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2010年和2011年,由伊万·麦格雷戈讲述,记录了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中一个关键时刻。随着瓦伦蒂诺·罗西第十次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这位意大利人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一批速度极快的年轻选手,主场比赛中可怕的腿部骨折,以及40多天后的惊人复出。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和对手豪尔赫·洛伦佐夺得2010年冠军,罗西直面他辉煌职业生涯中最具考验性的一年,他和他的竞争对手一起被问到:现在谁是最快的车手?
刺客聂隐娘十字路口(2021)窥视者2022情不可待风中的女王第一季超能萌女友玩物女子美味汉堡部2021 夏SP恶之教典黯夜2019明星制造守卫恶魔镇杨六郎智破连环计舍她其谁艾娃2017太阳深处你好,妈妈史密斯夫妇(国语版)逃出夺命岛追猎短信2019水落石出2011寻龙契约2龙炼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鹰之夜派遣占卜师中龙狱天棺封锁2015西域铁骑十月初五的月光(粤语版)吉星拱照斯巴达克斯1960我的美女老板最后一战星空中的潘朵拉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毁灭战士:灭绝犯罪现场调查:纽约第四季麻烦大了鬼片王之再现凶榜侠客无名摸花轿广东十虎与后五虎(粤语)地狱轮椅重要剧透: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分别通过当神父和打怪兽领悟了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并将这股力量应用在他们热爱的赛车事业上,击溃了意大利人的红色法拉利,使美国汽车再次伟大。本片是“张艺谋电影宇宙”第一阶段的集大成之作,第二阶段该宇宙将扩大规模,亚德里安布洛迪、迈克尔道格拉斯、阿诺施瓦辛格等演员也会加入,组建更加宏伟的“好莱坞明星来华恰饭宇宙”。
作为一个不懂车的人,全片印象最深刻的是马特达蒙工厂里那些没有成为主角的眼镜蛇。我记得没错的话,年轻时玩《帝国时代2》,用作弊码召唤出来的黑科技武器就是这款眼镜蛇车,移动速度和攻击速度都极高。那个作弊码好像是“How do you turn this right”。
《极速车王》这个中文译名很显然是在蹭几年前的高口碑赛车电影《极速风流》的热度。虽然乍一听这个译名还挺low的,但是看完全片细品一下,又觉得并非一无是处。“车王”有两重含义,既是指赢得了比赛的福特GT40是“车中之王”,也指贝尔扮演的肯迈尔斯是“车手之王”。不过我心目中真正符合克里斯蒂安贝尔气质的“车中之王”永远是Batmobile。
《极速风流》是双雄对决戏,所以我想都没想就认定本片会用同样的套路,甚至以为英文原名Ford v Ferrari就是指两位主角,一个代表福特出战,一个代表法拉利出战,福特大战法拉利,同时也是瘦版蝙蝠侠大战胖版蝙蝠侠青梅竹马基友,这就跟《极速风流》的雷神大战泽莫完全对应上了。实际情况却是,本片两位主角是一伙的,都属于福特这个阵营,联手干意大利人。
从片中能看出经历过二战的那一代美国人身上不服输的拼劲儿。他们是让这个国家伟大起来的真正引擎。不管是两位主角,还是福特老板,总会提到他们在二战时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那一代人一生中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一场大考,考过之后,他们就是顶天立地的男人了,再没什么事能难得住他们。马特达蒙扮演的谢尔比在二战时曾经在空军服役,贝尔扮演的迈尔斯则是二战时的坦克手,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这俩不就是真人版的《舒克和贝塔》吗?
美国是二战的最大赢家,而意大利是二战战败国,还是最弱的那个战败国。我一度以为本片会拍成《黑塔利亚》式的“辱意”片,没想到一切到故事的结局都反转了。本片的大部分时间都给我一种浓缩版电视连续剧的感觉——危机事件接连不断,反而稀释了高潮,如果再配上一个俗套的欢庆胜利的结局,那这部片子就废了。
对当事人来说十分遗憾,对于看故事的人来说却堪称幸运的是,这场比赛有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于我个人而言,更走运的是,我并非赛车迷,对那段历史并不了解,所以能从这个结局中收获足够的惊喜和满足感。因此我在这里要再次强调,看片之前不要查阅任何相关资料,如果打算去看的话,现在马上关闭这篇东西,继续往下阅读会有损害观影体验的严重剧透。
在影片第一幕中,推动情节的主要力量并不来自两位主角,而是来自于福特公司内部。乔·博恩瑟扮演的PPT造车的销售鬼才提出了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方案,结果这次收购反而成为法拉利跟其他有收购意向的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福特被狠狠耍了一把,这才促使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下定决心要在赛场上击败法拉利。从福特老板宣战,到他后面与谢尔比的几场对手戏,都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靠谱领导者。大老板是为主角们撑腰的重要盟友,一直使坏的是那个名叫里奥哔哔(真的人如其名)的高管,这很有春晚小品以及《康熙微服私访记》的感觉——老大跟咱们下面的小老百姓总是心连心的,都怪那些油腻的中层干部欺上瞒下。影片反复提及二战,又聚焦福特这一家可谓“美国骄傲”的知名民族品牌,主旋律色彩相当浓重。就在我感慨美国主旋律也不过如此、比咱们这边也强不到哪去的时候,结局就痛快地打了我的脸。
英明神武的大老板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居然听了小人的谗言……其实“居然”这个词用得并不恰当,应该是“果然”才对。果然,这样才符合他的利益。大老板真的会给你大笔钱让你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别扯了。给公司打广告才是第一位的,就算你是刚刚九死一生干掉劲敌的大功臣,也得乖乖服从安排。
一般的电影,应该会把上述情节处理成主角需要克服的最后一个难关。比较俗套的结局是主角坚持自我,赢下比赛,最后大老板被他的气魄折服,掌声经久不息。比这种俗套更糟糕的写法是,让主角屈从大老板的淫威,明明是受到剥削、受到压迫,还要露出受虐狂式的笑容,谢谢老板赏饭吃,歌颂大公司给他提供的集体主义的温暖。本片就一度呈现出要往后一种路子上堕落的危险趋势。当主角终于同意放慢速度、等待后两台福特车追上来一同按照公司要求齐头并进时,电视机前观战的主角妻儿居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实在无法相信,主角的所谓“从性格难搞到学会与人合作”的人物弧光竟然要通过这种有违体育精神的方法展现,这编剧的价值观得多扭曲?
