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一年的法学生,其实是不愿意在下班时间再看专业相关的电视剧的。尤其是其中一些案件的改编,确实让人有些迷惑,就更不愿意花时间看了。
但国庆回家时周围的好几个亲戚(既有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在聊天时都提到这部剧,并且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形问我“他们这样做算违约吧?”、“如果遇到xx情况,法院会怎么判?”,我才发现这部剧并非一无是处,对于一些对法律知识没有过多了解的普通人来说,这部剧算是一部比较接地气的普法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教育宣传作用,加上自己虽然学了六年法律却没有去法院实习和工作过,于是便花了些时间把这部剧完整地看完了。
从选取的案件来看,整体还是以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为标准,尤其是一些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件。同时,还选取了一些结合新兴经济模式的案件,例如网络主播猝死、强制性二选一等案件,算是“与时俱进”。此外,还选取了一些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案件,例如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自甘风险等。故总体来说,案件选取还是及格的,可以在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的普通人心中埋下法治的种子。但像一些案件的改编,确实是不合适的,已经有许多朋友讨论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如果最高法以后还要再做普法案例宣传,希望能多多用心。
从各个角色的的成长和感情线上看,就让人有些看不明白了。
第一,雨霏(实在想不起来姓啥了)和徐天两个的感情线, 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徐天单方面舔,雨霏一直各种拒绝,介意之前徐天没有和她商量出国读书的事情。她不是在因为案件痛苦,就是在跳舞,或者在因为案件太痛苦而去跳舞的路上,根本看不出来是怎么重新被徐天打动的,难道就是去跳舞的时候那随便聊的几句天?最后大团圆剧情强行和好,莫名其妙。
第二,叶芯作为最高法下来学习的法学世家的新晋职场人,其实是可以在剧情里展现出她的成长路径的,如果能描述她从最开始完全的理想主义者,到后面成长为一个和方远一样,可以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法官,可能会更好?前面的她让人无语,但是却符合人设,后面这个角色却完全失去了存在感。至于和周亦安的感情线,不是很懂为什么一定要有,我也可以理解大家普遍觉得家庭条件差距这样大的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吐槽。最重要的是,明明是男方先说表白在一起的,但后面女方因为妈妈的事情而痛苦的时候,男方啥也没安慰,就一直吃吃吃,全靠师傅安慰,完全看不出来两个人是情侣。
第三,稍微好一点的可能就是方远这个老法官,以前是排斥喝酒,只工作,不顾家庭,丧偶式育儿,到最后逐渐认识到问题所在。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也还比较常见,周围常有一些男性同事,以“加班”为由晚下班,其实也不过是在和同事吹牛,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
第四,我个人感觉拍到方远当副院长那里大家吃饭就可以结局了,后面狗尾续貂一段叶芯妈妈和舒苏妈妈的案例,简直是让人不能理解,像是纯粹为了向大家宣传“父母有犯罪记录,会导致孩子不能考公务员”。
从各个演员的演技和适配度上看,差别真的很大。很多案件中的配角演技都挺好,例如李芳凝换上叶芯衣服的时候的神情,真的好美,非常打动人心。主角方面,方远、王秀芬和舒苏,我个人感觉是适合角色的,演技也很好。王秀芬的人设不算讨喜,但却并不讨厌她(毕竟上了年纪的人的思想肯定是很传统,和新法官有冲突的)这和演员的演技是分不开的,哈哈。叶芯总体来说勉强及格,就是有点喜欢瞪眼睛演戏。周亦安的声音真的好奇怪,我看wb说是他拍完戏自己配音的,难怪觉得他和其他人不在一个空间交流。
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这部剧能有7分左右。希望以后它能为普法宣传开个好头,让这个社会少一些无脑的“舆论审判”,多一些人能增强法律意识,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
叶芯法官父亲是北京法学专家,有着丰富的上层关系。父亲的关系,在任何处都能庇护子女,提供更多机会。
1.如果有父母庇护,就可以轻松进入高级机关;2.如果有父母庇护,想到哪儿就可以去哪儿,父母任意安排;3.特权群体子女,不知民间疾苦,不懂人间悲情?;4.脱离实际的人高高在上,指挥着干实事的群体。
聚焦当下的现实存在问题。有些案件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相似案例。只能说导演也是个敢拍的,冲着这份勇气,确实值得一看的。 靳东老师还是比较符合老法官这个形象的。戴着眼镜一丝不苟。 在这里我想说蔡文静女士,哪儿个法官上班浓妆艳抹的,我感觉不够肃穆。整容感很明显,说话让人很不适。而且一味地在扮演为民请命的样子。 成毅…从头到尾那个台词在嗓子眼里嘀咕,很多台词都听不清楚,说话一直有气无力的样子。整体表现就是漫不经心,有气无力…… 这两个年轻演员,确实表现一般…不过我对这种题材还是感兴趣的,不求多精彩。
作为一名从最高法调到基层锻炼的职员(还暗示是她爸动用权利调动的),心理上有优越感可以理解,但你这样说话真合适?
