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看了《隧道》《海云台》《潘多拉》,但要属最震撼的,还得是《潘多拉》。看过很多网友对《潘多拉》的看法与角度,都很有见解,但在本篇文章我想提及一个可能没有被提及的角度——“在舍生赴死前,人到底是恐惧还是无畏?”
相信在我们传统的动画,电视剧,电影内容当中,在我们漫长的成长路线当中,伴随着我们的始终是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怀揣着赴死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坚定的眼神,勇敢的心灵......可能是去炸敌人的碉堡,可能是去炸敌人的坦克,也有可能是去刺杀敌军首领。但是这一切好像总有一种......太过随意,太过轻松,太过简单。
一个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真的有如此的坚定吗?
当然,我们当然承认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会有一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之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生死于脑后。
但是,历史,英雄事迹是由一个个平凡的人,一个个最平凡的躯体所造就的。是人,总归就会有恐惧,有担忧,他们有自己妻子孩子要去牵挂,有自己的父母要去赡养,甚至自己去充当“敢死队”也是犹豫犹豫再犹豫才决定下来的。
《潘多拉》在最后,男主人公哭着对家人说:为什么我得这么死去呢?我不想就这么死去。我真的,我真的非常害怕......我好害怕。
对啊,当他一个人看着自己的队友一个个离去,只能对着头盔自说自话,看不到,听不到自己地母亲,妻子,家人的面庞与声音,面对着犹如人间地狱般的房间,即将到来地“坍塌”“辐射”“冷却水”......他怎么会如此坚定地去赴死啊,他怎么会无所牵挂啊,他怎么会......不害怕啊?
我认为我们许多的历史,始终忽略了每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人,同时每一个真实而又具体的感情随机也被忽略。我们有选择性的去放大我们希望放大的,所谓的“坚定”“勇敢”,这当然有一部分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在这些人所呈现出来的“无畏”“坚定”背后的情感,或许我们会变成一个未加思考便劝人“无畏”的冷血动物。
这些平凡的人当然会害怕,这是人的本性,这不可抹杀。但是我们之所以称他们为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在历经恐惧之后仍然做出了“逆人性”的选择——这便是闪耀在人性的光辉之处。
我们可以笑着赴死,我们也可以哭着牺牲,无论是哪种姿态,都值得被人民铭记,被历史歌颂。
想以此篇感想,致敬每一个平凡的英雄。
“现在出事了,一开始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还瞒着大家。现在有人死了,才让国民来收尾,这像话吗?为什么要我们为这个狗屁国家而死?"看了几部之后也熟悉了韩国灾难片的思路--政府高层某些人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最终酿成大祸。 灾难来临,生命一下变得不堪一击,然而在这样的灾难片中,我们看到拯救世界的并不是那些有着超凡能力和不死之身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原本平凡,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他们真真切切的牺牲才换来最后的力挽狂澜。 “总统阁下,他不是那个人,他叫姜在赫。”我很喜欢这个细节。虽然我们常说聚沙成塔,大灾大难之后的胜利也常常会以集体的名义被铭记。但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那些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逆行者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不该成为被人遗忘的沙粒,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住。
2个半小时,节奏紧凑。
首先对核能的利用应该是谨慎又谨慎,一定不要粗制滥造做豆腐渣工程。
当发生爆炸后,电影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不是应该有应急预案吗?很抱歉,我们并没有这种大的应急预案。确实,面对地震、洪灾时,有各种应急预案,但是实际上,充满了不确定性。像三年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很难事先去做一个应急预案,但是临场应变的能力,特别是政府对待这类事情应该怎么去处理,是值得思考的。是选择所谓的利益还是选择保护?如何处理好是选择5万人还是选择1000万人这个电车难题,是值得思考的。
主人公在赫,想逃离这个地方。因为他不想一直世世代代都为这个发电厂工作,他想换个环境,却最终死在了这个发电厂。 为的不是韩国,而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与孩子们能够更加自由幸福地生活下去。就像他自己说的凭什么他们的问题要由我们买单?他最后深情的告白:我不想死,我为什么要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最后说:“在赫,你辛苦了。”让人觉得这也是个人的生死矛盾。 为一个糟糕透了的国家去牺牲,诚然是不值得的,而如果这个国家是值得为此而牺牲,那当然也就是值得的。不管怎样为某人或为某事牺牲都是值得尊敬的。 所以多看看自己的身边的人,多关心他们,多考虑他们,爱你的,记住你的只有身边的人,这就是现实。其实不论是否成为所谓的英雄,最关心最着急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家人。
还有一点就是责任与觉悟。 厂长他为何折返回去,他为何不顾身体进进出出高辐射之地,显然是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
2个多小时的电影整体略有些冗长,看完只感觉庆幸这件事不是韩国改编自己的真实事件(可能借鉴了邻国),如果这是真实事件,那2个小时,足以让数百万人受灾。
本片从某种不方便说的角度讲,算是恐怖片,核灾难发生后的瞒报、延报、不及时疏散反而困住受灾人员、没能第一时间处理反应堆,建核电站时没有考虑保护措施,每一条都是无法挽回的罪恶!
