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hole life already framed,right there.」
人生冷暖,早已被框印在窗外。
看完电影和朋友说,我有些日子没看过这么喜欢的电影了。这是一部传记片,但我更愿意把它当成爱情片来欣赏,莫娣·刘易斯,一个生来就残疾有严重关节炎的女人,受尽世人的白眼和嫌弃,寄人篱下却从未丧失过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从她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来看,她的内心一定是最明媚最纯净最温暖的。
「粗粒的爱情。」这是非典型的爱情故事,莫娣和埃弗雷特,一个倔强又坚强的姑娘用她的方式温暖了孤儿院长大没文化的糙汉子,这个男人看起来粗俗不堪又暴脾气又吝啬,甚至对莫娣恶语相向,但傲娇属性的他其实是护妻狂魔一枚,嘴上嫌弃莫娣连狗都不如,但他最美好的情话却是我不需要养狗了,因为我有你了。
莫娣的画作被人赏识,埃弗雷特一面为妻子开心,也因为妻子,家庭环境不那么窘迫,但另一方面又怕粗鲁不识字的自己配不上莫娣。两人坐在秋千上,埃弗雷特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怕莫娣离开,嘴硬地说,照顾她比照顾狗还难。这个男人心目中,一开始比狗和鸡地位都低的女人最后却成自己心目中最重要的存在。
看到妻子因为女儿的事情那么伤心欲绝,这也是影片里莫娣少有的情绪失控的一段,他默默打听到那女孩的住处,带着莫娣去偷偷围观女儿。她说,她是那么完美。
结尾,埃弗雷特一个人回到家在莫娣一个金属盒子里找到了当初他张贴的那张招女佣的告示,那张已经泛黄的纸小心翼翼被莫娣保管着,那是他们相依为命的开始,也是一份见证。
莫娣是个那么知足的女人,能作画,能对家庭有一定贡献,有人疼爱,她始终都能满足并且在沉浸在这样平淡贫苦的的幸福里,步履蹒跚,但有他在身边。
幸福是相对的,同样的处境中抱以不同的心态,对幸福的感受也将截然不同。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幸福可以很简单,有一个自己喜欢人在身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们那座小屋子被莫娣的画点缀的温馨又浪漫。
「绘画是靠感觉的。」有些人天生就是画家。被风湿关节炎折磨的她,身体状态越来越差,最后握起画笔都困难。但她的眼神里,丝毫都看不到忧伤,明亮而灵动,继续用画笔去勾勒美好。她笔下的花、鸟、蝴蝶、猫咪…简单的线条、绚丽的色彩让人有一见倾心的感觉。生活清苦,但能画出这些可爱的画的人,内心一定的很富足,莫娣说,我画的是我的记忆,所以,只把美好的事情都记在脑海里,不去理会这世界满满的恶意,不去被它们影响,这女人的内心是有多强大的自愈能力?
乐观顽强的生活,才能造就这样一位平凡的艺术家,想起来《花开花落》,也是一位女画家萨贺芬,一样有着色彩斑斓的画作,但莫娣和她比起来要更幸福,同样命运坎坷,都在用余生做自己喜欢的事,但莫娣找到了埃弗雷特,爱与被爱才是最完整的幸福。
总有一些人见过不惯与众不同的人,既然你也是个怪人,如若你也喜欢奇怪的我,那么,余生,请多关照吧!
