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才能一解仇恨。在女儿死后,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父亲无法独活,因为女儿是他的一切,是他的全世界,他不可能再快快乐乐的贩卖自己的小摊,因为卖内衣丝袜只是为了养活女儿培养女儿。果然,电影的后面父亲选择了自杀,这是一种必然。因为女儿是爸爸的全部,所以他宁愿让那些人受到惩罚然后自尽。最后说一句吧:像电影中那样的恶人少男少女们,甚至比他们还恶的,其实电影中的惩罚真是轻的不行。古希腊神话中,有一种惩罚是白天用鹰啄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推着巨石上山,晚上再修复他们的眼睛,周而复始。也许,只有这样的惩罚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少女。
绝望,要么让人疯狂,要么让人灭亡。 当常规的校园欺凌已让民众麻木,强奸则是对女生受害者最后的辱虐。 在这个一边高度开放、一边又极其保守的国家里,女孩子被性侵是不能轻易言说的,因为有一样东西比侵入更重要:颜面。 前段时间,韩国对强奸犯佩戴电子脚镣的事儿曾一度让咱们国人纷纷点赞。这个做法很好,但如果知道:1000个强奸犯,900个受害者会选择沉默,最后只有10个坏人能被带上这种惩罚脚镣,点赞的手势会不会反过来?
个人觉得剧情不是压抑,而且憋屈吧。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影视反映的都是贫穷里的自尊,从而为了自尊而有了谎言。 但好像在我的生活里,穷好像还是可以“炫耀”的事,可以大大方方地跟其他人说(当然一般跟关系好的,不熟的人不会说,应该起码也不会感到尴尬)(︶︿︶)= 而且也没有明面上彻底的贫富歧视 一部分原因也是女主自己造成的吧,虽然女主也有一点虚荣,但更多是自尊。也会避开残疾的父亲,但仍然互相扶持与父亲。 有些地方莫名地快很突兀,例如草丛里就离谱…… 前面是有脾气的,写请愿书也不退让 后面却一再退让不敢还手 对“社会黑暗面”的刻画些许刻意 还有结合现实,这是专门挑的好人主角吧……现实里的小贩,其实没这么善良,都有些小市民的不良习性,食品不卫生态度不好利益优先…… 父女两很难吶!起初我是为啥选这个来看来着?😪😤
其实女主的人设已经崩了,最后撑不住自杀,如果是我们,与其敢自杀不如去与他们鱼死网破,但是影片不会随着大众的心理,从而让观众感到舒适,它想展现的是人被折磨后的另一面人性的变化,女主体现的是善良勇敢,但是经过折磨变得懦弱极端,如果不认识她的人碰到她绝对会认为她是脏婊…… 但那并不是真相,可是没办法,向每一个人解释很累的,总之女主在那片土地上已经无法正常生存了,慢慢的撑不住,直到自杀。总体影片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校园暴力和性侵相关的影片和新闻看太多,我竟然很平静的看完了《蚯蚓》,
一部女主因校园欺凌和性侵而自杀身亡的沉重电影。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表现手法。
先交代结局,也就是女主自杀,然后再一步步引出其自杀的原因。
女主原是某小县城一个中学生,因非常具有声乐细胞,升高中时便被首尔一所著名艺术学校录取。
她家境清贫,母亲早亡,自小与父亲相依为命。
而父亲因患有脑瘫,语言和行动能力有障碍,靠摆摊卖衣服谋生。
被艺术学校录取后,女主便和父亲一起搬到了首尔居住。
原以为来到大城市,上了好学校就能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
谁知作为转学生又专业能力很强的她,一开始就遭到同班女学生的嫉妒和排挤。
女主虽然穷,但很有性格。
她不主动找别人麻烦,但如果对方故意找茬,她也没在怕的!
一对一单挑,她只赢不输。
只是,强龙还不敢压地头蛇呢,
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小姑娘,没背景没靠山,得罪一个当地人且还是大姐大般存在的女生,后果可想而知。
她先是从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又在被迫辍学后被几个男生轮奸。
之后,她的生活彻底偏离了轨迹。
她被威胁做起了援交,2个月后,不堪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跳楼自杀。
酿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校园欺凌,而根本原因则是社会教育的腐败。
霸凌问题,学校领导不重视也就罢了,甚至还与商人勾结,忍让纵容,掩盖真相。
女主给教育厅写请愿书揭发事实真相,结果学校领导只接到一通不痛不痒的批评电话便作罢。
女主死后,父亲求助警察调查,却被对方一句“你女儿生前做过援交”怼回。
人们只在意表象,即使最该探寻真相的警察,现实中亦是如此。
看到一句乍听之下让人非常火大的评论:“我一点都不同情这个女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任谁看来,女主都是受害者,这个言论更像是在掩盖自身的麻木无情。
可女主对自己的死亡真就没有一点责任?
