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惧怕恐惧本身,最美好的希望总伴随最大的恐惧。 有时恐惧让人消除希望,有时希望让人遗忘恐惧。 相比于没有恐惧,我还是担心没有希望更多一些。
个性即命运
我想摘星星给你 后来还是算了 我够得到星星 够不到你
Heraclitus 和Bruno的哲学思想和佛教里的色即是空,和马克思主义里的事物两面性有相通之处,但都有虚无主义的影子,批判继承吧。
Nothing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simplicity.
在宗教盛行的16世纪,敢说出这样一句话。
这预示了Derek Jarman的《蓝》?
第一缕曙光
透过我卧室敞开的木窗
黑燕,沿着光线
迅捷飞旋,如离弦的弓箭
展翅降落
如同镶嵌在墙上的十字架
“是的,是的,是的。”燕子低语道
空中泛起一团金色的尘埃
我躺在巨大的木床上
睁开双眼,凝视地天花板
木床,伴我横渡暗夜之海的轻舟
我把头埋进枕头
梦见我的爱人帕斯夸罗内
广袤的暗夜之海中
我正乘风破浪向你驶来
你像海豚般
跃出了我的视线,欢笑着
海豚不会被微笑捕获
除了残忍的吊钩,米切利
总有一天你将学会残忍
米凯利!醒醒!
塞西莉亚站在门口
将羽毛掸帚镶在长竹竿上
她像猫一般扑向燕子
如同热风中的棕榈树
在尘埃密布的众星间挥舞着扫帚
咒语破除了
帕斯夸罗内倚着窗,笑靥如花
帕斯夸罗内!
米切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动荡 政局不稳,经历种种的整整一代年轻人视政治为“滑稽的把戏”于是便产生了这一时代文学艺术的特殊现象:在美国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在英国称为“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称为“新浪潮”。
不难看出,本片即是一部由各种metaphor组成的实验电影,有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意味。导演受到时代思想影响颇深。新浪潮思想根源即是唯意志论,拒绝科学,宣扬神秘主义。代表哲学家为叔本华、尼采(权力意志)。这也影响到后来的存在主义,一阵思潮甚至吹响日本。(村上春树)。精神分析也对影片起到不小的影响,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即利用梦境中的不同意象解读梦的含义。
提到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有一些值得探讨。例如我们熟悉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千篇一律的“金宝汤罐头”和可口可乐瓶被整齐地排列在美术馆的整面墙上,带来的是一种流水线式的生产给人们以孤独之感。从名人到底层人民喝的都是同一种可口可乐,安迪沃霍尔希望人类没有差别,那便没有不理解。
还有一位艺术家不得不提:大卫·沃纳洛维奇。他通过镜头记录并阐述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艾滋病危机。呼吁性取向是自由,同性亦是凡人。讲到这里,贾曼想要借《卡拉瓦乔》展示的关于他所在的时代的批判思想逐渐明了。
卡拉瓦乔是十九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后期的艺术家,那时新教与旧教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影片中也表现了希腊宗教与基督教的矛盾。
教士手执十字架塞进病重的卡拉瓦乔手里,卡拉瓦乔不允,叫助手将自己那把“no fear no hope”的刀拿来握在手上。三人的冲突,教士白衣圣洁,助手一袭黑衣,可究其根本,到底谁是天使谁是魔鬼?
卡拉瓦乔的葬礼,眼睛上放着的两枚钱币代表了希腊式的祈祷,荒谬的是,他的身边站着教会的修女与教士。希腊众神对基督教来讲自然是异教。
开篇台词所讲的是牧羊人(也比喻耶稣),场景中的羊却是一只山羊,山羊通常被比作恶魔,恶魔的形象也经常有山羊的角和双蹄。
图为卡拉瓦乔死后一幅戏剧性的场面,人们簇拥着他的尸体,悲伤祈祷,光落在他的身体上面。镜头拉近,卡拉瓦乔脚背上的伤是否隐喻耶稣受刑?
导演通过种种细节和人物冲突表现了宗教的荒谬。
开场这个不羁的小男孩卡拉瓦乔配合头冠、酒瓶和水果,画面俨然一幅酒神的样子。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希腊神话中是狂欢之神、戏剧之神。电影中富人的宴会一场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狂欢”。而影片的光影明暗效果与卡拉瓦乔的戏剧性对比的绘画技法很好的阐释了“戏剧”。可见酒神精神由外到内,浸透整部影片。
酒神精神同样为尼采所用,酒神群体赞美生活,接受生活的反复无常。酒神与日神两种精神调和构成了希腊悲剧的平衡协调。
贾曼是否被唯意志论哲学影响呢?
