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2006

HD国语

主演:吴彦祖,尹子维,连凯,陈子聪,谷祖琳,张学友,黄贯中,恭硕良,杨千嬅,谢霆锋,莫文蔚,卢巧音,房祖名,冯德伦,成龙,何超仪,李尚义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6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2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3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4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5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6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3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4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5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6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7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8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19四大天王200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四大天王200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吴彦祖、连凯、尹子维、陈子聪成立了一个名叫Alive的乐团,准备在乐坛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他们在访谈中收获了前辈极为尖锐的真知灼见:张学友坦言,技术包装害了唱片业,很多资质差的歌手也在浑水摸鱼;黄贯中表示,踏实创作的人越来越少;谢霆锋直言,唱片公司并不尊重歌手的意见;卢巧音暗讽狗仔队总是无理取闹……总之,很多人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乐坛的症结所在。事实也证明alive乐队的成长之路荆棘密布,先是主打歌曲被盗,在网上免费下载,其次是媒体总是挖空心思找他们的绯闻炒作,第三是公司对他们的包装越来越一厢情愿,第四是学舞不精,彩排偷懒,演唱会忘词等糗事,显然这支乐队距离他们的梦想越来越远……  吴彦祖凭借此片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剧场版假面骑士时王OverQuartzer专钓大鳄粤语地雷英雄传超速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花为媒太阳系的奇迹德古拉2013滚动的钢蛋威尔和格蕾丝第十季换心爱结板板兄弟之大电影与歌同行黄金揭秘时间无形的枷锁星际大逃亡最美马拉松霹雳大将军铁钩船长庞贝 尘埃落定黑日追击苦果猎魔人 第三季五路追杀令2:刺客舞会遇见你之后2022诱人小恶魔百灵潭 cp乱炖版天空市凶案 第三季双星赶月英雄小八路深入全球最难熬的监狱第五季安娜·妮可·史密斯:花花公子女郎死亡真相阿克巴大帝怪人出街锦城春色阳光凶猛2013真女有形青簪锁三千锦绣大地神奇三公主

 长篇影评

 1 )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四大天王》:金像奖里期盼的花絮电影                □文/火神纪   寻找;尝试;挣扎;前行。   可是往往到了最后,我们才发现;   自己并不知道我们所要的以及所追寻的,   到底是什么。            ——火神纪。题记。

