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乍一看是一部追求真爱的电影,但又一看发现真爱一文不值,最后总结一下人真的是No zuo no die。
《狂热郁金香》根据戴伯拉·莫盖茨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的名字源于17世纪荷兰由郁金香引起的一次经济危机,当时一株郁金香的价钱相当于普通人一年收入的10倍之多。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可以隐射到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
女主从小在修道院长大,本来的日子也是略寒酸略简单略清贫的,成年后就听从安排嫁人了。
这桩亲事我看行,对方虽然是个老头,但是颇为富有,关键的关键就是真心爱她。
她的生活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富足幸福美满的,衣食无忧,除了性生活不太和谐,这主要是商人的年纪有些大了,老夫少妻的尴尬写满了屏幕,他们自己虽然假装不在意,但是我们观众看得浑身起疙瘩。
女主爱他吗?估计是不怎么爱的。本来就是一桩买卖性质的婚姻,她别无选择又从不具备选择的权利。
没错,生活的确有些一成不变闷得慌,商人一心求子,但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次尝试到一半就喊停,我们的女主也索然无味,每次都是例行公事般的程序化,着实很无奈但又不能放弃希望。
年轻单纯的女生总是向往爱情的,这两个字让人神魂颠倒,仿佛具备可以改变世界的魔力,所有涉世未深的人对此深信不疑,所有经历过的人都带有嘲讽味地选择笑看痴情人犯傻。女主遇到了一个穷画家,然后陷入所谓的爱情了。
自古以来爱情和面包难以两全其美,既然选择多了,总得都去品尝一下滋味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她一开始也是极度压抑自己内心的渴望,但就像弹簧被压制到了某一点要反弹开后劲十足一样,她义无反顾地投入了。
每次都是偷偷摸摸出去会情郎,这种刺激和她日常乏味的生活天壤之别;画家虽然没钱,可是会玩浪漫,让她感受到了鱼水之欢;在这段关系中,她发现了另外一面自己,可以全身心地不接地气地,玩的就是心跳。
爱情有一点就是会让人脑袋发热,因为相爱的人总是觉得爱情可以所向披靡,只要有了爱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两个人必须厮守到老,最好变成连体婴永远不再分离。于是女主大胆地想出一个诈死的方法,从那个家里逃了出来。
纵观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交往小狼狗的富婆,知道玩玩就好,不会当真,如果小狼狗要名分了,就会立刻甩得干净,绝对思路清爽把爱和婚姻分开,但我们的女主是要奔向情郎的。
她先假装自己怀孕,和商人分房睡,也不让对方再碰她的身体;随后买通了医生、接生婆和其他所有周围的人,把商人一个人蒙在了谷底。她以为一切天衣无缝,心里盘算着远走高飞后的世外桃源,你侬我侬,真爱至上。但在真正实施地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自己的愧疚。
首先,商人对她百依百顺,分房睡对吧,可以;不让我碰是吧,没关系;除此以外还加倍对她好嘘寒问暖,在接生的时候反复强调大人小孩间保大人,小孩可以不要,但大人必须要活下来;在以为她死了之后悲痛欲绝,并且把他们的孩子命名为女人的名字;他明明希望有一个儿子作为继承人,但是看到是个女儿也依旧疼爱有加,哪怕最后真想被揭穿,他也选择原谅,认为是自己的求子心切给了女主太大的压力才导致了她的出轨。这样的男人给我来一打好吗?
所以女主也发现了自己的不人道,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而另外一面,本来指望着郁金香发一笔大财就和女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画家,在最后交易快要完成的那一刹那,被猪队友搅了局,做了一场春梦,还是一个穷画家。
只是善良的导演特地在故事最后安排了两个人在教堂相遇相视一笑的画面,仿佛在告诉观众未完待续有情人终成眷属,却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观众们对于美好感情的投射。
面包和爱情从来都是两难,但如果生活只有爱情,是要被饿死的。人都死了,还谈什么情说什么爱呢?只有面包吃饱饱以后,才能在打了酒足饭饱后想几句好听的情话,花点心思逗逗女孩。
世俗社会中有太多打着爱情幌子的自私了,人的各种欲望在这个好听的名号下猖狂衍生,互相控制、算计和折磨,以为生不如死地爱着,其实更多是利益的不平等划分。
所谓真正的爱情,是有面包的人才配得上的谈资。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这不是影评,算观后感
我个人感觉电影还不错,虽然是根据小说改编,但历史上郁金香泡沫是真实的。很多很多人家破人亡,当然,在一个零和游戏里,也代表了很多很多人变成了巨富。