电影开头的基调就很平缓,直到15′,慢慢习惯了它的节奏,一首插曲,当真令人心旷神怡,剧情也慢慢的吸引我……
18′再来一个插曲,更加的诗意好听
这一帧,画面太有质感了!是油画中我最喜欢的一种风格:色泽虽不甚艳丽丰富,但饱和度极高、构图没有太强的设计感却极端和谐舒适,从整体效果来讲,没有表现出太多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却可以触到人最细腻情感。
我觉得好的文艺作品应该充当一个“叙述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表达者”。
虽然听起来差不多,但细想区别却很大:“叙述者”是符合海明威的冰山原理的,显露的部分仅仅七分之一,至于怎么叙述,方式有很多,从美学来讲,有王家卫,有侯孝贤,从摄影来讲,有李安,有哈内克,从风格来讲,有希区柯克,有托纳托雷……这些导演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成一家,因为足够的有特色,特色足够的鲜明,若说他们的共同点我想就只有克制的镜头和压抑的情感。也正是这两点,让他们的作品足够的高级,幸运的避开了烂俗。
谈及此处,不得的不说《药神》,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电影在国内竟有如此高的评价,我觉得这部作品典型的充当了一个“表达者”的身份,主观的情绪代入感过于强烈,甚至某种角度来讲和《人在囧途》差不多,只不过主题比后者严肃。还有《战狼》的结尾、《地球》的部分片段,似乎很多国产电影都有类似煽情、类似替主观情绪找存在感的倾向……国外的最近看的《罗马》,奥斯卡提名,但是我的观影感受特别的不好,导演的存在感和操纵感突出,这都导致一种很强的“表达感”,而不是“叙述感”。反观李安,就恰恰相反。
智慧就是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聪明就是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幸福就是你喜欢的人恰好能给你最想要的东西
如此说来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喜欢的讨厌的想要的不想要的构成,至于幸福与否,取决于你如何选择。
电影看完了,还在回想莫娣姨妈对她说:
“我们家里只有你一个人是幸福的”
为什么呢
明明一开头她就没有安身之处,外表滑稽,孤苦无依,然后寄人篱下,挨打挨骂,明明她那么可怜,可是最后却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幸福的模样,我想这才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我想她之所以幸福
原因是:从未觉得自己不幸
即便生活给了她那么多耳光,即便所有遭遇都没有意义,她依然缓缓前行。
2018年的第3部电影,《莫娣》(Maudie 2016),是一部人物传记片。
看到四分之一处,脑海中立刻勾连起由Yolande Moreau主演的同类型法国电影《花落花开》(Séraphine 2008)。
虽然类型相似,但二者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花落花开》塑造的角色形象是近乎偏执和癫狂的,相比而言,《莫娣》则显得温情、治愈,没有前者那样的抽象深沉,因此深得人心。
两部电影均改编自真人真事,《莫娣》的处理做了较大的改动,《花落花开》则进行了最大的艺术化加工。因为《莫娣》诞生于北美,所以影片的艺术性较欧洲的《花落花开》稍逊一筹,但是看起来不沉闷,两部影片给我的冲击力都很大。
某评分网上说这是2017年度冷门佳作,看到有伊桑·霍克 Ethan Hawke的加持,估计它想冷都冷不了现在。各大公号都已经对它不吝赞美,推文也是煽情得很,比如“这是我看过2017年最好的爱情片”云云。
电影讲述了来自加拿大Nova Scotia省的民间女艺术家Maud Dowley的故事。
她患有先天性类风湿关节炎,身材佝偻,行动不便,哥哥Charles生意失败,债台高筑,房子被变卖,她只好寄居在姨妈Ida家。
事实上,很多人物传记电影,这样的背景设置是很“套路”的,(比如《玫瑰人生》)自幼没有完整的家庭或者身体有缺陷,童年凄惨的境遇等等能赢得一定的同情分,但是此片在这方面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姨妈Ida和哥哥Charles的对话一笔带过。看得出来,Ida的尖酸刻薄,Charles的势利,与Maud的纯真有着鲜明的对比。
无家可归,姨妈家再舒适,也像是一个牢笼,莫娣想有个自己的地方,不想寄人篱下。
她独自一人跑到酒吧里跳舞,内心的雀跃溢于言表。但凡是美的东西,不管是一只鸡,一条狗,一朵云,好看的外套,精致的皮鞋,都能让她高兴地手舞足蹈。
她来到镇上的杂货店买颜料,看到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来张贴招聘女佣的广告。
至此,本片男主Everett Lewis登场。
Everett是一个渔夫,孤儿院长大,目不识丁,粗俗不堪,不仅脾气暴躁,还有些吝啬,是一个孤寡冷漠的单身汉。
Maud偷偷撕下招聘启事,一路路颤颤巍巍来到Everett的小棚屋求职,显然,一个连自己照顾不好的人又指望她能做什么家务。Maud只要求有免费食宿另加每周25分的报酬,也许是Everett看到她弱不禁风的样子心生怜悯(这点从Everett送别Maud到桥头时的形态举止就能看得出来),加之低廉的薪酬,便勉为其难地雇佣了她。
当然,一开始Maud的表现令Everett很恼怒,为此没少遭到辱骂和动粗,甚至被赶出门。Everett明确告诉她,这个家,我是老大,下来是狗和鸡,再下来才是你。
但即便如此不受待见,尊严遭到践踏,她还是没有退缩。在Everett晨起是就擦亮了地板,回家后准备好热腾腾的鸡汤,除了Everett所规定的禁区外,整个屋子都被她的画笔装点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窗户上的水仙,风门上的蓝鸟,内屋的蝴蝶和天鹅,每个角落都被色彩斑斓的画作包裹起来。
正如Maud所言:新鞋要穿很久才会合脚。两个游走于社会边缘命运卑微如蝼蚁的人,在Marshalltown这个海滨小镇,闲云野鹤般,把日子过成诗。
从今往后,让我来砍柴,卖鱼,你只需要画画就够了。
当然,这个过程就像磨合一双新鞋,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两人的相处经历了很多波折。
棚屋很小,只有阁楼上一张床,Maud和Everett挤在一起睡,久而久之,引来不少闲言碎语。
Maud擅长书写,她帮助Everett把那些卖鱼的流水账记在卡片上,背面是她的画。
就连杂货店的老板都说,这水平连我家上小学的女儿都不如。
直到她的伯乐,来自纽约的异乡客Sandra出现。一个喜欢对方的鞋子,一个喜欢对方的画,Sandra成为了Maud在这个孤僻小镇上唯一的知己。
四季轮回,与《花落花开》中的Séraphine一样,她的画作终于人尽皆知,副总统尼克松都要派车来买上几幅。
Maud说,我们住在一起,睡在一起,为什么不结婚呢?
