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脑子里一直想着《海岸情深》这部电影。我觉得说它是大烂片的人可能是没有经历过片子里所刻画的那种状态——两个人都“卡”住了,女人卡在“不育”的伤痛里,男人卡在“写不出东西”的焦灼里,最糟糕的是,这种时候,最亲密的两个人反倒无法彼此安慰,谁也承担不了对方的痛苦。他们只能耗着,在痛苦里泡着,忍耐着。如果说痛苦是倒在他们身上的墙,他们的力气只够死死地撑住它而完全无法把墙推倒。如果说痛苦是潮水,他们的意志只够屏住呼吸不彻底沉溺。
电影虽然把他们的日子浓缩了,但是又似乎是等比例地还原了他们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秒都那么难熬。他们像是缺水的植物,只差再来几天干旱就会死去。但电影同样表现出了他们的根还没有死,那个根就是爱,尤其是男人对女人的爱。他在痛苦中仍有理智,仍有生机,他还能做出一个”生命“应有的反应。当他感到女人爱意涌动时,他能扑进浴缸,尽情地爱她。看到女人做错事的刹那,他毫不犹豫地闯进去,制止了错误的行为,挽救了所有人。他甚至做了善后,帮助被伤害的小两口度过难关。
我觉得这个片子是不错的,它很细腻,对深陷痛苦的无助的人充满了解和悲悯。它的剧情是合理的。卡住的人,从被卡的那个地方出来的过程比“一点一滴”更慢、更微弱,它是像秒针一样的,一格一格的,甚至充满了究竟能不能出来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片子沉闷无聊。其实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就是那样啊。
这个片子和小说《一个人的朝圣》很像。《一个人的朝圣》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卡住了,卡在失去儿子的伤痛里,卡了二十年。他们都像卡在岩石缝里的寄居蟹,动弹不得,也无法彼此救援。
好在,无论是《海岸情深》还是《一个人的朝圣》,两对夫妻最终还是从岩石缝里出来了,至少是可以挪动一下身体,看看太阳和海水了。所以在《海岸情深》的结尾,男主人公写道:我明白那个渔夫了。他是顺着潮水,你让潮水把你带出去,或者由它把你送回来,有时候,你要与它同行。亲爱的,有时候我们只能如此。
生活中痛苦不可避免,也许会经历太多太多看似无法忍受的岁月,但终究我们能够顺着生活的潮水继续前行。
两部作品里,让卡住的人“逃生”的契机都是一次“反常的”行动。《海岸情深》里是“偷窥”,《一个人的朝圣》里是男主的一次突发奇想的徒步远行。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感觉自己被卡住了,需要主动地去做一些反常的事情,以跳脱限制性观念对我们的束缚,才能摆脱困境?在我离婚之后深陷前夫纠缠的时候,我去看过心理咨询师,他问我,离婚前你是否想过出轨。我很惊诧,我反问他说,出轨能解决我的问题吗,它难道不是让问题更复杂更严重吗?他说不一定啊,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会带动很多事情的变化,也许就会给原本的困境带来转机。现在,我明白他的意思了,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这部片子我个人觉得有点被低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们潜意识里觉得“才华跟美貌不能成正比“,已经长得那么美了,创作方面必定会平庸一些吧。在A站看的,也有很多人喊看不懂中途弃了。怎么说呢,没结婚的,没有一起生活至少五年的,对这部电影里面表达出来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气氛确实不太能够理解。在我看来在这个电影里朱莉至少是诚实面对了自己的,婚姻里的那些无可奈何,无力和无语,即使是世界上最有型的一对(前)夫妇也未能幸免。我是在猪皮离婚那阵子知道这部电影的,一直留到现在才看,一点也没觉得闷,反而共鸣不少,看到在以往各种电影里都英姿飒爽、强大得几乎可以征服世界的朱莉形容憔悴,哭得睫毛膏都化掉,皮特抓住她的手打自己她一直往后退缩,我知道,这个女人也经历过那些最黑暗的时刻。
习惯线性叙事的观众搞不懂她为什么在电影里表达的那么不正常,精神问题的原因也没交代清楚,到最后落到要孩子没成功,嫌过于轻飘。我就在想一件事,那些一年年被生出来的新生命啊,你们知道自己是被父母制造出来解决问题,抵御生命空虚的产物吗?
