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义的精神控制——这是我从这部剧里看到的主题。
矛盾的双方:精神控制者施加者Dee Dee,受害者Gypsy。前两集基本是施加者洗脑效果甚佳,双方关系平稳融洽的常态。三四集受害一方开始萌生觉醒意识。五六集是反抗的高潮。最后两集通过回忆进一步描述这种关系的特征。
比较迷惑人的是后两集,因为Gypsy对Dee Dee的态度显得飘忽不定,让人怀疑她到底是后悔还是惺惺作态。我觉得Gypsy自己也不知道,就像所有被这种“爱”洗过脑的人一样都很难再梳理清楚自己对加害方的矛盾感情。
我最喜欢的是三四集:Gypsy首次在医生帮助下看到被解救的曙光,但当面对医生单独问话时,第一反应是解释Dee Dee这么做是爱自己,帮Dee Dee把这种控制行为合理化(后来全片也一直都在这么做),同时对医生的解救行为充满恐惧。这一幕把这种关系的特征把握得很好。被精神控制的一方刚萌生觉醒意识、认识到这种控制可能并不是“爱”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这种自责,觉得的反抗念头是不自爱的自取灭亡,自己对不起精神控制施加者,辜负了对方的“爱”,在长期洗脑下已经习惯了自我管控。
这种关系不仅常见于父母子女,也见于各种形式的组织,甚至是something bigger。只不过当受害者在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强化这种“爱”的理念的群体里,反抗的过程就会更艰难。
前不久《都挺好》大结局了,对于这个大团圆的结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有人觉得,苏明玉受了那么多苦,如今终于与家庭和解,挺好的;
也有人觉得,苏明成欺负了苏明玉一辈子,苏大强也窝囊了一辈子,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变好。
并不是只有苏明玉一个人受到父母的虐待和伤害,也并不是所有人最后都选择了和解。
而《恶行》就给出了另一种答案。
从《恶行》的信息我们得知,它的定位是“恐怖”。
值得一提的是,《恶行》是根据吉普茜·罗丝的真实经历改编。
一部讲述母女的美剧,又是真实事件改编,还能定位为恐怖,那这位母亲是有多么可怕啊?
面对这么可怕的母亲,女儿又会多么的愤怒啊?
果然,第一集开头就交代了母亲蒂蒂的结果——被乱刀捅死在家里,她的女儿吉普茜已经不知去向。
原来,杀死蒂蒂的不是别人,正是吉普茜的男友,而男友也是受到吉普茜指使。是吉普茜给他开的门,也是吉普茜给了她一把刀。
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非要痛下杀手?
这一切还要从7年前说起。
吉普茜是一个身患各种重病的女孩,据她的母亲蒂蒂所说,吉普茜有癫痫、瘫痪、心杂音……还做了颌下腺手术,也就是切除了唾液腺,因此几乎无法口服任何东西。
吉普茜是通过导管进食,而且只能吃软食,还不能含有糖分。
除此之外,她每天晚上睡觉还要用呼吸机,因为蒂蒂说她睡着后经常会出现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我们还可以看到,吉普茜家里用了一个巨大的柜子装各种各样的药。
女儿的生活这么悲惨,蒂蒂却从来不抱怨,十年如一日地将她抚养成人,三天两头带她去医院看病。
因此,蒂蒂给邻居的印象都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一个无私奉献的母亲,一个甘于牺牲的母亲。
蒂蒂的事迹传遍了网络,她不仅是所有网友心目中的女神,还得了许多奖,甚至还在各大场合进行过演讲。
就是这样一个完美母亲,吉普茜为什么要指使男友杀了她呢?
是因为蒂蒂把她管得太严了吗?是吉普茜叛逆吗?还是说吉普茜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子?
千万别忘了,这部剧的定位是恐怖剧。这也就意味着真相远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可怕。
刚刚搬了新家,邻居蕾茜就教吉普茜化妆。
这让蒂蒂感到非常不满,叫她洗干净。
还有一次,蕾茜想要给吉普茜喝可乐,蒂蒂见状非常惊慌失措地制止了蕾茜和吉普茜。
原因是吉普茜一点糖分都不能沾,更别说一整罐可乐了,这会让吉普茜休克的。
蒂蒂说,吉普茜对糖过敏,喝了就会咳嗽和抽搐,浑身发痒,仿佛有蜘蛛爬满了全身一样,接下去脸会肿得像皮球一样,变得又红又胀,之后她的呼吸道会堵住,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生命。
好在蒂蒂出现得非常及时,吉普茜一口可乐都没来得及喝。
而另外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蒂蒂发现吉普茜在吃蛋糕,但她发现的时候吉普茜已经吃了很多了。
蒂蒂连忙给她注射了肾上腺素,然后又带她去急诊才防止了悲剧的发生。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觉得不就是不让她化妆和吃甜食吗,至于叫人把母亲杀了吗?
