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廖俊波

HD国语

主演:郭广平,陶红,戴卓凝,洪浚嘉,王双琥,刘思莹,王屿,魏小军,文江,王荧欣,刘浩闻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剧照

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2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3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4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5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6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3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4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5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6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7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8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19樵夫·廖俊波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樵夫·廖俊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根据廖俊波书记真实撼动的事迹进行了加工改编,以记者探寻廖俊波 “樵夫”的微信名由来、廖俊波生前在南平政和脱贫攻坚为民解忧的光彩睿智的工作经历,两条故事线索交叉的平行蒙太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廖俊波的大爱、永远的微笑及他的初心和坚守,生动地还原了真实质感和朴实情感,亲情化的叙事视角一改以往说教式窠臼,人性探索超越以往主旋律电影。既有电影纪实风格,又有传记片的饱满人物,加倍了影片的故事魅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如临大婚大爆炸千杯不醉岁月小斯比罗神奇的老字号恋人:泰勒斯威夫特巴黎演唱会美国谋杀故事:隔壁那家人王牌案件学校风云人狼游戏:死亡游戏的运营人连体共生姐妹约会大师之爱在响螺湾极品劝退师秘密会议2024:菲律宾版复原行动第一季白水恋曲缉毒特警追捕聂鲁达清明时节爱上我地狱为何恶劣新飞越比佛利第一季寂静之夜战疫之疯狂的口罩通勤营救国语我在古代当网红甜甜的陷阱

 长篇影评

 1 ) 纪实与虚构——中国电影任重而道远

我是在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展映系列活动《樵夫廖俊波》主创见面会上看到这部电影的,导演宁敬武也来到现场,从见面会上导演的发言也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电影如何处理纪实类题材的努力尝试。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如果拍成纪录片就好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我的理解是,也许我们都习惯了讲中国故事以纪录片的形式表现,这其实暴露了中国电影在处理纪实与虚构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樵夫廖俊波》其实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导演对探索纪实类事件处理方式所做出的努力,尤其是电影结尾,导演对廖俊波为什么用"樵夫"做微信名的回答,既体现了导演对故事主人公廖俊波的理解与认识又讲导演本人野心暴露无遗,他想要通过这个结尾将纪实类题材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这两年"纪事与虚构"在文学界是一个热点话题,对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把真实故事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艺术化,电影界毫无疑问也在做这种尝试,去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商业电影《我不是药神》,其实就是对社会实事的反映,票房和好评双丰收的部分原因也来自于真实,这还是体现那句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个人觉得《樵夫廖俊波》可以看到导演个人的努力,但始终觉得少了点什么,让人很难融入到人物真实的生活中去,特别是年轻的廖俊波演员的扮演者,那种浮夸的表演方式,始终让人太出戏了,也许导演是想要表达那个年代年轻人所拥有的激情吧,可能因为我是90后的原因,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单纯,所以无法从电影中体会到一开始年轻的廖俊波的思想动态,甚至觉得情节有点概念化复制的成分在其中,这是电影美中不足之处吧,不过后半短有老戏骨的加持,特别是中年廖俊波演员的表现,实在太好啦!面部微表情的处理出神入化。总的来说,纪事类题材的影视艺术化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另外,作为南平人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在电影中呈现,还是很亲切的!

 2 ) 很好

1这部电影可以说拍得很成功了,它深挖廖俊波的精神内涵,还原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坚守,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希望他的精神与实际永远被世人铭记,廖俊波,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电影再现了一位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值得点赞,廖俊波,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电影再现了一位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值得点赞

 3 ) 我们这个时代能养育出的最好的人

事先并没听说过福建南平市副市长廖俊波的事迹,看到《樵夫·廖俊波》这个片名,万万想不到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关于这种“先进人物”的故事我从小到大看得太多,廖俊波的成就自然也不必多言,他带领无数老百姓脱贫致富,最后不幸因公殉职,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却自称为“樵夫”,着实是第一次见。

电影显然也放弃了同类题材里“高大全”式表达,只是通过一个记者探访追忆的视角,抽丝剥茧般,慢慢揭开“樵夫”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在小城镇长大的人都不会对这样的故事陌生,廖俊波本是一名出身于普通家庭的中学老师,在被调去当乡镇干部的前夕,特意跑来告诉同为教师的伴侣,问她有没有听过“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充满人情味的细节令我印象深刻。整个电影一下子从“歌颂楷模”轻轻降落下来,变为一部小镇青年的奋斗史。

后来的廖俊波,成了为领导熬夜写材料的“小廖”,成了年纪轻轻的镇长,成了一呼百应的副市长……但在骨子里,他还只把自己当一个“樵夫”。

那么,到底“樵夫”是什么意思呢?

