开封有个母夜叉”和刀削腿毛是现在想起还会笑的童年经典笑点哈哈哈~黄金虾哈哈哈~为人父母,想到就心酸。20180412@佛山CGV见面场
无甚亮点,没想到一个新人导演的作品竟如此老气横秋,价值观陈旧,类型也十分杂糅跳脱,而且那些闪回片段的设计都太难看了。MoMo和凌文龙演得都不错。吹啊吹让这风吹,Tomorrow is another day,也许总有一天,我们会学会跟自己妥协,同生活和解。
mo姐得单独加分 这部戏除了她的表演也是没什么好了 所有东西都流于表面 最后吕良伟的回归更是可笑 男主过于吵了 不禁想起海洋天堂的文章 的确是比这个好的…导演还是先做一个好编剧再来拍戏吧
没有亮点的打自闭症情感牌的故事,母亲含辛茹苦,父亲中间“叛变”,但终究是爱儿子的,自觉回归家庭。剧情穿插母亲精心设计杀小三过程的情节,故事内核是感人的,可能主要来自于我们对自闭症家庭生活的天然想象,而不是电影本身创造出来的,所以看得过程觉得很寡淡。
没像其他人看出《一念无明》感,倒是和国内的《别离》异曲同工。苦命妈妈+自闭症智力障碍儿子的设定的确考验演技,也是本片亮点。但剧情没头没尾,每场戏之间很割裂,好戏连不成好片。杀人策划漏洞满满,没胆弄成《维多利亚一号》,只能强行治愈,强行浪子回头。两星半。PS儿子总让我出戏到董子健
吕良伟,看看人家田壮壮,都是教练,人家就不出轨!
2.5 低配「一念无明」,新人导演的各色学生腔,不过毛舜筠和凌文龙的表演的确是蛮有内容的。所以就算导演编剧问题琳琅满目:戏与戏割裂,家庭危机、底层/自闭关怀和亲情东扯西扯,还是能沉住看下来,至少每单场戏的内部靠优质的表演有了完成度。另外,认真拍、有社会责任感的华语片,还是不至于甩两星。
每个人活着就像炼狱,就看你放不放过你自己了。终归是儿子救赎了母亲挽回了家庭。导演详略处理不当,中间一段凶杀幻想把节奏带偏了,整部片子几乎就是靠几位演员撑场。这几年香港越发的走向低成本人文题材,以前的香港好莱坞商业气息渐行渐远了。这种关怀人性的现实主义题材不应该低于三星。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