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给了四星。看完之后觉得第三季的主题是“告别”,告别那些旧的人,旧的情感,旧的自己,旧的岁月……也是未完待续。会有第四季吧。 “不要随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更不要用一段感情来逃避另一段感情。”皓哥总是最清醒的那个。 “不要觉得自己卑微如尘,不要觉得未来会永远混沌,不要觉得自己不会被爱。去努力,认真地活,活成一个让自己每天都认可自己的模样,那个模样既是你的A面也是你的B面,那个模样的人你都不恨,只想要快乐地活着。我和你都是,我和你都要早日活成那个模样。” “所谓青春就是属于自己掌控的时间,请让它在手中生动地结尾,不要随波逐流,任其虚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除了自己直面,毫无他法。伙伴们啊,到了出航的时间了,不要沉湎于过去,好好直面未来,去看海,去与大海相对,不管风暴再大,也去看海。” 李殊词,当遇到难过的事情的时候,身边的人无条件相信你,为你保驾护航,披荆斩棘,为你对抗全世界的流言蜚语,应该是很幸福的事吧,虽然或许你并不完全知晓。 朋友,尤其是多年的密友,当友谊染上了爱情的颜色,总是很难办的吧。近一步顾虑良多,退一步万般不舍。 果然,那首片尾曲是于翔(任逸帆)唱的,我居然听出来了。
以任亦帆的道行想搞定安宁,说实话,十万八千里,但凡安宁稍展露点毛骗的智商,分分钟碾压,无可厚非,也没什么意思,小小任先生!!!还不配我老婆安宁!!!!!!!!!!!!!!!!!!!!!!!!!!!!!!!!!!!!!!!!!!!!!!!!!!!!!!!!!!!!!!!!!1!!!!!
希望毕导继续写下去啊,出书都行,写到他们老,15年我刚上大一,看了同窗一,17年大三,同窗二,22年了等了五年才看到同窗三,不尽如人意,但也尚可,工作了几年也明白钱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啥是事事无常,毕导,你说过这是个系列剧,麻烦你写完好吗,我真的很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呀,但剧本好像被拍的结束了呀
《同窗》完结了,哭的很大声。因为这次,是真的告别,再也不会有“我们”的“大四”了。
“我们”终究没有迎来那个热烈的夏天。
很喜欢《同窗》,因为人物很好,剧本很好,台词很好。我匮乏的语言能力,只能说出很好两个字;但每一个喜欢《同窗》的人,谁不说一句“毕导(毕鑫业)牛逼!”。
毕导是在写他的青春,可小破窗,也是我们共同的“青春”。
我们在里面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我们在追《同窗》、等待《同窗》的时候,也度过了自己的青春。
六年,六年可以发生多少事,又会模糊多少事。
2016年,《同窗一》开播的时候我大二,那时生活的快乐和追剧的快乐是一样的,极其纯粹。
那时我们刚刚认识每个人,凭着自己主观的喜好,喜欢哪个角色、不喜欢哪个角色。对喜欢的人亲近、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所求所愿,认可他们说的做的;对不喜欢的人,却也会在积年累月中,更加了解,变得熟悉,变得亲近。
对剧中的角色,对身边的同学室友,懵懂的我们大概都是这样的。
可是一年,其实根本不够真正认识一个人。还好后来我们还是遇到了大二大三的他们。
比如有很多网友说是从大二开始喜欢洛雪的(而我一直喜欢洛雪十三);我不喜欢大一的路桥川,但喜欢大二的路桥川……
大一的时候,我们只知道任逸帆和林洛雪是感情高手、海王海后,到大二、大三,才看到他们其实那么怕没有人爱,没有人关心。
大一的桥川文艺又煽情,却总能主持大局;他曾短暂的自大骄傲过,可原来他也会丧气,他会是大三最迷茫的那个。
海洋会变“海娘”,殊词会“哼哼”……
有的人没有改变,只是我们透过面具,看到了更真实的他们;有的人在改变,有些改变是表面的,有些改变是内在的……
同时,我们无可避免地“迎来送往”,一心出国了,连翘加入了,“桥川”换人了,这些,有剧作之外的客观原因,但何尝不是对应了现实的无常与不如人意呢。
我们无法控制会告别谁、会遇见谁。只能珍惜、只能拥抱当下。
我曾在其他书里读到过,说当你告别一个相处很久的人的时候,也会带着他的某一部分留在自己身体里。所以,作为观众的我们,就当我们也身在其中,我们有幸遇见和认识他们,不带偏见的全然了解是最好的爱;我们终究要分别,但我们可以选择留下我们喜欢的人物的某个部分。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人物很好”,不仅仅是好在每个人有成长变化、有交待背景,不仅仅是好在这部剧不是只有两三个主角争感情戏码,而是群像呈现了不同的个性和人物路线;更好在,他的每个人真实而丰富,有真实的缺点,有真实的动摇和混乱,有丰富的深层人格。
我们总能在喜欢的人/角色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
那时的烦恼,也和剧中人一样;多数烦恼并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我们当时的幼稚、无知或骄傲造成的,还有些事,甚至是我们没事找事折腾出来的。
比如意气奋发的他们,曾经动不动和身边人吵红了脸,海洋在电影院把洛雪气哭,桥川回避钟白的心意惹她伤心……迟钝的毕十三后知后觉自己喜欢顾一心。
而现在他们对彼此的“伤害”,已经从低级的误会、敷衍,变成了因为熟悉对方的精准打击,直言不讳得更锋利,却不会伤害感情;因为他们真正理解对方,也关心对方。
现在回头想想,大一,桥川帮十三成为学神、卖五月的纪念门票;大二,十三大半学期不开口说话,他们折腾了一些诡异的片子、该了整整一星期、也做了些不赚钱的创业项目;其中不乏没事找事的、虚度光阴、走弯路的,这,就是真实的青春呐。
大三,总的主题是尝试和找寻。因为要面临离校、进入社会的压力,每个人的主题,也更加严肃和明确了;