事实证明,“不相信”是对的。上面这场比俗套更糟糕的所谓“大团圆”只是一个障眼法。主动放水换不来大获全胜。主角失去了本来志在必得的冠军奖杯,而公司领导们正忙着弹冠相庆,才懒得理他。反而是他的对手远远地向他致意,他也回以心照不宣的微笑。直到这一刻,福特和法拉利,导演究竟尊谁贬谁,才算尘埃落定;谁把车当成赚钱的工具,谁才是真正爱车、懂车的人,这个答案也终于清晰。主旋律的皮囊下隐藏的反骨,让这部电影有了更多值得玩味的空间。
有人可能会说,最后的结局让老板露出资本家的真面目,固然多了一层批判属性,但是仍旧无法完全合理化主角迈尔斯的选择,主动减速这个行为还是不太像一个赛车手该做的事情。对此我的理解是,从造车到完成比赛,迈尔斯已经完全爱上了他驾驶的赛车,他希望在最后时刻所有荣光归属于这款赛车,自己甘愿做她的配角,所以他即便与冠军奖杯失之交臂,也没流露出太多遗憾。对他来说真正值得遗憾的是,这台车本可以更快,却没能在世人面前尽情展现真正的实力。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主角们才会在勒芒耐力赛结束之后又去对车进行极限测试,于是有了那场意外。本片的父子情部分从一开始就让我联想到年初上映的《飞驰人生》,果然两部戏的主角最后也驶向了同样的终点。二者最大的不同是,《飞驰人生》里腾格尔饰演的大哥是个真性情的汉子,品格比虚伪的美国财阀老板强上百倍。
其实我更希望看到影片随着勒芒耐力赛结束而落下帷幕,那样的结局只是淡淡的遗憾,对我来说虐心程度刚刚好,非要把主角之死拍出来,就有刻意煽情之嫌。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先是在大银幕上杀死了金刚狼,如今又杀死了蝙蝠侠。我印象中上一个这么干的人好像还是诺兰。
“魔鬼筋肉人”克里斯蒂安·贝尔刚刚才为出演《副总统》而增重,拍完电影又减肥去拍了《极速车王》,太敬业了。
贝尔长期为了拍戏增重、减肥,外国网友甚至写了一条洋葱新闻调侃贝尔:贝尔为出演《沙丘》中的沙虫增重41万斤。
《极速车王》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相信看完电影的观众都会为这个故事感到相当震惊,会好奇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编的。
其实这些看起来有点“假”的故事并非杜撰,电影中很多事情都真的发生过。
历史上真的发生了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事,但他遭到了拒绝,并且被恩佐·法拉利羞辱,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组建自己的车队参加勒芒比赛。
1966年的勒芒,福特真的包揽了前三名。
原本肯·迈尔斯都赢定了,福特高层却做了一件很卑鄙的事:要求他放慢速度和另外两名赛车手同时到达终点线。
肯照做了,然而勒芒却宣布冠军是迈凯伦。
这件丑闻轰动了整个赛车界,一度成为赛车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我查了一下,1966年勒芒冠军是迈凯伦和Chris Amon。
三个人同时到达终点线,另外两个都是冠军,唯独肯不是,真的太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迈凯伦全名布鲁斯·迈凯伦,他正是超跑品牌迈凯伦的创始人。
如果不是福特高层的无理要求,肯将是史上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
“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是什么概念呢?
这一殊荣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任何人达成,可想而知它有多难实现。
肯原本是最接近这一殊荣的人,可惜因为个人恩怨和官僚主义没能实现。
勒芒比赛结束2个月后,肯就在测试赛车的过程中遇难,也许第二年、第三年他有机会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荣誉,但他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离开了人世,太遗憾了。
他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之外,也是一名优秀的赛车设计师,许多赛车手都驾驶他设计的赛车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比赛的冠军赛车都是他和谢尔比设计的福特GT40。
迈凯伦参加了1965年勒芒,但是连名次都没有。为什么他能成为1966年勒芒冠军,除了该感谢肯放慢了速度,也该感谢肯和谢尔比将赛车改造得更加完美。
《极速车王》并没有为了增强戏剧性而过度夸大肯的经历,影片的真实度还是很高的,将1966年震惊赛车界的丑闻进行了高度还原。
谢尔比也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经历的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肯。
他7岁就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大半个童年都在床上度过。
他长大后却成了专业赛车手,赢取了F1、勒芒等大赛的各项大奖,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记录。
由于他有心脏病,所以参加比赛的时候把药压在舌头下来缓解胸痛。
1959年,他因为身体问题告别了赛车手,退居幕后做了汽车设计师和赛车设计师,为汽车行业和赛车行业做出大量贡献,比如他设计的福特GT40赢得了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甚至在1966年勒芒包揽了前三名。
电影中勒芒比赛之前肯和谢尔比的对话让人很感动。
肯:你怎么还没睡觉?