关于女主的角色设定,我个人其实还是相当喜欢的。
因为够真实。
她生活艰辛从不抱怨,却也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过强的自尊心和些许虚荣心。
她不以父亲为耻,且绝不忍受别人对父亲的言语侮辱,
可她也不会主动提及父亲甚至跟朋友一起时外出,偶遇摆摊的父亲却选择绕道而行。
抛开上帝视角,一个普通的花季少女,有点虚荣心再正常不过。
关键是,她不会让虚荣心蒙蔽心智。
她知道父亲挣钱不易,养育自己更不易,
所以她从不埋怨不对父亲发脾气,更不会嫌弃行动不便,吃个饭筷子都拿不稳的父亲。
可也正因为角色设定太写实,让这个悲剧更戳痛人心。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孩,在被轮奸被威胁被迫援交后,大多都会痛苦不堪精神崩溃自杀身亡。
虽然我一直觉得被强奸不是自己的错,不该因此受制于人,更不该因此选择轻生,
但实际上能接受并完全实践这种理论的,少之又少。
即使女孩自身对此有清醒的认知,大抵也会被外人的流言蜚语所吞噬。
没办法,社会对女性就是如此的不公和苛刻。
可纵使如此,我还是要谴责女主的选择和决定。
为什么被强暴后不能像之前那样据理力争,难道声誉真就比生命更宝贵?!
是的,如果视频被散布到网络,在明显是被凌辱的情况下,面对有权有势的敌人,她依旧得不到公正对待。
但至少不会因此被威胁去援交,也不会内心饱受折磨最终丧失生存意志。
还记得几年前,好莱坞女星詹妮弗劳伦斯深陷“艳照门”,大量裸露和挑逗姿势的照片因被黑客攻击而流出,
不同国内女星的处理方式,她大方承认并严厉谴责黑客侵犯自己的隐私,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身权益。
面对羞辱和威胁,这才是正确合理的处理方式!
用他人的过错惩罚自己,只会让人觉得你懦弱无能。
影片的结局很极端!
既然法律不能给予“我”公正,“我”就只能动用私行。
都知道这种复仇方式不可取,但就是大块人心!
最后,影片结尾似乎致敬了金基德。
鱼钩、木船、河水,怎么看怎么都像《漂流欲室》。
本文为电影天堂原创,电影天堂公众号:dianyingnews
看完挺难受的,大篇幅都是被霸凌被欺辱被排挤被嫌弃而报仇却只有短短十几分钟, 总感觉看不过瘾,刷了好些条评论看到一条说这个父亲拿到日记本了居然是先去的学校而不是警局,或者记着媒体什么的,我觉得挺疑惑的。 从刚开始子若第一次反击把善惠打了被叫家长的时候,她父亲并不知道子若在班级里受到的欺负只是被打了而已,所以他当即觉得女儿只是和同学打架了,然后大概是秉着女儿好不容易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吧好不容易才从小岛来到城市里,不能因为这一点点小差错就被辍了学,因此父亲一直道歉一直再请求原谅。 在学校里被叫家长的那一次父亲还不知道其实并不是子若的错,而是那群人渣的错,当他看完日记本时会找到学校,跟校理事会表明错不在自己的女儿而是那群败类,我觉得也没错吧。后来被打发回来去报警也被告知需要当事人口述以及证人在场,光有证物没有什么用,才只能选择自己给孩子报仇了。 大家都说社会险恶复杂,我觉得险恶复杂的不是社会吧,而是人。就算有钱有高贵奢华的生活又能怎么样呢,蚯蚓永远只能是蚯蚓,而认真努力的毛毛虫才能破蛹成蝶。最后父母报仇的环节看的好不过瘾啊,总感觉太简单了太轻了,这种人渣不该就只是这么简简单单的死掉的,应该让他们也尝尝饱受虐待的滋味儿然后再慢慢被折磨死的吧。这么想可能会觉得有些变态有些极端,但真的难以泄愤!!