这部电影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聊的。就是小说或者说导演在宣扬什么,在鼓励什么。
为什么把感情故事和郁金香泡沫放到一起?其实从故事的整体看,感情的膨胀和最后的毁灭,基本同步了郁金香泡沫的发展。最后郁金香泡沫破裂了,而那些不受道德保护的感情,也破灭了。
电影里比较遵守道德的人,最后结局都不错。比如女佣人和鱼贩子,他们是真的相爱,虽然过程留有波折,但最后结局圆满。绿帽老好人,的确深爱着自己的不忠妻子,他那么渴求一个孩子,但是还是和医生说,如果出现危险,保妻子。他知道真相后,选择原谅一切,最后结局也不错。
只有女主和画家的婚外情,最后是凄惨的。女主最后背负了道德上的巨大压力,最后爱情也没有了。而画家投机郁金香失败后破产,也是“恶有恶报”。换句话说,这部电影的价值观还是正统的、主流的、保守的。
关于郁金香泡沫的破裂,电影里和传说中的故事一样,一个人误食了一颗最贵的、顶级的郁金香球茎,导致人们突然冷静,泡沫破裂。一切盛宴就那么结束了。
而没有真实爱情的感情泡沫,也迟早会结束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一开始有点《使女的故事》的感觉。妇女在那个时候充当了生育的工具。人们孜孜不倦地“having sex just to born a boy” 后来看到Mraia和鱼贩的爱情,Sophia和Jan的爱情,觉得好像又有点不一样。剧情跌宕起伏,看的时候觉得很揪心又出乎意料。最后我以为科内科斯会愤怒地寻出Sophia然后惩罚她,没想到他留下了财产给Maria,远走印度。我在别的影评里看到有人说他是“老好人”。可能是他老了,所以选择放手。
这部电影讲述的背景,很值得细细品味,17世纪中期尼德兰的“郁金香泡沫”令人叹为观止,可细想如今的各种泡沫,不都如出一辙,总有些游戏,是在反复的玩,怪不得有人说“不学历史的人必定重蹈历史覆辙,而那些学过历史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不学历史的,重蹈历史覆辙”。电影讲述的背景是其一,其二是电影里的服饰,很符合当时的文化,荷兰在当时应该准确的称谓“尼德兰”——海上马车夫,因为其海军在当时的欧洲称霸一时,在世界经济文明进程里,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拉夫领是那一时期贵族生活的标志,是服饰文化演变史上典型,拉夫领围绕脖颈一圈,有意提醒它的主人抬起高贵的头颅,尊贵而骄傲。其三是宗教在故事文化里的点睛,我觉得电影的结局还是皆大欢喜的,一个做了错事,不一定惩罚是最好的结果,而是被救赎,索菲亚被救赎了,画家也是,也表扬了女佣人忠贞自己爱情的勇气和美好品德。
此部电影除去鲜活灵动的肉体,留下的本质还是值得回味和欣赏的。
见有豆友问:女主为啥要出轨?
我也疑惑。如果说老夫少妻啪啪不和谐,少妻空虚寂寞冷所以出轨也能理解。可明明老夫聊发少年狂,不必说可以夜夜造人,能忍受女主骑乘位,更在女主骗怀孕期间,去外地找以前姘头,都说明这方面欲望很强。他的超前台词把我逗乐了,“我的小战士们该出来报道了”“把手给我,放那。立正,sir”。貌似显微镜还没被发明出来吧!生命科学已经如此发达?
剧情经不起细微推敲,比如,医生怎么就同意合谋了?一穷画家,一偷情少妇,且不说有利可图,即使有,又能比站队丈夫一方获利更多?怀胎十月,如此长时间岂能瞒天过海?等等。总之,坎妹饰演了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结尾处,时隔8年,又让偷情男女对上眼,天啊。
说点剧情之外,
电影17分17秒处,丈夫有句台词,荷兰共和国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国家。
说起荷兰,除了风车、郁金香,还有橙衣军团,可惜,没能入围明年世界杯。
如果说16世纪属于西班牙,18、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属于美国,那么空缺的17世纪属于荷兰。这本就让人着迷,以蕞尔小国执掌海上贸易牛耳,故有“海上马车夫”称号。也曾在海权争霸史上占据过一席之地,殖民遍及世界各地,纽约的旧称是新阿姆斯特丹。按影片讲述开始时间1631年,恰7年前,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到郑成功1661年收复,整整盘踞了38年。这也算西方国家侵华一笔历史欠账。荷兰衰落源自后起之秀英国挑战,三次英荷战争,著名如英国内战后称护国公的克伦威尔发动的英荷战争。
郁金香热
影片说了,来自东方,却因荷兰而成名。电影用两个故事讲述狂热。一渔民凭借投机,获利几十倍,娶媳妇的钱有了,若非阴差阳错,早过上幸福生活,何苦被抓去做海军一年?再就是穷画家,机缘巧合,不画了,改行做投机客。拍卖场上,被人问你不是画家么?因所托非人,换来竹篮打水。据影片,政府介入郁金香投机炒卖,这才消停;
肖像画
艺术史上,肖像画是世俗的,是属于新兴资产阶级,而不再是圣经宗教人物,不再专属于国王、贵族。
17世纪的荷兰有着丰饶土壤。与富裕起来的市民阶级有关。所以,他们大把花钱,希图历史留名,留下肖像,证明存在过。
指出一点,还是被当时荷兰人服装给打败了。无论男女,白色的是围脖么?
