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童的原因未深入挖掘,缺少对儿童色情产业链的跟踪。然而提供了几类人物的看法,颇有启发。儿童色情产业是肮脏的,以咖啡厅为幌子的色情交易也是肉欲横流的。儿童缺少成熟的意志,引诱或强迫儿童参与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的。恋童癖要尊重对方的生理需求,禁忌之恋的不满足是常态。但对于十五六岁的少女,我的态度还很模糊,可能我也处在尚未成熟的年龄,性爱温暖而迷幻,与不同男人做爱可以满足她的情欲与物欲。但钱肉交易是肮脏的,强奸更是痛苦的。所以加强性教育是必要的,以尽量减少未成熟少女对自己的伤害。
看完这部纪录片真的觉得日本性文化挺变态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评论有那么多人觉得这个女记者不客观,觉得她站在道德制高点?难道恋童癖不是变态心理?儿童性文化不是诱发性犯罪的温床?到底是记者不客观还是那些自以为是的看客不客观?真的搞笑。我觉得这记者很好,揭发一些别人不敢深入去讲的事,拯救未成年人,曝光那些中年男人猥琐变态的一面,为她点赞!!!
细思极恐。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看了一部分的影评,不少热门评论说这是记录者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采访并且对被访者提出了很多诱导性的问题。在看完片子后,我觉得很诧异。
难道这些评论者们不觉得意淫儿童是一种病态心理么?不觉得与儿童发生性交是一种侵犯么?不觉得带着色情的想法与仍然处在懵懂的未成年少女聊天是对她们的一种错误的引导么?带着这样的观点拍摄并记录的行为,属于站在道德的高点么?
可能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带有过分明确的观点性来拍摄,有失客观,但这绝对不是忽略拍摄者所记录现象的理由。我们可以批评本片纪录的内容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刻,但对于批评记录者有圣母之心或者否定此现象存在的,我不能接受。我猜测记录者只是发现了一个自己认为不好的现象记录下来,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并且推进这种现象的改观。
作为一个非专业评论者,对于片中记录者访问时提出的问题方面,我觉得如果是我去访问,我可能也会因为关心和好奇问出同样的问题甚至更加直白。从这些简短的问答中我发现那些中年男子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日本文化、而那些处在成年边缘的未成年人并不像她们想象的那么成熟世故,她们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她们每天接触的面对的却是已经非常圆滑世故的男人,哪怕她们只是想赚一点儿零花钱,然而事情的发展极其容易背离她们的初衷。一个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们,面对那么多的诱惑,把控自己谈何容易。
片子后期说了一些关于儿童色情方面出版物的问题。个人非常同意这些色情类的出版物能够得到有效的禁止。我不反对文学创作,并且认可文学的创造和现实的生活可以是不同的甚至冲突的。文学的创造者可以从自己的作品中得到慰籍或将自己的情绪充分表达在作品中,这是创作者的权利。我也相信被访者说的恋童癖这种喜欢儿童和猥亵儿童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无法想象如果这些含有色情暴力的出版物广泛流传,会对无意间看见的孩子们做何影响。可能创作者只是单纯的为了创作,售卖者只是单纯的为了利益,但他们却宣传并发展了这种‘恋童文化’。本已经普遍存在的恋童思维,在自身欲望、外界出版物以及所谓独特文化发展的刺激下,将会多么容易的演变为强烈的占有欲进而对未成年人造成永久性危害。
(关于片中涉及的法律等其他问题,不愿做出更多的思考了。晚安。2017.3.18)
看过了也是非常感慨的一个episode... 对其中一个做漫画translator的日本人的对话印象颇深 回想他和bbc记者针锋相对在英文和法律的字眼中穿梭游走 一种中年油腻的厌恶感一下子就从心中产生 其中他讲到cartoon作为一种fantasy不是真实供人幻想甚至可以疏解恋童癖患者将恋童付诸实践非常不能沟通 漫画是否能够选择它的受众? 你是否能保证漫画不被涉世未深的小朋友所接触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甚至引诱以后发展成为恋童癖患者? 你是否你能保证漫画不被涉世未深的小朋友看到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阴影甚至心理扭曲(可能这里说的更多的是小女生)... 说的再广一点,你是否能保证这些漫画不被那些还没完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们看到从而带领他们走上这样的道路? (别告诉我你能保证,不然你不会拉着几岁的小妹妹拍隐晦的色情照片)非真实的东西供人们意淫疏解 完全就是bullshit.... 所有宣扬暴力血腥色情的东西难道按照这个逻辑都应该被支持 因为可以供色情狂和战争狂人舒缓内心的压力从而不付诸行动?! seriously you must be kidding me... 舆论媒体报纸杂志漫画新闻都好 是会对民众产生心智导向 不管是哪个方面 你不能假设每个人都是被高度教育并且可以明辨是非知道什么合法和不合法的....
另外 让成年人玩幼女的role play... 我的天同样的道理吧 这个内容的受众难道心里不是因为对幼女有真实的渴求所以才会主动接触这类作品嘛? 难道这种渴望是应该被提倡的么?
人的欲望有很多 不是样样都可以或者应该被满足和发展成产业的啊... 人生在世 不也是通过不断了解区分好的和不好的东西约束不正确的东西而成长的么?对性的渴求可以理解,对未成年女生产生性的渴求这就不能提倡了吧? 用什么jk 女仆咖啡厅 漫画 照片 18岁19岁这些噱头游走在法律和违法之间 没错 我同意作者 it is too rediculous...
