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的最后一个寒假,我又在干些什么呢?每天睡到将近十二点,看一会午间新闻,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无休无止的恶补考研期间没有看的美剧日剧和动画。上个星期一,是《交响情人梦》,日剧,当然1月新番的动画也看了,却是我第一次觉得真人般拍得比动画版好的片子。
先看了四集动画,第一个冲击是二之宫之子的画风实在不是我喜欢的,人物一点都不美型拉,其实呢,不美型也无所谓,但是故事情节的设定确是——千秋是个大帅哥!怎么说也不太能接受阿~第二个冲击就更强烈了,难道所有学音乐的人都是恋爱花痴,野田妹首当其冲,更让人受不了的是性取向有问题山形来的傻瓜真澄,再来就是一个比自来也还要色的老头,这里面除了千秋之外还有正常人吗?等一下,这家伙也有严重的童年阴影,算得上正常吗?!
第一阶段的定义便是恶搞的爱情片,于是开始看真人版,从中午一直看到晚上11点结束。一刻没停。晚饭也草草。还没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发短信告诉同学我今天看了一部多么好看的片子,我知道我是真的激动起来了。想当年(一不小心就用上了这三个字,到底年纪大了),初中的时候,刚刚开始接触少女漫画没多久,就开始反感、厌恶甚至痛恨白痴一样的女主角,大条,脱线、没大脑,却总能得到最优秀最帅的男人的爱和守护。这些东西把多少少女引入歧途,害苦了多少人啊,那绝对是无法统计的数字。
可是今天,十年后的我,再次面对一个我不屑的大条女加垃圾女加超级自作多情不要脸的女人,为什么,为什么我竟然开始有一点点羡慕她,嫉妒她,甚至越来越想变成她呢!原来,世界上还有千秋这样的好男人,一边深恶痛绝的咒骂你,一边却不辞辛苦的给你做饭烧菜、给你洗头,陪你练琴,直到自己买菜的时候也会不自觉想到要把你的那份也带上。一边嘴上说我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一边又是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和她走得最近,直到有一天前女友彩子的一句话把我们点醒了:“原来是这样啊,千秋你就是拿这样的女孩子没办法阿!”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没办法的事,一物降一物啊,千秋遇到野田妹就要缴械投降啊,我一边感慨一边想起了阿牛的一首歌《上辈子欠你》:“我上辈子大概是欠你,所以这辈子对你无能为力……”每次哼起这句歌词,总有满满的幸福溢在胸中,原来这种对一个人既无可奈何又怜爱的感觉,才是让人感觉最幸福的爱啊。
最后的那一幕(看过的人肯定知道我指得是什么),实在是让人有点不忍心提起,因为太美的东西实在是一碰就会碎的,可是在那一刻,我承认,我的关于爱情的所有世故也好老练也罢的想法全都消失无踪了,再一次做回了曾经那个憧憬爱情也会发梦的少女,我不怕丢脸的说出来,那一刻,我好想,好想变成野田惠,变成被千秋学长的双臂紧紧圈住的那个女孩。
好吧,恢复清醒吧,做梦毕竟只能偶尔为之的。现实生活中,像野田惠这样会把一个普通女孩子只有在梦里才敢说的话才敢做的事说出来做出来的人大概是没有的吧,像她这样已经是大学生了,还那么单纯没有心机的人是不可能存在的吧。即使真的有,又哪来千秋这样的人呢?唉,生活从来就是这样让人濒临绝望,还好我们还有这样的片子这样的故事,让我这个在情人节的前一天还是单身的人聊发感慨,在现实的夹缝中偷得些许温暖。
这一整天的沦陷,除了心情当然还有耳朵,一边关注故事的发展一边还有美妙绝伦的交响乐在耳边时起时落。拍摄手法也只得称道,几乎看不出什么破绽,害我老是以为特地去找来了真会乐器的演员。玉木宏的表演非常出彩,不管是抽筋的样子(特别经典,演得跟动画一样),还是挥拳打人的样子,都有型有款。当然就更不用提穿好礼服弹钢琴或者拿着指挥棒,在万千瞩目之下指挥乐团的样子了。
其他的男性角色也都塑造的非常好。峰,抛开自恋不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值得依靠的男人,很多时候都会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了人家的大忙,聪明而又识大体,又是不可多得极品男一个。其实,我最喜欢的一个却是真澄,虽然怪了点,但是他的真和他的默默无闻并不抢眼的状态是最能引起共鸣的。不管是对千秋的感情,还是在音乐上造诣,明明那么强,却永远成不了主角,也许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吧。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总结下来一句话,《交响情人梦》真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哦~
