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HD中字

主演:妻夫木聪,竹内结子,若尾文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英语年份:2005

 剧照

春雪 剧照 NO.1春雪 剧照 NO.2春雪 剧照 NO.3春雪 剧照 NO.4春雪 剧照 NO.5春雪 剧照 NO.6春雪 剧照 NO.13春雪 剧照 NO.14春雪 剧照 NO.15春雪 剧照 NO.16春雪 剧照 NO.17春雪 剧照 NO.18春雪 剧照 NO.19春雪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雪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正时代,出身贵族的松枝侯爵家嗣子松枝清显(妻夫木聪饰演),对青梅竹马的绫仓伯爵家的掌上明珠聪子(竹内结子饰演)情有独钟,但清显一直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反而笨拙地示爱或者伤害,甚至因为误会中断联系。然而由于贵族彼此间的复杂考虑,聪子和治典殿下订了家族婚事,清显这才发现他对聪子的爱无法自拔,通过多方设法,使两人得以私下偷会,但恰恰这样的行为反让这对情侣都陷入绝望的苦恋而无法自拔,已是他人未婚妻的聪子怀孕后,真相无法掩藏,他们走向了爱情的尽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书剑恩仇录1981罪案现场实录 第六季闻所未闻2023恕不原谅黄飞鸿系列之一代宗师诺亚方舟:创世之旅MSS特别搜查队我以为我丈夫的妻子死了血迷宫千谎百计 第一季迷离劫使徒行者2016千日的约定杰西天堂之门别惹白鸽买牛呼叫助产士第四季暴走曼谷破碎边缘赤欲情花国际足联解密格洛丽亚在路上饮料杯历险记同船爱歌普通人的战争

 长篇影评

 1 ) 和电影没有大关系的扫盲普及

我发现我的职业病已经开始了。

我还发现现在的年轻人简直在玷污耽美!
哪个说的BL就是耽美?!说这种话的人就和说罐头黄桃加辣椒水是芒果的味道一样不负责任而且该把自己能丢多远就丢多远!
耽美最早是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为反对自然主义文学而呈现的另一种文学写作风格:耽美派。

耽美派的最初本意是“反发暴露人性的丑恶面为主的自然主义,并想找出官能美、陶醉其中追求文学的意义”。
耽美一词即是由此而来的。耽美在日文中的发音为TANBI,本义为“唯美、浪漫之意”,耽美主义就是浪漫主义。
详细解释就是「包含一切美丽事物,能让人触动的,最无暇的美」。这个解释可以使这些虚妄的圈外人或者说同人女很快把握住耽美的要义。
这个词不知怎么就被日本的漫画界用在BL漫画上,结果引伸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最后更发展为男同性恋漫画的代称之一。作为一种派系而言,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就在日本文学界盛行,算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分支,包括日本文学巨匠三岛由纪夫在内的大批小说家都曾受过此影响。《春雪》才是纯爱耽美吧!那种男性之间的生殖器崇拜到底什么地方有美感了倒是说出来啊!三岛由纪夫我知道你是清白的。但是,60年代以后,这个词逐渐从原意中脱离,变成了漫画中一类派生产物的统称,那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BL」。

其实我也看BL啊,我的人生也很有爱啊,其实我都腐到了思考萧何千里追韩信,炎帝和黄帝到底要有怎样的关系我们才会被称为炎黄子孙。至少多一点文学常识吧?!要不要就只知道BL和H那么浅薄啊多少还是像个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的人啊。

所以。以后哪个再敢在我面前说耽美就是BL,不要怪我这个面浅话又不多的人变身发射诡异光线惩罚你。

 2 ) 若唯美至上

今天,2015年的妇女节,看了原本应该在中学时就看掉的【春之雪】。

尽管和朋友一边看,一边吐槽了“开不了口”日本男人和直男癌三岛由纪夫,尽管关注的点从和服到风景到关西方言,尽管对作人松枝少爷的爱情表示了很傻很天真……送走朋友后,我却悄悄点开豆瓣,想留下点什么。

===

为免暴露自己,剧情本身就不评价了。不过,我想,如果在中学时代就看过这部影片,会以毒攻毒,从而形成较能适应社会的爱情观。

===

这是一部堪称唯美的日本纯爱电影,因为唯美,所以哪怕价值观差了十万八千里也能看下去。要达成唯美的使命,绝非青春、悲剧、MV就成,要怎么做我还不知道,不过底线一定是认真。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的日本影人的认真,说一点点就够:

