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2018

HD

主演:李·佩斯,杰森·苏戴奇斯,朱迪·格雷尔,寇瑞·斯托尔,艾琳·莫里亚蒂,贾斯汀·巴萨,迈克尔·库立兹,塔拉·萨莫斯,伊多·戈德堡,冈本玉二,阿瑟·迈尔斯·法里卡,艾梅柏·里维拉,布赖恩·泰斯特,杰弗里·霍尔斯曼,奥马尔·克鲁兹·索托,Isabel Arraiza,Tyler Crumley,路易斯·O·罗萨多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失控2018 剧照 NO.1失控2018 剧照 NO.2失控2018 剧照 NO.3失控2018 剧照 NO.4失控2018 剧照 NO.5失控2018 剧照 NO.6失控2018 剧照 NO.13失控2018 剧照 NO.14失控2018 剧照 NO.15失控2018 剧照 NO.16失控2018 剧照 NO.17失控2018 剧照 NO.18失控2018 剧照 NO.19失控2018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长篇影评

 1 ) 优秀的动作片,需要深刻的灵魂吗?

如何以合适方式,揭开一个民族身上刚刚愈合的伤疤?

每一部由真实恐怖袭击改编而来的电影,都需要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改编自2008年孟买连环恐袭事件的电影《孟买酒店》,即将在香港上映。影片故事虽然来自印度,但这不是一部宝莱坞电影,而是澳洲导演拍摄、西方演员主演、完全好莱坞式的刺激动作片。

作为好莱坞影片,《孟买酒店》的“硬件”部分,凭借毫不拖泥带水的节奏,制造了出众的紧张感,令观众几无喘息机会,仿佛流水线上走出的高端产品,远胜过绝大多数拥有重磅卡司的孤胆英雄电影。

相应的,或许是节奏紧凑的副作用,影片在“软件”层面有所欠缺,面对种族问题、宗教问题、东西方冲突时都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整部电影也因此缺乏同类型电影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单纯的动作片,本片甚至可以打9分,但作为恐怖袭击电影,由于现实意义的缺失,本片只能获得6分。


2008年11月26日,10名在克什米尔受训的恐怖分子,对印度孟买的12个不同地点发动连环袭击,共造成195人死亡,313人受伤。

泰姬陵酒店作为的孟买标志性建筑,也遭到4名恐怖分子袭击。在恐怖分子占领酒店的3天里,有6枚炸弹被引爆,31名工作人员和客人被杀,450人被困,其中包括一些各国名流与欧洲政要。

2013年时,曾有过一部改变自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印度电影,但在印度本土和世界范围内影响都比较有限。

此番好莱坞版本的《孟买酒店》,在影片技术层面已经收获了世界各地的一致好评,类似“紧张刺激、绝无冷场”的评价比比皆是,可见本片至少是一部高于平均水准的优秀动作片。

同时,从影片的一些细节也可看出,主创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影片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其人物设定均有深意

因主演《贫民窟百万富翁》而知名的Dev Patel,再次成为西方电影人眼中“印度人”的代表,出演泰姬陵酒店的一个餐厅侍应生Arjun。

有趣的是,Arjun不是一个“典型”的印度人。他所属的锡克族,是印度的少数民族,因为普遍尚武而成为印度军队的重要兵源。同时,锡克族中还存在着一股民族分裂势力,曾是困扰印度国家统一的重大不安定因素。锡克族成年男性都包着头巾,又常被误认为穆斯林,甚至因此招来极右翼分子的攻击。

这样的身份,让Arjun成为了酒店和社会中天然的“边缘人”,其随后的英雄行为也因此而更加突出。

伊朗裔女演员Nazanin Boniadi扮演的Zahra,是一个与其真实经历无比相似的角色。Zahra是伊朗裔富豪世家的千金小姐,说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作为世俗化的穆斯林,早已融入西方社会,还嫁给了一个美国建筑师。

一个流落海外的伊朗裔世俗穆斯林富家小姐,不得不令人想起巴列维王朝的海外遗孤们。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积极推动世俗化改革的巴列维王朝被推翻,王室成员流亡海外,至今仍然无法归国。但迄今为止,巴列维王朝仍是伊斯兰世界中世俗化、现代化、西方化的最典型代表。

两个社会中的边缘人物,在影片中作为“和解”的象征而存在:Arjun是少数群体得到社会主流认同的象征,而Zahra则是穆斯林与世界和平共处的象征。

导演也充分利用了两个人物的隐藏身份,制造了片中令人印象颇为深刻的两个场景。酒店工作人员和客人在密室中躲藏时,Zahra用母语同母亲通话,被旁边一个遭受过度惊吓的白人老太指责,说她在使用“恐怖分子的语言”,肯定是恐怖分子的同党,包着头巾的Arjun也同样卷入其中。

Zahra的穆斯林身份,㛑在影片最后得到惊鸿一现:激进的穆斯林恐怖分子对着她扣动扳机之前,她突然开始大声诵读《古兰经》。恐怖分子十分惊诧,虽然仍称其为“妖女”,却还是因此放了她一条生路。


