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去梳理一下侦探片、推理片、和悬疑片的区别。
侦探片以侦探为中心,以侦探侦破犯罪案件的过程为题材,通常是正义与犯罪之间的较量为核心,并以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通常以案件侦破的进程作为故事情节的基础,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善恶难辨,直到最后揭秘真相,抓捕真凶。
推理片属于侦探片的衍生剧作,侧重严谨的推理逻辑分析,按照逻辑推理程序安排情节,或者展示侦破人员意识中的逻辑推理活动(情景再现),最终揭秘罪犯的作案过程,使得罪犯在严密的论证前束手就擒。
悬疑片指因情节使人们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在剧作上,利用电影中人物命运的曲折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或者无法看清的结局真相,吸引观众注意力并能引发后续思考和讨论。通常结局意想不到,让人大呼过瘾。有兴趣的可以欣赏一下希区柯克的悬念电影。
根据著名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同名小说改编的推理剧《喜鹊谋杀案》在开播之初,就受到了很多争议,有拿作品本身去和英国著名推理剧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对比(作者也表示小说的叙事受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影响),也有拿原著与改编后的电视剧对比。
但是从剧作的角度来看,这部剧从头至尾都有带着极强的吸引力。先是女编辑苏珊收到了作家康威的小说稿,并称这是他最后一部推理小说。而在此之后苏珊就收到了康威“自杀”的消息,与此同时,苏珊发现寄来的书稿竟然缺失了最后一章——这对推理小说无疑是致命打击。苏珊所在的三叶草出版社此时也面临着被收购的巨大的危机。由于多年共事,苏珊觉得康威的死必有蹊跷,加上她要为出版社的前途考虑,于是她踏上了前去寻找缺失章节的旅途,并逐步发现了杀害康威的真正凶手。
作家康威的写作习惯是把身边的人写进自己的小说中,也由此,整个电视剧是由双线叙事展开的——故事中1955年的阿提库斯·庞德要前往一个村庄去侦破一起谋杀案,现实中21世纪的苏珊要前往康威的住处,寻找缺失的章节并找出康威的死因。在康威的全部小说《喜鹊谋杀案》中,都有一个名侦探阿提库斯·庞德,在最后一部小说《喜鹊谋杀案》中,阿提库斯·庞德得了绝症,也就意味着要和读者告别了。作家康威“以死明志”,他早就厌烦了推理小说,尽管这些小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但是他最初想要写的是不受读者欢迎的严肃文学。(我想本书的作者也藉由此来表达他对当下出版业的未来担忧)
女主苏珊的个人生活、成长经历也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渐明朗,使得观众对女主苏珊的境遇产生共鸣,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个人觉得她和康威之间算友情)。而男主康威的生活则由阿提库斯·庞德和死者马格纳斯·派伊男爵2个人融合,而他在生命的最后终于高调承认了他是同性恋的事实,这为当下的故事内容又添加了一些兴趣。
故事的铺陈和转折总是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十二年前(1943)的一桩谋杀案竟然也随着故事的推进浮出水面,就像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2句话——看似宁静祥和的村庄下,实际上暗潮汹涌,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而能够激发起杀人的因素,通过名侦探阿提库斯·庞德之口讲出:恐惧,嫉妒,愤怒和欲望。
英国剧作本身就十分讲究,从人设到场景道具等细节,无一不让人赞叹。加上导演对于人物出场方式,2个不同时空的交叉(转场处理)做得严丝合缝,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游离于2个不同的时空而不感到出戏。
最后,关于小说及电视剧的名称《喜鹊谋杀案》中喜鹊的意象,在这里我拓展一下摘自网络搜索的内容,原著中的童谣的隐喻,《喜鹊谋杀案》中的人物名字都是一种鸟类。
另外关于喜鹊的意象,我也特意从网上找了一些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喜鹊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悦、好运;而在西方文化中喜鹊则象征着混乱和吵闹。
