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造型和道具:青云门变丐帮 变成移动窗帘连锁公司青云门总店 碧瑶和田灵儿变成肯德基甜筒站移动摊位 幽姬从万剑一见了都说美的美人变成得了白化病的大嘴食人妖 小说里琥珀朱绫变成能根据田儿衣服颜色自动变换的ai智能高端武器 噬血珠是从一颗圆珠变成不规则的石头 摄魂棒从黑色短棒变成超长超粗灰色树枝 杜必书的骰子武器彻底消失 太多了 说不过来了
人设:田不易是个看上去有点憨的大胖子好么电影里的精壮大汉是谁?田不易很爱苏茹好么电影里烤鸭都不舍得分给老婆?碧瑶是个充满灵气的姑娘不是愚不可及的蠢逼👌?!陆雪琪是高冷人设不是怨妇人设好嘛!!林惊羽是一眼就被人看出练武奇才的帅小伙儿不是电影里这个眯眯眼路人脸的群演好嘛!曾书书是有点调皮的公子哥不是带着个破烂帽子的傻逼好嘛!青云山名门正派电影里变成全体爱偷看女弟子练功的猥琐男聚集地 鬼王宗和青龙都是翩翩君子 儒雅文人的样子不是电影里这种妖魔鬼怪的样子!!鬼王深爱他的女儿碧瑶 电影里当个手下再用 当真槽口无多
剧情:剧情我应该怎么说呢 感情线莫名其妙 碧瑶和张小凡 陆雪琪和张小凡都是生死线上培养出来的真感情 不是随随便便聊个天就聊出真爱的 小说里鬼王宗联合其他三大派攻打青云都损兵折将还没能攻打下来 电影里一个鬼王宗就把七脉首座给干趴了?田不易和入了魔的道玄都能打的起劲电影里连个陆雪琪都挡不了了??还把杜必书给写死了?!我日哦
演技 没有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 就说一下上了热搜又被立马撤了的那段 张小凡是被邪气如体 不是吃了含笑半步癫 你笑个屁哦 张小凡只有在知道父母被杀真相后癫狂大笑 但那不是发神经的笑 那是对自己的嘲笑 对自己前半生的嘲笑 不说了 我要吃点东西安慰下自己
自1931年中国有有声电影开始。
从未有过中国大陆演员整部电影讲普通话(国语)台词需要其他配音演员,配音的电影。
哪怕默片时代,那些大明星。到了有声时代,因为台词不好没戏拍,也没说让别人配音。
哪怕是技术最差的时候,没办法同期收音,也都是演员本人配音。
哪怕是那些港台演员,也只是在普通话版本里需要别人配音,在粤语原版里也都是本人原音。或者是有两岸三地电影演员时为了统一口语,才给港台演员配音。
远的不提,就提流量明星,流量ip电影。
吴亦凡都是原音,鹿晗都是原音,ab都是原音。他们不知道自己台词不好吗,他们不知道自己讲台词还得背吗,他们不知道有人配音自己省心有省力,开开心心挣钱吗。但是他们都没有配音,他们都检查自己原音。因为这是电影。
再谈流量大ip,何以笙箫默,三生三世电影版,哪个不是当时大ip,哪个不是制作周期短,黄晓明ab杨幂刘亦菲杨洋,哪个不是演技不太好。但是他们依然是自己原音。
可见电影原音,是中国电影百年最后的底线。今天被诛仙轻易地打破了。
说到电影版的《笑傲江湖》、《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我们总是可以第一时间在脑中浮现出徐克的名字,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几部电影的导演是程小东,作为香港三大武术指导之一的他多年以来一直颇为低调,低调到连最经典的作品都被徐克“抢功劳”的地步。
随着这些年香港创作者的能力倒退,创作意识的逐渐腐朽,当年曾经跨界执导过经典电影的知名武术指导们也未能幸免。这些年,袁和平拍出了《卧虎藏龙2》、《奇门遁甲》、《张天志》,程小东拍出了《江山美人》、《白蛇传说》,毫无疑问的,这些电影都是彻头彻尾的烂片,而最让人失望的还是,他们在执导烂片的同时甚至把自己的老本行给丢了,依靠着大量的CG特效,他们也逐渐杀死了优质的武打设计。
2001年,徐克执导的特效仙侠大片《蜀山传》把华语奇幻动作片彻底推向了CG时代,拥有着全明星阵容以及巨额投资的本片在当年不但遭遇了票房滑铁卢,更是收获了极其负面的评价,徐克的这一次尝试在当年堪称一个灾难,但是他也确实开启了一个华语电影全新的时代,尤其在现在看来,《蜀山传》绝对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具有着深刻东方哲学思考的电影。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是徐克,徐克诡谲的想象力、出人意料的奇技淫巧以及对于剧作的把控都是他每一部特效大片都能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但是那些试图模仿他或者跟风的人都几乎被拍死在沙滩之上,而这些年诸如《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封神传奇》这样的奇幻烂片前后强奸观战的双眼,让人不由地感叹中国古装奇幻片已死。