孩子的心理都是,你越不让她干什么,她越要干什么。
吉普茜也是如此。晚上,趁母亲睡着后,她悄悄来到厨房,经不起诱惑地她吃了吃奶油。
你猜发生了什么?
答案是什么都没发生。
从此,她每天半夜都会悄悄地吃甜食、喝可乐,同样是什么都没发生。
没有过敏,没有抽搐,更没有休克,什么都没有。
吉普茜这才知道,母亲从小到大都在骗她,什么过敏、癫痫、白血病……通通都是假的。
而且蒂蒂一直让她坐在轮椅上,其实她的腿好好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渐渐地,吉普茜才发现她不但没有重病,反而十分健康,全身上下唯一的问题就是她近视了。
可能有人要说了,就算母亲骗了她,她也不至于杀了母亲吧。
当吉普茜知道蒂蒂的谎言后,蒂蒂会善罢甘休吗?
她不但不会善罢甘休,在得知吉普茜知道真相后还变本加厉。
明明吉普茜的腿没有任何问题,蒂蒂却强迫她一直坐在轮椅上,一旦离开轮椅就要把她大骂一顿。
她以吉普茜牙齿坏了为由,不征求她的意见就叫牙医拔光了她所有的牙齿。
她禁止吉普茜和医生交流,吉普茜的所有症状都是她对医生说的。
她不让吉普茜上网,吉普茜只能偷偷上网,事后还要删除历史记录。
为了防止吉普茜把真相告诉其它人,她禁止吉普茜参加一切社交活动。她到处对别人说吉普精神不正常,目的就是让人们不和她玩。
就连吉普茜的男朋友也是吉普茜偷偷上网认识的。吉普茜上网的目的一方面是交友,更重要的是要找到愿意为她杀掉母亲的人,直到她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人。
蒂蒂死后,面对警察的询问,邻居仍然以为吉普茜有各种各样的病,癫痫,肌肉萎缩症,脊髓损伤……
既然吉普茜一点病都没有,邻居不知道就算了,难道医生也不知道吗?
医生当然知道了,而且不止一个人知道,有的医生还报过警。
可问题是,所有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谁会相信世界上会有母亲谎称自己的孩子有病呢?
因此,吉普茜陷入了几乎无解的状态。
她一点病都没有,母亲却到处说她有病,经常带她去医院看她根本就不存在的病症,每天给她吃她根本不需要吃的药。
如果吉普茜不吃药,蒂蒂就对她使用暴力,对她拳打脚踢。
强迫她坐轮椅,晚上必须用呼吸机,一日三餐通过导管进食。
不能和医生说话,不能上网,也不能和其它人接触,防止她说出她根本没病的事实……
尽管有医生报了案,但警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没有任何人发现这有什么问题,反而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所有人都把蒂蒂当做完美母亲、心目中的榜样。
社区专门为她家打造了轮椅坡道,各大慈善组织多次请他们去迪士尼乐园、出席演唱会。
最终,吉普茜忍无可忍,叫人杀死了蒂蒂。
的确,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杀人。但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说不定会做出比吉普茜更冲动的事情。
警方很快就将吉普茜及其男友缉拿归案,他们这才从吉普茜口中得知这件事情的真相。
有医生认为,蒂蒂患有“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
这是一种照顾者捏造或诱发被照顾者的身心疾病,通常是家长对子女的一种最复杂也最致命的虐待形式。
其实,吉普茜根本没有病,真正有病的是她的母亲。
吉普茜根本不需要去医院,真正应该被送进医院的也是她的母亲。
现在有太多太多的影视作品讲述坏孩子的故事,却很少有讲述坏妈妈的影视作品。
事实上,孩子不一定都是熊孩子,父母也不见得都是完美的。
人们看了《狩猎》之后,总是觉得孩子都喜欢骗人,父母说的才是实话。正如蒂蒂骗了人们那么久,折磨了吉普茜那么久,警方却怎么也想不到蒂蒂是在欺骗大家。
不止一个医生发现蒂蒂在撒谎,但是直到吉普茜派人杀了蒂蒂,才终于逃脱母亲的魔爪。
因为吉普茜就算没有生病,蒂蒂也可以把她送进医院;
而对于真正有病的母亲,吉普茜却只能杀了她才能摆脱她。