谢尔比:我又不用开车。
肯:那太可惜了。
谢尔比:如果我也要开车的话我们就不能组成这么棒的车队了。
赛车手固然重要,团队同样很重要。
肯和谢尔比是个王牌组合,缺了谁都不行。
1961年,谢尔比写信给英国CA“给我一个车身,我给他安上福特的引擎”,又写信给美国福特“给我一台引擎,我可以把它按在AC的车身上”,就这样空手套白狼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Cobra。
1990年,67岁的谢尔比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还去借了一个肾脏,还没有完全适应器官就去参加了人生最后一场比赛,还差点打破Viper(道奇蝰蛇)的圈速记录。
电影中谢尔比的经历显然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很小一部分,真希望马特·达蒙能去拍一部谢尔比的传记片。
接下来我们聊聊电影。
肯和谢尔比都是赛车界的传奇人物,不过影片的主题并不是宣扬他们多么多么厉害。
也许你一看到开头就会猜这又是那种千篇一律的主角成功夺冠的电影,但恰恰相反,他们输掉了1966年的勒芒。
打败他们的是比他们更优秀的赛车手吗?
不是,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
谢尔比多次强调,赢得冠军不只是砸钱那么简单,你不能靠官僚系统来赢得比赛,正如区区一份文件都要经过20多个人才能到亨利·福特的手中。
肯和利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利奥说了他的身份是福特副总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结他、讨好他,然而肯非但不这么做,反而直言不讳地说出这辆车的缺点,还给了利奥改进的建议。
利奥是福特公司的二把手,他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和其它人一样对他拍马屁,让他感到很不爽。
恰好肯又是代表福特参赛的赛车手,这让利奥找到了报复他的机会。
也许刚开始利奥并不是非要置肯于死地,他只是想让肯和其它人一样对他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是肯天生就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不愿意圆滑处世,他只想遵循内心。
利奥眼看肯并不服软,他不能用赛车战胜肯,所以一定要用地位和权力打倒肯。
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利奥身为福特副总裁他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所以他各种公报私仇,各种刁难肯,太狠了。
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
也许赛车领域离我们很遥远,但肯和利奥之间的故事一定让你感同身受。
即便你不是赛车手,你也一定体会过公司里“你不谦卑低头,上级就要敲打你”的腐败文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最后只能选择隐忍。而我们越隐忍,上级就越耀武扬威,越想试一试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从而恶性循环。
恩佐·法拉利拒绝被福特收购,是因为他不认可福特公司那种要求赛车手服从命令的理念。
利奥不敢承认福特公司的理念不对,也不敢和亨利·福特对着干,他只会说亨利·福特想听的话,所以说恩佐·法拉利耍了他们,说他根本没打算把公司卖给他们。
正如肯所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讨好自己的上级。他们虽然讨厌自己的行为,但他们更讨厌、更恨像你这样的人,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因为你与众不同。
当初肯提出福特野马的缺陷,然而利奥只想听好话,对于人们的批评他根本听不进去,这和亨利·福特听不进去恩佐·法拉利的话是一样的。
利奥对亨利·福特毕恭毕敬,也要求别人也这么对他。
但是肯不这么对他,所以利奥就要给他穿小鞋。
1965年勒芒,利奥随便找了个理由剥夺了肯参赛的资格。
结果就是福特惨败,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奥还是不允许肯参加勒芒,迫使谢尔比以他的公司为赌注换取让肯参赛的机会。
如果肯在Daytona夺冠,福特就允许他参加勒芒;
如果肯没能在Daytona夺冠,谢尔比就把公司送给福特。
Daytona比赛过程中,利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车手的选定、速度、战略的规划,甚至连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是我们决定。
这就说明福特根本不适合赛车,他们只想着怎么控制赛车手,怎么让赛车手服从命令,这和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到底你是赛车手还是肯是赛车手?
典型的一群业余人士去指挥专业人士。
他们要求肯不能超过6000转,这个规定严重限制了肯的发挥。
幸亏谢尔比违背了命令,允许肯踩到7000转,才让肯夺得了冠军。
勒芒比赛时利奥再次这么做。
肯破了圈速记录,所有人都很高兴,包括亨利·福特,唯独利奥表现得很失落。
甚至说:肯不能把车开得那么快,这不在计划之中。
眼看肯即将夺得冠军,利奥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让他再也不能参加SCCA和FIA比赛。
最阴险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辆汽车同时到达终点线,冠军将会属于迈凯伦,所以他用“团队精神”“福特三兄弟”之类的话欺骗谢尔比和肯。
很多导演拍电影喜欢把主角这边拍得伟光正,把对手拍得阴险狡诈、卑鄙无耻,通过贬低对手来捧高自己。
而《极速车王》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层自私、虚伪、世故。
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
为什么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遭到拒绝?真的是因为菲亚特出的钱更多吗?
其实恩佐·法拉利本来都要同意被福特收购了,但是恩佐·法拉利发现他的理念和福特不合。
他问福特员工艾柯卡:如果我想参加比赛,但是福特不同意,那么该听谁的?