而在今年,他们的队伍里面又多了一位。
《诛仙1》改编自同名仙侠小说,由程小东执导,当红小生肖战和偶像女星李沁、孟美岐、唐艺昕主演,是一部看完了阵容之后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一部电视剧的特效奇幻动作片,当然,看完了之后,我更愿意称之为一部沙雕奇幻喜剧。
两三年前,《诛仙》的故事就曾被改编成电视剧,也就是李易峰、赵丽颖以及杨紫主演的《青云志》,本剧在当年评论和收视率双扑街,拖沓的节奏、无聊的情节以及冗长的集数算得上是象征流量时代开始走向消亡的代表作品。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人人对于流量喊打喊杀的年代,《诛仙1》这部标准的流量粉丝电影却在中秋档大卖了,这部彻头彻尾的烂片首日就拿下了1.4亿的票房佳绩,狠狠地打了那些票房预测公众号的嘴巴。
《诛仙1》是一部符合所有流量粉丝片特征的商业片,当红的偶像、稀烂的故事、糊弄的制作以及不入流的审美,本质上,它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怦然星动》、《致青春2》等等电影没有区别,是一部把骗钱写在了脸上的烂片,但是有意思的是,这部烂片居然没有那么讨厌,反而让我很想笑。
在我看来,中国大陆的大投资商业烂片大致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种以《银河补习班》、《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为主,狗血、鸡血共存,创作者思维狭隘并且一厢情愿地试图感动观众,手法拙劣,总是能引发观众深深的生理不适。
第二种,就是《上海堡垒》为首的毫无个性,毫无灵魂甚至毫无电影感的烂片,它们用生命诠释着“无聊”二字的意义,并且致力于让观众在电影院倒头就睡。
第三种,也就是毫无章法、乱来,但是具有着一种专属于烂片的恶趣味的,就比如王晶的《赌城风云》系列,比如《怦然星动》、《素人特工》这样的电影,它们虽然是烂片,但是却又输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趣味,它们的存在不至于让人讨厌,观影过程也不是那么难熬,但是看完之后,你一定回去豆瓣打个一星两星的,而这部《诛仙1》就属于第三种。
《诛仙1》几乎是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让人从头欢乐到尾的电影,劣质的CG,糊弄人的抠像以及雷人的人物造型在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我的目光,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在空中飞翔玩弄着粉红色的丝带,像极了杂技演员,而当她和男主角拥抱在一起看向空中巨大的“诛仙”两字的时候,我第一次爆发出了笑声,如此的开场非常好的奠定了影片爆笑喜剧的风格,而在之后的情节中,这样的“惊喜”层出不穷,让人笑声连连。
说实话,程小东,其实你拍的是《东成西就2019吧?》
本片的剧本其实很难被称为一个电影的剧本,反而像是一部电视剧前几集拼贴在一起的感觉,人物的前史走马观花,人物的情感联系没有前因后果,莫名其妙的角色层出不穷,故事主线本身则简单到炸,顺拐至极,与其叫《诛仙1》,叫《诛仙:序幕》或者《诛仙:目录》反而更为合适。100分钟的电影,编剧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七脉会武和围绕这个情节展开的各种扎插科打诨之上,就好像当年的《魁拔》系列,一场戏可以演半部电影的时间一样。
