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第一次看《庐山恋》,感受到一股久违的清新气息。张瑜饰演的周筠真是灵动,一颦一笑透着澄澈如水的温柔,所谓明眸善睐,就是这样的顾盼生姿。 清纯,这才是清纯,是属于东方美的清纯。 遍数时下大小屏幕上的一张张脸,已经找不到这样纯粹的漂亮了。洗不尽的铅华、褪不去的妆容、静不下的心机,在这个搏出位、竞出名、拼走红、争精彩的时代,“不化妆在社交中是对人不尊重”的理念盛行当下,人人都带着一张假脸示人,谁还记得自己清纯时的模样?谁还敢面对自己清纯的模样? 被周筠唤作“孔夫子”的郭凯敏,似乎有木讷古板的味道,可是,这不就是中国青年应该具备的特质吗?因持节有礼而木、因稳重含蓄而讷、因胸怀才学而古、因谦逊内敛而板,面容俊朗、神采清隽、言行有度、赤子之心,这样一个外英内秀、显贞隐智的男人,难怪周筠会倾心相许。可惜,这样清澈的耿华,也只在《庐山恋》才有。 在《庐山恋》里还看到了一个值得敬佩、令人欣赏的老头——耿峰,老人对周筠的一番言辞真的是襟怀坦荡,“我们是两个在战场上仇恨相对的老头,需要一些时间来忘记仇恨,但是请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会变成好老头的。”真是平实暖心的安慰,无论是否带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这话都让人感到温暖踏实,这才是长者的风范——历经风雨沧桑却不失一颗睿智明慧之心,仍能以自省自察自励自尊的姿态走在未知前途的人生路上。这样的老者,值得尊敬。 以前只听说《庐山恋》好,今日看过,衷心的感觉,这部作品真好,因为真诚,因为清纯,因为时过境迁的宽容,因为恰逢其时的美好。即使已经对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产生了困惑,却还是会因这样一部纯粹的作品而对人性的清纯心生向往。 想去庐山,期逢一恋。
很久以前就老听我妈说《庐山恋》是部好戏,当年她看得目不转睛,当年这电影很轰动。当然,将近30年前的电影用今天苛刻的眼光审视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通过这部电影去了解老一代人的思想还是很有意思的。 女主角是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国民党将领子女,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趁着中美政治关系解冻回来祖国南方看一看文革后的中国,实现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情结。男主角着实让我了解到什么叫社会主义新人:有学识,有才华,有理想,进取,专情,内心纯洁,形象完美得在今天看来有点“假、大、空”。两个人在庐山巧遇了好几次,包括男主角无厘头地跑到景点去看书,在景点处画画在画里加了很破坏风景的现代化城市,在景点处很“小资”地练习英文之后,彼此互相欣赏,终于迸发出爱的火花,在有如庐山旅游宣传片的美丽风景中谈谈情,说说爱。但所有交往之事都是被人秘密监控的,所以男主角就被上面的人抓去写交代了。女主角听到消息有如五雷轰顶,觉得自己的华侨身份连累了他,在经典的趴树哭(我以为只有在琼瑶剧里才看到= =)后哽咽着对男主角的患病母亲说要回美国去了,然后又趴树哭道:“伯母,我永远忘不了他”,接着慢动作扭头,踉跄跑下山了。时间一晃就到了五年后,女主角重回旧地,在相同的客房里回忆呀回忆,从白天到黑夜,外面狂风暴雨大作,她想去关窗,却看到男主角在滂沱大雨中站在桥上观望女主角的房间。女主角内心挣扎几番后关了台灯,进行了经典的趴床哭。然后镜头一转,不知为啥他们俩就在湖边互相奔向对方了。继而二人继续谈情说爱,女主角在草地上主动地亲了男主角传说中中国49年后电影史上的第一个吻(是亲脸!我还以为是亲嘴,找了半天都没找着,还猜想给人剪掉了!),男主角头晕目眩,意识迷糊中。后来两人冲破了父辈的障碍,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首先得说女主角的服装在当时来讲是很“潮”的,又是墨镜,又是贝雷帽,又是今天好莱坞明星争相穿着的高腰喇叭裤什么的,几乎每换一个场景就换一套衣服,赏心悦目。 然后她溜英文,对于八十年代的大多数人来讲,溜英文的人是很厉害的角色。她学的是建筑学,一个在今天看来依旧颇受青睐的专业。我妈说女主角是时髦的。主角,特别是女主角的表演在今天看来是有点做作的。片子政治意识形态比较浓,其目的除了宣传庐山风景,还在召唤海外游子归来为四化作贡献。当然,爱情是电影里永恒的话题,电影主题还是很明确滴。
一部电影能够在电影史上留名是相当不容易的,何况还能在社会发展史上留名。《庐山恋》就是这样一部片子。在经历了极度贫困、极度封闭、极度左倾近20年后,人们突然看到了大胆追求爱情、国共对手可以成为亲家、敌对国家美国正面形象出现,等等这些“大逆不道”的镜头和情节,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冲积是多么的巨大!何况还有庐山那美丽的景色、女主人公时尚的服装和比基尼,在那个灰色的年代,无疑成了滋润人们心田开启人性觉醒的那道光。所以,尽管在今天看来,演员们的表演略显夸张(别忘了那个时代的电影主要是革命样板戏,其实就是舞台剧),场景的转换略显生硬,有些情节设计很不真实,甚至还有点庐山旅游宣传片的味道,但我仍然给了4分。致敬那个年代,致敬那个年代勇敢的电影工作者们!我相信在庐山,《庐山恋》会一直放映下去。不是电影需要,而是历史需要。
中共和国民党的高干子女在庐山相恋的故事,经典高干文剧情有木有……@庐山,2011/8/14.