http://shop58934857.taobao.com/前几天看到交响情人梦要翻拍中国版,心塞得不行,于是又把日剧翻出来刷了一遍,觉得玉木宏没有当年初见的时候那么惊为天人的帅了,但是上野树里永远是我心里唯一的那个野田妹。
这大概是唯一一部我觉得比漫画动画还要强的真人版了,每个角色都无比契合,人物形象塑造特别到位,尤其是野田妹这样一个本来觉得只可能存在于二次元的角色,竟然毫无违和感地被上野树里带进了三次元。住在垃圾堆里的钢琴宅女,这个角色想象起来就觉得非常难塑造,更难被塑造得讨人喜欢,但是上野树里完成得太出色了。于是她成为了我唯一喜欢的女演员没有之一。
题外话,上野树里真的是演什么就是什么,不同角色之间绝对不会串戏,很难想象《最后的朋友》的瑠可和野田妹会是同一个人演的,而在《向阳处的她》里面,Mao又完全是另一种形象,上野树里的演技我真的太服气了。
这一遍看的时候发现有些作为BGM用得超神的古典乐之前都没太注意到,比如第一集里面两人从学校回家,野田妹意识到对千秋fall in love,BGM是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get到这些点之后再看就更加有意思了,真的是很用心的一部剧啊!
全身心地拒绝国内翻拍!
岁晚新春,难免又是一餐接一餐的团年饭、开年饭。就在这饭与饭之间,我在一点一点的慢火煲着日剧专家abby推介过的《交响情人梦》(Nodame Cantabile/のだめカンタービ),现在刚煲了一半到第七集。
我已有一段时间没有煲过日剧了。不对,应该说很久没有煲过剧集了。时间太长嘛,一煲起来总是心思思,非要马上把十几集啃掉才安乐,挺累人的。好看的还好,不好看的就实在太浪费时间了。可是好不好看就是要看完才知道。
《交响情人梦》到手已一段日子了,女主角是《喇叭书院》(Swing Girls)的上野树里。我看了半集第一集就把它搁下,印象中剧集属搞笑一类,挺夸张的那种,上野树里演的野田惠是个不修边幅、污糟邋遢的钢琴系学生,登场时的形象并不讨好。后来听abby说剧集的戏味到了第四、五集才浓起来,才拿出来翻煲。
《交响情人梦》也实在有些《喇叭书院》的影子,除了上野树里,还有笑片必拖的铁胆竹中直人。他这次还扮演欧洲指挥家,模仿洋人口音说日文,一贯抵死疯狂。《喇叭书院》讲一班高中女生拉杂成军玩Big Band Jazz,《交响情人梦》的背景是音乐大学,不过也有一队由“落后生”组成的交响乐团。《交响情人梦》以古典音乐为题材,很自然地每集都穿插着优美的古典乐章。“落后生”组成的S乐团,第一次公开演奏的就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野田妹跟她的学长千秋(玉木宏)在钢琴系练习的,是莫札特双钢琴奏鸣曲。
古典音乐自然不乏抒情浪漫的乐章,但在剧集中用得最多的,甚至在片尾时也用上的,却是非常不古典的〈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蓝色狂想曲〉的作曲人是George Gershwin,是近代美国人而不是十九世纪的欧洲人。Gershwin的作品,有爵士乐、有百老汇音乐剧,也有荷里活歌舞片(如柯德莉夏萍的《Funny Face》),就是没有太古典的作品。〈蓝色狂想曲〉最初是写给钢琴和像《喇叭书院》那样的爵士乐队演奏的,后来才经其他人改成管弦乐版本。(一开始的单簧管在最初的版本会不会是色士风呢?)所以这首乐曲,可以说是爵士乐邂逅古典音乐,也可以说是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交汇的典范。初听古典音乐,Gershwin的确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切入点。
《交响情人梦》中的S乐团在校园祭中为了奇兵突出,选奏富戏剧性的〈蓝色狂想曲〉实在是个高明的主意,就算不是每个家庭观众都喜欢古典音乐,相信也不难爱上这首有趣热闹的曲目。我一连几集的听着〈蓝色狂想曲〉就心烦了,想找此曲来播。我没有买过Gershwin的管弦乐唱片,但此曲如此流行,肯定在某一张精选中有收录的。找呀找,却找不到。