  这是一部比较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而不是大屏幕。或者说,这应该是某个电视台上的八卦节目而不应该是一部电影。至少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固执地认为。   是不是任何的影像经过了剪辑处理之后,都可以被称之为电影呢。在看这部《四大天王》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一个疑问。这也许是我所看过的电影里最不像电影的一种电影形式,整部电影都用那种跟踪访谈的形式剪辑而成,有的镜头甚至用了一种针眼镜头的那种偷拍的拍摄方法。于是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有这样的一种错觉,我并不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仅仅只是在看某场show的制作花絮或者某个DV爱好者和朋友间的游戏。   在整体上来说,把这部时长83分钟的电影当成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感觉到惊喜的。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曾见过这样的电影方式,而是没有见过一部从头到尾都在不停地用跟踪访谈和动画这两种方式相互切换而剪辑成的电影,跟踪访谈代表了现实里所发生的一切,而几段动画代表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两种简单的方式是合成了这部电影最基础的两种电影方式。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要在这样的方式里讲述一个有构架的故事,也许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因为有着若隐若现的故事构架,因为有发展着的情节,因为有些地方是作者自己杜撰出来的,所以,加入了代表人物内心的动画进入了后期的剪接制作之后,这部作品被堂而皇之地定义为电影。   也许吧;这就是电影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有着很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最终合成了电影艺术。所以我不该去质疑这部作品的定义,就算我看的时候很是郁闷。加上前阵子吴彦祖也因为这部电影而被香港金像奖授予了最佳新晋导演的奖项,为这部作品定性,似乎已经是被公认了的。看过吴彦祖主演的很多电影,其实我很想知道当吴彦祖转换了角色当了导演之后,将给我们奉献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可以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期待值是很高的。   这部电影在望穿了秋水之后终于在今年的3月底抵达了大陆并且公映。然而,如此泛滥的跟踪访谈镜头,实在让我犯困并且大打呵欠。   用一种如此直白的叙述方式来告知我们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吴彦祖也许仅仅只是在尝试用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电影方式来给我们描绘出他所想表达的一切,如果仅仅只是如此的话,那么也许应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因为整部电影都像这样采用这种电影形式来表达的并不多见,金像奖在最佳新晋导演上的选择意味着对新的电影形式的鼓励和支持,而无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在形式上的推陈出新让我吃惊,而我所吃惊的并不是这部电影,而是吴彦祖对于尝试的勇气。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这种用跟踪访谈和动画做出来的电影形式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曾经看过了,只是似乎没有一部电影像《四大天王》这样占了如此大的比例,基本上可以用泛滥来形容了。   印象最深刻的以及对这种方式用得最恰到好处的是1994年昆汀·塔伦蒂诺和奥利弗·斯通合作的那部《天生杀人狂》。跟踪访谈、动画、黑白镜头、舞台剧等等多种电影形式的交错,以及大量快速的而且次数惊人的剪接让我看到了一场最华丽的电影艺术表演。我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天生杀人狂》,就算在题材上、基调上都相差甚远无甚关联。可是这种电影手法上的靠近,总会让我无来由地迷乱。   金像奖对这部电影的肯定以及对吴彦祖的期待给了我对这部电影过高的期待。然而,总体看下来,这部电影在那种高期待值下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更可怕的失望。   漫漫长的制作花絮。这也许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可以是一场演唱会或者一部电影的制作花絮,于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开始对这花絮背后那场演唱会或者那部电影产生浓厚的期待。然而看完的时候我被告知这并不是花絮而就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严重失望。   创意有余,可是出来的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用跟踪访谈和纪实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叫Alive的乐队从组队到找唱片公司,再到自我炒作以及接拍广告到MV再到接演大型演出到最后解散的全过程。中间加入了比如张学友、黄贯中、莫文蔚的采访让这部电影看起来亦真亦假难以辨别。这是电影的功效,或者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呢。以经录片之名杜撰一个不真不假的娱乐圈。也许,因为金像奖对最佳新晋导演所寻找的是一个更好的创意以及一部更容易引起共鸣的电影,于是,这部电影的电影手法以及其描绘的圈乐圈也就更容易得到青睐了。   用琐碎的谈话和纪实的跟踪拍摄的方式来支撑起一整个故事,这样的做法实在有些冒险。金像奖所津津乐道的,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部DV作品或者是一个乐队成长的记录花絮,而不能被称之为电影。只是因为有很多的明星在片子中露了脸,因为得到了金像奖的肯定以及用一个比较正规的电影途径来传播,也就成就了这部也许谈不上是电影的电影。   我佩服吴彦祖对尝试新概念的勇气,可是也许是因为过高的期待值,等到我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并且硬着头皮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之后,我很失望。   金像奖对吴彦祖的肯定是一种对电影形式尝试的鼓励,这也许也是近年来香港电影总是固守在原有的种种电影形式里,业内人士对于前景的担忧以及一种导向性的期盼。然而在一般影迷看来,这部电影似乎更像是一部花絮电影,或者说,是电视的一个跟踪访谈节目,扯不上电影。   我一开始从看到的海报上去猜测,我曾以为这会是一部无厘头的搞笑电影,从这点来说,这部电影依旧让我惊喜;电影里的造型也应该值得惊艳。男色时代里的一部男色电影,好吧,就且宽容些吧。

2007-04-30;丁亥年甲辰月甲午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四大天王》   ■译名:《The Heavenly Kings》   ■导演:吴彦祖(Daniel Wu)   ■主演:吴彦祖(Daniel Wu)、陈子聪(Convoy Chan)、连凯(Hoi Lin)、尹子维(Terence Yin)   ■类型:喜剧、音乐   ■片长:83分钟   ■地区:香港   ■语言:粤语、英语   ■发行:Golden Scene   ■上映:2007年3月29日

 2 ) 保持愉悦,放轻松。


这果真是部很有趣的电影。

尽管它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可它记录的却是一手安排好的情节。一切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都按照既定的剧本处理。因此它又不能算是一部正统的纪录片。而这正是它的有趣之处——我们在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的是刻意揭露的关于娱乐圈灯光下的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事情。