艾柯卡说,那么福特不会同意他参加比赛。
正是这种理念让准备签字的恩佐·法拉利反悔了。
恩佐·法拉利想被真正热爱赛车的公司收购,但是福特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他们要的不是肯这样的赛车手,而是听话的赛车手,这和体育精神是相违背的。
事实证明恩佐·法拉利并不是小题大做,他提的问题和艾柯卡的回答,在电影中频频出现。
肯明明是很优秀的赛车手,利奥却至始至终都和他过意不去。
肯和谢尔比遭到亨利·福特、利奥的百般阻挠,最终发生了轰动赛车界的巨大丑闻。
恩佐·法拉利自己就是赛车手,所以他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
而亨利·福特就是一个商人,谢尔比带他飙车直接就被吓哭了。他和利奥都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用肯的话来说就是“卖车的就是卖车的”。
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
而49岁的亨利·福特(只比肯大1岁)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才回来。
种种细节都表明恩佐·法拉利才是真正尊重赛车,亨利·福特和利奥只是商人罢了。
法拉利才是追求完美,福特只是卖车的。
电影的片名叫《福特VS法拉利》,虽然最后福特的赛车手战胜了法拉利的赛车手,但是福特精神真的战胜了法拉利精神吗?
利奥并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他只知道他是副总裁,所有人都应该跪舔他,否则他就要整你。
他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升迁,丝毫不关心赛车手、设计师的辛苦付出。
他和肯有个人恩怨,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欺骗肯。
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
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以前的运动、体育题材的电影总是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局是主角夺冠了,所以近几年这类电影逐渐开始不强调夺冠了,很多电影最后主角都没能夺冠。
主角没能夺冠确实不够完美,但这种不完美恰恰让影片更加真实。
影片传达的价值观也很正确: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
正如比赛结束后,谢尔比说:我根本就不应该跟你说减速的事。
肯却说:你承诺给我的是参赛的机会,不是胜利的机会。
当然,“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的前提是你已经尽力了。
如果你尽力而为,即便没能夺冠也虽败犹荣。
但是如果你因为没有尽力而错失冠军就很遗憾了。
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你保留实力的理由,因为人们从来不会记住第二名的名字。
任何一场比赛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也许这就是最后一场比赛了。
1960~1964年的5届勒芒比赛,法拉利拿了4次冠军。恩佐·法拉利花光了所有的钱来追求完美,最终宣告破产。
恩佐·法拉利并不在乎金钱,而亨利·福特和利奥为了面子、金钱、私心不惜违背体育精神。
假如肯和谢尔比的老板不是亨利·福特,而是恩佐·法拉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11月13日全德点映,经典好莱坞剧情加真实赛车历史复刻。
- 名字虽是Ford vs. Ferrari,但福特/法拉利外/Shelby都是配角,主角其实是Ken Miles——一直误以为其扮演者是Jim Caviezel:只见《谍影重重》的伯恩和《疑犯追踪》的李四——一个专杀人一个专打腿的资深特工人近中年,喘着粗气扭打在一起不分伯仲...
- 故事背景:福特选择以赛车为切入点,在战后婴儿潮中将品牌年轻化,福特二世祖欲收购法拉利,最后被意大利人放了鸽子,二世祖决定给意大利人点颜色瞧瞧
- GT40的原型来自Lola,初期整合并不成功,问题集中在气动,冷却,Colotti变速箱和倍耐力轮胎,后两者直接流用自法拉利,结果和美式引擎的大扭矩特性完全不匹配,1964年跑得稀烂,原班人马出局,Shelby接手。电影只交代原型车来自英国
- Shelby接手后基本上把整车重新设计了一遍,换装7升nascar引擎,因此福特和法拉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之间的竞争:大排量低转速高扭矩vs.小排量高转速低扭矩,在那个没有序列式变速箱的年代,前者在减少换挡次数的同时也减小了犯错概率
- 到1966年二世祖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下令必须夺冠:亲自莅临摇旗,以13辆车的人海战术参赛(最后仅完赛3台,不过是前3),车辆分配给多支车队彼此竞争,最后二世祖还告诉Shelby自己已经做好了牌子,上书"福特赢得1966年勒芒"
- Ken Miles本来可以成为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在同一年里同时赢得Sebring/Daytona/Le Mans的人,无奈福特要求三车同时冲线被迫减速,ACO解释是McLaren车组发车靠后,总里程最长拿夺冠,但照片显示冲线时黑色#2已经在#1前面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剧情安排了个小人背锅
- Ken Miles在测试GT40 MKIV原型车时在200mph的事故中殒命,电影符合史实。也许像昆丁的《好莱坞》一样虚构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也只有昆丁敢这么拍
- 片中美国精神的代表Ken Miles其实是英国人,还带着伯明翰口音,这真的很MAGA...
- 片中美国精神的象征,福特第一款勒芒冠军赛车(GT40)是英国人开发的(Lola),最后一款勒芒冠军赛车也是英国人开发的(multimatic),这也非常MAGA...
