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 2020

HD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茨基,迪宝·卡帕迪亚,John,David,Washington,伊丽莎白·德比齐,肯尼思·布拉纳,迈克尔·凯恩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年份:202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信条 2020 剧照 NO.1信条 2020 剧照 NO.2信条 2020 剧照 NO.3信条 2020 剧照 NO.4信条 2020 剧照 NO.5信条 2020 剧照 NO.6信条 2020 剧照 NO.13信条 2020 剧照 NO.14信条 2020 剧照 NO.15信条 2020 剧照 NO.16信条 2020 剧照 NO.17信条 2020 剧照 NO.18信条 2020 剧照 NO.19信条 2020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Tenet 澳洲点映场万字解析

先把话放在这里。《信条》是被严重低估的一部非常诺兰的电影,几年后经过时间的洗礼,希望人们逐渐能感受到《信条》的经典。

这篇影评会分为无剧透和剧透两部分。想大概了解下《信条》的成片质量等无剧透部分可以继续看下去,我会用分割线隔开剧透部分。

刚刚在澳洲阿德莱德看完《信条》的点映场。因为我基本不写影评,澳洲电影放映是无任何字幕的(相当于直接看生肉),加上这次sound mixing背景音效太大导致听不清对话,我只看懂了20%的剧情与细节,而纯对话大约听懂30%。我会借鉴Reddit上的剧情讨论,来尽量更新删改此影评,望大家见谅。

国内上映后看了几个B站影评UP主的解析视频,发现很多细节是之前我没发现的,因此这篇影评只是提供相对中层的解析,深度解析需要等大神们发力了。如果你对Sator如何在高速公路使用时间钳形攻势得到钚241和最后斯塔克12市的来龙去脉感兴趣,这里我推荐B站UP主青蛙刀圣的解析,点击这里观看。

【无剧透部分】

我可以保证这是“时间管理大师”诺兰所有作品里最烧脑的一部,不对,是炸脑。影片高强度高速的叙事节奏加上引入的科学概念使得你没有任何时间去停下来思考,因此很容易忽略其中埋下的伏笔。这部电影值得N刷。当然这样也导致了观影门槛的提升。等上映后可能会出现评论两极分化的情况。我感觉像咱们这么喜欢研究烧脑片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老百姓也就图个动作戏特效, 剧情不太看重。 如果看完电影没看懂,估计不会给好评。

《信条》是很烧脑的,不过第一遍大部分观众都能明白大体剧情,发生了什么。但是第一遍是无法去理解其中的设定,细节,时间线和原因。这是因为影片中逆向设定(预告片已经出现,所以不算剧透),是反人类正常思维的。我觉得人类潜意识里是正向思考的,很难去接受一个逆向设定,并且是在150分钟毫无停歇的情况下。因此一刷我觉得看懂剧情,欣赏逆向场面就够了。不需要一直思考为什么,时间线等问题。正如预告片里说过的话:不要试图去理解它,去感受它。

电影中不会再向《盗梦空间》式的掰开揉碎的讲述科学原理,而是很快速的蜻蜓点水般略过,而且这次的科学原理专业性很强。身为文科生的我加上英文专业术语看完一脸懵逼。理科生会相对有优势一些(狗头保命)。

动作打斗戏上提升了几个档次。单从视觉层面就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时间正序加逆序会把你的注意力锁定在画面上。高潮戏几乎没有出现在目前的预告片里(22号刚出的最终预告片里出现了很多镜头),观看时惊喜连连。

配乐方面个人认为不比寂寞差,反而高于我的预期,我更喜欢这次配乐加上故事情节的跟进,相当完美!但是,影片的音效和混响声音巨大无比,在某些场景下大到听不清人物之间的对话。我在Reddit看到有好多当地local都错失了很多重要的对话(还有个老外看完跟电影院工作人员说声音小一点,结果人家说这是诺兰搞的,他们没办法)。似乎电影的后半部分配乐是前半部分配乐倒着放的(有待考证)。

演员方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梗(对于哈迷来说)。此处由B站UP主青蛙刀圣_199 发现的。预告片中给黑人男主演示子弹的女科学家就是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芙蓉;黑人男主的搭档(暮光之城男主)就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塞德里克。如果把克鲁姆和哈利加进来又可以举行一次三强争霸赛了。当然还有那个俄罗斯人,他饰演过《敦刻尔克》里的英国军队的长官,更惊奇的是他在《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饰演憨憨吉德罗•洛哈特教授。点击这里观看他对《信条》的预测。想不被剧透的话,看到他那个视频的第6分钟就可以关掉了,原因是视频中的后6分钟,青蛙刀圣基本猜中影片的剧情设定,请收下我的膝盖。

人物感情处理上,《信条》相比其他诺兰电影是弱化的。不过如果你能理解剧情,在电影结尾还是会泪目的。我当时一刷时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没字幕听不懂),就感觉《信条》几乎没有任何人物感情。二刷时看了有英文字幕的《信条》,并且研究了细节,电影结尾对话瞬间泪目。

相较于《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信条》影片质量我个人认为是接近于《盗梦空间》,但是《盗梦空间》相对《信条》更易懂。但是总体上看,我个人认为《信条》是很诺兰风格的影片,是诺兰一次很大胆的尝试,因此我觉得《信条》整体上比《盗梦空间》差那么一点。

恳请大家不要看下面的剧透。无剧透去观影会有很大惊喜!我嘴是张大着目瞪口呆试的跪着看完的。

【剧透部分】

下面是剧透部分!!!给那些国内很想知道剧情的朋友和国外看过《信条》的朋友,请不想被剧透的朋友撤离战场!







Reddit上的图

物理学理论&诺兰的新设定

在剧透前,诺兰这次用到了很多物理学理论,并且专业性很强,不像以前的黑洞,虫洞等大家有所耳闻的理论。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理科生观影更占优势。我是文科生,所以下面的物理定律与理论有解释错误请见谅,欢迎指正。

熵(Entropy)的逆向或熵减:事物的逆向反应。比如正常情况下面包由新鲜到腐烂,是熵增(事物从有序到无序),先因后果。然而熵减是面包从腐烂到新鲜(事物从无序到有序),也就是先果又因。当然现实世界都是熵增(特别感谢评论区忧郁的巴哥的指正)。这也是电影里子弹从弹孔回到弹夹里的现象。

祖父悖论(Grandfather Paradox)在《信条》中贯穿全篇,尤其是在结尾处对于未来人类和现在人类存亡的思考。

祖父悖论(Grandfather Paradox):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杀死,但此举动会产生一矛盾的情况:你回到过去杀了你年轻的祖父,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杀了祖父呢? 或者看作:你的存在表示,祖父没有因你而死,那你何以杀死祖父?

时间钳形攻势(Temporal Pincer Movement)。这个概念可能是诺兰独创的。军事上存在钳形攻势(将己方军队分成两路,于两个方向对敌方攻击)。对于“时间钳形攻势”,我的理解是己方队伍分成两路,一个正向,一个逆向(通过传送门装置),正向与逆向两支队伍同时对敌方发起进攻。因为正向的队员能接收到逆向队员对接下来发生事情的信息(结果);同理,逆向队员也能接收到正向队员接下来发生事情的信息(原因)。

在影片中有3个例子:

1. 俄国寡头Sator在高速公路追车戏拿到钚241(这个很不明显,最难理解,需要仔细思考)

2. 结尾加州鹰山(红队代表正向队伍,蓝队代表逆向队伍)(这个最明显相对好理解)

3. 正如Neil在最后所说的,Tenet组织的整个行动就是一个由未来黑人男主策划的时间钳形攻势(过去黑人男主正向+Neil和Ives的武装部队从未来逆向到过去),也就是整部电影,Tenet组织的计划就是一个庞大的时间钳形攻势(这个比2.难理解一点)。

《信条》不是《盗梦空间》的续集。Tenet信条其实并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个未来的组织。

重大的“Bug”

以下是我总结大部分人讨论的“悖论或者是Bug”(这些逆向物品或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 剧院里的弹孔

2. ROTAS里传送门玻璃的弹孔

3. BMW破碎的后视镜

4. 高速上倒地破碎的赛博

5. Freeport大传送门的玻璃弹孔

6. 加州鹰山留下的痕迹(所有逆向物品和人)

7.破碎的大楼(貌似完整状态只存在于一瞬间)

8. Neil在dead drop下的尸体

9. 打中Neil的子弹(一直在Neil的脑子里吗?)

这些问题在豆瓣讨论组吵翻了天,基本上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来喷《信条》是烂片,逻辑不通。我也是看了很多影评,基本上很少人能够很完美的解释这个“Bug”。我最近在YouTube上一个叫Welby Coffespill发的视频里找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解释,并且这个解释其实是来源于电影里。这个人还做了电影中比较难懂的几场戏的上帝视角,没有看懂的小伙伴强烈推荐。

以下解释均来源于Welby Coffespill视频中的解答。视频链接在此://youtu.be/laR0urVrikM

其实逆向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并不是一个Bug。解释来源于电影中Neil在船上说的话,间接解释了逆向物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拿ROTAS上被逆向子弹打中的玻璃来说,没有人会买一个被弹孔打碎的玻璃。那么因为正向世界的熵流动性占主导,大于逆向熵的流动性,所以逆向熵所带来的影响就会逐渐消失,但会在逆向事件发生之际逐渐恢复成逆向的痕迹。当逆向男主用逆向的枪向玻璃上开了一枪,这个破碎的弹孔只会影响过去,并不会影响未来。但是因为正向世界的正向熵流动占据主导,会很快抵消逆向物体带来的影响(抵消逆向熵的流动性)。因此这个弹孔只会在临近开抢时才会慢慢出现(被子弹打中的玻璃附近逐渐破碎,见下图),再往前倒退的话这个弹孔就逐渐不存在了(玻璃恢复完好的情况)。

正因为正向世界里熵的流动性占主导,抵消了逆向物体带来的伤害,所以男主没有被冻死。并且这个抵消速度很快,要不男主就被冻死了。

国内翻译问题

评论区里的一个国内小伙伴提到“监控”一词。国内《信条》把Posterity翻译成监控。我认为翻译错误。Posterity的本意是后代,也就是未来的人,这个词的意思要结合剧情来翻译。Posterity好像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Sator逆向回到高速公路后,黑人男主质问Neil是谁告的密,Neil回答道Posterity;第二次是在加州鹰山大战前,黑人男主给Kat一个手机,说如果你遇到危险就用这个手机拨打电话,告诉时间和地点,Kat问谁来救我,黑人男主回答道Posterity。

我觉得Posterity就是从未来逆向回到过去的人。Sator就是从未来逆向回到过去,利用时间钳形攻势来回到高速公路攻击黑人男主。同理虽然结尾并没有明示黑人男主是通过传送门逆向回到过去救Kat,但我觉得在Kat身处危险的时候(电影结尾Priya要暗杀Kat),发送求救信息,黑人男主当时收到信息。之后在未来的某一刻,黑人男主通过传送门(不知道是哪一个,可能是船上或者是Sator的)逆向回到Priya准备暗杀Kat前,再次进入另一个传送门回到正向。杀掉Priya以保住Kat性命。电影里黑人男主在Kat发送求救信息前就坐进了Priya的车,说明黑人男主是从未来逆向回来的。

所以Posterity翻译成后代或者未来的人我觉得都挺好,翻译成监控是什么鬼???

时间线整理

在豆瓣讨论组里有朋友搬运了Reddit上某大神制作的《信条》时间线。放这两张图的目的是让你感受下《信条》的烧脑程度。

Q:Neil为什么是在与第一次男主见面前就在乌克兰剧院里救了男主?

A:在黑人男主,Neil和Kat三人乘坐Priya的船逆向回到14号鹰山大战的时候,三人在船上讨论Sator会选择什么时候自杀。Neil说出了14号的时候,过去的Sator在乌克兰。黑人男主说他在参与基辅剧院的恐怖袭击想要获得钚241。黑人男主说你(Neil)怎么知道。Neil回避了这个问题。这里我觉得暗示Neil早在与黑人男主第一见面前救了黑人男主,并非在鹰山大战结束后。

Q:Neil是Kat的儿子Max吗?

