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人类第二季

完结

主演:乔尔·金纳曼,迈克尔·多曼,乔迪·巴尔弗,莎拉·琼斯,珊特尔·范圣滕,Maetrix Fitten,Steve Olson,索尼亚·瓦格尔,瑞安·施密特,诺亚·哈普斯特,克莉丝·马绍尔,David Chandler,Dan Donohue,Gregory Garcia,Sahsha George,Yakov Kolontarov,Marianne Lu,Penny O'Brien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2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3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4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5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6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3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4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5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6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7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8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19为全人类第二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科幻剧转生活肥皂剧

第二季开篇来到了1983年,经过约15年的发展,美国的空间实验室业已建成,月球基地已初具规模,常驻宇航员更达到20人左右。

片中的主要角色,已经完全成为了女性,符合片头里的女性背景的寓意。本季差不多彻底沦为家庭关系肥皂剧了,科技发展的背景、重大历史事件对情节的推动,已经可有可无了。特别是最后一集的剧情,让我大呼狗血,下一季,不会再追了。

再说下片头,开篇第一声钢琴,就有《西部世界》的感觉了,再加上同样的科幻画面,很是精美。

个人觉得该剧的logo很好看,到某宝搜了一下,没找到手办或模型。

 2 ) 魔改历史的S02E01

第二季一开头就以一组新闻报道剪辑镜头抛出了一大堆1978-1981年幻想的平行宇宙历史,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脑洞!

举一些这一季片头出现的比较有名的魔改历史事件,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历史改变对本剧之后的剧情走向有什么影响,欢迎各位网友脑洞大开一下。提示:括号内为真实历史事件

1.1976年11月4日,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在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日赢得大选,成为第39届美国总统。( 1976年美国总统选举实际于1976年11月2日举行, 吉米·卡特当选,而里根是在1981年才就任第40届美国总统 )

2.1978年9月14日,埃及与以色列未能在戴维营达成协议。( 《戴维营协议》是埃及和以色列达成的关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性协议。该协议于1978年9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 “戴维营协议”的签署,为埃及与以色列双方在1979年3月正式签订和平条约(埃以和约)、结束战争状态打开了通道,加速了巴勒斯坦叙利亚同以色列进行谈判的历程,有力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协议的签订为实现中东和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开始由对抗向对话方向发展。 )

3.1978年,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潜逃时于加拿大边境被捕。(1977年,波兰斯基在美国因与13岁少女发生性关系而收到包括强奸在内的六项指控。1978年在候审期间偷偷由美国逃往巴黎,从此一直在欧洲定居。 )

4.1979年12月25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决定从阿富汗撤军,以便调动更多的资源投入与美国的太空竞赛中。(1979年12月末苏联入侵阿富汗,爆发了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 这场战争不仅遭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谴责,也被认为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

5.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11月4日, 伊朗激进学生组织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劫持了52名美国人。在52天后里根总统下令夜间突袭行动拯救人质,大部分人至最终获救,6名人质和3名士兵遇难。(实际上52名人质被扣压了长达444天, 由于救援不力导致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连选失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由此恶化)

6.1981年,里根再度连任美国总统。(同1)

7.1980年12月8日,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幸运地躲过一名杀手的子弹,幸免于难。(实际上列侬在当日不幸中弹逝世,年仅40岁)。

8.1981年5月14日, 圣若望·保禄二世在圣伯多禄广场遇刺身亡。( 1981年5月13日,若望·保禄二世在进入圣伯多禄广场准备演讲时,被一名土耳其狂热穆斯林枪手枪击。若望·保禄中了两枪但并未击中要害经六小时手术后脱离险境。其于2005年逝世)

9. 1981年10月8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在刺杀袭击中幸免于难。(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出席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享年63岁。其在政治和宗教倾向上持有非常开明的态度,因此遭到极端宗教势力的迫害。 )

10. 1981年,英国查尔斯王子与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举行皇家婚礼,女王表示祝贺。(这段狗血的故事应该不用多说了...)

还有些事件由于片头播放太快没看清,欢迎网友指出!

 3 ) 美国人的fuking arrogance

只要有对手方出场的情节(通常是苏俄,暂时c家大概还不配),美式的不要脸的给对手的基于自家想象的stereotype的涂抹,真是tmd恶心。艹他大爷的。

苏联人被监控,话都不敢说。

苏联人向往美式汉堡。

苏联人只会讲为全人类这种大话,不在乎身边人。

苏联人只要面子,做个对接机构还要争公母。

看谁都像自己了属于。

 4 ) 步

暴风降临时,“我们”对于宇宙的力量总是悬殊的。

对着浩瀚星空的蛮荒之地,当它降临时,“躲藏” 依旧是人类唯一体面的生存方式。

在这个无言又充满着光线的无限黑暗中,当选择面对着掩体内部的黑暗时,也代表着对于背对着充满危险的光明视而不见的权利。

最终属于我的那股勇气还是使我将身体转向至充满危险的光明,

放弃窥察属于自我内心的黑暗洞穴,“目不斜视地直赴‘我认为地’目标”。

或许全世界都会记得来自人类的第一步,那份独属于人类探索的勇气曾接受过来自蓝色星球所有生物的见证。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但现在,我自己也忘记了见证这来自于 人类 的另一种勇气。