片中有一段廖俊波与女儿的对话很耐人寻味,女儿问他:“爸爸,你是全镇最大的人吗?”

这是小孩子常常有的疑问,似乎官员在他们眼里就是比普通百姓更“大”的人,职级再往上就越来越“大”。

而廖俊波却含笑否定道:“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

表面看来,这也许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做官就是做人民公仆嘛——大家都明白;可是私底下又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呢?

要知道,有很多男人在外面就算混得不如意,也至少能在家里关起门来做皇帝。但廖俊波连在自己女儿面前都可以放低姿态,强调自己是一个“最小”的人,这胸襟绝不一般,同时也足以证明,廖俊波首先是个小家庭里称职的丈夫和父亲,然后才是外面的好官。

亲情的桥段总是最打动人的,电影很少直接描绘廖俊波如何如何关爱群众,如何舍己为人,反而着重展示他在家庭的日常,比如和妻子屡屡讨论到《射雕英雄传》,廖俊波向来以郭靖自比——笨拙、不聪明,不那么会为自己的利益考量,却独具一股子豪气冲天的爱国情怀,是金庸笔下最受读者欢迎的角色之一。

他不是一出生就成为大侠的,他身上有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男人的许多特质,从毛头小子到一代豪杰,郭靖一路上勤勤恳恳,摸爬滚打,历经磨难才成长起来,摇身一变为江湖之中最理想的模范式人物,他所具备的种种优良品德都是有迹可循的,他的人生符合我们普通中国人对于伟大侠士成长进程的所有想象。

《樵夫·廖俊波》同样是生动记录下了一个平凡人变成“时代楷模”的成长历程,有著名编剧芦苇把关剧本创作,以一个个真实的细节让人相信,廖俊波正是当下社会的所有天时地利人和集合之下能养育出的最好的人,我们这个世界还有希望。

电影没有平铺直叙列数廖俊波的光辉事迹,而是以情感线索为轨迹,层层递进地烘托出人物的不同侧面;在故事的尾声,廖俊波立于窗前,面对着生前的最后一场大雨,并不知道前方要来临的是什么,他年轻时就险些丧命于巨石之下,他一直都是把自己的安危往后放的,他只知道他有个会要去开,他还有一些事可以为市民们做……

这时画面里浮现出童年的廖俊波,他是年轻的樵夫,单薄的身体背着一筐柴,从绿水青山中走出来,原来樵夫正是他的初心,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变;他的肉体可以离开,可他的精神不朽,因为樵夫的精神就是永远薪火相传,照亮世界。

 4 ) 燃烧自己,奉献他人,好的人物传记片不落俗套

《樵夫·廖俊波》:燃烧自己,奉献他人,好的人物传记片不落俗套

看这部影片时,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样一个画面:黑洞洞的山崖边,有一堆柴薪,突然,柴薪被点着了,它的火焰让整个山峦都亮了起来。这光和天上的星辰呼应,照亮了夜晚的所有人。这就是看这部电影《樵夫·廖俊波》时候的感受。

本片因为改编自廖俊波书记的真人真事,所以影片有个没有悬念的结局,也就是廖俊波书记在一次车祸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但,如何在结局已知的情况下展现未知就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任务。区别于以前很多人物传记电影,如《焦裕禄》《任长霞》等,本片在故事上采取了悬疑+现实和叙事穿插的方法。悬疑的部分是,廖俊波同志的微信名为:樵夫。为了探寻这个名字的由来,年轻记者回到廖俊波工作过的岗位,到乡镇,到廖俊波家庭中,走入熟悉廖俊波同志的百姓中来去了解。叙事过程中穿插了不少当地老百姓的采访片段,每每演到一件真实事件的时候就有采访片段出来佐证。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被剧情打动的同时再一次被真实再打动。这种表现手法值得点赞。

