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第一集,画面华丽,服侍华彩,很难带入时代感。悲壮的爱国情怀,无奈与执着,在第一集里没有铺垫好,倒好像是一个明智的君王和一个能作的狂妄诗人的故事,最无奈女主好严肃啊!小屈原倒是有几分英气。希望往下能好看吧,到时候再把分数改回来,毕竟是文化部门大力支持的么,希望接下来能回归正轨。如果剧情一直这样玛丽苏的话,像我这样上岁数的还好,只是在害青少年啊!
哈哈哈,开个玩笑。不过还是请耐心看一看此剧评,不说多么精彩,权当长个见识。 对于该剧的优劣,已经不想多说,广大人民已经替我发声,虽然屈原被该剧黑得很惨,不过好歹看看弹幕、评论也能增长点历史知识。 昨天看到屈原围观吃瓜群众过端午节的剧情时,弹幕一片骂声:“我历史体育老师教的?端午节不是屈原死后用来纪念他的吗?”“屈原过端午节,听听就很诡异。”“是我瞎了还是编剧脑残了,屈原在过端午节?”于是抱着好奇的态度,我百度了一番。一看吓一跳,编剧还真没有脑残。 百度告诉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春秋之前?这么说,在屈原死之前就真的已经有了端午节?不仅如此,更有说法是,对于诸“屈原纪念说”,学术界大都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难以置信。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 这么说来,端午节并不是屈原死后为纪念他而创造出来的节日,而是早就存在只不过是在屈原死后多了一重纪念意义罢了。好的,我承认我孤陋寡闻了。 惊吓不止一点,因为我们的学者胡适先生甚至还质疑过屈原存在这一说法的真实性。 “胡适一直怀疑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因为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之前,史书上没有关于屈原的记载。在司马迁之前至战国屈原所在时期这段时间里对屈原的记载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才首次出现,如果历史上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史书上不该空缺的,司马迁有可能只是道听途说写了《屈原列传》。 同时,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献,而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 另外,在《荆楚岁时记》记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前后,爱国地点和目标是楚国,当时秦国负责扮演的是侵略者的角色。且不讨论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如果屈原真爱国那可上前线英勇杀敌去,跑到江边去进行“爱国自杀”,这种爱国方法特另类。假如屈原真的爱国,那他爱的只是他的楚国,此后东亚大陆的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很多个国家,祖国也换了一次又一次。属于当时楚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时的秦、齐、燕、赵、魏、韩这六个外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属于莫名其妙了。 而且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 这样一来,有人跟我一样疑问了,如果不存在屈原这个人,那么《离骚》是谁写的?别说,还真有人作出了解答: “离骚的作者据考证是淮南王刘安。 ” 以下为其参考内容: 受廖季平、胡适影响,上世纪30年代出现不少持“屈原否定论”观点的学者,如何天行、丁迪豪、卫聚贤等。 1938年,何天行的《楚辞新考》否认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否定屈原存在。何认为:一,屈原是《楚辞》编者刘向或刘歆虚构出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者是刘向或刘歆;二,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等涉及屈原的作品都是西汉末年的伪托;三,《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 丁迪豪主要围绕《离骚》作者展开论述,他认为《离骚》创作年代约在汉武帝太初元年或稍后,作者为汉代楚地人。 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文学史家朱东润连发四篇文章,再一次就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不同看法。朱认为,《离骚》有两种文本,一为刘安创作,一为屈原所作。现存《离骚》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天问》很可能是战国时楚人的作品,但不是屈原的。 以上言论是否可信我们也无法深究,权当增长见识,屈原作为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也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成为中国文化象征之一,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毕竟,端午三天假不是白放的。
什么鬼电视剧,你们能不能尊重下历史?什么莫愁女??屈原和楚怀王又是什么鬼??编剧智障了吗?又或者是想要男主男二往搞基的方向走来吸粉吗??拜托现在观众不吃这一套了,好歹你选角色选个颜值和演技都不错的吧,也看得下去,那个什么马可是什么鬼?一直就get不到他的演技,披头散发的,没有一丝屈原的气质与风采!真正的屈原看了都想跳出来了。服化道又是什么鬼?地摊货吗?编剧你也赶快滚吧,垃圾,丢脸。
战国时期,群雄争锋。生于名门的屈原,机缘巧合爱上了民间女奴莫愁女。然而,身处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楚国,二人虽相知相恋,却不能相守相依。为了冲破命运的桎梏,二人不畏门第之别,相爱相惜,在同恶霸与权贵的斗争中卷入了宫斗权争、家国情仇的漩涡。与此同时,身负宏才大略的屈原,一步步踏上了拯危救国、九死不悔的旅程。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屈原终万念俱灰,痛沉于汨罗江;莫愁女则驾舟去远,从此荡舟江湖。题材上选择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方式上则贯彻包含青春挫折、成长励志等元素的青春概念,坚持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集中体现合纵连横的政治谋略、风流浪漫的楚辞文化、步步惊心的后宫权谋、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思美人》创作团队为求尽量精准地还原战国时期的社会及人文风貌,搜集阅读了两千余万字的历史资料和研究专著,内容涵盖楚国文学、风俗、纺织、服饰、艺术、经济、官制、军事等诸多门类;剧中不仅有战国风貌、楚巫元素以及屈原的想象世界,对屈原与怀王相知相杀的关系下了重笔,融入了诸多古楚国民俗风情和民间气息。
先声明一下,我不是任何人的黑,甚至前面还为了乔美人想看这部剧。但是微博上种种乌烟瘴气,包括甚至豆瓣上都有了思美人家的水军?