zt发言征集英雄去拯救无能的zf和全国人民,这画面有点震惊,果然是其他国家无法拍出的话题!
这块为家人和人民现身的大义其实拍的一般,有点略牵强,但是也能更突出主题。我觉得在众多场景中,男主妈妈跟嫂子的婆媳关系转变很亮眼,大灾和小情相呼应。金英爱老师演技真的好,母亲和奶奶的身份发挥的真好! 这部电影的意义除了宣扬英勇无畏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让本土人民甚至世界都能了解核灾难的可怕,好好利用能造福人类,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罪恶的潘多拉。
最后一段的隔空对话,真的很好,那么长的独白,很考验演员台词功底和情绪。
《潘多拉》这电影拍得真是左。 男主怂,怂得彻底。但他临死前那一连串号哭着的絮语,痛骂了资产家血腥剥削的本质,否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根本执政合法性,揭露了国家机器"人造英雄"的虚伪与无耻。就冲他最后这几句话,我给电影满分。它比《挖掘机》《的哥》,更加接近韩国社会矛盾的本质。 他问,"我不过是想要一个幸福的生活,这很过分吗?为什么就这么难?"临死前他说,"你活着真是苦了你了。"从头至尾,他只是资本家们手下的一颗不情愿又无力反抗的棋子——哪怕是死,哪怕是成了英雄,这一切也与他的本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什么拯救国家?什么人民英雄?狗屁!我要不是为了我老娘我妹妹我嫂子我大侄子,谁他妈的愿意死!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韩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斗争精神,令他们更加接近于"伟大"。
看了很多的韩国犯罪片,灾难片,可是看到这部电影后面还是哭了。看过很多电影的,知道几个名词的人都能装比得分析一波拍摄手法和问题,但是在赤裸裸的现实和人性面前,一切的手法都是扯淡。
无论拍得是什么主题,表达得是什么,韩国电影拍得是真实的人,会犯错会害怕会逃避但也会奉献的人。它拍得当然不是最好的,我看哭的那些片段时,都会忍不住快进,可我也的确哭了。就为这部电影能够居安思危,以日本事故为基础拍摄出这么一部电影,无论拍得如何,只要故事是完整的,人说得话是真话,我愿意无脑给五星!
更多的,是很多发生在我朝的可以与之类比的灾难。比如天爆津火乍。那些消防员让我想起了,也许他们当时身陷火海里,可能想得和片中那个主角一样。他们其实是在为监管买单,他们也用生命承担了本属于某些人的责任!
最后,我想对那些分析电影手法头头是道的大师们感叹一句,你们好专业!