电影是运动起来的图画,优质人物特写,好比一幅幅肖像,美和丑、健康和病痛、幸福和忧愁一望即知,用光和化妆都是学问。

真正的美人才敢躺下后,再让摄影机来个面部特写。片中有两组属于聪子的此类镜头,反差巨大,印象深刻。

第一组:当聪子和清显第一次一同醒来(或仅仅是事后休息……),阳光斜射在木质地板上,聪子望着天花板,面部脂粉尽褪而肤色温暖,面部肌肤的柔光和鼻梁上的高光,告诉我们这是一张尽管没有表情(或许在放空)却健康(幸福)的脸,状态很正向。果然,聪子很快便开口闲聊,并劝清显披衣服。

第二组:当聪子和蓼科因引产一事发生争执后,独自躺在自己房间床上。雨中室内,仅有一盏蜡烛,聪子面部也以暗部占了上风,面色以蜡黄形容不为过,嘴唇也失去光泽,虽非病中,已有病容。

这两组聪子均(应)为素颜,却因光线、情境与情感不同,呈现截然不同的面部风景(废话)。这是理所应当,也是主创提前认真设计好的化妆术。美人并不永远生活在高光、柔光中,竹内结子小姐有躺下直面镜头的底气,亦有卸下美白的勇气,感动。(此处就不点名对比某些给高中生化OL妆的青春电影了)

此外,聪子在片中的妆容可用变化多端形容,桥上初次亮相的大白脸,清显梦中的遗像,另一个梦中的王妃脸,着洋装时的瓷娃娃脸……也是辛苦化妆师了。

再简单说说清显,在台球室被父亲揍了一顿脸,嘴角流血,乍一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好么,接下来,清显还是去奶奶家偷了供奉在叔叔灵位下的钱,准备到奈良找聪子。这时候镜头直面清显的脸,除了发现气色很差之外……左边嘴角竟然是有疤的诶!就是你我他,现实生活中普通人可能长了“燕子口”之后、磕到了桌子角(吓?)之后,或者真的很不幸被人揍了之后会长的那种疤。而主创并没有忘记清显被爹揍了之后会留下的这个疤。

===

纯爱片不能不美,所有的情绪都在细节里。例如清显呕了一口血,马上开始下的一场雪,有一粒小小的,就融化在了他红色的手掌里。也许10年后,我会忘记男女主角的姓名,但是这个意象还会留下。

唯美至上,我们可以说服自己回到17岁,来理解和默应19岁傲娇少年的感情。不过,不认真的作者,办不成这件唯美的催眠。

 3 ) 《春之雪》——Be my last

《春之雪》——Be my last

“这是个毫不出奇、闲静明朗的庭园。像数念珠般的蝉鸣占领了整个庭院。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声音,寂寞到了极点。这庭院什么都没有。本多觉得,自己来到了既无记忆也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地方。” ——《丰饶之海》的结局

先看《丰饶之海》的结局,那个没有任何东西存在的庭院,再来看《春之雪》,寻找疑似转世几回的,一个也许不存在的人,那个发生过许多爱恨情仇的庭院。
幸亏我总是容易被瞬间打动,不够好看的电影,也总有心动的瞬间。
《丰饶之海》前后分四部曲——《春之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
《春之雪》,将三岛美学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

置之死地的爱

如果痴恋而不禁忌,是否不能铭记一生?
像三岛由纪夫《春之雪》笔下的松枝清显和绫仓聪子。
做为《丰饶之海》第一部的《春之雪》,他们的爱情是后三部关于禅修和轮回的缘起,但是影片只截取的爱情的枝叶,凸显了禁忌绝恋的刻骨铭心。
松枝清显不是不知道青梅竹马的聪子的心意,却任由自己倔强的个性,那么可怜的逃避、误解、拒绝,他总是说:“我要的比这个更好。”他说的并非聪子不够好,而是常态下自由生长的爱情不够好,至于他想像中更好的,该是如何形态的爱情,他自己也不知道。
结果,本来可以顺顺当当嫁给他的聪子,在他一再回避、误解、拒绝的态度中,被天皇特赦与洞院宫治典王子成婚。这时候,清显才说,他必须和聪子在一起,于是,偷情开始了,禁忌之恋终于难分难舍如火如荼,同时“盲人骑瞎马,夜半临神池”般的茫然、纠结和危险。
清显说:“如果我们正大光明,就不会做出如此大胆的行径”。
聪子低下头欣然嗔到:“你真过分。”
此二人居然把世俗当成了飞蛾扑火的必须道具,走在绝路而沉溺其中。
所以,结局必须是彻骨的惨痛,这是他们禁忌而极致的爱情所要的圆寂。
因为清显坚信,这样的爱情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
假如松枝清显和聪子之间没有误解,而是顺利的完婚,或许也是夫妻一世恩爱的典范,也能郎情妾意如火如荼,但假如是没机会假如了。
若不是文学创作为这爱情故事续上的禅意和转世之类的梦幻色彩,在现实中,对清显这样的,我只能说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蝴蝶与俳句