代入一下其他人心理:
【我对你们基层法院】 --> 优越感满满
【想要来学习和锻炼】 --> 你是学习锻炼,那我加班加点工作是什么?
【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 这就指挥上了?
1、法官群像还不错,互相之间的相处增加了很多“人味”和同事情。有喜感和意趣的东西,不是那么一板一眼。
2、选取的案件还是不错的。很能让人共情,而且充满矛盾点。甚至有讨债者辱母这种很少被呈现过的情节。案件怎么判,如何判,需要法官一层层剖析案件,需要人情和法理拉扯,需要多方充分平衡。而不是简单是非对错的案件。有留白,有探讨空间。也能让观众从中看到法官判案时的思辨过程。
3、能感觉到到主创团队对法院内部分工、流程做过细致的了解,这也是给人这个行业剧很硬核的感觉。但在专业名词和专业流程上欠缺技巧性的科普,导致一闪而过后没有让普通大众形成理解。是硬核之外的遗憾。
4、女法官和男法官两条线交叉剪辑,分开行动,打乱了案件和情绪节奏。还不如专注于一条线,或者一个主题归纳下的两种呈现,从而能形成1+1大于2的关系。现在,分开讲述实在没必要。 很破坏观感。
5、画面和配乐上都有些老派。气质上没有把这部剧拉出主基调出来。有些遗憾。
整体上还是蛮喜欢这部剧的,节奏比较轻快,案件的选取带着社会意义。整体瑕不掩瑜。
工作这三年
到意外的和诉讼、仲裁打上了交道
以前觉得很不可思议的地方
却也是处理着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结合最近的工作
信访也好、案件也是
对法院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有的时候并不是自以为正义就可以
法律并不能明晰的去说对错
得有证据、有后果、还得有一定的危害
而且很多情况下,对错也不重要,权衡利弊才是
剧中有理想主义
却也让人觉得
闪耀无比
看了前三集,很有现实意义的普法剧,网红猝死案的结果真是体现了法制的进步,辱母案也很有社会探讨价值,可以追。
看了两集,两点吧,最高法院叶老师的种种行为有点不符合实际;成毅脱离古装演技还需加强。
成毅的台词真的是一言难尽啊,我开的后台播放,他有些港台腔,有时像有感情朗诵课文,有时好像嘴张不开似的说话,又时又是像某爽那样台词连在一起听不清在说什么。总之听的人着急,唉,好好剧看的人难受的呀
我觉得烂尾了。
作为电视剧来说,太生硬了;作为普法相关,又太浮于表面了。
终于等到最高法监制的剧了,第一集就是经典的刺死辱母者于欢案,是前几年很轰动的案子,最后判了防卫过当五年(剧中暂时没看到怎么宣判的)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法学生,看见真实案例被改编被搬到荧幕上让更多人思考,是法制的进步
超出预期,节奏很紧凑,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台词“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期待后续剧情发展。另外周亦安真是太可爱了,有一种无痛当妈的感觉…
超前看了前三集,非常正能量的普法剧,类似单元的形式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在这类剧上。节奏和叙事风格都很快的进入正题,可以说很多面和真实的还原了庭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在演员搭配上有靳东和王劲松这样的实力派,也有年轻有朝气的成毅、蔡文静,这个阵容可以说非常值得期待。这部剧有最高法的全力支持,算是很有意义了。期待后续的剧情有更多的庭审案件出现。
靳东,一个字,油腻,关键是靳东一会普通话一会又带了点方言,看着违和
节奏不错,有老演员搭着,成毅真是剧抛脸,继续期待
成毅 一年四季住我心里了。
案例还不错。🈶get到成毅的演技,不套路,幅度很小,但角色塑造得蛮有意思,不经意间贱兮兮的劲儿,挺讨喜的。
法考客观题考完的悲伤的第三天,一口气看完六集,内心澎湃而滚烫。如果能为法治事业献出青春和热血,那这条路走得艰难漫长一点,也没关系。
配角比主角出彩,成毅的原音让我想到了渣爹玄夜有点出戏,女演员总体一般,靳东的方言有点。。。。
真实案例很有看点,但几个主角吧……靳东有点过有点油,成毅表情和人设有差距不到位,蔡文静台词感觉跟不上,没有案例里形形色色的配角舒服贴合
剧情挺精彩的,真实案件改编,很有现实意义。成毅真是剧抛脸,把周亦安这个年青法官演得惟妙惟肖,小表情很生动。
最高法参与的司法剧就是不一般专业又好看,希望以后多多出品我可太期待后续案件…
最高法监制 真想看啊,可是我在考法考 没时间啊。
说好的丁克为啥不结扎
资本追逐利益,父母随机分配 好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