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前苏联电影《第四十一》的剧情内容,在豆瓣的简介里说的已经很详细了,简直是原片的文字复现。粗略来讲,全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从开始到红军队伍走出沙漠到达吉尔吉斯村庄获得补给是第一段(以下简称为沙漠段),在吉尔吉斯村庄发生的事情直到红军女战士和白军男俘虏在海难中幸存是第二段(以下简称为村庄段),两人的荒岛生活到结束时战士开枪杀死爱人是最后一段(以下简称为荒岛段)。
电影中作为主角,塑造了一个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与白匪军英勇作战的红军女战士玛柳特卡。当她刚出场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女英雄的形象——她是部队里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已经打死了38个白匪,并且一出场就又打死了两个。可以看出,她对上阵杀敌非常具有自豪感,每多杀死一个敌人都会自己加上计数。在片中主要起铺垫作用的整个沙漠段里,玛柳特卡展现的形象是非常阳刚,可以说是男性化或者去性别化的。电影很直接地表现了她刚强、杀敌如麻、言谈粗犷的特点;还专门进行了一次侧面烘托:部队里的一名男战士向战友讲起了自己曾经半夜想和玛柳特卡“睡觉”结果被打掉一颗牙的往事/笑谈。在沙漠段中,人们往往会忘记玛柳特卡是一个“女战士”,或者说,这个性别身份反而更为她增添了英武的色彩。在黑沉沉的沙漠中,镜头也始终对人物保持着中远距离,玛柳特卡整个的形象也仿佛是有意地在保持模糊。
然而从村庄段开始,镜头对人物(不仅玛柳特卡)面部特点的捕捉开始增加了。即就玛柳特卡而言,村里的姑娘想要接近她看守的英俊的白匪俘虏时,她的眼神里显然表达了情感十分复杂的排斥;全片情感进路的转折点——两人在讨论诗歌的时候,姑娘的表情显然更加复杂了:羞赧、钦慕,同时带着一些自己拙于诗歌创作的自卑和对军官老爷做派的提防与鄙夷。不难看出,这些复杂情绪的表现,使玛柳特卡的性别特征越来越增强了。
到了作为高潮部分的荒岛段,先是在情节进展中脱去了军装,镜头又反复多次给予玛柳特卡略带仰角的近距离面部特写,在人物造型上不仅面部的线条处理得更加柔和,一头金黄的卷发也变为散开,在小岛海边的强风吹拂下,玛柳特卡简直成了早期好莱坞电影里女主角的扮相,与沙漠段里风尘仆仆甚至是蓬头垢面的(女)战士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尤其对她进行性别主体询唤的一个情节是,玛柳特卡对军官说,“你的蓝眼睛真危险。”
——“对谁危险?”
——“对女人危险。”
——“那对你呢?”
玛柳特卡没有回答,但答案在他们两人之间、在观众面前,都已然呼之欲出。这也是全片第一次,玛柳特卡对“女人”这个称谓的体认——然而仍是未获得她自己口头承认的体认。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有一部作品,中文出版时书名被修改为“我是女兵,也是女人”,出版方大概是觉得这样的表述能使读者更乐于认同并最终购买。而这个表述最关键的意识形态暗示则是——女兵是作为政治(战争)范畴的附加的后天的外在的身份,女人则是本真的普遍的内在的天然身份。
这确实是一个很容易被接受的暗示——如果我们常常忽视性别身份本身也处在不断的社会建构中的话。我们常常会觉得“女人”是一个“干净”或极简的概念(更干净的可能是“人”),但问题是,请问在我们的社会规范中,“女人”这个指称难道就不意味着背后的一大串规定吗?(“人”也同理,如果人是自明的,又怎么会有“做个人吧”的说法?)具体到《第四十一》这部电影中,如果我们指认玛柳特卡是一个“女人”,这个看似纯粹的概念其实不过是要求着她一旦“爱上”白匪军官之后就要爱他、照顾他、为他烹饪(剧中军官不是不会杀鱼吗?)、放走他,甚至跟随他回到彼得堡的游艇上和别墅里去(在一些人眼中这叫“为爱私奔”或者“嫁给爱情”)。
而她恰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兵”,甚至“女革命者”、“女布尔什维克”的主体认同,才让她在上述那个询唤场景下,终究还是对“女人”保持了尽管是极为暧昧的沉默,也让她最后在全片的结尾端起了枪口,杀死自己的“爱人”成为“第41个”。
我们不难看出,“女人”这个能指在掌握意识形态霸权一方的使用下,只是表面上纯粹,实质上依然询唤的是某种符合霸权方利益的特殊的“女性主体”。事实上,全片三个段落玛柳特卡“女性气质”的一步步展现,也就是一步步“爱上”军官的过程,正是依然作为霸权方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询唤效果的体现。
“可是,她毕竟爱上他了呀!”对本片持人道主义观点的观众和评论者如此说道,“这怎么能说是意识形态询唤呢?”
