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以为演的是狸猫吗,在我看来演的就是人类自己的故事,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寓言故事;如同伊索寓言以动物来隐喻人类社会!如果吉卜力工作室把《百变狸猫》拍成弱势群体反抗暴力强拆,那么有可能会被禁播,所以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影片靠后才点名主题:只有人类才能适应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也就是说,人类过着表面光鲜,实质上却是廉价劳动力的生活!这种生活其实不适合人类,因此片末才借狸猫口吻告诉观众,要保护小动物,其实是保护人类自己不被物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唉,希望你们能看懂!
在看过的这些日漫里,不管电视剧还是电影,以狸猫为内容的有很多,而且这种大部分都是讲述狸猫与人类的相处,从情感的方面。昨天看了这个《百变狸猫》的电影,感觉风格很不一样,主题是环保,内容主要是狸猫和人类的战争,看完之后挺有感触。
人类为了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了大自然,破坏了狸猫以及其他一些动物的生存环境,狸猫为了报复人类,苦练变身术,学会一身本领。狸猫变成人类以及其他的一些怪物来吓唬施工队,人类把这些当成“灵异事件”,而这种做法也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人类还是不停休止的来开发森林。这部电影以狸猫的角度来讲述,呼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即使要开发,要发展经济,也不应该以牺牲别的生命为代价。凡事都要有节制,人类应该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不是变成他们的天敌。
如何评价高畑勋的动画作品?
其实比起在吉卜力工作室中宫崎骏的影响力,高畑勋对于世界动画的影响力并不亚于前者,但同时两者比较起来又似乎有点尴尬,当《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相继创造了票房神话的时候,高畑勋的作品却不断地遭遇“低谷”,《我的邻居山田君》和《辉夜姬物语》都没有收回成本,《山田君》之后高畑勋更是14年内都再也没有出过新作品,可谓打击不小。
即使都已经是吉卜力乃至全世界的占据大师地位的动画导演,宫崎骏和高畑勋的作品却可谓内容上大相径庭,不妨从《百变狸猫》,这部高畑勋最后一部挣了钱的作品说起。
其实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有想过很多事情,除了《山田君》之外(因为我还没有看),《百变狸猫》其实是高畑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奇幻”的电影,《萤火虫之墓》大部分都是写实场景,《岁月的童话》分别可以直接拍真人版,《辉夜姬物语》这种“神话”作品,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辉夜姬在人间的故事展开。而《百变狸猫》中,故事的主角是一群轻松愉快的狸猫,它们与人类之间产生了对抗...这种故事听起来,更像是好莱坞会拍出来的,一部讲述人与自然之间对抗的童话故事。
但其实我想得大错特错,《百变狸猫》中的很多细节都会让我反复地思考着,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百变狸猫》的开头是特别地可爱和童趣的,一群写实的狸猫在树林里双方对峙,在冲锋到跟前的那一刻,它们的双脚提了起来,变成人形,穿上日本武士的盔甲,像很多动画中的卡通人物一样开始蹦蹦跳跳,更好玩的是,当狸猫被打败了之后,它们的人物形象变成了儿童化的涂鸦,软绵绵的躺在地上,从这一段能看得出,在电影中,狸猫的形象是经过了细细地考量的,它们打架时,穿着和服的“婆婆”突然搅乱战局,像当家一样把两边的头儿骂的抬不起头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狸猫的一项绝技是变身,技艺高超的狸猫能变为人形,而有些好吃懒做的狸猫变身时总是会露馅,这一段的剧情也非常热闹,非常搞笑,特别是狸猫变成人走上街的剧情,可以笑得人前俯后仰。