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情爱第二季

完结

主演:明妮·德里弗,唐·威彻利,汤姆·伯克,佐伊·晁,格本加·阿金纳格贝,露西·宝通,基特·哈灵顿,米兰达·理查森,杰克·莱诺,多米尼克·菲什巴克,艾萨克·鲍威尔,米兰·雷,露露·威尔逊,格蕾丝·爱德华兹,特尔奇·休,珀尔·泽尔丁,琳达·鲍威尔,达米安·加尔韦兹,加内特·赫德兰,安娜·帕奎因,洁娜·易,本·拉普帕波特,马奎斯·罗德里格斯,赞恩·派斯,詹姆斯·斯卡利,凯思琳·加拉格尔,祖赞娜·斯扎德科夫斯基,苏菲·奥康内多,托比亚斯·门基斯,玛丽亚·迪齐亚,阿帕纳·纳彻,妮基·米歇尔·詹姆斯,苏珊·布莱克威尔,瑞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2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3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4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5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6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3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4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5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6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7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8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19摩登情爱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摩登情爱第二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① On a Serpentine Road, With the Top Down  一个女人和已故丈夫仅存的联系是她的老式车,但三十年后的今天,她面临着出售这辆汽车的艰难选择,卖掉车就意味着永别旧爱。  ② The Night Girl Finds A Day Boy  一名患有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的女性,遇到了她的一生挚爱。问题是,当阳光照耀时,他正醒着,而她却不是。  ③ Strangers On A [Dublin] Train  2020年3月从戈尔韦开往都柏林的火车上,两个陌生人相遇了,他们决定走老风格:不交换电话号码,只承诺两周后在火车上碰面。紧接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导致爱尔兰进入了全面封锁。  ④A Life Plan For Two, Followed by One  学校里新来的女孩爱上了她最好的朋友,并且确信他们是命中注定,即使她似乎永远都走不出"朋友区"。  ⑤ Am I...? Maybe This Fun Quiz Game Will Tell Me  一个中学女生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她开始质疑自己的性取向,并选择通过社交媒体来寻找答案。  ⑥In The Waiting Room of Estranged Spouses  在治疗师办公室的一次偶遇后,一名前海军陆战队士兵和一名家庭主妇发现他们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这让两人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联系。  ⑦ How Do You Remember Me?  两个年轻男子再次相遇,让他们回忆起了两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约会。但他们对那晚的记忆是一样的吗?  ⑧A Second Embrace, With Hearts and Eyes Open.  两个家长在离婚好几年后,又开始了约会,旧情重燃,没想到其中一人收到了改变生活的医疗诊断结果。大宋北斗司为何而舞试管人魔巡演实习医生格蕾第十九季海军罪案调查处:洛杉矶 第十四季青春失乐园控制的极限我的家里空无一物瑞喜爱小白9号秘事 第九季爱丽丝蒸发奇案车库惊魂濠河边上的女人闪电舞1983偷偷摸摸律师本色第六季绿宝石英语老师四海本色1950火箭最后时刻皮肤之下渔光曲太空救援(国语版)白昼之雨风流天子巧遇刁蛮女长相思乐坛毒舌嗡嗡鸡 第一季战国自卫队1979101次求婚丛林敢死队一直一直都很喜欢你僵尸翻生田壮壮:我和电影的关系父仇VOICE110紧急指令室方舱48小时上帝之鸟恶邻来敲门蓝色海洋之心亚洲警察之高压线名门绅士2:淑女之心之三征婚启事1998约翰·亚当斯

 长篇影评

 1 ) 勇敢爱的人都是英雄

在抖音刷到的片段 原来我在看1的时候还期待有2

结果2出了很久 我也意外才知道的 隔了很久才写review

好像已经忘记了七七八八了

1 女主的老爷车

是她年轻时的回忆 几经舍不得终于卖了

但是最后好像又赎回来了 她的老公知道这些对她多重要

什么都在乎又什么都能原谅 才是最好的爱吧

他知道却不吃醋 爱情里适度的包容 才能走更远

2 the night girl find the day boy

她的晚上是别人的白天 她的作息和正常人完全相反

但却和正常人相爱了 一开始总是甜蜜的

但当她错过了白天见他妈妈的唯一机会时

他说出了内心的真话 两个人在街头就那么散了

但是最后day boy为了证明想在一起的诚意 买了房子

他不介意他们错开的时间 只要他们是在一个空间里就是幸福

3、strangers on the train

想起了日落三部曲 他们邂逅在火车上下车私奔

我以为在被封路的时候 男主和警察做的解释会让警察给他开路

我也不能理解两个人都看对眼的时候 为什么不马上把联系方式交换

要出那么一个看似浪漫 但是却经不起考验的约定

what if 他们是不是会后悔很久很久

4、以友谊的名义 默默爱着

这个故事有点意思 我还挺喜欢的

从一个黑人女孩讲脱口秀开始的倒叙 她默默的喜欢着好朋友

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美好的 但是就是这种恋人未满的感觉 也很会让人患得患失

他们有亲密的肢体接触 但是他只是当她是哥们

毕业后 他们发生了关系 但是男孩却表示是他糊涂了 那一刻女孩就消失了

再见面的时候女孩已经是小有名气的talk show host了

他们又回到了儿时的那个天台 吃着汉堡 这一集也就结束了

几岁时发誓要一直在他身边 某种意义上也完成了这样的誓言

这样的关系虽然有遗憾 但是等长大了自然也明白 不是所有的爱都要得到

5、女生之间的爱

两个高中生的女孩子之间的爱 是友谊还是爱 女主不停的做题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同性恋

对同班男生的邀请毫无兴趣 却掩盖不了收到那个女生的imessage的快乐

最后好像也没告诉大家他们是不是有问题

6、两个孤独的灵魂

不应该在心理咨询室等候区遇见彼此的时刻 那是咨询工作室的大忌

但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就那么容易有了链接

在原配身上没找到的 恰恰这2个人是互补的

我在想如果不是两个孤独的灵魂 2个人还会不会那么一拍即合?

7、How do u remember me?

这个是我最爱的一集 连标题都那么抓人

两个人的相遇是在路上 这一集也没有太多场景 就是一些回忆

gay guys在一起后 其中一个家里出了些事 另一个很关心他

但遭到他的反感 2个人的不欢而散

但是又相遇时 那个人想起了他的关心和好 往事种种

觉得这个标题太美好了 我们都希望自己被某人回忆时是美好的画面

如果有可能 我也会很好奇 曾经的某某某们

how do they remember me?