那么就让我们讨论一下,玛柳特卡为什么会“爱上”这位白军中尉。
对于这个问题,这部电影一点都没有设置解读障碍,最主要的两个原因被反复提及:一双湛蓝的眼睛(外貌因素)和对文学艺术相对丰富的了解(文化因素)。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事有凑巧流落孤岛,再比如这个公子哥确实嘴挺甜挺会说话,也都起到一定作用,但并非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事实上,在两个主要原因中,也显然是第二个因素最重要。因为蓝眼睛一直都长在军官脸上,但在漫长的沙漠行进中(有一半战友在沙漠中牺牲了),玛柳特卡丝毫没有改变对他的态度,甚至在刚到吉尔吉斯村庄的时候也是一样。这个因素至多只是让玛柳特卡对他增添几分好感,真正让她的内心走向“爱上”的关键节点是探讨写诗的那个晚上,这个时刻的重要象征是“松绑”:松的不仅是军官手腕上的束缚,同时也是女战士心中的壁垒。
“蓝眼睛”作为全文的一个重要意象当然很关键,但它主要起到的同样也只是一个符号作用,湛蓝的眼睛事实上也是中尉“高雅的谈吐”、“渊博的知识”、“有趣的灵魂”的一个美妙的象征。反过来说,如果只有湛蓝的眼睛而没有后者,玛柳特卡几乎一定不会爱上军官;但假如拥有这些文化因素而没有湛蓝的眼睛,那么或许挺拔的鼻子、白皙的面孔之类的也会成为替代蓝眼睛的符号。
我们有理由指出,玛柳特卡对军官的情愫,最关键的来源是文化因素。
当他们谈论诗歌的作法时,这种文化因素还能以貌似“中立”的方式呈现出来,但当导演饶有深意地将一个家喻户晓的文本——《鲁宾逊漂流记》——植入电影并予以重要地位时,这一“文化”自身的倾向性就暴露无疑了。
众所周知,鲁滨逊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于17世纪的带有极强殖民色彩的文学形象,是早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次典型展演。《第四十一》选择这个故事进行讲述,无疑是有其深意的。更具体来讲,在荒岛段,军官(尤其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不断呼唤玛柳特卡为“星期五”,对自己的身份体认显然是带有殖民开拓征服色彩的鲁滨逊,而玛柳特卡这种野外生存技能强,言谈在他眼中又粗鲁没有文化的对象,无疑可以顺滑地投射为作为野人/仆人地位的星期五。甚至更美妙的是,男性-女性的性别关系还提供了一种比星期五更为到位的情欲满足。
事实上,不仅是军官这样看,玛柳特卡对军官的“爱”,我们已经说过是一种对“高雅文化”的依恋;那么星期五眼中的主人鲁滨逊,通过火器和其他种种现代文明方式的展演,不也正被他看作是一个在精神上值得依恋的他者,甚至是“父之名”吗?