- 福特GT40以勒芒4连冠终结了之前法拉利的6连冠,时至今日法拉利再没拿过勒芒全场冠军,甚至90s如日中天的333SP到了勒芒也像被诅咒了一样
- 这片子花样黑意大利人在意大利能上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说说这部电影。
二刷,《极速车王》在大银幕上绝对是值得再看一遍的,不为别的,被称为“地狱驾驶”的残酷耐力赛中的爆棚赛道效果,轰鸣马达声,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外加最佳混音提名)认证,大银幕效果用那天空飘来的五个字来形容:谁看谁知道。
当然,除了大银幕效果之外,这部电影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地方,那就是颇具传奇性质的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风驰电掣的竞技之下,2家汽车公司的对决、2个男人的情义、1个不可能的冠军。
我认为《极速车王》与几年前那部《极速风流》,是最好的赛车电影,二者不相伯仲。注意,俺这里说的是赛车电影,那些非竞技类的飙车电影,请不要算进来。所以下面就敞开了与大家聊聊这部电影,从现实赛场到电影感受,说说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一个与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和WRC(世界拉力锦标赛)并称为世界三大汽车赛事的比赛。
1966年的勒芒,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赛场之外的福特VS法拉利;
福特汽车,发明了汽车生产流水线,革新了汽车工业生产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在赛车领域,在电影故事发生的年代,可不是谁都能与法拉利车队叫板。
因为大众级汽车与赛车二者之间并不是同一概念。因为赛车相较于普通汽车追求的稳定性的特色,赛车强调的是竞技,除了稳定性之外,对动力、油耗等有着极大的要求,说白了,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汽车综合实力的最高体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活用汽车与赛车之间的差异,大致等同于民航客机与战斗机之间的差异,一个追求稳定,一个强调指标。但无论哪种汽车,不断更新换代、参与各种比赛追求大奖的终极目的,一言蔽之,就是为了“卖车”。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当时被称为“红魔主场”,自从法拉利250TR58于1958年夺冠之后,1960年至1965年法拉利不同型号的赛车蝉联冠军,这里就是红色的天下,法拉利在这里夺冠就跟“串门一样简单”,当时这项赛事就已经变成了“打败法拉利”为主题的比赛了,就跟现在各国选手挑战中国乒乓球队一样。
但与之对应的,就是法拉利厂商尴尬的处境,因为赛车太烧钱,法拉利超跑也相对小众,靠卖超跑、赛车拉赞助的钱,来养活赛车研发团队,这条路被法拉利越走越窄。
反观福特,在同期可谓“如日中天”。
电影中出现的那位“福特”,是福特二世(Henry Ford Ⅱ),他接过公司的时候,因为战争的原因福特公司几乎要破产了,这位公子二代,展现出卓越的经营能力,凭借一己之力扭亏为盈,并在1960年代迎来10年黄金时期。
缺钱的法拉利,急需打入欧洲赛场的福特,二者一拍即合,但这桩几乎天作之合的联姻,最后确实崩了。这一点电影展示的很清晰。虽然《极速车王》中福特的形象较为负面和官僚,但究竟是电影艺术二次加工,还是真实情况就那样,咱们暂时不做论断,还是以电影为主。
只有一点可以确定,比起看上去很美好的宏图前景,官僚作风的福特,桀骜不驯的法拉利,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这么简单。
这也成了电影最大的突破口之一,用句俗话来说,世间安得两全法。那些看上去两全其美的事情,偏偏并不是如大家想象的那样,而一些木已成舟、板上钉钉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这是《极速车王》最现实的地方,从车队对决,过渡到车队背后的人物身上,是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也是纯真热血与金钱物欲的24小时战争。
“细雨初降,乌云悬垂在法国乡间起伏的道路上,黄昏微光穿透云层散落在三台飞奔的流线造型跑车上,它们以凯旋的姿态先后冲过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终点线。”
这是1966年福特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之后发布的新闻稿开头,是不是很有意境?一场赛道酣战的结局,过程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
本片的导演詹姆斯·曼高德是一位很有情怀的导演,从他的《决斗犹马镇》和《金刚狼3》中就能看出,他很擅长刻画角色,擅长营造冲突,也很念旧old school。
所以这部“Ford v Ferrari”,在看之前我就知道肯定是要“写人”的,且几乎确认其为《极速风流》式的双雄对决,但我想错了,写人不假,但没有料到是这种形式。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类似的观点:小弟看竞速类型的电影,无论是如本片这样的赛道竞技,还是如《速度与激情》那样的公路飙车,我都能看出武侠片的感觉。
集胆魄与魅力于一身的车手,就像大侠;各式的赛车就是他们手中的武器,在高速的赛道上的对决就是高手们的华山论剑,而赛场之外整个世界,就是整个江湖,赛场上的快意恩仇、一入江湖岁月催的感慨,以及赛场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现实,在这个故事体系和人物塑造下,显得尤为突出。
时间回到上世纪60年代,被法拉利摆了一道的福特,显然咽不下这口气,决定要一雪前耻,打击法拉利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勒芒赛道击败对方,但这谈何容易。
★首先,在欧洲赛场上,福特充其量算是外力势力,更不要说已经连续五年蝉联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法拉利,这项赛事对于人家来说几乎是主场。
★其次,欧洲几乎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GT级别赛车和车手。单纯的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几乎没有欧罗巴大陆以外的车子问鼎殊荣。而且在这项“击败法拉利”的赛事上,宾利、阿尔法-罗密欧、布加迪、捷豹、梅赛德斯-奔驰、阿斯顿-马丁、玛莎拉蒂...福特面对的全明星对手何止是强悍,凭什么是你?