A:我认为不是。原因是电影里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Neil就是Max。我指的确凿证据就像红色铜币吊坠这样的证据。我不清楚为什么很多网友单凭嫩牛五方为了拍《信条》故意染成金发来作为Neil就是Max的证据?而且还有人竟然提出Max的全名是MAXIMILIEN。请问这个全名是在哪里出现的?如果这个名字是在演员表里出现的,算是很明显的证据了。Max和Neil(英文里最大和0-Nil)这个理论听起来还站得住脚,但是依旧不是很确凿。我认为不管是不是电影剧情逻辑都能说的通。

叙事方式

海报片名

《信条》叙事节奏快到没有跟你任何思考时间,每一刻都在给你灌输新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第一遍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加上电影后半部分引入同时发生的正向和逆向时间线,结尾高潮引入多条时间线+多条时间方向,并且有诸多反转,是很难直接消化的。

整体影片叙事方式可以只用一个词来概括:Tenet。也就是片名。

电影的前1个小时大体上都是正序的,个别情况下会出现逆向。就像片名到Te和半个n这里。这时可能会觉得能看懂,毕竟正向的,但是这些正向剧情全部都在为电影后面一个半小时埋伏笔。伏笔数量多的数不清。我只能看到几处伏笔,后文我会提到一些。

而电影后半部分把逆向引入到了正向里,两者都是同时存在,也就是片名的半个n和et,是倒着的。当然后半部分肯定不是完全的倒放前面的剧情。

这种叙事方式有点像《致命魔术》里的Prestige(魔术三个步骤)。更像《记忆碎片》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预告片90%的画面都来自于电影前半部分,最后40分种加州鹰山高潮戏基本一点都没漏出来,加州鹰山高潮戏我都看傻了,完全没看懂。。。最终预告片今天出来了,结尾好几个镜头有展示加州鹰山的场景。尤其是最后那个大楼逆向从爆炸到复原再正向炸掉。

传送门装置(Turnstile)

预告片里出现了一个传送装置。这个装置是用来从正向转到逆向,或者从逆向转到正向的装置。

正向和逆向是相对的,取决于你从谁的视角看。

电影设定是红色(正向);蓝色(逆向)。

从红色传送门到蓝色传送门:正向---逆向。从蓝色传送门到红色传送门:逆向---正向。

一旦你进入逆向,你看你所处在这个转变后的环境的事物是逆向的。同理,你所处在这个转变后的环境下的人看你也是逆向的。这里并没有出现两个不同的世界,世界都是一个,但是通过这个装置转变的会出现正向逆向的调换。

如果你从正向到逆向,在逆向世界的你,时间也是倒流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回到过去的某一点如果你想穿越回过去着某一点再次回到正向,就必须再次进入传送门,从逆向回归正向。

这样来说就会有两个你在同一个世界,一个正向(从因到果)过去,一个逆向(从果到因)未来。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已经发生的终将发生)。也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即便你逆向回去也无法阻止。

传送门装置无法从过去穿越到未来;传送门装置不能让你一瞬间回到过去的某一时间点,你需要逆向花费跟正向一样的时间回到过去。例如你想回到10天前,你需要进入传送门后,逆向花费10天回到10天前。而并不是进入传送门后一瞬间就到达10天前。

Ives提到过,如果你要进入传送门装置,在进入前,你需要通过玻璃看到对面的你,跟你同步进入传送门(对面的你是倒着进入传送门)。如果你进入前发现对面没有另一个你跟你同步进入传送门,不要进去,否则你永远就出不来了(存疑)。

电影中传送门装置应该有5个(存疑):

第一个是在Freeport机场里的小型传送门装置

第二个是在Freeport码头的最大传送门装置(应该是Sator的)

第三个是Priya拥有的传送门装置(电影中提到但是没有展示)

第四个是Ives(Tenet武装部队队长)的传送装置

第五个是加州鹰山地下的传送装置。

这里我要吹爆培根悖论在1年前对《信条》第一支预告片解析。不得不佩服他们成功预测到了诺兰这个装置的基本原理!

下面是我从Reddit一个叫atmh4的大神那里搬运的5张图。是关于传送门装置的基本原理与各种不同的情况。如果你能理解下面5张图,会对Sator高速公路追车戏,Sator,黑人男主,Kat等人在Freeport仓库最大的传送门装置发生的事,和在Freeport传送门发生的事会更容易理解。当然这5张图也会对加州鹰山剧情有所帮助。

Reddit原帖链接

Reddit原图链接

解救任务

下面的解救任务是我在二刷后,加上Reddit和在豆瓣看到的影评的整合,可能会有错误,欢迎指正。

Every generation looks out for itself (每一代人都只关心自己这一代的存亡)。电影中指的是遥远未来的人类和过去的人类(也就是电影里现在的人类)。

解救任务的动机涉及祖父悖论。也划分出两类人(坚信祖父悖论&否定祖父悖论)。

否定祖父悖论的未来的人

在很远的未来世界(可能30年后或更久,个人认为不会大于50年,这样的话Neil逆转回来不成老头了),那时的环境特别恶劣,气候变化导致未来人类无法生存。在未来发明了一种熵减的能力,意思是可以让任何物体逆向。未来有一批人想通过Algorthim这个钚核弹来把过去世界毁灭(钚核弹+Algorthim就会将过去的世界整体逆向)。未来的人给俄国寡头Sator的神秘包裹(包括逆向金块和一本说明书(说明书上有Sator的名字)--里面写的9块Algorthims的位置),让俄国寡头代替未来的人来完成这项任务。并且说明书上有关于如何制造传送门装置,能让俄国寡头Sator利用这个装置来获取未来与过去的信息。而且俄国寡头最后已经找全了这9块Algorthims。(下面会介绍为什么Algorthims变成了9块)。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钚241就是最后一块Algorithms。

这里涉及到祖父悖论的原因是,如果现在的世界毁灭,全人类死亡。那么未来的人是不是就不存在了。那他们将过去世界逆向是不是没有用?因为他们坚信祖父悖论不会发生,也就是过去的世界灭亡不会影响到未来世界的发展,所以他们将毁灭世界的任务交给了俄国寡头Sator。

之所以未来的人会选择Sator来帮他们完成任务是因为He is at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Sator年轻时在处理苏联核设施的废料,其中就是Stalsk 12 (也是电影结尾大战的地点)。Sator处于苏联解体时间点范围,所以他有机会去找到科学家藏匿的9块Algorithms。

Sator帮助未来人的动机是因为Sator他得了胰腺癌,已经治不好了,所以他要连同世界所有人陪他一起死,换句话说就是现在人类的叛徒。

坚信祖父悖论的未来的人

也是在很遥远的未来世界,有一个科学家发现了熵减现象,并且达到了应用领域。因为科学家坚信祖父悖论是正确的,也就是如果把过去的世界毁灭,科学家及未来的人类就不存在了。所以科学家为了防止过去的人(或未来的人,这里存疑)找到Algorthims毁灭世界,科学家把Algorthims分成9块,分散到过去世界的最隐秘的角落,大部分是位于各个国家的核设施存放地。科学家自己自杀。

当然还有所谓的Tenet,就是来自未来世界阻止毁灭世界计划的人,其中包括遥远未来世界的黑人男主,Neil,Ives(武装部队队长及其队员)。

如果这样想,电影结尾明显把毁灭现在世界的计划阻止了。就像我开头说的:“Every generation looks out for itself (每一代人都只关心自己这一代的存亡)”,那是不是现在的人只关心自己这一代,而放弃未来的人呢?从未来世界的人看,难道黑人男主做的就是对的吗?

电影中呼吸面罩的作用

电影中呼吸面罩的的作用是能让你在逆向里正常呼吸,因为逆向世界里,逆向的肺是呼吸不进去正向的空气。换句话说,只有你身处逆向,才需要戴呼吸面罩;正向就不用。

呼吸面罩的另一个作用是区分你是否是逆向,但是无法区分你是否是来自未来。

举个栗子,你在9月4日17点看完《信条》,心里吐槽啥都没看懂,想立刻二刷,于是你进入传送门,从正向进入到逆向,这时,你必须戴上呼吸面罩,时间就会倒流,你打算回到过去的9月4日14点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但是你不能一直保持逆向状态看电影,否则你会继续穿越到13点,12点等等。因此你要再次通过传送门,从逆向回归到正向。你回归到正向的时间节点就是14点(电影刚开始),这时因为你已经回归正向,所以就不需要戴呼吸面罩,你就可以愉快的二刷《信条》了。但是这时候的你是未来的你,并且身处正向,就不需要戴呼吸面罩。当然此时此刻也会有过去的你,正在一刷《信条》。等未来的你二刷完《信条》(9月4日17点)后,过去的你(一刷的你)就会消失,因为对于过去的你,你就在重复未来的你所做的,去二刷《信条》的步骤。未来的你就继续正向生活,因此在9月4日17点后,只有一个你,也就是未来的你。

Q:为什么电影中有些时候逆向的人不需要戴呼吸面罩?

A: 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面供应着逆向的氧气来让逆向的人呼吸。例如逆向Sator在蓝色房间里不需要戴呼吸面罩(但是正向Kat在蓝色房间就需要戴正向空气的呼吸面罩--因为蓝色房间里的空气是逆向的);黑人男主,Kat和Neil在逆向回到Freeport的集装箱里和他们借用Priya的船,这些都是密闭的,充满着逆向空气的空间,因此他们不需要戴呼吸面罩。一旦他们进入到外界,就必须要戴。

Q:为什么Kat在电影最后越南游艇上没有戴呼吸面罩?

A:因为Kat没有逆向,她是先逆向到越南游艇发生的14号,再进入传送门回归正向。这也是我提到的‘呼吸面罩无法区分你是否是来自未来’。

多刷后发现的细节

瓦克夫 Volkov

瓦克夫就是Sator的贴身手下,个子很高光头。他在影片里多次出现。瓦克夫在hypocentre下面最后被黑人男主推到了dead drop里死掉了,也就是瓦克夫其实在鹰山时间线(14号)就死了。但是在鹰山事件后,瓦克夫依旧存在,也就是电影前半部分所展示。我有点脸盲,不确定鹰山死的瓦克夫是不是电影前半部分的瓦克夫。不过电影台词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

这里是黑人男主在游艇上偷看Sator收到装有说明书和黄金的包裹而被瓦克夫抓到。这里是接近于塔林高速公路,所以时间上肯定是在鹰山大战后。

塔林高速前夜的瓦克夫

这里是鹰山大战时,hypocentre的瓦克夫,这个时间是比上图时间线早将近2周。

鹰山大战的瓦克夫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瓦克夫在14号死了但他在后续时间线还活着呢?我的猜想是瓦克夫也跟着Sator逆转了。这个电影里没有明示,是我通过台词发现的。死掉的瓦克夫就是未来的瓦克夫,而电影前半部分的瓦克夫就是过去的瓦克夫,还没有经历过鹰山大战。

米耶 Mahir

米耶是在电影里帮忙开波音747撞艺术品仓库的重要人物,也是在越南游艇帮忙发射信号弹,与Kat和黑人男主保持联系的人物。这个人看似没啥重要作用,但是他在未来(开波音747时)早就知道了世界没有毁灭。这个猜想的前提是米耶没有进入传送门,也就是没有逆向过,电影里也没有展现他逆向。

米耶在开波音747的时候是鹰山大战后;而他在越南游艇上得知黑人男主成功把算法取了出来,拯救了世界。假设米耶没有逆向过,那在开波音747的他,就已经知道了世界没有被毁灭,而且我感觉在那时候只有他知道世界没有被毁灭。

银色车里的钚241

黑人男主逆向后,上了银色的车,这时的他很清楚过去的他把钚241扔到了这个银色的车里,他也有在车内翻找的动作,但却没找到。我认为没找到的原因是Sator已经利用时间钳形攻势让手下拿到了钚241,所以它不在车上。但是为什么黑人男主逆向回到高速公路后,钚241突然出现了,并跳着回到了过去男主的BMW里。我觉得可以用Neil说的what's happended, happened来解释。即便Sator拿到了钚241,当时(Sator还没拿到钚241时)过去的黑人男主把钚241扔到了银色车里,这个已经发生的动作不能改变,所以钚241凭空出现。我不太认同钚241一直就在银色车里的猜想,因为过去的黑人男主自己亲手把钚241扔进了银色车里,他不可能认不出来这个车,并且电影里也有几秒他在银色车里翻找钚241的镜头。

另一种解释是因为逆向Sator看到了黑人男主交换钚241的过程(扔到了银色车里),那时的逆向Sator早早通知正向的手下直接去银色车里拿钚241。但是如果从逆向角度看,逆向黑人男主在上车前,一个正向的Sator手下倒着走向车,并且把钚241扔回到银色车里。但是这个解释又跟男主在车里没找到钚241产生矛盾。