911事件距今已有18年,关于这起恐怖袭击的电影层出不穷。但是,其中的主流影片多半并不直面袭击现场,也多少会回避恐怖袭击背后的社会原因。

最早上映的《93号航班》,故事基本只发生在飞机机舱中,片中主要人物皆为虚构,主要展现英勇的乘客与恐怖分子斗争,并让其阴谋失败的过程。

大导演奥利华史东素以拍摄争议性题材著称,但其导演的《世贸中心》,却是一出关于纽约消防员的英雄史诗。

而其他同类电影,多是讲述亲历者在事后治愈创伤的故事,911事件实际上是作为时代背景出现的。

好莱坞如此操作,是因为他们知道,本国人并没有做好准备,去直面自己身上最新鲜的伤疤。

基于同样的原因,这部澳洲导演拍摄的印度恐袭影片,也不能过于刺激印度人刚刚平复的心灵和肉体创伤。

实际上,仅仅是观赏过后,笔者就可以想象导演的苦衷:这是一部注定要看起来真实,但不能太真实的电影。

一方面,在现实中,发生在泰姬陵酒店的实际上是业余的恐怖分子与业余的警方之间的对峙。四个恐怖分子就胆敢占领一座拥有600个房间、11间餐厅和1600个员工的巨大酒店,注定无法形成有效占领,按理说会被警方轻易包围和消灭。但是,他们偏偏碰上了同样业余的印度军警,专业反恐部队要从遥远的德里赶来,能够第一时间派上前线的,只有当地拿着二战古董步枪的当地警察。

但是,影片不能过分表现袭击与解救过程中的荒谬,否则会被指责为“印度黑”。因此,片中虽然提到了当地警察存在的问题,但还是要安排两个警界的“孤胆英雄”,凭借两只手枪压制恐怖分子,并向外界提供情报。

另一方面,在多数恐怖袭击电影中,对于袭击中恐怖分子的种族,影片中不能过分渲染,也不能忽略不提。恐怖分子不能是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也不能过多着墨于他们背后的凄惨故事。

本片同样难逃限制。但是,本片中对于恐怖分子的刻画,又显得过于草率,将他们参与袭击的原因,简单概括为“受到宗教极端势力蛊惑”就草草了事。

如此一来,袭击者成了本片中的工具,哪怕把敌人从恐怖分子换成外星人、纳粹、怪兽、超能力恶棍,都并无本质区别,本片也与一般的动作惊悚片别无二致了。

不给恐怖袭击找借口,并不意味着不去探究恐怖主义背后的成因。笔者认为,是否能够通过剧情探索每一次恐怖袭击背后的深刻原因,在恐怖袭击电影中,是“良品”与“佳作”间最重要的区别。

今年3月,新西兰基督城发生针对清真寺的恐怖袭击后,由于害怕招致穆斯林群体的抗议,或是煽动更多针对穆斯林的仇恨,本片在新西兰推迟上映。

现实社会远比影片中能够表达出的复杂,看似对立的两个群体身上,实际上都有伤疤。只有充分揭露双方眼中的正义与邪恶,才是换取和解的第一步。

首发于“橙新闻”

 2 ) 媒体人第一课:当受害仍在继续,不要公布受害者的具体信息!

这是一部人为灾难电影,看得令人揪心和绝望。上百人的性命,在短短一天内就葬送在仅仅几个恐怖分子手中。令人不寒而栗。而当局者和媒体的一些猪队友的做法,更是令人愤怒。

撇开电影手法、拍摄技巧等方面不谈,我只想说说那猪队友媒体。

鄙人学艺不精,毕业于媒体专业,但现已原理媒体行业。即便如此,我依然记得上大学时老师教授的一些媒体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媒体人在报道新闻,尤其是突发类新闻时,确实在内容取舍上有很多的挣扎和矛盾。比如,时间是第一位。抢到一手信息并最先报道当然是最能夺得受众,但这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却很难保证,于是难免有打脸之举。比如,新闻内容要注重真实全面且尽量详细。但针对类似恐袭、劫持人质等这样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在报道时就要考虑到受害者的安全。像这种受害者藏身地点直接公布与众的行为,如果不是当事记者过于急功近利而头脑发昏,就是媒体行业的准测出了问题。

另外,新闻课上,我记得老师还讲过,犯罪事件尽量不要描述犯罪细节,怕一些头脑不清的人模仿犯罪。我知道有人会嘲笑,这有什么,电影上描述的不是更详细吗?但作为媒体人,必须有这种意识。既不能为加害者传播他们的手法,也不能对受害者及家人施以二次三次的伤害。

虽然这种新闻是媒体机构“喜欢”的大新闻,但也还是希望这样的新闻少些出现吧。。。

----------------------------------------------------------------------------------------------------------------------------------------

另外,想对电影中的几点说说自己的想法,仅供观者参考,不喜勿喷。

为什么主演会死?为什么几百人战胜不了几个人?