无论是军官对玛柳特卡,还是鲁滨逊对星期五,都是因为自身成了高雅文化/文明的象征而占据了一个被对方精神依恋的位置,在此处他们的文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是因为占据了霸权位置(父之名),才能发挥如此的作用。玛柳特卡在片中反复流露出,她认为这些“读过很多书、受过教育”的人是厉害的、“高贵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关系模式的驱动下,玛柳特卡的精神依恋找到并抓住了“蓝眼睛”这个意象,进而仿佛迸发了“爱情”,并一步步地显露了自己某种看似本真然而有所偏重的“女性气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影片中所表现的苏联红军队伍,尽管有政委的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无疑还是不到位的,战士可以拿起刀枪闹革命,却无法摆脱知识(这同样不是一个“干净”的概念)崇拜的梦魇。无产阶级革命者当然是在“反抗”,但这种反抗没有被理解为“争回我们应得的东西、创造我们的文化”,而被理解为“我们在反抗某种高贵”。
当然,作为一个“女布尔什维克”,玛柳特卡毕竟还和星期五有所不同——她从前不是“野人”,无法那么顺滑地摆脱自己其他的主体身份,忘掉“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因而她在结尾部分就和军官发生了世界观及当下态度问题上的矛盾。事实上即使是星期五,在小说的后半段不也哭着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吗?所不同的是,星期五之前的亲情伦理关系能够被鲁滨逊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很好地容纳收编;而玛柳特卡所属的布尔什维克阵营正是刺破后者的东西,是资本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异数,是无法被抹平为顺滑叙事的空点。这个异数,使她在最后一刻没有辜负政委(对她来说同样是一个进行询唤的大他者)的嘱托,而是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爱人——“第四十一”。
影片没有叙述玛柳特卡的结局,但不言自明,在白军增援已至的情况下,牺牲是必然的结果,因此第41个也就是最后一个。但我们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牺牲,杀了爱人的玛柳特卡也可能不会再投入战斗。因为正如刚才所说,由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明显的不足,政委的命令对善于百步穿杨(作战技术)的女神枪手来说,同样是一个外在的询唤,而没有培养出战士自己的主体性,这导致了她在遇到“高雅”的军官另一种询唤时的错乱,最后虽然在两难之中还是杀了他,但可以想见,由于处在这种她无法理解把握的错乱状态下,这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创伤性时刻。
那么,为什么要在1956年讲述这样一个苏联建国初期的故事呢?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刚看完电影不久,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并未查阅相关资料,因此进行的评论都只是属于推断的层面。
这些推断主要指向的是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问题的担忧,知识崇拜(或知识分子与群众关系问题)或许是社会主义国家官僚化之后的常见现象;与之相伴的问题是技术主义的倾向,玛柳特卡不就是一个作战技术高超,思想政治不到位(只专不红或似红实专)的典型吗?
在1956年这样一个苏共二十大召开、匈牙利事件发生的社会主义阵营关键年份上映这样一部电影,大概也体现着时代的脉搏,但因为笔者知识不够,又缺少资料收集,因此最后一部分只好存而不论,作为一个思考的方向了。
简单的剧情在当时却可以说是轰动一时,战后的苏联宽松了影片的政治倾向,于是格里戈里拍摄了这部第四十一,并且电影的许多方面都已经跳出了在政治高压下的刻板和教条主义。 我们可以把两位主角分别当作两种势力,女兵是有着高度革命思想的革命红军,这些人的思想死板,将国家看作第一但却不能接受新的事物;而战俘则是厌倦旧社会的具有新思想的一群人,这些人厌倦了战争,厌倦了人们为了一己私利烧杀抢劫的狼狈摸样,对新的和平的时代抱有无限的憧憬,而影片跳出刻板的第一点就是让这两人相爱。比此完全不同的思想甚至国别,理论上你死我活的角色竟然最终相爱,我认为这既是一种对当代社会人们死板的调侃和讽刺,也寄托了对未来人们消除国别和人种上的差异,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去爱别人的期待。 