无言的宇宙;耀眼的风暴在撕裂着最后的印记。

也许我是知道的,对于宇宙的本质,我不过是其极细小的一部分;还有宇宙的时间,人类所分到的,也只是其中很短暂的,几乎片段的,一段而已。还有那被人类世界大肆歌颂的勇敢,当身处在整个渺小的银河系中,又是显得何等的渺小,即便是夹杂着人类发明伟大的颂词,也终将会在宇宙的自然法则下抹平。

无垠宇宙下的时间,像是一条急流,埋藏在激流下的勇气,当它一丁点显现的刹那,也会是它消逝的毫无踪迹的开始

当我带着最沉重的步伐穿过充满阳光的危险,急促的呼吸声也打断了我似乎后悔的思虑

进入了象征生存的终点,只有我明白经历的会是什么,或许我已经听到了我生命的倒计时,

但当我拿起测定器时,仍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无声中我只听见了属于人类的呼吸声。

 5 ) 我们该带着怎样的视角和心态看外国影视作品

互联网环境已经退化到荒蛮境地的今天,这片大地开始令人感到悲伤,悲伤的是似乎精神世界在急速倒退,00后们在微博贴吧里大胆说着令人惊讶不堪入目的对女性、公正、世界的蔑视。

现在想来,零几年时的互联网如此单纯清爽。

而我们可以见到的,是从《切尔诺贝利》到现如今任何国外影视作品评论中脆弱至极的“爱国”情结打出的差评,这不对,不是吗?

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不用政治的眼光审查艺术,否则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曾经自己痛骂的那个广电总局。

希望文化永远和进步组合,而不是革命。

 6 ) 为什么我被这剧的乐观主义打动

我天太精彩了。十集一集一个小时的剧,完全不觉得冗长,地球月球太空各条线各个人物的故事同时推进,一个都不落下,一直到大结局,太紧张激动了,让我想起the expanse,甚至GoT最好看的时候。这大结局太出色了。历史的关键节点,不管是古巴的导弹危机,还是剧中虚构的美苏太空对峙,往往是取决于一两个人在那一时刻做出的决定,真是太值得琢磨了。这个alternative history的设定也越来越有意义。这剧很有野心,明显是铺够了能扩展到好几代的剧情,太期待了,希望苹果土豪继续砸钱拍下去。对下一季的希望是能多看到一些苏联方的视角。

再补充下为什么我被这个剧的历史观打动,我不算一个乐观主义的人,尤其是过去一年多看这世界的局势变化,经常让我想不清楚,看不明白,或许世界就是混沌的,未来的发展就是在被每个瞬间的无数细小的因素左右而不断变化。所以当我看到一个承认人类的缺陷和挣扎的同时,还愿意继续想象一个更好更乐观的未来的故事,我必须为这乐观主义,为能看到这种故意不cynical的故事而感动。我的生活里正需要一点乐观主义。

说出来或许很明显,但是看了这个网站上的一些讨论让我怀疑其实并不是那么明显,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种故事很重要,为什么在女人和少数群体没有登上月球,没有领导nasa,还在生活工作中被各种关在门外的现实世界里,我们还需要看到这种“幻想故事”,因为我相信想象力和role model的力量。我知道从小到大不管自己考到多好的成绩,都始终觉得自己不行,好像总是局外人是什么一种感觉。回头看看,我缺很多自信,花了太多时间怀疑自己,如果当时有足够的鼓励,甚至有一个role model,让我能看见并想象出我能通过努力实现怎样的结果,会对我非常有帮助,并不是一定能让我更“成功”(那其实都不那么重要),而是会让我更有方向感,少很多不安感导致的不快乐。我为什么爱看好莱坞电影电视,就是因为当年这些影视还有外国的网站在我闭塞的世界里,给了我一个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给了我想象力,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觉得我少年时代看的这些电视对我人生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众心理学一个buzz word叫做manifestation,这个解释或许不准确,但是大概就是说用意志把自己的梦想照进现实,如果一个人连做梦都不敢想一件事,那更别提实现了。亲眼看到一件事的可能性,不管是通过role model还是通过电视,都是很重要的让梦想扎根的第一步。

 短评

最后一集真的太壮烈了… To Tracy and Gordon

6分钟前
  • 鸡块
  • 力荐

没想到和第一季间有个比较大的时间跨度,对主要角色们都是不小的挑战,也直白地说明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历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有人光荣退场,有人无声离去。在虚拟历史方面,这一季涉及的问题更真实也更直白,人类的各种本性与光彩相互交织,和熟悉的真实感觉不断对照。

10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还是那句话,人不是猴子,老看着屁股坐哪里是对优秀作品的侮辱。泥石流时代,一部理想主义作品难能可贵,请珍惜。最后一集,满分。