正如很多家长将孩子送进戒网瘾中心,孩子却不能把他们送进戒酒中心、戒赌中心。
孩子犯了错,父母可以管教他们;但父母如果不合格,却没有人能拿他们怎么办。
《都挺好》毕竟是虚构的影视作品,而吉普茜的经历却是真实的。
一个孩子从小被虐待、伤害、折磨,他长大了还真不一定会选择和解。
我想起了《迦百农》,面对自己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让自己跟着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受苦,小男孩最终将父母告上了法庭。
并非生了孩子就自动成为爸爸(妈妈),只有真正爱孩子、对自己比对孩子更加严格,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我们常常说教育教育,其实比起孩子,更需要接受教育的是父母,至少是部分父母。
2019年4月13日中国凌晨,现实中的Gypsy被其父亲证实已在监狱中订婚。男方是通过监狱举办的一个笔友活动结交。由于Gypsy执意保守秘密,她家人的朋友告诉媒体说不会透露男方的任何信息。在与Gypsy保持书信同时,男方也会时常到监狱探访Gypsy。Gypsy可以于2024年保释出狱,那时她的真实年龄将是33岁,并在2026年刑满释放。Gypsy表示出狱后的她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她母亲所患的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
扮演女主的演员Joey King在访谈节目中说到,整个事件里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Dee Dee是疾病受害者。Nick是受到Gypsy指使杀人。而Gypsy这个角色本身很矛盾,稍后解释。为什么说没有绝对的好人呢。Gypsy的爸爸,邻居,社工还有医生如果能够花更多时间关注Gypsy的内心世界,悲剧有可能不会发生。他的父亲曾在访谈里公开自责,虽然他努力工作,给Gypsy很多的生活费。这里也再次体现当今世界的贫疾是内心而不是金钱。Gypsy对Joey King的表演非常满意,但对于The Act的剧情准确性而言,Gypsy连同Dee Dee的家人及其好友Fancy Macelli表达了一致的不满。首先现实中的Dee Dee在被害之前并没有向该剧描述的那样脆弱;其次Gypsy和Dee Dee相处的每时每刻都是受害者这一点在剧中后期也被淡化。
Nick一级谋杀被判终身,Gypsy二级谋杀被判10年。第一次看到这个结果可能很难接受。大多略知一二的民众表达了对Gypsy的同情。的确在Dee Dee洗脑下Gypsy被社会完全孤立。她被告知她的父亲不负责任。告诉她这个世界上只有妈妈无条件的爱你,即使这种爱是病态的。Gypsy神志健全,甚至非常聪明。她知道她已经配合Dee Dee骗了大家。如果她向任何人求救,这不仅会伤害世界上唯一爱她的人,也会让她无依无靠,因为此时Gypsy最害怕的就是被孤立。Nick的出现扭转了局面。Gypsy在监狱里接受了大量媒体采访。她说到她把Nick看作了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会在视频聊天时满足Nick的所有欲求。她不认为她对Nick有爱意之情,在Nick审判时她拒绝为Nick出庭说情,并表示永远不想再见到Nick。
Gypsy知道她的母亲与常人不同。事实上她的祖母也是这样对待她的母亲。她的祖母有多个孩子,她的母亲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的祖母只和她的母亲一起睡,而其他孩子睡客厅。她的祖母会把钱都花在她母亲身上等等。但由于Gypsy是独子,事情就发展的更加复杂。Gypsy在采访重申她非常爱她的母亲,这个杀人的决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策划,绝非一时兴起。她认为只有杀了Dee Dee,才会让她和Dee Dee得到最大的解脱。