剧情讲解

电影前半部分 ‘TEN’(1小时左右--正向时间线+极个别逆向)

影片开始于之前《星战8》IMAX场播放的信条Prologue(序幕),也就是在乌克兰剧院,一伙恐怖分子来挟持观众和表演乐队作为人质。一个在VIP包厢的美国人,以下简称VIP。然而这个恐怖分子其实也是政府安排来秘密暗杀这个VIP的。在一辆车上,有乌克兰人和,黑人男主假扮成特警(貌似没名字,叫 Protagonist )来解救这个VIP并且拿到钚241(其实应该这不是钚)。因为前来的特警好像并没有找到VIP,所以要把整个剧院给炸了,牺牲观众。这里跟之前放映的Prologue多了1分钟,展示了一一个方形铁块(这里其实是其中一块Algorithm----算法)。之后黑人男主这帮人替换了VIP。黑人男主和假扮的VIP去剧院里收集炸弹。

这是电影结尾的图。队长手中拿的应该就是9块Algorithms。

黑人男主就想救下观众。在他要拿掉最后一个炸弹时,有一个特警发现他是卧底,拿枪指着他。这时有一个神秘的特警,突然出现使用了逆向的能力,将打出去的子弹逆向收回到弹夹里救了黑人男主。注意这里的神秘特警是正向的,因为在救完黑人男主后,从黑人男主视角来看,神秘特警是正向离开的。这里出现了第一次子弹逆向过程。神秘特警走的时候背包上有一个红色的铜币吊坠(电影一闪而过),这点为结尾埋下了重大的伏笔。其实这个神秘特警就是未来的Neil。

神秘特警解救黑人男主
神秘特警使用逆向能力
红色的铜币吊坠(第一次出现)

很多人会疑惑:乌克兰剧院这场戏发生在什么时候?其实乌克兰剧院,加州鹰山大战和越南游艇Sator和Kat的对话,三者均在同一时间线(某月14日)。佐证是英国情报局官员在跟黑人男主吃饭时聊到:剧院事件发生的同时,在俄罗斯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加州鹰山戏)。当然还有其他证据,我二刷记不清了。这也很符合诺兰的风格:开头即为结尾,参考《盗梦空间》。

之后黑人男主和假VIP回到车上,车上的乌克兰人貌似反水,所以黑人男主和VIP和就被乌克兰人抓住了。这里出现了预告里倒着跑的火车。并没有电车难题。乌克兰人说到7点如果你还不说出钚241的下落,我就把你同事全杀死。这里出现了一个闹钟,当时的时间是5:40。时间到了7点附近,乌克兰人把闹钟往回调了大约20分钟,时间显示的是6:40。黑人男主宁死不屈的服下“自杀药丸”死了。

【疑点】但这里我很奇怪火车为什么是倒着的?几个镜头后火车又是正向的?黑人男主和那几个乌克兰人都是正向呈现的。这里没有看懂。

【猜测】我在Reddit发帖询问,网友回答你难道不知道火车头可以倒着推动火车逆向前进?之后我谷歌了一下,确实可以。这里我放一个知乎的链接

服药“死亡”

场景转到一艘船上,黑人男主其实没死,服下的是假的自杀药丸。一个CIA官员说你已通过了测试,介绍了Tenet(一个组织,手势是双手五指交叉)。这里CIA官员介绍了很碎片化的信息,关于Tenet和解救任务的重要性。

Tenet组织介绍
Tenet手势:双手五指交叉

之后男主就跑到了风力发电的风车通风管里恢复体力,做引体向上。

风车
黑人男主在风车内部恢复训练

然后黑人男主乘船去了一个研究中心训练这种逆向物质。女专家给黑人男主一个analogy(比喻),两颗子弹就像我们一样,一个正向一个逆向,还录了个视频来正放倒放解释子弹的运动。还给黑人男主说你抓逆向的子弹是先把手张开,然后收紧才行。女专家也给黑人男主解释了熵的逆向。

两颗子弹比喻

女专家还给男主说明逆向子弹的视角下先结果后原因,只是跟我们正向的人视角相反罢了。并且并不违反free will (自由意志),你的手不伸出来子弹就不会动。自由意志那里有点跳到《西部世界第三季》了。

女专家带黑人男主去另一个储藏很多物件的地方,黑人男主发现这些东西都有逆向的能力,女专家解释这是未来战争的物件碎片,并且是由熵的逆向(熵减导致的逆向反应)。

未来战争的物件碎片

黑人男主通过逆向子弹的成分,找到了印度一个贩卖枪支的富豪。然后场景转移到了印度孟买,与 Neil (暮光之城男主)去找印度贩卖枪支的印度人,他们爬上的楼,也就是预告片开头爬向高楼的场景去找印度人。他俩找到贩卖枪支的印度人时,他不告诉男主这子弹是哪里来的。Priya (arm dealer的妻子—印度女人),提到了Tenet,愿意给男主说子弹的来源。Priya说子弹来源于一个俄国寡头(Andrei Sator),

Priya

黑人男主又找到迈克尔凯恩(英国情报机构的官员),得到了关于俄国寡头的老婆(Kat Sator )的详细信息。Kat很喜欢收藏名画artwork,英国情报机构官员说我这里有一幅假的名画,你可以借此来接近她。

与英国情报头目获取Kat的信息

黑人男主在拍卖行找到了俄国寡头的妻子Kat,他借机拿一副名画来接近Kat。黑人男主想借她与俄国寡头谈一谈。Kat拿到那副名画,验证真伪。

Kat验证名画真伪

Kat和黑人男主共进晚餐,黑人男主表达他想见俄国寡头的意愿。Kat还说他老公经常家暴他,Kat只关心她的儿子Max。Kat曾经在越南的游艇看到有一个女人从游艇上跳了下来,以为俄国寡头有外遇了,之后俄国寡头消失(去了基辅剧院)了。过去的俄国寡头这里因为Kat摔碎了一个玻璃容器(貌似是烟灰缸?记不清了),所以俄国寡头生气的离开了,也为电影结尾未来的俄国寡头跟未来的Kat在越南游艇对话埋下伏笔。

黑人男主说你能帮助我跟你老公会面,我就能帮你摆脱你老公的束缚。Kat听后就乘车走了。俄国寡头负责保护Kat的保镖开始殴打黑人男主,黑人男主却把他们打伤了。这里的动作戏有所提升。

俄国寡头负责保护Kat的保镖与黑人男主斗殴戏

第二天,黑人男主再次去Kat儿子Max的小学询问她丈夫的信息。Kat告诉他:他老公在Freeport(机场码头)进口货物。Freeport里面有一个用来避税的艺术品仓库(ROTAS)。

1米9的Kat和她的儿子Max
Kat和黑人男主再次会面

Neil在借顾客为由白天去了那个艺术品仓库,探查了内部的构造。Neil问如果发生火灾,这房间里也没喷头,艺术品怎么办?接待员回答因为如果装喷头会把艺术品弄潮湿,我们用了一种气体(某种卤化物 halide air)来保护这些名画。还说这些气体会让氧气减少,导致人窒息死亡。而且火灾发生时,有部分区域的门锁会打开。Neil借此想到拿一架波音747撞到Freeport的艺术馆,触发火灾,借此来进入特殊的区域。那架波音747上还有一大批金块,不知道这些金块和后面俄国寡头收到的金块是不是一样的。

飞机上的金块
艺术品仓库发生火灾时泄露的气体

黑人男主和Neil凭借火灾,找到了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这里就有一个我提到的小型传送装置。黑人男主和Neil分别站在传送装置的两边。这时传送装置突然启动,黑人男主和Neil这里遇到了“两个神秘特警”,黑人男主视角下的神秘特警是逆向的,而Neil那边是正向的。黑人男主和其中一个神秘特警打了起来,这个神秘特警所有动作都是逆向的。而Neil去追另一个正向的神秘特警。

传送装置

通过电影后半部分,这里的“两个神秘特警”都是未来的黑人男主。未来的黑人男主(神秘特警)先逆向的跟过去的黑人男主打斗,未来黑人男主成功进入传送门,传送到过去的Neil所在的房间。这里注意:未来黑人男主本来是逆向的,一旦进入传送装置后,他就回归到正向。所以过去的Neil遇到的另一个神秘特警,是正向的,也就是未来黑人男主通过传送门后遇到过去的Neil。然而过去的Neil没有追上他,未来黑人男主(正向神秘特警)从卷帘门逃脱。

我画了个示意图,不知大家能看懂不能。下图所有情况都是从过去黑人男主(正向)的视角展示的。

电影前半部分正向时间线 传送门装置示意图

黑人男主在宾馆里跟Neil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时间逆流现象(是由熵的逆向导致的)。

黑人男主介绍时间逆流

黑人男主回到印度孟买找Priya印度女人交谈。Priya说你发现的传送装置(传送门)目前还没有发明出来,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发明。而且Priya说我们正在遭受未来的攻击。Priya还说Sator是策划剧院恐怖袭击的,为了就是拿到钚241(最后一块Algorithm)。

随后黑人男主独自去与Kat会面。俄国寡头扬言要杀了黑人男主,因为他以为黑人男主和Kat发生关系了。之后黑人男主在下图的地方共进晚餐(还有其他人),正当黑人男主要被俄国寡头手下拖出去杀死时,黑人男主对俄国寡头说:Do you like opera? (你喜欢歌剧吗?)听到这里俄国寡头突然脸色一变,放弃杀黑人男主的年头。俄国寡头告诉黑人男主他策划了电影开头乌克兰剧院的袭击。

俄罗斯寡头 Andrei Sator

彩蛋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彩蛋。在Sator石碑上(这个东西并不是电影里的)的5个单词均在电影里出现了。

SATOR:是俄国寡头的姓。

APERO:指的是Tomas Apero是卖给Kat假画的画家(这里存疑)。如果你把黑人男主提到的OPERA倒过来念是什么呢?正是石碑第二行的AREPO。

TENET:片名不解释了。

OPERA:黑人男主提到的Do you like opera?和乌克兰剧院(Opera)

ROATS:Sator拥有的艺术仓库公司名字(五角大楼标志)。把ROATS倒过来,就是Sator本人了。

Sator石碑

晚餐后的第二天,黑人男主,俄国寡头和Kat一起去海上开双体船。这一段背景音乐加上船拍打海水的声音太吵了,听不清人物之间的对话。Kat突然切断了俄国寡头的安全带,想把俄国寡头弄死。黑人男主赶紧下海救回了俄国寡头。也映衬了电影后面死人开关(Dead-man switch):如果Sator死了并且集齐9个算法封在dead drop下,他手上戴着的手环就会自动将Algorithms启动,世界毁灭。

黑人男主,俄国寡头和Kat一起乘船

回到游艇上,Kat问你为什么救俄国寡头,黑人男主说我还会用到他,我还没从他那里获取关于时间逆向的信息。

这时俄国寡头要和黑人男主谈谈关于钚241(Plutonium),这似乎是俄国寡头很感兴趣的。黑人男主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担保去帮俄国寡头偷到之前的钚241(最后一块Algorithm)。俄国寡头无意中透露出几天后一个押运很重要的物品(钚241)的车队会在塔林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谈话结束后,俄国寡头又在家暴Kat。

透过俄国寡头我们得知,之所以他能掌握这种时间逆流的技术,是在他年轻时候在Stalsk 12 (也是电影结尾加州鹰山)挖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里面有逆向黄金和一份说明书(上面写着Sator的名字)。之后俄国寡头就利用这个说明书找到了时间逆流技术的方法。

俄国寡头年轻时挖到的神秘包裹(里面的黄金)

在深夜的游艇上,一架军用直升机拉着一个很神秘的包裹,里面有可以逆向的黄金,和一份说明书。就是Sator年轻时挖到的神秘包裹。黑人男主这里偷偷观察,结果被俄国寡头的保镖抓住。俄国寡头拿逆向金块砸了他,但并没有把黑人男主杀死,而放了他。

那匹神秘的金块和说明书

高速公路+Sator的时间钳形攻势

这场戏的细节和时间线,尤其是Sator如何运用时间钳形攻势拿到钚241的,我觉得是《信条》最难理解的地方,没错,比最后加州鹰山发生的事情还难理解。我觉得因为高速公路和红蓝房间里发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从黑人男主的视角呈现的,几乎没有从Sator视角展示,因此我们需要自己通过黑人男主的视角来脑补出来Sator是如何做的这里我推荐B站UP主青蛙刀圣的解析,点击这里观看。