包括前面的开会,训练,实践,导演似乎是想跟我们说明,这些狸猫的缺陷也很大,他们总会在一件事情大功告成(或者还未完成)时开始习惯性的聚会,在聚会上大吃大喝,不管不顾,像一个爱喝酒的中年男子一样喝到头昏脑胀,晕乎乎的睡到明早才算完事;他们好吃懒做,宁愿盯着树上的果实,也不愿意对自己生死存亡的变身术感兴趣;他们缺乏管教,替死去的人类默哀时,大家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不顾婆婆和和尚的反对继续到草地上庆祝;甚至他们中间也经常出现矛盾,主战派和主和派永远在争吵。
其实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高畑勋在《百变狸猫》中的野心显然不止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如果只是为了呼吁大家注意环保,这些细节是不会出现的。 在这些描写中,我需要把狸猫们故意制造工地事故的故事专门拉出来讲。红军的首领权太是一个十分激进的狸猫,他倡导狸猫应该用一己之力消灭人类,夺回自己的森林。并且他因此制造出了几具严重的车祸,3名司机因此身亡,接着他们疯狂的在草地上庆祝,缺乏耐性的他们甚至连默哀都没有忍住。
不知是否是高畑勋故意为之,但我不禁地擦了擦冷汗,我相信观众在看这段欢乐的庆祝时内心是难受的,因为站在我们角度来说,这些死去的司机又有什么罪过呢?但导演甚至用了欢乐的场面来强调这一过程,这使得电影走向了危险的道德讨论的道路。但此类的道德问题已经在高畑勋导演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次,有趣的是他一次也没有回避过:《萤火虫之墓》中的小女孩在哥哥好吃懒做,不求生存的顽劣态度下,最终导致了女孩的死亡;在《辉夜姬物语》中,女主角和有妻儿的男子勾搭到一起,还发起了私奔的浪漫篇章;即使是很温柔的《岁月的童话》中,妙子所回忆起来的事情实际都不美好,这些回忆大多数也没有在现实得到解决,比如爸爸打的巴掌。在高畑勋的故事中,也没有特别让人留念的动画人物,而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他描绘的富有精神力,勇敢的女孩和男孩,在高畑勋的笔下少之又少。
其实,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宫崎骏的动画会比高畑勋受欢迎,除了宫崎骏的动画中拥有史诗风格的背景,宫老的笔下的角色:千寻、阿西达卡、琪琪等,都是令人疼爱,心中充满了正能量的角色,这是动画片当中观众,特别是孩子们最希望看到的形象。
比较宫崎骏和高畑勋的动画世界其实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也只是蜻蜓点水地举些例子,不敢多有深究。回到电影当中,变身的狸猫使观众们大开眼界,狸猫扮鬼的故事也好笑地不得了。可是狸猫们每次遇见了人类,他们都会变回原来的狸猫身子,就是在生活中的狸猫一样。电影似乎一直在强调此点,片中连公狸猫和母狸猫间生娃娃也用写实来表达,可以说,片中的所有狸猫虽然都站着走路,和人类一样说话,还可以变身,这是观众和他们狸猫的视角。这似乎告诉我们,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他们的形象是正常的狸猫,这两条线是一个世界的,高畑勋特意在开始狸猫大战的旁白中说道:“当没有人类时,狸猫们是直立走路的。”他不厌其烦地在表达:狸猫们的童话世界,是可以用人类社会的思路来解释的,只不过我高畑勋在动画中把它画成了动画的形式而已。
但我又忍不住地疑虑道,这真的是动画片可以承载的形式吗?
看过《玩具总动员》的孩子朋友们都知道,故事中的玩具都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我们所看见的这个童话世界和高畑勋的《百变狸猫》很像,两者都一直存在着人类世界在干扰着电影中的童话世界的因素,但是即使这样《玩具总动员》的世界还是浪漫化的,而看着《百变狸猫》总会觉得有点别扭,因为高畑勋一直在用真实、残酷的世界在考验着这一群狸猫,包括狐狸先生为圆眼镜的长老展示东京的花花世界一样,还有长老周围的美女,看起来特别的刺眼,特别的不适。而《玩具总动员》中的人类世界只是糖水而已,可这只是一部动画片,何必要计较着真实与不真实呢?
