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岛是一名医术和心肠都一流的外科医生,因为一次并不能完全归责于他的医疗事故,他带着愧疚和救赎的心情来到了志木那岛。这是一座要坐6小时的船才能到达的小岛。这里信息落后,资源匮乏,但同时也空气清新,天空晴朗。
对于那些厌倦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生活的人来说,志木那岛就像天堂一样美好。秀丽风光和美味海鲜是这里看得见的优点,看不见的则是,纯朴的人情味。
我很喜欢人情味。这是80后这一代人的时代特征。
80后小的时候,物质相对匮乏,但又比更早时候要好。
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也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话。有什么话,我们更喜欢面对面交流。
那个时候,电视机尺寸还不大,时不时还会停电。所以比起宅在家里,大家更愿意走到街上。
那个时候,作业不多,也没有补习班,童年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和玩伴一起度过。
那个时候,贫富差距小,生活圈子也小,亲朋好友之间经常往来,窜门和闲聊是常有的事。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的内心却贫乏了很多。亲朋好友之间,有的一年只能在过年期间见上一面。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80后,自然而然对人情味特别怀念。
那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时代,也是我们如今寻找和期盼的目标。
人一生中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成长的地方,一个是精神契合的地方。对五岛来说,志木那岛就是这样一个故乡般的存在。他给岛民带来高超的医术,岛民接纳了他温柔纤细的性格。大家彼此信赖,互帮互助,在这不容易的世间寻获一份暂时的幸福。
我很喜欢志木那岛,五岛第一次见到茉莉子的那个夜晚,是我对这个岛的第一印象,浪漫,悠闲。
宁静的海边,悠悠海风轻轻吹拂。海浪喃喃低语。五岛在散步回家途中,不小心看见了正在换衣服的茉莉子。结果比起茉莉子,五岛更像是受到惊吓的一方。几个小孩打着电筒往海岸摸过去,五岛和茉莉子跟上去一看。原来小孩们是到一个洞穴里玩胆量游戏。伴随着这有趣的画面,音乐渐渐响起,曲风悠扬,又显得几分慵懒。这段曲子好像是用三味线演奏的。
吉冈秀隆凭着五岛先生这个角色,两次获得日本影帝奖。只要你看了这部剧便知道他演的有多好。
五岛先生看上去有几分文弱兼傻气,似乎不太可靠,但每到关键时刻,他却是最可靠的那个人。他的声音很温柔,温柔的近乎软弱,尽管如此,却有许多人从他的声音里获得了力量。如果说梁朝伟的演技是忧郁派的代表的话,那吉冈秀隆就是迷茫派的象征。从他的脸上,你不会看到完全的快乐和悲伤,他总是一副若有所思,淡淡哀伤的表情。这部剧每一集都是用五岛先生的背影,或是类似的镜头来结尾,配上中岛美雪的《 骑在银龙的背上 》,可说是浑然天成,将吉冈秀隆的气质完全表现了出来。
中岛美雪的这首歌我很早就听到过。但单纯的听到,和在影片ed里听到,感受却完全不一样。前者也许仅仅是感到旋律优美,而后者却多了许多和五岛医生相关的感动。曾经不怎么听得惯的中岛美雪演歌的唱法,结合本片剧情显得格外婉转优美。
歌曲是需要灵魂的,故事就是歌曲的灵魂。人也一样。与他人的联系就是人的灵魂所在。每一个人也许都是孤独的,脆弱的,但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能看到希望,感受到温暖。
看这部剧的时候,流了不少泪。流完泪后,我发现这段时间伴随我的恐惧渐渐消失了。我又看见了心中的方向。明爷爷留给五岛的信是这么写的:夏天凉爽,冬天温暖,我最自豪的是西瓜和草鞋。人生就这两件事。
只要有一颗率直的心,万般困难,皆在脚下。
很久没有看过日剧了,在台湾网友热荐后找来了《五岛医生诊疗所》的bt。据说,这个2006年的重拍版本在日本拿下了近三成的收视率,在台湾也是掀起了收视狂潮。但是无奈片中出现了自卫队这样的敏感情节,估计大陆不会引进。
对日剧的印象还停留在《东爱》那个时代——制作不甚精良,编剧狂牛x,演员的表演有点夸张。来看《五岛医生诊疗所》,可谓今非昔比。《五岛医生诊疗所》完全是按照美剧的模式烧钱制作的11集精美电视剧。很难以想象一部电视剧竟然能在取景、拍摄、道具方面都如此完美。说真的,很多电影未必都能拍到这样的水平。看过《五岛医生诊疗所》里面虚构的小岛,觉得济州岛可以去见鬼。简直太美,好想去旅游。围绕小岛,日本的海洋国家性拍的入木三分,对日本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甚至军事都有恰到好处的不令人生厌的渲染。
和很多日剧一样,《五岛医生诊疗所》是根据畅销漫画改编的。日本漫画夸张生趣,日本演员在以表演重现漫画原作风格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关于编剧,真是太牛啦,不多说。说一个真事儿,我弟弟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半夜掩面而泣!大家去看看吧,荡涤心灵的好片!