因为就像一篇影评的标题那样,空袭面前,没人有主角光环。David,俄罗斯大叔,居然都死了。我观影时也在想,他们那么多彪悍的大男人,居然不能合力制服三四个十几岁的臭小子?就算没有武器,也可以智取啊!但只能说,观影者就是观影者。因为我们没有身在其中,体会不到当时的恐惧和无助。他们也曾试图自救,但无奈恐怖分子过于冷血凶残。我们谁也不能责备当时的他们。即便是对于早早逃离的员工,我们也无权责怪。

为什么要表现恐怖分子给家人打电话?

这场恐袭中的恐怖分子,都是十几岁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他们来自贫困的地区,没有太多知识,但有着自己的信仰。正是这样的人,最容易被蛊惑和利用。组织者利用他们的信仰对他们进行洗脑,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被利用,许诺他们做完之后家人就能脱离穷苦。他们原本不是冷血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的原则仍然会有一些底线。但在组织者的蛊惑下,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底线。那个给家人打电话的小伙子,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底线,没有杀死同为穆斯林的女主。为什么要表现他们,因为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受害者。导演并不是想要对他们表达同情,而是告诉人们,真相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杀死无辜群众的,也不仅仅是他们手里拿的枪。

为什么David偷偷松绑之后会在歹徒面前起身,而不寻找合适的时机(比如歹徒被俄罗斯大叔咬腿的时候)?

如果你不是知道下面俄罗斯大叔咬腿,你怎么会知道那时才是时机呢?想必David也是想要采取什么措施,但是人家有枪,而且就在面前盯着,于是失败。很可惜,我想很多观众都跟我一样期待着David能和俄罗斯大叔一起干掉那个看守的恐怖分子然后救出大家。可惜,这不是漫威。。。

为什么那两个警察进入旅馆,发现Arjun的时候在那里废话,而不去看一眼受伤的女子?

额……我也很费解,可能他们没有注意到,然后Arjun的样子又太容易引起误解。。。吧?

总之,电影中的一些细节,看似与电影主线关系不大,但其实无时不在表现人性。在那种极端时刻,人的善良、同情心、自私、焦虑、恐慌等等都被激发,他们可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做出不一样的举动。就像那个白人老太太,可以成为无理取闹引发更多麻烦的麻烦制造者,也可能因为Arjun的话而放下对他的敌对和恐惧;就像那个看起来粗鲁无礼的俄罗斯大叔,可以成为自私的反对女主出门的阻挡者,也可能帮助女主去实现她的想法。导演确实在电影里表现了一些跳出电影情节刻板思维的东西,并且在这之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还是很赞的。

 3 ) 恐袭之下的平民自卫战

2008年11月26日之前,Hemant Oberoi还只是印度泰姬陵酒店的行政总厨。

这个奢华五星级酒店大厨,曾经为包括前美国总统布拉克•奥巴马、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等政界大腕掌过厨,随便一个客人单拎出来,都是名字响当当的行业翘楚政界风云人物。

Hemant Oberoi本人

但很快,这些经历都无关紧要了。

这一天,巴基斯坦恐怖组织虔诚军,指使十名全副武装的年轻人从孟买西部海岸登陆,手持AK47、手榴弹还有其他各式爆炸装置,像玻璃碎片一样散落到这个印度金融中心人流集中的几个区域,以国外游人为主要袭击目标,随意射杀手无寸铁的当地平民。

这个血腥的屠杀行动持续了整整三天,一直到29号才被印度国家特种部队平息,造成起码166人死亡,300人受伤。

Hemant Oberoi当时所在的泰姬陵酒店,也成为主要袭击目标之一。

在持续数天的孟买恐怖袭击中,带领厨房员工、保护酒店顾客在恐怖份子枪口之下撤退的他,成为了印度的国民英雄,甚至是整个人类对抗恐怖主义的先锋楷模,给这个混乱世界打下一支强心剂。

Hemant Oberoi本人在修复的泰姬陵酒店前留影

这也是澳大利亚2018拍摄的电影《孟买酒店》中,唯一保留了真实姓名的角色。

电影中由演员阿努潘•凯尔扮演Hemant Oberoi的角色

为尊重当事人私隐,导演安东尼•马拉斯在电影中隐去了大部分人的真实信息,同时出于剧情创作的需求,对牵涉的事实和信息进行了艺术上的揉合和整理,所以电影中大部分角色都是虚构的,剧情则是在原有事实的基础进行了大量修改。

但曾经关注过这件事的人尤其是印度人,Hemant Oberoi都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时至今日,他的故事依然反复地被全球媒体报道。

但凡看过电影的人,铁定会知道电影里这个在危险面前,镇定地组织酒店员工、守护顾客的行政大厨,说的必然是Hemant Oberoi,所以导演索性大大方方地在电影里沿用真名了。

而事实上,电影里关于这位大厨的故事情节,也大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据他回忆,当员工告知他酒店里有个shooting的时候,他第一反应是电影剧组/杂志团队正在拍摄,完全没有想到是真正的枪击。(这一段没有在电影中体现)

但很快地,Oberoi意识到这是一场真正的袭击。

当时已经有一些顾客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一些则仍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即使是见惯大场面的行政大厨,也无法镇定面对这样的致命危机。但他意识到危在旦夕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有酒店里的众多的顾客和员工。