8、复婚

离异的夫妻又在一起了 但是老婆却查出了cancer

她本能的想推开他 但是脆弱的时候能有个人且又是这个人

心情都会不一样 那些会在关键时刻还站在爱人身旁的人

都是英雄

希望还有第三部 希望到时候我不要过很久才刷到

 2 ) 摩登情爱:与爱情无关

《摩登情爱》第一季播出时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摩登情爱:爱构成了城市,但是侧重点在于剧情分析。我仍然想借第二季写点什么,但不是以先前的方式。

我头脑中闪现的一个想法是这样的:观看存在着这样一个角度,即关注和主线剧情无关的那些漫不经心的遗落的琐屑,因为它们可能恰恰是最能透露出时代的气息、心态和观念的。

所以我多么希望我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远离主线剧情,甚至是故事本身,去关注那些不显眼的设定,细枝末节的地方,一闪而过的元素,那些意义段落之间的连接点、省略号和填充物。它们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更可能的情况是,它们是下意识的。当然,最有可能的还是,这一切都是有意而为之。

当然,我是不能做到这种高度抽象的处理的,我能做的还是找到一个并不那么通常的角度,进行切入,但这么做可能仍然是为了更好地回到理解故事半身。

无论这篇文章会是什么样子,总之我选择了几个我比较有话可说的切面,进行了一番个人化地理解、引申和阐述。

物与幽灵

第一集,与大女儿结束视频通话后,妻子和现任丈夫有一段睡前闲聊,这看似是一个夫妻间极为寻常的无意义片刻,但是这段对话却显现出两人对记忆和过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呈现方式。尤其重要的是,它还隐藏着现任丈夫未曾直露的心灵世界。

丈夫对亲人间相处方式的观点,显得他是一个有老派传统的人,坚韧、深沉。在这个桥段中,我们看到,与妻子更善于表现出对前夫恋恋不舍的情愫不同,他对亲情的处理方式是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的。

可是当进度条延长至夫妻在结尾前的一场深谈时,发生了倒转。当时,妻子终于向丈夫坦承,自己这么多年来和死去的前夫的鬼魂痴情共处的故事,她那些甚至让不解的人多少觉得有些“变态”的身体行为。

当她说出这些时,她准备迎接的是丈夫的不理解与不谅解,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丈夫充分共情、理解她的心理甚至到了一种超乎寻常(异常)的地步。

这是因为丈夫在内心同样埋藏着一段有关思念的秘密。就像妻子一直无法离开前夫老旧多病的车,丈夫也珍藏着一只有着“缺口和裂纹”的杯子,那是母亲的遗物。当他抚摸着杯子,他眼前会浮现母亲的样貌、鼻端会飘逸薄荷的茶香,他会用那只杯子饮水,就像从前亲吻自己的母亲一样。

这有关记忆的空间和气味、视像和心理,一如他的妻子坐在老爷车中就能和前夫进行超时空的交流一样。对物的恋癖为我们凝固了不可凝固的记忆,记忆是一个没有容量却无所不容的容器,它收容着已逝的时间、空间、形象、行为和官感。

或深或浅,我们都生活在一座心理上的同幽灵相伴的世界。因为我们需要他们。他们可能是亲友,动物,少年时自己创作的人物,童年时卡通片中的形象,也可能是我们曾梦见的神秘事物。相同点是,我们确信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夜与幽灵

第二集,当你第一眼看到“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这个设定,你会想:“嗯……还好,挺取巧,就像第一季双相情感障碍一样,可能每一季都得拿一种特别的疾病来玩些特别的花样吧。”

好的,那么我们就聊聊这个取巧因而显得肤浅的元素设定吧。

在故事的前半段我们看到,女主认为这种病症并没有对她造成困扰,她可以自由地穿行在空旷的街道,黑夜的美景为她专享,熟络的商店和热面包为她专候,初识的黑夜女孩与白日男孩正在进行一场无时差的热恋。

但在故事的后半段中,美好的幻象逐次破灭,不相熟的店主不再为她破例开门,度过荷尔蒙的喷薄期白日男孩在夜晚变得萎靡,女主错过了和男主母亲难得的首次见面。

在此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破灭的幻象是什么。是对作息节律的障碍、昼夜颠倒的生活、独来独往的风格所做的一切美好建构的破灭。

如果你真的成为一个只能在城市的黑夜中孤独潜行的鬼魂,这真的会很美好吗?

这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与主流相隔绝的处境,这正是女主真实的处境。

她的睡眠病症,让她注定与太阳底下的那个世界的生活方式、习惯和节奏隔绝无缘,而相对夜晚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将白天当成主导这个世界运行的关键时辰与参照模板。黑夜的生活令她对白日的世界产生了认知困难,从女主和男主睡前的几句对话中可见端倪。女主提到了一档叫做《比弗利娇妻》(《The Real Housewives of Beverly Hills》)的贵妇真人秀,她坚持认为男主可以通过这档节目获知真实的社会。虽然她所说的“情境真实”是有道理的,但她对调查素材的选择可见她阳光下的生活经验的窘迫。当然这个片段也折射到了族群和阶级之间的落差导致的隔绝。

同样应该被注意的是剧中包括但不单止于女主的种族身份。女主是一名亚裔,在她所处的社会是毫无疑问的非主流种族。如果我们产生这样的联想是并不奇怪的:作为一个被淹没在主流人群中的少数者,正如同一个不辨所在的梦游者,一个独自夜行的旅人,一个飘荡无着的鬼魂——这正是女主在片头所提及的意象,虽然是从好的方面所表述。

与女主的种族身份近似的两个角色是男主和女主的老板,他们同属于少数族裔。这使得他们经历着和女主可以共享的经验。我们看到女主的老板在需要做手术时无人陪伴,男主的朋友是性少数群体。而且在男主与女主分手期间,男主与一个白人女性的恋爱虽只以片段呈现,但是他的表现是失语的,他们进行着一场对话,却无法共享对方的心理世界。另外男主还有一重职业身份是政治学或社会学教师,他认为美国从来没有举行过自由公开的选举,非裔美国人和女性直到最近才成为公民,可见他对主流社会的少数人群是有关注和体认的。