因为她知道Dee Dee永远不能离开她,而Gypsy更不愿意让Dee Dee被关到监狱蒙受耻辱。Gypsy躲在卫生间里听着隔壁的Dee Dee被Nick一刀一刀的刺伤,虽然Dee Dee在呼喊着Gypsy的名字,但此时的Gypsy已经下定决心不想阻止Nick。事后Gypsy帮忙Nick清理血迹,并和Nick回到自己的卧室里做爱。为了避免车站的金属扫描,幼稚的Gypsy陪同Nick把凶器通过邮局寄回了Nick家。躲在Nick家的Gypsy用了反常语气发布了Dee Dee被杀帖子。被抓后Gypsy全盘否认得知Dee Dee的死亡,而Nick却承认了一切。Gypsy对此的解释是,出于内疚,她希望能有人看到帖子并处理Dee Dee的后事,她从没有考虑过自己会被抓到。
Gypsy似乎继承了母亲聪明的头脑,借刀杀人顺便陷害Nick。但她并没有像Dee Dee那样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计划漏洞百出。Dee Dee学过护士,所以骗过了医疗体系。初审时Gypsy和Nick都是一级谋杀。但由于Gypsy也是受害者,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最终被减刑。Nick至今仍拒绝认罪,但他没能提供有利的精神鉴定结果以及他之前在公共场合猥亵行为的前科,令他维持原判。Nick在采访时表示他依旧深爱着Gypsy。但对于Gypsy来说,恰如全片的最后一幕,Dee Dee仍是她最眷顾的人。或许Gypsy现在更需要的心里治疗而不是监狱。带着这份沉重的牵绊,Gypsy将如何面对未来的子女呢?
这部剧看完其实想要讨论的东西有很多。之前一直被封面劝退,没想到一点进去就是一口气看完。这部剧和《利器》剧情比较像,但设定其实有一定的差别,两种都让人细思极恐,汗毛直立。
无论是Gypsy本人还是Gypsy的扮演者,都并不像封面那样吓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美人。Gypsy扮成Cinderella去参加漫展的样子是我整部剧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因为实在太过美好。不管是她青涩拙劣的搭讪,还是被金刚狼从轮椅上抱起露出灿烂的笑容,甚至DeeDee也遇到了一个礼貌体贴的男人,一切看起来都似乎仍有回转的余地。
随后的剧情却是急转直下,Gypsy就像一只困在瓶子里的蚂蚁,她明明也尝试了很多方式去逃脱,却与出口背道而驰,反而又陷进了另一个泥潭——“真命天子”。
当DeeDee砸烂她私藏的电脑时,Gypsy said:" I'll just buy another one." 随即似乎是在她的幻想中,家门缓缓为她打开,门外是明亮的社区,她赤着脚朝光亮走去,却亲手关上了那扇逃出去的门。
看到这里其实我也接受了现实,Gypsy其实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异样,她也知道怎么从妈妈那里偷钱买手机买电脑,只是她被妈妈扭曲的爱紧紧束缚,并天真的把一切都压在对白马王子的渴望。即使她被迫使用食管、不许吃甜食、坐轮椅、戴呼吸器睡觉,她也从未对触手可及的善良的邻居、医生求助,最后却因为顿悟DeeDee永远无法接受她的白马王子而下定了杀心。
我很喜欢Gypsy的扮演者,在最后两集,她真的把“长期被母亲医虐的无辜”和“人性天真的邪恶”这两种掺杂的感觉演的很妙,让我内心非常复杂,觉得她蠢又觉得她可怜。
当然这种病态的母亲往往也是自己母亲的受害者。如果没有被外界发现和干涉,也许就会这样一代代互相折磨下去。而真实事件中并没有察觉疑点的女医生,也没有儿童保护中心的调查人员,那样一本厚厚的病历和每月去6.7次的急诊室,我真的很震惊为什么在DeeDee没有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个医生可以拯救Gypsy。也许只是因为没有人会怀疑那样“真挚”的母爱,而Gypsy在被审讯的时候也只是不断重复说着她有多爱她的母亲,仿佛只要以爱之名就不应该受到怪罪。