他马上命令关掉附近区域的灯光(这个被移用到电影的另外一个主角Arjun身上),为下一步的组织撤离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也躲过了恐怖分子的扫楼射击。

电影截图

作为酒店的主厨,Oberoi知道酒店的各个餐厅绝对不是一个安全的停留地,他需要尽快将顾客转移到更为隐蔽的贵宾俱乐部,避开酒店的监视镜头,等待救援。

后来得知救援无望,又当机立断组织员工安排撤退计划,带领顾客通过员工通道离开酒店。

但这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因为在撤退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被恐怖分子发现。

在现场,他给了70余个下属一个选择的机会,离开或留下来保护他们的客人。

电影截图

对Oberoi来说,保护来到自己领地的客人不受伤害,是出于守护生命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也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有这份无私的心。但在整个种族里能有那么一些微弱的星光,也就足够了。

离开的,没有人能够责备他们,因为他们自有自己的生命、家人需要保护

留下的,我们心怀感激。

Oberoi和酒店团队,保护了起码170名顾客的周全,但不少员工,却在这个过程中被恐怖分子击杀,其中还包括了和Oberoi关系亲密的副主厨。

电影截图,来源事件原始新闻素材

Oberoi是一个有强烈信仰的人,他相信,从创伤中恢复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生活。

泰姬陵酒店在袭击中共有三家餐厅受到重创,在他的努力之下,三周之后成功让其中一家(Rendezvous)重新开张和恢复营业。

这是Oberoi以一个平民身份作出的对恐怖分子的有力回击。

电影截图
你从我们手中夺走的,我总能让它重新回来。
我心里有太多的愤怒,为什么他们可以在一瞬间就将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摧毁?我们每天来到这里工作生活,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而他们把我们的家摧毁了,那样随意地,摧毁了我们经营多年的家。
我对员工们说,我们的家园会重建,而且要以一个令他们无法置信的速度和方式来恢复我们的生活。
Hemant Oberoi本人
The world we live in
is getting better with proud
sinking unprecedentedly as well no doubt
put it out
put it out
put it out
but we are hardly the generation
to see its end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
也在史无前例地堕落着
但我们还远远不是
见证末日的那一代

但《孟买酒店》不是Hemant Oberoi一个英雄人物光辉事迹的颂歌,而是一个群像故事,它讲述的是,一群无辜的普通人,在人为制造的死亡威胁面前,如何互相帮助,挣扎求存。

虽然片名叫《孟买酒店》,实际上在这次袭击中,包括了欧贝罗伊三叉戟和泰姬陵两家酒店,此外一个咖啡馆、CST火车站、卡玛医院和纳里曼中心也遭到了袭击。

除Hemant Oberoi真有其人外,电影的其他角色和情节,都是为了更好的戏剧效果,在实际情况基础上虚构的。

艾米•汉莫和纳赞宁•波妮阿蒂扮演的David & Zahra夫妻是好几组当事人的经历,有在犹太中心被枪杀的拉比及其妻子、另外一家被袭击酒店的穆斯林夫妇(最后生还)。

Zahra在歹徒准备枪杀她的时候,背诵祷文得救的情节,也是非常“电影桥段”。

詹森•艾萨克(《先见之明》的那个变态)扮演的NV资本集团创办人+前苏联特种部队军官Vasili是当时事件中的一位真富豪和特种退役兵的结合体。

比起担当流量明星的艾米•汉莫,戴夫•帕特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雄狮》《新闻编辑室》)扮演的酒店服务员Arjun,更像是电影的中心人物,不仅在恐怖袭击发生之后,第一时间指示酒店餐厅服务员把灯关掉(移用Hemant Oberoi当时的反应),更承担起多起平民(有酒店员工,也有外来游客)援救行动。

比起他那些身份尊贵的顾客和主厨,Arjun代表着在这次事件中受影响最大的一群人:孟买的本土平民。

他们生活贫苦,拥有自己的家庭,日复一日地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非常认真地努力着。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把贫穷的责任推搪到别人身上,即使像个蝼蚁,也稳守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准时上班,礼貌接待顾客,熟悉自己的工作内容。

这份对生活的热情和韧性,让他们在危难之际也能够推己及人,尽自己的一点绵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伸出援手的距离,就是性本善的最大弹性长度。

Arjun也并非真实人物,而是将事件中起码两个人物的故事揉合了而成:在暴徒冲进酒店,第一时间让顾客躲在餐桌底下的酒店服务员,和一名没有任何武装装备的酒店安保人员,他冒险带着两名警察前往酒店的CCTV监控室,以便更好地掌控恐怖分子在酒店的位置。

虽然电影与实情相差较大,但其传达的信息和历史却是非常吻合的:

在官方支援力量迟迟未到的情况下,困境中的平民所展现出来的强烈同理心、勇气和旺盛的生存欲。这些手无寸铁的人,无论贫富,在死亡和绝望面前,无章可循,但拼尽全力做了一次有效的反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电影中所展示的印度警力的无能,并没有丝毫的夸大,和现实情况是一致的。