第二就是影片浓厚的人性,战前的影片可以说是将人性抛在一边,只注重塑造出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完美型形象,而这部影片加重了对人性的描述,不论是在沙漠上为死去的战友埋葬,丢掉骆驼后对战友的原谅,还是为了父亲而出卖红军的小女孩,或是在路途中逐渐相爱的两人,都赋予了影片中角色浓厚的感情色彩,也是一个对旧的电影人物英雄形象的突破,告诉大众,人无完人。 第三是认清现实,彼此相爱的两人在荒岛上度过了最为美好的时光,可是最终来接他们的帆船上面却载着敌人的士兵,而女兵还没等内心思考便开枪击杀了他的爱人,恍惚间她才反应过来,自己杀死了自己的爱人,导演让跨越国际的两人相爱,而最终还是败给了彼此的使命,也是暗示了新旧思想之间的融合势必是两败俱伤,抨击当时政治的同时也是在同情那些因为跨越国界相爱最终却没办法走在一起的人们。 “把世界交给你们这些人统治,不知道要弄出多少恐怖的事情。”中尉说的话在如今看来可以说是在正确不过了,教条的统治最终带来的只能是像女兵一样愚昧的人民。 导演把美好的爱情寄托在大海中梦幻的小岛上,是现实,也是期待,这部电影作为时代的产物跳出了老旧教条的形式,演绎了人性,讲述了现实,也幻想着未来。
玛柳特卡与白匪军官出身于两个阶级: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而他们也都带有着各自的阶级性。这在影片中也有多处表现。在二十世纪初的俄国,二者之间的阶级矛盾是尖锐的(迄今也是),在革命年代尤其如此。尽管他们流落荒岛,产生情谊,可二者间阶级性导致的隔阂和冲突却一直存在。军官反对革命,想逃避现实、无视劳苦大众;玛柳特卡支持革命,希望解放劳苦大众。最后,在影片的末尾,军官似乎“变聪明了”,理解甚至支持玛柳特卡了,转变自己的阶级性了,能跟玛柳特卡在一起了——结果白匪的船只来到,他兴高采烈的向其跑去,又成为了白匪,又恢复了自己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而玛柳特卡也终于醒悟,意识到自己的无产阶级本性,进而向他开枪,终结了这个剥削者。
可是随之,我们的玛柳特卡又后悔了,又抱着心上人的尸体痛哭——这又成为了对阶级斗争的讽刺。
可见,电影肯定了阶级斗争,但却是一种悲伤的肯定,是被迫的肯定,是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文艺界思想混乱的体现。
我发现早期自由派特别擅长发明历史啊。
首先1953年赫鲁晓夫已经出任总书记了,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震动整个世界的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发布。这部电影上映是的苏联不是什么斯大林时期,更不是什么军国主义时期,我们更经常称呼为修正主义时期。
这部电影表现最多的主题是“人性和党性的矛盾”。注意是“人性和党性的矛盾”而不是“党性对人性的倾轧”。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太远的例子就不说了。比如说一个工厂,正常工时2000块工资,加班加点4000块工资,完全是不合理的吧?这时有一群人组织起一个工会,目的是捍卫工人们的合法权益。
然后这个工会被工厂主威胁,如果继续抗议,那就滚蛋;但是如果工会不再代表工人,而是来帮我镇压工人分化工人,那么我就给你们开出6000块的工资和8小时工作制。
对于工会的组织人员来说,这就是人性和党性的矛盾。
人性的声音是:“我只干8小时拿6000工资,这样就有钱有时间去体验爱情了。傻瓜才不这么选。”
党性的声音是:“如果我向工厂主妥协了,那么全工厂的工人会受到更残酷的对待,我们争取权益的斗争就失败了。”
豆瓣一圈评论看下来,大概十有八九会选“人性”吧?毕竟他们认为党性=洗脑。
历史上有一群人组织成一支队伍,他们要求每个成员都有完全的党性和觉悟,不会被任何条件收买妥协。这支队伍就是列宁时期的布尔什维克。
回到电影,电影中表现了三个“党性和人性冲突”的故事。
第一,红军的生死抉择。
一支快要饿死的红军,为百姓抗击白匪的英雄,好不容易从战场上突围出来,在沙漠里走了几天几夜。这时,他们遇上一直给白匪做运输队的农民,如果是你,手上有一杆枪,你会怎么做呢?你会放走他们、带着兄弟们等死,还是抢下白匪的物资养活自己呢?红军是理应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但是在生命垂危的关头,你还能记得信仰、记得教条,遵守党性和觉悟吗?
片中的红军在挣扎过后向人性屈服了。他们抢下了农民的物资,但也给他们开了张收据。他们认为革命战士比白匪的走狗更值得活下去,在晚上睡觉时也有那么一刻同情过农民。
当然了,红军的党性屈服于人性,这种选择也被豆瓣的朋友们不齿。在他们眼里,农民有人性,地主有人性,纳粹有人性,唯独共产主义前辈没有人性。
然而结局安排的非常巧妙,农民又得到了骆驼,回到白匪身边嚣张跋扈,狐假虎威。而英雄的红军战士们则在极端的环境下,一个接一个地送走自己的战友,最终一个没有活下来。
当初你看到红军粗暴的抢农民物资,你会讨厌他们。但是如果你知道结局会是这样的,再让你回到当初,你会选择抢还是不抢呢?