这里就有点《灌篮高手》的味道了,福特挑战法拉利,就像湘北击败山王一样,充满着不可思议。
马特达蒙扮演的美国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是一位在赛车方面很有远见的人,但出于身体原因被迫退役后,转而找了份汽车制作和销售的工作来做,通俗的讲,这是一个退出江湖的人。
但这位设计师素有“疯子”之称,让福特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击败法拉利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而谢尔比的“筹码”依靠的则是出生在英国的天才赛车手肯·迈尔斯,也就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饰演的这位脾气古怪却拥有着超高水平的机械工程师,同时也是福特GT40的驾驶员和试车员,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成功了。
可以看出,谢尔比与迈尔斯,一个疯子一个天才,大致等同于湘北队的流川枫和樱木花道,他们之间不断摩擦火花,但志同道合,最终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击败山王(法拉利)。
假如电影按照这么发展的话,那就是单纯的竞技大片了,但《极速车王》的矛盾之处,就在于这里,来自人性复杂的商战与油渍飞舞的赛道之间“相撞”。因为比起赢得比赛,两位天才在场外要应付的,不亚于赛道内的风驰电掣。
从一开始,偏执的车手、疯子设计师,就与福特的高层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福特二世授意谢尔比负责勒芒赛事的任务,但却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这就是影片的巧妙之处,在资本主义官僚和工人阶级英雄之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鸿沟,从而形成了类似武侠小说中,官府鹰犬与江湖侠客之间的对弈。
这样一来,这部电影的故事,就超出了《灌篮高手》的提纲了,毕竟漫画里,并没有显示安西教练建队方针与校领导之间的冲突(倒是在全国大赛里,丰玉教练北野的支线里有着类似的故事)。
该片更像《笑傲江湖》里的世界。挑战法拉利的福特,就像去围剿日月神教的五岳剑派一样,充满了尔虞我诈,而我们的主角,大致等同于令狐冲、曲洋、刘正风这样的不羁之士。
众所周知,《笑傲江湖》的世界是充满了江湖内外的势力隐喻的,五岳剑派和日月神教可以看做两个世界的对抗。同样,处于不同大陆,经营方式都有所不同的福特与法拉利,也是如此。而不同理念和模式的对抗。最大的特点和规律就是,不激进的被激进的排斥,极端的被更极端的淘汰。
片中的极端人士就是两位主角,这两个人对组织的理念已经产生了不认同的态度,同时也被组织或明或暗的边缘化,谢尔比在福特体系里,当时已经说不上话了,而迈尔斯几乎被抛弃。
他们大可离开这里,但他们无法抛开赛车以外的东西,想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最为愉悦的世界里,就必须身不由己,正是他们的激进,通过不懈努力成就了“福特GT40”这只超级怪兽,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场景,就是谢尔比说服亨利二世的那场戏中,没有多费口舌,而是把后者肥硕的身体塞进了狭小的驾驶舱内,带着老板兜了一圈,把这位感动(吓)得老泪纵横,以父之名,促成了谢尔比带队、迈尔斯开车,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是典型的“文戏武唱”,大侠身段,场内风驰电掣的飙车,场外火星四射的飙人,颇具江湖的风范,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极速车王》像武侠小说的原因。
在武侠小说中,迈尔斯就是传说中的“武痴”,眼里只有武道,其他一切不顾,是“不成疯魔不成活”。而谢尔比,则相对重情重义,更懂得世界的驳杂,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是武侠大师古龙创造的,《三少爷的剑》中燕十三说过,《楚留香传奇》里楚留香说过,然后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李寻欢也说过。
《极速车王》里这幅逆袭大戏里,塑造了如《笑傲江湖》一般的错位江湖,但对于角色而言,更像古龙式的。
起初,我想将谢尔比与迈尔斯比作笑傲江湖里的曲洋与刘正风,比较都是与体系格格不入的,但二刷之后,感觉他们的人设,更像古龙笔下的英雄,比如李寻欢与阿飞。
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孤独。
李寻欢,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他重情重义,驰骋江湖多年,体会了太多人间疾苦;阿飞,天下第一快剑,坚定不移,眼中只有武道,宁愿和狼打交道也不愿和虚伪的人打交道。
谢尔比与迈尔斯的关系有点像李寻欢和阿飞,迈尔斯认识谢尔比是一生幸事,而希尔比发现“武痴”迈尔斯,也找回了最快乐的时光。
而这部电影对二者的友情刻画,其实并不是很多,但让人感同身受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两个彼此欣赏彼此信赖有着共同梦想的同道中人,他们的友情之所以让人心潮澎湃,是因为突破了世俗的界限。
《极速车王》的故事体系,其实就是讲了一个反常规的逆袭过程,赛场菜鸟福特击败红魔法拉利,当所有人都站在福特这一边时高呼逆袭,却发现实际上本质还是资本的博弈,是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如此一来,两个为了纯粹的精神共鸣惺惺相惜的人就显得格外高尚纯洁,而返回头来说,他们彼此又是孤独的。
说白了,但赛车竞技离不开金钱博弈,在荣誉的背后,这项运动几乎就是为“卖更多的车”而存在的。但在这样激烈且危险的赛事中,我们仍然能看到热血和纯真在金钱重压之下的瞬间绽放,大概是赛车的危险系数和不断挑战的竞争,让侠客们冷却多时的血,再度热了起来。
就像迈尔斯破纪录之后,看台上的恩佐·法拉利对他脱帽致敬,迈尔斯则点头回应。