在片中,廖俊波书记由在电影《战狼》中出演冷锋父亲的国家一级演员郭广平扮演。郭广平一直表演以沉稳、大气、注重内心塑造见长,在本片中,他还原演出的廖俊波书记,平易近人,温柔严谨,对待家人有爱,对待百姓有大爱,但在大事件面前又雷厉风行,果断果敢。这样的表演维度在郭广平的塑造下让人可信。饰演廖俊波妻子的女演员大陶虹一直以来都是以演技著称,曾经做过影后的陶虹在本片中扮演了一位隐忍的好妻子,一个豁达的好母亲,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女人。其中,当两人在一起的温情片段时,陶虹眼神中流露出对于“丈夫”的担忧让人动容。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廖俊波总是骑车带着女儿穿过街道。女儿就问他,为什么爸爸说自己是全镇最小的人。廖俊波书记回答,因为爸爸心里都装着百姓,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在其中,女儿长大后还会和母亲提起说自己是留守儿童,因为父亲常年不在家。这种好笑又心酸的情节在影片中有不少处。

在洪水中抢险,走访贫困百姓家,和普通老百姓深度交流,还赠送一个小商贩一双雨鞋,并帮助小商贩的食品发展壮大知名度。事无巨细,从大到小,人民公仆廖俊波都做到了问心无愧。他的名言也在本片中飘荡:能到现场就不去会场!这种务实、实干、又吃苦耐劳的领导在当今社会实在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编剧顾问是著名编剧芦苇。曾经早年间成就张艺谋多部经典电影作品的编剧芦苇老师为本片的编剧把关,让剧情更细腻,情感更真挚,剧情安排更合理,这样才避免了一般人物传记片流水账式的俗套模式。影片中还有这些剧情值得重点留意:面对山林火灾,廖俊波书记和干部群众一起扑火上阵。他说自己是“一个疯子带着一群疯子在工作,”还有“我廖俊波,能不能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干出一番事业,为这个世界多做点事,”在过去的岁月中,廖俊波书记失重始终克己奉公,身系万家,乐于奉献,燃烧自己。正是因为他的带领,让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六年间增加近三倍,GDP、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均提前实现翻番,荣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十佳”县。缔造这样的成绩领导怎能被群众忘记?

片中在给廖俊波书记的葬礼中结束,全部采取现场录像,能看到数不清的群众哭送他的一幕。让人动容,让人心碎。这样一部电影,值得去看看。(文/悟空)

���*�et��

 5 ) 总有人感动中国!《樵夫·廖俊波》岁月如锦 爱如歌

文/桃妖不是妖

从没想过,主旋律电影,也会有如诗一样的美感。

作为献礼建国70周年的电影,《樵夫·廖俊波》以“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廖俊波生平为主线索,记录了这位人民公仆的感人事迹。不同于以往的传记电影,《樵夫·廖俊波》用浪漫的蒙太奇手法,双线并行,回忆穿插着人物的成长脉络,一路探寻“樵夫精神”的由来,把廖俊波这个“时代楷模”演绎得淳朴、生动、亲切,犹如诗歌浪漫温情、隽永流淌。

整部影片,没有轰轰烈烈的情绪渲染,更没有长篇大论、歌功颂德,而是把镜头对准了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的嘱托、妻子的陪伴、女儿的成长,让人物在多重身份中穿梭,他的笑容里始终挂着血肉的温度,让人不自觉的泪目了。

现实中的廖俊波,匆匆走过49个年轮,生命定格在那个雨夜,永远离去了。意外来得太突然,只留下亲人们无尽的思念和老乡们不舍的送别……电影中,一个年轻记者追随着廖俊波生前的足迹,用点点滴滴的事迹,串联起了他勤政为民、兢兢业业的一生……从邵武到南平,再到武夷新区、政和县,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他总能将区域的发展接轨时代的脉搏,也将长远发展、百年大计放在心头。镜头里,他总是奔波在基层,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可他的眼中却始终闪烁着光辉,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精气神儿。

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廖俊波下基层工作,老父亲坐车路过来看他。父子两人匆匆一叙,聊几句家常话,父亲从布包里拿出7万块钱退休金,交给儿子,说自己的退休金也用不上,让他拿去买房子。人到中年的廖俊波接过钱,脸上却挂着窘迫的笑意,说都这么大了,还要让父母操心。可是,他想尽快买个房子安顿下来,免得那些开发商打他的主意。在父亲面前,别人眼中的“官儿”,还是那个傻儿子。可这几句话,却说得很真实,也很有分量。人在官场,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而廖俊波,却甘于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人。