在黑人男主行动前,Sator把Kat带到Freeport自由港码头的传送装置附近,继续家暴。:Sator家暴完后,给手下说告诉我所有发生的事情(指的是未来高速公路发生的事情),然后Sator就进入了传送门装置的屋子里一直等到黑人男主被抓进来。

黑人男主和Neil得知在高速公路上的特警车押运的橙色箱子正是上次丢失的一块铁块----Algorithm。这里就是预告片里的高速公路追车戏。两人计划用几辆货车四面包围那个特警车,然后黑人男主装扮成消防员,在消防车的铁架上进入特警车,拿到一个橙色的箱子,里面是之前在乌克兰剧院的钚241 (最后一块Algorithm)。

黑人男主在消防车上偷Algorithm
消防车

拿到箱子后,黑人男主回到了Neil开的宝马车上,立刻逃跑。在宝马车上的黑人男主听到车里听不懂播放的广播,Neil说这个不是爱沙尼亚语,是有人在广播里逆向说话。这里镜头快速给了一个后视镜的伏笔,也就是后视镜是破碎的。然后突然他们看到一个前面有一辆逆向的奥迪Q7,这里宝马车的后视镜撞到了Q7,突然逆向复原了,然后Q7就立刻倒着开追宝马车。

逆向的Q7
宝马车破碎的后视镜(这里不是我说的伏笔,伏笔在这张图之前)
这里Q7突然逆向,撞到宝马的后视镜使其复原

原来俄国寡头是在Q7这辆车里,而且车里的人都戴着面罩(是一种特殊气体,貌似通过传送装置来到对面的逆向世界就要戴上这个,因为逆向的肺无法吸入正常的空气,所以要吸入特殊的气体)。在黑人男主和Neil的视角下,俄罗斯寡头的Q7是倒着开的,然而在俄罗斯寡头视角下,Q7车其实是正向,其他事物是逆向。

俄罗斯寡头挟持Kat与黑人男主的橙色箱子作为交换。黑人男主扔给他了。俄罗斯寡头和黑人男主中间其实还有一辆跟Q7一样的逆向车(这里我把它称作A车),也就是预告片展现的那辆碎掉的然后逆向回到完好无损的情况,这里目前出现的车似乎没任何用处。然而在电影后半部分,黑人男主通过传送装置逆向后,A车里的人就是未来的自己。

中间破碎的车

但俄罗斯寡头弃车而逃,留下Kat独自在车里(Kat不是逆向的),这时黑人男主眼看车就要撞到前面一大堆等红灯的车时,踩了刹车,倒着开的车停了下来。黑人男主和Neil被俄罗斯寡头抓住,带到了一个码头。

最大的传送门装置

这里就是前面提到最大的传送门装置。黑人男主在红色的一面,俄国寡头(戴着呼吸面罩)控制着Kat在蓝色的一面。这里明显从对面红色房间的角度看,俄国寡头是逆向的。俄国寡头在和黑人男主进行谈判,似乎俄国寡头说的话也是逆向的,需要由广播来翻译。俄国寡头说除非你告诉那个装置在哪里(这里存疑,没听懂是什么装置),否则我就杀了她。俄国寡头威胁,通过逆向的子弹弄伤了Kat的腹部,Kat这里快死了。黑人男主说那个设备在我之前的BMW车里,但是其实这里黑人男主撒谎了,钚241并不在BMW里。

在蓝色一面的俄国寡头离开前,突然红色一面(黑人男主的一面)同时出现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俄国寡头(这个Sator在家暴完Kat后一直躲在红色房间),这个在红色房间的俄国寡头打了黑人男主,并且逼迫黑人男主说出更多信息。Ives的武装部队到来,红色房间的Sator看到Ives和对面逆向Sator进入传送门,红色房间的Sator立刻进入传送门,从正向到逆向回到过去。这里呈现的是旁观者视角,因为正向的Sator往传送门里走,回到过去,所以消失。逆向的Sator也就是红色房间里Sator未来几秒(过去),所以也是在进入传送门后消失的。所以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两个Sator在进入传送门后同时消失。电影后来给了Sator到蓝色房间后逆向的视角。

蓝色房间里的Sator
Sator进入传送门逆向后看到对面的自己
这是过去的Sator问出钚241的下落,从而逆向回到高速高路。
武装部队
两个俄国寡头通过传送门消失了

黑人男主决定通过传送门装置带着Neil和濒死的Kat(Kat在担架上)逆向回去,这样的话濒死的Kat就会逆向逐渐痊愈。Kat中的是逆向的子弹,逆向子弹很致命的一点是,中弹后伤口会不断恶化(正常子弹中弹后伤口会逐渐愈合,所以逆向子弹是反过来的),因此Kat必须进入传送门到逆向,花费1周的时间才能痊愈。这里武装部队的人员给黑人男主解释如果你进了传送门到了逆向世界会出现什么现象。也就是黑人男主所看的世界都是逆向的,而他自己和他操作的东西是正向的。同理,如果从男主要进入的传送门后世界里的人来看,黑人男主是逆向的,那些人是正向的。如果男主要逆向回去,就会出现两个黑人男主(未来黑人男主和过去的黑人男主),同理适用于Kat和Neil。

而且武装部队人员警告不能让两个男主同时肉体接触。因为当一个物体的正粒子和负粒子相接触,就会发生湮灭。奥斯陆的Freeport中两个黑人男主打斗时并没有肉体接触,因此两人并没有湮灭。

黑人男主在逆向后,Neil警告他What's happened, happened (已经发生的终将发生),你虽然是逆向阻止Sator拿到钚241,等你去了会发现其实是自己把钚241给了Sator。

传送门装置
男主戴上呼吸面罩准备进入逆向的世界(男主已经过了传送门)

电影后半部分 ‘NET’(1小时30分钟--正向与逆向相结合)

剧情直到这里,展示了Te和半个n。这是电影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交叉点。从这里开始,电影后半部分以逆向+之前的正向从半个n到et。也是剧情烧脑到极致的开始,逆向时间线与正向时间线交织,也就是之前正向时间线里的大部分伏笔都是来自于逆向时间线的。黑人男主,Neil 和濒死的Kat通过传送装置逆向回去救活Kat,也会导致出现两个黑人男主,两个Kat(一个濒死,一个正常),两个Neil。

当黑人男主走出了码头后,他发现世界都是逆向的(比如船倒着开,海鸥倒着飞等)只有他自己是正向的。这时他开这停在码头的车(这个车就是在之前正向时间线里无关紧要,破碎掉的A车)。这里就很明显为什么在电影前半段正向时间线时,过去的黑人男主和过去的Neil看到除了Q7是倒着的,还有一个A车是逆向从破碎到复原。

黑人男主进入到逆向后的世界,那个车就是之前高速公路上破碎的车

之后男主就驾车回到了之前的高速公路那场戏。从黑人男主的视角,周围事物都是逆向的,然而他自己是正向,他开的车也是正向。他把往橙色的箱子放了追踪器。过去的俄国寡头看到了未来的黑人男主,并且未来的Sator发现A车里的人就是未来的黑人男主。而且未来的黑人男主才意识到是原来钚241早早就在A车里了。钚241在A车里弹跳回到BMW里,也就是过去黑人男主把钚241扔到了A车里。未来的Sator之前查看过BMW,确定里面没有钚241。并且未来的Sator也看到了钚241原来就在A车里。因此Sator知道了钚241的真正下落。Sator就会让手下直接去A车里拿钚241.这里印证了Neil走之前警告过的话,已经发生的不能改变。于是坐着俄国寡头的Q7把未来黑人男主开的A车撞翻了,于是A车以正向的方式翻倒在地。这也映衬电影前半部分正向时间线里,A车逆向从撞毁到复原,原来之前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是为现在逆向世界里的现象埋伏笔。

俄国寡头下车,朝着翻到在地上的车点燃汽油(这里特别感谢评论区TheSoapFactory的指正),A车爆炸,但是因为爆炸是逆向的,热传导逆向,导致A车冰冻住了。后来应该是Neil等前来,未来的黑人男主活了下来。

黑人男主逆向回到高速公路
电影前半部分过去黑人男主视角(宝马车)
电影后半部分未来黑人男主视角(逆向)

此时场景切回到船上,未来的Neil,未来的黑人男主在商议下一步计划。这里引入了祖父悖论。Kat的伤势也慢慢恢复,Kat告诉未来的黑人男主其实Sator得了胰腺??

 2 ) 《是什么抑制了我们二刷的欲望》

《是什么抑制了我们二刷的欲望》

这大概是我看完首映的感觉。为了震破你耳膜的音效,搭配一个逆向时间钳形战斗的系统,一部挂着科幻悬疑的动作片,既没有当年看盗梦空间的惊讶感,也没有看星际穿越的共情感。

全片几乎无感情线(除了最后点了下男主与助手的关系外,这里我猜测大概率助手是女主的儿子,未来被男主喊来逆向时间来帮男主的,不然根据祖父论我反正是想不出为什么一个黑人会有一个金发boy)。

碎片的剪辑加各种不给你合理解释空间的bug,剧情说白了就是逆向时间拯救过去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但是又毫无惊喜和反转,几乎看到一半就基本故事的发展猜个八九不离十,所谓的烧脑就是诺兰先搭个规则给自己,按照自己规则去拍,然后你们观众就自己去思考深度吧。正反时间线人物怎么打斗的自己去思考吧,女主干嘛跟个傻子一样知道杀了反派会一起完蛋还要下手反正女主知道猪脚一定会成功,印度大妈的定位就是线索人但是完了还要强行作妖一下也搞不清作了能有什么好处,反派手下知道大BOSS在做什么还配合毁灭世界难道不知道自己也会GG还帮着一起怕不是脑子不好杀敌一千自损一千。。。反正就是各种根本不让你想清楚的细节,数都数不过来,要是说你没看懂吧~可是主线又都看懂了,说你看懂了吧,又觉得why?

特别佩服豆瓣一些看不懂的还在那给五星的:因为看不懂,所以我要给五星。

对于一个酷爱悬疑、反转、烧脑、科幻电影的人来说,我实在对这部信条提不起N刷的兴趣,看完最多看看全面解析看看有没自己看漏的,不知是诺兰老了还是我们老了,他本可以把这个故事拍得共情力很强些、逻辑埋线拍得更悬疑更精彩些,但是诺兰非常任性地拍成了烧钱动作片,说实话我要看动作片就不会冲着诺兰这个名号去了。

当然,我不排除诺兰老爷子任性,就是以前为了观众降低拍摄维度尽量让我们看得明白又有WOW的感觉,现在就是他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至于你们有没WOW的感觉,人家压根不在意。

1星致敬,1星给飞机撞楼,1星给我爱的题材。

二刷欲望被扼杀得死死的。

 3 )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如果十年前的《盗梦空间》拍砸了,很可能就是现在《信条》的这个样子。

1.本片缺少诺兰电影一贯的充沛的感情,说得更具体些,对人物缺少充足的代价和动机展示。以前“仿佛过山车”是对诺兰故事的褒奖,现在诺兰仿佛只满足于造一台过山车。刺激,但不让人激动,没有再看一遍的冲动。

2.学徒模式是《盗梦空间》运用极佳的例子,循序渐进的故事既培训了角色,也培训了观众。《信条》没有做好。其实故事并不烧脑,诺兰的故事从来不烧脑,一直是体贴亲民的,这是他以往技巧高妙的地方。而《信条》的问题,在于抛得太急,大部分观众接不太住。他很大胆地探索了商业电影信息密度的上限,但该简化的时候不够简化(比如名画赝品),该详细的时候不够详细(比如最后大战),全程我仿佛被推着去参观一个名叫“时间”的博物馆,还没看出味道来,就被推入下一场戏,没有呼吸感。我承认能一次看明白所有细节的观众、营销号、影评人很牛,但哪怕都看明白了,又怎么样呢?期待大部分观众二刷三刷来找回细节,过于自信而显得不负责任。

3.在动作戏上,《信条》属于有佳句无佳章的典型。两次回溯的动作戏拍得很有新意,但世界大战级别的大冲突大矛盾,最后落脚点在一场眼花缭乱的作战,我不知道该看什么。视觉上也没有特别让人惊艳的部分。

4.前半段,有几个剪辑点剪得莫名其妙。

5.诺兰电影的声音部分真是越来越闹了。音乐没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音效就是一味地炸。有点露怯。

6.不知是否是受大环境影响,整体感觉,《信条》像是诺兰玩票性质的小品,更像是他监制而非导演的作品。总觉得,会有一个更好的故事,去讲述这个很棒的创意。但诺兰又不是某雷,也不是某渣。。。

再说下去,我怕被喷,闪了闪了。四个小时前,身为诺兰粉的我绝无想到会看到一部不会向他人安利的诺兰作品,哎。

凌晨的上海,果真叫不到车。

2020.09.04 05:00 ——————两天后的一些更新——————

九月四日当天我就又陪老婆二刷了。没有改变我对《信条》的第一感评价。事实上,“几刷之后改变对电影评价”这种情况,我只在《水滴》上发生过。我承认,看那部短片,我一刷没懂,二刷大悟。而《信条》不属于这个情况。

不知不觉,发表本文50约小时后,文章被热烈的豆友们顶到热评第二,感觉很对不起热评第一的那位认真写几万字剧情普及的老兄。评论很多,我也都一一看了,有一些我不得不回应一下,毕竟被顶到第二了,影响是有一些的,我不想让很多还没看过《信条》的人因为我凌晨床上手机打的一些字而丧失对本片的兴趣。毕竟客观来说,目前《信条》肩负着号召大家重回影院的使命,也值得到电影院体验。

但是,电影评论就是不能说谎,不能说违背自己想法和感受的东西。

十二年前,我就是靠用数万字长文分析诺兰的TDK在豆瓣起家的,由此有幸结识了不少友邻,至今还有人因为那篇而关注我,所以我自认也是老诺兰吹了。只是《信条》让我吹不起来。

在此回应一下几类回复。

一,回复中有一类朋友,认为我“没看懂”,“看懂了就不会有这个评价了”。对不起,科幻电影是我从小的主要爱好,对“懂”这个词,我一直用得很谨慎。什么算看“懂”了?“懂”和“不懂”的边界在哪里?只有看明白电影给出的所有细节才算懂吗?还是要放在诺兰作品梯队里比较才算“懂”?更或是放在有史以来所有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层面比较?甚至放在整个电影史里比较?