三岛由纪夫诞生在官僚家庭,自幼在日本贵族学校接受教育,有一个出身武士之家的祖母,这构成了他的贵族情结,这种贵族情结又深深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
《春之雪》有着日本大正时期的贵族风貌。
但是影片中精致的和服女子、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筑就像日本贵族情节的外衣,蝴蝶与俳句才是其精神内核。
对于痴迷俳句的三岛由纪夫来说,当然要用古典、高雅的俳句来做故事的点睛之语。
“急流遭遇岩石阻挠,一分为二,无论相隔多远,迟早会再重逢。”影片几次响起年幼的聪子在吟唱她最喜欢的诗句,偈语般的预示她和清显多舛的情路。在遥远和神秘感的俳句中,洁白轻盈的春雪飘洒而至,影片画面意境极美。
蝴蝶更是多次出现。
聪子在树林里摘花朵祭祀路上遇到的死去的狗,在花丛中捧起一只死去的蝴蝶。
清显梦到聪子躺在河边的棺木里,醒来发现手中握着一只断翅的蝴蝶。清显病入膏肓的时候,梦到自己和聪子变成春天的瀑布边飞舞相随的两只蝴蝶。
蝴蝶美丽蹁跹的生与断翅之死,与俳句精髓的“风雅之寂”相契合,与三岛骨子里忧郁高雅的贵族情结相契合,也与影片暗指的禅修、转世相契合。
日本有个徘圣的名字真好玩:松尾芭蕉。芭蕉崇尚中国老庄的风骨,在俳句诗作中学而实习之,而“庄周晓梦迷蝴蝶”是个无人不晓的佳话,看来,这只蝴蝶,在三岛由纪夫的助力下,飞到松枝清显的梦里去了。
小说《丰饶之海》的最后,聪子否认了世上曾有清显的存在。
那么留下一本《梦日记》的清显,究竟是一只蝴蝶,还是蝴蝶的一个梦?

Be my last

个人以为《春之雪》中的竹内结子不够柔美,妻夫木聪不够高大英俊,纯爱故事有点乏味,而不打算记住导演行定勋的名字。
行定勋是《情书》、《四月物语》和《燕尾蝶》的副导演,而一直排在岩井俊二的后面。这不是没道理的,单从《春之雪》来看,一样的纯爱电影,枉费三岛由纪夫那么强劲绮丽的《丰饶之海》,行定勋只拍出十之五六,远不如《情书》的婉约细腻。
但是在听到片尾曲的刹那,我还是被打动了,忽然在旋律里一再想起影片中如梦似幻的情景,引人遐思的俳句和蝴蝶,刹那间那些动人的画面融入到歌曲中,那歌声很熟悉,一看演唱者,原来是宇多田光。
尽管是日本流行天后的歌声,听上去就很流行,和影片古典优美的调调完全不沾边,可还是听到了许多的徘徊不定和莫可奈何,就像后人用自己的方式哀悼故事里春雪一样短暂飘逝的爱情。
Be my last!Be my last!Be my last!
清显和聪子从不会大声的表白心迹,可是他们的眼神、肢体语言,与所做的一切,都要死要活只说了这句话,请做我的唯一!
好吧,不论过去多少年,古典和流行多么谬以千里,其中人类情感的部分,喜乐怨怒离痴恨始终是相融的。

 4 ) “我们太相爱了,早就打幸福的身边走过去了。”

