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罗拉快跑”,那就更不应该错过这部精彩影片了,紧张、刺激、过瘾,我半夜1点开始看,一直到影片结束都困意全无。其实剧情用一句话就可以总结:职业杀手切里奥被仇人下了毒药,必须不停的运动才能延缓死亡,所以他就一直不停的“运动”,同时寻找朋友帮助与找对手复仇。剧情虽然简单老套了些,但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切里奥的快速心跳声一直影响着影片的节奏,气氛、节奏都掌握得非常好,镜头剪接也非常有特色,切里奥的遭遇更是比较“丰富”,让观众过足眼瘾,包括一些18+和50-的镜头。似乎影片中的音乐也不错,豆瓣上有同名的CD,反正很好听就是了。我再多说无益,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就让他们不识货去吧。
早就发现Jason Statham这个家伙是布鲁斯·威利的接班人了,不仅走的动作路线比较相似,在外表上也都是头上没几根毛。
不管切里奥在奔跑的过程中丢了什么,不管是光着屁股穿着病人服,还是不脱衣服扑通一声就跳进游泳池里,赞助商nokia的手机始终没有坏也没有丢。
对付出租车司机的那一招值得学习,推到一边指着说他是“基地分子”,结合中国国情,如果谁打车吃饭不给钱,推到派出所门口或者政府没口,指着他大叫“上访的”或者“xx功”,应该有同等功效吧。
谁能记住切里奥一共换了几只手枪?还有他一共几次把女友包包里面的东西都倒在地上?
有女工在做活的中国工厂,工头怎么不说普通话或广东话,而是像越南话或日本话呢?
家用电器功能多了是麻烦,切里奥的女友就不会调整微波炉的时间,那玩意儿要时间作甚?
切里奥向女友谎称的职业是“游戏程序员”,天哪,如果是真的就好了,看看黑客帝国、防火墙等影片,it人士中卧虎藏龙哦。
在唐人街ML那一段,那么多人围观,时候还有人接受采访是说“真的很大”等等,可是,当时的警察、城管都那儿去了呢?要知道刚开始切里奥开车超速都跟了一屁股的警车,难道是唐人街警力不足?
给切里奥“海地货”的出租车司机心眼真好,最后只要了车费$45.55,不知道那一小瓶药水儿是不是赠送的,或者是“试用装”?
给杀手当医生的,一定要对毒药有相当的了解,要知道所有连杀手都没见过的毒药的疗效。
影片看完之后,感觉切里奥虽然是个残暴的职业杀手,但是对他的女友还真好,不仅在暴跳如雷而又打电话没人接听的时候只轻轻说一句“Buy a cellphone, honey”,去便利店抢劫也不忘给女友捎束鲜花,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的让·雷诺有得拼哦。
另外影片中关于对中国的一些“诬蔑”,我是这样看的。首先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里面的毒药“北京鸡尾酒”,我们既不会生产,也不会销售,只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悬念而已,毕竟国外很多人心目中中国、北京还是比较“神秘”的地方。另外关于中国黑帮,也不算什么。美国影片中黑帮有几类:亚洲、黑人、拉美、意大利黑手党、俄罗斯以及白人,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民族没有在美国影片中扮演过黑帮或者反面角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华人反面角色也说明华人演员在好莱坞有饭吃不是么?李连杰、章子怡不都在美国电影中演过坏人么?所以要保持平常心,再好看,这也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过过瘾就得了,没必要别当真,更没必要上纲上线。
http://www.fwolf.com/blog/post/278切夫是西海岸联合企业工作的自由职业杀手,在某天的暗杀行动中,突然幡然醒悟,退出任务并准备金盆洗手。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某天半夜,切夫在家熟睡时,被仇家注射了一种致命毒素——北京鸡尾酒,在没有拿到解药之前,只有分泌足够的肾上腺素才能抑制毒性的发作。
于是,从切夫醒来的那一刻起,他必须时刻保持兴奋状态,使体内的肾上腺素量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之上,并且在剧毒攻心之前找到仇家,找到解药。
从剧情本身的架构来说,《Crank》很难成为一部经典的作品,甚至连一部经典的工作片也算不上(也许导演也根本没想过要拍成经典),因为它没有可圈可点的剧情,没有悬念,没有铺垫,没有伏笔,没有矛盾,从第一分钟高潮到了最后一分钟。观众们看电影,大多和我一样,欣赏斯坦森花拳绣腿的同时猜测着他下一个保持兴奋的方法是什么,仅此而已。
如果剥离了粗口、血腥、枪战,《Crank》就只剩下了体操式的打斗了。我看过《非常人贩》三部曲,看过《死亡飞车》,再看《Crank》,难免产生审美疲劳而难以兴奋了,以至于电影看到三分之二,我还打了个盹,小睡了三分钟。
影片的结尾并没有在我的预料之中,看惯了中国式的大团圆,我原本以后切夫也能逢凶化吉,九死一生。大概是导演觉得男主角杀人太多,罪孽深重,死后也进不了天堂,于是给了他一个半空摔下,横尸街头的死法,看来导演是相信因果论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另外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是电影里“中国威胁论”的影子。切夫在金盘洗手前的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去暗杀一个中国的黑帮头目——唐.金——因为他想染指西海岸的毒品生意。而最后当切夫找到仇家时,这位唐.金投桃报李,帮了切夫一把——率领了一帮武装匪徒和切夫并肩作战。这位唐.金凶,络腮胡子,满脸横肉,杀气十足,他的手下也是个个彪悍,杀人不眨眼,显然,这里面中国的形象并不光彩。不过,美国的影视作品中,“中国威胁论”的影子随处可见,大家也不必太在意。