附:One for sorrow,一只代表悲伤
Two for mirth,两只代表喜悦
Three for a funeral,三只代表葬礼
Four for birth,四只代表新生
Five for heaven,五只代表天堂
Six for hell,六只代表地狱
Seven for the devil, his own self,七只代表恶魔他自己
众所周知,在天国王朝,任何剧的归宿都是恋爱剧,区别无非律师谈恋爱军人谈恋爱消防员谈恋爱卖房中介谈恋爱,要恋爱就要男女,而天国王朝里一片繁荣昌盛,没有贫穷没有饥饿没有邪恶政客一切繁花似锦烈火烹油,所以,恋爱必须全是年轻美女,所以,在天国王朝女演员一旦过了三十五岁,你就只有演人妈的份儿了。而在腐朽没落的日落小国不列颠居然选个一脸褶皱五十开外的老妈子担任绝对女一号且照样有爱情戏床戏,那是真要了我的老命了。就冲小不列颠这股二杆子精神,我要给一个赞。 对于被天国王朝满屏十级美颜的美女长期熏陶出超级审美观的我,强忍着对这位老妈子的恶心看了几集后,你猜怎么着?随着人物性格逐渐铺陈开来剧情发展推进,嘿,我居然觉得老妈子眼也变大了,皱纹也不明显了,那一举一动居然还对我有种强力的吸引。瞧我这重口味。不行,我得赶紧补一补甜蜜暴击,必须把我堕落的审美再补起来。
看完只觉得Alan是个分裂悲情的角色。 怀揣成为严肃文学大师的梦想,只可惜上天给了他操控文字的天赋,却没有给他编织故事的灵感。 他笔下的庞德侦探世界,窃取的是身边人的真实生活,以及剽窃他人的小说成果。 这或许就是他如此厌恶Atticus Pund的原因。 即使这个笔下创作的虚拟角色,给他带来巨额财富和名誉,但从最开始设下恶趣味异位字谜游戏,嘲讽这不过是 A Stupid Cunt。 很有趣的是,明明他笔下其他角色都可以从现实找到对应的原型,唯独主角Pund是彻底的创作。 他是经历过二战集中营的幸存者,是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Alan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原型。 但我们不难从Pund和Alan一样得癌症,跟随在Pund身边的帮手James正对应Alan的小男友等细节中,发现Pund其实就是Alan自己。 或者更严谨地说,是Alan潜意识想活但没能活出来的自己。 Pund是Alan的阴影。 在荣格心理学里,「阴影」与个人的心灵内容关联性很强,是构成其阴暗面的影子的部分。 阴影并不总代表着“恶”,但对于站在自己相对固定的意识体系对立面的未知事物,意识更倾向于予以排斥。 整合阴影的过程是痛苦的。要承认阴影的存在,对当事人来说不亚于一场面对面的生死决斗。 这样一想,Alan角色的悲剧性更强了,这不过是困在自我意识中的囚徒,近乎偏执地将除梦想之外所有一切视作无意义。 有家人没亲情,有伴侣没感情,自私地利用、自负地嘲讽身边人,无视给人带去的痛苦。 即使书写的侦探系列小说给他带来金钱和名声,在他看来也不过是对他梦想的侮辱,以至于不惜在临死前彻底毁灭Pund、同样送进坟墓。
(文/杨时旸)
在这个每个人都急于输出的时代里,最不乏听到“xx已死”的声音,什么“摇滚已死”“诗歌已死”“电影已死”,似乎他们都是悲悯的先知。其实,哪一个都没有死,那些急于给所有事物宣判死刑的人,无非盲人摸象般看到某个事物变得不再那么热闹,就自作聪明或者标题党般地给予了定性,在这样的陈词滥调之中,只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习惯于摆出一副老油条的面孔声称“本格推理已死”。但最近这部大热的《喜鹊谋杀案》几乎回敬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此之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那些经典作品被一次又一次翻拍,大银幕上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小屏幕里的《灰马酒店》《无人生还》,大都口碑不佳,偶尔有一部评分亮眼的,也都因为对于演技与角色刻画的局部肯定,总之,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定,从情节上和整体设计上讲,这类“黄金时代”的推理游戏注定再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了。所以说,在这样的预判上,《喜鹊谋杀案》的出现绝对是一次惊喜。
这是一部非常“阿加莎”的侦探故事,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的原作。无论罪案本身,推理模式,故事模型,人物设定,一切都几乎沿着黄金时代的原教旨主义延续下去,它既对阿婆致敬,又让阿婆还魂。而说到这个剧集的拍摄方式,它几乎挑衅又得意地向人们展示,看,谁说本格已死?