整个《诛仙》原著的故事确实世界观庞大,角色众多,故事线也很长,电影的改编只能几乎推倒重来,但是《诛仙1》这种形散神也散的改编则像极了当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改得原著作者都不一定认得出来这倒霉孩子是哪位了。说实话,《诛仙1》应该是这么多年所能看到大投资的奇幻题材影视剧中给人感觉最寒碜的一部,甚至连《青云志》的规模也没有,整个仙侠世界的构建就像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山区中有着几个小山寨,所谓的仙人则更像是一群体面的土匪,别说仙气了,就连侠气都没有。
《诛仙1》是那种各方面其实都想当儿戏的电影,抛开世界观的设定不说,服装造型、特效、置景、选角、情节、叙事等等方面都是儿戏,特别在硬件方面,让步不得不想到《上海堡垒》。对比当年的《蜀山传》,徐克在影片中贡献了大量的华丽置景,视觉格局极大,并且拥有着毁天灭地的气势,而《诛仙1》几乎每一个场景都给人一种舞台剧现场的感觉,视觉格局极小,不论是大竹峰的建筑,青云门总部的法坛什么的,都毫无一部大制作电影应该具有的恢弘和细节的设计,充满了临时搭建的粗糙感,而到了七脉会武的是时候,《青云志》里面好歹还有擂台,本片倒好,所有的比武随便找个空地就可以解决,搞得和中小学生单挑一样,非常滑稽。
如果是影片日戏的时候,只是粗糙和敷衍的话,那么到了夜戏的时候,基本上就一定到了荒谬的级别了,影片开头张小凡回忆部分的夜间大戏,第一次见到陆雪琪时候的空中花样杂耍都给人一种在大礼堂看演出的既视感,一个顶光照下来把整个画面打成一个平面,丝毫看不到影片摄影指导基本的职业素养,制造出来的如此拙劣的画面质感就连现在的电视剧可能都不屑于使用了。
而本片另一个荒谬的地方就是人物造型了,三个女主角,李沁头上一个包,唐艺昕头上两个包,孟美岐头上三个包,不知道这是不是在区分女一女二女三,不知道发型师是不是从牛角包找到的灵感,不过,他们的都不是最可怕的。影片中有一个原著的重要角色林惊羽,他出场的时候,全场爆笑,发型的滑稽程度和当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刘亦菲的窗帘头有的一拼,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一张剧照,如果要我形容的话,就好像是一个光头的头上笔直地竖着放了一坨又长又粗的大便,很有意思的。
《诛仙1》其实是一部并没有真正女主角的电影,三位女性角色加起来的戏份应该都没有男主角一个人多,每个人都感觉是来客串的一样,不得不说,编剧真的没有能力建立任何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孟美岐饰演的碧瑶和张小凡第二次遭遇就豪放地用嘴堵嘴,才见两面的陆雪琪立马就给张小凡提供了七脉会武的帮助,仿佛张小凡有一种让人和他见两面就可以死心塌地的超能力一般,不论是孟美岐还是李沁,在影片中基本上都只有三到四场完成的戏份,就这么点叙事的空间,可想而知女性角色被塑造得多么莫名其妙了,而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感觉随时可以和张小凡来一段眉来眼去剑,作为次要人物的存在感强到过分。
有意思的是,唐艺昕同时在《青云志》和本片中饰演田灵儿,不知道是不是想告诉大家,自己是一个电影电视剧两开花的优秀演员?
其实作为主打特效元素的本片来说,《诛仙1》基本上就是在诈骗了,影片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大规模的特效动作场面,而这个场面其实早在预告片中就已经全部放出来了,观看本片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八十几分钟沙雕喜剧加上了不到10分钟粗糙并且仓促的特效大场面,别说值回票价了,上一个厕所可能都给错过了。
说实话,现在的古装奇幻剧,就比如《九州缥缈录》,对于战争和大场面的拍摄都已经无限趋近于《权力的游戏》美剧水平了,国产的奇幻片依然靠着小打小闹吸引观众的眼球还不觉得丢人吗?程小东这一次的发挥连当年《白蛇传说》的一半估计都没有吧!
别看影片放出来的物料一个个惨烈惊险、裙摆飘飘、仙气十足的样子,影片本质上就是一部具有着屎尿屁元素的香港老派闹剧而已,一个屌丝和他棍子的喜剧故事,尤其是影片中碧瑶想要抢夺张小凡棍子的情节,像极了《东成西就》里面欧阳锋杀洪七公的喜剧桥段,当然,一个姑娘对于一个男人的棍子产生了执念,想想也是另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呢!
