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影片是淡淡的感觉,看上去很干净,但是看过之后,给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亲人的感情一强烈的震撼。
影片故事完整,细节充实,人物感情真挚,人物关系转变合情合理,在细节的推动下,故事进展它的内在语言直刺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而当影片中以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作为基础的时候,无疑让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感情深切地投入到影片中,观众感情的发展随着影片中情感的发展而发展。
主人公成佑在妈妈的强迫下又哭又闹地被拖到哑巴外婆家。他看到外貌衰老而丑陋,动作迟缓,没见过世面什么都不懂,而且还哑巴的外婆就感到阵阵厌恶。成佑拒绝叫外婆。他的一切感情都在最初的几个细节动作里展露无疑。他往外婆的鞋子里撒尿,这说明他非常厌恶这个地方,非常厌恶外婆。这和小孩子涉世未深,一切感情都流露在自己脸上有一定关系。尔后送妈妈离开,然后只剩下他和外婆的时候,外婆冲他招手他表现出鄙夷的表情,但是随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很好玩的画面:外婆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看成佑;成佑在一段距离之外跟在外婆后面,外婆每次扭头的时候他都要装出自己并没有跟着外婆走,而是在路边踢石子的动作和表情。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他心里面既有对外婆的厌恶,又有自己不得不跟着外婆回家的无奈,还有不情愿,希望环境能够像自己理想中的一样得到改变。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正是这种心理,才促使成佑在后面做出了很多感情用事的细节。比如说,外婆用颤抖的手拿出平日里积攒的一点糖果来给外孙成佑,可是成佑只是用余光瞥了一眼就跑到一边去啃自己的巧克力了。一个7岁的孩子,他只是在想着自己的感受,自己怎么样才能更开心,从来没有想过七十余岁外婆的感情。
外婆对待自己的外孙成佑始终是有一份浓浓的爱意在里面的。这个我们从整部影片中都可以看到。比如说,晚上成佑去大便的场景,成佑不敢自己一个人去,即厌恶外婆在旁边看着自己,又不敢自己一个人独自呆在外面。这个矛盾的心理从他的语言中便可以体现出来,他即无礼地对外婆说你看什么看,又用比较弱小的语气说你要去哪儿。而外婆则没有任何怨言地坐在成佑旁边,尽自己最大可能地满足成佑的要求,希望自己能让成佑开心。那是一个老人对自己孙子的深刻的爱。我们每个人都有外婆,当我们看到这部影片的时候,是不是在这个故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我想我婆了
杰克登上泰坦尼克号的护栏,对身旁的露丝轻描淡写地一笑:You junp,I jump !整个大西洋上的冰山就此融化,至死不渝的爱于是春暖花开。梁朝伟在汽笛拉响的一刻问张曼玉:“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我们真的看见花样年华所有的欺骗和背叛在一瞬间远远退去,只剩下感人肺腑的爱在一群恍惚的身影间荡漾。即使是不能视物的塞玛尔,也能在临刑前对自己的儿子说出她在世界上最后的想说的话:“记得包好吃剩的面包,还有整理床铺。”那句话让爱像一道光一样刺破黑暗,让我们明白,爱,是可以用生命来表达的。
《守望灯塔》里银儿问普尤:
——那我该说什么呢?在我爱上一个人的时候。
——你应该说你爱。
我们当然也可以对别人说我爱你,这已经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年代。你可以在坐在KFC里大口大口地吞咽鸡肉地时候朝对面同样啃着薯片地小女友扔下这么一句话;也可以在母亲节抱着妈妈的脖子说我爱你,然后任凭你送给她的那束系着漂亮丝带的康乃馨慢慢凋谢。爱和谎言可以轻易从每个人嘴巴里冒出来,就像吹一长串肥皂泡泡。于是五光十色的肥皂泡飘满整个天空,我们看着跳着笑着,以为自己身在爱的天堂。