皓哥从摄影、偏离到杂活,到最后有迹象回归摄影;雪试了某人的五个建议,最终落定广告公司公关组;海洋经历挣扎,最终坦然面对自己对摄影毫无热情,转做编剧;连翘原本不喜欢新闻,但慢慢找到意义……
这些都不是直接抵达的(钟白、任逸帆、殊词的职业规划除外),直到番外后半段,他们才做出了较清晰的实习汇报。
在看这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深深的共情和宽慰。因为我们每个人也都会经历这些迷茫、探索,因为小翠说,80%的人第一份工作和最后稳定的工作都不一样,看他们也如此吃力、混乱,看他们如何面对和走出迷茫,也给了我力量。
大一大二的台词,已经模糊;大三和番外的某些段落,我还会不断重温,有如洛雪十三的虐恋情深,有他们对成长、对分别的慷慨陈词,会是我青春尾巴的,响亮声音。
两分是给毕导写的剧本!
在我这里毕导就是同窗全部的灵魂!编剧是毕导,那么内容就无可厚非的ok,但是zb抢了别人的灵魂,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这般强盗的行为真让人作呕…
同窗是我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剧,或许是有太多点跟我的青春年少相互契合,让我每刷一遍,总是意犹未尽,我太喜欢里面的每个人物,太喜欢里面每一句用心撰写的台词、每一幕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波涛汹涌的细节,当宣布第三部的时候,满怀期待的点开资讯,却让我看到了面目可憎,很强烈的无助感,就像是一片干净舒适的净土,现在被人拉扯的支离破碎,却无能为力,所有的呐喊和不满,对结果毫无影响,zb依旧昂首挺胸的宣布着“我就是要拍”的不要脸…作为忠实观众,此刻是无力的,是心疼毕导的,就像体委李栋说的“多关心一下这个人 :毕鑫业 那是他的生活 他的故事”…
第三部前面好几集拍得支离破碎,后面的确渐入佳境,但依旧差太多,看到番外,发现番外里的确有几集是还不错的,有一些些曾经的味道…但那依旧还差的太远了…
编剧最起码是毕导,那么我想有些精彩的对话一定是出自他手,或许是对同窗的执念,导致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毕导,那该多好、本可以圆满,那该多好…
“如果是”“本可以”,你听听…充满了无助和遗憾
而这份背后是怎样的心酸!恐怕只有毕导自己才知道了,毕竟这种事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无论如何,我绝对支持毕导,不能让创作者寒心,要给予最起码的尊重!!不然以后谁还老老实实搞创作了??难不成以后都找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让他们写好的剧本,利用他们的初出茅庐,压榨他们的天真,画一系列大饼,最后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创作的孩子根本不能属于自己,自己毫无权利,只能任人摆布…
让创作变得纯粹一些吧,虽然改变不了这种现状,最起码我能说出自己的支持和坚守!!!我支持毕导!!这部剧恕我不能,也不可以给高分!
“所谓实习无非是,熟悉规则和认可规则,认可 规则对咱们来说都不是难事,所以我们要创造机会去熟悉更多的规则。”
“虽不中亦不远矣”
“不会,因为你还有机会,你还有尝试的机会,你还有失败的机会,你还有失败后再次尝试的机会,等到你付诸了所有努力,用尽了各种方法, 最终领悟,一切都没有可能,才说死心吧。”
“再等等,不要跳过时间的过渡,让自己那么轻 易的死心,如果还有时间和机会与死心斡旋,那么付诸努力想尽办法,就还不是徒劳无功,只有这样,等到了最终醒悟发现全无可能的那一天,才能前所未有的轻松,没有一丝迟疑地说出那句,死了这条心吧。”
“一切邪恶的东西都要立即受到制裁,这便是恶即斩,但随着我们对人情世故的愈发了解,我们越来越清晰的知道,恶即斩只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期许,在庞大的世界面前,自己的正义开始变得渺小无力,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是不是已经从一个成熟的大学生变成一个青涩的社会人了呢,也许只算是一个半成品吧,我可以做到不问是非,但不分善恶,我做不到,如果恶即斩只是期许,那么我至少要去尝试,恶即止。”
“梦幻假期结束了,随着开学,一切都慢慢地被掰回原来的样子,那些荒唐的,平淡的,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的日常,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归到它的原位,而在那个假期里,你和她经历的那些事,都会被原位慢慢地取代抹去淡忘,这种似真似幻的感觉才是它被称作梦幻假期的原因,所谓的梦幻假期,并不是指没有过假期一样,而是这个假期就像没有过一样。”“一个人在没有目的地询问,另一个人就会漫不经心地回答。”“维加斯发生的一切都留在维加斯——万事随缘。”
“所谓年岁渐长就是和同一个人无数次地再次相遇,每次再遇都看到不曾见识的那一面,一个人也由此变得立体起来。”
“每个人都有A面和B面,而我的B面在一段漫长的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被无限放大,现在它好像已经完全代替了我的A面,我的A面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我都有点模糊了。”
“我什么都没有想,我只是期待接下来自然而然会有事发生,什么都好,毕竟,马上就要结束了。”
“不要觉得自己卑微如土,不要觉得未来会永远混沌,不要觉得自己不会被爱,去努力,认真的活,活成一个让自己每天都认可自己的模样,那个模样既是你的A面也是你的B面,那个模样的你谁都不恨,只想要快乐的活着,我和你都是,我和你都要早日活成那个模样。”
第三季番外第17集——四季年度最佳短片奖!