就目前《诛仙1》的表现来说,续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如果能一直拍下去的话,讲完所有故事会不会需要100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演员合格,制作实在是太糙了
《诛仙Ⅰ》(下文简称《诛仙》)由香港导演程小东执导,肖战、李沁、孟美岐等领衔主演。在这个夏天之前,鲜少人看好这部电影。虽然程小东曾执导过张国荣、王祖贤经典版的《倩女幽魂》,但进入新世纪后,程小东的作品反响都不理想,《诛仙》前一部作品还得追溯到2011年李连杰、黄圣依的《白蛇传说》(豆瓣4.7分)。而这个夏天之前,肖战还没有红出圈。
但这个夏天,《陈情令》火了,肖战也一跃成为顶流,《诛仙》片方估计偷着乐,不仅省下一大笔宣发费用,还多了一大批粉丝观众。上映前夕,《诛仙》更名为《诛仙Ⅰ》,续集已经提上日程。
《诛仙》无形中也变成了“IP+流量”的新案例。在诸多“IP+流量”电影纷纷扑街的语境下,《诛仙》会是例外吗?
电影《诛仙》属于仙侠题材。
自2005年由胡歌、刘亦菲等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之后,仙侠影视剧——尤其是仙侠剧,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并且诞生了好几部爆款。比如2014年的《古剑奇谭》,2015年的《花千骨》,2016年的《青云志》,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除了少数改编自游戏,仙侠影视剧几乎都是改编自仙侠小说。《诛仙》亦然。
仙侠与武侠,都有“侠”,行侠仗义、保护苍生;更大的差别在于,二者的世界观设定不同。武侠是一个真实的、唯物的江湖,是古代现实社会的延伸,武侠的江湖里只有“人”。仙侠涉及的世界,更加广阔,除了人之外,还有神、魔、仙、妖、鬼等;其主要依托中国上古神话传说,故事背景虚化,武侠、神话、传说、佛教、道教、修仙等多种元素无所不包。
因此,从创作上说,仙侠更为自由,可以充分发挥创作者恣意纵横、天马行空的奇妙想象力。但也因为自由,缺乏武侠小说的成熟范式,仙侠小说质量良莠不齐,多数创作者只会放不懂收,天马行空最后成了天花乱坠、胡编乱造。
《诛仙》则是当代仙侠小说里比较经典的作品。
《诛仙》的作者是萧鼎(原名张戬)。小说约创作于2003年至2007年,长达120万字,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甚至被誉为“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圣经”。
在《诛仙》设定的世界里,神州浩土,广浩无边,千载以来正魔两道争斗不休,百余年前,魔教入侵中原大地,以青云门为首的正道,解除了上古神兵诛仙剑的封印,正魔大战,以青云大获全胜,魔教全面溃败而告终。然而,魔教从未放弃过入住中原之念。
有一天,青云门附近一个小村落惨遭灭门,幸存的两位遗孤被青云门收养,其中之一便是主角张小凡。张小凡被正道之首的青云门收为弟子。在修习仙术的过程中,张小凡先后对青梅竹马的师姐田灵儿、师姐陆雪琪、魔教宗主之女碧瑶产生了情愫。青云门掌门人误会张小凡已叛入魔教,使用诛仙古剑劈向他,碧瑶为他挡下了这致命一击,魂飞魄散。
深受打击的张小凡叛入魔教,成为噬血成性、人人闻名丧胆的“血公子”鬼厉。最后他复活碧瑶失败,几乎崩溃,在陆雪琪的照顾和鼓励之下,他战胜了心魔,得到诛仙古剑,杀死魔教鬼王,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
从大的故事框架上看,小说《诛仙》并未超脱仙侠小说的普遍套路,都是主角幼年经历变故,但身怀异能或者经过高人指点,习学仙法,在正邪大战中崭露头角,收获爱情与友情,并一路打怪升级,最后打败大BOSS,成为大英雄,体现出善恶有报、邪不胜正的理念。
主人公往往也会有一段禁忌虐恋。因为仙侠故事中六界混杂,所以禁忌之恋常体现为人与妖/魔之恋,或者人与仙/神之恋。《诛仙》中,碧瑶的母亲是九尾狐,碧瑶身上也有“妖”的血缘。她和张小凡的感情未能善终,因为正魔殊途,他们的爱情成了牺牲品。
由此,仙侠小说普遍会对正/魔的划分表示怀疑。小说中大部分人物认同的理念是,正魔泾渭分明,你是正派,你就是正义的,你得跟“邪魔歪道”划清界限;你是魔教,你就是十恶不赦必须除之而后快。但实际上,魔教之中亦有大善之人,正派里也有伪君子和真小人,过于执迷所谓正派魔教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入魔”。
除此,《诛仙》更有超越一般仙侠小说的地方,这也是它从汗牛充栋的同类型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一则,《诛仙》文学功底极好,借鉴吸收了大量中国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因素,气势磅礴、想象恢宏、文笔优美。