我们再来看习惯拍摄现实与魔幻的《空想新子与千年的魔法》,新子脑袋中的奇思妙想和现实的悲伤相映成趣,但片渊须直也只是点到为止,在结尾处,新子拉着同伴的小手,穿越田野,那时的美好已经穿越了悲伤,它试图与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做出和解,多么美好的瞬间啊!但是在《百变狸猫》中,故事带有的情绪是很复杂的,对于狸猫来讲也是无力去解决的,所以它既不能解决掉这些问题,又无法做出和解,这些狸猫就和鸡蛋去撞石头一样,不会变身的狸猫跟着长老,配着欢乐的乐曲,开着小船奔向极乐世界,要不他们变身,隐藏在人海茫茫的东京中,当着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它所带有的思考,其实已经达到了“文化冲突”的课题上,《百变狸猫》无力去承载这样的一个使命,但是按照全片的质量而言,我觉得没有哪个导演可以像高畑勋一样完成这个复杂的故事。
现实,现实,这是高畑勋永恒的命题。长老发起的极其绚烂的鬼怪游行,绚烂、华丽,这是只适合用动画表达的形式,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有别于宫崎骏《幽灵公主》中山兽神最后的现身和《千寻千寻》中新奇古怪的大浴场,它是走向城市的表演秀,它扎根于现实,而不是凭空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高畑勋创造的是狸猫用生命所塑造出来的诡奇世界,表达城市人已经疲于想象的状态,略带一点失望之情。
我在前面讲了两点,第一是高畑勋对于遇到的道德问题直接应对,第二是极力描写现实社会。其实他们可以归结成一点,即“高畑勋不畏惧在动画片中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即使它看起来不太适合用动画片的形式表达,但高畑勋义无反顾。”
他和宫崎骏一样都很善于利用动画片中的可爱、欢腾,适合孩子们的元素,还有点恶趣味(比如狸猫的睾丸,真亏日本人想得出来)。但在突破观众底线的一些故事元素上,宫崎骏用的是断头断手(《幽灵公主》)吃人(《千与千寻》)恶心的敌人(《风之谷》),高畑勋选择的是似乎是违反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伦理方面?)的问题。比起宫崎骏在画面上给出的挑战,高畑勋似乎更让人不适。
但这并不代表高畑勋的艺术创作方向上是错的,其实可以挖掘到此处,才可以说明高畑勋作为世界级动画大师的特色之处。
《百变狸猫》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主角。 想到此处的时候,我真的是有点汗颜,创作者是多有自信,才敢在一部动画片中不设主角,不设反派的电影都少之又少啊!视角飘飘呼呼,一下子聚焦性格暴躁的权太,一下子聚焦婆婆和和尚爷爷,具有主角像的狸猫(甚至忘了名字。。。就是讲话时候特别冷静,和女朋友一起扮白脸娃娃去吓建筑工人的小狸猫)出现了几十分钟后,故事又转到了奔向远方的使者....这样讲故事的好处就是让观众有了对电影各个方面的思考,但致命之处就是故事没有主线,没有动力让观众看下去。所以即使故事中有那么多好玩的奇思妙想,如此绚烂的画面,到后半段还是让人不能专心观看。但是故事又在主战派,主和派,狐狸先生的角度叙述,提供了一种又一种的思考,这样子实际又让电影可诠释的角度变得更多。
所以真的是感慨,都以为宫崎骏的动画中已经存在了很多超越动画的思考,然而高畑勋在《百变狸猫》中的野心更大——但是他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还是有的啊。
所以尽管结局令人感动,但是它其实只是为了给予一个好看的结局,狐狸先生的线索也没了,它不能解决故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所以这是很可惜的。我其实也很好奇,《百变狸猫》当年在日本上映也收获了40亿日元的票房,大家真的如此喜欢这部作品吗?