尤其是曾经才华横溢的男人、曾经光彩照人的女人,当他们退出舞台中央,不再享受人们的掌声,他们的虚无感大概要来得更猛烈一些,那琐碎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生活,不能不令人心生绝望。电影里皮特对朱莉说“你是个好女人”,朱莉本能的反应是“我都已经这么无趣了吗?”。早上出门的时候皮特朝朱莉喊一声“给你一个飞吻。”朱莉正在化妆,也应一声“回你一个。”就是这样,连起一下身,拥抱一下都懒得去做。
所以朱莉才对隔壁那对一夜几次的新婚夫妇那么神往,她贪婪地从一个墙壁上的小洞里偷窥他们的一切,目光落在年轻女人光洁的小腹,结实的大腿,饱满的胸部上面久久不愿移开。与此同时那对漂亮的小夫妻也对他们产生了兴趣,女人觉得他们不正常,因为“他们总是不在一起”,并发出“害怕我们也会变成他们那样”的疑问,最后结果是朱莉按捺不住破坏他们的冲动,跑到隔壁让男人摸了一下胸,被皮特立刻抓了回来,当天晚上隔壁就吵得天翻地覆。
她在年轻夫妻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幻想,这一企图被丈夫发现,包括她帮隔壁妻子挑的给老公的衣服跟皮特的一模一样,还曾叫醒皮特问他“想不想干她(隔壁妻子)”。激情的消退是大家都无可奈何的事情,出轨太不划算,想象一下至少不构成犯罪。皮特对抗平庸生活的方法是努力说服自己接受,酒馆老板给他的箴言是“爱她”,于是他学着努力再去发现妻子身上的可爱之处,从电影结局来看他做到了,不过在现实里这一对“史密斯夫妇”还是以分手告终。
朱莉为什么那么抑郁,她在教堂祈祷过后的对话可以透露一些,对于婚姻,对于生活,她心里有很多愤怒,但是压抑着自己不能释放出来,为此她感到内疚。皮特安慰她:“我也是个愤怒的人。”愤怒如果无法消除,又不能对身边人发泄,就只能内向攻击自己,人会越来越焦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敌意还是只有爱和内省能够化解。结局处,皮特决定写一写自己的妻子,完成的作品里有一句话:“顺着潮水而行”,这是皮特从捕鱼人那里得来的领悟,对生活也是如此,放下对抗,顺势而为,很多问题都可以随之化解。
假期里连着看了几部有关婚外关系的电影,有的是婚外情,有的只是婚外性,孔刘和全度妍的《男与女》,凯特·温斯莱特的《身为人母》,李安导演的《冰风暴》,无不是中产阶级家庭,中年夫妇,在禁忌里找回生活的激情,这些片子共同说明,比起夫妻中的一方有了其他的感情出口,生活热情的消失是更可怕的一件事。
早上朋友们说起微博上正闹得厉害的一桩出轨事件,网上一片喊打喊杀,我们这个政治不正确的群却都站在对立面,几个已婚女士都表示“我老公出轨才好,那我就可以留下钱跟孩子单过了。”这多半是开玩笑的话,但也暴露出,对现在这种越来越暴戾的风气,大家真心有点看不懂了,恶意欺骗配偶当然是错的,但见三就打,人们心里为什么会积蓄这么多的怒气?
当然可以说出一系列原因,比如现在的婚姻法对女性太缺乏保护,还有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之类的,不过在心理学上,对外界的敌意,以及认为外界对自己的敌意,多半是自己心里敌意的外化,现在的人大多焦虑,焦虑严重了就会有受害意识,这一切都需要自我觉察,对症下药,不是去攻击别人就能解决的。
朱莉离婚时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各种公号分析来分析去,大多荒诞不经,不过这部《海岸情深》看过之后,大概可以了解一点点他们离婚之前的心理状况,生活的磨难并不会因为你美、你有钱就放过你,要获得内心的安宁,还需要学着去“顺着潮水而行。”
之所以能把这部电影看完,完全是因为对朱莉执着的爱,就想看遍朱莉的每一部电影。虽然很多影评说的这部剧很烂,但是烂剧也有很多细节可以借鉴的
首先一个话题就是中年危机,婚姻到了一定的年份会挥发掉很多恋爱时候的东西,比如说激情。这对夫妻从头到尾都没有欢爱的镜头,同睡一张床都只是相敬如宾。电影开头,罗兰德开车带着瓦妮莎去度假,全程没有一句语言,罗兰德拿烟的手掌方向盘,另一只不停地找火,而瓦妮莎坐副驾驶一动不动。罗兰德没有开口,瓦妮莎也没有行动,他们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语言交流。
但到了度假房间,两人整理房间的步伐和动作又是如此的一致,两人生活的时间长了,不愿交流了,但却又很熟悉彼此的心理。整个影片看得出男主角很爱女主角,(目测男主角是处女座,每次女主角放眼睛他都会给她调整角度,而且是习惯性的)而女主角从头到尾都只是太作了
还有就是,婚姻的时间太长了都忘了甜言蜜语,有一幕男主角提前回家say“我很想你”,女主角却说“别傻了”,难道夫妻时间长了就不能想了吗? 女主角想和男主角说一个话题,欲言又止,男主角问“什么事”,女主角“没事”,所以婚姻必不可缺的三大因素之一就是交流
后面的那些偷窥以及欲背叛,还有嫉妒另一对新婚夫妻的甜蜜的,都是自身婚姻问题折射出来的现象,最终还是那个不孕问题延伸的。
只有经过大风大浪的婚姻,才会更弥坚
尬写了这些文字,都是在致敬朱莉,致敬我喜欢了那些年的女神,以后你的电影我也会同样的看
Roland和Vanessa总感觉带了Pitt和Jolie的印记,但说到底,这是个他和她的故事。
他是个不得志的作家,曾写过成功的作品
她优雅,美丽,曾是个舞者
他们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岛上度假
他们的婚姻不如表面上那么和谐,很多时候是相视无言
他每天跑去酒馆喝酒,与老板闲聊
她整日消沉,望着渔人捕鱼
他会摆放好她随意扔在桌子上的墨镜
无意间,她发现了墙上的小洞,隔壁住着一对来度蜜月的年轻情侣
她透过洞窥视他们交合
她的举动被他发现了,他说,一起看吧
窥视是他们仅有的交流
她变了,试图撮合他与那年轻女孩,试图将那男孩打扮成他的样子
一天,他透过洞看到她想委身于那男孩,他冲过去
他要她承认她有病,她病的很重
她说,她不能生育
她说,她恨他们,她嫉妒他们
他说,我们不能再做混蛋了
他说,
I figured out the fisherman. He goes with the tide. You let it pull you out to sea, or guide you back in. Sometimes you have to move with it. Sometimes that’s all we can do.