二则,与众多仙侠小说沦为打怪升级的“爽文”和“种马文”不同,《诛仙》的主线是人与命运的抗争,是“永失我爱”的虐心,它带有强烈的悲剧性色彩,少了轻佻的快感,多了厚重的现实感。
再则,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诛仙》经由人物与命运的悲剧性抗争,既反思了正/魔、善/恶的粗暴划分,还超越了这一划分,凸显出人对命运的主宰。这就是小说中一再出现的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是草扎的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就丢弃。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像人有人心,因此也没有感情,不怜悯万物,任其自生自灭。小说借用这句话,不是想渲染悲观,而是强调:天地不仁,众生平等,个体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正邪无界,一切皆由自己选择。
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句著名的台词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哪怕你出身正道,但心有歹念,那正道也是魔;假若你出身魔教,但心怀善念,那魔教也是正道。小说中,张小凡经历了从正道堕入魔教,再从魔教回归正道的过程,但他最后既没有回归青云门,也不是进入魔教,而是超然于二者之外,挣脱了仙侠世界正/魔划分的束缚与压迫,也不为空洞的“侠”所绑架。有宿命感的孤独,也有宿命感的燃。
近年来,有不少仙侠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严重扑街的。庞大的书粉,充分验证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书粉能够成功转化为忠实观众,那么事半功倍;如果书粉成为反对者,这也往往让剧集的命运蒙尘。
书粉们的主要诉求是:请尊重原著。但事实上,从小说到影视剧必然经过调整与改编,毕竟影视剧与小说不同。影视剧是集体创作的产物,除了小说构建的剧本外,它还有服化道、特效、灯光、摄影、表演、导演调度等等,它们都影响了影视剧的呈现效果。加上,影视剧业已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审美系统,与小说又不完全相同,当小说影视化时,需要在剧本上做调整以符合观众感受。
在改编成电影之前,《诛仙》先有了剧版《青云志》,由李易峰、赵丽颖、杨紫等主演。但《青云志》口碑惨淡,既得罪了书粉,也没能吸引普通观众。
根据电视剧的审美范式,《青云志》的一些改动还是合理的,比如适当增加了张小凡与碧瑶的互动,增加渝州城作为正魔两派交汇的缓冲地带等,不过,从大方向看,剧版的改编是典型的“去之精华”。
原著中,张小凡资质愚钝,心性坚韧,经历坎坷,多数时候被命运推着走,身不由己。也正因为命运的碾压,逼得张小凡一再追索正/魔,善/恶的界限,并激发张小凡对抗命运的勇气和决心。这些都让小说产生了一种悲剧的崇高感。
但剧版中,张小凡则成了典型的“大男主”,天选之子、天资聪慧、智勇双全,一路上有编剧金手指罩着,人物的个性缺乏深刻的变化,人物与命运之间的紧张感也消失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深刻内涵并未体现出来。
除了张小凡之外,陆雪琪、林惊羽、秦无炎等主要角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设崩塌。与此同时,小说的感情线被魔改。碧瑶与张小凡硬是画蛇添足增加了一个幼时的救命之恩;空灵的陆雪琪变成了单恋张小凡的“面瘫”……原著中干净、清爽、动人的感情线,在剧中成了含糊不清的多角恋。
总之,《青云志》又原原本本地回到了仙侠剧的一切套路中,失去了超越性。这也是给影版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之前,仙侠题材主要还是以剧集的形式出现,《诛仙》是为数不多的大银幕电影。
影版的改编有两大困难。一则,仙侠小说动辄百万字,叙事繁琐,人物关系复杂,压缩成一部电影很考验编剧功力;二则,仙侠中“仙气”的视觉呈现,对特效要求非常高。剧版或者网大版,因为屏幕较小,观众对于特效的瑕疵还是有较大的忍耐度;但如果是在大银幕上,任何瑕疵都会被放到最大,五毛特效会严重影响质感。
电影《诛仙》的第一个刺眼问题是:制作的确是太粗糙了。
显然,片方一开始也没料到肖战会大火,制作成本应该比较有限。特效是一分钱一分货,结果就是《诛仙》的特效跟观众在电视剧和网络电影中看到的差不多:有那么一个形似,但不逼真、不细腻,仙气全无。比如,七脉会武在小说和《青云志》中都是重头戏,是特效大展身手的时候,但影版为了省钱拍得非常简略,更离谱的是,几场对决,玩的竟然是肉搏、摔跤这样的把戏。这也好意思叫“仙侠”?最后关头大战鬼王,特效倒是有了,但逻辑全无,青云山弟子剑阵煞有介事,直接被鬼王打得七零八落。特效只为展现青云弟子去送死?