从26日第一起恐怖袭击开始,直到十小时后NSG小队(印度国家安全警卫队)才到达现场,其中部分原因是孟买并没有配备特种部队,要从800英里外的新德里调动过来,直到29日国家反恐部队才联合NSG攻入泰姬陵酒店击杀恐怖分子。

印度国防反应能力和速度,引起民众极度的不满,在国内受到广泛的批评。

在实际事件中,恐怖分子也确实是从新闻报道中得知了泰姬陵酒店客人的藏身之地,真为印度新闻媒体人员的智商担心啊。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4 ) 一个乱世之下的人物群像

“感谢真主,把电话接通,让全世界听到你们的怒吼” 那两个年轻人,几乎还是孩子,举着枪站了起来,被警察击中,倒在了被他们枪杀的尸体堆里 这是一部震撼的电影,有恪守职责的员工,也有为爱牺牲的情侣,有为了尊严拼死一搏的勇士,也有为了生存不惜伤害他人的胆小鬼,有恐怖分子“圣战”时的狂暴,也有他们对家庭的爱。 导演凭借着断断续续高潮的节奏和优秀的摄影,营造了一个既有热血又有温情的孟买酒店恐怖袭击事件,达到了观赏效果的刺激和紧迫感。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勇气,也不是恐怖分子单纯的残暴,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危机时的人物群像,包括恐怖分子,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在看完之后,我们并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物产生反感,这就是电影人物塑造的优秀之处

 5 ) 如果这个世界就是孟买酒店

我还记得恐袭的那天,我还是大二学生,从校园网和手机短信报里知道的孟买酒店恐袭。

我还记得爆炸浓烟从泰姬陵酒店升起,我记得被杀的人质由安保人员从酒店中抬出来,我记得新闻播报员说现场死伤过百。除此之外印象寥寥。

但我记得零八年的女朋友,翘过的课,和无所事事的夏天。

人都是绝对自我中心的,你生命中的平凡一天,哪怕地球另一端死了个尸山血海,对你而言也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搞砸你那天的平凡。

直到看完了这部电影,改变才出现。

在面对孟买酒店这种事的时候。生死有命,这个词不再犬儒得大义凛然。

如果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孟买酒店,你怎能保证自己不躺枪?

这部电影的成功一半以上归功于纪录片式的视觉和叙事。0度视角,让我们无缝贴近每一个角色。

即使是恐怖分子,也交代了血泪史。如果你是一个出生在混乱社会的绿绿,出身贫困,从未吃过乳酪派,也从未踏足过任何一个五星级酒店,但天天看着异教徒们在遗弃你的都市里声色犬马,我想换做是我,这时候只要有人给我一条枪,说杀一个异教徒就积一分功德,家里人还有机会拿钱。我想我也会走进孟买酒店,扣响扳机。

你是王公贵族,身价千亿,牛逼到就是赵家人本人。你去孟买酒店,酒店会给你在所有餐厅留座,浴缸固定水温。但面对恐袭时,如果不会念一段经,那么下场跟后厨小工前台小姐没有什么差别,还是被5mm子弹迎面爆头。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那一对背包客情侣,攒了好久的钱,去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国家和城市,结果却在关键时候一错再错,错误时间出现在错误地方,成了异国冤魂……

当整个世界都成了孟买酒店,当有人用宗教来区分敌我,当有人用无差别杀戮去表达政纲,这可不是一句生死有命就能和解的。

这时候不得不说点题外话,有些宗教,有些人类,天生是反社会的,是不可以被容忍的。

这个时代,这部电影的诞生并不偶尔。

在欧洲,有“与中东新移民终将一战”的想法的人,不少的。

种族仇杀,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当然一旦发生,孟买酒店的幕后元凶们,目标就达到了—— 他们要用恐怖,让人们自相残杀。

说句丧气的话,我们怎么都输了。

在反人类的恐怖分子面前,圣母的话,是死。以牙还牙,是输。

我们输了。但只是道义上输了。

我们要活下来。

 6 ) 标准影迷的非标准影评:零三一

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孟买酒店》。

我想,这部电影应该是拍出了导演想要的效果,它非常抓人,可以让观众一口气看下去,直到结束。由于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我并没有抱着观看爆米花电影的姿态观看这部电影。然而,遗憾的是,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似乎也没有别的什么了,导演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制造紧凑的故事情节、营造刺激的感官享受上面而忽略了人性方面的挖掘。可是,仅就这几个方面,导演也没能做到尽善尽美。最严重的破绽出自母亲抱着婴儿躲在柜子里面的桥段,婴儿在里面不哭不闹,籍此得以让母女俩度过了难关——逻辑上,这一段情节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我喜欢将这样的情节称之为“科幻元素”。当这种元素出现在写实的电影里面,是完全让人出戏的。非常能够理解导演的意图,我表示深感遗憾。另外,最奇葩的是,里面有一个穿着高跟鞋走路的女子,她时常将地板踩得咔咔响。如此静谧的环境,任何微小的声音都有可能引起恐怖分子的注意吧——为了将故事圆下去,只能说这个女子是个“大心脏”了——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听着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发出的声音,观众的心也霎时提到了嗓子眼,以此同时,不符合常理的判断又会将观众拉回到理智的状态之中。试想一下,在一家被恐怖分子控制的酒店里面,如果不想被爆头,逃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加地小心翼翼?毕竟关乎的是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倘若是一个人,我也许不会吹毛求疵,但,你不是一个人。就算一个人傻,不可能一帮人都傻吧?不可思议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提醒这个女子,让她把高跟鞋脱下来。我只好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也许他们都被恐怖分子吓脱线了。