起初,我对你百般嫌弃,照顾你比照顾一条狗还难。后来,你用自己的画笔引得过往的路人驻足,成为了报纸上电视上争相报道的艺术家,我一个靠砍柴为生的鱼贩,没有文化,如何配得上你。
结婚证太费钱,婚礼太过奢华,教堂是我们唯一的见证人。
我们就好像一双落单的袜子,我是拉长了,变了形的那只,上面有很多洞,执拗又阴沉,而你是朴素的白色棉袜。 不,你是宝蓝色的,金丝雀的黄色。
虽然每一幅画作都出自Maud之手,但是她依旧把Everett Lewis的名字写在了上面。
可能,他们之间没有炽烈的爱情,现实生活也不像电影那样诗意,但正是这种充满粗糙质感的相濡以沫,把浮生一切,都框成一幅画,就在那里。就像Maud所说,只要面前有一支画笔,我就什么也不在乎了。
片中很多细节都撑起了饱满的情绪,比如炎热的夏天,Maud想买阻隔蚊蝇的纱窗门,遭到Everett的反对,不过转身他就把纱窗门安上了。
后来孱弱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Maud握起画笔,他们坐在秋天的长椅上,看着那些长得像女人屁股的云朵,身旁是那个分不清墙上的鸟儿和精灵的男人,但在那些波澜不惊的岁月里,他是唯一的陪伴。
陪伴不一定是爱情,但一定是遗世而独立的她,享有的最深切的告白。
让人被感欣慰的是,影片并没有刻意营造Maud所遭受疾病的痛楚,或者歌颂他们伟大的爱情,除了在偷偷看望自己的女儿时落泪,其余部分都是云淡风轻的写实风格,尽力克制渲染生活本来的那些苦楚。
除此之外,还在影片中听到了与《内布拉斯加》相同的配乐,如果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跟着音乐很容易脑补出他们老去的样子。
越是质朴的东西,往往越容易激起内心的涟漪。
这在我们人人都随波逐流,声嘶力竭表现自我、物欲横流的今天,显得难能可贵。
像莫娣那样心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以及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的世外桃源生活,也只能在电影里。
这不是最好的爱情故事,却是我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生活。
❄️2月,冬夜渐暖❄️
2020年第一个假期,前所未有的漫长
立春过后,天气也还是很阴沉沉的
只能在家看看电影,转换一下心情
—我们是一双落单的袜子,我又破又长,上面还破了洞
—那我一定是只纯白的棉袜
—不,你是宝蓝色的,上面还镶有黄色的金丝雀
莫娣,一个患有关节炎,跛脚的怪女人
埃弗里特,一个傲娇又暴躁的渔夫
这个故事里,最初的相识并不美好,暴躁、脾气怪癖的男人从不看好这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女人
直到有一天莫娣说“我喜欢你,你需要我”,他才终于正视自己的感情。
整部电影的色调非常丰富,就像莫娣的画一样。
昏暗的秋黄色,天空的渐沉紫色,空旷的原野绿色,房间里氤氲的人物昏黑剪影轮廓
整部电影像是运用多角度的多时空的镜头,彩绘出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四季景色,无论是主人公还是观影者都宛如置身画中。
莫娣和艾弗里特,两个处在社会边缘的怪人,孤独又笨拙。
莫娣虽然身有疾病,但是她的善良,她丰富温暖的内心世界,却足以成全她的"完美"。艾弗里特不懂浪漫,古板执着,最开始她很抗拒莫娣进入他的生活,却又逐渐习惯,满满爱上这个"完美"的女人。
莫娣的到来让他单调的世界有了色彩,艾弗里特的人生成为了"所有美好季节的集合"。他杂乱空洞的房子,被莫娣的画笔彩绘,被莫娣的爱填满。
这是一个很温暖治愈的故事,影片叙述的非常平淡,却有让人流泪的力量,艾弗里特从来不说爱莫娣,但是他的包容和支持却是莫娣所得到的最好的爱,当莫娣生病躺在病床上,嘴里也一直重复的是,"我被爱过",她能懂艾弗里特的爱。