还需特别一提的是,电影配音尴尬至极,口型几乎都对不上。既做不到现场收音,也做不到演员原声配音,制作态度很让人怀疑。
第二个问题出在剧本上。但锅,不该只甩给编剧。
影版《诛仙》排名第一的署名编剧是申捷,他编剧的《鸡毛飞上天》《白鹿原》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功力不用质疑。公正地说,影版充分规避了剧版的几个问题。比如,张小凡的成长线完全立住了,肖战的演技是合格的,张小凡从单纯懵懂到痛苦黑化的变化,他诠释得比较到位。尤其是张小凡单纯时期,编剧通过颇多台词与情节上的反差,以及狗与猴的抢戏,创造了多个笑点,喜剧色彩鲜明,也可体现出此时的张小凡是无忧无虑的。
而张小凡的感情线,除了与碧瑶的情感进展稍显突兀外(吻戏估计会惹怒书粉),其他基本立住了。尤其是跟剧版相比,张小凡对师姐田灵儿的单恋,冰冷高傲的陆雪琪对张小凡的动心,表现得都比较细腻。
那么,剧本问题出在哪里?
前文已有强调,小说《诛仙》的核心魅力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逆天改命”精神。而影版《诛仙》中,这一精神一丁点都没有体现——因为电影在张小凡“黑化”的那一刻,就戛然而止了,估计片方是想在下一部中再予以呈现。
虽然不少电影有续集,甚至还形成了一个电影系列,但前提是,每一部电影都应该是一个单独、完整的个体,观众无论从哪一部进入,它都自成一体。电影《诛仙》不是,它是那种戛然而止型的,电影还没有讲完,但因为时长、因为片方想多拍一部或几部,所以硬生生地分割成了几部。就比如,你能想象《哪吒之魔童降世》分割为上下两部电影上映吗?
只要精简得当,电影《诛仙》是可以在一部电影里讲完故事的;电影并非没有冗余的部分,比如张小凡对师姐田灵儿的单恋、师兄弟间插科打诨的日常,都不妨略写,甚至可以剔除。如果要分为两部或几部上映也可以,剧本就得下功夫,不拘泥于原著,让每一部能够独立成篇。
但电影《诛仙》既不独立,也不够精炼,它让那些非书粉也非演员粉的观众感到尴尬——电影到底要讲什么?为什么就这样结束了?
《诛仙》上映之前,网上很多人说该片是“IP+流量”还行不行的又一次考验。暂且不论电影拍摄时,肖战还不算流量,但凭这回肖战的表现来看,流量并不是没有演技的代名词。“IP+流量”不是原罪,该批评的是,借着“IP+流量”的名号想要急功近利:制作上投入有限,又急不可耐想利用续集赚一笔。
电影《诛仙》的问题不在IP,也不在肖战或孟美岐等流量,制作方得反思了——一定得拍续集才能把故事讲清楚吗?如若拍续集,第一部只能如此仓促收尾吗?