从核心创意上来说,《信条》是比较独特的,但从商业电影上来说,不是优秀的。《信条》的复杂,都在于表层,而且信息冗余太多,显得失控。只经得起细看,但经不起细想。《信条》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场记团队和他们的执行力。

我坚信,《信条》正在发酵为无法忽视的行业现象,整个行业最终会对《信条》产生自己的判断。行业会像你们一样分析,还是会像我一样分析?

二,声音。有几位朋友恐怕还没有理解我第5点对声音的评价。在这方面诺兰没有创新,在自己的舒适圈越沉越深。弄点倒放处理就算最大亮点了,这是挺简单的技术创意。TDK时期,追车大战,看看诺兰是如何构思声音的?再看看现在的追车,电平拉到顶了。而且这个正变成非常值得警惕的行业趋势:直给!直给!直给!

三,剪辑。我能明确说出两个剪辑点让我不适。1.机场大战后,两人躺平装晕,跳到两人酒店喝酒。2.海上主角跳水救反派时,跳到女主在游艇房间里质问主角为何救他。这两个点的动作逻辑、情绪、色调、声音统统不对,没有艺术表达属性,明显是为了压缩时长。

四,我承认,不是诺兰导演,我会再加一颗星。但影迷给了诺兰太多厚爱。我一个无足轻重的粉丝,也算是对诺兰表达一下态度。《信条》让“诺兰已经过了创作高峰期”这件事,由隐性变为显性了。

2020.09.06 08:15

——————第三次更新——————

有一些回复看得烦了,还是揪着“懂”这个字不放。

如果你觉得看懂了,请回答我一个问题:

在逆序时间中,宝马车后视镜的裂纹是从与奥迪碰撞后出现的,那么,在正序时间中,宝马这个裂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目前网上各种分析文还没有细到分析这个,请那些傲慢于“懂”的人,基于诺兰给出的自洽逻辑,回答一下。说不出这个答案,就请不要批评别人“不懂”。如果回答得让大家都信服,随便你批评我不懂。

2020.09.06 23:00

——————第四次更新——————

来来来,有人非要我拿出我的分析,不然我就是脑残,那我就分析一下。

上回第三次更新,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不仅是给杠精提的(他们认为我没看懂),也是给我自己提的,因为的确也没想透彻。

目前网上讨论人物在正序逆序两个时空的复杂动线已经分析得很全面了,基于这些分析,诺兰看似设定很完整,所有事件都是完美、自恰的闭环。但是如果把研究对象从人物改为客观物质,会发现逻辑崩了。

很多新回复的豆友也都提供了不少思路,现在我想得有些明白了,得出了如下两个小结论和一个大结论:

【小结论一】:《信条》的故事,在镜头内视角,可以自恰,但在镜头外视角,不成立。

【小结论二】:在《信条》的时间线上,只要是“逆因”修成的“正果”,都是在更大系统中无法自恰的悖论。

【大结论】:《信条》的逆熵设定是不自恰的。细究只能撞墙。

接下来是分析。在此之前,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有答案:

问题一:银色车爆炸了的后续(前情)是什么?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可以往后拟追溯银色车的动线,那往前呢?这个翻倒爆炸的银色车残骸,在正序时间线上,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在高速公路上存在了?

问题二:银色车裂开的后视镜,在正序时间线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裂了?

问题三:最后坑洞里,在正序时间线上,尼尔的尸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躺在门后的?

问题四:最后大战中,被红蓝两支部队炸过两次的大楼,真的存在过吗?

问题五:奥斯陆红蓝厅的搏斗中,玻璃墙上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

这五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同一个问题,基本上是随意选取了一些故事中出现的道具进行的思维小品,而且并没有跳脱出诺兰的故事架构和设定架构很远,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能回避。

以第五个问题为例,奥斯陆的子弹洞,在正序时间线上最早是何时出现的?看下图:

问题就在于这个问号的位置,如何确定?

注意,在N多的台词中,我们可以梳理一下诺兰的设定:

设定1:《信条》里的历史不会发生偏移,也就是说,一切未发生、正发生、将发生,都是确实的。一切时态都是宿命,里面没有平行世界的干扰。

设定2:自由意志在《信条》里也是不会干扰到上一条原则的。比如说,我在红房间进旋转门前,看到蓝房间出来的我招左手,那么我哪怕心里想我待会出来后就是要招右手,但会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几秒后我还是招了左手。这也在主角与劳拉的对话中体现出来了,“别理解它,感受它”,说白了就是诺兰在与观众在做一个约定:我们今天不讨论自由意志好吗?不要调皮。

设定3:未来是可以给过去发送信息的。具体案例就是现在的萨托给过去的自己埋金条。这个金条会逆向存在很多很多年,只要埋得恰当不被人找到。

设定4:迎风尿尿理论:这个比较难理解,是用于解释女主疗伤的,我的理解是,在正或逆时序中,有一个叫“时间势能”,事物的发展终究是会恢复到“正常因果”状态。

好了,有以上几条设定,让我们用逻辑来看一下上面这张图:

设定1和设定2告诉我们,这张图是没有问题的,红色正序时间线和蓝色逆序时间线上的事件,其实是同一个事件的不同视角,这个很好理解。不会发生蓝色事件和红色事件不一致的情况。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房间里有一个24小时摄像头。在正序时间线上,我们假设这个摄像头最早拍摄了萨托或手下进入了房间(无论多早都可以),玻璃墙上自然是没有子弹洞的,地上也没有枪,不然萨托会采取相应情况。这是正常可信的推演。然后事件的终点,是正逆主角大战后,子弹洞消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在正序时间中检查这个摄像头,视频里,会播放到哪个时间刻度,子弹洞出现了呢?图中的问号,到底应该按照什么逻辑来安排位置?

或许通过设定4,我们可以说,这个逆向的子弹洞就是迎风的尿,总在中间某个的时刻,因为时间势能,玻璃缝会慢慢一点点变小,直到消失(逆向视角)。正如男主胳膊上的伤。而正向视角就是,这个洞在慢慢一点点出现,一点点扩大。

好的,伤啊,洞啊,慢慢消失/出现是可以的,算是一种解释。

那请用同样的理论,解释高速公路上,银色车的残骸,这么大的东西,是怎么出现的?不会造成超级大堵车吗?尼尔的尸体呢?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可是在敌人的大本营里啊,边上就是旋转门啊。

而设定3告诉我们,理论上,这些东西都会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应该一直存在。但金条是因为埋得好,没人找到。而车的残骸、尸体,可都是处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只是诺兰的镜头没有拍到而已。包括正逆向都被炸毁的大楼,理论上应该从来没有完整过。

这是悖论,不是完美的闭环。

诺兰镜头里不展现这些,是因为诺兰自己都没想好啊。怎么处理,没法处理,他只想基于一个酷酷的设定,讲个酷酷的故事(可惜故事与他以往水准相比并不好)。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这一句话:分析电影,别一味沉浸在设定里。如果设定完美,那还可以一直分析下去(比如JOJO的一些有趣的设定),但如果设定不完美(比如《信条》),那过于钻研只会走火入魔。

别五十步笑百步了,歇歇吧。

2020.09.07 17:35 ——————第五次更新,这次,我干脆写了第二篇——————

//movie.douban.com/review/12863164/

 4 ) 全上帝视角看懂《信条》:尼尔才是男主最伟大的钳形攻势

完整时间线+核心理论问题解析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

公号ID:ttyingtan

作者:女神的秋裤

转载请注明出处


希望这是全网,最简单易懂,也是最深刻的《信条》解读。

如果你真的看懂了《信条》,你会像结尾的男主一样,望着尼尔远去的背影,止不住流下悲痛的泪水。

看清尼尔的一生,你就会知道,这个故事是多么伤感。 开头歌剧院事件的那一天,有至少来自6个时间线的尼尔在行动。 单在那一天,尼尔救了男主3次,一次是在歌剧院,一次是在斯塔克12山顶,还有一次是赴死…… 男主和尼尔其实诀别了2次…… 而每次,他们都无法理解对方的感受。

点击放大,按①②③顺序来看(后文有详细解释)

要看懂《信条》,没必要去死扣熵增熵减。 你只需要站在全上帝视角,看清所有的故事时间线。 今天探长就带你开启全上帝视角,去读懂这个伟大又伤感的故事。

《信条》完整时间线+核心理论问题解析

(以下内容有剧透)

→以下时间线均是从左(过去)至右(未来)→ 基本的剧情这里就不梳理了,我们先上硬货。 首先,要想理解时空类影片,必须将故事分为事件歌剧院事件(男主第一个任务,基辅歌剧院爆炸)

越南游艇事件(女主Kat和反派萨托游艇吵架)

斯塔克12事件(最后大战和爆炸)

奥斯陆事件(飞机撞自由港+男主打自己)

高速路事件(男主高速路拿到装置后被带到港口+Kat中枪)

正向时间前进方向上。 影片的时间线以歌剧院事件为开始,以高速路事件为结束,其中歌剧院+越南游艇+斯塔克12三个事件在同一天发生。 男主进入逆转门之后,影片后半程逆向发展,即逆演了一遍。

确切的时间是,越南、歌剧院、斯塔克(25:18台词),三个事件都发生在14号(1:54:05台词),奥斯陆事件发生在28号到30号的月底的几天里,高速路事件则发生在下月7号(1:27:48台词,和奥斯陆事件相隔7天)。

这里抛出第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你能答上来,《信条》基本看懂了一半——

>>>>萨托是在什么时候拿到装置的?

如果你还觉得是反派从银车里拿,就是没转过来弯:

影片正放:逆男主和逆萨托逆行←装置从银车飞回宝马车←逆萨托撞翻银车

影片倒放:银车复原→男主扔空箱,同时把装置扔银车→三车并行→银车回港口

银车爆炸时,装置在宝马车里,再往前推,就回到了乌克兰车里。

高速路事件是影片中第一个“钳形攻势”,也是观众第一次被绕晕的地方。 影片中并没有呈现萨托拿到装置的镜头。 因为在正向时间上,这件事必定发生在男主进入逆转门之后,即影片所呈现的时间线之后。

男主第一次进入逆转门,是影片正向时间线的终点

影片中正向呈现的是(时间线从左至右): 男主抢装置→高速路被威胁→扔箱子→被带到港口审问→Kat中枪→男主进入逆转门逆行。 接着就是逆向的呈现(时间线从左至右,影片从右到左呈现): 银车被炸←装置从银车回到宝马车里←逆男主开银车追逆萨托←Kat中枪←男主进逆转门。 高速路事件详细时间线:

按照时间线①②③④来看

注意,萨托的钳形攻势,从男主上高速抢装置时开始,到男主进入逆转门结束。 所以你会看到,男主刚上宝马车准备抢装置的时候,车后视镜就已经碎了。 正向看来,在装置从乌克兰政府车里,到了男主宝马车里,最后到银色车里。

而最后,逆男主将银车逆行开回了港口,然后退回逆转门内消失。 此时,逆萨托知道了装置在车里,他只需要转为正向,等待高速路事件结束,再跟着银色车来到港口,等逆男主退回逆转门内,再拿走车里的装置即可。

正向看,银车会复原,带着装置回到港口

这一段倒放,银车被男主停在港口

在全上帝视角下,你看到的会是: 萨托挟持Kat到港口,逆转门里突然冒出两个萨托,一个正萨托+一个逆萨托。 萨托会躲起来监听,正萨托会等待事件结束。 逆萨托会压着Kat上高速→倒退着炸掉银车→接空箱子→检查宝马车→带Kat到港口→审男主→枪击Kat→进入逆转门消失。

全上帝正向视角

上面的核心问题理解了,那么就迎来第二核心问题:

>>>>逆萨托枪击Kat退行到逆转门之后去了哪里?