如何评价《喜鹊谋杀案》呢?聪明。推理小说发展至今,为什么本格、密室、诡计等等那一套东西逐渐显得差强人意?无非是因为那一切在完成了最初的惊艳亮相之后,迅速陷入了自我重复,并且沦为了一种脱离于现实世界的脑洞游戏,那些“不可能犯罪”愈发变成了纯粹的智力炫技,而侦探小说本身,除却娱乐功能之外,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让人们看见了那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没有被注目过的罪恶,让每个人流露出竭力遮掩的另一面。所以,它需要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微妙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社会派、冷硬派逐渐占据了上风的原因,社会派的冷酷与真实更像成年人阅读的东西,而不是孩子的恶作剧。
而《喜鹊谋杀案》显然已经将本格推理的优势与问题看得清清楚楚,而且想好了对策。那么,对策是什么?那几乎算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用本格最大的问题破解问题本身。本格在当下读者、观众心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悬浮吗?不是罪案设计显得刻意吗?那就让悬浮的更悬浮,在刻意之上更刻意,而不是欲盖弥彰地故作真实。换句话说,你们不是都已经把本格推理的那些诡计和模型烂熟于心了吗?不是都觉得无非一场戏吗?好。那我们就让一切更像一场戏。所以,这个故事采取了一种套中套中套,戏中戏中戏的结构。先设置一层故事,主角是一个出版社的资深侦探小说编辑,再设置一层故事,与她合作的畅销侦探小说家意外死亡,又设置一层故事,小说家创造的畅销侦探系列终结篇中的未结悬案与即将辞世的主角。你看,这样一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套娃,最内里的一层,展示一个最标准的本格推理故事,外面的两层既负责巩固——罪案又叠加罪案,又负责消解——外部的故事是当代的,当下的,在我们身边的,它足以为那个设定在久远以前的传统本格故事解腻。于是,它有效地把一道传统老菜进行了改良,没有喧宾夺主,没有四不像,脆爽的脆爽,醇厚的醇厚,陈旧的浓油赤酱还竟然有了些小清新的色泽,典型的用降维的方式升维。再加之,这几层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由同样几个演员出演,那些交织、反差、互渗又氤氲出别样意味,让一场死亡映照另一场死亡,让一重悬案衬托另一重悬案。最终,让一个可复制的类型故事显露出了几分独特的作者性,哀婉、悲怆又隽永。
侦探小说,尤其本格派的侦探小说会给人一种微妙的冲突感——直面犯罪和谋杀带来的刺激和隔岸观火应对那种刺激的安稳。就像《喜鹊谋杀案》原著中所写的那样,“一瓶红酒,一包家庭装的烤干酪玉米薯片配一罐萨尔萨辣酱,旁边放着一包烟,雨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玻璃窗,还有一本书。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吗?”这就是大多数侦探小说迷的真实写照,也精准地总结了面对这部剧时的观剧感受。
《喜鹊谋杀案》是一种思路上的成功,保持本格类型的本分,又在叙事方法上显得超脱与超越,这远比那些辛苦地在谜题本身打转,只能靠打磨角色演技去重新争夺新观众的笨办法要巧妙太多。从某个角度去看,《喜鹊谋杀案》总会让人想起去年那部热门短剧《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同样颇为古典本推理格式的故事,同样做了既保护内核又解构技法的叙述改造——把谋杀案置于一群热衷于真实犯罪故事的播客制作者中,那案子一路走到最终,其实已经没人关注到底谁是凶手,而都在看那一群合力破案的邻居各自怀揣的孤独与失意,以及最终赢得的友谊和温暖。
这几年,英美剧通过一些形式上的变幻,拯救也解放了很多题材,比如没有画面、只有声音的《骇人来电》也是个让人惊艳的例子。它完美解决了幻想恐怖故事中,如何为恐怖意象赋型的问题。它用最干脆的减法从根本上彻底将问题本身取缔了。所以说,没有什么无法拯救的题材,本格推理也并没有“死”,针对这种类型不是不能用,而是如何用,如何化用的问题。
(本文首发 北京青年报 专栏)
看破案小说,最激动人心的,便是揭露凶手的那一刻。
层层迷雾,多重破解,真相终于现出原形。
光想想就很痛快。
然而却有一部连载的侦探小说,好不容易熬到第六章,就要揭开谜底了。
第七章却不见了。
凶手,到底是谁——喜鹊谋杀案
艾伦,著名的悬疑小说家。
他笔下的侦探阿提库斯·庞德系列,已经出版了有8本,每本都是卖断货的畅销王。
终于盼来了最新力作,《喜鹊谋杀案》。
这也是庞德侦探系列的收官之作。
出版社编辑苏珊在收到复印本之后,迫不及待地连夜翻看。
正读到最精彩的部分,庞德准备要揭露凶手的时候,该死的最后一章,没了!