The Act 说了这两种行为:母亲 Dee Dee 让女儿 Gypsy 成为病人,并担任她唯一的照料人;男青年 Nick 为了拯救“城堡里的公主”,杀掉了囚禁她的母亲 Dee Dee。这两种行为一边带着爱抚和帮助,关注和救援,另一边带着抹杀 - 对自己的抹杀,对受让者的抹杀,对不能共存的第三方的抹杀。
这种行为既然如此痛苦,如此有伤害性,付出者还要继续做,受让者还要继续接受?母亲 Dee Dee 一直拿自己坐监、丧母、离婚等经历告诉女儿,世间凶险,只有妈妈会保护你 - “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人会比我做的更多了。”母亲用绳索把女儿和自己牢牢捆绑在一起,不仅因为她真的为了女儿担心外部世界,也是因为女儿是她逃脱外部世界的避难所 - 女儿的降临让她得到了渴求不得的东西:来自女儿的需要,和社会的同情和对她的认可。而这一切都将消失 - 如果女儿的情况好转,她会变得健康,加入社会,并最终拥有自己的生活;社会也不再会关注一个不再遭受折磨的家庭。到了那时,母亲还要回归到哪儿呢?她已经认定社会是一个凶险的地方,而女儿是她最后的家人。于是走投无路的母亲绑架了女儿,让她永远做一个无法行走、没有秀发的病怏怏的小孩;只要她不能独立生活,她就永远是母亲 Dee Dee 的天真无邪、永葆纯贞的可爱女儿。
The Act 里面的行为是绝望的、绑架式的爱,是走投无路之人的威逼,内容是人质、捆绑、限制自由,摧毁对方自主生活的能力,以及用暴力和强加的痛苦让对方放弃掉逃离的企图。美轮美奂的粉红色房子,被推崇的、被赞美的、被嘉赏的的母女之爱,太沉重、太正义,不可怀疑、也找不到理由回绝。女儿 Gypsy 在白天半推半就配合演出,给母亲看,给邻居和慈善团体看,夜晚,是鲜艳的假发、鲜红的唇膏,王子公主的结合美梦,年轻、自由、为所欲为。当她向黑暗中的真爱吐露自己的真相,在白天的母亲面前,粉红色房屋里面,却找不到一个词句去坦诚想要成为的那个成年女人,去拒绝正义的“人质母爱”。她说不出口,走不出家门,被言语的贫乏堵住嘴,被威逼的情感、哭泣的母亲、同情的群众和出让自主权的合同阻挡住了脚步。当和男友策划的欺骗也落空以后,只剩下一个东西能够作出回应:暴力——从超市偷来的刀具。她没有勇气面对谎言、对峙绑架,只有躲到厕所里面,让自闭症男友在沉默中用刀刺向沉睡的母亲作为唯一能够不出声又能够解决困境的拒绝手段。她一边捂住耳朵一边骗自己也许他做不下去,而他刺了四下,最后一次刺穿了肺;她的母亲终究不出声了,不能再用哭泣或者叫声来操纵女儿的心理了。
从粉红色的囚笼出去,Gypsy 陷入了和智力缺失的男友和功能失调家庭的困境之中。在否认现实的迷惘之中还没醒来,他们就被扣上镣铐,然后被分开送到法庭接受审判。这是事实的监狱,没有爱,只有冰冷的铁窗,对 Gypsy 来说,她承认了罪,说出了事实,向所有人宣布了惊天的虐待案;她的头脑获得了解脱,身躯陷入囚禁之中,反省自己的过去二十年。
Hulu新剧《恶行》(The Act)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妈妈Dee Dee Blanchard跟周遭人谎称女儿Gypsy患了多种重病,随着Dee Dee被杀害,邻居和警方发现了事情来由真相的故事。
网上曾经有个讨论,如果你精神正常却被抓到精神病院强制治疗,该如何证明自己没病?我们今天要推荐的剧中,女主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本案最恐怖的一面在于,DeeDee隐瞒女儿病情多年,近乎变态的强制女儿吃药、坐轮椅、剃发,而周围居民、慈善组织、警方对此竟一无所知,惊悚程度和诡异性爆表。目前imdb和豆瓣都在8.5。
提示:案件介绍可能涉及剧透!
2015年6月的一天,警方在美国春田市一处居民房里发现了Dee Dee Blanchard的尸体,她的女儿Gypsy不知所踪。熟悉Dee Dee一家的人十分担忧,他们觉得患有白血病、气喘、肌肉萎缩症及多种慢性疾病的Gypsy,在没有轮椅、氧气瓶、导流管和药物的支撑下将很难生存。
警方通过Gypsy邻居提供的消息了解到女孩网恋了,他们一路追踪至男方在威斯康辛的家,在那里发现了Gypsy和男友。
令人吃惊的是,Gypsy看上去一切正常,她根本不需要轮椅,完全能够自己走!