真是好笑,拍的烂演的差还不让别人说了?导演买个营销写篇文章讲讲服装设计就尼玛是用心了?良心呢?
恕我直言,这部剧就说它是古偶都特么说不过去。
知道为什么中国电视剧行业几乎都是烂剧吗?不光导演,编剧他们的错,还有一堆堆脑残粉智障水军成天刷好评?
本来只是不喜欢这部剧,现在变成了恶心人。
别一个个打着路人的旗号戴着圣母的光环在我的剧评下叨叨叨,就是烂剧,拒绝反驳。甚至脑残粉人品都有问题。
我相信豆瓣上水军还是会被大多数的真正观众压倒的。
期待着脑残粉来人身攻击哦,康忙baby?
这服化道真是给跪了,一星只是为老乔。PS:屈原如果知道你们这么乱搞他,估计会气的活过来!
很美
这怎么过的广电总局审核!
对不起,我看过大秦帝国。哈哈哈
张馨予这个小三,在屈原和楚怀王搞基的路上成了最大的绊脚石……
大君?看成太君的有没有。。还有bgm居然是甄嬛传里嫔妃升级的音乐。。。。。说这是屈原被黑的最惨的一次。。。。。。。。我信了 还有芒果台真是 为了人民的名义大结局故意调整时间 让你先看个思美人等着 啧
马可和张馨予真的没有CP感,为什么要搞成官配。易烊千玺古装扮相可以的(当然现代装更酷更帅气),声音嫩嫩的,就是念台词软软的(依然还是个软萌小孩呀)。
卧槽。。。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吧。。。第一集里屈原跟旁边站着,大家欢乐的过端午。。。
看制作没一个靠谱的,好好的一个历史人物就这么去恶搞,屈原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偏偏还有喜欢的演员,这心情真是吞了带糖的玻璃渣
马可真是又土又丑。这种破剧居然有81集。
公司以后少给易烊千玺接这些烂剧吧,没营养还招黑
撑了大概一刻钟,还没开始搅基我就弃了。简直羞耻PLAY,马可丑死了,我是楚怀王也不要他。。。
太难过了,前面什么都好,后面不敢看了。救救屈原!救救屈原!
感觉还挺不错的,等着后面的剧情发展,等着楚怀王的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有灵动仙鹤儿,后宫佳丽三千,等着屈原变成历史上那个勇敢又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还是乔振宇演得好看
没有评论说的那么差啊,节奏很快,服化道也良心,乔振宇和四字弟弟都好帅!!
哪里来的勇气插播在人民的名义大结局前!腐败!!!
屈原在历史的长河中好歹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怎么到了这里就成了玛丽苏男主了呢,即便如此找个靠谱点的演员不行吗,马可的演绎一身的腐味,求你们别再黑屈原了行吗?
就想看看千玺弟弟来的 真是被吓到腿软啊 编剧你良心不会痛吗 你真的是觉得屈原走得早半夜不会去找你吗 以后拍这种戏码能别打着文化的名号么 你直说是一架空故事不就得了 真委屈千玺和乔振宇了好吗这种剧
看了第一集就要被弱智的台词和花花绿绿的服装笑死....屈原在监狱中对楚怀王说“杀杀杀”的时候,当场笑喷....哈哈哈...还有屈原姓芈!什么“我们屈家”笑死...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