所以我们看《爱回家》的时候才会如此地感动。
77岁的外婆又老又脏,背驮的厉害,最重要的是她不会说话,那么她又怎么能表达出她的爱呢?她做到了,她让所有的肥皂泡全部破灭,爱闪出最真实的色彩。 外婆从来没有走出过那座山村,也没有见过她的外孙相宇,相宇的妈妈17岁时和相宇的父亲走出深山,生下相宇后两人分手,单身的妈妈为了找工作的方便,把相宇送回了自己很久以前离开的地方。小相宇不懂得去体会山里安静流淌的时光,他迷恋着山外飘满肥皂泡的世界,他只喜欢电子游戏和旱冰鞋,机器人和巧克力饼。他讨厌这个贫穷的山村,讨厌又老又哑的外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相宇比其他孩子更加自私与任性。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次见到外婆的时候就叫她臭哑巴,往外婆唯一的破鞋子里尿尿,会在外婆熟睡的时候偷她的发簪去换游戏机的电池。
看到这些所有人的心都会狠狠地抽动,在相宇地的任性中仿佛看见了自己也曾有过的残忍。
但是外婆不会在意相宇的轻视,她总在想方设法地讨好这个任性地小外孙。相宇晚上上厕所地时候,她就光着脚穿着单薄的衣衫蹲在茅屋边守着,她的白发在冰冷的夜风中颤动。自以为领会了小孙子想吃的肯得基的意思,她冒着雨走了很远买来了一只鸡,她顾不得换衣服,马不停蹄地炖好给相宇吃,相宇醒过来发现是“泡在水里的鸡”,生气地把饭推到地上,那一刻外婆脸上期待的表情瞬间冻结,我们看到一个老人的不知所措,她手忙脚乱地捡起地上的饭,手忙脚乱地向生气的外孙解释,却丝毫看不到她有任何的气愤。
外婆在整个影片中不断向外孙做着对不起的手势,她也许会责怪自己,为什么自己会让外孙这么厌恶,为什么自己不会做肯得基给外孙吃,为什么为外孙理的发会让他大发雷霆。她也想融入外孙的世界,所以她趁着相宇睡觉的时候摆弄他的积木玩具,可是不通窍门的她最后也只能无奈的把玩具码放整齐。
好在最后外婆无私伟大的爱终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让爱回家的那扇门,相宇逐渐被外婆的亲情所打动,学会帮助外婆拖运东西,也会在外婆生病的时候照顾外婆。在一次失败了的“约会”之后,往回走的相宇看到口袋里装着外婆省下来给他买游戏机电池的钱,抬起头看见外婆正焦急地寻找着自己,一直在与妈妈顶撞中长大的相宇终于明白什么是爱,眼泪砄碮,漫过尘封已久的心灵。而这时候相宇回汉城的日子也即将到来。
“外婆,这个字是’生病了’,这是’我想你’”.”因为你不能用电话讲话,所以你要给我写信””外婆,你生病的话就发个空信过来,我会知道是你,我会马上赶过来……”相宇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外婆也在偷偷地抹着眼睛。我们看到前言万语都比不上的爱浓浓地充满整个破旧地小屋,我们终于可以幸福地流泪。
影片地最后,外婆一个人步履蹒跚地走向她小屋,但她从此不会再孤单,外孙相宇爱的卡片将会像天使一样挥着翅膀不断向这里飞过来。这是美好故事应该有的结局。
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快丢掉手里的牛奶和汉堡,离开那些虚伪的城市,去找回家的路。
又重温了这部电影,依然感动地泪流满面。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年纪大了不能说话的外婆,一个暑假寄养在乡村外婆家的城市小男孩,各种温馨的,催泪的调皮捣蛋的场景,让我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
电影中有一段是小孩子要吃零食,要吃肯德基,可是乡下根本没有肯德基,外婆不知道小孩子笔划的肯德基是不是自己印象中的土鸡,就下山到城镇上为外孙子买鸡,回来的时候大雨倾盆,外婆连雨具都没有,佝偻着腰一手提着鸡,一手扶着石头上山。外孙看到外婆做出来的根本不是市场上卖的肯德基的炸鸡,而是水煮的土鸡就开始闹起来了:“我说的是肯德基,不是这个鸡,我要吃肯德基,肯德基!”说着还把碗扔到了地上,背过身去和外婆怄气。外婆口不能言,想比划些什么又忍住了,目光看着外孙的后脑勺,眼神里藏了些困窘,愧疚,无奈以及不知所措。