本部影片对人性的探讨集中爆发于卡拉瓦乔带Tilda饰演的女孩去赶赴宴会的一幕。卡拉瓦乔为女孩定做了宴会的华丽衣裙,女孩欣喜不已,两人拥抱亲吻,在她的男友面前。
在宴会中,人们尽情享乐,场景充满了性与欢爱。女孩与教皇的侄子,卡拉瓦乔与男孩,男孩与老贵妇,几对的蒙太奇让人眼花缭乱。在宴会上只有一夜的情愫与激荡的欲望,没有阶级地位之分。
卡拉瓦乔:艺术是生活的反面。
上图乡村女孩与画中的天使形成了对比,片中不但表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困苦与教会的穷奢极侈,也衬托出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艺术家是世俗的天使,他的画笔描绘众神,心灵却洞察苍生。艺术是生活的反面,艺术也来源于生活,艺术家有血有肉也有欲望,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卡拉瓦乔,今年电影节我看的第一部作品,画家全名米开朗基罗·梅里西·德·卡拉瓦乔,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要晚出生。巧合的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都是同性恋,这位晚出生的米开朗琪罗也是同性恋。此片导演,德瑞克加曼也是GAY。说实话,之前有点担心,会有不适镜头,是否有不适感觉。不过一切都很克制。
这是一部只适合坐在影院看的电影,只有在黑暗中,才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影片几乎没有对话,也不完整叙事,只有诗一般的旁白,明亮的色彩,大师级的表演(有些演员只有在大屏幕才能感受到的无与伦比的美),缓缓流畅,你只需看着就好, 无需对话, 完全明白,然后慢慢被卷入,去感受那种呼吸,节奏,情绪。。。。。。
整部电影象一帧帧巴洛克风格的油画,明亮,妖艳,写实。大部分场景都来自画室,从而也看到油画的创作过程包括颜料制作其实充满了各种混乱荒唐和不净。但完工后揭开画布那一刻,在观众的注视下,艺术品诞生了, 这实在是很神奇。
在绘画方面,西方油画具有先天优势,浓烈,厚重,立体,冲击力强,用不恰当的比方,象葱爆羊肉,很带劲。但,看多了,有时会腻味,偶尔也会想念如白粥配清爽小菜般的国画。。。。。。
导演加曼被称为电影诗人,这部电影艺术性很高,拍的很好。不过要问我还想不想看他的其他作品,ENOUGH。不过,他也不会再有新作品了,作为一名英国最勇敢最不羁的导演,诗人,画家,园艺家和GAY,加曼已于1994年死于艾滋。临终前他感叹:”感谢上帝,生命终于快走完了,我真的有点厌倦,无法承受了……”
“马耳他,Siracuse,墨西拿,那不勒斯,Porto Ercole,1610年7月10日,奔波了4年,行李箱上满是标签,几乎不见一张友好的脸,总是奔波于碧海与烈日之下,像浮萍一般。从我指尖滴落的海水,在炙热的沙滩上留下了一行泪滴,渔人将我扛在肩上。我听到你在哭泣,耶路撒冷。粗糙的手掠过我那行将就木从冰冷的海里打捞上来的躯体,他们将我唤回村子,他们的气息温暖了我蓝色的嘴唇,在划浆时渐渐消失。我存活于这些坚定的臂弯中,试想,耶路撒冷,我们的友谊将在这房里终结,这个冰冷纯白,远离家乡的房间。”
“星星就是穷人的钻石,富人们将钻石藏在墙里,不敢让其与天上无尽的星辰争辉。”
“我将自己的世界建作神秘的城堡,我找到酒中之神,并放置在心中,将自己画作酒神Bacchus,攫取他的双脚:我实施了狂放的肢解。举起易碎的酒杯,敬我的观众们。人的本质存于双脚。”
“你为什么把肉体画得这么绿?”
“我病了一整个夏天,先生。这是写实。”
“那么艺术呢?”
“那不是艺术。”
“I see,很有趣的观点。你叫什么?” “Michelangelo da Caravaggio.”
“不确定感和疑惑感,疑惑感万岁。智慧源自疑惑。”
(卡拉瓦乔被Ranuccio刺伤后)
“他爱我还是不爱?”
“他不爱你。”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没有悬念。所有艺术都与现实经验不相容。你怎么能把血肉与柚和填充剂相提并论?”