今天路过唱片店,用了三分钟找到一只DECCA出的平价碟,只卖48大元。找来地道的美国乐团The Cleveland Orchestra演奏,除了〈蓝色狂想曲〉,还有Gershwin最出名的〈An American in Paris〉、〈Cuban Overture〉和〈Porgy and Bess - A Symphonic Portrait〉。放在唱机一播,实在令人血脉沸腾,情绪高涨,劲过新年烟花汇演。后两首曲目我之前没有听过,一听也马上喜欢了。
《交响情人梦》好看。S乐团演出时不穿传统西洋礼服,第一次穿黑TEE,第二次穿上像极道葬礼的黑和服,都帅呆了。我以前初看指挥家指挥管挥管弦乐团时,就觉得黑白色的礼服大闷人了,常常幻想礼服可不可以是全蓝色的,配鲜黄色衬衫加蝴蝶结,指挥可以另穿鲜红色(像某年的张国荣唱片封套),更为突出。想不到《交响情人梦》真的是首狂想曲,比我想的更疯狂。
我不懂乐理,不知道内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看了《交响情人梦》会不会摇头叹息。我却天真地觉得,《喇叭书院》也好,《交响情人梦》也好,能把本来是写给所有人欣赏的音乐,从少数人的神坛上拿回到大众身旁,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PS.《交响情人梦》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三亿日圆极道初恋》(Hatsukoi/初恋)中与宫崎葵一起食大茶饭的忧郁小生小出惠介,在剧中是那个和田野妹争夺千秋学长的afro head定音鼓手。
颇具漫画风格的一部日剧,诙谐活泼,轻松幽默,略显夸张的表演,卡通味十足的剧情设计,一切却又那么的恰到好处。能把这样一部以古典乐为主题的故事讲述的如此妙趣横生,实数难得。除了继承自原漫画的情节之外,几位主要演员的出色表现也为这部日剧增色不少。相信作为一部真人版漫画改编作品,Nodame是非常成功了,让我这个不怎么看漫画的人也想去找它的漫画版来看一下了。
千秋是整部剧的中心人物,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古典乐演奏者所独有的特质,孤傲,冷静,严谨,自我克制,以及对古典乐的强烈热情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已经足够了,然而对于一个立志要指挥交响乐团,并且是立志要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指挥乐团的人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每次看到电视里播放交响乐演奏会时,我都会想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乐团真的需要指挥才能够演奏出出色的乐曲吗?指挥对乐团来说真的是不可缺少的吗?他的作用无非就是告诉演奏者哪些地方该慷慨激昂,哪些地方该低吟浅唱,哪些地方该活泼,哪些地方该悠扬嘛。这就是我之前对于指挥这一角色的全部理解,但这部日剧却告诉了我更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古典乐演奏的出色与否,与其说跟技巧手法、演奏功底等客观因素有关,还不如说跟演奏者的情绪、对于乐曲的理解、乃至演奏者的整个精神世界和乐曲的契合程度等主观因素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技巧高超的演奏者,也并不见得所有的乐曲都可以演绎的很出色。剧中的A乐团便是这样,技术纯熟却听不出任何特色,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才华已经在大强度的练习指导和反复的纠正中被消磨干净了。野田妹是属于弹钢琴从不看谱向来不按章法的类型,但是她的琴声中有灵魂,正是这些在乐曲中流动迸发的真性情才是一首乐曲真正值得欣赏的原因。每首乐曲都有它的性情或者风格,就像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一样,只有趣味相投才可以作朋友。说起这个让我想起野田妹在阿里山家里特训时的情景,演奏舒伯特居然是因为她想尝试下“和没有交往过的类型交往看看是什么感觉”,惹得阿里山大骂她“白痴”,在体会不到舒伯特乐曲中蕴涵的情绪时,她又会发短信给千秋诉苦说“看来舒伯特并不是那么容易相处的人”,真是太可爱了!