当时在想这小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外婆这么大年纪了,下山一趟都很不容易,更何况为了外孙想吃一顿鸡,不知花掉了她多少积蓄。可是,我们小时候又何尝没干过这些伤害老人的事情,嫌弃老人做饭不好吃,做事慢吞吞,同她说话总是讲不清楚,我们也曾埋怨过。这一幕,特别的有共鸣,小孩子无意间说出的话是最伤人的。
外孙在外婆那里只度过了一个暑假,后来小孩子懂得了老人的心意,慢慢迁就,慢慢适应,有个场景非常感动,老人眼神不好,不能很快穿针引线,外孙就在旁边默默给外婆递穿好线的针,这个场景非常和睦。
分别的时候,外孙教会外婆几行字,说:“外婆你不会打电话,要是你想我,就给我写信。我看到信就会过来看你。”外婆点点头一个人缓缓地,沉默地走向一个人的回家之路,背影十分令人想哭。
这是一部好电影,里面外婆的扮演者全程一句话都没有,可是眼神表达了太多内容,非常有戏。我看到了天底下的外婆对于外孙的关心,疼爱与包容。
我也想起我的外婆了。
知道这部电影实属偶然。
我在豆瓣建立了“我们是姥姥的乖孩子”小组后,就有成员把这部电影添加为小组收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就去找这部电影,打算下载。
很遗憾,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甚至更久,才把这部电影下载完毕。
今天终于,可以把自己关在屋里好好看了。
韩国电影,但我下到的却是没有字幕的粤语配音。因为播放器的问题,我下载的字幕也不能读取——当时我还在想,还好我能凑合听懂一点点的粤语,还好主人公婆婆没有台词……
随着剧情的发展,主人公外孙的态度是明显转变的——这也是多数电影的老手法了,从不理睬,到逐渐交流,最后到舍不得分开。婆婆依旧是弯着腰,拄着拐杖,步履蹒跚,而小主人公已经在生命最宝贵的年纪,留下了最纯粹的情感。
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我是个姥姥带大的孩子,虽然不是一直,但基本上父母上班不能管我的时候,都是姥姥和我一起。现在想想,这段生活让我很感激。
或许真的是“隔辈亲”,我总觉得姥姥身上有种东西,是父母无法替代的。还记得姥姥讲过的她小时候的生活,一直以来我都记忆犹新,总想把她的故事写成书,送给她也送给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是姥姥的乖孩子”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70180/)里,有着许多和我一样对姥姥有着特殊情感的孩子们,他们也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故事,如果可以,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大家的故事收集起来,整理成册,送给他们和他们的姥姥。
电影播放到后半段,照常理地榨出了我的眼泪。当时我的脑子里就闪过一句话——“男人看不得女人的眼泪,女人看不得小孩的眼泪”。
看到小主人公哭了,我的情绪也到了高潮。看着他哭着跑向不会说话的外婆,我心里真是又喜又悲。
而影片最后小主人公画给外婆的蜡笔画,像一道灿烂的彩虹一样,顿时照进我的心里,引得我破涕为笑。
看着外婆慢慢走回山村里的小房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伴随着电影音乐的最后一个钢琴音,凝结在空气中。
她是妈妈的妈妈
她是造就你生命奇迹的女人
她看着你长大
她给你讲故事
她不听言语就能明白你的想法
她不用眼睛就能看穿你的内心
她嘴里有茶水的味道
她手上有香烟的痕迹
她是你的姥姥
你是姥姥的乖孩子
祝天下所有的外婆,幸福安康。
九十分鐘的戲內對白不夠百句,場景亦只得數個地方,但沒有冷場。
鄉間的婆婆已老得不能說話,但仍然費盡心思來討好她的城市小霸王孫兒。這位城市小霸王真是頑皮,對著七十多歲的婆婆也要作弄,但婆婆還是百般遷就,深愛著他。
《愛.回家》的節奏比較慢,但又不會另人覺得沉悶,看完後還令人有「唔夠喉」的感覺。全片只得八十多分鐘,如果導演能在片末加多點筆墨、詳細點來說離別那幕會更好。