他们居住的房子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颜料可能会随时间褪色,时间未曾改变的 ,是你我相对时,我无处遁形无法躲避的不得不爱你
在看这部电影前,并没有多去了解这部影片的背景,直到电影落幕,黑白的画面上可爱的老太太和小老头憨厚的笑着,才知道这部电影是真实故事改编
Maud Lewis(1903-1970),加拿大最著名和最受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家之一。从未学过绘画的她,用幼稚的笔法描绘着她眼中色彩斑斓的世界。她的画被称为“没有阴影的世界”。她在采访中说她凭着自己的回忆画画,画自己记忆里最美好的部分。
看Maud的画,我总觉得,现实应该比电影更美好吧。
以下内容与电影无关。
微博作者:邓艾艾艾
社会经常劝女人结婚的一大理由是,“也好有个人照顾”,最后成功让女人当上了保姆——原来这话的意思是“也好有个人去照顾”。
又有网友说,“婚姻里大多是女人照顾男人,离开了另一半无法生活的也是男人。”“肿瘤群待过就知道,女的生了病(特别是乳腺宫颈)离婚率有多高……”“比保姆还不如好么,保姆不用陪男主人睡觉,更不给男主人生儿子,男主人要是打伤了保姆,那是故意伤害罪,不是家暴不能调解,男主人要是虐杀了保姆,那是故意杀人罪,不是虐待罪不会只判七年。”
这或许不适用于所有的婚姻,愿意付出的“好男人”自是存在的,我也见过,就像见过抽奖有人中奖。但在更平均的关系里,女性的无偿付出与照顾是更常见与显见的。
何况女性的平均寿命也略长于男性,在照料者完病榻后,还要自己走完最后的孤老。
你会听到丈夫因为各种现实理由抛弃妻子的故事,毁了容貌,得了重病,不能生育,无法自理,无非邻里街坊一声没效力的叹息。而反过来则是“张村好媳妇”“李镇好儿媳”对女子如何不放弃丈夫的歌颂与感动,依照本国传统,一旦开始歌颂谁辛劳付出,感动谁无私奉献,那便是要吃谁的肉,饮谁的血,还不让她们吭声了。
并非女性在本性上多高尚,她们被这勋章给绑住,为这牌坊所压住,离开的代价太大罢了。
其实婚姻本不必这样功利,整日算计谁贡献大,谁付出多,谁依靠谁,谁拖累谁,跟合伙做生意一样,计较到这种程度,不如一个人自负人生圆缺亏盈。
但如果男人长期化、规模化、结构化地无偿要求女人的照顾、服侍乃至奉献,我以为这事儿就很值得计算一番。让总是被盘剥的人不要计较,让权利的丧失者不要功利,这是固收利益者的玲珑伪善。
(旧文)
听闻《莫娣》盛名已久,今天下午无聊想要翻一部片子出来看,偶然间搜到它,看见豆瓣9.1的评分,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找到资源点了进去。看完以后,我着实被这样一个迷人的女性形象所打动,但同时也对影片中莫娣与其丈夫之间的婚姻关系产生了一种近乎是出自本能的怀疑与不适感,因此,我去查了一些有关莫娣的真实生活的资料,于是有了这篇影评。
苏珊·桑塔格在其著作《论摄影》中指出,尽管看起来摄影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但实际上其中暗含着摄影师对于视点的选择以及其自身观点的表达。同样,《莫娣》作为一部传记片,看上去似乎是对加拿大民间艺术家莫娣·刘易斯生活经历的真实呈现,但其实导演的选择与观点一直作为幕后之手暗中出场。
我个人认为,相比较于将《莫娣》定位为一部传记片,我更愿意称其为一部爱情片:残疾乐观、拥有绘画天赋的女主,暴躁、口是心非、大男子主义的男主,他们因机缘巧合相遇,女主的温柔与乐观打动、感化了男主,使得他成为了一个虽然笨拙、不善于表达,但是默默守护、关怀妻子的暖心丈夫,这样的设定显然契合了大多数人对于浪漫爱情的幻想,从而戳中了观众的泪点,以此博得了9.1的高分。除此之外,影片出色的构图与色彩运用、恰当动人的配乐,再加上莫娣美丽鲜艳的画作,宛若悬崖边盛开的一朵紫丁香般满足了观众对于带有悲剧性的美好的追寻,从而使其产生了一种涤荡心灵的快感。