兴致勃勃。这是我现在的状态。
无论是等待下载等待观看正在观看乃至到观看完毕,我的兴致都十分地高昂。事实上这种关于娱乐圈报料的不费脑的片子谁都乐意在闲暇时候打发功夫。它既不像韩剧那样冗长沉闷也不像侦探片那样惊悚紧凑。它适合你在任何时候观看。

你可以很沉重地思索这电影之后反映的那些颠覆常理的情况,比如五音不全的“歌手”一样可以录制出完美的唱片,比如歌手登台要花钱请专业的歌迷到现场造势,比如娘娘腔的舞蹈师和造型师那些令人发笑的舞步和简直莫名其妙的服装设定但事实上却能制造出不少的关注等等。你同样也可以看完之后一笑了之,比如嘲笑那些不专业的歌手的要录音录制上百次才能出一首不太悦耳的歌,比如那些即将登台才最后出现的让经纪人和伙伴捏一把冷汗的歌手,又比如那些被daniel们玩弄了一把的香港娱乐圈。

影片带给观众的是发生在大家身边不多不少沾上一些边的事情。
我们可以置身事外假设事不关己。可事实上我们(至少我这个年代)还是经历过以买唱片买海报的形式追星的时期。我们大概也会很像到现场为我们的偶像的演出打气加油。然而这些都已经是过去。
我们也经历过感叹这个歌手唱歌很好,然而发现他现场唱得巨难听无比,到现在宁愿他们假唱会比较舒服的地步。

而这些过往和现在的观众的变化和需求,赤裸裸地在电影里得到了反映。
这些就是游戏规则,你接受它你就活得好。
杨千嬅这话说得再对不过。

我们就是观众,娱乐圈只是一场游戏。
尽管旁观者心态看这部片子,可我依然为尹子维和陈子聪不负责任的迟到而愤怒,为尹子维指责连凯自私而骂了句脏话,为他们讲出限制级台词而喜悦。

用这样的心态看电影,至少听着的是粤语原版,可以保持愉悦。

 3 ) 纪录片还是讽刺剧?

突然然想起写一下这部片子。

因为想到尹子维的缘故,便想随便说说这部戏的感受。这部戏耍了很多人,不得不承认,我也是被耍的那个,从开头的歌被泄露,到尹子维与吴彦祖的吵架,我都信以为真——不是说看电影时信以为真,而是他们在布这个局的时候,我就在局中!

这实在是很神奇的一个点子,冲这一点,我PF他们四个。吴想拍这部戏,连凯说不如我们就真做个组合,于是这部片子,便以一种纪录片的方式出现了。

吴说这部戏的好玩之处在于,你在看的过程中便会去猜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看了以后我真的完全迷惑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的——尹和歌迷开房是真是假?他们吵架是真是假?他们签公司被蒙是真是假?雇职业粉丝是真是假??

难得的是这部戏里,居然很难得的四个人物的个性都十分鲜明,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们做戏的台词。

印象深的台词有三处,一是连凯有些犹疑地对吴彦祖说,你,会不会觉得,我们三个有点拖累你?
吴没有说话。

第二个是连凯说,吴这个人,就喜欢控制一切。而另一个镜头里,吴说,他们太不着调了,所以我必须控制。

第三个是尹对连凯说,你一开始就是有私心的,你找吴是因为他有名气,找我是因为我会唱歌,找陈子聪,是因为你要找个人垫底。
连凯瞪目结舌——此处的瞪目结舌我将之理解为内心的不善良被人窥视到时候的手足无措。

这三句台词是很戏剧化的,但是看的时候还是让我有些吃惊。好吧,从我的角度看,连凯当初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说不定正是有这个想法呢(他的采访里也说,我觉得做这个组合可能会对我的事业发展有好处),既然他的阴暗想法都敢说出来了,我们还何必藏着掖着我们的想法呢?

因为这四个人的定位,正是如尹所说:一个会唱歌,一个有名气,一个帅,一个有话题。

骗那个女记者的那段,听说当事女记者哭着痛斥吴的不HD,导致HK传媒扬言集体封杀他们。但是现在我的后遗症是,会不会这个女记者,其实也是假的?