但是除了看到了主流/多数和非主流/少数的关系对比,还应看到非主流和非主流、少数和少数彼此之间的(看似)同类关系对比。

首先我们看到,女主与上司的隔绝,她不关心对方的琐事,不知道她有个孩子。其次,女主与男主从作息时差上就是隔绝的,他们以相反的时间表生活,这决定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完全不同,他们头脑中的正常和反常是正好颠倒的概念。在初识的激情退却之后,我们发现男主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认同女主,他甚至将她的疾病浅视为因为性格上的内向,而主动与外界保持距离的行为选择。他并不知道,也许这二者并不矛盾,而且逻辑,因为睡眠疾病可能的确具备不容忽视的社会与心理病因。虽然男主的职业是社会学或政治学的老师,但他不能理解女主的生理表现和行为表现与外在社会中的这个文化体和政治体可能的关联。

在剧中,时间倒错的生物节律成为一种少数族裔在一个表象的多元文化中心的深处与核心之中、在一个内化的固执己见的主流文化体系之中的弱势、边缘与静默、隔离状况的神经紊乱病症及其仪式化表现。

在卡通剧《凯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的一集中,当Calvin被叫起床的时候,他说:“不!不!不!我还想睡一会!”那天,他在学校困得不行,但是当他被母亲带上楼,按在床上的时候,他又叫嚷到:“现在就睡?我一点都不困”。(引用自维基百科)

对996群体和学生群体而言,早上不想起床上班/上学,下班/放学后在可怜的自由时段内,又不想“过早”上床睡觉,哪怕久而久之,不论睡眠还是通勤质量都会遭遇滑铁卢,也阻止不了我们冒险的倾向,这同样是我们通过改变作息习惯,对社会现状所做的反应。

总之,通过睡眠相位后移综合症这一设定,我们不仅看到了少数族裔与主流种族的隔绝,也看到了少数族裔彼此之间的隔绝。

故事并没有直接试图解决少数与主流的隔绝,它潜在的逻辑是将这一总体情形视为一个难以打破的前提,但试图从更低和更内一个层面抵抗这一情形,方法就是令少数与少数之间因察觉出类似的处境而获得共同的心理结构,形塑一种共同体意识。这少量体现在失恋的女主和她无人陪伴的女老板之间的彼此支持,大量体现在男主与女主的后续情节之中。

男主和白人女孩相处时的忸怩情态,让他发现自己其实也是一个难以融入在地的异质存在,他拥有一个和女主同样的黑夜的灵魂。事实上,虽然他们的身体融入了这个社会,但在文化认同和心灵归属的层面上,他们都是纷繁表象下的白夜幽灵。

最终,是同构的处境所催生的共同体意识,让居于主流之外的孤独无依的人们,彼此吸引,尝试穿透彼此的差异,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并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男主和女主最终搬进一套属于自己房子,准备营构出一个彼此共同的家。

男主说,我意识到了每个伴侣都活在各自的现实之中,我想念你的现实,我热爱你的现实。于是,他以双臂支开最大的夹角,去拥抱她。而在女主的童话讲述中,她也付出了同样的行动,去拥抱他。

他们终于契合了,尽管不到最后看不到结局,但行动、互助和融合本身就是我们能做的全部,不是吗?

连结与空间

第五集最重要的道具元素和心理元素都是手机正面那块散射着荧光、跳跃着像素、传送着音波的电子屏幕。它立体地呈现出了(所谓的或暂时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彼此扞格、挤压、撕裂、叠加和交杂。一个典型情景是女主一面应付前方驾驶位上母亲企图的言语干预,一面沉浸于社交媒体上和兴趣伙伴的亲密交流。对她而言,与她相距半米的母亲实则是外在于她的存在,网络才是包裹她的内部。

但同在一片网络空间,也并不代表同在一个世界。因为网络世界——或者干脆具象地说——电子屏幕表征的是她的精神世界,是她向未知和未来投射期待和自我审视的魔镜。因此母亲通过社媒软件频繁传输而来的信息只要她不在意,就全都成了无意义的符号垃圾。因为母亲是外在于她的精神世界的。

对社媒达人而言,与你传讯再频繁的人,如果毫无共鸣,彼此也处于信号屏蔽状态。对社媒达人而言,与你物理距离再遥远的人,如果彼此间的信号接收处于全息状态,即便只能远程传讯也可以高保真地传真那份亲密。况且即便你们面对面,你也会乐于在进行现实交流的同时,仍然保持在虚拟世界“交锋”的别样神秘的快感。

在这里,手机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网络世界的确是一个重要的交流空间,但关键词仍然是“交流”,是交流的是否或有无。一方面手机和互联网可以打通交流,一方面手机和互联网可以屏蔽交流,并且这是一体两面、并存同在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女主借由手机和互联网与人打通的同时,就是她借由手机和互联网与母亲阻断的同时。

但互联网的问题在于目前它真的还只能被视为一个虚拟的存在,它在提供深入交流与紧密连结这一感受回馈的同时,也在阻断我们进行更基本的、原本我们都具备的交流方式,因为它在取消这一我们曾经极为依赖因而广泛存在的交流场景。我们看到,目前互联网所代表的虚拟空间还明显无法收编和容纳亦即同化我们从古至今原本存在(虽有地理范围大小之差)的这一我们称之为现实世界的地理空间,因而我们不可能以虚拟空间代替现实空间,它们只能彼此补充,而虚拟可以取代现实的唯一可能是虚拟同化了现实,亦即虚拟包容了旧的现实,成为了新的现实。然而到那时又会因为技术与认知的滞后,出现新的虚拟与这一新的现实之间的对比与分野,因而最终我们发现,是虚拟被现实吸收和同化了,而不是现实被虚拟包容和收编了。当我们在指称“世界”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是从虚拟而是从实在的角度来指称的,究其缘由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并非证实了实在本身有多么实在。

回到剧情,虽然我们看到了女主通过互联网与自己心仪的对象发生的紧密连结,但相比介入现实,她对互联网近乎失衡的倾斜与投入,也体现出我们对真实世界边界感知的模糊不定,甚至是对真实世界感知能力的存疑,因为我们似乎过分依赖一个我们的肉身并不能置身与穿行因而也无法真正抵达我们所交流对象所在彼岸的另类空间。这说明精神世界弥足可贵,但是肉身能否取缔仍是未知,因为肉身的接触和对照似乎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理解手段。

女主对互联网失衡的投入,令她排斥掉了身边的亲情,也没能与心仪对象达到全面充分的交流和理解。转变的契机在她搞砸了自己和心仪对象的关系。此时她无法延续之前在虚拟空间上与心仪对象的亲密交流,孤立的她通过社交媒体主动联络了自己的母亲,这一举动可视为她终于认可了母亲也同属于她世界的内部。而随后她与心仪对象的和解,也不再是借由互联网,而是前往对方家中,虽然我们并不能得出这样做的必行性,但这几乎是下意识的行为,可能恰好印证了我前面所作的论证。我们真的依然需要现实空间,虚拟世界还无法满足我们的交流需求。