这下快把苏珊给急死了。
到了第二天,苏珊正准备到出版社问个清楚,却听到了另一个更大的噩耗:
艾伦死了。
他还寄来了一封遗书,查出癌症晚期的他,选择自杀。
这也就意味着,丢失了最后一章的《喜鹊谋杀案》,找不到凶手了。
不仅心里不痛快,更要命的是,少了最后一章的新书,也无法出版。
出版社可能面临着投资商撤资,公司倒闭,所有员工都将下岗失业。
苏珊坐不住了,立马动身到艾伦家,寻找最后一章的下落。
艾伦有着写手稿的习惯,但苏珊找遍了艾伦的家,所有的手稿笔记本都不见了。
电脑里也没有留下任何文件,被删得一干二净。
与此同时,艾伦的“自杀”也充满无数疑点。
即便身患绝症,艾伦也没有理由坠楼自杀。
明明手里就有安眠药,何必要选择让自己粉身碎骨的方式呢?
那封手写的遗书,口气也显得十分生硬,不像是艾伦会说出的话。
而且信封上的地址,是用打印的方式。
苏珊怀疑,艾伦是被谋杀的。
到底偷走最后一章的人,会是谁?
谋杀艾伦的人,又是谁?
最后一章和艾伦的死,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联系吗?
性格孤僻、为人刻薄的艾伦,身边多的是恨不得他快点死掉的仇人。
比如艾伦的男友,艾伦才刚把他扫地出门。
还联系了律师准备修改遗嘱。
这还没来得及修改,艾伦就死了。
男友成为了最大受益人,继承了艾伦的大部分遗产,其中就包括这一大栋庄园。
还有艾伦的姐姐。
姐姐原本是艾伦的助手,帮他打字、复印、校对等等,工资还十分的低廉。
但艾伦却经常在姐姐面前炫富,讽刺她年纪大还没钱,只会靠他生活。
姐姐直接跟他闹掰了。
就连负责艾伦编辑的苏珊,和艾伦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之间从不直接联系,只用邮件沟通。
从第一次见面,艾伦就对苏珊恶语相对,批评她不懂得欣赏。
更别提艾伦的前妻、艾伦的儿子、艾伦的邻居,甚至和艾伦仅有一面之缘的讲座学生……
所有的人,都希望艾伦这个恶毒老头,死了最好。
而就在苏珊走访的过程中,发现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这些和艾伦结下梁子的每一个人,都没有避免地,被他写进了书里。
艾伦的男友,便是库德侦探身边,那个蠢蛋助手;
艾伦的姐姐,对应了小说里男爵那个大龄单身还一事无成的姐姐;
艾伦的邻居,在书里是天天和男爵作对的难搞邻居;
在讲座上顶撞了艾伦的学生,也被艾伦写进了书里。
是一个有盗窃癖、却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价值的大胡子园丁。
最让苏珊感到崩溃又窒息的,是艾伦把苏珊隐藏了多年的家丑,也给写进了书里。
实在是把苏珊给恶心坏了。
更让人有些震惊的是,艾伦的死,跟书里的谋杀案有着极大的相似。
在小说里,接连发生了两起死亡事件。
派伊府邸的管家,玛丽被发现从楼摔下身亡。
村里都在谣传,玛丽是被自己的儿子罗伯特杀害的。
过了没几天,派伊府邸的主人,马格纳斯男爵也死了。
男爵是被人砍头致死,经过庞德侦探判断,是熟人作案。
男爵在送人出去的时候,被凶手拔剑砍死。
和艾伦一样,男爵身边也有着无数的仇人。
先是男爵的妻子。
男爵曾经出轨了儿子的家庭教师,妻子在全村人面前颜面尽失。
妻子曾对男爵放出狠话:
“我发誓,总有一天我要捅死你,即便会导致我自己吊死都无所谓。”
其次是男爵的姐姐。
因为土地开发的事情,男爵和自己的双胞胎姐姐闹得不可开交。
姐姐甚至还给男爵写过匿名威胁信。
还有派伊府邸的园丁。
在男爵死前一天,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案。
男爵的所有珍藏品全都被偷了,没有看管好的园丁被男爵一顿数落,充满了十足的怨气。
管家玛丽的儿子罗伯特,也非常讨厌男爵。
母亲对于男爵的崇拜和言听计从,让他觉得十分厌恶。
而且早在13年前,罗伯特的弟弟山姆, 溺死在了派伊府邸后院的湖里。
罗伯特始终觉得,是因为男爵举行的寻宝活动,害死了弟弟。
看到这里,苏珊恍然大悟——
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一张不见了的理由。
“因为最后一章泄露了秘密,答案就在书里。”
只要找到了最后一章,男爵的死、管家的死、艾伦的死全都可以被一一解开。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线索在苏珊面前铺展开来:
有个人告诉苏珊,艾伦抄袭了自己的作品。
他曾经参加了艾伦的一次讲座,把《喜鹊谋杀案》的故事大纲完整地告诉了艾伦。
就连名字,都起的一模一样。
在艾伦的葬礼上,前妻告诉苏珊,她曾经和苏珊现在的恋人交往过;