如果你想看看斯坦森的肌肉,如果你想欣赏他的拳脚,如果你想感受好莱坞式的追车和枪战,或者,你仅仅是想让肾上腺分泌加速,那么,《Crank》是不错的选择。
ps 我看的是飞鸟影苑的1024版
http://bbs.wofei.net/thread-340857-1-2.html 听说出2了,准备到时候也看下。
一部类似《罗拉快跑》式快节奏的片子,影片的剪辑和快镜头切换像主角随时需要肾上腺素刺激的心脏一样快得令人窒息,疯狂而兴奋。影片的开头即透露死亡结局的不可避免。阴谋、毒药、奔跑、暴力、裸露、粗口、性、毒品、枪战、碰撞、黑帮......这部片子几乎涵盖了一部暴力娱乐片所因具备的各种要素。
撇开冷血的杀人镜头不谈,爱情是整部片子的娱乐亮点。 杰森·斯坦森在面对同撩时冷峻的面孔和面对女友的温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片子开头即交代了王牌杀手被下毒的原委,虽然怒不可遏,砸坏电视机,奔跑出门,接近死亡的边缘,在寻找凶手的途中给女友去了电话,忍受无法想象的痛苦,坚持听完女朋友的电话录音,却没有任何埋怨,只在末了说了句“买个手机好吗,亲爱的,求你了”仅此而已。
最喜欢的桥段是他去接女友,正撞上前来绑架的二个爪牙,为了掩盖自己的杀手身份,耍小聪明结果了二个家伙又不露痕迹,极具有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 那场为了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而在唐人街当众做爱的戏令人瞠目结舌,女友在搞清事实真相后为其在车上进行的口活表演更是令人笑到喷饭,两人的感情在硝烟中得到了升华。
故事情节简单到忽略不计,但不影响影片营建的快速紧张的节奏感,无论是断掌、斗殴、抢肾上腺素、抢摩托车、撞车、杀人......所有的剧情仿佛都在奔跑中完成,没有丝毫的懈怠和废料,酣畅淋漓,直至最后死亡,他在空中作自由落体落向地面,时间漫长,也不忘掏出手机给女友的电话答录机做最后的留言,然后他砸在一辆车上,弹开,侧摔在地面,眼睛眨了一下,鲜血从眼角溢出。
不帅,却酷到极点,对爱情没有过多的言语,只以事实证明,这大约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这颗英伦光头的最大原因吧。
影片是暴力,犯罪和刺激的杂合体,男主角在中毒后,必须靠不断分泌肾上腺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于是整部电影都让他不断的分泌,同时也刺激观众心跳不断加速。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镜头,他用电烤炉烤自己的手掌,剁掉仇人的手,用缝纫机钉敌人……整个电影都是这种暴力得让人肠胃蠕动过速的镜头。
最经典的要数男主角和她女友在唐人街当众做爱了。请注意,是做爱,不是性交,更不是强奸。可以说男主角在这个场景下是满足了女友的梦想,也用摈弃一切世俗眼光的行动证明了他对女友的爱。而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从飞机中坠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的事就是:
给女友打了一个电话,从容不迫。
这仅仅是一部娱乐片。导演想要做的只是让观众们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high过这一个多小时而已。虽然我可以硬给这部电影找几个主题出来,但是我不想。因此各位就当Glay上面说的都是放p好了。我更愿意把这部影片当作纯粹的娱乐片来看,尽管中国人总喜欢凡事都找出个“中心思想”来,没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奇技淫巧”。
我们活得如此辛苦,不仅无法娱乐别人,甚至连自己享受娱乐的能力都丧失了。整个生命中,世俗的眼光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真的是为自己而活吗?为什么不活得快活一点,爱得疯狂一点,哪怕生命只剩下一个小时。
当然,我不是叫你们去当街做爱。
不过,如果有人犇到这种程度,我将不惮报以赞赏的目光。
我擦 这就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啊 有剧情 有人物 有血性 有技巧。而且整个场面一直在各种炫技 简直是个跑酷电影啊亲。
搞了半天还是挂了///
很黄很暴力。
“你不给我个说法,我就给你个说法”。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给别人一个说法
贾森的调调。
牛逼~
酷耶!
查理兹塞隆夸郭达性感,可惜郭达没有斯坦森的运气,只负责装傻卖疯讲道理,这辈子最接近性感的机会出现在1996年一则小品,蔡明紧身衣爆乳机器人亮相,他暗搓搓摸鱼。
大街上做爱的场面够噱头
唐人街做爱事件!北京鸡尾酒!可怜的鹦鹉!
街头做爱那段太爽了
唐人街的ML。无比的囧
硬核爱好者必看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
最后几分钟还行。当街性爱真爽,哈哈
野战是噱头
当街做爱 太可以了
看完1再想想2果然很渣 结局喜欢加1星
开场第一个镜头就是POV
光听见里面说XXXX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