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做的很足,让人看了立马就兴奋的去找电影看了,看完觉得也就那样,一来男主人设真的太扭捏,二来剧情逻辑也对不上啊,最后也太戏剧化了,男主一个人跟杀人凶手打。。过于英雄主义了。。以及最后杀人动机,就一句为了杀人而杀人?杀人凶手连个人设都没建立好,让人觉得很空洞啊,很无力。可能韩国的电影在反讽社会现状这一块做的比较好吧,这部电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也就算是社会冷漠了,总之这个评分还是比较客观的
목격자...者系列又添新员。意外发现这部倒挺好看的,喜欢悬疑暴力片的宝宝们可以一刷。别谈多大的腕儿了,其实李圣旻、金尚浩、金成钧,加上百想最佳女配陈庆…阵容倒也不算太寒碜。导演曹圭章?拍完《那天的氛围》还能反手拍悬疑暴力片,竟也不俗。[玫瑰]
赞就赞在剧情走向,以往劣性犯罪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当然《犯罪都市》这类不搞到人尽皆知不足以立威的黑帮片除外[捂脸]),可凶犯企图填埋之时被害人突然跑了,还闯进了一个几百户居民的社区,边逃边呼喊救命。按一贯套路,要么就是获救后连累施救者一起被凶手杀害,要么就是进入全城追缉犯罪嫌疑人的冗长流程!
可曾设想过,凶犯会在该社区的中心位置毫无顾忌地继续实施犯罪?😱更可怕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声称目击到整个事件!一个几百户居民的社区啊,居然没有一个人!
我相信人都有自私胆怯的一面,若非事关自身利益,又有多少人会站出来为正义为良知和恶魔做斗争?又有多少人敢?因此男主目击死者活活被砸死后选择沉默,因为他有妻有女,又刚置办了属于自己的房产,他一个都丢不起呀。若说他真有忿恨,那也并不是忿恨凶手残忍杀害一个女子,而是忿恨为何凶手选择在自家社区犯罪?!
我能理解这种心思,但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反正我肯定会第一时间报警的,因为我怕啊,谁知道这变态会不会来杀我,给它足够时间筹划如何把我神不知鬼不觉地抹掉?哪怕它真的放过我,难道我就要一辈子生活在焦虑和恐惧里?性格决定命运吧!
全片有个镜头挺特别,截图留念[机智]
豆瓣说咪咕可全片播放又是假资源,优酷上才真的有,还是优酷给力。导演挺会拍啊,蛮吓人的总是一惊一乍的,凶手太嚣张了吧警察看起来还是很卖力做事的,但是还是让凶手一而再再而三的杀了几个人,男主后面真的傻,开了警察车往家里赶,警察要一起他都不鸟人家,你等几秒带上警察一起怎么了?多一个人多个帮手嘛。好在他老婆有主角光环庇护不然肯定挂了。胆子那么小的男主傻完最后又雄起了,单枪匹马跟凶手斗起来,最后又靠主角光环赢了凶手,突然又来个泥石流山体滑坡啥的搞出好多尸体,莫名的结尾破坏了整部片子的质量
大部分打低分的都是批评影片的剧情不合常理,男主目睹了杀人现场后不敢报警。我觉得大家都是以现有心态来分析,人性的丑恶,没到最危急的时候是不会暴露出来的,君不见,饥荒的时候人吃人,逃难的时候人踩人。我们都是一个普通人,有家庭、有事业,正如影片里面展示的一样,人到中年的男主一路来的心理挣扎,从开始的吓得关灯,然后为了房子、妻子、女儿的安全,面对警察的询问,楼下女邻居的求救都只能沉默,在妇委会的声明不肯签字时,良知已经慢慢的觉醒,可乐的死终于让他爆发,勇敢的站了出来,最后面对家人的安危,转而向杀人犯反击,最后的山体滑坡,也暗喻着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总的来说,电影的题材是好的,但导演在细节的把握处还有所欠缺,给个四星吧。
片子剧情和逻辑有问题。给个一星算了。看完气得慌!
1、半夜看到杀人不报警,整个小区都听到了,没人报警还不协助警察。业主还签反调查倡议书,说是怕影响小区声誉,造成房产减值,蠢啊!不逮住真凶小区不安全,房子才会贬值。
2、男主目睹四楼女被害,被凶手发现追到楼下打算报警,看到妻女回来不敢打电话了,怕加害家人,这个合理。可他妈后来警察来了,凶手就在后面楼道里,你不让警察去逮他,等啥啊啊四楼行凶现场还没收拾好呢。不是蠢是什么?看到女目击者被害就该知道自己是危险的一定要报警,还幻想只要不说就能保护家人,这里逻辑硬伤。
3、警察抓坏蛋去了六个车,还有人在那里盯梢,就让凶手跳窗户跑了,警察蠢的啊!就没有个计划吗?都杀了俩人了,去了一队人就不能分头行动,堵窗户堵后门的都要安排好吗?