这几天没事就把《春之雪》翻来重看,那些画面在我眼前重复出现,没有厌倦的意思。
清显和聪子,这两个角色被刻画的很完美。
聪子暗恋,清显却漫不经心;聪子想爱,清显却冷漠傲慢:聪子表白,清显却爱答不理;聪子在爱,清显却绝然又绝情。
这样的错位已然让聪子心碎,可是它却并不是狼狈的结局,反而,它只是一个马虎的开端。
清显,自负的表情下隐匿着巨大的自卑。一切已经画上句号时,他却横出一刀,生生地把句号割破。
他瞬间变得自信,那么信任自己的爱,不顾一切的接近聪子,只是这草率的自信此时却显得残忍。
它回答了聪子痴情的等待,却把她带入月修寺,除了忘却红尘别无选择。
它证实了清显迟到的直觉,却也让他身不由己,除了为爱而死毫无退路。
在唯美的画面里,在温婉的音乐中,纯爱不期而至。影片的结尾,《梦日记》里残翅的蝴蝶在风中微微颤动,而后蹁跹飞起,清显的旁白让这悲恋有了些许温暖的味道。原著里清显郁郁而死,哪怕三岛由纪夫让他轮回转世。影片没有在意这个镜头,没有死亡,只留梦境,竟有了化蝶的美好。
他们的爱恋犹如春雪姗姗来迟
这份爱始终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优雅

仿佛是站在时间罅隙中的一场相遇,
他们没有别离。

在三岛由纪夫的原著《春雪》里,清显说过:
“我们太相爱了,早就打幸福的身边走过去了。”

 5 ) 《春之雪》:一段不痛不痒的凄美爱情

行定勋导演+三岛由纪夫小说改编+妻夫木聪竹内桔子主演,让人对这部戏充满了期待。

可惜,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段包装华丽但不痛不痒的凄美爱情。画面实在是漂亮,用光用色都很完美,配乐也很有感觉。只是竹内不适合那种古典扮相,剧本流于肤浅,想必三岛由纪夫并不是讲了这样一个浅浅的故事吧。

评分:7 out of 10

写于2011.1.19

 6 ) 好电影并不一定需要一字不差的改编。

尽管打着改编自三岛由纪夫最后一部遗作《丰饶之海》第一部《春雪》的旗号,这部电影事实上与《春雪》并无太大关联,仅是截取了原著中诸多纵横交错的故事当中的一个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改编。行定勋显然没有把整部《丰饶之海》都改编成电影的打算,在这个剧情电影日渐萧条的年代,拍一部有文艺调调的商业片似乎成了导演们不二的圈钱选择。毕竟,电影还是要给人看的;而如何将让三岛这部充满了宗教哲学思想的晦涩大部头改编成为既有三岛风格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影片?大概弱化原作的“转世”主线和三岛对自己人生观的阐述与反思,并加强群众喜闻乐见的两个年轻人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是唯一的一条路了。行定勋用了偶像剧的套路,却拍出了一部与流俗的不一样的时代偶像剧。

很多朋友反映《丰饶之海》与三岛其他组合作风格截然不同,哲思晦涩难懂,让人无力卒读。事实上,《丰饶之海》的前两部《春雪》与《奔马》是三岛对自己一生前半段和后半段的阐释,而后两部《晓寺》与《天人五衰》则是三岛对自己人生观与宇宙观的反省和总结。《春雪》中的主人公松枝清显是三岛对自己幼年及青年时代的影射。柔弱、美貌、寡断、幼稚、缺乏男性特征,三岛是讨厌这样的自己的,于是让清显在爱情与疾病的双重折磨中缓慢地死去。但是,电影却不能这样表达。电影就是电影,观众希望看到的是好故事,而不是某种充满哲思性的东西。大部分观众更喜欢的,是在电影院中以镜头为双眼,看到画面上故事的变迁,而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让大部分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和三岛的读者一样边看边想,恐怕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电影需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不依托于原著,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票房。