选题很好,看看弹幕和评论,也是撕了一群人渣恋童癖的伪装。儿童色情写真购买者就是恋童癖,不要洗地只是想法没有行动了。禁止真人儿童色情的根本原因就是,阻止真实存在的孩子被剥削伤害。主持人采访预设立场、导向性提问不对,可是儿童色情产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别再用文化差异解释了,恶心。
女记者的每一个表情都是戏,也许是真的为岛国未成年女优揪心,who knows,但纪录片带这么多主观情感不好吧,主要还是生活太优渥,了解的黑暗面太少,要不你再来看看十四岁生子的马泮艳。
我倒是想听听看那些抨击女主持用道德批判拍片不客观的人要如何对恋童行为进行客观的道德辩护?!
这萝莉的救世主不去探究为何在日本对这个行业打击力度极小,为什么在日本会有这么多萝莉控,而一直在说哦我们国家是不允许的,怎么这样,你们怎么不醒醒....jk行业的顾客不是单纯的恋童癖或者萝莉控,你不能用道德去提醒他们,他们会喜欢可能正因为他们知道大众不允许的或是挑战道德的...
题材很好,可以深入的角度很多,可惜拍得草率,浮光掠影,高高在上,不见深思,不见本质,女权主义者们为BBC“印度女儿”里的印度男人气炸了肺,是不是也会被日本男人气炸呢?别不承认,就女权来讲,中国显然强于韩国、日本。
虽然日本人变态 但bbc那种道德制高点的视角也讨厌 看哪都有优越感 这种文化在日本有悠久历史 不追述背后深层次原因 显得浮于表面 恋童癖哪个国家都有 中国也没好 欧美管的严但也止不住 没数据显示日本在这种犯罪上多严重 只能说这种文化太明目张胆 最后恋童癖和猥亵的理论居然还有点道理
被豆瓣评论震精,这难道不是恋童癖?这难道不是未成年从事色情工作??无论背后有什么见了鬼的内核这也都是真相吧??感觉女主持人没开骂已经是极力在隐忍了,这种文明糟粕研究透天去也该批判
拍得一般,条目短评里双标给恋童癖洗地的人数之多也是叹为观止
深度或许稍显不够,但也绝对轮不上评论里各位上赶着为恋童洗地。萝莉控本质就是恋童。And this is serious. It's child abuse. "Cultural difference" can never justify the sexualization of children. For those who think this is okay, please, do this world a favor and don't wake up tomorrow
很肤浅,很表面,很自以为是,很居高临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观众也绝对认同对未成年色情确实是应该打杀的,但是其眼光之封闭,话语之无谓,探求之猎奇,没有任何发人深省的力度,反而让人感觉苍白无力心生愤懑。
看了10分钟就关了,记者以一位神圣的女权主义者自居并抱着痛斥这些日本未成年情色交易的目的而来,不用猜都知道后面的内容。太尴尬,记者为了满足自己博爱的圣母心预设各种诱导性提问,像一位混迹在年轻人里面的很KY而不自知的长辈,对现象背后暗藏的文化根基没有什么深度挖掘的欲望。没什么看的价值。
我不太清楚有人反感这部纪录片的原因。在恋童癖这个问题上,我不相信所谓文明与文明的冲突,这显然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对一个懵懂的孩子的欺骗。我也不相信文化相对主义,长久以来凭借知识建立的理性难道不应该用来克制那些显而易见的不良倾向?
选题不错,但这记者说的和问的都是什么鬼
一堆人在底下洗白还说什么人权斗士站在道德最高点不顾文化和产业链,可是这就是病态啊???还拿恋童癖和同性恋比,我真是瞎了,所以说可怕的不是恋童癖,而是normalize pedophilia。片子倒是不怎么样......
记者要是个日本女性,还会有这么多人来批评"BBC"站在道德制高点吗?压榨女性就是压榨女性,与文化无关。最后那个恋童癖男的状态我看了反倒谈不上厌恶,只是难过。
只能说是相当缺乏深度和思想性的"调查",至多只是提供了一些事实,主持人也较倾向于情绪化。其实跟社工关于文化和社会根源的对话、在A威店跟翻译者的对话、跟恋童癖的对话都可以有深度可挖,但主持人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担忧,没有好好理解甚至曲解对方的看法。一定要保护儿童未成年人,这一点毫无疑问
1、性欲即是原罪。2、先入为主拍不好纪录片。3、居高临下的抬头纹对交流有害无益。4、叨叨“恋童癖令我害怕”的单一价值观女记者,纳粹潜力也同样十足:人类为了自保,总是对异己充满恐惧和毁灭的本能,所以人类历史从来不乏种族互灭。5、动物没有文明,少数派和弱者注定消亡,没道理可言。
出发点是好的,但作为纪录片质量太一般了,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提出了问题但缺乏深入探究成因,而且太多的“她自己认为会怎样怎样”,拿多点数据说话好吗?女记者时常被震惊得一脸懵逼,估计是拍摄前没做好足够的资料搜集....
非常不客观的纪录片。西方记者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举着政治正确大旗的文明拯救者嘴脸,全程都是不怀好意的诱导性提问,却丝毫没有去探究表象之下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基因。没办法,就像未成年色情作品有自己特定的受众人群,这样永远带着“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态度的纪录片,也自有它的圣母玻璃心受众。
选题挺有深度,但可惜编导在追寻这个话题上显得有些态度暧昧,想要揭露现实,就必须深入现实当中,不是说你圣母光环一聚焦便能够发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