没想到自己看《百变狸猫》居然收获颇多,总结出来,还是遗憾多于惊喜。如此执拗的高畑勋,我晚了两年向您感谢,谢谢你所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只是遗憾的是,1999年-2013年之间14年的空窗期,您没能多创作多一点动画作品,真的是令人遗憾啊。
这部在欢闹中蓄着悲伤,最后一笔又挥洒出来的电影,新颖的笔法更加触及心灵!
狸猫也许只是一个代表,不仅仅是这一个物种,它以狸猫的生存为一个切口,映射着我们的大环境,时间的不断流逝换来新时代的发展,而此时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一步步逼近,青山绿水还在吗?
多摩的狸猫家族深受其害,他们吃的变少了家也不美了,他们的森林在一天天的衰弱,他们与人类也不是和谐相处,而是视其为敌人,更有狸猫杀害过人类!
他们憎恶自私自利的人类,于是本来不和的两派狸猫握手言和,共同抗击欲求不满、不断扩张的人类!
本来这样的剧情并不少见,按以往发展都是动物们以自己的方式惩罚了人类并告诉了人类,破坏环境是不对的等等!然后人类知错就改,开始保护环境,种树种花改善水源,最后以一片美好收场!
然而现实并不是童话里的故事,百变狸猫也不是童话里的故事,学会了变化术的狸猫了解了人类世界,即使是再坚强勇敢的他们也不能改变一切!
变成人的他们也是挤公交,吃着便当在另一个世界浑浑噩噩,他们太伟大也太弱小,伟大的他们靠工作帮助着自己和不会变化术的同伴们找到食物,弱小的他们改变不了整个发展的政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森林不断的变少。
最后最感动的是一群曾经的好伙伴们终于重聚,他们利用变化术变出来一片绿色,原本晦涩的世界亮堂了起来,这里色调的变化也利用的很好。草坪也茂盛了,花开了蝴蝶来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的污染物也不见了!
游行的比较:狸猫合战和红辣椒,胜者——不分胜负
1.都是傻瓜的血脉使然呢。配合《有顶天家族》看更好,更能理解日本文化中狸猫的形象 2.结局半小时很感动,半是妥协半是无奈,半是幽默半是辛酸。3.妖怪大游行一本满足~其实涉及民俗的部分篇幅不少呢 4.总觉得有讽刺。。。官僚开会左右之争武装政变神风特工队神喵的
宫崎骏的动画真的不是一般的牛逼,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在1994年就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问题,并且做成动画,把环保的意识灌输到孩子的心里,让他们以后为保育做出贡献。人类又能比动物高尚和聪慧多少呢?就算是比它们更加聪慧,最终的结局不都是一样的吗?人类,不过也就是狸子和其他动物的本身。
最后的幻象让人泪奔,只是一切再也回不去了。
想起有顶天,和狸猫有关的片子总像是由乐天者讲述悲伤的故事。一开始以为是clash of civilization,后觉着眼点似还在融合之痛,结局在最开头的隐喻中便已阐明:人类如啃食树叶的虫般无处不在,同时又像佛祖般拥有工业神力,而狸猫,不过是群喜爱变化和玩乐的小动物罢了。
片尾十分钟瞬间泪崩,我们都是那些会变身的狸猫,讨厌城市还不得不进入城市生活,心里一直想回到那个美丽的森林中。家园被破坏了,我却不能在城市中哭诉。不是阻止城市发展,因为它已经无法阻挡,美丽的乡村一天从国家消失了。狸猫的哭泣,大地回绿是痛心的怅叹,那绿草围绕的小路,路上步履蹒跚的老林
宫崎骏讲故事的能力还是不如高畑勋,高畑勋的想象力却不输于他.........技术方面我不太重视......高畑勋才是吉卜力最强