因此,电影砍掉了清显的学仆饭沼这个角色。饭沼在原作中是一个充满男性肮脏特征的、却追寻纯粹无暇境界的角色。尽管在整部《丰饶之海》当中饭沼并不算主要角色,却始终起到了反衬清显以及清显的各代转世的作用。他始终以肮脏而猥亵的姿态出现,却也始终用其纯粹的思想示人。但是,假如在电影里出现这样一个角色,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恐怕很难意识到他所起到的作用,其扮相与言行恐怕也只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憎恶。同时,很明显,行定勋希望拍的是一部拥有三岛一贯的“无上之美”的唯美影片,因此在这样一部以华丽舞美为买点的电影里,饭沼就会显得和一个洗不脱的污点一样让人膈应。因此,在电影里砍去这一角色,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弱化了清显的挚友本多繁邦在剧情中的作用。事实上,《丰饶之海》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作为松枝清显四次转世旁观者的本多繁邦。本多对清显的感情复杂而浓郁,应当是早已超脱挚友层面的一种灵魂结为一体的默契。本多被塑造为一个充满哲学气质的理性主义者,不断帮助清显及其转世在达到生命璀璨顶点——之后他们便会猝然逝去,本多便孤独地等待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直到再次与他灵魂上的伙伴在前世约定之地重会。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单纯存在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必要将这个角色刻画得如此复杂。本多作为一个配角,只需要起到烘托主角的作用就可以了。因此,原作里睿智而深藏不露的本多在电影里成了一个略带点呆板的书生气的少年,有时候被清显当枪使。但是导演仍然是注意刻画了本多与清显不一般的感情的,不知道各位看过电影的朋友有没有体会出来呢?同理,对两个泰国王子的弱化,也是为了增加电影的单纯性,减轻原著晦涩的哲学思想和佛教色彩。而且既然没有拍摄后续的打算,两名泰国王子也不是太重要的角色。

对聪子与清显的感情刻画,电影也与原著略有不同。原著当中,清显是以一种近乎孩童游戏一样的方式与聪子恋爱的。聪子一旦表现出热络,清显便避之不理;而聪子一旦杳无音信,清显便开始坐立不安。而聪子在原著中,尽管是喜欢清显的,却也是碍于公卿家的矜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也正因如此,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更显得纯净而令人心生爱怜。电影中对“赏雪”一场戏的刻画,可谓是对原著的极大颠覆。原著中的聪子只是试探性地提出了要求,为了尽可能让少的人知道,清显前往麻布绫仓府邸与聪子乘坐人力车去赏雪。而电影中,聪子竟然大大方方地坐着马车到松枝府邸前等待清显一起赏雪,显得有那么点儿过于倒贴了,乍一看让人不能接受。不过想想这部电影是以卖座为第一要务的,将两人的感情刻画的越浓烈,与最后的悲剧结局落差越大,也就越吸引人。因此,这样的处理,想来导演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就如很多看过三岛原著的朋友所指出的,电影当中将松枝清显刻画得过于残酷和冷漠,因为在原著中,松枝清显对聪子的拒绝,只是出于他自己的柔弱和寡断以及幼稚。不过,作为一部以票房为目标的电影,虐恋情节显然是卖点之一;当然,也有可能是导演和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有些偏差。冷漠和残酷,也可以成为爱情悲剧有逻辑性的理由。

窃以为,原著和电影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前半段,从天皇降下敕令开始,后半段的表现与原著的差别开始越来越小。清显内心的寡断、聪子内心的绝望、两方家庭对名声的爱大过对孩子的爱、蓼科对聪子的爱和本多对清显的爱都从镜头和演员的表演中体现了出来。电影后半段与原作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删去了昭披耶王子听闻爱人死去之后的一系列情节和添加了已决意出家的聪子在门扇后面的哭泣声。删去泰国王子恋爱的情节是为了情节的纯粹与干净,而添加聪子并不露面的哭泣,应该是导演为了增加电影的戏剧性和表现力所做出的努力。在书的最后,已出家的聪子再也没有出现在读者的视线中了,而电影为了更强的效果,尽管没让聪子出现在镜头里,却让她的哭泣声传出了屏幕,这种虐恋偶像剧赚眼泪的大杀器,估计能让好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尽管我在看原著时认为聪子在到了大阪以后已然心如死灰,但是在电影的这个情节面前,还是无力招架啊……

另外,电影删去了原著当中对大正时代日本人对西洋大规模冲击的迷惘。在原著中,松枝家的管家山田是穿和氏服装的,而清显也常穿和服与裙裤,而电影中清显基本只穿制服和西装;清显为了“不经意地”介绍聪子给泰国王子们而带他们去看的戏是日本的传统戏剧,在电影中换成了西洋歌剧《浮士德》。想必这种细节,电影观众不可能看的像我一样强迫症般地仔细,所以,倒也无伤大雅。

