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了解法式诱惑,这部片子具有教科书式的示范,皮埃尔和艾尔莎就在借烟卷的当儿,彼此的吸引就从骨头里散发出来。两位老戏骨确实厉害,一颦一笑都拿捏到热恋的力度,苏菲玛索48岁的少女情怀混杂着阅过世事的妩媚让男主角重放生命之光。
毕竟男主是成功的大律师,法国上流社会的精英已经和发妻到了可以上厕所打电话,不分彼此的友谊阶段,这很不法国。艾尔莎在一次对话中成为他中年生命的烈火,但也要把他的度,不留电话保持底线,坚持婚姻筑好围城是男主的追求,就这么一个故事,但是就是大篇幅描述各种期待,各种幻想,法国文化认为这是高级的调情与诱惑,不一定有结果…想了解它可以读一本美国人写的《法式诱惑》,充满诱惑的人和事都成了法国人追逐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什么目的。也有谨慎而又小心的婚外情,但又要努力的让老婆感受到她在家庭的重要,他忠于家庭的态度,连美国作者都不能理解这种分裂。
文化不是几天形成的,尽管不理解,从法国一代又一代的美人身上:凯瑟琳.德芙那、碧姬.芭铎、伊娜.德拉弗、苏菲.玛索众多美人身上由衷感叹“上帝创造女人”,这也有有法国男人的功劳。诱惑是低级的还是高雅的,只有法国人才能圆了这个无法驾驭的话题。
该电影的两位主角皆为经济相对自由独立的中年人士,工作体面,女主为热门作家,男主为知名律师。两人在一次读书会上因为共同的朋友引荐而一见钟情,然后对对方恋恋不忘。男主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15岁的时候,女主总在纠结要打破自己不碰已婚男的底线。
在接下来的大半部电影时间里,双方都在偶遇或刻意制造的场合偶遇,然后一边心动不已,一边幻想两个人在一起的激情与美好,同时男主也在心理衡量如果这样做,一定会留下痕迹被妻子发现的后果。从而一再克制想要与女主一步的行为。
虽然男主尽力克制,男主的妻子仍然感觉到男主的一些不寻常,比如他会突然嫌弃她说话不够温柔,工作总是太忙,还要让他下班排队去买外卖回家给孩子当夜宵。还会在妻子生气的时候跟她说别生气了,吵架有什么用,反正我们也不会离婚。妻子反问,为什么我们不会离婚?是真的不会离婚吗?男主的妻子跟家里的生活并非一地鸡毛,而是外人眼中的幸福与美满,妻子美丽独立,孩子可爱乖巧,他舍不得抛弃这样的生活,他觉得维持家庭的幸福美好是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所以始终都没有跟女主更近一步,但是每一次跟女主的相遇都让他兴奋不已,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都会走神。
电影的最后,男主跟女主都因为工作出差,在其他国家意外地重逢,两个人都非常兴奋,一起相拥着去了酒店,在服务员打量的目光中开了一层楼的两个不同房间,然后各自回房各自工作。工作的间隙里,两个人一起相拥着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并告诉对方他们是结婚18年的夫妻,新人惊奇的询问,他们18年保持良好夫妻关系的秘诀是什么?他们偷偷在心理说,因为我们不是夫妻,然后哈哈哈大笑。参加完婚礼之后,借着环境的烘托以及酒精的刺激,他们相拥着走近同一个房间,准备突破最后一步,正在关键时刻,女主房间的电话响起来。女主紧急叫停,说电话是她女儿打过来的,她必须要接。等她接完电话回到门口,发现男主已经离开,给他留了一张纸条,大意是没有开始的爱情才是最美的。至此电影剧终...
看完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爱情的最终是不是回归平淡?平淡的爱情如何能长久?婚姻生活是不是一定要长久?如果你的另一半在婚姻中意外地遇到了爱情我们要不要放手?如果我们在婚姻中意外遇到爱情,我们敢不敢踏出那一步?我们如果很爱另一半是不是应该让他去追寻快乐。
无论如何在婚姻中我们对另一半的掌控是无力的,无论发生什么,没必要自怨自艾也没有必须一哭二闹三上吊,过好自己才是最有用的方式。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不用担心被抛弃,保持好自己的形态,爱情会在任何时候突然降临或遇到。
最烦的是最后那段,成年人了,他应该知道游戏的边界,不把心放进去就不要开始,明明知道女主是三个孩子的单身妈,结果还要无缘无故在火车站举着的牌子迎候,这不是营造出轨氛围是什么。
之前,他应该是了解苏菲的性格,苏菲找的真爱,如果爱上就要离婚在一起,没有这份担当就别招她,一次聚会彼此身边都有人,二次聚会是应苏菲之邀,就因为聚会时他一个劲儿讲对妻子的爱苏菲掉头而去,就这,还没让克鲁斯演的男主清醒,想贪吃又不敢付出成本。
才有那什么狗屁“不结束就不要开始”的鬼话。苏菲碰到了不合适的人。
再啰嗦一句对比《阿黛尔人生》中的艾玛,其实阿黛尔在爱情中也是胆怯之辈,一如《一次邂逅》中的男主。
在《阿黛尔的人生》中,阿黛尔三次隐瞒真相:一次高三初识艾玛,艾玛到学校找她,在同学嘲笑逼问中她不敢承认自己是同性恋不敢坦诚自己爱艾玛;二次是毕业工作后从不敢在同事面前坦诚和艾玛的关系不好承认自己是女同,不敢当众爱,与之对比的是艾玛举办的家庭聚会上放着那么多人所有艾玛的朋友都知道他们且欣然接受与祝福;三是同事送阿黛尔回家,阿黛尔不敢让同事知道艾玛是女同;四是面对艾玛追问阿黛尔不敢承认与男同事出轨。