——版权属于澎湃新闻【有戏】——
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为这种烂片贡献票房的一员。观影时对自己坐在那里不断生出羞耻感。观影结束后匆匆离场,恨自己没戴口罩,生怕碰到认识的人。现在对流量电影不亡、中国电影市场不会变好有深深的担忧和负罪感。《上海堡垒》不能决定流量电影的去向,《诛仙》才能。而我现在有可能就成了帮凶之一。唉。
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的心理预期本已很低了。我存着侥幸心理去看,是因为心底希望它能是一部好电影,或者能合格也好。结果还是,崩解当场,出离愤怒。我因为是一个粉丝而走进影院,但当我走进影院后,我就是观众之一。
作为观众看电影。
整部电影都处在漫长的铺垫中,当观众以为它终于要开始讲故事的时候,它却戛然而止了。观影结束后,观众甚至无法复述出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无法建构起其中任何一个人物。因为情节是拼接的,逻辑是破碎的,人物是苍白的,意义是模糊得几乎不存的。张小凡跟碧瑶、陆雪琪的感情线建立得草率仓促,毫无因由,没有过程刻画,完全就是默认观众都知道,导演认为这是一件不需要解释的事。每一个人物都缺乏合理的行动逻辑。最后几分钟里,张小凡是在一瞬间就完成了黑化,信仰的怀疑、崩塌、重建,如此重大的冲击,竟然不配多一点犹豫、多几句质问。叙述详略取舍匪夷所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剧本架构简直粗劣到无以复加。
一部电影,不是电视剧的一集,它应该是独立自足、自我决定的完整作品。即使是系列电影中的一部,也应该有完整的故事线,可以独立欣赏。作为一个叙事文本的《诛仙》,没有完成其基本职能,是彻底失败的。
大量无关紧要的滑稽笑料填满叙事进程,对文本推进与表现毫无功能,媚俗,消耗了观众的耐心,又削弱了观众对电影的思考可能。鬼王宗四大高手的出场,恐怖得让人毫无防备、莫名其妙,成了整部电影中观众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刻,但这除了感官刺激之外毫无意义。电影的艺术性,已经倒退到影史之初了吗?如果仅是为了炫技,为什么要拍电影呢?还要费劲凑够101分钟,显得多么为难?
作为粉丝看肖战。
肖战的演技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纯真善良时期的表演有生硬滞涩之感,对感情戏的处理也区分度不够。电视剧漫长,叙事松散而缓慢,观众注意力分散有更多包容度。而电影的精简则使观众注意力大大集中,演员表演的优劣都会被放大,电视剧中看起来尚可,电影中就不够了。
对那个寂寂无名的肖战来说,这部电影应该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之一。肖战或许有些心急,尽管剧本架构如此单薄破碎,还是想抓住这个机会,因为“它是一部电影”。可他还不足以驾驭电影啊,与其现在就去演粗劣的电影,生产新的黑历史,不如再演一些精致的电视剧磨练自身的演技。只有在真正被作为艺术品认真创作的电影里,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成长,并在演艺圈辛苦走一遭后留下一点东西啊。
往事不可追,来者尚可期。希望有了更多话语权的肖战,真的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希望走进电影院的我不要被作为粉丝对待,而能被作为观众对待。希望流量电影快点亡了吧,《诛仙》不要成为罪人,给资本幻觉,让流量电影死灰复燃。
唉,祝他好,祝电影好起来。
说说感受,首先申明原著党千万不要去看,辣眼睛,如果你把它当成喜剧片来看,那另当别论。 七个首座菜的跟屎一样,被张小凡吊锤,碧瑶挡剑没删,但是挡的不是道玄的剑,而是陆雪琪的剑,挡完也没有融入合欢铃,甚至还能说话,只为情故,虽死不悔如此重要的情节都被删了。 合欢铃没有,伤心花没有! 陆雪琪很菜,打完田灵儿重伤! 碧瑶和张小凡有吻戏! 碧瑶果然跟之前的网络评价一样,一点灵气没有。 偌大一个青云门,碧瑶进去跟玩似的,还能迷惑一堆弟子,然后救人。 反正槽点太多太多!!!!
又想到一点,惊羽的齐昊的发型像东瀛武士。
幸好电影票还保存了!
我是最早一批买票等待入场看的,提早发帖的原因是因为XZ也因为诛仙作品本身。我害怕这部片会扑,也希望会真香打脸。但无论咋样,去看一眼,花35块钱我会试试。1.喜欢XZ不代表我一定会给剧高分,客观点大家都舒服2.喜欢诛仙不代表我一定骂魔改,希望好看就完了,生活本就不易
这真的是在诛我们这些原著党的心了
陆雪琪那声“走”,真的挺好的...