计划与创伤

第二季的故事是非常贴合时事的,疫情大流行、阿富汗撤军、气候危机大讨论(二、三集均提及格蕾塔·通贝里)都得以体现,甚至成为故事发生的逻辑背景。这是创作关注现实的好现象。

第六集的男主是一个退役军人,从他的言谈和年龄上看,他是一名驻阿老兵。主导他的语言和行为模式的关键词是“计划”。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位置是在叙事开始不久的那次集体野餐活动上,当女主走过来告诉他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妻子出轨的时候。男主不假思索地否定了女主的推测,因为这不合乎他和妻子的计划。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尤其在他稍早也是剧情内第一次出现的战争神游中,我们已经得知他看穿了妻子出轨的事实。可是当剧情推进,当“计划”与神游不断复现,我们渐渐理解他这样看问题的原因。

沉溺于计划,是因为生活不可计划,人生混沌无序,稳固的幻象之下面临彻底失控的可能。对男主而言,这种可能是他亲身体验过的事实。战争中的不确定令他希望在战争之后他的未来是可以确定的,因此他计划了二人世界的全部人生,选择性忽视妻子出轨的事实,希望表面的平和能够延续既定的爱情计划。

可是当那份离婚协议书出现在眼前,情变的真相已不可回避,爱情计划只能宣告失效,神游中战争回忆与现实环境的错配,是战争和爱情带来的双重创伤在大脑的反映。

可这只是事实逻辑的一半,从他的立场出发的一半,站在他妻子的角度来看,其实正是因为他从未远离战场,他用战争的思维来形塑爱情,才导致了妻子长期的不幸和最终的决离。如妻子所说,“我不是你的任务”。也如他自己在面对离婚协议书时,只能用格斗游戏来麻痹自己,竞争性游戏的思维模式就是“过关斩将”的任务式的,但他已然"Mission Failed"。

可是在认识与自己妻子出轨对象的前妻后,他又将这个女人的创伤复原当成了自己新的任务/计划。

他最终抛却任务式爱情思维,亦即他终于从战场上完成精神撤离,是他再次从一段感情中经历不可预测的变数之后,他听从了女主的建议,生活不可计划。在清冷的夜路上,他一件一件卸下那些羁押着他的和他所执念着的事物——军衣、工装和烟火,只留下原属于自己的精神和身体,继续向前。

当偏执的计划离开生活,意料之外的结果才得以出现,他和女主即将开始真正的约会,这一切从未计划却真实自然。

这个故事的美好之处也许在于,虽说是爱情失败重复了战争创伤,但也是通过爱情磨炼修复了战争创伤。

(公众号:段雪生)

 3 ) Strangers on a train & 第二季原型故事摘要

E03:摩登“爱在黎明破晓前”

吹爆这一集,太多惊喜了。

先说标题。本集标题“strangers on a (dublin) train”,直译“开往都柏林火车上的陌生人”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也指代了希区柯克的著名悬疑惊悚电影《火车怪客 strangers on a train》,简而言之就是火车上偶遇的两个陌生人选择交换杀人,洗脱自己的嫌疑,但后续出了幺蛾子。火车上男主突然假装自己是杀手,对女主说“我才是杀手,这是恐怖片,不是浪漫喜剧片”,画面突然暗下来以及“阴间”配乐响起,都是在致敬标题《火车怪客》的悬疑惊悚元素。

女主和妈妈聊起火车艳遇故事时,老妈感叹就像《火车怪客》,而女主吐槽到没有那部电影中的双重谋杀,更接近于文艺浪漫的《爱在日落黄昏时》。不过,《爱在》三部曲中,真正在火车上艳遇、相约多年后再见的情节,发生在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

而本集的故事其实就是爱尔兰版的《爱在黎明破晓前》,以及套上了个更能让观众更共情的2020年疫情爆发的时代背景。算不上特别,但是它胜就胜在自知self-aware,在套路中玩出新意.

开场女主自述,古灵精怪地点评着火车上来来往往的人,并猜想着谁会坐在自己身边,直到看到帅气男主,邀请他坐,却被婉拒。有点尴尬,但两人之后却逐渐打开了话匣子,谈天说地。关键点是女主是学文科的浪漫主义者,喜欢任其自然,随性而为,而男主则是偏理性模式化思维的程序员,喜欢刨根问底。

正以为又是很cheesy的火车艳遇故事(不过至少男女主足够赏心悦目)时,第一个惊喜来了,自带BGM的吐槽之歌,让路人配角吐槽故事主角:

相遇两分钟的陌生人,此刻已欢声笑语,对彼此无所不知。他们年轻貌美,让我们幻想着就是自己。如此可爱,可爱到让人翻白眼,让人为他们加油,更想成为他们。 哦,火车上这对可爱的陌生人。

就像我前面说的,编剧导演,也就是John,完全自知前面这十分钟桥段的套路之处,也不逃避,反而自嘲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这段吐槽之歌也是这段火车邂逅的最后一个片段。

诶,怎么才过三分之一就到终点站了,接下来怎么演?

于是乎第二个惊喜到来,男女主来到车站,吐槽像是身处战争电影,行人神色匆匆,直到看到周围不少人戴着口罩,才突然意识到——这段邂逅其实发生在疫情爆发之始。其实第一个画面就写了2020年3月,但没有注意到,另外虽然在火车上有台词暗示,但也比较茫然,没有联想到,所以这里当时看时还挺意外的。

此时再看身处其中的男主相约两周后再见面、自信满满地想到封锁很快就会过去时,作为过来人的观众真的会忍不住翻翻白眼、轻蔑一笑。

没有交换联系方式的男女主于是踏上了各自的支线。女主&母亲,男主&老哥,诙谐的对话,以及之后很让人共情的疫情隔离生活(无聊得收拾花园,“锻炼身体”,读之前不想读的长篇著作,隔离之前嫌邻居烦,隔离两周就把女儿的艳遇和邻居们聊了个遍)。看似琐碎、离题不少,但却是体现真“摩登”要素,真实可感,而且至少拍得很有趣。

有不少梗,比如谈及女主是学中世纪研究时,老哥说到“研究《权游》之类的”,而对面男主Kit Harington又是权游后半段的正牌男主雪诺,配上他的那个标签,笑死个人了。