发现演奏者身上与生具来的音乐特质,便是一个乐团指挥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千秋对于这份洞察力的觉悟是野田妹给予他的,替阿峰做伴奏以及指挥S乐团的经历让他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同时,作为指挥还应当学会如何调动情绪,这也是为什么直人大叔要让千秋演奏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原因,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学会更多的释放情绪,一个连自我情绪释放都会有所保留的家伙,怎么可能去发掘和释放他人的情绪。把握所有演奏者身上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然后帮助他们将这种与众不同用乐曲释放出来,再将这些情绪饱满各具特色的声音和混响融汇成恢宏壮丽的交响篇章,这才是一个指挥者的作用和意义所在。也许站在正式演奏的音乐厅舞台上,千秋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乐团指挥的存在感,感染着满堂听众的同时,自己也激动的热泪盈眶,此时的激动,无论是归于音乐的力量,还是其他什么难以言说的原因都不重要了。。。我想,每一个观看这部日剧的人,一定也跟我一样,在见证所有乐团成员的成长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对交响乐充满浓厚的兴趣了吧。那么,就让我们开始尝试享受“快乐的音乐时间”吧!
第二次看交响,再一次爱上,每天省着看,怕看完了不知道看什么。这一次更加喜欢野田妹了,会欣喜自己的头发长度和她差不多,会想学习她的穿衣风格,会对淘宝上她拿的包长草。喜爱,并不只是因为她很可爱,更多的是因为这次从她身上学会了几件事。
1.只要脸皮够厚够粘人,骄傲优秀毒蛇如千秋王子都会被拿下,还乖乖为其洗手作羹汤。没有搞不定的王子,只有脸皮薄的灰姑娘!
2.当爱上王子时,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他。 曾经不懂事的时候被湘琴影响,觉得就算迷迷糊糊的、笨笨的如湘琴也会让孤傲王子直树爱上她,所以就放纵自己的迷糊,没有刻意让自己成长。这次看交响的时候就想如果当年我看的不是恶作剧而是交响,该有多好啊!野田妹在落后于千秋时并没有期待他回头等她,而是选择努力提高自己,梦想着与他一起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奏、为观众带来美好的音乐。
3.恋人开始是因为喜欢,而相爱,是因为对方而成长,产生的不可替代的感情。 聪明如直树,之所以爱上湘琴是因为她改变了他,使他成长成熟;千秋也是这样,并不是因为自己脑残而爱上邋遢变态的野田妹,而是因为她渐渐的改变他,在他成长的路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野田妹开始应该只是情窦初开喜欢上被她拾回家的千秋王子,因为他的照顾和鼓励自己成长了,开始正面面对音乐、享受音乐,正是因为这些不可替代的陪伴,千秋才是无可取代的,她对千秋的爱才越来越坚定。
4.爱自己要摆在爱别人之前,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了自己,有尊严的活着。 又要拿恶作剧作比较了,直树常常苦恼,因为湘琴把直树看做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直树害怕自己哪天如果不在了,湘琴那个傻丫头该怎么生活下去。野田妹不同,她一直有自己的梦想,她更在乎自己价值的实现。开始她想当幼稚园老师,后来她因为听了学长的演奏感到差距就疯狂练习,再到后来因为爱上舞台上演奏的美妙感觉而选择为成为职业演奏者而努力奋斗。野田妹和千秋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当然,基本上是千秋照顾她),在音乐上相互影响,两个人既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又是彼此不可或缺的伴侣
5.不能想着依靠别人,就算身边的人再厉害,人生中遇到的坎不能也无法假手于人,都要自己努力跨过去。野田妹SP2里遇到种种压力和质疑,千秋再厉害也帮不了她,她还是靠着苦其心志、老气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完成了令所有人惊叹Brove的质的飞跃。我们每个人都很伟大,人生中各种困难就是我们遇到的测试题,想过放弃,想过逃避,但还是努力脚踏实地、想尽各种方法自己跨过去这道坎。我们的人生的高度不就是因为踩过这一道道坎而提高的吗,我们的自信不就是因为曾跨过这些坎而培养起来的吗。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一个人走,一个人勇敢的走下去
漫画式日剧...非常精彩的月九...最爱他们拿大提琴转圈...酷呆了...上野树里大赞...