那么之前这么多年的重病是怎么回事?
警方的进一步调查最终揭开了Dee Dee被杀真相,尘封多年的罪恶秘密一同被打开。
Dee Dee24岁生下Gypsy,除了有轻微的早产症状外女儿十分健康,但Dee Dee坚信Gypsy患有严重的健康问题,并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求医问药之路。
Gypsy七八岁的时候,因为一次事故膝盖受轻伤,Dee Dee坚称女儿已经残疾,今后必须以轮椅代步。从此以后,四肢健全的Gypsy再也没有从轮椅上下来过。
谎称女儿患病期间,Dee Dee带着女儿辗转于各家医疗中心和儿童医院,母女俩得到了社会福利机构以及众多慈善组织的帮助,同时还有前夫支付的赡养费,生活不算窘迫。
就医期间,Dee Dee早就引起了医生的怀疑。她坚称女儿视力、听力有严重问题,肌肉萎缩,智力低下。但是,医院的检查结果却证实Gypsy从来没有患上肌肉萎缩症。当医生对病情产生质疑,希望Dee Dee带女儿来复诊时,她就再也不会出现。
Dee Dee对女儿实施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极端控制。她一次次将女儿的头发剃光,伪装成化疗患者的样子,给她吃儿童营养品和辅食品,导致她严重营养不良,身高只有150出头,脸色苍白,行动缓慢。
单亲母亲带着重病女儿独自生活的故事为Dee Dee带来了神圣光环,人们将她视作坚强、无畏、慈爱的母亲,也对“身患重病”的Gypsy深感同情。社区居民对母女俩施以援手,慈善机构也为他们提供了金钱支持。
但谎言总会破灭,Gypsy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没有病,母亲的控制欲却在日益膨胀。
2012年,Gypsy在网上认识了男孩Nicholas,俩人迅速发展成恋人关系。她邀请Nicholas来到家中,由后者实施了杀人计划,事发后俩人逃至男方家,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故事。
心理学家认为,Dee Dee所患上的是“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wiki解释为:
照顾者故意夸大或捏造受照顾者的生理、心理、行为或精神问题,甚或促成该等问题的心理疾病。
熟悉去年热播剧《利器》的剧友应该也意识到了其中有相似情节。本剧和《利器》一样,探究凶手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这些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发展及成因。母亲对女儿的控制欲达到近乎变态的地步,是这个悲剧故事的导火索。
EIC三位剧友试了已经放出的两集,送上新鲜热评。
Sarah
使女之后,hulu貌似就再也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作了,恶行或许能够成为其另一大招牌性剧集。就算不了解这则新闻,从第一集的内容几乎就能了解到几乎全部真相。观至前两集,本剧的优点在于母女两人演员的精湛演技配合古典乐和疯狂又强调细节的画面音效给观众讲述了母亲的疯狂举动,令观众从头到脚有了一种透心凉的惊悚感,而电视剧的迪士尼配色以及美好的台词及歌曲反而把这一恶行烘托的更上一层楼;缺点在于故事改编自真实案件又进行了戏剧演绎,部分情节推进过于迅速而有怪异的感觉(如坐轮椅多年的女儿突然直立行走等),但整体依旧是一部值得看的真实案件改编剧集。
Wendy
这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并在一定程度上戏剧化了,剧本稍弱,第一集结尾暴露了结局,不过不影响后续剧集观看,节奏把握得不错。粉蓝紫基调的迪士尼style服装搭配惊悚bgm,着实是春天防潮必备之剧。
图钉
粉色的房子,满地的玩偶,慈祥的母亲为了身患重病的孩子操碎心地倾尽所有——开场几分钟你会感到无比温馨感动,这起事件的真相却又不寒而栗。就前两集而言,抛去两位主演精湛的演技,该剧的配乐则尤为出彩,色彩明亮的背景下,妈妈照顾女儿的温馨场面搭配着令人不安的音乐,再结合真实结局就会有种“妈妈,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爱我”头皮发麻的惊悚感,所以该剧在新老剧扎堆的三月末依旧值得一看。
孟乔森综合征,不过这个母亲与其说是精神依赖,不如说是物质依赖吧。她主要是为了诈骗慈善款项,其次才是提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小女孩和妈妈的演技都好厉害,剧情还是真事改编,好让人窒息的母女关系,不过剧情节奏还是有些太慢了,我现在迫切想看女儿反击!
