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补评价!影片既具有一般圣诞电影的一切元素:浪漫、温暖、欢乐、节日气氛,又有很多与普通假日或爱情喜剧不同的内容,比如从一开始就具有神秘感,剧情有转折和惊喜,而且主角都是海外移民,这些内容都为本片带来新鲜看点。特别是艾玛·汤普森出演的角色和她写的剧本都带有她本人独特的诙谐与睿智,影片还能让人感受到她温暖又宽广的胸怀。是一部在冬日里可以深深温暖观众心的影片。
很多爱情喜剧都有圣诞情节,很多圣诞电影都不乏浪漫内容,但本片的故事却远远多于此。以往谈起圣诞电影,大家脑海中的故事一定是发生在典型的美国或英国人身上。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第一个以海外移民为主角的圣诞电影。既然在美国和英国的海外移民那么多,那么为何不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去呈现圣诞的美?
女主人公凯特(克拉克饰)在出场时看起来是一个生活很邋遢,一事无成的人,偶遇一个近乎完美的华裔男子汤姆(戈尔丁饰),渐渐开始改变她的人生。观众从女主人公凯特的视角出发,从一开始只是工作与流浪,到后来在汤姆的指引下看到了伦敦更多美丽、有趣的景致,并开始注意到节日期间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生活上有多么艰难。而相比之下,凯特是有家不愿意回。在汤姆的帮助下,她获得的不仅是爱情、友谊,而是开始学会懂得付出、给予和珍惜。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女孩之所以生活落魄是有原因的,她曾经因动了心脏手术而失去了成为歌手的机会;她的家庭是来自东欧的难民,父母含辛茹苦地工作,依然担心逐渐排外的英国人会赶他们出境;男主角似乎身份神秘,常常联系不到,但却常常能在给流浪汉做义工的地方遇到。。。
女孩的母亲是典型的海外移民,说着有口音的英语,对孩子有着很高期待,思想十分保守,生活非常朴实。艾玛·汤普森演出的这个角色与女主角之间的互动是影片最动人,也最好笑的部分。艾米丽克拉克在片中有些傻兮兮的,但不失可爱,唱歌的部分的确令人刮目相看。Henry Golding基本上就是being charming。
影片展示出了伦敦圣诞期间的美丽,几乎每个镜头里都闪烁着圣诞灯饰。女主人公工作的圣诞装饰店更是美轮美奂,就像走进童话里的魔法世界。我本人对圣诞、圣诞装饰店和伦敦都情有独钟,所以看得很陶醉,几乎想立刻拔腿回去伦敦!
但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了很多有共鸣的细节,比如女主人公一家因为是海外移民并没有像邻居那样张灯结彩地迎接圣诞,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庆祝。这在海外很常见,比如一片住宅区里,唯一没有在屋子外做圣诞装饰的一般就是海外移民,特别是亚裔,他们不相信这有必要,但他们也一样喜欢圣诞,喜欢享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杨紫琼出演的圣诞店老板更是打破规则。之前很少会看到华人作为这样“洋店”的老板,大部分时候华人只是在中国城的餐馆、干洗店、当铺里出现。而艾玛·汤普森与导演保罗·费格就是要打破这种刻板印象。为何圣诞装饰店的老板就不能是华人?其实很多银幕角色都没有任何族裔限制。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喜欢圣诞节,都可以庆祝圣诞节。
影片也提到了目前欧美高涨的反全球化、排斥移民的情绪,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如果未来圣诞节再看,也一定能与其他的圣诞电影区分开。因为影片中带有的很多内容都是80、90、千禧年代爱情喜剧所不具有的。
当然与其他爱情喜剧相同的是,片中一定有好听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本片用了乔治迈克15首歌曲,其中还包括一首未发表过的。他本人生前也给予了许可。
艾玛·汤普森也为乔治迈克的《Last Christmas》歌词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看完片,再听这首歌你就会明白,影片真的就是根据这首歌“改编”的,只是含义有了精妙的变化
先说结局,一家人幸福美满,搞基也能接受了,也不担心遣送了,也不嫌唱的难听了。
这一惊天转变,不是上帝慈悲,而是一个辣妹的奇迹转变
所以不是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而是关键人物付出一点点爱,就像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一样,只要老鼠有点爱心,不进锅里,那么大家就不用付出爱心重熬一锅了。
那谁是关键人物呢,需要上帝来点名吗,上帝可没这本事,结果又回到人人都是关键人物,人人都付出爱,就不会缺失关键人物了。但这样上帝不是太无能了。
所以上帝要做的是找贱人,一个贱到所有人都无敌的地步,就成了关键人物。