对于一部传记电影而言,最难得的就是让人入戏。可《樵夫·廖俊波》有如此鲜活的人物原型,想不入戏都难。青年廖俊波很有武侠世界里的浪漫情怀,为了和心爱的林莉在一起,甘愿放弃学校提供的大好机会,也要追随爱人的脚步。那些骑着自行车飞奔的岁月,宁静而美好。从学校转入镇上工作,廖俊波第一个跑来问林莉,“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上一句是什么?林莉看出了他眼中的兴奋,用笑容表达对他坚定地支持。最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这样彼此成全,相濡以沫吧!这道爱情的光,成了他人生的底色,无论职位如何调动,林莉总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从未抱怨。也正因此,廖俊波生命定格的那一刻,才如此令人心痛,痛到无法割舍。他答应过林莉的,等他退休了家务活全包,还要买个好点的相机,陪着她和女儿,旅游、摄影……泛舟湖上的一家三口,当初的约定还在耳边,可那个许诺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多希望,《樵夫·廖俊波》不是真人真事,只是编剧笔下的一个故事。这样,他的生命就不会定格,他还可以去完成武夷新区的规划,招商引资,看它一路走向繁荣;去实现自己的诺言,陪着他的妻子和女儿,看遍祖国的秀美山峦……

生命虽短,可他走过的岁月,却如锦繁华,如歌绚烂!总有人感动中国,《樵夫·廖俊波》值得9月6日的大荧幕!平淡岁月里的真英雄,丝毫不比科幻里的超级英雄差,因为真正让生活更美好的人,是他们!

 6 ) 江山代有楷模出,照亮奋斗前路,引领美好未来

大无畏的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的中国,也在国家经济和道德的建设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时代楷模,从王进喜到焦裕禄,从孔繁森到任长霞,从杨善洲到廖俊波……他们是一粒粒火种,点燃了劳动与创造的火焰,他们是一面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步伐,祖国的未来,因为有他们,而变的更加强大和美好。

电影《樵夫·廖俊波》讲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廖俊波同志的光辉生平与光荣事迹。不同于其他的人物传记电影,都是以名字命名,在本片的片名中,有“樵夫”二字,这正是对廖俊波同志的形象化概括,正如影片中所说:“樵夫,是把自己当柴烧,照亮世界的人”,廖俊波也正是这样,勤勤恳恳,扎根基层,壮志满怀,锐意进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群众。

廖俊波曾经在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他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而在这样的成绩背后,则是他和领导班子不辞辛劳的苦干严干,也正如他所说:“我是一个疯子,带着一群疯子在工作!”能有这样的成绩,也是他是真真切切的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才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整部《樵夫·廖俊波》的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廖俊波始终昂扬的斗志,更是在他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美丽的乡村、城镇,我们常说可持续发展,生态化生存,但大多数时候,对类似的概念,只停留在文字阶段。而《樵夫·廖俊波》却通过宏大的叙事视角,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亲身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日新月异的变化,樵夫,不仅仅是砍柴人,更是护林人,不仅仅是劳动者,更是管理者,由此,才能带领各阶层的干部群众“用我们的双手,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建造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城”。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电影《樵夫·廖俊波》一如廖俊波一样,朴实而真实,故事并没有聚焦于太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件,而是从一件件小事,点点滴滴中,让观者感受到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的闪光与伟岸。影片在剧情与影像层面的处理,无疑更加拉进了作品与观众、角色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由此让我们引发更多思考,身为祖国的一员,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承载怎样的义务,才能成为时代发展中的能量与动力?这是榜样力量的感召,更是同行者的嘱托。

令人遗憾和悲痛的是,2017年的3月18日,时任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但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生活中平易待人,工作中雷厉风行的作风,却永远值得我们怀念。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祖国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廖俊波式的好干部,来建设祖国,来开创未来。历史证明: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廖俊波,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短评

