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婉兒
逐仙賞,展幽情。逾昆閬,邁蓬瀛。
游魯館,陟秦臺。污山壁,愧瓊瑰。
檀欒竹影,飆風日松聲。不煩歌吹,自足娛情。
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
枝條郁郁,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爲鄰。
清波洶湧,碧樹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叢。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
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
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爲楹。
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
結駟填街术,閭閻滿邑居。
斗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
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霽曉氣清和,披襟賞薜羅。
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長嘯,攀松乍短歌。
除非物外者,誰就此經過?
暫爾游山第,淹留惜未歸。
霞窗明月滿,澗户白雲飛。
書引藤爲架,人將薜作衣。
此真攀玩所,臨睨賞光輝。
放曠出煙雲,蕭條自不群。
漱流清意府,隱几避囂氛。
石畫妝苔色,風梭織水文。
山室何爲貴?唯餘蘭桂熏。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
莫怪人題樹,只爲賞幽棲。
攀藤招逸客,偃桂協幽情。
水中看樹影,風裏聽松聲。
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
不應題石壁,爲記賞山時。
泉石多仙趣,岩壑寫奇形。
欲知堪悅耳,唯聽水泠泠。
岩壑恣登臨,瑩目復怡心。
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
懶步天臺路,惟登地肺山。
幽岩仙桂滿,今日恣情攀。
暫游仁智所,蕭然松桂情。
寄言棲遁客,勿復訪蓬瀛。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
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
傍池聊試筆,倚石旋題詩。
豫彈山水調,終擬從鐘期。
橫鋪豹皮褥,側帶鹿胎巾。
藉問何爲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園仙自多,齊城樓觀更無過。
倩語張騫莫辛苦,人今從此識天河。
參差碧岫聳蓮花,潺湲綠水瑩金沙。
何須遠訪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憑高瞰險足怡心,菌閣桃源不暇尋。
餘雪依林成玉樹,殘霙點岫即瑤岑。
最近闲来无事,找下饭电视剧把这部小时候的电视剧翻出来又看了一遍,发现居然比现在大多数女权宣传的精神都更加真女权。
几个感慨:
一是真大女主剧,就不可能有甜甜的爱情。一个女人只有在发现男人不仅不可靠,不理解自己,还会在自己奋斗的时候四处拈花惹草后,彻底绝了依靠男人想法,才会支棱起来搞事业,成就大女主。剧里的唐高宗,去掉“皇上”这个身份后,不就是一个搞事业不行的男人,老婆一边努力赚钱一边生儿育女,结果老公还在外面到处找女人的还抱怨老婆不理解自己的弱鸡吗?
二是果然只有女人才能理解女人,儿子天然站在父权的一端。所有的儿子都指责武则天夺了他们李家的天下,只有太平公主说,哥哥就比母后厉害吗?剧里借许多女性角色的口质疑了男权的正确性,比如高阳公主说为什么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我哪一点比他们差?可惜这种思考如今也没啥改变。
三是斗争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未必zzzq,手段可以多样化。剧里较为惊喜的一点是在上官仪带领群臣反对武则天作为皇后上朝的时候,武则天深夜去见他,问他自己哪里差,上官仪说自古男为尊,女为卑。我本以为这里会按照现在电视剧的处理手法来一通大道理,力陈男女平等思想说服上官仪,没想到武则天作为皇后 居然开始楚楚可怜 靠自身魅力用色you上官仪的办法平息了这一事件。当然回头杀上官仪的时候也丝毫没有手软。这里的处理更符合实际,也显示出武作为一个政治家和管理者的素养。一个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因为几句话就改变,而武要的只是结果,为了达到目的,不需要对方完全认可自己的想法,服从即可。
四是高位者必然孤独,不论谁当皇帝,坐上这个位置都是孤家寡人。必然会失去正常的亲情爱情友情,能依赖的唯有自己。看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都有这个感慨。