结尾告别直播是灾难片里煽得最狠的一次,眼泪狂飙,唉。就算害怕脆弱委屈也要去,不是为了狗屁的国家而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和孩子们,这就是为什么套路也能吸引人看完的原因。
临死还搞个电视直播废话吧啦败笔
大韩民国 电影 潘多拉。
音乐6 画面7 导演8 故事8 表演9 印象8 平均7.9/10 即使看了那么多灾难电影,即使熟稔于那么多煽情的套路,却依旧哭得稀里哗啦。影片对核电站的选材独树一帜,却也因此差点无法公映。角色无任何多余设置,可各司其职。大英雄的小人物化更贴近于人性与真实。节奏恰到好处,一些细节看出可谓用心之作。
黑政府、平民英雄、狂煽情——韩国电影之日常,能拔高还挺难的,三星打住。最后煽起情来核废料都等烦了好么到底炸不炸啊……全程釜山口音分分钟脑补垃圾欧巴à~~~李璟荣又特么演个老混球儿烦死那张脸了。
继汉江怪物、釜山丧尸、隧道塌方、致命流感、海云台海啸、特线虫入侵、摩天楼着火之后,这次核电站又爆炸,韩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
同样是核危机题材,小到人物背景,大到场面调度,深至争议反思,都比日影《天空之蜂》好很多。不因“黑”政府而加分,那是普遍存的秘密,顺势由剧情需要而产生戏剧冲突,合理存在;尽管后半段强行煽情,作为商业片正向结束未尝不可。电站周边村民的抗议合情合理现实,享受成果的城市人不应冷视。
地震前夜,老鼠疯狂逃窜,核泄漏后,人们也如老鼠般鼠窜。灾难发生时,所有车辆都想着逃命,但总有一些车辆逆向而行。野兽总是独行,牲畜才会成群结队。顺流的方向总是拥挤,逆行的车道永远通畅。可是总得有人逆着人流前行,自杀性进入辐射的电站,合上潘多拉的盒子。路过破败的街道,想起孩提的样子。
距离核反应堆爆炸20公里的釜山市受到了严重辐射,请继续观看污染事件下一部作品《釜山行》。
韩国电影擅长的就是不遗余力地黑政府和国家机器,此片更是达到一个极致,岁月号事件之后这更是一种政治正确了。本来还不错的电影,但煽情太过度了,后半段完全拖垮了节奏,尤其是结尾,干脆点死不好吗?
可以相信科学理论上的严谨设计,却难以信赖人治社会中的利害权衡;爆炸飞石灭城,群盲恐慌暴乱,最想离开的人选择了归乡牺牲,重返孩童时玩耍街道。韩国已将政治述求完美融合进电影娱乐性当中,也算是开拓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
全部是套路作祟,没有半点惊喜,太多韩式灾难片固有的模式,煽情过猛,主角全程靠吼,真是烦透了棒子这种扯破嗓子鬼叫的方式,节奏慢拍,结尾拖戏,唯一值得称道的优点就是将核爆炸和泄露的场面调度工作完成的不错,直指政府的内核主题也够直白,用伪命题控诉现实问题够新式,撒狗血的部分均千篇一律
上联:脑残师兄核电厂预言引灾难,下联:苦逼小哥弃女友悲壮救国家。横批:席八
核与人,下个世纪不知道人类都会带着防毒面具出门吧。
前几天多哈男双决赛的时候,刘国栋说李相秀打球经常会用力过猛,可能和民族情绪有关,觉得刘老师说得挺对😶
政府也是天灾的一种,韩国电影近年流行的经典主题。
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大规模人群恐慌(骚乱)拍得很到位,建议那些要处理这种情况的部门都看一看,我们的应急预案面对真正的逃命式的大规模人群恐慌,恐怕很是苍白无力。
这一万七千人也是我们的国民,为了其他五千万人,而要求这一万七千人牺牲,谁都没有这个权力。
类深海浩劫的设定,格局却到了国家层面。全程靠吼的釜山方言很是糟心,韩式套路的煽情也用力过猛,但灾难的完成度确实不错。7.0(人设最讨喜的还是护士小妹)
韩国人民多灾多难呀,先是怪物,再是流感,去年先是隧道塌方,然后是丧尸肆虐,如今是放大的三星手机核电站炸了。一贯的套路,黑政府,黑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