而当迈尔斯出事之后,谢尔比继续卖车,被迫去给富人们说着点“吉祥话”,这样的结局让人感慨。假如谢尔比与迈尔斯在法拉利旗下的话,是否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可惜事实没有假如,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江湖是热血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也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挚友喋血黄沙,自己只能十年面壁;江湖最终是孤独的,为了当初的承诺,宝剑出鞘,至死方休……
李寻欢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那是多么寂寞。
《极速车王》这个项目我很早就听说了,最早是由《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导演杰森·凯勒写了剧本,但没能拿到导演职位,福斯打算让《盗火线》的迈克尔·曼执导(好像老曼还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可惜这位一味地钻研数字摄影而走火入魔,连砸了几部大片,也就没机会执导该片了(不过本片还是保留了迈克尔·曼的制片人席位)。
后来该片选定的导演,就是《遗落战境》《创战纪》的约瑟夫·科辛斯基,故事也重写,科辛斯基这个局攒得非常不错,男主角是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福斯高层非常看好,结果一核算,发现超支了,只能忍痛放弃。
如今的詹姆斯·曼高德,采用的是最早杰森·凯勒那个剧本,以一个在预算内的成本,拍成了引人入胜的巅峰对决。
詹姆斯·曼高德。没听说过?没听说过就对了。他是好莱坞少数实力大于名气的导演,而且是稀有的全类型导演之一。
犯罪剧情片《警察帝国》,文艺片《移魂女孩》,爱情喜剧片《穿越时空爱上你》,心理惊悚片《致命ID》,音乐传记片《与歌同行》,西部片《决战犹马镇》,动作片《危情谍战》,漫改片《金刚狼》第二、三部。以及是为歌舞片《马戏之王》完成补拍,据说拍了不少。
我之前在一篇写已故导演乔·舒马赫的文章里,称老乔为“杂家”,说明这个导演什么都能拍,但没啥特点,作品质量参差:
但同样是什么都能拍,曼高德显然比老乔强一点,就不能用杂家来形容了,他显然无法达到“全才级”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样的高度,比起另一位全类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他也缺乏点特色,总之詹姆斯·曼高德是标准的“匠人”型导演。
他可以自己写剧本;经常和一线明星合作,而且能为明星提供发挥空间:安吉丽娜·朱莉通过《移魂女孩》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瑞茜·威瑟斯彭通过《与歌同行》获得最佳女主。他的作品很少犯错,缺点是缺乏个人印记。
这里搬出木桶理论,短板固然重要,但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了你的上限,说白了你是不是大师。詹姆斯·曼高德没什么短板,但“长板”对于他来说,是否是大师我不敢断言,但从《极速车王》乃至《金刚狼3》这一趟下来,这位导演绝对观众值得铭记。
WX: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WB:乌鸦·火堂
本片改编自A.J. Baime的<Go Like Hell: Ford, Ferrari, and Their Battle for Speed and Glory at Le Mans> ,Amazon可以买到电子版
1. Lee Iaccoca没有在1963年去Maranello参与收购Ferrari谈判,谈判由Ford资深副总裁Don Fryer亲自负责;
2. Enzo Ferrari因为Scuderia Ferrari的控制权拒绝被Ford收购并羞辱了Henry Ford II,唯一被证实的羞辱内容是Enzo称Hank the Deuce一辈子比不上Henry Ford,其余的都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二次创作;
3. Ford收购破产后尽管一直有流言称Ferrari把Ford作为与Fiat抬价的资本,但Fiat直到1965年才开始入股Ferrari,到1969年才获得50%的控股权;
4. Carroll Shelby在GT40项目之前好几年就开始与Ford合作了,1961年的AC Cobra就搭载了Ford的V8引擎—Shelby一开始找的是Chevrolet,但是Chevy因为害怕给Cobra供货会影响自家Corvette销量拒绝了;
5. 有证据表明Henry Ford II确实试乘过Ford GT40,但肯定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头盔都不带穿着西装皮鞋就被Shelby拉走飙车了;
6. Ken Miles参加了1965和1966两届24 Heures Le Mans,其中1965年因为变速箱故障退赛,和他驾驶同一台车的队友正是第二年抢走他冠军的McLaren创始人Bruce McLaren;而1965年的比赛也是他儿子Peter Miles唯一现场观战的Le Mans赛事;影片里Miles坐在收音机前听完1964年Ford GT40因为变速箱和刹车故障全军覆没之后直接跳过了1965年的比赛;
7. 因此Ford内部,尤其是高管Leo Beebe拒绝Miles参加比赛的情节也是艺术加工出来的,尽管Miles和Shelby确实因为理念和性格问题让Ford很多人觉得难以相处;Shelby或者Ford也从未有Miles必须赢下Daytona来换取Le Mans参赛资格的说法;
8. 所以Miles和Shelby在草坪上一顿打戏也是编剧的二次创作;
9. Leo Beebe在本片被黑的体无完肤,Beebe与Shelby的对手戏很多是根据John Wyer与Beebe的冲突改编—在Aston Martin作为车队经理与Shelby一同赢下1959年勒芒的Wyer是1963-1965年GT40项目的负责人;Beebe在12 Hours of Sebring也没有对着Miles幸灾乐祸;公关专家Beebe确实在Henry Ford II默许下下达了三台GT40同时撞线的要求,而Carroll Shelby也接受了;
10. Enzo Ferrari并没有出现在1966年24 Heures Le Mans现场。在1955年和1956年接连失去了旗下最出色的车手Alberto Ascari和长子Dino Ferrari之后Enzo的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几乎从不去比赛现场指挥观战—法拉利的车手们多次抱怨如果Enzo能够到场会更好地鼓舞车队的士气。
“我想试试F1赛车,不是为了拿大奖,而是想看看它到底什么样,一定很好玩!”