劫持船只的,有电影《菲利普船长》;劫持飞机的,有电影《93航班》;劫持酒店的,有电影《孟买酒店》。值得一提的是,在前面提到的三部电影里面,扮演恐怖分子的演员都相当逼真。

孟买的警力是如此孱弱,在劫持事件发生的几个小时之后,依然处于等待支援、原地待命的阶段。这也为电影提供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密闭空间里面玩猫捉老鼠的把戏是观众是百看不厌的法宝。于是,导演安排了几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警员组成一支“加里森敢死队”,混进酒店里面,与恐怖分子来个背水一战。

电影结束后,字幕提示,背后的主脑依旧没有抓到。这事若发生在美国,哪怕掘地三尺,也会灭了这个家伙。然而,这事发生在印度,因此,选择不了了之也无可厚非。

恐怖分子大开杀戒的场面纵然令人不寒而栗,但更为恐怖的其实是思维被控制。这些人既可怜又可恨,他们是傀儡,是牵线木偶,是被背后的主脑洗过脑的行尸走肉。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它有点像传销,有点像邪教,有点像吸毒,一旦沾上了,便很难脱身。我更感兴趣的是恐怖分子被洗脑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被拍成电影,也丝毫不会逊色于这部电影。他们是施害者的同时也是受害者。想要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该从预防被洗脑开始着手。至于如何预防,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不被别人带节奏,建立完善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贰零壹玖/零伍/贰玖

 7 ) 从孟买酒店开始,了解真实的孟买恐袭

《孟买酒店》取材于2008年11月26日至11月29日发生在孟买12处地点的恐袭事件,主要聚焦在孟买最地标、也引发了最大国际及媒体关注的Taj Hotel。故事节奏和气氛渲染都把握的非常好,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甚至有些情节太过于惊险了(比如Nanny抱着宝宝躲在套房壁橱里,歹徒在研究抽水马桶啦,或者David躲在电梯餐车后面,歹徒在吃披萨啦之类的),虽然知道肯定有dramatize的成分在,但我好奇的是,对于恐袭主题的真实事件改编,导演和编剧对dramatize的度在哪里;并且电影还是引起了我对原始事件的很大兴趣,想看一下剧中人物的塑造和故事叙述的真实度有多少,于是看完追加看了HBO的纪录片Terror In Mumbai, 其中除了对事件亲历者及唯一一名被活着捕获的袭击者的采访外,还有事件当时印度情报部门截取的袭击者与组织高层的实时通话录音记录,结合采访整理了一下对比。

酒店服务员Arjun (Dev Patel 饰)

Arjun这个角色在片中拯救酒店客人这条线中非常中心,还起到了带警察去CCTV室的重要作用。这个角色有两个原型:一个是当时在餐厅中的服务员,在发现歹徒在大堂开始攻击后快速关闭了餐厅的灯光,并让客人躲到桌子之下;而将警察带到CCTV室的剧情是结合了另一名酒店保安的经历。Arjun的人物背景应该是虚构的,他的妻子孩子包括在监控中看到得到自己极力想去的私人派对美差的Sanjay倒在血泊之中(呼,好长)应该都是额外的设定。

夫妇David(Arimie Hammer 饰) & Zahra (Nazanin Boniadi 饰)

这对夫妻角色应该糅合了亲历事件的几对夫妻的经历和抉择过程,其中包括在Taj酒店之外的一对惨遭杀害的犹太夫妻。歹徒在11月26日晚上进入了孟买的一处犹太社区中心/教堂(为当地及旅途中的犹太人提供宗教及社区服务),枪杀了经营此处的拉比和他的妻子,而救出拉比夫妇两岁儿子的是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印度保姆Sandra,和夫妻在一起的保姆Sally这个角色可能有参照这条线。而Zahra在歹徒即将枪杀她前开始吟诵Salal的剧情,有可能参照了当晚在另一处被袭击地——孟买四季酒店中被劫持为人质的土耳其夫妇的经历,被劫持是妻子曾大喊表明自己也是穆斯林,在歹徒枪杀了其他人质后,让他们进入另一间房间,当丈夫表示就让歹徒在这里开枪时,歹徒用英语对他说“No kill, you, brother.”