((孟喬森綜合病症)) 和“利器”裏的母親一樣的病症 可怕的是這部劇是真實改編的
吉普茜一点病都没有,母亲蒂蒂却到处说她有病,经常带她去医院看她根本就不存在的病症,每天给她吃她根本不需要吃的药。强迫她坐轮椅,睡觉必须用呼吸机,一日三餐通过导管进食。不能和医生说话,不能上网,不能和其它人接触,防止她说出她根本没病的事实……有医生认为蒂蒂患有“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这是一种照顾者捏造或诱发被照顾者的身心疾病。吉普茜根本没有病,真正有病的是她的母亲。吉普茜根本不需要去医院,真正应该被送进医院的也是她的母亲。很多家长将孩子送进戒网瘾中心,孩子却不能把他们送进戒酒中心、戒赌中心。孩子犯了错,父母可以管教他们;但父母不合格,却没有人能拿他们怎么办。然而孩子不一定都是熊孩子,父母也不见得都是完美的。我们常常说教育教育,其实比起孩子,更需要接受教育的是有些父母。
真·圣母婊 果然一个人永远是父母的孩子直到她要开始自己的恋情和人生 所以荷尔蒙只是早恋的诱因而其结果是导致人格的独立 看了buzzfeed的原文和照片 真是不寒而栗
女主的演技绝了!和原型简直一模一样!
真实案件中的Gypsy表示如果她在坐牢、和妈妈一起生活中选择一个,她宁愿选择坐牢
女儿的觉醒是从奶油开始的,精彩
试问谁不想看一个你妈觉得你有病,把你剃光头给你肚子上开孔逼你坐轮椅还强行说你是弱智的故事呢
温柔地杀戮,绑架的极致了。
当下的叙事线和回忆的叙事线连接混乱,节奏太慢了,且零散。但两个演员的表演都很好,将母女间的对峙表现的细微又生活化。而且整部剧去塑造这两个角色的方式,体现了导演的立场。这个妈妈才不单纯只是“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希望把节奏搞好一点,期待接下来的下半场吧
第1次看到Gypsy半夜下床走路自如,表示震精,想想当年Gypsy周围邻居眼中这个重病可怜的女孩,知晓真相后三观毁灭的反应,这个案件可怕到诡异。Gypsy在采访中说除了眼睛有点小毛病外,她身体健康,坐轮椅是被深度洗脑,完全相信Dee Dee都是为了她好。Gypsy想要逃离,选择谋杀,而未想过自己站起来走路就可以揭穿Dee Dee,她的遭遇外人想破脑袋也无法体会了。Joey King的演出值得一个艾美。剧集对Gypsy的刻画还是同情的,她转身离开粉红小屋时可以说是浴火重生了。
看,那个妈妈好像你妈啊
当我看完了所有Gypsy原型的采访后,我真的从心底感叹女主的演技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好了!
我以为是一集一个故事才看的,没想到是一季一个故事…又被逼入新坑了π π
目前大多数人将Dee Dee的行为归结为“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剧中也有这样的导向,照顾者会捏造或诱发被照顾者的身心疾病,通常是母亲对子女,是一种最复杂也最致命的的虐待形式。患有这种病症的人,通常会自发的进行医学训练,并有很强的控制欲,希望获取注意和同情,这与她的行为是吻合的。但该病症的一大判断因素是照顾者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任何明显的好处”,这点显然是不符合的,无论是前夫Rod每月寄去的生活费,还是各种慈善组织给予的房子、旅行,Dee Dee借此获取了不知道多少好处,我们是否可以猜测她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这些利益呢?事实上,她并没有留下任何日记,也没有任何关于她意图与出发点的文件,有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线索找到答案,但这个问题和她一样永远深埋于地下了。
以前看过这个新闻,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如果能给备孕父母组织一场考试,及格了才能生小孩多好,不然有些小孩太可怜了,出生没得选,摊上这样的变态父母。
案件是2015年7月发生的,和吴谢宇同一时间,人家都拍成电视剧了,这里才刚刚被抓。。
有种 反正你们都知道故事的发展了 我也懒得好好铺垫情绪给动机的感觉…
美国犯罪故事为毛不改编这个?简直太美国,太犯罪,太drama了,关键是这样病态的关系全世界都有,等待被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