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训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从前生来葛藤,捞月叫得水冷。 而今抱个机关,飞入蓬莱山门。
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
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
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
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
不礼爹娘礼世尊——敬什么,
赌博之人无下梢——耍什么;
兄弟姐妹皆同气——争什么,
治家勤俭胜求人——奢什么;
儿孙自有儿孙福——忧什么,
冤冤相报几时休——结什么;
岂可人无得运时——急什么,
世事如同棋一局——算什么;
人世难逢开口笑——苦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巧什么;
补破遮寒暖即休——摆什么,
虚言折尽平生福——谎什么;
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
是非到底见分明——辩什么;
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
谁能保得常无事——诮什么;
前人田地后人收——占什么,
穴在人心不在山——谋什么;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欺人是祸饶人福——卜什么;
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
寿自护生爱物增——杀什么;
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
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花了几周断断续续看完。
看这个的时候真的很小,最迟应当是小学前期,到后面基本就有了自己的趣味,不怎么看这个了,再说也看了许多遍,没趣味了。
后面看的是陈浩民的烂剧系列《活佛济公》,看到小学五年级第三部,这个系列的最初的故事就断了,最近因本剧,在豆瓣的词条了解到该系列后面居然还稳定地推出了几部低分电影,忍俊不禁。
陈浩民那个团队可称得上是烂片专业户,后面的资方就不扒了,没兴趣了解,我这里从演员入手。该系列以某几个演员为主演,阵容虽不是每一部高度重合,但部与部之间,重合的演员实在不少。比如薛平贵与王宝钏、活佛济公系列、天天有喜系列,14年的封神英雄榜也基本几个调性。除了古代/神话系列,我也曾看到过一些现代剧,百万新娘之真爱无悔,应该是这部,和薛平贵与王宝钏演员高度重合。这个团队的剧作特点是使用配音,并且声音画面完全不同步,虽然沈磊、李正翔是配音圈的第一梯队,这个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再就是狗血剧情,非常刻意的剧情冲突,最后演员差,地位和演技都比较差。
这些以后基本没机会说,就在这里多废话机会几句了,下面说点和本片有关的。印象里陈浩民版济公第一部就有灵隐寺的一众和官府的直接冲突,另外,那个有峰飞来了也是有对应的,只不过比起让人们离开村子,陈浩民版应该是把山移走了,再就是朱氏和某大户的恩怨,某大户之子乃是朱氏所生,并且两部里这个逆子都不认同母亲和哥哥。
当然,我没看过济公的民间故事,在此仅以两个电视剧系列比较。
本剧比起陈浩民版,剧情更简单,主要人物可以说就济公一位。并且济公在第一部就因老长老(剧中应该就是这般称呼,而非现在常用的住持)逝世,被广亮排挤出寺,受长老生前之助,投奔净慈寺。所以本剧广亮后几集就不出现了,同时也当然不是济公的伙伴。
虽然是十余年前看的老片子,此次重温,依然有不少回忆浮现,一些不看原片,基本再也不会想起来的回忆。
经典片段
济公救治失明老妇那集,给老妇拜寿,把大葱等两个配料放进碗中,变出了一碗长寿面,对这个我印象很深刻,小时候甚至被馋到了。现在看来就是戏法,小时候不懂烹饪,以为照做就能变出一碗面。
取瘤的那一集也是很经典,济公擦手,手举起来镜头闪几下变成刀,以及瘤人之女追着债主,把他买的瘤还给他,债主在桥上一步跨一步,上不去(这是小学我们上楼梯很喜欢模仿的),然后出现幻象,前后都是瘤人女,被逼得跳下桥,在水里被瘤子附上,然后就是经典的遵从“多做好事,少做坏事”的指示。最后欺负瘤人女,变小的瘤子又长大几十倍。
因为搜刮民脂民膏,腿被济公设法变成铜钱腿的某权贵,最后被换上了其走狗的腿,而走狗换上了一条狗腿,不仅让人发笑,也含有讽其为走狗的寓意。最后被取腿的狗的腿应该是被补上了。
济公因事被官府找上门,广亮供出济公,使得济公被带走,老长老痛心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然后就转场了,点到即止。这段我重温是印象深刻,因为现在不啰嗦的剧好像没有了,这样的一个镜头大概率会煽情半天,配上BGM啰嗦一会。这里让我觉得干脆利落的剧情设置真的很舒服,让我看到旧电视剧的一大优点。