俄罗斯富豪 Vasili (Jason Issac 饰)(有人发现这是卢修斯爸爸吗?哈哈)

Vasili & Zahra

部分台词惊世骇俗的俄罗斯富豪,在危机之际充分显示了战斗民族血统(aka好莱坞电影对所有俄罗斯人角色的stereotyping),什么拉开衣服斜着右肩到左腹一道十寸大疤啦,吐口水到持枪歹徒的脸以表不屑啦,总之跟只会求饶的美利坚游客不同,很杠很共产;并且从David和Zahra夫妻分离后一直在保护照顾她(嗯?)。这个角色是当时事件中一位真富豪和一个退役特种兵的合体,因此和Zahra的互动应该也大多属于虚构。

主厨Hemant Oberoi (Anupam Kher饰)

Chef Oberoi & Arjun

在片中组织手下厨师,解救保护了大批酒店客人的主厨确有其人。导演表示因为主厨的英雄行为在印度家喻户晓,即使隐去真实姓名观众也都能猜出是谁,因此就干脆使用了真实姓名。主厨这条线与当天的情况基本吻合,他带着手下的厨师将客人护送至在酒店侧翼、较为安全的chamber,厨师们甚至用身体形成屏障,保护客人从服务出口疏散至酒店后门逃出生天;可惜歹徒在客人逃离疏散时开枪的场景也真实地发生了,厨师们之前安抚客人的话术——不用担心,子弹会先穿过他们的身体,不会射到他们——竟一语成谶。最最乌龙的是,袭击者之所以知道chamber的位置,是因为印度电视台报道了客人藏身于酒店chamber内很安全,而在密切关注媒体报道的虔诚者组织高层通过电话告诉了袭击者。


其他一些基于现实但略有变化的地方:客人逃至的Chamber位于酒店底楼侧翼,而不是位于Taj酒店顶层;劫持警车的两名歹徒最后进入了一家女子医院,没有到Taj酒店;从巴基斯坦农村来到孟买的袭击者们的确对现代都市的一切觉得新鲜十足,不知道马桶和披萨的事情是否真实,但录音中,当袭击者闯入Taj酒店客房时,的确在电话中对组织高层赞叹了一番电脑的大屏幕;电影中事件持续了一整夜,而实际上真实的恐袭从26号开始29号才真正结束。

孟买警察像电影中一样令人绝望,孟买没有配备特种兵,因此要从800多英里之外的新德里调部队来应对10个恐怖分子,而孟买警察在这之前几乎毫无作为。在两名歹徒袭击车站时,他们聚在车站外部,完全无法掌控现场情况,决定先不轻举妄动(??)。和现实相符也让人觉得恐惧的是,巴基斯坦的极端组织虔诚军的确仅仅派了10名袭击者——他们带着AK47和一些手榴弹劫持了一艘船,上岸后像电影中一样坐上出租车,潜入到了孟买的各个目标地点,造成了这场持续几天、引发了世界关注的恐怖袭击;而背后的操纵者,也像电影中一样用电话与他们交流,操纵他们进攻,杀戮,告诉他们天堂在等着他们,死亡是他们最终的任务。

Armie在某个采访里说,现在枪击、恐袭过于频发,很多人倾向于sit through it,发生了,关注了,忘记了,周而复始,对媒体上出现这类事件习以为常并很快遗忘。《孟买酒店》除了给我们带来一场身历其境的惊险观影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它与其他恐袭片的意义,教世人不要忘记恐怖主义带来的伤害和恐惧,也总会歌颂勇气、善良与生命。

 短评

8分,没有歌舞。

7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推荐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灾难片,该有的气氛虽然有,可其他东西全部流于表面,特别是灾难里每一个人物的刻画,无论正派反派,全都只是蜻蜓点水。另外,这个片子确定不是在黑印度警察吗?就这种应急措施和速度,怕是整个国家被毁了警察也没准备好吧?

11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看到Arjun和大厨活下来了,我真的松了口气。俄罗斯大叔无愧国籍,真的莽,死得很可惜。

16分钟前
  • Lacie
  • 力荐

如果不是真实事件改编,实在无法相信一个国家的警力可以无能到这个地步……拍得还是挺工整的,全程紧张出汗最后流泪的类型片,节奏非常棒。商业片嘛,就不探讨政治立场的问题了,导演大概也没立场吧……想说的是,锤子压根就是配角啊,因为腕儿大所以非得名字排第一是么……Dev真是了不得,演技越来越扎实,尤其眼神,太有戏了,大高个儿加片中艺术家范儿的造型贼性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印度版Adrien Brody,相当可以,小哥加油!#BJIFF

21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推荐

他解下头巾的瞬间,仿佛是神。

24分钟前
  • 聖荷西市長
  • 力荐

1.危险面前才能看清一个人。扎赫拉曾说瓦斯利是流氓,但当大妈说她和恐怖分子是一伙时,瓦斯利却站出来帮她;面对恐袭,大部分员工选择留下来保护顾客。阿琼甚至愿意取下神圣的头巾为顾客包扎伤口。在这里,“顾客就是上帝”不是一句空话。2.舍身取义。在欺骗顾客和被枪毙之间,两位前台选择了后者,宁愿死也不害顾客。3.媒体的良知。无良媒体竟然把受害者的逃生计划播出来,导致被匪徒看到。为了收视率,他们连良心都不要了。4.父爱的伟大。戴维看见有人逃出酒店,其实他也可以这么做,但他选择了上楼寻找孩子。一个人往外跑,一个人往里跑,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他爱孩子胜过爱自己。5.团队精神和坚守岗位。一位员工说:我在这儿工作了35年,这儿就是我的家。让人联想到《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人在船在,船毁人亡。