第二,村民被白党逼问的桥段。经典的王二小的故事。
豆瓣朋友也不喜欢这个故事,他们觉得只有不负责任的政党才会让人民替自己受苦,教员的“紧密结合人民群众”这一法宝被他们认为是“忽悠人民替他们送死”。白匪剥削压迫人民,当人民依靠红军反抗时,白匪又欺凌威胁人民,豆瓣朋友们不去指责白匪,反倒去指责红军。
回到片中,村民们在枪口抵在自己脑门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出卖红军。
群众通常被认为是自私的愚昧的。但片中村民却党性压过了人性,宁死不肯出卖红军。
结局安排的也很有意思。他们用生命保护的红军最后全部死在大海上,无人生还。
如果你知道结局会是这样的,再让你回到当初,你又会选择党性还是人性呢?
第三,女红军和白党的爱情。
这桥段咱太熟了,“兄弟们干了几年的革命,到头来却喜欢小布尔乔亚的洋学生。”
之前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统治阶级的孩子各有各的迷人之处,而穷人的孩子都是千篇一律的粗鄙庸俗?
“我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会了善良,你们却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会了仇恨。”
地主的孩子吃着农民种的稻米,长得又高又壮,魁梧挺拔。
无产阶级走投无路,把孩子送上对外侵略的战场。他们用生命抢来的金银财宝,最后装点在贵族的家里,大气又漂亮。
统治阶级的儿子吃着剥削来的粮食,用着掠夺来的器具,穿的体面又光鲜,和美丽的公主开始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这就是豆瓣er眼中的人性吗?
别忘了,对压迫者的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啊!
最后的结局是点睛之笔。
女红军最后枪杀了爱人,这是因为党性战胜了人性吗?是邪恶的洗脑信仰杀死了爱情吗?
不是的,这是人性的选择。
当女红军看到那是白匪的船,她脸上的兴奋一转成惊愕。当她用枪指着自己的爱人时,她在想些什么呢?
当然有党性和使命的窃窃私语,也有对白匪的恨意涌上心头。但更主要的,是恐惧。
如果来的是红军同志,那么她可以向同志求情,自己仍然有机会和爱人在一起。但是来的是白党,此刻的她变成一只孤零零的待宰羔羊。白党会对她严刑逼供,逼她出卖同志,背叛同胞。在孤岛上时她和爱人只能相互照顾,一起生存下去。但现在爱人找到组织了,帅气的公子哥还会和自己这个没文化的乡下妇女在一起吗?
是爱情的前路迷茫的恐惧,让她扣下扳机。
这一枪打的好啊,这一枪既没有背叛党性,也成全了有始有终的爱情。被导演撕扯到极致的矛盾,终于迎来一个过于圆满的结局。
“我只是奇怪你一个女孩子怎么学的这么粗野”,其实女主角不那么粗鲁的时候对着她的蓝眼睛花痴的样子真是挺可爱的。人类的自然本性到底是被什么侵蚀掉了……
她不是王佳芝,她最后一枪打死了自己爱上的蓝眼睛俘虏。多情应悔无情枪,碧海青天蓝眼睛。
苏联最好的战争片都集中在五六十年代了,远比后来的那些更出色、更富有反思色彩。本片讲述的是俄国内战期间的故事,没有太大的意识形态,导演在拥护红军时也没有丑化白军,基本办到了中立,对男女主角赋予人性化的描述。不过因为当年苏联和中国都正处于严重的军国主义状态,所以本片在两国都受到了批判
人性,大海,诗意。新浪潮第一枪,我的蓝眼睛。