这是一部相当精彩而且另类的医疗剧。日剧中的医疗剧拍得相当出色,但我看到的要么是揭露黑暗的或者探讨体制的,如《白色巨塔》;要么则是讲医术的,如《医龙》。而此剧的切入点完全不同。如果说《医龙》中把医“术”发挥到了极限的话,而此剧则是从医“道”去表现故事。
此剧中五岛健助固然做了许多了不起的手术,但这不是此剧的重点。其实我想五岛健助那温和的态度和轻轻的言语也许是更好的治疗。以往我看医疗剧,对那些才华横溢但又个性十足的医生觉得相当了不起,总想着如果生病了遇上一个这种医生是幸运的。但是看到五岛健助医生才觉得:原来世上也可以有医术略差一点(剧中五岛健助的医术十分优秀)但与患者心贴心的医生。这种医生也许更好。当然如果仅仅是态度好为人好还不足以提升此剧的感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个脚生病的母亲的病例。从美国毕业回来的女医生做出了截肢的决定,这是决定是无比正确无比冷静科学的决定。但是五岛健助没有同意。他说:同一种病十个病人要有十种治疗手段。就是这个观点我个人认为阐述出:“医者父母心”这个观点。剧中也提出,医生不仅仅是治病,还是治人。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环境因素等做出最合适病人的决定。当然医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五岛健助把要早产的孕妇送到本岛而没有开刀,决定先救记者等。正因为医生有这种思想五岛健助才真正成为了一个“医生”,一个不仅仅有医术而且有医道的医生。
在现实忙碌的大城市中生活久了,我经常忘了记忆中那种温暖的人情味。尤其是在我还小的时候,我们家与楼上大爷家关系特别好,周末时两家人总会一起吃顿饭,饭后大人们打扑克或者搓麻将,泡上一壶茶能喝一晚上,邻居大哥哥则带着我钻进顶层的小阁楼,熟练地用手柄控制魂斗罗中的游戏小人一路畅通无阻。有时候我爸妈回来晚了,我就直接去楼上大爷家敲敲门说我饿了,吃饱了跟大哥哥玩儿时睡着了也没事,爸妈十一二点才回来时看到我没在家,就很自然地来楼上找我,也不叫醒我,就那么“公主抱”的把我抱回来。其实很多时候我都醒了却还装睡,因为享受这样的怀抱,也懒得自己走回家。哈哈~
小时候的记忆依然鲜活,然而这样的日子却一去不复返了。搬家后与楼上大爷家隔了十万八千里,与新邻居关系也不错却没有多么亲密,于是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很想念童年的阁楼、游戏机和公主抱。
志木那岛也给了我这样的感动。远离本土的小岛,好像被忙碌繁华的大城市遗忘在角落里,只有建设垃圾处理厂时才会想到。岛民只有1800人,除了政府、学校、诊疗所等公办事业之外,像样的企业只有腥气朝天的渔场。岛上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大城市生活,像内婆婆这样生养了7个儿女却孤独终老的人大有所在。
然而她不孤独。岛上的人都是她的亲人。虽然他们有各种的家庭、工作、生活,然而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心,彼此温暖。内婆婆很想在老伴儿病逝后随他一起去了,支持她活下来的是她还能够为岛民配点中草药,还能为怀孕临盆的女人接生。
岛民都是这样的人,他们像关心自己家里人一样关心岛上的每一个人,由加利难产时大家都为她担心,茉莉还动用私人关系帮忙调用了一架直升飞机;原刚利参加高中考试时,大家聚集在诊疗所等候他的考试成绩……
虽然岛民刚开始对五岛医生抱有十二分的质疑和排斥,一旦发现医生精湛的技术和温暖的内心后便毫不犹豫地把医生划为自己人,彩佳的妈妈经常做好便当让彩佳带给医生吃,重叔也会时不时地把捞到的大鱼送去诊疗所。人们发自内心地信任五岛医生,即使发了大病也不愿去医疗设备更先进的本土,因为大医院里的医生冰冷面瘫只把他们当病人,五岛医生却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因为他们是家人。
五岛医生说,他在本土大医院时因为没有背负起对病人生命的责任而葬送了一个青春的生命,所以他来到小岛上,这里只有他一个人,所有人都是他的责任,逃无可逃。他还说,这里真的教会他很多事情,他离开这里时想到的全是岛上的人,重叔的嗓子有没有好些,彩佳妈妈的康复做的怎么样……
或许是志木那岛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辽阔的山间田野治愈了人们的心,又或许人之初性本善生活在单纯的小岛所以人也愈加单纯。志木那岛总像是一个不够真实的存在,温暖,感动,美丽,辽阔,好些世外桃源,被五岛医生误打误撞找了进去,下次还能不能原路返回找到这里?