五是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登基称帝,武则天真的不是凡人。说起来李世民也得位不正,各位开国皇帝也是从别家手里抢来的天下,但因为他们是男人,所以只要取得胜利,就立刻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臣服。而武则天从开始到最后的每一天都在被反对,许多人反对她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她是女人,其他的一概不论。可惜武后没有培养女性继承人,不然女皇可能真的会合法化,如今女性地位也会高一些。
还有一个细节是,武则天当皇后时代的片尾曲唱的是“武媚武媚”,登基后就改成了“一代帝王是女儿身”,我很喜欢这个细节。 和男人不一样,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而女人的成长必须经历无数次思想上的推翻重建,解决社会要求和自我认知的矛盾,才能获得成功。
90年代,是古装电视剧大方魅力的年代,很多电视剧以走心的剧情,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精美的服化道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在笔者的印象中,有一部古装戏,也许很多人的记忆中已然模糊,然而,女演员们的形象气质,仍然在心中占有一席之位。
那就是1995年播出的《武则天》。
这部戏的最大特点,是女演员们的颜值实在是太能“扛”了,再加上化妆师的精心塑造和打扮,一个个唐朝女性出落的如同出水芙蓉,惊为天人。
历经25年,8.0分,这部剧仍然有它不衰的魅力。
央视版的这部电视剧,在当时播出的时候,轰动还是很大的。
20年前的电视剧,剧情设置较为紧凑,不像现在的电视剧,动辄就是60多集以上。
这部电视剧只有30集,高度脱水。
电视剧尊重历史,制作精良,磅礴恢弘地展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塑造和诠释这个人物。
故事剧情一波三折,刻画较为生动。
整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里面的宫廷的“倾轧”和“肮脏”也为后来的很多宫斗戏提供了素材和表现方式。
但是也有缺点,就是过分地强调了女政治家一生的心机和算计,而忽略了她励精图治,雄才大略的一面。
在历史上,武则天的改革和一系列措施,为唐朝走向隆盛奠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当然,电视剧毕竟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在当时,观众们还是看的津津有味的。
刘晓庆出演武则天的时候,已经40岁了,但是她在这部剧中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
从16岁的少女一直演到了80岁的老妇人,可谓是贯穿了一代女皇的一生。
做宫嫔时候的娇媚,可人,当皇帝后的大气,刘晓庆都拿捏地极为精准。
少女武媚娘
女皇
40岁的陈宝国饰演的是李治。
当时,陈老师还是一位很“鲜”的小鲜肉。
虽然柔弱,但是却将一个没有心机和帝王心术的太子饰演的淋漓尽致。
而老戏骨鲍国安则饰演的是李世民,这个爱护武媚娘,又颇为忌惮她才华的君主。
人物心思的缜密,复杂,老戏骨拿捏地游刃有余。
除了刘晓庆,陈宝国,鲍国安之外,其他的角色也极尽真实和生动。
笔者印象最深的要数里面的女性角色,可谓是古装国产剧颜值的巅峰时期。
实打实的美女!
茹萍饰演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茹萍饰演
苗乙乙饰演的贺兰氏
兰儿
苗乙乙
不仅是演员们美到极致,更重要的是服装设计和化妆的精湛和走心。
她们穿的锦衣锣绮,大气美丽,很符合唐朝女性的审美。
艳丽而不艳俗,开放而不暴露,举头投足间,衬托的人物恰到好处。
徐才人
徐才人
灵气逼人的苗乙乙,惊为天人。
郑爽饰演的王皇后。
同时,她们的发髻,步摇,朱钗,都彰显着人物的自信和风韵。
妆容雍容华贵,美丽到了极致。
即使是25年前,没有特效,没有抠图,没有替身的年代,也能通过化妆和服化道和精湛的塑造让这些人物具有心、血、灵魂。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王朝,角色的精神状态,无一不彰显着朝代的兴衰,这部剧的服化道真的走心。
笔者记得小的时候,还和小伙伴们模仿过里面人物的造型。
将头发编成了剧中美女的样子,插上珠钗,想想都是享受。
我上网专门查询了一下这部剧的服装设计和化妆师,发现他们都是大有来头的。
服装设计李建群,也是剧中徐惠的扮演者,她不仅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员,还在剧中担任的是设计师的职位。
李建群
她曾经在1992年的《唐明皇》中饰演的是武惠妃兼服装设计,在95年电影《杨贵妃》中,仍然担任服装设计。
在《康熙王朝》中饰演容妃,也是这部剧的服装设计。
这些经典作品,服装都极尽完美,可谓是一位多栖发展的全才。
然而,可惜的是,这位老师在今年夏季,永远的离开了观众,让人叹息。
梁丽
而化妆师则是毛戈平老师,被誉为“魔术化妆师” 。
他从1984年开始,先后为40多部电视剧和电影、20多部舞台剧进行了化妆和造型设计。
我们以前看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上海一家人》《火烧阿房宫》等经典,都有他的参与,获奖无数。
从这些走心的幕后创作人员身上,我们看到了一部剧的成功,和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还记得这部剧吗?