比如和老哥一起看《爱在黎明破晓前》,之前女主和老妈对话时聊到《爱在黄昏日落时》就已经挺意外了,这里直接上原片。

之后就是两周过去,男女主对是否要去赴约产生了分歧。相对更随性、任其自然的女主,似乎不想赴约,也可能担心失望;刨根问底的男主,则似乎坚定地要去完成约定。不过最后老哥没劝住男主,母亲也拿赌注让女主出了门。

不过可惜疫情防控封锁,两人最终都被拦下,没能赴约。女主丧气地回到家,原本随性的她眼神中也闪烁着遗憾与失落。而男主凭着程序员天才般的记忆力,想起了女主家的街道名称,刨根问底的性格迫使他非得见到女主不可,于是来到这条街街口,蹲点守候,故事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所以这个结局还是挺意外的,当时直接大叫着“What??”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真跟爱在第一部学坏了,就不直接告诉你他们最后是否相遇,半开放式的结局留下无限的遐想。

然而对于类似男主性格的本人我,非得一探究竟,不查出个所以然估计今晚都睡不好觉。于是我默默打开了地图……

女主家这条路的名字我们是知道的,Oxmantown Road,还好都柏林就只有一条叫这名字的路。可以看到还是挺长的一条路。

首先确定男主的位置,在一众长得一样的房屋中,男主背后的墙倒是很特别的爬满了绿色植被,于是拿实景拍摄走过整条街,发现在最尽头,有一模一样的墙壁&路牌。

但是这里有个些许“矛盾”的点,因为剧中给了路牌这么个镜头,机翻为此街7号,但是7号在这条街的另外一端,矛盾了。

后来查了查才知道,7号并不是门牌号,而是这个区域的号码。都柏林划分成不同的区域,而女主家是在火车站北边的7号区域。所以这条街上十字路口、拐弯处,都会贴着这样的标识。

其次找寻女主家的位置。虽然女主开头火车上打电话时似乎说了这条街一号,但是一号的房子和女主家完全不一样,于是排除。所以开始查看女主回家时的街景:

这张图两个观点信息点:不远处有十字路口(十字路口特有的黑色矮柱子),已经对面墙上特别的花纹和黑白两种颜色(均已红色箭头指示)

这条街虽然长,但是有四个十字路口,挨个查看,终于找到唯一符合的十字路口,蓝色指示牌,弧形花纹,对比色墙砖,逐一对应。

接着数门牌窗户个数挨个找,终于找到对应女主家的位置(绿色门&窗户)。

另外一个简单的方法,上面截图中虽然已经遮住了门牌号,但是最左侧的白色门没有遮,可以看到134号,对应去找也能找到女主家。另外一个小彩蛋,绿色门窗的“女主家”其实是本地的一家艺术画馆,评分还不错。回到正题,于是在地图上标注男女住的位置,爱心是女主,绿旗是男主。

然而最要命的是这不是严格的十字,有倾斜角度,地图上似乎看着不大,但是实景一看,基本看不到女主房子那一侧了。

对应剧中截图,蓝色箭头是路,而红色箭头大概是女主家的位置。

哦豁,洗白。

如果女主不来这一块,男主大概率是等不到她出现在某个房屋的门口了。太憨了,主要是疫情期间,不方便上门问吧。

但是还有一线生机,就是女主去火车站的路线。

在地图上女主家周边闲逛时,找到了她去火车站的路线。对应两个图如下:

对应点连接一下,又有了下面这张路线图。

因为上面两张图确定女主是沿着Arbour Hill路一直向东,所以她去火车站的路线是先向东,再向西,并且很有可能路过男主的街口。

所以推论就是,就算男主没有问街上的邻居,就算女主疫情期间一直不出门,男主看不到转角的她家,如果男主一直坚守,也许有天女主再次尝试去火车站时,也许会在路上再次相遇。

以上分析得感谢于剧组在都柏林实景拍摄,不然真不可能搜索出来。不过再怎么分析也只是求个心安,按照导演的意图,这集不会有续集,因为故事在这里结束已经挺完美了。

浪漫的激情火焰还在男主的心中燃烧,让他在寒冷的冬日中坚守。故事也从最开始,以女主作为主导的内心独白,慢慢转变成了以男主为主导的寻找&等待。在当下,这么一个old-school的故事,却更加显得不真实,也因此更加浪漫与可贵吧。


原故事主角采访摘要

本剧的故事都是由纽约时报“摩登爱情”一栏中的短篇故事改编、启发而来,所以在本季上线之前,纽约时报也顺势采访了本季其中四集原故事的主角,分别是E2、E5、E7和E8,在此摘要一些我觉得有趣的真实细节

E2:阳光和黑夜的爱情

非常浪漫的原型故事。

原型女主Amanda Gefter从小就有昼夜节律性睡眠失常,小时候读书时被迫跟随正常作息上学,但是就像倒时差一样一直都很困。

并且这个症状还是家族遗传的,女主的父亲、祖母也有相同的睡眠失常。她的祖母曾经就是在帮她父亲准备好上学后入睡,直到他放学回家后才起床。

原型女主

成人后她就跟随了“天性”,大学时只选择下午三点以后的课程。进入社会后,更是维持的颠倒的作息:下午四点起床,在夜晚以自由物理学撰稿人身份工作,然后早上八点入睡。约会的也是酒保、DJ等和她有着类似颠倒作息的人。

令人意外地是,直到遇到故事男主Justin,她的第一个有着正常作息的约会对象,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并之后才确诊了睡眠相位后移症。

原型男女主

因为女主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一种医学上的疾病/失常,所以当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男主时,也只是在个人资料中填写了“极端夜猫子”。因此男主也误会了女主的作息只是她个人的习惯。

自然而然,后续因为矛盾的作息产生了冲突,到之后确诊,到之后妥协以及和解,以及男主打动女主的一番话:

Let’s stop trying to force this. Let’s j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 times when we overlap.