我相信,能。因为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存在于我们的心里,世外桃源也并不只存在于荒山野岭中。佛说:你是什么,你的眼里便看到什么。
观剧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奇怪的联想,《五岛医生诊疗所》与《夏目友人帐》有着相似的内核。作为医生的五岛对周围的病人有着让人羡慕的耐心,就像拿着友人帐的夏目对着所有的妖怪都是亲切温柔的,所以这样的剧是需要慢慢地看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因此这类剧,追剧看是最好的,补剧就不免有些磨人了。
人是一种很容易习惯的动物。在看了《legal high》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甚至觉得看什么剧都没了滋味,节奏让人想快进。古沢良太的编剧无可指摘,但那段时间心里觉得很空虚。仔细想了想,这或许就是日剧的发展趋势。15年春季档清心海老师那么好的本子《dr伦太郎》却被吐槽,收视似乎也不是很好。
前几天在b站上看了个关于吉冈秀隆、妻夫木聪、杉田成道的访谈,里面的吉冈秀隆居然还是留着和04年一样的发型,访谈里面他说:自己在接黑泽明的电影之前都一直为自己的演员身份而苦恼,除了《寅次郎的故事》,什么都不想演。整个访谈过程中,尽显幽默风趣,看起来还真合适做主持人。(妻夫木聪我也挺喜欢的哈哈哈)作为天才童星出道,吉冈和许多老牌演员都演过对手戏,所以看他的戏,总能看到一丝昭和气,风格里有传统派的温柔,即使在《三丁目的夕阳里》那么一个落魄文人也有这种感觉。
另外富冈凉这个小演员不知道因为什么就退圈了,想来还是很可惜的,99年还和夏帆搭过戏。
传统日系的细致与绵长穿越时光的阻隔,到如今也能够被我们感受到,让人感到幸福的同时仍旧不免惋惜。16年正好是第二部的10年,如果导演能拍个sp来纪念,可能也会很好吧。
看电视剧我有一点后知后觉,跟不上潮流。记得《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还是在2007年冬天看的,甚至《血疑》和《东爱》也是在那一年。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剧就是现代文化的标志,属于看了就忘的类型,这也是我不太追赶的原因。通常要到某剧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兴冲冲地根据某人的推荐,去下载或者youku了来看。
《五岛医生诊疗所》是WJ在大学最后一年中推荐的。我的日剧经历基本上都来自于他,《一升的眼泪》、《Good Luck》等等。不过他推荐的时候,我正为着考研及其周边的事情忙碌,并没有心思停下来欣赏。于是,我又后知后觉的在2008年夏秋收看这部由那个和高仓健配过戏的小演员主演的作品。
从2003到2006,这总共二十二集的电视剧,给人的感觉,与其说在讲述五岛医生的故事,不如说在描述那个远离日本本岛的志木那岛(也有翻译为“离岛”的,很传神)。这个岛的风景,自然不用说了;如果有谁看过中岛美雪那首《银の龙の背に乗って》的MTV,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海岛上旭日东升的情景,尤其是2003版最后五岛在海岸边看到的那个日出场面,让人流连忘返。这是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因而也有些视野模糊的城市里所看不到的风景。
当然,更多的观众会对志木那岛的生活更加记忆犹新,甚至颇为艳羡。这里虽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电话都是老式的拨号式,整个小岛最具现代技术含量的大概就是那座诊疗所了。然而,这些城市生活要素的缺失,却能以岛民们自给自足的生活得到补偿。看看每当手术的时候,闻讯而来的聚集在诊疗所的岛民们,你就能体会到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观看的时候,我总觉得这是要向我们展示一个卢梭式的桃花源:人的单纯与天真。因为岛民们之间既没有与己无关的冷漠,也没有你争我夺的仇恨(剧中出现的恨,要么是针对来自本岛的那些医生,要么是从本岛来的人所怀有的),小岛就是一个家。正如星野先生对雄叔所讲的,内婆婆就是大家的母亲,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在现代城市的居民看来,亲缘的爱甚至都显得有些不自然,更遑论对邻居和身边的人。这正是像志木那岛那样的农村生活将他们吸引的原因。说到底,人既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也就无法免除从他人那里获得爱的需求。在颇有些哥特味道的摩天大厦面前,人们对于某种神话更有需要,至少是自我安慰的需要。