4、最后凶手大白天去杀男主家人,行凶明目张胆,碰见一群人,没人管不说,连个打电话报警的都没有。
5、凶手全程一把锤头,大白天在小区里面大摇大摆。杀完人仰脸向上都看看我的脸,第二天回来溜溜达达,观察完情况给目击者打电话骚扰,偷人家的狗,然后继续杀一个再杀一个。堪称史上最牛逼杀手。
6、最后男主转换的也莫名其妙,那么小心一个人,目击了杀人不敢打个电话报警,突然一个人对凶手穷追不舍的,又打不过,靠泥石流帮助侥幸不死。要说是看见女目击者被害和第三个目击者被袭击然后醒悟了也可以,但剧情又缺乏渲染。
唉!就说这些吧,看个剧不冷静了,这可能也是剧作成功的地方吧,艺术就是存在夸张和放大。导演和编剧把人和人直健的冷漠、自私自利渲染到如此程度,而且到剧终都不给你一点希望,我也是服了。
结尾剧情:男主一家人搬家了,搬到新小区,下雪了,银装素裹的世界看起来很纯洁的样子,男主站在新小区楼下喊救命,救命啊!救命!镜头转到楼上,没有人回应,没有一家亮开灯看看怎么回事,开着灯的人家没有一家关灯,就像没有听到一样……
1,老婆孩子都在身边警察来盘问凶手就在对面,为啥不拉着老婆孩子指着凶手说就是他丫的!然后带上老婆孩子住警察局里。保全家平安。或者还不接全家去亲戚家住几天?4楼都挂了,自己家里不买摄像头设安保系统,不设机关,不给老婆手边准备把M4,枕头下面不藏几把菜刀,屋里不设几个陷阱?
2,凶手也脑残,都结案了,干嘛还到处跑,没实在证据警方又认定凶手,翻案几率很小,4楼女主报警也是因为凶手打电话骚扰。正常杀人思维不应该是跑路去延边吗……凶手你说算高智商犯罪吗?就是拿个铁锤追杀证人,连把自制手枪都没有,信封里藏白磷寄给证人全家多好,再整个容,非要大铁锤一路锤到底,马加爵单传徒弟吗?之前用过的氰化物咋不用了?
3,警察也废柴,全出动能让孤单一人的凶手跑了,屋外没有照应的?保护证人的警察就派去一个新手?看看人家《新世界》怎么保护证人家属的。不怪证人不配合,警察太草包……凶案现场不蹲点?杀人袭警的罪犯还不全国通缉,设卡设点,专人蹲守,还能让凶手到处溜达?
5,4楼妹子也有点呆,自己一个人住,在电梯里遇见凶手了,果断不下电梯啊!电梯里凶手不敢行凶因为有摄像头,果断在电梯里就不出去,肯定死不了啊!
总结:一个蠢到掉渣的锤子哥不明原因的锤死个妹子,被蠢且怂的律师和蠢呆呆的四楼女看到,俩蠢蛋目击者(还有蠢蛋可乐)都决定不首先报警,蠢蛋锤子哥在别人顶包凶手之后还要执意锤死蠢蛋目击者,然后蠢蛋警察全程打酱油,最后蠢蛋律师跟蠢蛋锤子哥比武单挑,遇上泥石流,俩蠢蛋比武不选好天气,活该!最后蠢蛋律师侥幸获胜……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不是剧中人的脑残,而是对当今社会人性冷漠自私自利,相关部门不作为的抨击。谁都有可能成为目击者,谁也有可能成为胆小怕事的逃避者和受害者,这些都是相当恐俱的事情……
继《我是证人》和《捉迷藏》等片后,又出现了这种中国导演和投资人最钟意的剧本,先替他们问一句:版权多少钱?
不做不死
6.6分,电影想要讽刺人性自私冷漠,但没掌握好分寸,过于夸张,因此显得某些地方不合逻辑,但其实是符合逻辑的。比如,男主一开始迟迟不肯报警,很多人肯定不理解。胆小怕事不能完全解释男主的行为,但观众们忘记了,此时男主的狗被凶手绑架了。虽然凶手没有明说,但此时男主肯定担心狗的安危,投鼠忌器,怎么会向警察报案呢?这种爱狗人士世界上是有的,你可以说男主三观不正,但不能说电影不合逻辑。这不是抬杠,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犯了偷窃罪,法官怎能判他是强劫罪呢?