這片導演李廷香是韓國少有的女性導演,她的第一部片是《愛情倒後鏡》,愛看韓片的朋友相信已看過了,而《愛.回家》是她的第二部電影。《愛.回家》在韓國非常受歡迎,更在韓國大鐘獎連奪數個大獎和被譽為韓國一百大經典的第二位,票房到現時仍是2002年之冠。
而這片最令多人談論的地方,亦是導演最厲害的地方,便是婆婆這個角色在戲內一句對白也沒有,但仍然能令觀眾印象深刻,尤其是她用手在胸前打圈那個動作。筆者在網上看見不少戲迷在談論這個動作的意思,有人說是「對不起」的意思,但筆者反而覺得應該是「我愛你」或「我想念你」的意思,你又有何看法呢?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2/10/15/66/
“献给所有的外婆”
上车 送相宇上车的时候 我哭了……
大概是因为用了非专业演员,竟然拍出了伊朗电影般的质朴感,南朝电影里还是第一次见到呢。不过很多伊朗电影要自然多了,这部的导演意图这么明显、目的性这么强,大部分人还能入戏我才惊讶呢,豆瓣评分虚高太多,IMDb的7.8分靠谱多了。
外婆,如果你病了就发个空信,我就会知道是你,我会尽快来,好吗。
献给每位做外婆的人。 :)
她手忙脚乱地满足你所有不懂事的要求,心甘情愿把她所拥有最宝贵的东西给你,而等你开始学会拥抱他人的时候,她却只能佝偻地站在时间的路口,目送长大的你远去。有些人给你的,你知道你用一辈子都偿还不起了。
外婆出现的每一个镜头都是泪点…好久没看这么感人的电影,5星几乎都是感情分!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整部影片像涓涓细流一样,影片中,小细节体现着小男孩在慢慢成长。外婆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婆婆说的那句话真是让人难受,年事已高的他们感觉对死看得很淡。最后,外婆佝偻的背影真是孤独,小男孩说要记得写信给他,可是外婆又有多少时日能够写信了呢?很多时候一转身便已物是人非
希望中国尽早拍出此类片子,并在末尾打上:献给天下所有婆婆
扮演外婆的演員金亦芬,1926年出生在慶尚北道,10年前老伴去世。她靠院子裡的100多棵胡桃撫育了1男2女。她在只有8戶人家的山溝(電影拍攝地)裡生活了一輩子,在自家院子偶然被導演發現。開始她拒絕出演這部影片,原因是劇中人物穿的衣服太髒,怕給兒子丟臉。她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生平第一次看的電影是
外婆好可爱哦~
看到他们带孩子回家过年,孩子们就一直在玩手机玩平板,对爷爷奶奶大声呵斥、爱理不理、嫌这嫌那,更别说叫声爷爷奶奶了。这片子特应景。7.6
外婆家,下雨时候的天井,墙头上的宝石花,埋在粥里的面团,傍晚时呱呱叫着回家的鸭子,干涸的水渠,只收得到一个频道的电视机,夜晚慢慢摇着的蒲扇……外婆越来越弯的腰,外公越来越严重的耳背,癌症去世的小外公,远走高飞,远走高飞,一年只能见上这么一次半次的,外婆家。
高难度拍摄。
知道那种自己都很痛的感觉吗?比身体上的疼痛更加彻骨的感觉……
炖鸡那我真想把那崽子炖了
看到镇子上的婆婆跟外婆说“在死前还要见上一面”,这个时候哭了,语气那么平和
沉默而穷苦。然而这穷苦之中,仍有沉默而涓涓的爱。许多,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人生的幼年,都得到过这样一位年长女性不计回报的照顾与关爱,而我们最终也都无一例外必然的辜负了她们。看看这片子高到有些“畸形”的分数,就是一份份的愧疚堆积使然。
最喜欢的韩国片。有事才想起,这是很多为人子女者的通病,但父母却一直是我们最后的避难所。大爱无言,大音息声。回家的路怎么都不会太远。珍惜~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和我所经历的很相像,所以,看着电影就觉得是往事在重放。有很多小孩不懂事的情节,看得实在是揪心,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愧疚之心,可能每个小孩子小时候都曾做过会令自己懊悔终生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