自然会有人怀疑那样的生活真实吗,会有吗。现代化学者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现代化的前进,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化,就是把农村改造为城市,最终形成另一个意义上的city-state。(有人说,发达国家不是有反城市化吗?是的,可是到城市外的仍然是城市人,他们来自城市,生活根基仍在城市。他们建立起来的,仍然是城市。)因此,志木那岛只能是远离本岛的,只能是在那个一天一班轮渡,路上需要数个小时的,只能是本岛人几乎都要忘却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就像西南民族的小寨,戈壁沙漠的绿洲或者雪域高原的村庄;在这里编织一种生活,至少就目前而言,是可能的。
当然,不能说小岛与本岛没有联系,否则五岛的故事如何开始呢?不过,这种联系并非只是叙事的需要,事实上也是岛民们自身所求。五岛的被接受和受到欢迎,以及刚洋去本岛上学,理香的返回,龙一的告别,都是具有寓言性质的情节吧。如果将2003版和2006版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前者密切关乎本岛的只有最后两三集,而后者的每一集都在提示或者说强调本岛。这也许并非没有所指的。
或者可以放宽心的是,本岛人对于志木那岛的关切,似乎并不妨碍这里的民风。米娜护士是来逃避本岛生活的;另一方面,她也来这里诊治这种生活所造成的创伤。同样,理香挺着大肚子回岛,茉莉子回来料理饭馆,龙一独自来寻找妈妈,都是为的一种诊治。小岛的生活是一剂良药,慢慢地服用,就会痊愈。只有小岛上的老人,才有可能无法治愈,而最终离开。众议员并不真正理解志木那岛,否则他不会提议在这里建垃圾场,而应该增加净化设施,甚至是应该集中于后者。
不过对于小岛来说,本岛仍然不是天堂的含义;某种意义上,甚至有点惹人厌。从众议员到理香,从记者祐司到米娜的前夫,还有刚利在本岛的遭遇,这些推动情节发展的麻烦事,不都是来自本岛的吗?志木那岛在改变着他们身上的本岛气息,而与此同时,本岛也悄然地改变着它。刚利最终从本岛回来了,不过刚洋还在。五岛的到来带着具有本岛气息的梦想;或者,小岛的居民本身都怀着这样的梦想。因为我们知道,离开小岛的并不只有刚洋。
有一个小问题,在导演和编剧那里,志木那岛似乎就是那样的。除了远离本岛,地小人不多之外,这种让本岛有些艳羡的生活是如何构建的呢?在剧中,我们能找到多少答案呢?或许,我们已经忘却了它是如何来的。我们有的是眼睛,看到它如何的存在,以及如何的变化。
P.S. 说几句和行文关系不大的话。2003版中有一集彩佳几乎就要向五岛表白心事,却发现五岛被螃蟹吸引了过去。我一下子就想到了《Good Luck》的最后,不知道是柴崎幸还是螃蟹太无辜。
之前的时候,常有朋友撺掇着说什么时候去日本旅游吧,而这时的我大多数时候我出于一种兴趣不大的状态。对我来说,日本旅游一是消费特别贵,二自助游签证实在不大容易办而我又实在是个偏好自由行的人,三是不会日文在日本自由行那困难也是相当滴,日本人的英文也不是容易听懂的啊。最后的最后,其实我还没有想到一个特别特别想去的日本目的地。
然而看完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倒是真的开始想去日本了,不是东京,不是大阪,不是温泉不是富士山也不是北海道,特别向往的只是那个1800人口的志木那岛。
我真心觉得志木那岛好漂亮,尤其是中岛美雪《骑在银龙的背上》这片尾曲响起的时候,五岛骑着脚踏车带我们环顾岛上人文,岛上风景,何等明媚,何等惬意的风景……话说回来,这片的摄影真赞。
不过据查日本是没有一个叫志木那岛的岛屿的,片子的取景在冲绳一个貌似叫“与那国岛”的岛屿。说来倒是很般配,志木那岛和与那国岛,名字的感觉如出一辙。至少,真的有个很想去的日本的地方了。
看片子的时候还想到《沙滩男孩》。也是日本,也看到海,也是淳朴的风土人情。一抹蓝蓝的带海洋气息的温暖……
人类最大的武器 是信赖吗?