不过,一位女导演将一位民间女画家的生平拍成了一部爱情片还是令我感到有些意外,尤其是以赞美、抒情的语调去讲述这样一段在世俗看来有些畸形的婚姻关系,其中暗含的虚与实之间的张力、讲述者与被讲述者之间的关系、视点与话语的选择是尤为值得关注的。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与其叫《莫娣》,不如叫做《莫娣与埃弗利特》,影片花费了大量笔墨来塑造埃弗利特这一形象:由于他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因此养成了孤僻、暴躁、易怒的性格。初期,他看不起莫娣,甚至在朋友面前殴打她,称她在家里连狗和鸡的地位都不如,但最终,他被莫娣的美好与温柔打动,开始关心她、爱护她。影片着重刻画了埃弗利特在爱上莫娣后口是心非但又十分温暖的举动:他虽然口里说着自己是养家的人,不肯为莫娣安装纱窗,但第二天就买回来纱窗为她安好;虽然他口口声声称让莫娣留在家里就是为了让她整理家务,但实际上自己却包揽了扫地、做饭等家务活。而对于另外一些使得这份感情看起来没那么纯粹、美好的细节,导演却选择了一笔带过或干脆略而不提:虽然莫娣卖画赚得了大量收入,但这些钱都归埃弗利特保管,据报道称,在埃弗利特去世后,人们在他的房子中发现了两万多美元,这些钱他一直存着,不肯用来改善莫娣的生活环境;一部有关于莫娣的传记称,埃弗利特要求莫娣每天至少完成两幅画,将莫娣的才华与名气当作摇钱树,他对莫娣虽然可能心存爱意,但依旧不可否认其中存在的利益关系,正如莫娣在电影中所说:我喜欢你,你需要我。
我不否认人的情感是多样而复杂的,或许莫娣确实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得到了幸福与快乐;我也不否认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改编与升华,即使是传记片也不可能是原型人物真实生活的复刻。但是,将一个杰出女性的生命历程完全退化为一个爱情故事、将婚姻关系中的畸形与不平等削弱或隐去,而转为对浪漫爱情的颂扬与赞美,这依旧体现了一种主流话语体系对女性的规训。在我看来,它甚至可以被表述为一套PUA话术:如果你能够像她一样温柔、隐忍、心怀美好、随遇而安,那么即使你遇到的另一半是一个混蛋,他也会被你感化,你们终将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当然你还要能够忍受他的口是心非和语言暴力),如果没有,显然是因为你比莫娣差得远。
我不否认这部影片的价值,也不否认或许莫娣和埃弗利特可能真的很契合,但在展现美好的同时不避讳那些冷酷与阴暗,或许才是我们时下更需要的东西。相较于莫娣与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我更喜欢那个纯粹因为莫娣的才华而被她吸引的桑德拉,对莫娣而言,她既是伯乐,也是知己,这样的女性情谊着实令我感动。除此之外,我真的很喜欢莫娣的画,为此给四星。
偷偷望一眼女儿,不敢靠近,泪流满面。我喜欢她看那些花花草草自顾自的笑,浮生万物皆画笔,万般可爱。8.7
不知道坐在我旁边啜泣的老奶奶老爷爷想到了什么动人故事,想必这些长者伴随着两个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的灵魂之歌内心流过的,是一个个时光荏苒,乐观于世,真爱永存的瞬间。活过一世,纵使再坎坷再贫穷,做了自己所爱的事,爱,与被爱,足矣。(当然是在NovaScotia)
你来过我的世界,让冰雪融化,让我的屋子开满了花。
@renoir 很喜欢的一点是女主的病症在剧作中被弱化,因而丝毫没有乞怜的企图,只是非常温柔地记录下这段被边缘化的平凡人相偕相爱的生活。男女主都演得非常棒。伊桑霍克这个角色实在太苏了,傲娇暴躁的冰块脸宠妻狂魔(结尾原型老爷爷明明看起来很萌很可爱!