竟然还默默擦了几滴泪,教育片中算是拍的投入感情的。

3分钟前
  • ❤Ruby❤
  • 还行

参加了主创见面会后看了电影,这部主旋律的片子叙事结构还是不错的,用一个记者写报道的调查过程展现人物的重要事迹,串联得比较自然。时间线也在调查过程中切换,比较不枯燥。中间穿插着一些对当事人的评价,看的时候有点疑惑,这些人是现实中真实人物还是演员?不管是真实人物还是演员,我都觉得这样的穿插方式很不错,但要是注明一下会更清晰。p.s 不知道导演有没有看过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是不是受其影响,感觉《樵夫》的叙事方式和许导的《黄金时代》有些相似。

7分钟前
  • 胡不归
  • 推荐

电影叙事逻辑有点凌乱,让不了解这位书记生平的观众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要用两个小时拍出来一个人的一生的确不容易,也可以理解。另外中年廖俊波的演员是全剧最大的亮点,特别是他救火回到家,坐在椅子上和妻子见面那场戏,那种死里逃生的惊恐和庆幸实在演得太好啦!状态非常真实!另外,导演最后对樵夫的解释和镜头的切换确有画龙点睛之效。

11分钟前
  • 午夜梦回
  • 推荐

电影中廖俊波全心投入做的每一件事很有感染力,那些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他的初心与坚守,樵夫就是燃烧自己点燃他人,真的了不起…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说,有几个情节处理的过于生硬,有种刻意煽情的感觉…

14分钟前
  • sfy
  • 还行

单位包场观看学习,每个人深入学习廖俊波书记的先进事迹。有些细节蛮感人的。马克 政和白茶、建盏还有梯田。

19分钟前
  • 慕秋
  • 还行

主旋律片子很难有惊喜,但深入了解廖俊波,确实会被廖公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23分钟前
  • 修十一
  • 还行

2022/3/14 不求“留下事迹”,但求有过痕迹。

27分钟前
  • 要瘦的江流儿
  • 推荐

电影拍的像一篇初中作文

30分钟前
  • 在彼岸
  • 较差

樵夫-rosebud。虽然人物还是很悬浮,但在对其行为细节的描绘上已经尽量丰富了。

35分钟前
  • ┢落┦
  • 较差

蛮感人的,反正意义就达到了(*^▽^)/★*☆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干部

38分钟前
  • 徐小小纯
  • 推荐

事迹很感人,电影很拉垮。

43分钟前
  • 欧润之
  • 还行

电影的叙事线还可以,但仅此而已,年轻的廖俊波演员和中年的廖俊波妻子演员,演技一塌糊涂,尬出天际,19年了,特效也很糟糕。还有些莫名其妙的剧情。这明显做成纪录片会更好,拍成这样不伦不类。三颗星完全给廖俊波书记,而不是这部电影。

44分钟前
  • 歌者
  • 还行

嗯……剧情很分散

46分钟前
  • 南瓜🎃
  • 较差

廖俊波的事迹真的很感人,但是这部电影拍的是真不好,插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51分钟前
  • 马丁妈妈爱你
  • 较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4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拍成纪录片会更自然好些吧。逝者如斯

59分钟前
  • Devin
  • 还行

认真看完了,不错。

60分钟前
  • 局外人
  • 还行

人物传记树新风,为民办事不辞穷。可怜车祸殒身去,党的干部好雷锋。——有所作为,踏踏实实为民做事的好干部

1小时前
  • 司马公常
  • 推荐

意外地好看,生活就像骑自行车,要想保持平衡就要奋勇向前。自己成为太阳

1小时前
  • 瓣瓣瓣
  • 还行

这部影片一开始就强烈吸引到我了,它的拍摄手法纪实,画风质朴。为了讲出真情实感,电影《樵夫·廖俊波》以观察者的角度出发,走访廖俊波的家乡以及工作地点,拜访他的家人朋友,只为探寻一个答案“为什么廖书记的微信名是樵夫?”其实在探寻廖俊波的过程中“樵夫”背后的意义就逐渐显现。捍卫公平正义,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百姓,用苦干实干将经济发展收获的“薪柴”带给民众。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而廖俊波就是那个薪火相传的砍柴人。影片通过“小家”与“大家”、“祖国”与“自我”间作出的不平凡选择,清晰坚定地告诉我们:艰难困苦或许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当你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时,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1小时前
  • 贵圈儿探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