在看第二集的时候,我由衷地想起这句话。
这句话出自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流着泪看日剧的我不停念叨着这句话,那一刻我便知道这一定将是我大爱的日剧之一。
顺道提一下五岛的扮演者吉冈秀隆倒是在《金色梦乡》电影版中有演出一个配角,发现是他的时候我还大诧异了一下来着。不过《金色梦乡》个人觉得书出色得多,还是建议有条件的话可以看一看原作,真真出彩。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很喜欢片尾这首《骑在银龙的背上》,虽然其实已经听过很多遍了。但当时的我一直以为这是某部宫崎骏的主题曲,没想到结果是出自这个诊疗所。而在歌曲与日剧结合之后,仿佛在我这里焕发出了新的光彩,本来就挺喜欢这首歌,现在听出了新意味更喜欢了。
这是一部在内地相对小众的作品,豆瓣才400不到个人评价,与诸如大热的《一公升的眼泪》40000+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我下载的时候都是废了好大劲好多天才下下来的。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部精良之作。
现在,2006下载中,估计又有好长一阵子要下了。至于2004的SP,下载链接寻找中……
人类最大的武器 是信赖吗?
或者 是信赖吧
常规套路中的大温暖。吉冈秀隆这个演员个人色彩太强烈,一定要使用得当才能产生剧烈化学效应。比如本剧
好温柔
2集后决定弃掉了,为毛觉得有点老套有点假呢?
无言泪两行
就像五岛医生这个角色,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太干净太单纯以至于我无法接受了。谁叫治愈系都是理想化的呢。
温柔的五岛医生,离岛的落后与淳朴,西瓜和草鞋,难以忘怀的是他一个人坐在悬崖边的彷徨与迷茫
明净。还记得那首“骑在银龙背上”。
CX50周年台庆花絮揭秘的时候说当时拍这部剧因为连夜拍摄当地岛民意见很大 后来剧组拍完第一集后给岛民们组织了放映会 大家看完都很感动不再抗议了还有自发来做群演的w 哪怕五岛医生有自己的不得已才来到小岛 他的责任心还是让人打心底里佩服 而且真的好温柔 永远细声细气 主题曲太大气很加分 神木DD超绝可爱 在众多孩子中镜头一瞥还看到了大后寿寿花
美丽的岛 美丽的医生 美丽的故事 干净透亮的心
世上为什么有那么好的人,那么美丽的地方。我想去志木那岛。
意料之外的好看,温情之余又不会太刻意煽情,整部剧都流露着一股自然和温暖的气息,主题曲配得好,景色也超美,另外吉冈秀隆笑起来的样子实在太像吉祥物了
恨不能给六颗星 第一次觉得吉冈叔演的离岛医生太温柔传统了 显得之后所有的医疗剧里各种开挂的医生们才是主角光环加持
最爱最爱的日剧和五岛医生!
201709澄澈透明的夏天,如海风一般的温柔,和《北国之恋》一样是可以抚慰心灵的极好的クスリ。吉冈那好听轻柔的声音是日本任何一个演员都不具备的,传统学院派的天才童星,我怎么就把你忘记了。柴姐无刘海气质更加。片尾曲加五星!
男星阵容好惊人
好像漫画改编的。
里面居然有神木,简直惊喜。医生是好医生,但也是个闷嘴葫芦,原因猜都猜得到不解释一下的吗?任凭大家误解然后一副受委屈的样子。另外那个小医生脑子有病吗,把人再害一次有啥好处?
吉冈秀隆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东大文学部还是医学部,一辈子做屌丝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以小搏大的故事,难得的是它还做到了自然而连贯,强大的卡司也不负众望
四顆半星。來到這個島上的人都會變得簡單而快樂。五島的角色真的很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