觉得豆瓣网友打分太严格 一直强调认为小区内光天化日杀人很可笑 直到最后男主在雪地里的呐喊救命就可见 世人这般冷漠 谁愿意来做英雄 被吓到三次第一次在阳台亮灯那里 (还突然断网)第二次在门口的电话铃 第三次在楼梯上丢锤子 相对于凶手来说 那些为了金钱和自己利益而冷漠的人更让人心寒 而山体滑坡一事也应证了男主一开始说的开发商隐藏的问题 希望世人还是可以像朝阳群众那样勇于揭发 小区内发生凶案并不会降低房价 而周围人冷漠纵容才会口碑越来越差 曾经有一条生活知识 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 要喊救火
小区中心凌晨杀人,房价为大,邻里薄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炸房拆屋泥石流,窝囊丈夫走投无路,拔树苗大战榔头变态杀手……男主角行为逻辑实在太奇怪,好在类型片的各种要素还算到位。1964年纽约38户沉默旁观者一案已被改编过几部电影了,包括2015年受害者亲弟弟拍的那部纪录片《沉默的证人》,这部也应该算是某种意义的韩式翻拍吧
一击即碎的中产阶级,不是简单的人情冷漠,而是生于世的无奈弱小。
针对这一类的犯罪类型片,比较主流或者说大众的评价倾向是逻辑纠错,虽然人们在事物认知的大逻辑上总体差异不大,然而由于经验的差异性导致具体行为的体认各有不同,所以不同观者对于电影中人物的行为和反应会做出逻辑对错的非同一性解读。回到这部影片,不太合逻辑的地方的确有但问题不大,其实抛开影片所反映的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最成功的地方是影片非常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最自然和本真的反应,不用说目击杀人这样的极端情境,单单是地铁上看到盗窃、非礼或抢劫的情况下,没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肯定能挺身而出,躲在键盘后慷慨陈词是极大多数。如果自己没有霍元甲的功夫,话语总比勇气来得快。千万别扯什么犯罪份子是纸老虎,勇敢和正气会震慑住邪门歪道,因为事到临头一丁点儿的犹豫就已经帮自己决定好视而不见退避三舍了。
什么垃圾,凶手就在面前,警察就在旁边,居然不马上指认抓人,智商捉急。凶手到处跟踪杀人,连个监控都没有?然后还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和凶手穿一样的外套和帽子来故弄玄虚。
影片的悬疑和节奏其实还是做的不错,但评分似乎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众都不愿承认和直视男主角的懦弱无能,这种同理心会让我们厌恶自己。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代入的情境,有一天,你家楼下有人杀人,还是凶残地拿榔头敲死人,你想报警,那人却回头看了你一眼,一直盯着你,你还敢报警或者去当证人吗?当然这里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比如男主角的初衷和行动没有变化,要是中间有他想要报警的转变,后来又被突发的事件让他害怕了会更好一些,还有就是为什么不告诉老婆这点,虽然片子也用台词提了,但解释的不好,更好的理由应该是,如果出路只有一条,那背负这个秘密的压力或许就让我一个人来承受吧。最会让人吐槽的其实是,坏人没有那么牛逼,只是凶残罢了,这个时候你把你媳妇儿孩子换个地方住几天,或者让警察照顾几天又如何
感觉跟《捉迷藏》发生在同一个小区。
描写都市人性冷漠的商业片。前半段拍的无聊,漏洞很大,后半段又太戏剧化,好在演员演出了情绪上的真实感
居然5.9分?都眼瞎啊?看了看评论说是韩国的套路等等,哎,就不能见别人好或者别人好就装看不见,和目击者里的视而不见有何区别?最后一句:救命!!!直击人性,也是对死者的同感,想当初哪晚同一个位置喊救命没有人,当自己面对时又是如何?中国人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挂起的何止是人心与人性?必须5星!
结局真的很心酸,也很符合实际
主题两星,剧情负两星,演技负一星,配乐负一星,算下来,你还欠我两星....
有趣的观影经历,一部韩国片全场没有一个韩国人来看(纽约,AMC Empire 25) 可能我挑的时辰不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昆山宝马男反杀案”,欺负到头上该不该反抗呢?对于所有的“旁观者”可以套用一句话作为评论:“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比《捉迷藏》好,有几处确实吓到了,bug太多,编剧不顾故事真实性让凶手疯狂开挂,没这么多bug真的算个不错的故事,结局很好,事不关己时冷漠的路人太多了,为忽略bug可以令人深思的地方加一星吧……
越到后面越难看,悬念和紧张感只持续了大概20分钟。后面的故事基本上就乱讲了。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冷漠社会看似极端,却也符合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换成任何人也未必会比主角做得更好,至少主角还一直被良心苦苦煎熬着,遭遇倒是让人同情。不过剧情方面不合理的地方很多,特别是过于神化犯罪分子,感觉十分胡扯,看在老戏骨的演技和批判主义主题的份上,勉强可打及格分数。大叔最后绝望而悲凉的哀嚎倒是拔高了本片的立意,值得好评。
韩片凶手三要素:帽子,锤子加傻子。因为结尾,立意又高了那么一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