女仆是美剧《波吉亚家族》中的露克蕾兹娅公主。我说一出场看着面熟?
老牛吃嫩草 夜夜来笙箫但愿花开早 却被戴绿帽 老牛不知晓 以为一切好 嫩草假怀孕 欲跟画家跑 直到有一天 真相大白鸟老牛他却说 什么都不要 独自一个人 买了张船票 成全了女仆 和她老相好画家想赚钱 事总与愿违嫩草很悔恼 啥都没得到狂热郁金香 全程很胡搞
戴涵涵不管在Valerian里配Cara,还是在这里配Alicia,都给人gay撩T的感觉。而且这片又有Cara……剧本不太好,剪辑也有些乱。
又是红杏出墙的故事,本来想冲着服道化给个四颗星,但一想到超长跳票期,该几分就几分,男女主的感情强套上郁金香私人市场的背景,本来应该是分崩离析的剧情结果最后强行he,啧,导演还是当年另一个博林女孩的导演,二流的制作带着一流演员演三流的剧本╮(╯▽╰)╭
不说别的,是真佩服这个导演和预告片剪辑师。鬼知道这部原著有多么难看,简直就是无聊堆砌的小黄文。预告片剪得那么大气已经非常吃鲸了,正片也无功无过。好歹不像LAB有种被糊弄的感觉,跳票了这么久也算是相对好的结果了。我涵真是还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啊。
为什么瑞典妹子总是接这种作天作地的角色… 河南人的着装审美几百年来保持了一贯水准……
之前看了trailer满心期待,结果这是啥…床戏不尴不尬,起承转合莫名其妙,tulip mania这历史故事完全没看出个所以然,怎么就一下子市场奔溃了…还有Cornelis被绿之后的反应也真是可以投稿绿帽社了…Alicia Vikander还是挺美的…就这样。。
72/100 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狂热和退热,正好和片中少妇和画家的激情相辅相成。电影讲述了一个虽不一定深刻但却精彩的爱情故事,人物命运的悬念保持到了最后。能看出来多次删改已经让一些情节不完整了,但还好可以通过脑补来完善这些缺失。电影的艺术指导、化妆和服装本有提名的机会,不过现在…
减半星 女主自从大洋灯塔后 顶着一副绿茶婊的脸孔,在无数个剧情里出现。都不是她的错,可穷画匠长得这幅鬼样子算谁的错呢?说白了,性比爱重要。
浓郁的欧洲古典气息,坎妹装扮典雅俏丽。Jack O‘Connell很帅,和Holliday Grainger搭戏极有看点。涵涵和坎妹真是毫不般配毫无火花!剧情让我想起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Sophia最后的自我道德谴责和心软下的良心发现荒唐得令人难以接受。究竟是要紧握属于自己的真正爱情还是惦念舍弃的虚假爱情?
7.8 “我是如何看着我的女主人绿了我的男主人,然后男主人再把所有的财产留给我和我和我的男人”之荷兰保姆翻身记。-Maria饰by holliday grainger
【YVR-Cineplex】两星半。和新版包法利夫人一样的问题,选角失败。只不过包法利夫人是女主欲望风骚不够,这部狂热郁金香是男主孱弱感受不到激情。戴在蜘蛛侠之后收到很多注目,但选角总是偏差,不知是对自己认知不到位还是想改变自身形象。但现在看,费力不讨好
可配合AGD叔的The High Art of the Low Countries Ep02服用。。//結局太俗套了。。
三星半。光看电影名就很想看的电影。结局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印象最深的是女主假死的时候因为有钱丈夫的悲痛反应而悄悄滑落的眼泪。ps:一开始看到女二就觉得她比女主更有富贵相,穿上锦衣华服也更符合贵妇气质。
故事简直是不要太扯,除了女仆这个角色,其他人物真的没有一个是合理的...任凭硬件装潢得再怎么复古、风格搭配得再怎么阴暗,也藏不住剧本的愚蠢可笑。
Dane DeHaan 不行!
坎妹儿是很美啦,但是黑瘦健美型放在那个年代和环境真不搭。女仆玛丽亚的白皙红润丰满才是那个时代的大美人。还有这位导演,从《波琳家的另一个女孩》开始,你是靠什么忽悠着一群顶级卡司陪你玩这种狗血剧本的?
比涵涵和坎妹没有cp感硬凑cp更可怕的是他俩有船戏。。。
没想到。追戴涵涵追到了一部这么狗!血!的戏!该说什么好呢?性生活不和谐是一切纠结的起源?荷兰版《三言两拍》故事?
为了颜值看的 前半段感觉有点羞耻 在电影院里跟一群大爷大妈看小H片的感觉😂后半段真的一脸懵比 结局更是懵懵懵懵懵 感觉女仆才是人生赢家 over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的演技无可指摘,然而故事结构有点略松散,男女主有点太拖整部戏的后腿。我倒是建议大家去看《匿名者》,带点悬疑的历史故事,它才是节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