刘晓庆40岁演16岁少女,这版《武则天》,如萍苗乙乙颜值巅峰 刘晓庆40岁演16岁少女,这版《武则天》,如萍苗乙乙颜值巅峰 刘晓庆40岁演16岁少女,这版《武则天》,如萍苗乙乙颜值巅峰
女王波澜壮阔的一生,花了十天才断断续续看完,不是不想看,而是信息密度太大,来来往往的人太多,需要一点时间承载和消化。以下均为看过全片后的个人总结与领悟归纳。
以下均为个人领悟与感想,结合影片内容,与剧情有一定联系与同步。
漂亮,聪明伶俐,野心。
漂亮,是让一个男人对你有基本的欲望和诉求的基础;
聪明伶俐,是保证自己能多活几天的基础上,拥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否则以色侍君,好不了几日。
野心,是在确保自己能被人喜爱、略为长择的基础上,拥有向上走的基础。如果仅仅是漂亮和聪明伶俐,没有野心的话,就不会滋生手腕、格局和智慧,停留在男人的附附属品层面,上不了更大的台面,跟一群女人整天宫斗去了。
如果媚娘没有漂亮与美貌,就不会让先帝和太子念念不忘,就没有最初的通行证;
如果媚娘没有聪明伶俐,就不会从王公公和徐才人那里得知讯息和真实情报,也不会博览群书和太子眉来眼去救急;
如果媚娘没有野心,那么命丧甘露寺,中途各种险阻、道道关卡,活不到后来。
皇后答应放你进来,那么即便有孕在身做婢女端茶倒水,也要忍耐,也要察言观色;
皇后和自己的男人滚床单叫你在旁边端水,那也要随时侍奉,要忍气吞声;
如果仗着自己怀着皇帝的孩子恃宠而骄,刚刚从尼姑庙回来的好日子就会功亏一篑。
该通达贤淑的时候,就通达贤惠,就一定要善于韬光养晦,藏起你的锋芒,先平稳走过眼前再言后续。
如果一开始在敌人,或者说上位者面前表现出过于野心勃勃的样子,很容易遭到反噬和猜忌。
审时度势,韬光养晦,不要被情绪影响到利益。
做女人,谁能让这个男人高兴,谁就能让他念念不忘。谁能让他感觉和你相处的时候如沐春风,开心自在,他就会想到谁。本质上和宠物狗宠物猫很像,谁能逗人开心,谁就能让人念念不忘,就会喜欢上谁,就会倾斜时间与精力到这个人身上。
一个人的宠幸,建立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人活在世界上,不仅是男人在争夺,女人同样在争夺。
答应了皇后的义子做太子,萧妃的儿子就不可能做太子;今晚找媚娘,就不可能找皇后。
非洲大草原上,鬣狗抢了狮子的战利品,鬣狗家族能够饱餐一顿,代价就是,小狮子们又要忍耐一个饥肠辘辘的晚上。
一定要有自己的党羽,曾经拉自己一把的人,自己上去了之后,一定要拉拢为自己人,关键时刻多方耳目用来救命。
如果不是从才人开始和王公公搞好关系,后来进宫后提拔王公公,武昭仪也不会迅速知道皇后想要杀自己的事,并且做好心理准备与谨言慎行,关键时刻反咬一口反败为胜。
如果武昭仪没有先帝身边好几年的御前侍女修炼与熏陶,后续很难有胆识和谋略处理复杂的宫斗和政治纠纷。
而仅此一点,注定了其余的女人那点宫心计,根本就不会是武昭仪的对手。
所以该磨砺、该修炼的功课,不要偷懒,多看、多学、多做、多思,日积月累,就是惊人的综合能力与手腕。
如果不是因为平时对下面的人比较好,在皇后想要以偷玉玺而杖毙武昭仪的时刻,媚娘手下的侍女就不会挺身而出,替她去死;
如果不是因为平时就显得宽厚仁慈,皇上和王公公对媚娘不会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事情,深信不疑。
叽叽喳喳大肆吵闹,只会把你所有的愚昧与蠢相赤裸裸放在桌面,而对方内心如暗流涌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会以怎样不堪的局面失败收场。
愚蠢的皇后以玉玺为要挟将武媚娘杖毙,而武媚娘通过自己女儿的死不清不白地嫁祸于她,二者的段位天壤之别。
高手过招,不会拉到场面上赤条条地撕破脸,而是在背后,在桌下,暗暗进行力量的角逐和较量。
做男性皇帝的女人,做女性皇帝的男人,做不论男性还是女性皇帝的宠臣,无数鲜活的例子证明了:
帝王的宠爱与偏爱能让你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让你锦衣玉食、荣华富贵,
那帝王也能仅仅一句话让你落井下石、马革裹尸,让你跌落深渊、求报无门。