中间有一些故意搞出来的片段,比如夸张的舞蹈老师,比如夸张的造型师。真是讽刺的可以。

总之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片,尤其是看在导演是一直被认为花瓶的吴彦祖的份上。

说回我说到的四个人的个性,吴的角色,就是那个比别人红,因此会觉得自己是老大;尹呢,是太有个性的,放任自流;连,真的有点如他们说的有私心;而陈子聪,就是那个好好先生。

最大的讽刺其实是结局。这个结局打翻了所有的前面的铺陈,让整部戏看起来更加像一幕讽刺剧。

另,一定要看广东话版的!!

 4 ) @四大天王@-吴彦祖夺新晋导演奖-乐坛“照妖镜”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真得很惊愕,如果一切是真的,那吴彦祖也太大胆了吧!!!牺牲了自己不说(揭露自己歌艺最差,就单靠一张脸就能赢得粉丝无数),竟然还敢明目张胆的揭露香港娱乐圈的好多黑幕~~~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这些潜规则的,没想到那些资深艺人,张学友、杨千桦、莫文蔚等,在片中的随兴采访中也会亲口承认~

看完连忙狂google了一番,原来alive玩弄媒体是真的~omg~那个可怜的女记者~很gay的造型师也是真的~还有职业歌迷!汗死~所谓歌手,唱歌根本不是重点了。想起hot dog的一句话,要想停止盗版,就要先停止翻唱~也许唱片业在质问大家为什么都不掏钱买正版的同时,是不是也要审视一下自己?

科技太发达了,连声音都可以是假的。不红~可以自己炒新闻。长得帅,你可以做偶像派,长得不帅,你可以先整形再来做偶像派。想要转型做实力派,没问题,任何声音都可以用软件修的完美。过分包装,也只是为了架势好看,场面火爆,跟音乐没有任何联系。演唱会没有fans,居然也可以拿钱来买,很专业的哦!名字牌还有灯~~~说实话,我看到那个名字牌我刺痛了一下,我看到很多相似的牌子,在一些人的演唱会上。我努力说服自己那些都是真的,哈哈 ~~要出名,似乎很容易。有点担心他把游戏规则捅破,难道不怕歌迷对他失望吗?

片中的很多部分,特别是前半段,都是他们艺人生活的真实体现,并不是后来表演出来的~几年之内摄影师长期跟着这四人贴身拍摄!为了拍一部电影专门组一只虚拟的乐队!真是佩服他的创意和用心!拍摄方法很有新意,香港电影历史上史无前例阿,不过后期剪辑的人可能要累得吐血,呵呵~~~~~对了,结局很烂~ 我不喜欢。。。

google之后发现很多新闻都对他们很不利,我想是惹怒了众媒体造成的巴~真的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划~~并以吴彦祖登上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领奖台而完美告终! 那些常常把别人玩弄到鼓掌之间的唱片公司、香港传媒~真是彻底蒙羞了一把~

觉得以前太小看吴彦祖了,他还是蛮有才的,又靓仔~~~

下面三段新闻: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今晚(4月15日)举行。吴彦祖凭借《四大天王》夺新晋导演奖。

仿纪录片(Mockumentary)是采取了纪录片的形式,但并非完全纪实,而是将现实和虚构的情节融合在一起表现的一种影片形式。吴彦祖说:“拍摄这部影片最初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因为我实在是好奇为什么既不会创作音乐,也没有什么好音乐作品的男子偶像组合现在能这么走红,本来是想拍摄普通的影片,后来才改主意要拍摄纪录片,其实我创建“ALIVE”也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

最佳新晋导演吴彦祖:我的目标伊斯特伍德
  吴彦祖也是少年成名的代表。1997年,这个美国长大的男孩回到香港,误入模特圈,次年便以“惊艳”影坛。十年间,他已经拍摄了30多部电影。11岁开始习武的吴彦祖以偶像面孔屡屡挑战反派角色,效果出奇制胜,从《旺角黑夜》到《门徒》,他已经俨然香港中生代男演员的领军人物。出道时,吴彦祖便许下心愿:希望十年内能当上导演,演而优则导的奥斯卡金像奖导演伊斯特伍德是他的偶像。根据自身经历自导自演的《四大天王》获得最佳新晋导演奖,终于让他美梦成真。作为演员还没得过金像奖,而第一次做导演却能得奖,实在让他开心。“感谢大家的参与,这个奖是属于大家的。”吴彦祖透露,他准备成立一个工作室,下一部导演作品想拍摄一部黑色幽默喜剧。