27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其实电影是能给一个比较勉强的 4 星的。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很好,氛围营造的相当出色。所有演员的表演也都很棒,可惜最后结局时忽然崩了,之前铺垫了 100 分钟的氛围荡然无存。作为一个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如果想要超越「好」的基准线,就得跨越表象,进入悲剧背后的故事。但可惜这个电影没能跨过这条线。电影只展示了如何摧毁美好,但没有让我们看到悲剧背后的力量。

30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我是天真地以为Armie Hammer演的会是个什么孤胆英雄,结果……?全程紧张刺激喘不过气,一部电影里杀的人我看能顶十部《大逃杀》,最后一看imdb上写的时长是123分钟,北影节放的是107分钟,电影节放的果然也是特供版啊……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100分钟近乎窒息的观影体验,不到20分钟就进入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最后,要是影像上更写实一点就真的是一部极其出色的真实事件改编惊悚片了,不过就目前导演的水平来说,依然让影片高潮迭起、刺激抓人,群戏的处理更是非常到位,恰到好处,而导演专注于体验本身的创作理念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3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穆斯林、安拉胡阿克巴、真实事件、屠杀。。就这些关键词,能在国内过审吗。。。不是说片子不好,只是电影立场很特别..以恐怖分子为第一视角,甚至感觉部分设计是在说恐怖分子也有爱。全片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人性美好什么的,即使有,也被吓得当然无存。看完只觉得,人性的美好真战胜不了邪恶。好人死的早且死的惨,活下来靠运气。看完有种金陵十三钗be版压抑感,就是13钗以13个人当场被杀为结局,差不多就是这种观感了

38分钟前
  • 肉山大魔王小可
  • 力荐

这么高档的酒店如此轻率地放一群杂人进去;如此大的城市没有自己的警力,等新德里派人过来,而几个小时后新德里的人还在新德里;进入酒店的警察每人只有6发子弹;电视台负责为歹徒报告酒店里人员的逃生地点;人质逃出去完全靠自己;

41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全程仿佛置身在那场恐袭之中,紧张到手心出汗,充满绝望却又有人性的故事,同时很让人心碎。配乐非常棒,代入感很强,Dev Patel的表演真的很吸引人。

44分钟前
  • larawebb
  • 力荐

“开着手机,我要亲耳听到他们的哭喊声” 恐怖分子是没有情面的,见人就杀,不留余地。片子在这种剧情上的讲述残暴直接,观众也更能代入被害者情绪,战战兢兢。挺身而出的主厨,只有4个警力的警官…不敢相信真实事件也是如此。美好梦幻的五星酒店如何变成人间地狱,艾米·汉莫的结局竟然毫无主角光环、且毫无意义。面对近在眼前的死神,只能像没法控制的婴儿哭啼般无助无力。“如果你感到害怕,那就纵身一跃,即便会摔倒,但也可能会飞翔”

4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感觉几个主要角色都是作死的吧。

52分钟前
  • Columbium
  • 力荐

有几点印象很深,一个是恐怖分子在酒店端着AK屠杀了一天,阿三哥的特种兵才赶到。一个是幕后指使让恐怖分子随时开着电话,他想听到受害者的哀嚎。一个是,最后一批幸存者本来可以全数撤出,但牛逼的记者问牛逼的受访者你现在躲在哪,受访者说我在哪哪哪准备撤了,幕后指使看了电视直播,让恐怖分子赶过去端着枪扫了好几轮。

57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緊張氣氛表現出來了,真實呈現就算了,有些事情並不適合在電影裡表現出來。如果本片不引進,那也是因為顧慮到中巴關係,而非虛揚穆斯林恐怖行動。

59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孟买从1990年到2008年之间发生过7次恶性恐袭事件,最近一次是2006年的孟买郊区铁路连环爆炸案,死亡200多人,这特么够恶性了吧?然后到了2008年孟买仍然没有可以快速反应的反恐部队,要从德里运过来?!!WHAT?!!

1小时前
  • H.C.McTang
  • 推荐

本来上周要去,NZ的事缓了几天。全程捂嘴发抖,现实照进电影,极端穆斯林和极端反穆斯林在两个世界交汇,这种感觉太超脱了

1小时前
  • Mina
  • 力荐

襁褓中的婴儿似乎更幸运,硝烟里的飞鸟仿佛更自由。孩子持枪发动圣战向往天堂,便把酒店变成炼狱。婴儿好奇看向燃烧建筑,尚不知历经怎样浩劫。恒河里运送的是魔鬼,开门后迎接的是撒旦,穆斯林的经文祷颂并非苟且,锡克教的头巾摘下并不蒙羞。穿了小号鞋子的世界,还在对抗因贫穷仇恨异教而畸形的脚。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所有的无差别杀戮都是反人性的,不管以何种理由。可惜这部片子仅只记录了犯罪过程,而没有深挖背后的故事。最后,想对印度警察/媒体/政府大喊一句:你哋都食屎啦!!!

1小时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