后来男主在凌晨两点的海滩上向女主求了婚,那时海滩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但是按照女主作息,却是她的白天。太浪漫了……

求婚照片

婚后两人也互相适应着对方的作息。家里有两个时钟记录着两人各自的时间。一起吃饭,她吃早餐,他吃晚餐。他喝红酒,她喝咖啡。

因为两人重叠的作息基本都在夜晚,所以两人最爱做的事就是一起仰望星空,从望远镜上凝视土星之环、木星之卫,一起在宁静的夜中散步,看夜花开放,甚至撞见游荡的土狼。

是呀,只要是真心相爱,做会有办法经营起这段美好的情感。祝福。

两人已于17年在宾州天文馆结婚,在繁星下喜结连理


E5:性向测试

和剧集青少年的怦然心动不同,原型女主Katie Heaney是在进入大学、20岁左右时(大概是06年)开始对自己的性向产生疑惑,并最终在28岁时出柜。

在那段困惑的时期中,女主就曾求助于网上的“性向测试”,但在许多糟糕的测试过后,女主才明白,自己并不是想寻找真相,而是想找到确认自己“猜想”的证据,求个安心reassurance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第一次和女性约会,就是现在已结婚的伴侣Lydia(awww)

原型女主(右)和伴侣已于19年完婚


E7:约会之夜

本集导演+编剧安德鲁·兰内斯 Andrew Rannells 还算是近年比较有辨识度的配角演员,本集是他第一次作为导演执导拍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在他身上的,第一次约会&亲密过后,收到父亲生命垂危的噩耗,一时失态,让他一直都倍感愧疚。这集也是他从对方的视角想象当时自己的举止。本集本计划于去年三月拍摄,后延期到九月,给了Andrew不少打磨剧本的时间,个人也非常喜欢这个故事结构,两人迎面走来、穿插着对彼此以及那晚的回忆,虽然已是故人,但依旧是浪漫有余。另外本集并不是在NYC,而是在纽约州北部的Schenectady拍摄完成的。

原型男主,有趣的是,他的老友在本集中扮演了男主的热心同事(下图)


E8:再次拥抱

女主手术后依旧癌症扩散,被推荐加入临床试验。那是在九年前,针对女主所患的黑色素瘤(melanoma)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法才刚刚被亮绿灯,女主更是非常幸运地通过了各项检测成功加入到了试验中,最终康复,直至今日也没有复发。

另外,现实中男女主并没有离婚,而是分居了。剧集的改编则是增添了戏剧性。

女主讲述这段经历的目的,是想展现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是在女主生病脆弱时期,男主悉心照料,做一些“unsexy”的事情,比如买软便剂,然而这份患难中的体贴细心,才是最有爱、最浪漫的体现

男女主原型

 4 ) 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最近才在微博上关注了李银河老师。

她是一位研究酷儿文化的女性学者,也是中国第一位以性为课题的社会学家。

人们熟悉她的一部分,当然是来自于她与王小波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热烈天真的情话,还是大胆开放的性爱,他们的爱情至今看来依然称得上是“摩登”。

李银河老师骨子里是一个浪漫的人,因此她在近70岁的时候,还能安然在微博写下关于爱与自由的领悟:

“当今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爱情故事,在文学艺术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所有的文学家都在写爱情。大家开始觉得,结婚应该是为了爱情而结,而不是为了别的。大众也都开始追求和有爱情的人结婚,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
>>>李银河微博<<<

事实上,当代人对“爱情”的定义,似乎有着更模糊不清的边界。

我所理解的变化,是我们对它不再只是赞美和歌颂,而是开始思考“爱情”本身的复杂性。

美好的爱情让人忘乎所以,但真正有力量的是一段感情中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比如,这部改编自《纽约时报》同名专栏的美剧——《摩登情爱》

剧集本身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以纽约为背景的真实投稿,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故事。

以及它试图表达的“探索当代人复杂的感情生活,以及爱的痛苦与欢愉”。

它的“摩登”,来自于多元性别的包容,来自于爱而不得的遗憾,来自于那些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情愫。

在刚播出不久的第二季中,最触动我的是第一个故事。

科伦医生正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

在工作上,她不得不以医者仁心接受临时加塞的病人;在生活上,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一个重组后的四口之家;在感情上,她在两个孩子之外,极少再有年轻时的激情和活力。

同样处于中年危机的,还有朝夕相伴的老爷车雄鹿。

这辆车已经40岁了,这个年纪还无法达到经典,但它又老到经常抛锚,高昂的修理费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为经济上的拮据,整个家庭正处在破产的边缘。于是,卖车成为全家人脱离贫困至关重要的一步。

但在科伦医生的内心,对于卖车是抗拒的。在此之前,她已经有五次机会把车卖出去了,甚至当有买家愿意出一笔超出预期的价格,她仍在犹豫不定。

这是已逝前夫迈克尔的车。

在两人还是学生时,迈克尔省吃俭用买下了雄鹿。这辆车载着他们四处旅行,一起见证了彼此生命中所有刻骨铭心的事。

求婚,怀孕,养育孩子……以及在迈克尔确诊绝症后,陪伴这个家庭共同经历悲伤。

最后,雄鹿与科伦医生参加了迈克尔的葬礼。

从那以后,科伦医生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在车里看见迈克尔。她会喃喃自语,讲述最近发生的事,女儿新交的男朋友,即将到来的家庭聚会,还有自己对卖车的无奈和纠结。

我担心我无法再这样跟你聊天。”——与他对话时,就像能感觉到他的存在,她的眼角泛起泪花。

最后,科伦医生还是卖掉了车。同时,心如死灰的她也决定跟丈夫摊牌。

“那辆车牵绊着我,就像一台时间机器,我坐在车里时,它就把我传送到别的空间。”

她还坦白自己在柜子的最里面藏了迈克尔的旧毛衣,丈夫不在的时候她会偷偷拿出来闻。

“就像他还在这里,就像他还抱着我。”

当她以为和丈夫之间即将爆发一次关于背叛的争吵时,丈夫短暂沉默后,缓缓地说:

“对于经历丧亲之痛的人来说,有些人很难让死者继续存在,他们恢复得很快,然后继续生活,他们为此内疚。另一些人很难让死者真正离开,他们余生都放不下死者,这就是爱和悲伤。”

当死亡横亘在爱情之中,这个故事还让我看见了关于爱的深邃和包容。

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罗丝在生还后,以杰克之姓冠己之名,她说自己的名字是罗丝·道森。

就像《断背山》里恩尼斯在已逝爱人的房间里,看见他曾把两人各自穿过的衬衫整齐地套在一起。

比死亡更令人悲伤的是,生者要孤独地在这世上承受一切,生活和感情上的空缺,迷惘于原地停留还是向前奔赴,以及忍受绵长的思念之痛。

因此故事中的科伦医生,在迈克尔去世以后,曾将车子开到蜿蜒的山路上,闭上眼睛,慢慢松开了方向盘。

在那一瞬间,她远离了自己,无限地接近于迈克尔,向死而生。

当代的婚礼誓词,最让人动情的不是“无论顺境或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而是“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但这往往也是爱情最残酷的地方,因为誓词没有告诉我们:死亡将我们分开以后应该怎样。

有段时间,微博上有一条热搜叫#去世后社交账号怎么办#。

若非无名无籍,我想大概率会交给最亲密的人吧,就像遗物需要打理,需要缅怀,需要慰藉生者。

于是我问身边的老金,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该立遗嘱的年纪?