他消失了。

确切地说是回到了过去,而在未来的时间线上看不到这个萨托。 这牵涉的到的,是《信条》的核心时间前进法则。 在说这个法则之前,要先知道一个概念——逆行自杀。 进入逆转机逆转后,只能向过去逆行生活。 那么第一个发明逆转机的人,他逆转之后向过去逆行,无法找到逆转机,只能逆行等死。 而且是死在过去。

当然发明逆转机的人不会这么沙雕。 他一定会在第一台逆转机诞生后的第二天再进去,这样他就可以逆行到逆转机诞生的第一天,用它逆转为正向。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 全上帝视角下,他刚研发出逆转机的那一刻,会发现突然从里面蹦出两个自己,一正一逆。 等到第二天,他决定进逆转机的时候,他会和一个逆行的自己同时消失在逆转机里。 而第一天从逆转机里蹦出来的那个他,会接替他成为世界里唯一的自己,继续正常生活。

这也就是《信条》的核心时间前进法则——单向迂回式前进。 简单的线性表示就是下图。 一个人向右行进,通过逆转门逆行,然后再在过去通过逆转门转为正向,接着再正向前进。 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等于来回兜了个圈子之后,再继续在时间轴上行进。

对应片中进行钳形攻势的①萨托。 全上帝视角下,他会先看到萨托②和萨托③从逆转门蹦出。 正如在奥斯陆,男主看到两个自己同时从逆转门蹦出。 然后,萨托①会在未来进入逆转门成为萨托②。 在全上帝视角下,①和②会在此刻同时进入逆转门消失。

0.5倍速播放,可以看到另一侧出现第三个男主

在左右两个逆转门的时间线之间,会同时有3个萨托,直到①②都进入逆转门消失。 此时的萨托③才重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萨托,可以继续正常生活。 对于全上帝视角的旁观者来说,我们会看到一个完成了迂回的“老”萨托,和一条逆时间生活的萨托,正如男主和逆向自己打了一架。 但对于当事者,他的行进方向一直是朝向前方。 萨托①必须逆转成萨托②,才能转正向成为萨托③。

同样,全上帝视角下。 男主、中枪后的Kat和尼尔,在通过逆转门后都会消失。

如果影片继续呈现之后的时间线,我们将会看到完成了逆转又转正的萨托③,来到港口拿走银车里的装置。 然后合成算法,再逆转逆行到越南和妻子Kat吵架的时候,再转为正向。 他最后死在越南游艇事件那天,也死在了自己的过去。 而那天原本的萨托,会经历和他一样的迂回,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最后走到同样的终点。 萨托完整故事线:

按照时间线①②③④来看

理解了单向迂回式前进的法则。 你自己也就可以解答第三个问题: >>>>Kat什么时候和儿子见面不会遇到多个自己?

答案是:等到,中枪的Kat和男主、尼尔进入逆转门之后。 在这个时间点之后,她就是世界上唯一的Kat,可以和儿子见面,过上正常的生活。 Kat完整故事线:

所以你会发现,所有使用逆转机的人,时间线都是迂回的。 每两个迂回点之间,都会有一正一逆两个人。 但最后,只会留下一个前进的箭头。

显然,你也可以玩很大—— 来回逆转出成千上万个自己,然后攻占岛国和美利坚。 或者,自己和自己干更加丧心病狂的事情…… 正如台词所说:“它会开启正确之门,也会打开一些错误之门”。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这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每次逆转都要消耗2倍的时间和生命。 逆转期间,对于当事者,时间仍是流逝的,他不会逐渐失去记忆细胞,不会变得年轻。 而是继续变老。

最简单的例子: 男主为救Kat逆转到7天前的奥斯陆,再转为正向。 他需要逆向硬熬7天,要回到正常时间线,他要再硬熬7天,才能回到自己消失的时刻,成为世界里唯一的自己。 这一来一回,他比正常人多生活了两个7天。

7天前的男主、第7天的男主、7天后的男主

这也是为什么反派萨托不能通过逆转治疗癌症。 因为癌细胞不会减少,而是在逆转的过程中,继续恶化。

这就是“信条”的代价。 “要小心使用它”。 而当你知道了“信条”的代价后,这场战役有多么伟大。

>>>>最后一战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明白了前面的讲解,你也就可以看明白最后的“斯塔克12钳形大战”的完整时间线。 斯塔克12钳形大战完整时间线:

全上帝视角下。 开战前,红队会看到从大型逆转机同时出现正蓝队+逆蓝队 从逆转机出来的正蓝队,已经逆向成功撤退回来,他们会等待大战结束,成为唯一的蓝队后再和红队汇合。

信条内部的电梯式逆转机

红队会向斯塔克12发起进攻。 他们看到逆蓝队撤退成功,但他们还是要和逆蓝队配合进攻。 装置被男主取出,战斗胜利,男主和尼尔分别。 几十分钟后,之前一直等待的蓝队会进入逆转机,逆行到大战开始,和红队共同作战。

这其中,有一个人没有回来——尼尔。 他需要在战斗结束后,独自逆转。 尼尔最后的逆转:

在全上帝正向视角下: 男主被困地下→男主看到死亡的逆尼尔→逆反派准备开枪→逆尼尔复活挡子弹开锁→逆尼尔逆向撤回回逆转机→男主打死逆反派→拿到算法→和尼尔分别→尼尔随后独自进入逆转机。

那一场战役的同一时刻,尼尔救了男主2次。 逆向的尼尔先是为男主挡下子弹,然后正向的尼尔冒险开车到山顶拉出男主。 男主最后通过背包上的红色挂件,才知道,开头歌剧院救他的那个人,也是尼尔。

而在片尾,尼尔独自去逆转,是一命抵一命,是去赴死。 片尾的告别,是永别。 看懂《信条》的人,会在此刻感到一丝悲凉。 而下一个问题的答案,会让人更加悲伤。

>>>>尼尔为什么说这是一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尼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信条。 歌剧院事件当天,至少有6条时间线的尼尔存在,尼尔救了男主3次。 第一次是在歌剧院,第二次是挡下子弹,第三次是将男主从山口救出。 尼尔完整时间线:

最后的大战,对于尼尔,“是一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对于男主,“这只是个开始”。 斯塔克12大战结束后,男主才从一个小白彻底明白了逆行的思维,用全新的思维重新审视整个世界。 他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战略家,更成为一个坚定领导者。

不久之后,男主成立了信条组织。 他还认识了非常年轻的尼尔,教会尼尔一切,并成为最好的搭档和朋友。 男主也终于明白,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数年后未来的自己所发起的钳形攻势。 于是他开始领导信条,发起了史上最宏大的钳形攻势。

他派遣成员逆行数年,回到过去不同的时刻,再转为正向执行任务。 这也是影片隐藏的时间线,解释了为什么“信条成立在未来”,而早在信条成立之前,就已经有无数信条组织的成员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 男主完整时间线(TENET组织隐藏时间线):

最终,男主要发起一个最伟大的钳形攻势:派一个人引导自己成为信条的奠基人。 执行这个任务的人,自然就是他最信任的尼尔。 尼尔要为此逆行数年,一直逆行到歌剧院那天,救下男主,然后转为正向,到孟买和男主“首次”见面。

这也是为什么,在孟买的尼尔就对男主了如指掌。 第一次执行任务两人几乎没有语言交流,默契自如。

因为在未来,尼尔和男主一起出生入死,相识多年。 你才会明白尼尔口中“我见过太多了”的意义。

尼尔更是男主“过了命的”兄弟。 而男主和尼尔诀别了2次。 斯塔克12事件当天,懵懂的男主第一次看着尼尔为自己赴死。 未来他派遣尼尔逆转的那一天,他再一次知道,他是在送尼尔回去为自己赴死。

未来的那一天,男主眼中也泛着泪水,但尼尔可能并不知道那泪水是为谁而流。 回到斯塔克12那天,尼尔才明白多年之前,男主为什么会哭。 此时看着满眼通红的男主,尼尔笑着说出那句话: 对我来说,这是段美好友谊的结束。 听懂的人,早已心碎。

然而最让人心碎的,是这世界上不会留下他们拯救世界的痕迹,更不会留下尼尔牺牲的故事。 因为在正向时间线上,逆行完成的一切都将被时间抹平,不留痕迹。 正如同男主第一次和逆向的自己互相攻击,子弹回到枪里,玻璃上的弹孔完美消失。

正向视角

这也是男主为什么在结尾说出那句话: 我们拯救了几乎要毁灭的世界,但世人将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 在时间的长河里逆行的信条,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看到这里,你才会明白男主,以及信条组织的伟大: 心思缜密的男主,会在未来发起无数复杂而宏大的钳形计划。 会有无数的信条成员,甘愿逆行数年,付出生命和青春,前赴后继来执行这些复杂宏大的钳形计划。

影片呈现的,只是信条组织钳形攻势的冰山一角。 而尼尔,则是男主最伟大最悲壮的钳形计划。

补充——热门问题解答

1.为什么在审问时,逆萨托刚刚把Kat推出房间,下一个镜头还有一个中枪的Kat在房间里?

还是那句话:不要按着电影演的逆向看。

而要,正向看,这段时间Kat都是正向的。

从被家暴→被押上高速→被当人质审问→中枪→逆萨托正萨托同时进入逆转门消失→被救。

这才是正向完整的时间线,影片接着呈现的,正萨托进门,逆萨托审问,开枪,押Kat出房间,是逆演了一遍过去而已。

当下的Kat,中了枪,刚被TENET救下。

然后也被带入逆转门,逆行回过去养伤。

全上帝视角

2.为什么Kat的枪伤逆行可以痊愈?反派却不可以逆行治疗自己的癌症?以及逆行的人为什么也会衰老而不是变年轻?

首先你要分清“倒放”“逆行”的区别。

通俗了说,就是你看毛片倒着播放,和一个人逆行去和正向的女优啪啪啪的区别。

如果人“逆行”会变年轻,那么他新长出的脑细胞,记忆细胞就会消退,逆行时,记忆会消失,年龄会变小。

这就成了“倒放”,而不是“逆行”,没什么意义。

正放倒放

然后,要知道“相对”的概念。

正向的人,时间是向前流逝的,他是衰老的,熵是增的。

但其实。

逆转的人,对于他自己来说,时间也是向前(他的前方)流逝的,他依旧是衰老的,熵其实也是增的。

他们只是衰老和熵增的方向跟我们对调了而已。

所以正向的人,看逆转的人,会觉得逆转的人的时间是回退的,熵是减的。

影片倒放,对逆转子弹来说,成为正向,被射出,熵增

这样你就知道,萨托带着癌症逆转,他的时间仍是流逝的,熵仍是增的,他仍是衰老的,癌症依旧是恶化的。

但对于Kat。

Kat人是正向的,中的是逆向子弹的枪伤,是逆伤。

Kat逆行之后,人是逆向的,和逆伤是同一个方向,逆逆得正,逆伤就成了普通的枪伤,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痊愈。

3.最后尼尔逆行回去是开门还是锁门?

——是把正男主锁门外。

转不过来弯的话,直接看影片倒放的动图吧。

片尾影片倒放,就是尼尔的逆行了。

逆向视角(从右往左看):挡子弹,倒下,死亡←等正男主退出到门外侧(隧道一侧),锁上门←进入门内,让门持续打开←逆尼尔从隧道进入(此时门是开着的状态,正男主在门内和反派打架)

影片倒放

影片倒放

4.男主是怎么通过一部手机去救女主的?