 5 ) 管中窥豹

  普通群众对于光怪陆离的娱乐圈总是保持着极高的热情,这部片子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
  当喜欢一个人的外表时,为了证明自己的喜爱并非肤浅,总是要给对方贴上相应的标签:有内涵,幽默,有爱心,正直......
  吴彦祖就是一个典型,粉丝们在垂涎他的外表之外,同样的也在吹捧他极高的情商,专一,品行好,几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男神”无误。至少他看起来是这样。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吴彦祖给自己抹黑,我倒不这么认为。
  电影里的他时常爆粗口,独断专制,连凯说他总是想要控制别人,想旁人都跟着他的节奏走,想成为Jackie Cheng 这样的大哥。吴给人的印象都是彬彬有礼,温良谦恭的样子,要知道太循规蹈矩会让人觉得无趣,所以他在电影里讲脏话,我觉得并没有减分。反而多了些烟火气,更像一个“人”了。面对尹子维迟到,他非常生气,表演完了尹唱错词,陈子聪又擅自跳舞,他怒气更重了,干脆摔门离开。实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看康熙来了,他好像也喜欢车震,咳咳......
  尹子维是一个很特别的演员,有个性,有唱功,但是太没有责任感了,演唱会前夕竟然跟女粉丝厮混到忘记时间,差点误事。当他们遇到奇葩的造型师时,大家都想着配合他,再打发走就算了,不想要撕破脸,尹子维开始也是强忍着,知道最后一身充满着SM恶趣味的造型出来后,他爆发了,造型师最后拂袖而去。说他痞气十足,对什么都无所谓,好像也不是。他自己说,他还不想做事很尽力,就是不想这样,吴彦祖说他是怕失败,也怕丢面子,所以做事都不想太努力,对人也是这样。如此说来,好像又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看他们上节目,尹又是另一种样子,外形放荡不羁,可是说话又很正经,一个很小的问题,也要很认真的解释。这样的话,好像确实比较难红啊,太矛盾了,毕竟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一个浪子式的潇洒的他,不是一个很正经的人呢。
  连凯的气质很奇怪,以前我一直以为他是内地演员,因为他的个性相对来说比较沉闷,用吴彦祖的话讲,就是比较内向。他很有想法,这部片子初期的创意就是他提出来的。他在影片里面的设定有点尴尬,明明最早的发起者是他,但是出来控制局面的却是吴彦祖。他出钱给自己买粉丝举灯牌,这点暴露出他自己的私心。练舞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唯独他摩拳擦掌,非常认真的对待。首场表演取得巨大的成功,他哭了,后来解释说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他想让自己的父亲以他这个儿子为荣。他就像拼命找寻存在感的男二,身上总是带着一种悲情的影子,背负着不知名的责任,教人看见就不自觉的难过起来,可是明明样子是帅气的。Daniel由于队员的不团结,负气离开,连凯建议尹子维打电话劝劝他,尹反问道:为什么你不去,你就是自私。他指责连凯组团之初就是为了利用大家,利用吴彦祖的人气,他的声音,拉上陈子聪就是为了垫底。连凯被噎的连有力的反驳也说不出,也算是某种程度的默认吧。他心里默默的盘算被别人看清,总感觉活得特别沉重似得,学会对事情云淡风轻也许会好很多吧。
  我后来才知道原来陈子聪的老婆是何超仪,赌王的女婿。他说他有名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叫他“何超仪的老公”,对于一个男人,这确实有些难以接受。在他发福之前,他是一个超级模特,吴彦祖在节目上说当时那些新人看着陈子聪就像仰望神一样,足见陈当时的地位之高。电影最后,陈还是离开了乐团,跟着自己的老婆享受二人世界,好不惬意。其实旁人的眼光并不中重要,反正生活是自己在过啊。
  他们这个乐队实在是很酷,虽然只是为了拍一个伪纪录片,但是好像大家都在用心做,吴彦祖说,电影里的故事真真假假都有,在观众看来,除了电影的happy ending外,其余发生的事情都是真的。
  电影结束啦,他们的生活还在继续,香港的娱乐圈永远都不缺乏新的故事。