这片子看完后感到Jolie把婚姻中很私人,很丑恶的东西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就这点来讲很勇敢。
看这排片率就摆明是扑街的还是硬生生挤出时间去看,我自问是对得起“脑残粉”的名号了。这打分也就是脑残粉良心的极限了。这片最好看的也就是海报了。小皮,皮哥,皮叔!好歹我的少女心也跟你走了20年,咱还能不能有始有终了?!我要去撸两遍燃情岁月缓缓。
夫妻之间的危机如何消解?过程是两人尝试,不断的重复两人的无法沟通、回避和被打断,有努力有挣扎。结尾在一场计划的刻意中爆发,引向问题根源,两人由孕孩问题导致的关系问题的危机才得以成立。结局可以简单概括成相信宿命论,借用渔夫潮水的意向来说明我们面对一些苦难的不得为之。内核议题来说比较老套了,所以内容上做了一些融合,开头的双人布置对方的物品摆设、使用镜子镜像、偷窥的重度中毒。有趣的是朱丽饰演的角色透露出的脆弱感,她的敏感度让人觉得一呼一吸都在刻画这种感受。
沉闷但真实 中产阶级的婚姻嘛 其实差不多都这样子。
(B)看完这片会超级怀念Mr and Mrs Smith里的Pitt夫妇.影片虽然缓慢无聊毕竟还是讲出了一些婚姻现实.特别是那些结婚很早很多年又没孩子的人,婚姻很可能像这部电影一样乏善可陈(或变成Gone Girl那种恐怖片)影片基本全靠拍Pitt夫妇特写撑着,像是拍两小时杂志大片,看腻为止.
我是觉得挺好看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吧。
两个人在一起无事可做无话可说最可怕。
啊完美时装+风景片,五万分,女的每一套行头都想要!旅馆阳台两万分!
电影中的皮特和朱莉二人也许某种程度上是两人现实生活中的映射,纵有万千愁苦和心结,不离不弃的陪伴和宽博似海的包容仍是万能解药。“我明白那个渔夫了,他是顺着潮水,你让潮水把你带出去,或者由它把你送回来。有时候,你要与它同行;有时候,亲爱的,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了。”
一切矛盾都是由于女主角不孕不育,却被拍得过于晦涩,并且虎头蛇尾,若不是皮特夫妇的死忠,很难认真看完。
过去我一直认为朱莉皮特是好莱坞最chic的一对,可以在红毯上齐齐谋杀菲林,也可以结伴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最近传出他们将在今年情人节宣布离婚的消息,如果他们的婚姻的确像本片一样沉闷无聊冗长没point、令人窒息的话,我赞成他们分开。(朱莉是好演员但不是好导演或好的剧作家)
花瓶演员想当文艺导演的路子不对啊。
为什么圣母茱要拉着老公拍一个无性婚姻夫妻的故事…………
史密斯夫妇也有打不动操不动的那天 不能不带入他俩真实的家庭生活 不行就去做下婚姻咨询吧 偷窥别人是没用的
他们的感情在史密斯夫妇里有多刺激,在海岸情深里就有多压抑
就是看看风景 看看他俩 也就这样了
奇怪的婚姻问题,其实有点意思,但如果不是她自己演效果会不会完全不同?
真不算差。把婚姻困境里的心思暗涌拍的挺细腻。只是稍嫌拖沓不节制。受不了闷片的勿入。一个感想,不一定对:安妮斯顿跟皮特离婚后,愈来愈大气生动,气场豁敞,随性。朱莉却从原本的大气生动,变得愈来愈造作空洞,气场收紧,端着,美则美矣,一副性冷淡的模样。
这是一部在豆瓣远远被低估了的电影。细节、表情和台词,简直做到了极致。
离婚后看的,很多人说这部去年的片子预示着俩人的感情危机,我看不然。冷酷不堪的故事,朱莉自导自演,如果一个对自身婚姻没强大信心的人,是没有勇气跟爱人拍这种题材的,简直强行找难堪。看得出,朱莉从头到尾都在主宰~拍地确实有点干巴。但也算部有点意思的片儿。
3.5星。一开始以为要滚地毯,结果却是漫长苦涩煎熬的性冷淡,结尾又来个绝育最毒妇人心。为啥不看老军医?为啥不看老军医?为啥不看老军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