只要你没有真正的能力与本事,没有驾驭财富与地位的能耐,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真才实学,那就是命若浮萍,任人宰割和操控,全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和意思行事,没有真正的自尊和自由可言。
所以最后媚娘走到了极致,自己做了女皇。尽管不再受人操控,但宝座上刀山火海上的滋味,又能与何人诉说。
世人都野心勃勃想要做皇帝,做高官,眼里只有富贵与钱权,却不知自己坐不上去,纯粹是因为自己的品德、才华、魄力与手腕根本就配不上这样的位置。这种人坐上了配不上的位置,不仅长久不了几天,更会造成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武皇亲姐姐的女儿兰儿,仗着自己年轻貌美得皇上宠幸,就做起了贵妃梦甚至皇后梦,想着自己做了皇后,就会让舅舅做宰相大臣;
武皇的亲儿子做了皇帝,只想着群臣朝拜的感觉非常好,没有半分智慧平衡与压制得住世道人心;
武皇的侄儿想着仅靠着武氏的血缘关系,让武皇册立为皇太子,从未想过自己的谋略与手腕、团队与心腹是否镇得住皇太子甚至皇帝的位置。
你坐不稳位置,爬不上高位,hold不住贵人与贵运,有时代机缘等问题,但放在一生中来看,纯粹就是因为你自己不行,你的能力与智识不够,仅此而已。
可惜的是,有自知之明、洞若观火的人太少,在历史长河中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抑或是泯然众人,抱憾终身。
(全剧个人分析完)
国产大女主的感情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那部武则天。
和两位皇帝就不说了,太宗对她说弃就弃了;高宗热恋期后对她也就淡了。
最有意思的是媚娘和上官仪的感情戏,只有半集,但特别好看。
上官仪不满媚娘垂帘听政,号召大臣罢朝,媚娘急了,决定和上官仪来一次非正式约谈。
媚娘晚上来到上官仪家里,很低调,上官仪猜出来她的目的。寒暄时媚娘表达了崇拜之情,他虽然很受用,但仍一副准备好应对的备战状态,看皇后如何威逼利诱。
谁知媚娘开始装可怜,说什么也想做普通妇人,上官仪懵了,媚娘开始靠近,又是摸他头发又是给他整理衣襟,上官仪一动不动僵住了,任由脑门上的汗往下滴,媚娘接着又一语双关的挑逗,媚眼如丝,而上官仪看都不敢看,光凭这暧昧之极的气场就把持不住了。
一脑子的礼法道德还是敌不过媚娘的性感攻势,上官仪终于败下阵来抱住了她。这一切都是她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的,这段拍的克制又香艳。
后来杀上官仪时也没手软,所以在想,媚娘色诱他当然是平定罢朝,但心底到底有没有喜欢过他,只能从一些留白中揣摩。
比如对上官婉儿青睐有加,谈起她爷爷的时候会停顿会叹气,这种似有似无的爱意尽管被利用,但在剑拔弩张的权利纷争中仍忍不住去猜想它的存在
现在的大女主,在感情戏里,都是被爱被征服的状态,性吸引力基本靠故作坚强惹怜惜。回头看看刘晓庆那一段又温柔又强势的征服者气场,比现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我一直觉得刘晓庆的武则天是比较还原真实武则天,一代女皇应该有的这版武则天都展现出来了。小时候看电视剧,家长朋友都是觉得武媚太狠毒,为了权利杀了孩子,害死了姐姐,毒死了侄女。可是我却觉得武媚娘没做错。在后宫本来就是你死我活,如果当初皇后和萧淑妃胜利了,就会放了武媚善待于她?她的姐姐侄女靠着武媚才享受荣华富贵,却做出勾引别人丈夫的事情,难道就不应该被杀?还有就是武则天杀孩子的事情,虽然作为一个女性有些不能接受,可是现在帝王的角度看来也是正常。其他皇帝难道就没有做过这种杀兄杀父杀子的事情?后来长大了,读了很多课本以外的历史,才知道中国这五千年出了多少寡廉鲜耻的事情。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做的事情,武则天连个零头都比不上。为什么李世民得到万人称赞,武则天却是反面教材?