看到苏演了maud恍如隔世
看到莫娣摸起画笔就能忘记这世界的不幸和操蛋,羡慕。
全程哭成狗,哭得眼淚鼻涕一把。這是一個懂得人間美好,性格溫柔的人。活了這麽多年,我切切實實知道,錢不是重要的,智力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一顆溫柔的,純真的,包容的心。用人格去融化冷酷和自私,一點點的,非常自然的,讓周圍變得更美好,如那一幅幅美好的畫。
原来是一部浪漫的爱情片,身为社会边缘人的一男一女相伴走过人生的30年,互相学会如何包容,如何去爱。电影很细腻,并没有强烈的导演风格,只是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塑造人物身上。不仅塑造了莫娣的角色,她丈夫埃弗雷特甚至比莫娣的角色更立体,莎莉·霍金斯的表演值一座奥斯卡。
关节炎禁锢了脚步,小推车却带我周游世界;视网膜限制了视野,小卡片却替我飞去梦园。若不是你张贴了广告,我便不会敲开那扇门;若不是我闯入这小屋,你怎知生活如斯温柔。只说反话的你叫人多欢喜,于是我画下黑色的猫、白色的雪、红色的树叶,画下更迭的四季和更迭不掉的回忆。而每个回忆里,都有你。
伊桑霍克演这么大老粗的角色,每天穿得跟刘能似的,居然还有种别样的性感!床上拥抱那两场戏我心跳跳了,好想给他做住家女佣哦(但是不能打我
“我们像两只 落单的袜子…”“我是被拉长、变形了的那只,上头好多洞,灰土土硬邦邦。”“我像单调的白色棉袜子…”“不,你是宝蓝色的,明黄色,像金丝雀那样…”
The whole life already framed,right there.浮生三千既夙定,画意万载皆是情。
影片没有将Maud的疾病及艺术生涯作为重心,而是将多数时间花在刻画她与丈夫的关系上,但由于这种取舍并没有被把握好,导致叙事在微观层面上令人困惑,包括疾病的影响与艺术创作这些可以增强主角塑造与境遇刻画的非主要因素都没获得应有的回报,即便表演再优秀,这种缺失也使得叙事难以真正进入角色内心
其貌不扬、身体畸残的女主用画笔一点点把脾气暴烈、直男癌末期的糙汉改造成了深情的丈夫。超级玛丽苏的故事,看到结尾发现是真人真事直接哭晕在厕所。女演员气质太独特了,难怪会被陀螺相中出演“水形物语”啊~
四星半。加拿大版余秀华,一个完全不作、低姿态、易满足的文艺女。疾病、艺术与爱情,三大主题都讲了。戏份上偏重的是爱情,但是感觉女主最需要的还是艺术,只要让她画就够了,艺术本身就足够让她快乐。女主演技棒,看到伊桑成了个老糙汉有一丝忧伤。
莫娣这个角色是很像松子的,不是境遇,是那种内心里源源不绝的生的欲望,炽热浓烈到纯粹,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而干净的力量了。莎莉霍金斯将莫娣的内心戏演得非常之准确,她面对琐碎的小事如何反应,太厉害了。而伊桑霍克更是为一个看似扁平的角色注入了灵魂,慢火煲汤,快刀做料,非常高明。
算上<北斋之女>,近期的两部女画家传记片都很动人。葛饰应为在画技的钻研精进上有相当清醒的自觉,而莫娣不同,她的一切出于直觉和本能,不止没有对画家身份的执着,也并不觉得艺术是一生志业,更不懂什么方法论,她只是在天生热爱的驱动下,不画不行。所以我反对身残志坚的说法。两位主角演技太戳人!
前面一直想哭到后来真的控制不住掉泪。Sally Hawkins作为女主的演技好的自不必说,但Hawke毫不逊色,甚至在我看来他的表演更精准更打动我,并且这个角色实在是够可爱,一个暴躁的大老粗逐步变成嘴硬心软的温柔体贴丈夫。结婚当晚抱着妻子说我明天还是爱说反话,说着我们就像一双落单的袜子,觉得好浪漫
所谓最美好的生活也不过是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一间小小的房子,房子里画满了五彩斑斓的小精灵;有一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伴侣,虽然嘴上难免吵吵闹闹,但终究谁也离不开谁;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买得起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事没事去海边吹吹风,就这样一起走过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花落花开,雪融雪来
“我不喜欢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 “这世上的大部分人也不喜欢你......但,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