关于社交账号,关于身外之物,还有如何处理遗体、葬在哪里,诸如此类。

也许我们会携手活过很久,也许意外明天会来,也许我会变成一只杯子,一件毛衣。

爱情当中“摩登”的那一部分,或许就是回忆随着我们的生命体验得以延长。

它无需婚姻,也无需承诺,更无关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当所有的仪式感都消失后,两个人却依然相爱。

李银河曾在传记《人间采蜜记》中感慨说:

“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他的爱都只给了我一个人。我这一生仅仅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起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这就是我最好的报酬,我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了。”

她保留着那些情书,或许不是为了温存他有多爱自己,而是为了告诉他“我也爱你”。

电影《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爱的反义词是遗忘。

所以,一定要珍藏所有美好的回忆。

所以,每天出门的时候记得要好好道别。

所以,不要忘了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5 ) 写不下的短评

断断续续看了两周,也没空再刷,凭记忆写一点。

1. 和故人有过的爱和信任仍然是心底的慰藉、支柱和精神力量,有一点好哭。(虽然觉得前夫的回忆似乎有点单薄是不是有点美化——当然也非常能够理解)

2. 个人偏见,有点无聊。

3. 翻了无数白眼,无法忍受。仅针对剧里演员的台词和演技呈现出来的模样,两个人都非常没人格魅力,对话那么水那么无趣毫无火花还强行说有什么strong connection。虽然connection的感受很主观,但也允许我主观一点——你管这叫什么“少见的”connection的话,那你们自己和身边的人有多无趣啊。虽然是致敬《爱在》,但如编剧借火车上唱歌那位之口自嘲的一样,这个我感觉真的有点拙劣。

4. 倒不至于因为男主渣而讨厌这集,我觉得还行,挺真实。尤其是男主说:我装作不知道你对我的感情。你以为人家只是太直男不知道你暗恋,人家只是自私地继续享受你的好、放任你的情感投入还不用负责呢。我觉得,还是得对人性有了解,懂得即时撤退,当游戏玩玩成赢家也好,单纯自我保护也好,能不把自己置于这种“爱而不得”数十年的境地最好。而且,格局大了之后就会发现他真的还挺普通的,到时候你还真不一定会继续喜欢他。

5. 各种情绪表达得很到位,演员演技非常好,很有代入感。暗恋的那个姑娘真好,被女主在朋友那强装不认识,又被她招呼也不打一声就留在学校,可还是那样温和包容。

6. 被打断多次,没有连续看完,男主让我想起认识的人。这集还行。比较合理也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女主没有回到前夫身边,说“我值得更好的”。

7. 一,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回忆真的会不一样。我们常常会低估自己行为对对方造成的伤害。题外话,这也是我不太相信很多人对自己过去恋情失败原因的分析——作为亲历人又如何,很多人对自己、对对方、对感情本身都有很大错觉。二,在突然遭遇风雨的时候,这种身体比情感亲密的关系确实容易夭折。十分钟前还沉湎于亲密的幻象,十分钟后你被推往孤独的深渊,你才清醒过来,身边这个人你根本不认识也毫无信任可言。他给你带来再多短暂的亲密也快乐,也无法给你一丝一毫慰藉。这种边界的入侵感因为反差剧烈,确实会被瞬间放大,中间还混杂着自责自厌、愤怒、悲痛情绪没有出口,于是他迁怒于对方。对方试图关心他的举动却让他感觉到更强烈的空间和心理上的侵犯感和不信任感。其实可以更理智一点,不去伤害对方,或者追加一个道歉划上句号(这一点上我对男主很不满);但如果就这样,在没有任何closure的情况下彻底淡出彼此生活,也是生活的另一副模样。

8. 感觉这个剧还是偏理想化。更常见的故事是回到你离开的人身边,发现过去的问题仍然顽固,你们仍然会彼此伤害,试图修复不过是缘木求鱼,你们永远也建立不起你期望的那种信任和爱。你不得不经历两种相反的力量之间巨大的拉扯。最容易的路往往是错误的路。两个人建立信任真的很难,重建信任更是如此。但还是喜欢这个故事。

总体来说,没有因为被第二三集无趣到而放弃还是不错的选择。我看中的或许更多的是故事里情绪和情感流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从这一点来说,多半还是不错的。

 6 ) 《摩登情爱》背后的故事,纽约时报对主创的采访

美剧《Modern Love》S02E07讲述了一个阴差阳错的约会故事,其是导演Andrew Rannells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大约四年前,Andrew Rannells在纽约时报的“Modern Love”专栏发表了自己hookup going wrong的经历,而如今他作为本集的导演与编剧尝试用当事人双方角度来结构这个故事。

图片中是20岁出头的安德鲁·兰内尔斯 (Andrew Rannells) 与女演员兼好朋友祖赞娜·萨德科夫斯基(Zuzanna Szadkowski) ,朋友有在他执导的《Modern Love》E07中客串。不得不说,Andrew Rannells真是整容式成长。

原文来自纽约时报:What Did He Think of Our Night Together?

在2017年的《Modern Love》文章“During a Night of Casual Sex, Urgent Messages Go Unanswered”中,作家、演员兼导演安德鲁·兰内尔斯 (Andrew Rannells) 讲述了他的第二次约会,当他得知父亲昏倒并陷入昏迷后,他的约会急转直下,几天后他的父亲离世了。

Miya Lee和Daniel Jones最近采访了四位作家,他们的文章激发了亚马逊Prime Video上“摩登情爱”第二季的情节。

以下是采访者丹尼尔琼斯(Daniel Jones)与兰内尔斯(Andrew Rannells)的对话。

编辑丹尼尔琼斯:你导演了你自己的故事,你写的一篇关于你父亲在你22岁时去世的现代爱情文章。你想在那个故事中捕捉什么?

Andrew Rannells:嗯,这是一个意外的、创伤性的事件,发生在一个意外的时间,与一个令人意外的人,这就是生活有时的运作方式。

我和这个我不太了解的人第一次约会。我不确定我有多喜欢他,当时我22岁,刚进入约会的市场,我最终和他发生了X关系,我们一完成,我就看着我的手机,我的家人发来了一堆消息,说我父亲昏迷并且心脏病发作,他要死了。我不得不在这个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接受这个信息。它让我对我想要什么以及我想与谁共度时光以及相信我的直觉有了很多了解。如果你对自己说,“我真的不想和这个人发生X关系”,那么你可能不应该这样做。

是的,那天晚上我感到恐慌和不安,我没有很好地对待我的约会对象。这一集让我有机会想象他对那天晚上的看法。

编辑:这是你第一次导演。你有没有想过,“我在做什么?”