单从电影的艺术性上来看,《春雪》是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子。尤其喜欢在表现清显和聪子的禁忌之爱时所采用的借助窗棂、竹子、门扇、镜子等物将镜头一分为二的长镜头,在浓郁的色彩和精妙的布景协助下,画面就好像龛上的偶人一样美丽到失去真实感。这无疑是既能够满足偶像剧的情节又能够符合三岛极致美学的,也正是摄影让这部电影没有偏离三岛的风格太远。尽管从情节上来讲,电影有较大的出入,但是看完之后,竟会感觉事实上二者还是有很多统一之处的。

==============
最后还是夹带一点私货。
妻夫木聪真的不适合演清显啊,太黑了orz

 短评

3星半,最后真实大硬伤,拖沓了。。。当某人生病倒下的时候,好朋友搂着的模样,听到几声不怀好意的腐女的笑声。16MM的影片虽然老旧,但是颜色依旧艳丽,在那样的环境里不和一个人恋爱有点太对不起自己了。只是这迟来的表白和才懂事的爱情,不禁要到底错失了多少?

3分钟前
  • Strelizeia
  • 推荐

现在看妻夫木聪总会想起机器猫,闹得即使纯爱电影也无法入戏。作为典型的日式纯爱,影片奉行着压抑和唯美,人物行为克制,运镜也基本都是极缓慢的摇、移。虽然很喜欢竹内结子,但是她的和服装扮并不好看。这悲剧都是胡作出来的,汗。

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2006.5.12 网吧紫嘉宏

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撇开三岛的原作不谈,是一部好电影。

12分钟前
  • 荒人
  • 推荐

《春雪》被拍成日系纯爱小清新片,实在不能忍。1.关键情节被篡改,2.清显那演员的气质完全不对,3.本多繁邦这个角色被类型化,4.清显忧郁清高的个性在此片里变成了冷漠。其实这片也不难看,只是从改变原著的角度来看很失败。

16分钟前
  • 卫析
  • 还行

“被岩石阻挡的河流,即使不得不在一时之间分叉,但最终还是会走到一起。”会吗?ps:可以媲美宝莱坞之恋了阶级权利的对抗,脆弱的爱在权利和家庭的威逼下走向终结。再ps这男人真是活脱受虐狂啊人家女生爱你的时候你装不在乎不喜欢,结果和别人订婚了又回心转意。下贱啊下贱!画面不错,墨迹的爱

2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挂历感颇强,形式感颇强。

2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三个致命弱点:1.对三岛原作的理解太浅浮; 2.竹内结子的气质和原结子等老一辈日本女星差距巨大; 3.妻夫木聪饰松枝清显,把清高忧郁解读为残忍冷漠了。 除了画面,本片一无是处。

24分钟前
  • 苇间疯
  • 还行

春天了,却赶上那么大的一场雪......

26分钟前
  • 哗啦啦
  • 推荐

行定勋没有抓到三岛的精髓。

31分钟前
  • mml
  • 还行

爱还能有多纠结啊!

33分钟前
  • 苏比
  • 还行

果然是行定勋 非常美 非常日本 非常击中我 因为我就是清显那种 自私 任性 自以为是 无法长大的人 我喜欢的是通过伤害来一再确信你有多喜欢我 我爱的是我不爱你时你却那么爱我 我想占有的永远是不属于我的 想掠夺的也总是得不到的

34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写过影评了,懒的重复

37分钟前
  • 肖以默
  • 推荐

原著更好

41分钟前
  • 之弦
  • 推荐

没读过原著,大学第一次看时也不懂,后来每次看都有新的体会,加一颗星的感情分,人生就是这样,寻找到失去,希望到绝望。2021年来补记,我已经读过原著啦,竹内结子也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电影也许就是人生寂灭之时的那么一点声响吧。

44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男人作起来比女人还要作

45分钟前
  • 不吃青菜
  • 还行

松枝清显怎么那么幼稚不堪啊,倒是本多演的很棒。原来小时候是志田未来演的==

49分钟前
  • 推荐

至爱

54分钟前
  • wintery
  • 力荐

剧情告诉人们的道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珍惜身边人啊,清显的大男子主义真是少见,也许有更深的道理吧,人们追寻的东西往往一直都在你身边,想来原著没有写的这么浅显,妻夫木聪演的很力不从心,竹内结子真的很美,很克制

58分钟前
  • 魔女幼汐
  • 力荐

李屏宾

1小时前
  • 春生他娘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