有了关键人物,是让他死,还是让他感动大家,就看大家都口味了,如果是重口味,那就是一锅鲜美的老鼠汤。如果还有人性,那就只能把白开水当汤喝了。
总之,电影整体节奏不错,但部分细节也搞不清楚谁是老鼠。譬如城管为啥网开一面,和谐社会,而土著却抵制移民,破坏民族政策。
凯特移植了心脏,觉得自己变成了奇怪的人,她生活一团糟,酗酒、滥交、工作不顺利,还好碰到了汤姆,一个高大帅气的神秘心理志愿者,她让凯特感觉安全,并敞开心扉,其实,能倾诉就意味着亲密和安全感。获得能量后,凯特去街头唱歌为需要的人募捐,向家人道歉,帮女老板找到爱人,并停止当演员的试镜。情绪状态变好的凯特来到汤姆的住处,才知道一年前的圣诞节汤姆遭遇车祸死了,原来自己的心脏就是汤姆移植给她的。她感到能活着就是幸运。
好好善待你的心。你认为糟糕的被塞进你身体里的心脏,正是别人最珍贵的东西。
同样的环境,由于你的心境变了,对世界的感受也变了。
移植的心脏能带着新主人感受旧主人的生活。
生活好不好,是心态决定。希望看了这部《去年圣诞》觉得生活在今天是一种幸运。
经历过才知道。为什么有人走不出困境,剧中kate是因为物质不足吗,也不是,是因为没有关心的人吗,似乎也不是,她有父母亲姐姐的爱。很多时候我们以自我经验判断,十多岁的人怎么这么难搞、不好好读书;二十多岁的人了、怎么到今时今日依旧在迷茫,不是应该为自己工作努力吗,不是应该多社交吗,不是应该心怀远大梦想每日活得开心充实吗?应该有存款了,怎么混到现在这个熊样?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家庭、学校每届的风气,所有经历的对自身都是有影响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就已经很难了,非常艰难,每个平凡日子里的一举一动都在塑造或瓦解性格” 我们经历的东西在毁灭我们同时也在促使我们前进。
知道的越多说的越少。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多,听多说少,且说重点,有时候又觉得找个常说废话说真心话的人也少。
真正是没遇到懂得对的人,愿意贴心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的人,可以在他面前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希望有一个能轻柔温暖自己的人,Tom极其温柔地轻抚了一下kate的手术伤疤,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影剧片段了,温柔且惊艳,在我看来很有魅力哈哈。
人都是互帮互助走出困境
真心且在感觉对时间对的前提下可以治愈曾经的伤痛,即使接二连三,kate依旧坚强站起来了,在与Tom的连接里,慢慢得一点点好起来。“你是唯一一个能让我感觉….可靠的人 让我有存在感的人”kate对Tom说的这番话,很为她开心因为能遇到能听她说话的人而幸运。
这部剧还有一点是让人们知道,每个人有自己的糟糕时期,给自己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会好起来,如果没有再继续,就像每一次你开始学习新东西、从笨拙到流畅熟悉。
“你所做的一切造就了你”Tom said.人生是起起伏伏的、有高就有低处,没到人生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的,别因为他人不好的评论,说因为现在的你不好就顺势评论断定你的未来不会好,并没有任何根据、而且世事无常!人类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原谅和忘却,因为不懂才这么说,而因为懂得而选择不说和谅解。
你值得,还有怀着自信和勇气生活,还有人其实做的错事和失败比成功的多。
如果说普通人有什么共通的梦想,是不是每个人都曾希望有一束光能照进平凡的生活呢?男主就是那一束光,没有缘由的出现,照亮了女主操蛋的生活,让女主重新燃起了生命的朝气。而到最后,你会发现,那束光只能是你自己~
剧情有点烂俗,但也有点可爱呢。龙母真的是一点偶像包袱也没有,永远不惜把自己的颜值踩在地上摩擦,开局就把我笑死,我可太爱了哈哈哈。
看到电影大概前三分之一时,我非常的惊喜,因为男主角的人设写得很好。于是我不断思考,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接着,我恍然大悟,其实这部电影不过是把男女主角常见的设定、背景对调了,但是却给人耳目一新的观感。
女主的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全是一团糟,靠酗酒和滥交来逃避现实,听起来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遭遇中年危机欧美白男,与此同时,男主出现了,他的存在就像那只伴随他一起出现的小鸟一样在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相信男主的设定会赢得绝大多数女性观众的好感,因为他如此善良且带有点不谙世事的天真,在第一次见到女主之后就对她展开了不依不饶的追求,与此同时,这种追求又是完全柏拉图式的去性化的。