Andrew Rannells:是的,肯定有过。我们已经为2020年3月的拍摄做好了一切准备,显然这没有发生,因为一切都被关闭了。所以我有大量的准备时间,到九月的时候,我已经准备好了。我还给我的一些朋友选角,所以我知道即使事情开始变糟,我也可以看着他们说:“做点什么来解决它!”

编辑: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整个赛季都是在大流行期间拍摄的,这意味着各种限制和担忧——口罩、协议、测试。

Andrew Rannells:(要用到)防护工具,眼镜。

编辑:我相信所有这些都让导演和表演变得更加困难,但这是否也创造了意想不到的机会?

Andrew Rannells:我认为最大的一个(机会)不是在曼哈顿拍摄,而是在纽约斯克内克塔迪拍摄,因为它更容易控制。其他剧集的导演很早就去了那里。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在我们酒店的斯克内克塔迪隔离,所以我们在那里的时间比在纽约拍摄的剧集要长得多。我们在一起大约有10天,加上隔离时间。

很多演员都是戏剧演员,所以有一种夏天的感觉,一起吃每一顿饭,这让我们非常接近,非常快。

编辑:你一周中最艰难的时刻是什么?

Andrew Rannells:这听起来可能烦人,但一直都是一种快乐。我们都很高兴能在这里。在我们开始的前一天显然有些焦虑。拍摄的第一集由于误报测试而停播了两天,我想,“上帝,这将是一场灾难。”

延误一直在推动我剧集的开始日期,我在斯克内克塔迪的这家酒店想,“我们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

编辑:在斯克内克塔迪拍摄有什么好处吗?

Andrew Rannells:是的,我认为这个小镇很棒,每个人都为我们在那里而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在纽约拍摄了六年的“女孩”之后,我习惯了人们在街上对我们不耐烦。我们正在拍摄,他们会说,“我只是想回家。” 我们会说,“拜托,我们还有一行对话要做。”

编辑:你希望人们从你的剧集中学到什么?

Andrew Rannells:你必须原谅年轻的自己可能犯下的错误。很长一段时间,想到那天晚上我真的很痛苦——我父亲去世了,我的表现如何。我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回想起来,在42岁时,我想:嗯,你当然不知道如何处理它。那天晚上出了很多问题,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能够原谅自己。


丹尼尔琼斯是纽约时报《Modern Love》的编辑。

安德鲁·兰内尔斯 (Andrew Rannells) 是演员、导演和回忆录《Too Much Is Not Enough》的作者。


无剧透点评:Modern Love,现代情感故事

单集剧评:告别后就要学会放手,然后开车兜兜风吧

 短评

“爱是没人能够了解的东西,爱是永恒的旋律..." 总体来说没有第一季这么惊艳,剧本、演员还有音乐,都是第一季更胜一筹,但这个由纽时真实故事专栏改编的半小时剧集,还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4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第三集提到权游后Kit的表情够我笑好几天的 我也想在火车上和Jon Snow来个meet-cute 那个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的女生和喜欢好朋友好多年的单口喜剧女孩这俩集前半部分i felt personally attacked 还蛮喜欢how do u remember me那集 然后最后一集的男主很理想了

7分钟前
  • Taekii
  • 推荐

第一集开头太好,后面看完感觉都不及第一集。讲述失去和回忆更能打动我,比初尝爱情的滋味多了一丝遗憾,比日常琐碎争吵多了一丝温情,浪漫不减。第五集做测试看性向太感同身受,在Buzzfeed上做quiz直到做到100% gay的就是我本人!

9分钟前
  • 十一一一十
  • 推荐

哭惨了,没想到比第一季还要好。更加纯粹的“偶然与想象”:镜头召回逝去爱人的形象,或是音乐悄悄溜进他们谈话的间隙。所有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言语都令人感到幸福——一种在口拙与机辩之间的完美平衡,正是这样才迸发出最赤诚的爱。尽管未必永恒,但无论多么短暂,是爱支撑着我们度过这悲喜交加、起起伏伏的人生啊。It's love, and so it's promising. (Ep1/3/5最佳)

10分钟前
  • Stiles
  • 力荐

第一集就看泪目了。欢迎回归。

14分钟前
  • Vivian
  • 力荐

爱的深度完全要看,人的深度。

19分钟前
  • 小酸奶和小乌龟
  • 力荐

第三集好喜欢

23分钟前
  • _爱喝淋檬水
  • 力荐

就冲着第三集也要打五星

24分钟前
  • 威松海盗婆
  • 力荐

所谓的“现代爱情”,或许是一种需要摆脱自恋的状态和感觉,亦或许只是一种运气。

28分钟前
  • Keno K. Tang
  • 力荐

爱情的美好在于你看到它发生在陌生人身上你居然就又相信了

31分钟前
  • darkcat
  • 推荐

还行,最喜欢John Carney的那个故事, Lucy Boynton的银发造型相当可爱,以及 Garrett Hedlund被劈腿这件事我拿脚指头也想不明白。

33分钟前
  • 紅豆生南京
  • 推荐

如果说第一季是好莱坞式的爱情电影,这一季更像是独立电影,以更为细腻更为感性的手法来展现个人在情感中的抉择。

38分钟前
  • 阿基米德
  • 推荐

第二季比第一季好,当我知道这些美好的故事都真实存在的时候它更好。爱就是亲密,一种独属的亲密。

40分钟前
  • 黑色花衬衫
  • 推荐

9.1我怀疑我自己了…除了第一集这一季casting太大问题了吧…好几个演员演技只会瞪眼睛,太出戏了…剧情也是,什么狗屎

41分钟前
  • Destiny
  • 较差

刚看完,虐啊。其实摩登情爱可以一直拍下去的,因为人类的情感太复杂了……

44分钟前
  • 我和周公的约会
  • 力荐

第一集哭成狗...

45分钟前
  • 从音
  • 推荐

s2e1: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世界😢😢

50分钟前
  • rururainning
  • 力荐

没有第一部惊艳,爱的如此别扭,就是为了zz正确嘛

55分钟前
  • 林愈静
  • 还行

Minnie Driver是最被低估的正剧女演员之一

59分钟前
  • 推荐

冬天第一场雨的时候看完了八个爱情故事,温暖,热切又感人。期待明年不一样的城市情爱

1小时前
  • 沉 纸旬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