“所谓青春就是属于自己掌控的时间,请让它在手中生动地结尾,不要随波逐流任其虚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除了自己直面毫无它法,伙伴们啊,到了出航的时间了,不要沉湎于回忆,好好直面未来,去看海,去与大海相对,不管风暴再大,也去看海。”
从大二看到了博一,看了6年了,虽然没之前好看,但真的舍不得打一星,仿佛看着电视剧里面的这几个主角,自己的青春就还在。
不完美的结局,依然是没多少推进的剧情,可是,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流水账呀!陆先生在番外的表现可称完美了……吴雨泽很好,你也很好。、总是要再见的,从我的25岁看到30岁……时间如流水。留下了好多遗憾和不舍,但人生就是有那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就是有那么多东西,是充满遗憾的。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恶即止。可以不问是非,但不能不分善恶。我觉得殊词好幸福,有那么多人愿意为她出头。就算把她逼急了,让她误会了也没有关系。毕十三的阄。任逸帆的感情,会有人爱你,喜欢你真实的一面。所谓青春就是属于自己掌控的时间,请让它在手中生动地结尾。不要随波逐流,任其虚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除了自己直面,毫无它法。不管风暴再大,也去看海。
8,小破窗还能有第四季,2016-2022
其实剧本真的很好,于是我越看越心痛
看了十集,剧本真的太好太好太好了,会想,毕导会不会也忍不住看看自己曾经的孩子长成了什么样,边看边忍不住吐槽,如果是自己来带,这里该怎么拍,那里该怎么演。真的很希望还能有第四季,可惜没有如果。不打分是最后的倔强和温柔。(此外,觉得第三季和番外拍得好的,去看看前两季吧,高下立判。)
钟白插上耳机把摄像机的收音麦抵在肖海洋的心脏上,听着由弱变强逐渐不经掩饰心跳乱飞的咚咚咚的加强音的时候。我真实的无法控制自己咬嘴唇的动作了。
比第三季正片好看。至少,我磕的CP终于可以有结果了~~总是不看好肖白CP,虽然两人看着也挺和谐。
原来分了两个词条,来打个星
殊词被欺负这俩集把我看哭了……洛雪和钟白偷偷跟着姝词走,俩个宿舍的男生和任逸帆分别去打了师哥,翠翠也去找师哥麻烦,皓哥和连翘拍了一段新闻威胁师哥……而殊词终于肯直面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太爱各位角色了。十三和洛雪又捅我一刀,但又感觉有一点点向前了~MV的故事是给了主角们一个结局的隐喻吗?#毕导在微博对新片说自己的理想是“四季起”,可以众筹让毕导回来导第四季吗?!
可惜了武雨泽。番外比正片好看点。
既然正片已经表明了态度,番外篇还一个合理的分数吧。番外甚至比前30集还好看些,只可惜没能迎来一个期待了好些年的完美谢幕。悬而未决的cp乱炖,该毕业了。
结束了,我的大学也快结束了
毕:这个片子通篇看下来,每个角色之间会时不时爆发强烈的情绪,但在爆发之前你完全想不到他们会爆发,而且爆发的事件也完全经不起推敲,甚至可以用胡编乱造来形容。任:这不就是我们对烂片的定义吗?毕:不,这样便保留了神秘感,让你完全猜不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无关于执念,打二星是我最后的妥协。其实单就剧情来说,这部剧甚至可以达到四星的水准,毕竟是毕导的剧本,还是有前两季味道的,但这个剧组以及出品方一星都不值(每集二十多分钟还分成两部这吃相够可以的)。
这才是正片吧?
番外第四集封神 李川给我火起来!
冲着第十集给五星这个班没有散掉!
感觉第三季番外比正片好看多了。特别是殊词的故事,这才叫成长。
第九第十集封神,这个五星《同窗3番外》当之无愧。|后过审的这十来集无论是观感还是节奏都好了许多,和第一季一样,有一种学院派的工整和新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