当肯·迈尔斯说出这句玩世不恭的话时,或许没有料到,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成为F1赛车世界的无冕之王。
1966年,在迈尔斯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之前,已经获得同年“赛百灵12小时耐力賽”和“代托纳24小时耐力赛”冠军。如果他能够在勒芒赛中,击败连续五年卫冕冠军的法拉利车队,就会成为赛车史上唯一一个同年斩获三大世界级耐力赛的超级冠军。
事实上,他的确赢了,两次打破勒芒最快圈速纪录,将无数顶尖赛车手远远甩在后面,第三名甚至落后他整整12圈。
然而,他也的确输了,不是输给速度,也不是输给车技,而是输给黑幕和丑闻。
将在本周五上映的电影《极速车王》,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传奇车手肯·迈尔斯,将这段功败垂成的著名往事搬上大银幕。影片荣获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最佳音效剪辑奖,如此出色的音画效果,唯有在电影院才能身临其境——
当耳边炸开F1赛车发动机的轰鸣时,我们将在急速飙升的肾上腺素中,感受时速320的狂野与浪漫。
如果说,一个人的才华决定了他获得成功的下限,那么,他的性格也许就决定了他取得成就的上限。
在电影开始时,肯·迈尔斯已经45岁,靠着自己组装的名爵赛车,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赛事,也算小有名气。然而,由于他愤世嫉俗的个性,往往在为人处世中率性而为,得罪了很多人,也失去了很多机会。
所幸,有一个人深知迈尔斯的赛车才能,并且尽心推动他走向自己的巅峰,这就是电影的另一位主角卡罗尔·谢尔比。
讽刺的是,当谢尔比向保时捷车队的负责人竭力推荐迈尔斯、为他和善的性格打包票时,迈尔斯正跟美国赛车俱乐部比赛的检测员大吵大闹,合作的事也不了了之。
谢尔比身为迈尔斯的好友,压着火气,诚恳规劝迈尔斯别再犯浑。回应他的,却是迈尔斯扔来的一把扳手。
事实上,比迈尔斯小5岁的谢尔比,早已是声名远扬的“美国英雄”,他在1959年为阿斯顿 · 马丁车队夺得了历史上唯一一次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的全场冠军。然而,先天性心脏病让他无法继续高强度的赛车手生涯,年仅37岁便不得不退役,创办了著名的谢尔比美国汽车公司,可谓名利双收。
此时,迈尔斯经营的车行入不敷出,倒闭以后难以养家糊口。谢尔比再次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让迈尔斯作为工程师和极限试车手,参与开发福特公司即将参加勒芒赛的新型赛车。
迈尔斯和谢尔比同样身为顶尖F1赛车手,他们对赛车性能和车技的理解,往往充满心照不宣的默契。当迈尔斯疾驰于赛道、准备在弯道超过对手时,谢尔比光是看着直播电视,就能精准预测到迈尔斯超车的最佳时机。
在这方面,他们二人始终处在同一个高度的思考领域,是势均力敌的伙伴,也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谢尔比没有因为先天性心脏病早早退役,而是在世界级赛道上与迈尔斯狭路相逢,那这两位赛车天才之间,不知又会产生如何惊心动魄的火花。
然而,两人之间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也往往带来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有一个场景印象很深,谢尔比受邀参加福特野马的发布会,在台上演讲时,他一直注视着人群中的迈尔斯,说了一段极为动人的话: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是真正幸运的人,因为他们做起事来不会感觉在工作,那些事让他们着迷,如果他们不去做那些事,他们会觉得脑子被掏空了。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知道还有一个人跟我一样。”
迈尔斯听到这里,慢慢摘下了墨镜,也静静注视着台上的谢尔比。这一刻,无论是迈尔斯还是银幕前的观众,都明白谢尔比口中的这个人,就是跟他一样视赛车为生命的迈尔斯。
因此,当谢尔比接着说出“他就是亨利·福特先生”时,迈尔斯大失所望,立刻转身离开。他失望的原因,并不是谢尔比没有当众提到他,而是因为,他认为谢尔比成了拍着福特总裁的马屁、用阿谀奉承来换得一点好处的那种人。
像迈尔斯这样眼里揉不得沙的人,当然对此不屑一顾。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谢尔比收敛心性、种种不得已的妥协和圆滑,是为了让这个团队、让迈尔斯在赛车之路上走得更远。
毫不意外,迈尔斯再次得罪福特高层以后,失去了代表福特车队参加勒芒赛的资格。
这款将来赫赫有名的福特GT40赛车,是谢尔比和迈尔斯的得意之作,每一个零件、每一处改进都包含着他们的心血。
可想而知,当迈尔斯得知自己没有资格驾驶它驰骋在勒芒赛道时,会有多么失落。
谢尔比当然能够明白他的心情,亲自与亨利·福特交涉,力荐迈尔斯代表福特参加“代托纳24小时耐力赛”,如果他夺冠,就必须让他参加勒芒赛;如果他输了,福特公司将获得谢尔比美国汽车公司的所有权。
这注定是一场豪赌,如果谢尔比不是对迈尔斯的才华有绝对的信心,又怎么会将自己半生的创业成果孤注一掷?
讽刺的是,能够带领福特击败法拉利的天才车手,要靠心机和手腕才能取得参赛资格;口口声声不惜一切代价夺冠的福特总裁,看了一会儿比赛就跟美女坐直升机去享用晚餐;大权在握的高级执行副总裁,算计着如何让比赛结果帮助自己的升迁……
如此种种征兆,或许早就预示着1966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不仅是顶尖车手代表各大汽车厂商之间的对决,也是单纯追逐赛车梦想的车手与精于市侩的商人之间的对决,酝酿着黑幕与丑闻的气息。
在这个时候,谢尔比已经做了能够做的一切,他把选择的机会完全交到迈尔斯手中。
电影中的这一幕非常动人,迈尔斯坐在疾驰的GT40中,看着空无一人的赛道,开心地大声唱歌,他已经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这个时代。随后,他悄无声息地流泪,以往总是谢尔比在为他兜底,为他承受了太多压力,这一次,该换过来了。
迈尔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无比艰难的选择。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比赛之后,仅仅过了两个月,迈尔斯在加州的赛道上试驾福特新车时,不幸失事意外身亡,享年47岁。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宁愿死在赛车上也不愿意得癌症”,没想到一语成谶。
正如谢尔比在演讲中提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是真正幸运的人。从这方面来说,迈尔斯是幸运的,他始终用一种饱满的激情,心无旁骛地追求赛车梦想。更幸运的是,在他追逐速度的巅峰之旅,能够遇到谢尔比这样互相扶持的知己。
我一直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曾经如何活过, 肯·迈尔斯已经证明了这点。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