苏珊还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照片里是案发当晚,天台上的艾伦与苏珊的恋人……
嫌疑人越来越多,但真正的凶手,却只有一个。
剧集改编自同名悬疑小说,豆瓣评分8.3。
原作者安东尼·霍洛维茨,也担当了剧集的编剧。
当年,小说一出版,就横扫日本五大推理小说榜单冠军。
安东尼·霍洛维茨还是有史以来唯一被柯南·道尔产权会认证的,续写福尔摩斯之人。
《喜鹊谋杀案》 充满着浓厚的古典推理气息。
故事发生在了上个世纪50年代,那正是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
作为案件背景的“喜鹊童谣”,致敬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童谣谋杀案。
包括在剧集中,也多次提到了阿加莎的名字。
虽然这是一部“很阿加莎”的作品,但“案中案”的双线模式,却在剧集改编中有了更丝滑的呈现。
小说家虽然死了,但他笔下的侦探,却“活”了过来。
在现实中,面临着最后一章丢失和作家死亡的苏珊,破解困惑的方法,便是与书中侦探的对话。
即便苏珊讲的,是现实中艾伦的死;
庞德侦探讲的,是小说里破解案件的关键要素。
他们明明各讲各话,却恰巧能在不同的问题上,达成同一思路。
就像当苏珊开着车,对于到底凶手的作案动机充满疑惑时,庞德侦探说道——
“恐惧、嫉妒、愤怒和欲望。经验之谈,极端人类行为,最终都会归咎到这四种情感上。”
所有的人都会撒谎,这就是调查谋杀案的本质。
“现实当中,能让一个人要动手杀另一个人,理由并不多,但被背叛的感觉,信任被摧毁,确实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那些“对话”的时间,也成为了剧中苏珊破解艾伦死亡真相的关键点。
这便是《喜鹊谋杀案》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它没有惊悚的画面,也没有惊人的反转。
也不像社会性悬疑剧,不曾揭露什么黑暗,也不希求改变社会。
它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但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线索。
不到最后一集,你永远猜不到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这才是悬疑推理真正的乐趣, 不是吗?
*本文作者:D
剧比书好看,我先说了。
不谈探案剧情,聊聊这部剧让我觉得特别舒适的地方,就是对未婚独居女性的友好。苏珊女士看上去是奔四或者奔五的年纪,有喜欢的工作,固定的伴侣,自由的亲密关系,漂亮的房子。插一句好喜欢英伦的室内装修,满墙的书,满屋子的书。
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放松自如,完全没有被年龄困住,就是一具年轻的灵魂。剧里一丝一毫都没有谈起这些,这就是她们正常的生活状态,而我们却要为之斗争和追求。尤其喜欢以下几个情节设计。
1.收到晋升CEO的Offer后,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胜任,而不是其他世俗理由。
2.父亲从小抛妻弃女,年老后躺在病房想和解。苏珊自始至终都选择不和解,姐姐劝她希望她放过自己,和自己和解的时候,我真怕最后落入俗套,但是Susan没有,听到父亲去世后也只是感到意外的哦了一声。我不理解有些剧和书非要设计一些释怀和原谅仇人(通常就是曾经的亲朋好友)的情节。什么面对过去原谅对方就是放过自己,统统都是屁话。
3.和姐姐沟通时情绪略微失控,冷静后该道歉就立马道歉。
4.没有把男性伴侣的未来规划强加给自己,没有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成全对方,不妥协。
好想和苏珊女士在她的小公寓里喝一杯。
剧里的侦探小说,作者本人嫌弃它,但编辑是真的爱它,不知道为什么很感动。
太可以了!画面有质感,演员呈现的角色到位,剧情也吸引人,一个周末可以轻松看完。导演对于建筑有种执念,里面漂亮的建筑都是全景。不管怎么样 ,这部剧成功把Anthony Horowitz安利给我,已经下单了他的几本书。
我可以看240分钟霍洛维茨小说改的剧,但不想看240分钟他的小说。下次他能不能直接写剧本啊……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看着看着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莱斯利·曼维尔完全可以去演一下年轻版的马普尔小姐啊!!!