这让男主有时间发起钳形攻势。

这也是男主,在经历了高速路事件之后,迅速掌握奥义,所发起的第一个钳形攻势。

“钳形攻势”不等于胜利,“钳形攻势”只会让发起人相对于没有使用“钳形攻势”的人更有“信息优势”。

A点是女主留信息时间点,C点是女主晚于A点的生命状态(生or死)。

女主在A点留信息,让男主可以在C点,即女主的状态决定之前就发起有效的钳形攻击。

所以男主的行动,比刺杀女主的敌人更有优势,可以给予女主最强大的保护。

如果没有手机,Kat没有留任何信息。

那么未来男主得到的信息,只会是Kat最终的状态,这样无论他是否逆行,C都是Kat的最终状态。

这就是男主给女主手机的意义,女主打开手机留信息的那一刻,就自动进入了男主钳形攻势的保护圈中。

……可以持续提问……

文/女神的秋裤


更多精彩解析:

【咒】深度解析+你不知道的10件事

【瞬息全宇宙】深度解析——从虚无主义到存在主义

【灵媒】深度解析——两个家族命运的碰撞

微信群“电影情报局”持续呼唤你,最新电影资讯、资源、猜图游戏,畅撩电影和人森,组团看电影,一起来。

继总局、阿斯加德分局、霍格沃兹分局、妈惹法克局、哥谭市分局,阿尔法宇宙分局之后,京海市分局成立了!

速速扫码入群,群二维码持续更新(2023年5月10日前有效)!

请扫码入群,人数过多无法扫码入群的话,请加秋裤微信moviekit拉你入群。

务必记住进群暗号:“我们为什么跌倒?”

你可以错过爱你的人,但不要错过和你一样爱电影的人。

 5 ) 一图看懂《信条》剧情!

都说《信条》特别烧脑,害怕看过之后脑力透支???不用怕!!!有二刷过《信条》的培根悖论来帮您~

准备好 了吗~~?

来吧,听说首映看完后的各位已经是这样了、、?别慌,培根悖论为大家梳理的,一图看懂《信条》剧情!

红蓝两条线,记得“翻来覆去”的看~ ~

简直是映后讨论、回忆剧情、挖掘细节之必备良品图片,尺寸超大,建议各位下载后放大慢慢看!

 6 ) 无剧透!《信条》观看指南,看过这篇更懂电影!《信条》解析第一期

最近的院线前有《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重映,后有即将上映的《信条》,简直就是诺兰粉提前过年。

我们作为粉丝捧杀出来的“诺学家”,早在年12月份的时候,也就是《信条》第一支预告片发布之后,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就做过一期预告片解析视频。

今年5月份放出的新预告片之后,我们也通过仔细地观察,再结合网友们的帮助,成功捕捉到了《信条》的核心脑洞。

尽管我们自我感觉良好,但当真正看过《信条》之后,仍然被电影里爆炸的信息量干懵了,而且这也是许多我们接触到的,都还对诺兰电影有些研究的,影评人群体第一次看完片子后的统一感受。

有点找回到了当年模拟考试的感觉,而且这次老师出得卷子有点超纲了,考点也非常密集。出了考场之后对答案的时候,也有个别觉得考的不错的,但是讨论之后发现,诶~好像有道大题没看着。

所以我们觉得在上映前介绍一下电影里的概念,有助于大家在看《信条》的时候,能腾出时间消化情节。内容虽然不涉及剧情,但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剧透。所以想要“裸考”的同学也可以先点个收藏,看过电影之后再来“对答案”。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这回的《信条》并不像诺兰之前的电影里,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那样,通过电影里的角色,去给观众做大量的讲解。

甚至用画图的方式,把每部电影的核心脑洞和科学理论掰碎了告诉观众。这恰恰也是以往诺兰电影被批评的地方,大量的台词对白给观众上课。这回诺兰算事有点放飞了,不多废话直接上剧情,全看观众自己的理解。

所以我们先从电影最核心的概念开始,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举个例来说,如果把冰块放进可乐里,只可能变成冰可乐。如果不做其他变化,是不可能出现冰块越来越冷,可乐越来越热的。这个定律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包括牛顿定律、电磁方程、相对论等等定理和基本方程都不一样。因为在其它的定理中,物体的状态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观看一个球在光滑平面滚动的视频的话,其实我们分辨不出是正放还是倒放。但是如果有热量参与进来,它就一定是有方向的,过程不可逆的,所谓“时间之矢”就会出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时间前后的差别。

后来克劳修斯引入了一个参量,来度量热量的单向不可逆的过程,这个参量就是熵。

熵在孤立系统中只会保持不变或者增加,永远不会减少。在物理上熵也用来描述混乱的程度,也就是说事情总会朝着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把你或者哈士奇关在房间里,房间只会越来越乱,只不过乱的速度不同。

宇宙作为整体来看,也是符合熵增加规律的。那会不会出现熵减少的反常现象呢,事出反常必有“妖”,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麦克斯韦妖”就出现了。

也就是预告片里,白板上的符号。而在电影《信条》里诺兰加入的第一条规则,就是类似“麦克斯韦妖”的技术在未来实现了。任何物体甚至是人,都可以进行熵减和熵增两种状态的切换。

伴随这熵减同时出现的就是时间反演,或者说是逆转时空,也就是预告片里呈现的“倒放”效果。

在时间反演成立的前提下,诺兰还在《信条》里加入了第二条规则“祖父悖论”。这个大家相对熟悉了,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成功杀死自己的祖父。那么未来的自己就不会出生,也就不会发生刺杀祖父的事件,悖论就产生了。

关于“祖父悖论”有很多种理论进行解释,比如引入平行宇宙概念,其实被杀死的是另外一个宇宙的祖父,所以自己并不会消失,刺杀仍然成立。而在《信条》诺兰也提出了对“祖父悖论”进行解释,因为涉及重要剧情,等到公映之后在下一篇文章细聊。

只要接受了熵减的设定,就可以很顺利的享受电影缜密的故事线了,玩弄时间线也是诺兰导演的传统手艺。

《记忆碎片》里诺兰在时间线上改个刀,把回忆和现实穿插在一起。

《盗梦空间》是诺兰在时间线上抻个面,把梦中的时间一层一层的延长。

电影《信条》里,可以说就是诺兰带大家在时间线上调个头,注意哈是调头不是穿越。《信条》里根据熵减呈现出的视觉奇观和情节,以我的个人观影经历来讲,是闻所未闻的。借用国外网友制作的一张图,目前为止诺兰已经集齐了所有的宝石!

但是好像刚才介绍这些不是很“量子”,现在搞科幻没有量子力学是不够看的。所以再介绍一个理论,是约翰·惠勒提出的单电子宇宙理论。

惠勒观察所有的电子,发现它们的所有性质都是一样的。惠勒的假想基于一个概念,就是单个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概念。如果看过我们《星际穿越》那期节目应该记得,库珀在五维空间传递信息就是通过一个叫“世界管”的东西,而世界管就是世界线的合集,这也是《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在书中介绍过的电影理论依据。

单电子世界线(乞丐版)

而电子在时空中的世界线轨迹,在惠勒的假想里是迂回的,是在过去和未来来回穿梭的,所以当我们在单个时间点测量观察的时候,才发现电子有这么多数量。而其中逆时间方向的,都是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也就是最近经常被提起的“反物质”。

不过关于反物质和物质相遇,会完全转化成能量,相同质量下的反物质,爆炸威力是核弹的多少倍之类的性质,看电影的时候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毕竟《信条》的导演是诺兰,不是迈克尔·贝,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还是要强调的是,即便你不理解上面的这些科学概念,依然可以通过大银幕的呈现,去感受诺兰所创造的这个概念下的世界给你带来的视听上的冲击。

大概念没有障碍之后,再介绍三个背景知识。

1.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

事件发生于2002年10月23日,超过40名车臣共和国的绑匪闯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剧院,胁持了剧院内超过850名人质。经过几天的周旋,双方的谈判破裂之后。俄罗斯军警和特种部队,使用了非常具有争议的方式——向大厅释放麻醉气体,然后才进行突击营救。

虽然行动整体上成功,没有让绑匪引爆炸弹跟人质同归于尽。不过有超过100名人质,因为吸入过量麻醉气体不幸身亡,这也是麻醉气方案受争议的原因。

2.军事术语“钳形行动”

意思就是把已方军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对敌方进行进攻,形成类似钳子的形状。这种战术从冷兵器时代有已经有了,单从找到的演示动画来看。

钳形行动的优势,可以迫使敌方两面作战,形成局部以多打少,逐步积累己方的优势最终合围。这个军事概念也在电影中被诺兰进行了全新的创造和展现。

3.曼哈顿计划

曼哈顿计划启动于1942年,是美国研制核弹计划的一个代号。该计划的牵头人罗伯特·奥本海默,也被后世成为“原子弹之父”。

不过当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奥本海默却有了一种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感觉。尤其在“胖子”和“小男孩”爆炸之后,他开始深深的反思,之后一直致力于反对美国氢弹的研发,推动世界原子能和平。

除了刚才提到的三个跟《信条》关联的背景之外,再说三个需要仔细注意的细节,相信也是看懂《信条》的三把关键钥匙。

第一个就是预告片多次出现的红色和蓝色,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红色代表正常时空,蓝色代表逆向时空。只要看准颜色,就不会被电影的奇观,还有视角的转换搞晕。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毒面罩和氧气面罩的区别。防毒面罩类似猪鼻子,氧气面罩类似象鼻。分清楚两只区别,就不会被电影里貌似出现的Bug困扰了。

第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电影里会多次出现的小挂件,它是理解电影情节和角色之间情感非常关键的道具。

说回到电影《信条》的标题Tenet,最早出现在庞贝古城遗址里的,萨特广场挖掘出来的回文石碑上。其中可以读取出5个单词,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这几个单词在电影里都可以找到,可以作为彩蛋观看的时候收集。

最后,如果要说看《信条》之前,最适合回顾诺兰哪部电影。我们觉得并不是《盗梦空间》,而是诺兰早期成名作《记忆碎片》。看的时候可以重点练习一下,对故事情节和影像细节的记忆能力。只要有足够的记忆力,即便片中的物理概念一窍不通,也不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

以上就是《信条》解析系列的第一期——非剧透映前篇。接下来我们还会在《信条》公映当天,第一时间发布包含剧透的解析。紧接着还会出一篇,讲讲我们看电影时候发现的彩蛋和脑洞,以及网上可能会有分歧的争议点。

希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7 ) 被“捧杀”的诺兰

在疫情阴霾的笼罩之下,今年最热的好莱坞电影莫过于诺兰的《信条》,鉴于他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或者说是“作者号召力”),他比其他导演更有自信且更有责任挽救低迷的电影市场。然而,《信条》的口碑远不及大众心目中的“诺兰水准”,于是上映以前国内媒体的过度营销简直带有“捧杀”的意味,而这也意味着诺兰多年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第一次失灵了。我个人并不赞同有些人说的这是诺兰放飞自我的结果,这部里的很多表达在我看来是“守旧”的,且依然延续了他此前悬疑-科幻的类型创作思路(只有《敦刻尔克》例外)。而这种创作模式的固有缺陷不容忽视。

首先,我反对各路营销号一看到诺兰电影就要鼓吹是“烧脑”大片的行为。电影并不难懂,至少概念并不难懂。前半段看似抛出大量信息,实际上是谍战类型的套路写作,高密度的人物对白也属于对这一类型语境的拙劣模仿。令人费解的原因在于观众对整个任务始终缺乏完整的认知,诺兰给出了许多信息碎片——自其早期作品《记忆碎片》起即如此,但在碎片之外又隐藏了很多关键信息以生成悬念,最终依靠人物身份的转折等消除悬念。看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所有这些人物的命运/功能都一目了然,很多评论会提到“人物脸谱化”,我倾向于认为诺兰是创造出了另一类游戏玩家式电影,一个不断复活的无名无姓者(赋予观看者命名权也即使之成为超越性的人物-所谓的"protagonist")执行阻止邪恶大反派毁灭世界的任务,而其他角色均可视为NPC。

早先听闻本片是《盗梦空间》2.0时我还抱有十分期待,以为诺兰时隔十年能再度献出一部现象级的商业大片。但现实不尽如人意。可如果一定要说一部气质上最接近的诺兰电影,或许也只能是《盗梦空间》。两者的大体情节都是主角依靠某种高科技执行任务,且全片充斥着诺兰招牌的动作戏。《信条》的开场无疑很吸引人,场景设在一个大剧院里(或许有致敬希区柯克的成分),这一巨大的圆型空间对动作张力的凸显十分有效,且颇具美感。