最成功的真人化日剧?大概。
上野树里很有爱
除夕看完,夸张处笑得腹疼,小出惠介分分钟妖形怪状,竹中直人浑身冒戏,上野树里与玉木宏正值全盛年华,每个毛孔都写满年轻美好,看看这一出理想童话剧,就觉得日子再灰暗都有盼头了。
如果你是日剧迷,不妨被古典音乐熏陶下;如果你是音乐迷,不妨被kuso搞笑日剧折腾下。里面的几位现在都大红,快发紫了。
哎呀呀貌似是唯一一部没有出现任何坏人的温情片子
内在是有一股源源不断的澎湃的力量,发自内心,也打动内心,重新书写了理想与激荡这些词汇,令人无法抵抗地落下热泪并且被那强大的洋流般的力量所席卷。
選角選的不錯 很有漫畫感 只是有些浮誇 看久了還是比較喜歡流暢自然的戲劇
上野树里+玉木宏+古典音乐 看点!
没想到这么好看阿。。
5集后决定不再看下去,无法忍耐里面处处弥漫着的日本人将女性贬为男性附属品的价值观,可怕的是这部剧的大流行证明普罗大众早已被这种畸形价值观洗脑,不觉得男女主的行为有什么问题。
很漫画很夸张很可爱。是在理想面前痛苦掙扎的幸福之歌,是從絕望至希望的歡樂之歌,是在站立的人群中埋頭痛哭的離別之歌,是性感溫暖的交響樂團友誼之歌。每次演出時真的就流下眼淚,這不是協奏曲的魔力,是每一個盡心盡力之後擲地有聲的音符,傾注心醉的煩惱。
最好看的漫改!最好看的初心!啊,我的野田妹,啊,我的千秋王子。因为这部剧,喜欢上了野田妹,喜欢上了树里。我爱我的青春。高中追的第一部如此着迷的日剧。
田鼠般的野田妹,不停抽筋的千秋様,热血沸腾的小峰子,十三的GAY奥山。。。。老师、同学、校内、校外,末有一个正常人。很喜庆,糅合了日剧的所有必要优点,但真正热爱古典乐的同学们还是算了,这不过是一群缺氧分子的集体闹剧。多年后,只记得YUYA——这部疯癫喜剧片里唯一的悲剧人物。
可以说是完美...
老实说野田妹这样的设定要是在现实中出现,一定会被别的女生给踩死的吧。
基本在一天之内消灭!话说,看日剧就是件伤身费神的事儿。明明知道剧情,何况又是BG,我居然还被萌得在被窝里滚来滚去、不断蹂躏枕头、摇头晃脑、咬被、啃指甲、满脑袋粉红色的心……扶额……另,这剧卖腐卖得太严重了,身为资深腐女的俺都看不下去了!猥琐男统统退散!千秋sama是某野田废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洋人低三下四追恋国人的剧情, 为什么日本人烂到不忍分辨的英文都敢恶搞洋人? 也许全世界都有自尊, 中国人没有.
世上有竞争也有合作,有人不喜欢你有人喜欢你,哪怕是竞争呢也可以光风霁月一时瑜亮,哪怕是不喜欢,也可以远远敬佩。所以我看到到处都是一口一个“小贱人”以一堆女人抢一个男人为主题的**传,**传奇时,真是恨不能十指如锤。
真是难得的不拖沓,没有纠缠于小情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