12分钟前
  • MR.K
  • 力荐

差不多3.5~4吧。各种黑苏联也就算了,剧情不够狗血来凑。中期一转家庭伦理剧真的太蛋疼了。老老实实拍理想情怀,星辰大海不好吗。原来打算这季看完弃了,结果最后那个镜头。。。还是得看下去。

16分钟前
  • Vancion
  • 还行

不得不说,外国佬创意就是独到,每集都猜不到剧情的走向,每集都感觉很想让人看下去的样子。就是看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就是苏联的解散真是非常的及时,要不就会引发世界大战。有一说一,这种片子才是真正的文化里的输出,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意识形态。如果事实上是美国解散的话,可能你的理解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了。我们还是要带着清醒的头脑去看待美剧的文化输出。

20分钟前
  • 12厘米的布丁
  • 力荐

2022.10.13 ~ 2022.10.22真的很能编呢,狗血程度超乎我想象……

21分钟前
  • 小悬子
  • 推荐

通过4K电视看杜比视界呈现一开始的日出画面实在太美了。

26分钟前
  • Morsword
  • 推荐

第一集还有个爽剧味,第二季顺利进入中年剧,伴随着无可挽回的丧失感,非常敢想敢干

31分钟前
  • Clarke
  • 推荐

"I love you." "I love you too Grodo."

33分钟前
  • 果干皮
  • 力荐

如果能把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狗血剧情线去掉会更好。最后一集被Gordo和Tracy狠狠感动到了。

38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TV+把故事始于平行宇宙的1970年代的《为了全人类》当成首发剧,还两次续订,原因很大程度上是Apple自己的故事就始于那个充满理想和激进的年代。TV+作为一家科技巨头的流媒体平台,它迫切希地望用比自家电子产品更富戏剧性的艺术作品,让公众看到技术是如何创造历史,甚至“改写”历史。如果约翰·列侬的歌声没有在1980年消失,那么即使美苏离热战的距离只有月球车的车程和LSAM的航程那么远,我们仍有理由在千禧年前遍布月球、飞向火星,最终在次世代冲出太阳系。S1时我一直觉得基于同名登月纪录片的剧名“For All Mankind”是对冷战的讽刺。不过现在我更认为,文明的本质是混沌系统,人类私利与己见的本性导致了未来的不可测,但文明前进的动力则又源自与熵增的对抗,某种程度上这就是For All Mankind,尽管不那么伟光正。S3已续订,下一站:火星。

40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看完了, 最后一集挺让人难受得, 崔西和戈多为了拯救詹姆斯镇共同赴死. 太可惜了, 好喜欢这一对. 要说不喜欢的就是戈多得大儿子和凯伦得感情戏, 就离谱, 搁着玩ntr呢?第一季结尾的海龙火箭十分让人期待第二季的剧情.还是太多人没看完就乱给分了,这部剧真的是越来越精彩

44分钟前
  • Albert
  • 力荐

第二季活妥妥的成了部女性剧,感觉下季会有女总统。季终简直太空冷战浪漫啊,还用了Nirvana 1991的Come As You Are作为落幕配乐,下一季时间则设定于1995年,人类登上火星!(如果抢先登上的是中国那就绝了)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雖然編劇在這季和上一季都毫不留情的挖苦當時那代人的侷限性和當代人的短視,不過卻也始終保有對於人能夠做正確事的樂觀。

51分钟前
  • 盒中甲虫
  • 推荐

眷村奇事

55分钟前
  • 飞碟熊二
  • 推荐

以登月竞赛这样宏大事件为背景的半架空剧,并没有被束缚在太空、科幻的内容之中,更侧重于通过描写这场太空竞赛舞台上的主角——宇航员和其他航天人职场生活的五味杂陈、光鲜亮丽家庭背后的各种辛酸苦辣,来展现那样一个人类探索太空、殖民太空的激昂跃进年代。与其说是太空科幻剧,我更愿意把它看成职场、生活剧,中年危机、家庭平衡、梦想与初心、英雄背后家人的价值与诉求、职场歧视、友谊等一系列平凡生活永恒的主题将这些有着最酷职业的人类精英与我们的距离迅速拉进,让我们更容易共情,我认为这也是本剧的最大魅力之处。社会分工有不同、身份地位有差别,但不同的社会个体在底层逻辑上作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是共通的,也容易引起共鸣。

59分钟前
  • 非优即良
  • 力荐

前面所有关于日常生活的剧情好像都在为最后一集美苏冲突的大爆发做着铺垫,但是也侧面证明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也只是充满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1小时前
  • 石墙
  • 还行

除了karen那条线是实在看不下去,太狗血了,美苏对抗的戏份真的挺好看的

1小时前
  • Mitch
  • 推荐

第一集视效升级节奏加快。月球日出和太阳风暴太震撼了。如果能在大银幕看4K画面……

1小时前
  • 拔刀诀
  • 推荐

表面是在黑苏联,实则暗戳戳地讽刺美国危险的军事政治游戏,都特么把枪和导弹带上太空了,还明目张胆的杀人,苏联人不报仇雪恨才怪。另外被戈登和崔西这对差点虐哭,成全了爱情却壮烈牺牲~期待下一季~

1小时前
  • Dawei0731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