但在整体结构上,从我的直观感受来说,没有《盗梦空间》那么工整,更没有《敦刻尔克》那层层推进的节奏感。虽然在时间设定上采用了一个莫比乌斯环的噱头,但似乎无关紧要。只有在最后一刻我们才从帕丁森这一角色的命运窥见了这所谓的莫比乌斯环结构,如他在结尾所言,他在整个时间的回环中穿针引线,他早已知晓“What's done”所以他的行动总是比我们认知的时间谜局快一步,他的轨迹引领着时间的轨迹,于是随着他的死亡故事便也终结。遗憾的是《信条》本身的叙事结构乏善可陈,想要展现一个熵增熵减同时发生的混乱体系,结果就是令观众的观感也混乱不堪,电影里的那句“不要试图理解它,感受它”,可以翻译为我们对待它的方式应当是感官的而非理性的。因为因果倒置的世界本就是超出人类经验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其中的联系,“看”就好了。

我觉得这也是本片最好的地方,其向我们的观看方式发起了挑战。很多人会抱着解谜的心态来看诺兰,但诺兰这一次却借角色之口说出“不要理解”这样的话,这或许正是作者本人的态度。诺兰的电影不是什么智力训练,而是观看方式的训练。而观看方式,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方式。片中士兵对男主角说“如果你只会正着想,就别干了”,所以观众也必须同时具备双向思维。《降临》里七肢桶的语言通过改变女主角的思维赋予其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信条》或许具有同样的意义,男主角在最终已经知晓自己未来的使命,而如我之前所说男主角只是观众的玩家身份,说到底这是对观众思维的改变。

从男主角走出转换装置的那一刻,我们的思维就在接受这种训练。倒飞的鸟,逆向的阻力,随后升级而来的是同时有正行和倒行的车/人,还有边复原边爆炸的楼。这些视觉奇观解构了我们的思维,至于如何重构诺兰自己也没有讲清楚。不同于《盗梦空间》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信条》中,随时会有新的说明/指示来解释剧情的发展(即帕丁森这张“万能贴”)。但这说的难听点就是“想到哪拍到哪”,同时问题也体现在影片大量莫名其妙的剪辑上,尤其是对平行蒙太奇的滥用,和《星际穿越》里那段为人诟病的剪辑有着同样的问题。后者至少有着可信的情感支撑,但《信条》的剪辑实在欠缺逻辑。

作为我曾经最喜欢的导演,我一直笃定诺兰是一位值得肯定的作者。而作为一位时而暴露文戏短板的作者,他也总能凭借对高概念的探索和创新令人眼前一亮。当然其最显著的风格特征还是在高概念下竭力发掘传统动作戏的张力(对枪战/肉搏的执着),《信条》一开场就很好地反映出这种风格,枪械对抗,营救人质,搭配紧张急促的配乐(诺兰的配乐真的是越来越不节制了),大量行进中的背拍及室内空间中的运镜方式都令人回想起《黑暗骑士》的开场。所有行进的人物都在机械般地运动(最为明显的是最后高潮戏里执行任务的士兵群像),这是被许许多多评论者所批判的,但这也正是诺兰所信赖的叙事方式,即秉持着效率至上的原则书写一段机械的历史。这对于熟悉诺兰的观众而言或许并不造成什么困扰,但会一直是束缚他作品表达的一个问题。

 8 ) Neil最后的任务轨迹

大量剧透!!!今天二刷结束后对最后的temporal pincer movement的分析尝试。

首先这次的任务目标并不是阻止爆炸,而是要在倒计时结束且Sator还未自杀前,取出会引起世界时间逆转的算法。一旦算法取出了,就算Kat虐杀Sator或者倒计时结束炸弹爆炸,也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红队和蓝队在十分钟内时间流向相反,红队为正,蓝队为逆,即红队开始任务时蓝队已经结束任务,所以能得到蓝队获取的所有地形和战略信息,来更好地展开任务。下图是我画的任务示意图,Neil的任务轨迹是用绿色的线表示的。(红色的数字是红队手表上显示的倒计时,绿色的是蓝队、Neil的倒计时)

红队的任务是要掩护Ives和主角两个人组成的splinter group进入基地内部取出algorithm算法。一下是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

1. Neil和蓝队一起展开任务(此时是红队的任务尾声),所有队员是逆时间作战。

2. 在红队和蓝队倒计时都为5:00时两队同时攻击一座建筑掩护splinter group进入基地地下内部。

3. Neil的倒计时还剩四分钟左右的时候,看到Volkov(俄国雇佣兵)在基地入口设下陷阱,决定通过基地的timestile(转换entropy方向的旋转门)回到正时间去提醒主角和Ives。Neil在进入timestile蓝门前看到对面未来的自己倒退着进入红门,确认自己可以进行inversion(这点是主角在Sator拷问他之后第一次进门的时候Ives强调的,如果你没有看到玻璃对面的自己进入机器意味着你有去无回。这个细节出现了很多遍,逆时间主角在vault和自己肉搏的时候就是观察到对面自己未来的动作之后,才挣脱正时间的自己进了机器。)

4. Neil回到正时间线任务开始4分钟左右,开车追赶主角和Ives,但没有赶上,眼睁睁看着主角进入基地入口触发机关,入口被机关炸塌陷了。

5. Neil把绳子扔进主角所在的基地中心,把主角和Ives拉了上来。向主角告别,再次进入了timestile回到逆时间。(三个人死里逃生之后Ives问主角是怎么打开锁的,主角表示不是他打开的,Neil应该是从这里知道他再次拯救主角的宿命)

6. Neil打开锁住的铁门。

7. Neil为主角挡枪身亡。

补充的一些细节:

基地内有timestile这个时间机器Ives在briefing的时候提到过,正是因为这个机器所以基地的敌人里也有逆时间士兵。如果Neil没有任务进行一半进行inversion的话,是不会见到结束任务的主角的,正如之前所说在红队任务开始的时候蓝队的任务就结束了,所以Neil其他的蓝队队友早在十分钟前就离开了战场。

从主角的视角来看5,6,7的顺序则是7,6,5,所以在Volkov隔着铁门举枪威胁的时候,主角看到背包上有红绳的士兵起身挡枪,门被打开,士兵倒退着从timestile离开。

在一些大佬的影评里面看到说Neil是在这个时候去歌剧院救下的主角,但我更倾向于歌剧院的Neil发生在Neil与主角正式见面之前(见面的那个餐厅似乎是叫mumbai yacht?),因为在歌剧院的时候Neil是正时间的,如果此时Neil赶去乌克兰营救主角再回到stalsk-12开锁感觉有点奇怪。我自己的想法是Neil之前在另一趟时间旅行的时候救了乌克兰的主角,此时完成移除algorithm的任务之后直接回到了基地的timestile接下子弹赴死。

关于Neil挡枪的细节其实我有一点没想明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Volkov开枪用的并不是逆子弹而是正常子弹,所以这颗子弹的轨迹对于逆时间的Neil而言的顺序是子弹从落点回到枪膛,然后Volkov松开扳机。 那么如果按照主角和自己打斗那一段剧情的逻辑,在这颗子弹回到枪膛之前,Neil一从Timestile出来身上就已经会出现子弹造成的致命伤了。(主角在游轮上伤口就开始滴血,而对于逆时间的主角来说此时打斗还未发生。)所以按照这个逻辑,Neil就是一经过timestile来到逆时间,身上就凭空扎着一颗子弹,但是这个致命伤并没有让他死亡,直到他开完锁后这个子弹离开他的身体回到枪膛,他才牺牲,这个顺序….?

这也是我对这个机制最大的困惑之处,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will happen,就像主角自己与未来的自己搏斗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所以在未来他一定会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完成这件事,那么他的自由意志完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把控力吗。。。确实Neil在主角得知了是自己在于自己搏斗这件事情后解释说,如果当时告诉你了,谁知道你会怎么做,但这看起来完全就是宿命论耶!!!我的脑力只能至此,再想下去是虐待自己,欢迎大家讨论指正,土下座!

 短评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

4分钟前
  • 尔尔马
  • 力荐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

9分钟前
  • mirai
  • 还行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12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1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看不起在公园里倒着走的大爷大妈了,原来人家都是从未来回来的权贵。

15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概念和结构压倒一切,诺兰这回是真的一根筋走到底了,用简单的核心设定编织出复杂精细的故事。遵循了谍战类型片的种种俗套,但动作戏和高潮场面却拍得没劲(尽管将倒放这个古老技术用到了极致),人物情感和性格转变在高速剪辑和繁复规则压迫之下自然也就荡然无存。唯有帕丁森的角色立住了,自知宿命却坚持逆行,很容易想到[终结者]和[降临]。时间悖论因果循环的核心也同质于[星际穿越]。对于评分,我比较纠结。一方面,谈到所谓“烧脑”,即需多刷才能完全“看懂”的电影,我更倾向于奥特曼[高斯福庄园](以写实而意味深长的人物关系、前史、对话与隐晦暗语为重心)和林奇[穆赫兰道](以梦境逻辑与真实可感的情绪氛围为核心)这两种类型,纯粹理工解谜性质的[信条]并不合我胃口,但在一个方面如此极端且尚有新意的电影,值得四星鼓励。(8.0/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24分钟前
  • Evarnold
  • 还行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2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大!脑!在!燃!烧!时间的顺流和逆流都不稀奇,但把顺流逆流放在一起组成时间的咬合状态并利用之——这就是诺兰牛X的地方了。太多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就像一场信息量的核爆,想说剧本写得这么繁复究竟有没有必要?(我看电影不是为了爆炒脑花啊魂淡)

3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诺兰的片子有个最大好处是配乐足够恢弘磅礴,只要音量开得足够大,我就可以听不到周围的那几条观众评论音轨~

3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我虽然没看懂但我绝对不能打三星

36分钟前
  • ㅁㅁ
  • 推荐

荒谬之下你我在最美的时候相遇。正反双打拍的很妙,但毕竟是悖论,逻辑上无法自恰于是从头到尾都在突突突,文戏寡淡,女主那么多戏份比不过帕丁森的一个回眸。可能是今年院线商业片之光了。*乱世拜信条* A: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你见遇光时的好最:B

3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42分钟前
  • 000
  • 推荐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45分钟前
  • 一只拖鞋
  • 力荐

就像《盗梦空间》用多重梦境重构侠盗片,信条》则以时间逆转的方式赋予特工片新的可能。其实回头看,剧情并不特别复杂,包括矛盾构成也很常见。但引入时空逆转概念之后,结构上的花样就更多了,会有意误导观众,就有意思了。此外,本片是典型的高密度叙事,信息量极大,剪辑又很跳,这种强叙事密度,让观众一开始完全没时间去思考和理清思路,所以才会觉得难懂。而最后,影片又一次注入情感元素,煽情一把,也是很诺兰了。另外,帕丁森、华盛顿、德比齐的表演,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喜欢这种实拍的硬,是特效无法带来的体验。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49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非常诺兰,非常符合粉丝口味。在一个复杂逻辑下讲述的逆熵故事,而且诺兰仍然拒绝解释,观影门槛比以往更高 ,甚至于它根本不烧脑,而是颜面暴击直接把你锤懵。在表故事的单纯和里故事的晦涩之间,诺兰找到了足够的空间来放那些奇观化的动作戏,顺便嘲讽观众“看不懂就睡一觉”,挺欢乐的。(配乐加分(德比茨基的头身比真的吓人

54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诺兰的电影作者化风格非常强,他就像是时间的管理者,这部新片依旧非常的烧脑,观影过程中看似好懂,但当五方最后那句台词一出来,故事立刻变得烧脑起来。【信条】就像一集豪华美剧的首播集,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在时间里穿梭的故事线让人想到Netflix第一神剧《暗黑》,有着一样的时空悖论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烧脑也是源自这其中的时间线和人物身份。一部电影演完了,结果你发现这才是信条宇宙的起点。诺兰套用了007电影的模式,演员嘴里科普着科学原理,还带着诺兰标志性的英式幽默,这些台词就是解释一下关键场景所需的叙事逻辑,对观众来说就是不明觉厉的观感,而类型套路也没有时间让主角思考,叙事只是快节奏的一路往前推,能不能消化就是电影结束之后的事情了。诺兰的电影,好玩的就是解读它如何烧脑,又到了广大网友秀学识和智商优越感的时间!

5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57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58分钟前
  • mom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