谋杀小说的作者被谋杀
原著小说的开篇第一段很适合描述观看感受:“一瓶红酒,一包家庭装的烤干酪玉米薯片配一罐萨尔萨辣酱,旁边放着一包烟;雨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玻璃窗;还有一本书。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吗?”
两个时空无缝衔接比书里要丝滑……
侦探小说最好看的是过程,不是谜底揭晓的那一刻。就像这部剧看的时候一直在期待着最后一集,但看完你发现最好看的是前五集。
作为阿婆粉很满意。感觉就像看波罗和马普尔手牵手一起探案😂
很阿加莎,但是比阿婆有所创新,比如说同性恋的引入,比如女性意识的思考,再比如双线叙事的加入,算是近几年来看过的最有趣的推理类电视剧。
好好看啊!看得好满足。我最爱的双线模式,被糅合十分有趣,刚开始有些分不清人物是现实还是小说,但是很快就交代清楚了。虽然是双线叙事但是故事一点都不乱,维也纳血案小助理演gay的时候好有意思哦,希望可以拍成连续剧。
书我就没看下去,所以现在看剧倒是有悬念,确实不知道结尾……戏中书,一个演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特别适合英国改编,戏剧感挺强的。原来magpie本来就有东拼西凑、捡东西的习性,作家某种程度上也是magpie。
有节奏的悬疑戏中戏!(BTW英伦的老戏骨们从来都不愁没戏拍。
小说中的谋杀案果然是一个古典的,充满阿加莎风格的经典谜题——过往隐秘的罪恶是源头,而随机率导致的因果成为犯罪的催化剂;而现实中的犯罪则平庸到不堪入目,结果是一个被离职的职员只要说出真相就会大白的案件令人气短,而「喜鹊谋杀案」也只是一个英语异位的恶作剧,当然这样工整的改编剧集已经在当下显得傲视群弱了。
竟然比原作好,很能彰显影像优势,原著两个故事再怎么缝合都显得生硬强行,但通过镜头的切换对接实现时空转场就自然顺畅多了(虽然这个手法并不新鲜),两条叙事线的糅合较好呈现“书中书”的结构,且对大量偏家常的冗余内容作了剪裁,节奏把握相当不错——虽然案情内容依然平平无奇,但还是真心建议作者直接搞编剧吧!英国乡村风景真乃破案剧标配,室内布置也太美了。
英国果然是福尔摩斯等一众著名侦探的故乡,是优秀侦探的培养皿,拍侦探电视剧经验过于丰富,把一本理智上说不算特别出挑的推理小说原作提升了相当的层次和台阶,比原作更好看一点不意外;原书里像是为凸显自身与众不同、吸引读者的技巧性的反转、嵌套,在电影/电视剧里不过只是最为常见的叙事和剪辑手法,改编内容非常尊重原作,细节也都考虑到了,比如庞德手臂上的含义众所周知的编号,不过剧集里特别是最后一集庞德所言“侦探存在的世界”融入了电视剧改编者自己的心情,想必也是所有推理侦探爱好者们共同的故乡吧,无论我们的侦探是消失在莱辛巴赫,还是因为重疾离世,但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平静的生活,继续寻找案件的真相,偶尔他们会穿越到我们的世界,和我们一起走过某个街区,走过某个风景优美的小镇
阿婆迷的快乐!侦探小说迷的快乐!叙事结构独特,英剧特有的精致,双线衔接完美,演员演技拿捏太到位了,细节处理的也特别细心,整个观看过程可以说相当享受
作家死了,笔下的侦探却还活着。小说与现实的双线结构与互文叙事完成度很高,由此能够想象原作之所以畅销的原因。anyway,好像大部分写作者确实性格蛮奇怪(讨厌)的……
咱就是说能不能先按兵不动 非要在密闭空间一对一公布罪行然后指望对方自首然后被反杀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