到底是矫情还是纯情....呃
晋江高干文师祖。
剪辑和画中画有想法但却是生硬笨拙。国民党的将军在美国抽中华香烟赞颂大雁,可国内连共产党的老干部还在接受审查批判;大雁和夜景拍不出来就用画的,张瑜的衣服真是一套接一套,密谈联络接头暗号写交待,感觉男主全程被监控。最后过去的真的都过去了…吗?
我记得这部片子,那时候在庐山军训,后来下暴雨泥石流塌方,半夜转移去庐山电影院放的就是这片。据说它还得了个什么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些我都不管,我只是突然想起那个夜晚而已,全身湿透昏昏欲睡,教官拿手电晃我眼睛说,不要睡会感冒的。
最初的乐子就是看一天一套装扮的周筠怎样靠近每天都不换衣服的耿桦(桦不该念第四声么?)。很喜欢看他们的调皮与笑。看时代烙印很深的电影会想,那种颇具感染力的纯真与热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改头换面了,但更感慨,经过那么多人为劫难,他们还可以死心塌地地相信“这样的时代不会再来”。三星半。#FIRST#vivo修复,桃红柳绿地鲜艳。
郭凯敏好帅,国人的这种权权联姻传统,倒是绵延不绝
纯确实纯,作为庐山旅游宣传片尤其不错,前半部70年代前期的风貌展现也比较有价值(豆瓣简介不知道是哪个历史盲写的,片中出现的是中美上海公报,不是建交公报)。主题可就太扯了,典型的80年代思维,以为自废武功、告别革M、拥抱美蒋就能和列强做朋友,就能使G家富强、M族复兴,结果90年代转眼就被美帝狠狠教做人了,到了本世纪更不难意识到那会儿的想法有多天真可笑、一厢情愿。另,片中有处情节很有意思,主角在聪明泉以玩笑口吻展望了一番诺贝尔奖,但他们估计打死也想不到,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不是因为改开后的任何成果,而是毛时代搞出来的青蒿素。
社会主义夸夸片,意识形态论,政治权利关系与性别权力关系的对应—国共/男女。
印象很深
那个年代,尽管已经解放,但是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纷争,相互不待见,仇人的孩子就这样相恋了,当时的爱情是含蓄的,也是纯粹的,在国家开始的环境下,爱情也伴随着同样的爱国情怀在其中。很感动的一部老片,一度哭的我稀里哗啦。
张瑜和郭凯敏是属于那个年代标准的“国家脸”,本片从此也成为庐山清秀俊美又浪漫的旅游标签,也贡献了新中国银幕上第一次的吻戏。在那个年代,确实是清纯的一塌糊涂,纯粹而含蓄,妙不可言。7.5
真时髦,真纯洁。
马马虎虎
美丽多金的爱国华侨和英俊博学的高干子弟教会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什么叫浪漫。
老电影总是能勾起一些不一样的情绪,时代的落差竟成了不断迭出的笑料。"I love my motherland,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 孔夫子,很和谐很有爱嘛~
男主长得很像保剑锋。女主很娇憨可人,以至于让人不忍苛责其表演上的做作。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
这部意义非凡的老电影在庐山葱翠间一放就是三十年,放映场次之多(每日不间断循环播放)早已录于吉尼斯史册。这部文革后的第一部爱情作品不仅成为庐山旅游永恒的招牌,更是中国人民心中最纯情的记忆。女演员张瑜的表演妙不可言,在今天看来也是那么的可爱。来庐山吧,来庐山恋爱吧。
耿桦被抓走了,因为和台湾女特务偷偷摸摸专往没人的地方走,还有接头暗号。为什么连接头暗号这样的事情都知道,应该是被窃听了,真是细思恐密
我还是在庐山上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