 6 ) 【转载】又一个长毛—吴彦祖

【06年“四大天王”事件之后专访文,蛮有意思的,如果你也喜欢吴彦祖,不妨看一下】

又一个长毛—吴彦祖


明星能「红」,涉及种种因缘际遇,其中一道板斧,是用最自然的方法顷刻消除与观众之间的陌生感。

吴彦祖成功了,并非单靠他的帅气。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四大天王》以伪纪录片(Mockumentary)形式,把香港演艺界梦工场的迂腐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不过,原来并非每个人都爱看National Geographic,不甘被刺破娱乐圈美梦的人骂他恃才傲物,娱记甚至集体数落他的「经营」手法,更有人嗤笑他在「自毁长城」。独独这位「乐坛卧底」丝毫无悔地抛出一句:「就算有媒体杯葛我,到死也不介意!入行九年,我实在有好多问题要问!」

明年香港将庆祝回归十周年,亦标志着吴彦祖在香港影坛打滚了十个年头。他认为,香港回归后多了祖国这个大靠山,但影坛、乐坛,甚至香港市民却失去了一个身份(Identity),大家都显得失落,致令娱乐圈不但没有长进,还在不断倒退。「其实电影也是一种study,外国人好钟意以前香港的Cult movies,《PTU》、《枪火》等等都反映香港独特的文化,回归后香港电影反而变得好General,我想香港人要寻回失去了的灵魂。」吴彦祖边吃生果边说,那双剑眉像在舞动着。

Individualism

「香港只系不断地做紧明星工厂(Star Machine),唔理一个人是否能唱能跳,最紧要个样OK,电脑便会搞到佢好似唱到歌,又会迁就到佢唔驶跳舞,好有问题?」吴彦祖强调,他不是愤世嫉俗而是嬉笑怒骂,他的讽刺没有如钱塘怒潮般惊涛裂岸,他甚至不认为他是在讽刺社会,而是question。「我唔系想鼓吹『非主流』,我只系想问问有无选择呢?」他强调并非想搞事,他要让外界知道,只要对社会有启发,低成本、无爱情元素的都可以是好电影。

「点解一定要商业先行,推同一种味道的电影、同一种题材的音乐?咁样好闷,会令创作人都不想创作了!点解非主流便会被排斥,唔系物以类聚就能建立乌托邦!」Individualism是《四大天王》及吴彦祖经常挂在口边的主张,可能是天秤座性格的驱使,他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并非一种奢想。

随着《四大天王》徐徐落幕,吴彦祖部署三年的Project亦将完结,但Alive解散了,Alive精神不灭。日后他会以演员作为职业,拍商业片,导演则会沦为他的嗜好,他将以独立导演的角色,拍一些自己喜爱、没有压力、不受制於任何人、题材的作品。

传说中的吴彦祖拥有深情双眸及强壮体格,以不标准的广东话、亦正亦邪的气质迷倒本港七至七十岁的女性。采访现场,笔者看到一身休闲服饰的他,却是个很有主见、有抱负、真情流露的热血青年,甚至有点「长毛」(当然是靓仔版)的气质,跟银幕上光芒四射的性感偶像完全沾不上边,更打破他几近供人膜拜的冰冻花瓶的形象。

谈起本港的救市行动,吴彦祖更有话说,质疑政府对推动本港艺术事业发展的心态:「投资者不要只顾赚钱,监制也要俾啲空间导演,不要为保票房侧重个别演员。好似『西九』,极其量只系令外国表演人士一个靓啲嘅表演场地,但对香港本土艺术的帮助不大,最开心还是班地产商。」拥有耿直个性的他,说时手舞足蹈,也没有计算他的言论会否影响他日后的影艺生涯,这种就是Individualism的最佳演绎。

三年Project

吴彦祖认为,荷里活的大制作都可以生产出烂片,史提芬史匹堡加汤告鲁斯的《War of the Worlds》便很「垃圾」,但美国市场给予观众很多选择,令独立制作人都有立足余地。香港要开一部片,往往要说服八岁至八十岁的人,又要顾及卖埠市场,诸多掣肘下令香港制造变成毫无特色的作品,故他怀念八、九十年代百花齐放的本港艺坛。

「香港有好多好有talents嘅人,但因为佢哋唔够主流、唔肯妥协,所以无公司签。大家应该支持社会有alternative,因为很多主流的艺术创作都是由非主流创作启发而衍生的。Madonna很主流吧?但她背后聘用了很多非主流的创作人,令每张唱片都有独特性。」香港没几个人肯花时间反省的问题,吴彦祖出「招」抒发意见。