格利高利·丘赫莱依“战争”三部曲第一部。影片改编自前苏联作家拉夫尼约夫的同名小说《第四十一》,只找来了上译的版本。原著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如果要让中国编剧,想必又会变成一部男欢女爱的玛丽苏神剧。幸好苏联没有这么low。小岛就像是桃花源,岛上没有阶级没有政治和敌友,也没有贵族与农奴的社会关系,因此,岛上只有生物意义上的男女,却没有社会意义上的人。在脱离了社会关系的小岛,女红军单纯只是个女性,而白匪也只是个有魅力的男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要一谈及岛外的现实,两个人的关系就紧张起来。男白匪满脑子佣人保姆,女红军则踌躇满志于消灭剥削者的伟大宏愿。两个人都找到了在岛上和平共处的方式,即:不谈岛外的现实。然而桃园鸳梦只是暂时的,当白匪的船开始登陆,他们就被强行拉回了现实。俘虏兴奋的跑向了自己的队伍,而女主也重新拾起红军战士这个身份。作为红军,她射杀了白匪,但同时,她也作为爱人,痛悼蓝眼睛的离世。
很喜欢这种剧情,冲突如此尖锐而且浑然天成,不禁感叹"人性,太人性了"。什么阶级意识洗脑、俄罗斯民族性格,此类评论完全胡扯。在那样的大环境中,任何一个受到惊吓的年轻女人都有可能本能地做出射杀的举动
11th BJIFF No.5@颐堤港。“我爱你,但是我难过你如此落后。”生死关头可以患难与共,但跨越阶级的爱情终将亡于观念理想主义之争。结尾看着刚刚妥协,认同了自己主义的爱人,本能地又奔向自己的阵营,是女战士的心碎时刻。“第四十一”,片名已然剧透。
阶级和人性这些宏大的概念不是一个压倒另一个的关系(在中国往往如此),而是相互缠绕,相互搏斗,最后究竟哪一个胜利了,都很难说,也都不必说。四年之前看过拉夫列尼约夫的小说,夜不能寐,四年后看电影,仍然禁不住流泪的冲动。
认为女红军被“洗脑的”评论觉得女主应该背叛革命和白匪浪迹天涯吗?战争是残酷的,而革命不是打游戏。一个人为什么当红军又坚持了下来?是闲的吗?是因为被洗脑吗?如果你的理解能力是这种情况,那么容易被洗脑的是你。我们是普通人,不必经历那些,也希望我们不需要经历那些,但我们应该有良心,别把“洗脑”二字扣在红军战士身上。天打五雷轰。
极左而坚强的女布尔什维克与有教养有情怀的英俊白匪在特殊环境下滋生爱情。女方文化不高,洗脑后对马列信念顽固执着;男方较有思想深度,焦灼而难堪地包容她。开始是姑娘对俘虏的照顾感化了酷哥,末了是下意识的阶级仇射向因得救狂奔的爱人。看了很沉重,蛮受撼动。另斯大林时代苏联片题材也很宽松嘛。
从中尉对吉尔吉斯村民抛媚眼、登岛争吵后虚伪的哄骗、自始至终称特柳丝卡为星期五、最后见到白党的帆船的反应来看,他对特柳丝卡自始至终都不是真心的,此片反应出的不是阶级对立对于爱情的分裂,而是单方面批判小资阶级的欺骗和虚伪,以及对于信仰的不忠诚。另外火烧吉尔吉斯村落也可看出白党的残忍。
丘赫莱依的作品,50多年前的苏联版色戒,不过汤唯一枪干掉了梁朝伟!其实女权主义者可以看看,感受无产阶级女战士的坚定意志,为理想男人可以牺牲自己,牺牲爱情,女人也可以!比色戒强的是男女主角间我们看到了爱情,而色戒里我们更多看到是肉欲!
結局比小說里描寫的還是溫和一點兒的。蘇聯演員們都好迷人…尤其是男主角,看起來有點瘦弱但那麼肥美的妹子人家一把就舉起來了!另外中譯配音好噁心…想起波姬小絲的藍色珊瑚島,同樣是荒島戀情美蘇之間的鮮明對比哈哈哈哈(笑點好奇怪 /_\ )
玛柳斯卡说:等革命成功了~我要进教写诗歌的学校,有那样的学校嘛?有~但你的革命成功后只有恋人身上的枪眼儿和古拉格的大狱在等待你~人何时才能不干这互相杀戮的蠢事?
纵然你有比大海更蓝的眼睛,纵然世界上有相爱这么美好的事,也难敌洗脑过的意识。
摄影很好,故事也好。可惜台词傻了点。不过,革命故事的台词不傻也难。
战争年代的儿女情长其实什么都不是,爱情连物质都超越不了,怎么可能超越不同的思想呢。稍稍有一点分段感,以及打光真受不了,不过在1956年,既高唱凯歌,又低首独酌,既革命当先,又人性张扬。
党性面前无异性,原著提供人性困境沃土,大环境不易,戛纳主竞赛提名。红白军敌对,彼得堡知识分子公子哥和伏尔加乡村野姑娘,硬邦邦的革命语言被亚当夏娃赤身裸体瓦解,爱情在荒岛发生,当真浪漫又残忍。
想起来我朝某高校举报自己教授为反革命的女大学生。人性是什么?狗屁。人的愚蠢和无知才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