遭遇重大挫折的男人和天使一般不求回报的少女,这种在许多动画、影视里屡见不鲜的设定,换了一个性别之后却能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尤其在后半段电影里,女主角一直在寻找男主角的身世之谜,观众的视角则和女主角一起,探究男主角的存在,女人成为了故事的主体,具有了行动的愿望和行动能力,男人是被行动的对象。其实,男主角的名字、过往、背景已经完全不重要,电影也没有更多着墨,他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令女主角成长的“工具”。这一点哪怕在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爱情电影里也不多见,不过可惜的是,最后的结局还是流于俗套。
此外还有评论提到的电影里探究的移民问题、母亲的心理问题,在我看来全部都是多此一举,不如好好把这个故事讲到位。
PS:看完之后再听Last Christmas简直听出了一丝冷幽默。
重看一遍还是哭得惨烈,kate的自我认同迷失与作为背景的移民身份遥相呼应,加上不能再梦幻的梦幻王子,天啊。也许以后圣诞节可以再看这部片。¶ 哪怕是这种圣诞贺岁片,英国人一出手把好莱坞那帮人推个趔趄还不止好吗。选角真的太毒辣了吧,龙妈身上那股子欢快被导向今宵有酒今宵醉之后简直不能和角色太贴切,以及谁不想躺在长得像郭富城和周润发的私生子还操着一口伦敦腔的老派柳下惠怀里讲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恐惧,然后接一个绵长深重且余韵悠远的吻呢?前三分之二笑个不停后三分之一哭惨,感觉整个人像洗过一遍一样心里干净净的。现在还只有韩版硬字幕,等出了蓝光一定要重温一遍!
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my heart(剧透预警
这个结局感觉是我小学时候看的郭敬明小说
可能是真的缺爱了,这么狗血的剧情我居然还哭的要死
3.5,虽然结局很扯淡,但对话写的真是太好了
“以为看的是爱情片,其实看的是鬼片”
居然被老公入场就猜到结局... 不过这不重要,emma Thomson的演技太牛了!
最近接连看了好多基于歌曲命名的电影、Last Christmas I gave u my heart ~ 但不是指真的换心啊哎哟喂 🤦♂️ 这部电影里面有杨紫琼和 Henry Golding 让我一度以为他俩又演母子 😂
You’ll have my heart, one way or another. 刻着’Look up’的长椅大概是本年度最催泪的场景了吧。
Cliché 都不足以形容这个剧情……但是能看到一部传统romcom是多么不容易啊!!!!!
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heart, but the very next day you gave it away. Take it literally. 全片最大的twist其实很多人在看预告片的时候就猜出来了。也算圣诞主题电影里不太一样的,但整体还是那个套路,想把移民和brexit加进去但略显突兀。杨紫琼和Henry Golding没同时出现,不然肯定跳戏。最后演出观众里看到Andrew还是会心一击,For George。
以后都不能直视Last Christmas这首歌了…后背发冷…
艾米莉克拉克的爱情电影男友最后有活着吗
我就说嘛,这个片子还是存在逻辑的,比如只有我们自己能忍得了我们这种暴躁又一无是处的人
虽说剧情狗血,老阿姨还是被赚了眼泪...人生不易,活着为大
这个剧情也算是非常对应片名的歌曲了,回头品品就知道了。片中还有特别多的George Michael,也是非常怀旧。本以为是个浪漫爱情喜剧,但其实更多还是暖心治愈系。一个把生活过得一团糟的女人,如何一点点改变自己,让一切好起来。如果不去过度计较剧情,其实还是个挺轻松且有点暖的娱乐片。龙妈还是蛮可爱的,以及,一个亚裔男主,也是个新方向。
我是想看一部简单的圣诞浪漫言情喜剧,暖一暖这中年冻柿子一般的心,就像《缘分天注定》,《真爱至上》那样的……可惜就这点要求本片都没能满足我……结尾来了个预料中的翻转……加入点儿英伦当下保守主义抬头的元素……仅此而已。龙妈的唱功挺好……本片的两三处桥段好像《诺丁山》啊。
和电影院里的陌生人放肆大笑了好几次,几个细节也前后呼应了。有时候看看这种简单轻松的片子也挺好。回家又听了几次Last Christmas,才发现电影和原曲歌词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my heart,My God I thought you were someone to rely on真的很搭。算是今年收获的小惊喜吧。
终于明白男主为什么对女主坦白自己靠不住了
【5.7】前面都拍的是啥啊...非常急躁而且聒噪,完全没有能让情绪沉淀下来的机会...而且剧情非常俗套,没有一丝一毫的新意。直到结尾处的那个反转完全把观众对这片的类型期待颠覆了,而且让前半段在剧作上的种种缺点都变得合理化了,有点意思。完全怀疑编剧是先想出来了结尾反转的那个点,然后为了反转的那一个点生硬拼凑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