三年前,吴彦祖开始筹备这个Project(或者说是一个局),他与尹子维、连凯加上陈子聪成立「Alive」,由签唱片公司碰壁、学跳舞到度桥推销自己,巨细无遗地展现,还加插了张学友及黄贯中等乐坛老手的肺腑之言。自编自导自演的,还有Alive新歌被盗、制造成员不和解散的假新闻,真相变成道具穿插於黑色幽默之中,塑造成这套意念大胆、很Cult的实验电影。

吴彦祖以《四大天王》作为的作品名称,也是反讽当年社会以「捆绑式标签法」制造了乐坛四人帮。对於光怪陆离的梦工场,杨千嬅在戏中的自白发人深省:「这是一个game,但不是fair game!明白这一点,在娱乐圈生存会开心好多。」

佛陀度化众生,教众人懂得「放下」。访问期间,吴彦祖说得最多的是「系咪有问题先?」系,他确实点出了很多当今娱乐界存在良久、或制度或风气的症结,笔者实在欣赏他打滚了这麽多年头还有反思的冲动,以及挑战专制传统的用心良苦。吴彦祖明知放下会开怀一点,但仍是坚持那点执着,我们是不是也就盲目妥协呢?

Wednesday, May 03, 2006

 短评

吴彦祖是控制狂吧,没准是最有心计的那个。

7分钟前
  • 河伯
  • 还行

做什么都是错

8分钟前
  • 是Queen妮呀
  • 还行

大cult片!Daniel Ng你真是玩弄了全世界

12分钟前
  • M.
  • 推荐

真真假假的alive。很有意思的一种纪录。Daniel,Bravo~

16分钟前
  • 烏滌非
  • 力荐

这配音。。。。

20分钟前
  • forfaen
  • 还行

不造谱造型师出现的时候把我给笑死了

21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202007:太好看了,感觉吴彦祖很通透的,是独立自主教育的结果,他帅哥的外表下是玛丽莲梦露一样的心灵。其實是一般嘅劇情,但是唔知點解,覺得幾好睇。偽紀錄片,但是感覺很真實。呵呵,若每個FANS都可以若電影中一樣好運,得以嫁給大歌星,多好!吳彥祖和連凱都幾靚仔。一開始唔中意連凱,後來覺得很真實,很似我嘅心境。一開始鍾意阿祖,後來覺得佢太demanding。总之感觉都变咗。

26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偏纪实性的··

27分钟前
  • Crazy Wen
  • 较差

讨厌死吴彦祖了,菊花嘴

29分钟前
  • nadja
  • 较差

没想到阿祖还搞过乐队,为此还专门拍了部片子。整体来说还是很好玩的,虽然真假难辨,但没想到导演对整体的掌握度还蛮高的,细节很多,爆粗尺度也很广,很喜欢他们“利用”记者作宣传的那段,非常好玩。片中安插的几段动画也是超酷,且找了很多圈内的歌星浅显地谈及这个行业,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成龙的客串,以及那个能修正错音的软件——它让我明白,在这娱乐至上的时代里,音乐也只不过是商业的辅助工具而已

30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阿祖還是去演電影比較好誒,紀律片雖然也有意思,但可能阿祖真的還需要時間啦

32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ho lung ho siu.

37分钟前
  • Zackiemad
  • 力荐

四帅大闹香港娱乐圈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这片子的创意真的是无敌,吴彦祖让我刮目相看。娱乐圈的复杂众所皆知,但是敢于将它玩弄于股掌的吴彦祖其勇气与聪明可嘉。片中的动画太过冗长,结尾太过无厘头。除此以外,我真的只是觉得,行为艺术的去拍一部电影,这种创作方式太有突破性了。

42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不错!

46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组合

50分钟前
  • vii07
  • 还行

伪纪录片,香港歌坛娱乐圈之现形记。吴彦祖导演处女作,半属玩票,半属自黑,也算勇气可嘉吧。

55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配音太臭屁了

56分钟前
  • 我摇你滚吧
  • 还行

光怪陆离的世界……

59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推荐

伪纪录片,吴彦祖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Band排练跳舞和试造型的过程为两大笑点。过门动画竟然还很cult,有种HappyTreeFriends的影子,亮了!

1小时前
  • 西老米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