像一部八十集电视剧的前两集,真的就只是开了个头而已。虽说是玄幻修仙题材吧,但拍出来还是更像部朴实的武侠片,而且完完全全落入了倚天套路,陆雪琪是周芷若,碧瑶是殷离,田灵儿是杨不悔,但肖战不是张无忌,是在桃花岛上快乐生活的梅超风啊……还有演林惊羽的那个,是不是是不是带资进组了?我第一次遇到一部电影的男二号出场,全影厅观众居然齐声惊呼:“好丑!!”
电影配音牛批
整体来说剧情没有bug,略微有些赶,不过电影配乐良心,演员演绎的也还蛮好!肖战演技真的不错,孟美岐则是出人意料的好!李沁超级美!
慕名围观了一下,结果男主竟然如此乡土。老子的眼睛受到了伤害...
我今天刚在电影频道看完了,这个片子哪里有那么差???明明就挺好看的。唯一不足就是这种大ip,第一部拍出来都不可能展开故事,所以不够过瘾。最后那个什么破金扫帚奖是个什么玩意儿啊,组织者的成名作是什么?中国每年拍多少烂片呀??这个绝对不能算烂!
倘若时光倒流十九年,2000年的港片时代末日辉煌,或许张小凡可以是谢霆锋,陆雪琪是杨恭如,碧瑶是张柏芝,田灵儿是舒淇……
没有零颗星吗 这什么演技 居然还有人打五颗星脑袋秀逗了吗
就这样啊!心疼沁姑凉
行 都说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果然是这个道理。完全不期待这个片儿抱着书粉的心态去看了一看,竟然看起来还不错。造型其实对于我来说还行,毕竟张小凡也不是什么贵族,还挺合适
肖战说他拍摄的时候尽力了,事实上相比全网的不看好,诛仙的完成度还相当可以。该有的内核没有丢,节奏上也没有为了强行收割书粉草草拍完。选择鬼厉之前的部分集中讲述的还是在张小凡的少年成长,红白玫瑰李沁非常出彩。
没有诚意的作品
只有李沁唐艺昕演得还差强人意,剧情不流畅,作为仙侠也一点都不仙。
灵儿把张小凡视为家人;碧瑶身为魔教中人却为了他背叛亲生父亲;陆雪琪一向高冷竟然不忍心对他下手。三个女主角都对他有好感,还敢再狗血一点吗?打着仙侠的旗号把你骗进电影院,其实80%的内容都是爱情,什么你爱我我爱你的,堪称玄幻版《上海堡垒》。所有人都喜欢陆雪琪,她走到哪儿都是全场的焦点,这不是十年前的言情剧的桥段吗?这都9012年了还在拍这么土的桥段,我还以为在看《小时代》。个个都是神仙,打个架就像村口斗殴一样,和凡人打架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一点神仙打架的气势。整体和《封神传奇》《捉妖记》一个水平,最有看点的反而是那几个魔教中人,尤其是控制木偶的,恐怖元素和东方仙侠相结合让人眼前一亮,我甚至想看他的个人电影。神仙之类的正派人物已经审美疲劳了,如果拍一部讲魔教的黑暗恐怖风玄幻片说不定还很有新意。
程小东导演真的很厉害,武打动作干脆利落,我好喜欢在大屏幕上看这种武侠世界,剧情剪辑一流,特效完全OK,肖战孟美岐的凡瑶真的就是全片的搞笑担当,全员演技在线,肖战完全没有上部剧的影子,大荧幕也hold住了,第一次看孟美岐的戏,她的碧瑶符合电影剧情设定,后面很感人。诛仙值得一看。
一上来就是一群师兄弟抢红烧肉,暗示肉价上涨啊!片子倒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就是太土了,所有人一打起来都灰头土脸的。故事也过于简单随意,草草结束的感觉,而且,这实在是个老套无趣的类型啊。后面群魔乱舞那场戏倒还挺有意思的。影片是那种典型的呆小子与魔女的组合,也算经典武侠片模型了,肖战演的呆小子倒还挺呆的,但是,孟美岐的魔女就差太远了,唐艺昕也差点意思。整体而言,确实不太行。
现在才发现青云志的好 虽然都是烂片 但起码颜值比电影版好点
小鲜肉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