本剧很有传统民间故事的特色,有许多传统故事元素:惩恶扬善、恶有恶报、施法助人、孝道等等。因为时代变化,现在年轻人看来应该不会太舒服,不会太习惯,大概会觉得老套、土气。个人感觉,老济公故事的受众应当是老太太,本剧很符合其口味。
总的来说,本剧是简单的一个民间故事新编,应该是比较还原原故事。讲的是一些简单的故事,体现的是一些简单的道理,比较有说教意味。另一方面又比较老土,体现的是一些传统观念,说教虽不甚明显,但也贯穿全剧。
济公传中济公是核心人物,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他衣衫破烂、疯疯癫癫,打破了千百年来神佛与人之间的隔膜,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被广大人民接受。“管天下不平事”也是本书所要彰显的核心之一。每次遇到邪恶与威胁,济公不但不回避,反而迎难而上,积极救助无辜百姓,惩治邪恶的势力。他这种不畏权势、伸张正义的做法,表达了人民对当时统治者的憎恨与蔑视。他们把惩治权贵的心愿都寄托在济公身上,通过济公的行为,表达他们的心声,也是读者为之拍手称快。 读书过程让我感觉很是畅快,济公用他独有的能力,以及他的聪明才智,每次遇到艰难险阻,总能化险为夷,善良的人总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险恶的人都有他应有的下场。济公表面上疯疯癫癫,但是他心如明镜,善恶是非了如指掌,而且还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君子。 其实我们做人也是一样,要像济公一样,疾恶如仇,不仅要有聪明的智慧,丰富的知识,还要明确是非善恶,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坦然的人,做一个好人。
你是否见过一个老人,穿着破衣服破鞋,戴着破帽子,拿着破扇子,他是灵隐寺的和尚却整天酌着小酒。他有些邋遢,但他关心劳苦人民,为他们解决困难。 那时真的很迷这部剧,一部老人的剧。没有华丽的服装却感受到它的诚意。 他是穷人的活佛,确实恶人的噩梦。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他笑我,你笑我,一把扇儿破……
游本昌的济公就如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梁冠华的狄仁杰,唐国强的诸葛亮,李连杰的黄飞鸿,周星驰的韦小宝一样,已经是角色和演员融为一体,一直被模仿,却从来不曾被超越!
从小就看游本昌的济公,以及央视西游记,济公拍摄的时间还在西游记之前!那时候我奶奶和外婆把游本昌的济公奉为神明,每次看电视济公出来立即正襟危坐,虔诚的观看,真的以为游本昌扮演的济公活佛真有其人!
老一辈的艺术家靠的是演技,现在的鲜肉网红靠的是卖肉卖脸皮!但是演技可以流芳百世成为经典,那些靠卖肉耍酷装逼的终究会被观众抛弃垃圾堆,不屑一顾!
#补标#游本昌的济公不论在表演技艺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是大陆首屈一指的经典。理想和经院的精神如何走入世俗、融入大众并有所作为,是千年来所有知识分子/经院哲人的梦魇。济公这个形象,就是古代大众对此题给出的一个朴素的答案。
经典的童年必看剧
就是这个版本的济公,堪称经典啊
游本昌塑造了最成功的济公形象,加上脍炙人口的主题曲,让人永不忘怀。后面吕凉饰演的济公从形象台词和故事等各方面比都不如游本昌版本好。2009年7月28日下午3点30分,游本昌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7月29日上午9点,他正式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佛缘深厚
❤️“钱老板,你的瘤”。。4星
我爷爷最爱
很恶心啊,把身上的甲甲搓下来当丹药……
儿时的记忆,小时候就想把自家蒲扇变成济公手机那个。
主题曲很好听
小时候一听到鞋儿破,帽儿破,就立马冲到电视剧前。有过和我一样用报纸折济公帽,把扇子撕破的吗?
好看就两个字!!!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国剧踩这么厉害真的好么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经典,最喜欢的济公,没有之一,到现在还是很想看。
帽儿破,鞋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南无阿尼陀佛。。。小时候天天哼
没上8分,不可思议,打5星平衡一下
最深入人心,也是最喜欢的一版,而且演济公的老爷子还很幽默!
感觉他就是真的济公,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最好的济公,没有之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现在济公的形象还是跃然眼前呐,和外面的妖艳贱货一点儿也不一样。小曲儿也能哼上几句●v●
经典!童年必看剧之一 后来的那些陈浩民那些济公剧根本无法和这个相提并论
啊。。。童年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