中国这五千年的文化里面到处洋溢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味道。女性应该安于家事不要有太多的野心和思想。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却要坚守妇道忠贞。每个男性心中都恐惧和害怕武则天这种类型的女性。一个女的比他们冷静沉着有思想,做事有条不紊又不失雄才伟略。所以他们要毁灭女性心中的女皇梦,告诉天下的女人,做个女皇是不好的,告诉所有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是光彩和有价值的。这不是洗脑是什么?
可怜的女性被无数的舆论思想洗脑后,竟然也成为男性的帮凶和卫道士。农村里重男轻女最厉害的竟然是当婆婆的,逼着打胎的做多的也是婆婆。可见五千年的文化洗脑有多可怕。当年的武媚娘是另类的,她做的每件事都是正确的,也却是为百姓做了实事。科举选拔当年更是意义非凡。她之前的男皇帝有几个有她这种思维和魄力?
现在重新看了一遍武则天,发现当年的谩骂声少了很多,很多人都正确评价武则天,欣慰感叹如今的社会女性却是独立自主了,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不成为男性的附属品更不是男权主义的卫道士。女人就应该有女人的样子,妩媚可爱却不失智慧理性。
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刘晓庆很强悍,少女到老妇都可以演。
首播时我三年级,记得那时还有去小蓓家玩,在她家也要打开电视继续追。后来香港国际台重播,还有点评,我又重看一遍。
刘晓庆焕发第二春,顺便带火了毛戈平
看的第一部武则天,印象颇深。
其实刘晓庆的演技没的说
作为一个宫斗剧,女主(以及一些女配)宫斗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为了举点大计,也没哪个男的惯着她,不柔弱不善良还有点残暴阴暗并且好色。这才是真的尊重女性。
被范冰冰的武则天雷的只好找这部洗眼睛。现在看这部片,其实服饰考据和剧情演绎都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总体上还是有诚意有质量的片子。除却还是能反应一定的历史风貌和各方面的好看之外,最可贵的是人物不是非黑即白,对权力的反思、对女性的同情与理解和对风云人物建功立业的崇敬赞美并行不悖。
只记得那时刘晓庆还是亿万富姐。
化妆技术这么牛,毛戈平自己出的彩妆为什么卖不走。
虽然她现在整容了,但是演技不错!
我从这部电视剧知道了“女同”这种东西……当丑尼姑把手放进武媚娘的衣服胸襟前后……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此改变了……
小时候我觉得刘晓庆很漂亮
毛老师你能给我化个妆吗?
小庆殿的大制作
第一次对刘晓庆这个人有了深刻的印象
毛戈平化妆术
最好的一版武则天,恐怕刘晓庆自己也无法超越,毕竟拍这个戏的时候,庆女士正在商界纵横捭阖,攻城掠地,志得意满,与剧中的武则天颇有些神似,女皇架势十足。某种程度上说,这部剧倒有点人戏合一的意思。
比较尊重史实了,刘晓庆也真的是可清纯可风骚~
武媚娘...想当年晓庆姐还是嫩妹一个...
那时候我多小啊,就接受女权主义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