遥想剧中开始阿黛尔与艾玛曾经发誓一生一世,是阿黛尔毁了这一切,因为艾玛更自信,更自爱。爱自己爱阿黛尔,真心实意,而阿黛尔不爱自己,不接受真正的自己,在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游走。艾玛从未融入阿黛尔的生活朋友圈儿,在艾玛奋斗过程中阿黛尔没有陪同,在艾玛彻底成功后再求复合显然完了。艾玛要的是彻底爱,真实爱,是坚定同而不是半信半疑。我更欣赏艾玛。失去艾玛的阿黛尔需要找回的不是艾玛的爱是自我的爱。是彻底坚定的不求回报的付出。艾玛成熟稳重值得信赖,她后来对克里斯母女同样的爱反应了这一点,她对画作的坚持反应了这一点。
同样,在苏菲和克鲁斯之间苏菲的态度是清晰成熟的,克鲁斯犹豫幼稚。
一见倾心,止于唇齿。
三个人的爱情,总有一个人要先离开。理性克制的皮埃尔,热情自由的艾尔莎,无辜贤惠的妻子。
那天他们谁也没有准备会遇见谁,他们都无心给这世界带来伤害,只是一刹那,只是不小心的几次交流与陪伴,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碰撞,他们看到了彼此共同的生命底色,香槟配上音乐,窗外的光景,夜色的浪漫,思念在蔓延,有一种爱越克制越深爱,他们都明白前面是禁忌,却仍然忍不住靠近,又怕靠的太近会伤害彼此,伤害他人,两双深情地眼隔着无形的玻璃将爱的距离放在刚刚好的位置,可是真的没有遗憾吗?不是的,是深深的遗憾与无奈,所以只能借量子力学安慰自己,也许在某个平行时空,另一对他们相爱相守,做着他们想做却不能做的事。在这个空间里,他还是一个负责爱护妻子家庭的好律师、好男人,她是一个即使离婚,依然才华横溢、光彩照人,能将生活过成诗的优秀美女作家,而他的妻子会得到那个在婚礼上和她说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柔老伴,他的孩子还是拥有一个好爸爸,一个父母相敬如宾的温馨家庭,所有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结局,三个人的爱情,他的克制,她的退出,才能让身边的人、让自己在这个现实世界得到最完美的结局,那份遗憾就交给量子力学里另一个时空的他们去实现吧!
30年不变的苏菲,依旧动人
法国人的邂逅真是太浪漫了,发乎情止乎礼。昨天觉得自己失恋了,看的电影,今天情人节,看到有人说 哪有什么真爱,这是成人世界的童话,电光石火当然美
愿我们的爱直到永远
如果相识,不能相恋,是不是还不如擦肩。在无数个时空蒙太奇里,男女主化思念为用力亲吻和热切爱意;但是当下这个平凡的世界,他们恪守戒律和道德底线,彼此守卫着家庭关系和亲子责任。法式浪漫禁忌爱恋下中式坚定不移的克制感,坚实动人。选择放纵总是容易的,所以坚守才难能可贵,一切发乎情,一切又止乎礼。为了让“一次邂逅”在人生中永久定格芳华,男女主决定止步于起点,以防被一晌贪欢的后果撕扯得面目全非。
围城里的人应该看的爱情电影。爱情本身的样子。
在烂片横飞的季节,看到这样成色的电影竟然还有些小欣喜。剪辑难得的又特别又自然,场景转换靠一个缓冲画面一首歌一部美剧一个衣柜,简直信手拈来一切为我所用,赞点!要想身材好,月抛约到老。女人是要靠爱情润泽的,看爱情中苏菲玛索的皮肤都会发亮啊。可是大叔笑起来特别憨厚窝囊的感觉一点不精明
如果你想一生一世,那就永远不要开始。
有一种女人,哪怕是五六十岁了,一娉一笑还是少女般灿烂。然而有些女孩子二十多岁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已经有了市井大妈之雏形。。。比如此片页面里的某些评论者
精神出轨居然拍得那么清新可爱大概也只有法国人了吧,最后都回归正轨还带点科幻(?)色彩。当一袭红裙的苏菲玛索和身着黑西服的男主同时出现在画面里的时候,那和谐的色彩和构图真是美得让人心动(也有点像广告大片)。
剪接转换位有些意思。出轨就出轨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能发乎情止乎礼。实在不行了还有量子物理呢,感谢普朗克为人类婚姻和谐作出的贡献。
“想让一个故事永远不要结束,那就不要让这个故事开始。”“在量子世界中,一个物体并不一定只固定在一个地方。事实上,同一时间,你可以出现在不同地方。”最近好多讲婚外情的作品啊,这部不错,法国人真是,闹不住。
想法蛮有意思的。论中年夫妇危机和想出轨而不得的心理轨迹。总觉得Cluzet少了点成功男士的魅力,比不上当年的DA大叔。夫妻俩好多对话电影院大家都在笑。难道老夫老妻后都是这么偶尔来带点无伤大雅的小谎言么。苏菲玛索身材不错,不过肌肉好发达。是不这么练身材就会松么。还真像路易十四。画面有时MV感
超长苹果广告
女神老了诶。。。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克鲁塞和达斯汀霍夫曼长得很像吗?
都这样了,滚一次床单怎么了
英文片名最耐人寻味,量子爱情。是心里面装着不可能的人的自我安慰。
一次YY
就算容颜老去,苏菲玛索的眼睛也还是让人无法抗拒,弗朗索瓦的眼神也是拿捏得出神入化,为了两个人赏心悦目的表演加一星
根据量子力学的观点,但为啥我总是糟糕的那个?
关于中年人的婚外情,若即若离似幻似真,但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换成中国人这么腻歪我肯定觉得恶心。原声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