虽然以暴制暴并不是可取的手段,但恰恰是以暴制暴这种人在绝望中才会使用的最后手段,反映了底层人民的无助,政府的无能,和被伪装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虚伪
脑瘫小人物父亲vs恶毒权贵死孩子,往死里揍;硫酸模特电缆鱼钩,最后十分钟太仓促,不解恨。《绿洲》X《韩公主》X《复仇的金子》,立意是不错,但感觉只是这三部片最浅层直白的临摹拼凑
可能是我比较极端,我更喜欢《不哭妈妈》里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那种热血沸腾式的复仇,或者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作为这样一个父亲,还能怎样呢。他只能赌上自己的命,能做多少做多少罢了。这类题材的电影,真的是不能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只是以沉默以眼泪
以暴制暴的戏码还是大快人心,虽然现实中不可能。其实我想看的是女主奋起以暴制暴,为什么要自杀,死都不怕了,不能干掉那些人再死么?
《蚯蚓》这部电影,简直触目惊心,当校园暴力事件向着杀人复仇演化,折射出很多社会问题,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学校领导层的庇护,处在社会底层的父女无处申冤,只能被人踩在脚下任其蹂躏,感觉这部电影改名叫《蝼蚁》更为确切,小人物被欺凌只能委曲求全?亦或是以暴止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果我是爸爸,我觉得我应该不会让他们死的这么简单!
不知道韩国那边是不是都这么黑暗,也许只是隐喻社会的黑暗,但真的很沉重。
想到初中时,隔壁班有群男生一起欺负一个矮小男生,飞起一脚踢他的头,老师从走廊路过假装没看见。实施校园暴力的孩子都应该去死! 其实小孩的心性残酷又黑暗,真是人性之恶。很庆幸自己没能当教师,曾经的梦想是成为好老师,温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成长得到幸福,像光一样指路。现在很庆幸当了记者
比韩公主更令人沉重。。深深的无力感只能靠鲜血来讨回一丝尊严
结尾小船的四个鱼钩下面是四条蚯蚓
一直期待看个这种结果棒子先拍出来了。题材很好但是太夸张,父亲奇迹般复仇让全篇降低一个档次。我会这么拍:没有背景的女主遭遇校园暴力,学校息事宁人冷处理,警方口头警告完事。视频发在网上引发关注,各方介入调查,女主被大家骂婊子最终自杀。再探讨校园暴力的成因,法律制度、学校家庭教育等等。
看完心里非常难受,为啥就有那么一批人渣喜欢欺负弱势群体,以凌虐弱者为乐?它们到底是不是人养的?!
想起前年的那部「韩公主」。最黑暗的地方如果能被分享出来,那么即是光明。昨晚睡前看了林奕含事件的新闻,青春期最沉重的一记暴击,鲜血沿着人生的脉络一直渗进骨头里,你想让它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当这个世界真正变得好起来,从来都不是柔弱者开始变得强大, 而是因为强大者成功地控制了自己。
傻逼富二代们也太丑了点 那么有钱为啥不整整容
复仇部分比《妈妈别哭》看着过瘾些吧…我更想看那些禽兽的父母悲惨哭喊的样子…可惜没有演…再就是…为什么找一群这么丑的演员来演啊??除了女主没一个好看的…
这个比妈妈不哭拍的好,爸爸演的太好了,如果这是真的,只能说韩国有钱的都没什么教养,家长也混帐的狠,才能养出那种畜生不如的子女。
题材选的非常好,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撤回请愿书后被凌辱那段太脑残了)的部分过长,父亲复仇的部分又才仓促bug太多。男主演残疾人可真是绝了,看得真累。女主也很有灵气。渣男一号丑的一逼。校园暴力就是应该教育孩子绝壁不能怂,被欺负了一定跟丫往死里干,一次干翻丫的;或者保存证据,搞翻丫。
这电影怎么说呢……模仿「妈妈不哭」的桥段有几处,基本从85分钟开始看比较推荐,前面的剧情都太虐了,看个电影解说都火大。片尾复仇的剧情太仓促而且好像和「蚯蚓」这个名字的深度不符,另外韩国硫酸很贵嘛,很想赞助爸爸一整桶。推荐喜欢韩剧的看看……
复仇的桥段太奇怪了,减弱了这种悲剧的冲击力...
强大的恶人用手指轻轻拨弄一下小人物命运的轮盘,无论他逃去哪里,都是满盘皆输,拿命搏也未必能赢。我看见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见了小人物翻身的一百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