狸猫们说着日语喝着清酒唱着民谣跳着民舞身着日本传统服饰还能变形成人?这比X战警蓝魔女还厉害!可他们却对付不了人类?能力越大竟然灭绝越快?显然这种故事设定从种间竞争优胜劣汰的生物演变角度是解释不通的。“百变”之技,更像是一种服务于动画想象画面奇趣让观众大呼过瘾,而非剧情逻辑之内与人类博弈的实用技能。于是再次印证本人的老观点:高度风格化神话/古装/动画之类故事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只能遥讽,无法对接。所谓只能遥讽是说在狸猫族群自己封闭圈子里,有好斗的,有和平的,有会变的,有不会的,有被排挤的,有被拥戴的……然后这种性格与互动可以投射出人类社会的某种时代危机。若非如此而是叙事贪心妄图与人类直接产生关联,那么许多原始设定卖点都将面临失控失职失洽的风险。
在现实面前,梦想再坚硬,也只是个蛋。纵使百般不愿,彼得潘总归要跟社会订下契约,假装大人来生活。不知何处是家,不知如何消解……
细节幽默感人,整体故事主题先行,有点脱节。
从最后一次的幻象起开始流泪。很感动,最后的歌曲很欢快,但是听起来总是很沉重,还是止不住地哭了。
用欢快和喧哗谱写的自然悲歌
真可爱,全程都被变身狸猫逗得哈哈直乐。整个电影换成人来讲可能会觉得哎呀搞什么,东来一拳西挠一下的能搞出名堂才怪了!会干着急。可换成狸猫就那么亲切,令人感伤,甚至更能理解了。多少特别又弱小的人被这个社会吃掉了呀。变成沧海中又一个麻木的灵魂,能记起自己过去的样子已经是福分
自然主义的传统故事,还有暗藏了日本文化对性的达观态度,这种片子一定是老头子才会指导出来,村里长老的那种老头子
一种爱玩的生物再也唤不起敬畏之心,与其说关于环保、不如说是关于等价交换逻辑下蝇营狗苟的人生,当暴力革命成为了无法起作用的选项,便只好在百鬼夜行和变回旧时山川的幻术中聊以自慰。结构的变化挡不住,好在狸子们还可以在被分割的草地上起舞。神话与别样的生活方式的回声。不绝与绝望。
6/10。媒体借闹鬼制造新闻,游乐园冒名顶替趁机炒作,警察射杀护林的动物;狸猫内部的和平派与强硬派的弹劾斗争、民族传统复兴和抵抗建设。有人认为狸猫的混乱暴动暗喻了人类历史上的所有革命,其结果是令人哭笑不得的白费工夫,跨物种同化成了唯一活路。前半各种开大会的段落谐趣,后半故事说散说教。
其实所有动物在人类眼里,除了宠物就是食物,何曾有过真正的和平共处呢?这片的结构有点散漫,而且感觉主角换来换去的。高畑勋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但讲故事的能力明显是不如宫崎骏啊。
(8/10)《百变狸猫》和《进击的巨人》本质上是讲述同一个故事,但《百变狸猫》幼儿画风的外貌下,却是远比《巨人》更现实、更残忍、更冷酷、也更有深度,主人公们发动的“地鸣”在敌人(人类)眼中其实只是“主不在乎”,越是想“一个不留地杀光人类”,越是换来自己更加狭小的生存空间,最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一片自己制造的回忆幻象中思念着美好的青山绿水。相较之下《巨人》其实满中二的,抛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却也把“消灭全人类”描写得太儿戏,落入了主角掌握着“祖传秘密大杀器”的俗套,要知道希特勒有组织、有纪律、使用现代科技、并在多个国家(包括法国和苏联)的大力协助下,也没有灭绝掉犹太人,但在动漫中艾莲扔几个祖传巨人、诺曼在乡下实验室搞出几滴药水,就能灭掉拥有当时最高科技的整个文明,“灭世”哪有那么容易。
这其实是宫爷爷的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其实是一部很有一种很悲壮的幽默的感.狸猫们面对那个世界,没有办法改变.另外,还很喜欢里面的两首歌曲.虽然唱得很欢乐.但是看了那电影的后遗症就是,每次听到就会想哭.
拜托,不是宫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