“第一缕曙光透过了我卧室敞开的窗户,一只黑燕如离弦的弓箭沿横梁飞落,降落后展开的一双黑翼如同十字架般镶嵌在墙上,'是的,是的,是的,'燕子低语道,空中涌起一团金色的尘土。我躺在大米床上,眼睁睁地看着天花板,它伴我度过黑色的海洋。我枕着头,梦见了我的爱人Pasqualone,我正乘风破浪向你驶来,你像海豚般跃出了我的视线,欢笑着。海豚们并非在笑,而是在无情地嘲弄着。'Michele,总有一天你将学会残忍。''Michele 醒醒'Cecilia站在门口,将羽毛掸帚镶在长竹竿上,像猫一样扑向燕子,如同热风中的棕榈树,在尘埃密布的众星间变换着扫帚。咒语被解除了,Pasqualone倚着窗,笑靥入如花。”
很小的时候读希腊神话,彩页上第一次见到卡拉瓦乔的酒神,大惊艳。 典型的Derek Jarman,诗意的旁白,用色饱满,Tilda阿姨从提香的画中走来。还有他永远无从摆脱的蓝色,blue sky blue lust blue doubt blue delphinium.
不消受得了Jarman 刻意的艺术痕迹过重 把电影拍成精美艺术品反而变得廉价 换句话说就是装X
不是英语对白会更好,看时联想到了让·科克托的《诗人之血》。和画家有关的死是美的。
男人被金币收买,女人被华服收买,艺术、美貌,甚至爱情最终都可能是收买(抑或售卖)的筹码。然而人性的吊诡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总以为我们可以利用的东西,最终却将我们给利用了。#大银幕上看这部电影真的好美!上帝是公平的,长得好看的人总是更蠢。#
典型的英式仪式感影像美学,色彩到构图高度还原文艺复兴气质,对于油画的影像搬演。说是传记片,更多是通过颉取生活片段完成贾曼对于卡拉瓦乔的个人化解读:性、原罪与艺术关系的重新审视。大量集中于展现内在与人物关系纠葛,对于社会背景处理并不深入。人物挖掘角度颇有新鲜感,总体感觉停留于猎奇。
画面一流,情节不知所云。真的……很认真地看了,但是完全不知道片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诗歌、油画与电影的完美融合。1.贾曼不仅还原了卡拉瓦乔的多幅名画(并反复呈现雕塑般的模特与作画过程),更在布光、调色与摄影质感上尽全力契合于卡拉瓦乔的作品风格,每一帧都令人沉醉。2.双线交叉叙事:弥留之际的画家与卡拉瓦乔由成名到痛失两爱人的人生历程。诗性旁白充满哲思,饱含情感。3.独属于贾曼的修辞策略:在高度贴近原画与历史场景之余,大胆置入几件不合时代的现代物件,如计算器、摩托车、电灯&彩灯、香烟与打字机(顺带cosplay大卫的[马拉之死]),既产生间离效果,又彰显出一种超越具体年代的永恒性。4.虚构了卡拉瓦乔、拉努奇奥与莱娜间相互爱恋的三角关系,这亦是贾曼的私人印迹。5.墓穴里的狂欢&两次杀戮,透现出爱与死的合一。6.死亡与哀悼的结尾至为动人,伴着圣乐,童年与中年的画家相拥。7.星星是穷人的钻石。(9.5/10)
原始欲望与仪式感,与帕索里尼有着亲缘性,但《卡》中每一帧画面都因为带有油画质感而十分精致考究,相比电影来更似如同雕塑般纯粹的造型艺术,对于卡拉瓦乔作品与构图的高度还原,反讽圣经的诗句插入构成音画分离,狄奥尼索斯式纵欲与亵渎,不符合时代物件的出现消解了过往与现代的藩篱。
加曼也是喜爱的导演之一。男性美终于可以消除权力的阴影,直接坦呈
#SIFF#重看,4.5;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不仅献身于力与美;镜头质感如油画,光影美妙无比,艺术与生命的较量,肉身泛着血色的光泽,唯有死亡才有资格宣判定局;旁白满分。
很先锋性的实验电影。德里克·贾曼移除了诗歌、绘画与电影的体裁屏障,将狂乱复杂的感情讲述得诗意喷薄,阴柔与阳刚泾渭分明的审美很合我胃口。比起去年的“透纳先生”显然是更胜一筹~
“有时候,互相排斥的事物,往往最美” 为美而生,为爱而死。每一帧都是油画,天使的性,赏心悦目。贾曼赋予每个演员都成了美人胎儿~
我心目中的卡拉瓦喬不該這麼正經這麼君子和苦大仇深的瘋癲,酒神式的瘋狂該是輕盈一些的。垂死時拼勁最後的力氣拒絕十字架的庇佑,還是那把銘刻no hope no fear的刀更合他心意,這是最打動人的段落
卡拉瓦喬的繪畫與故事融合完美,不過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傳記片,新舊時代背景的混搭,這也許會在考究控嚴重扣分的部分,但是弱化了時代背景反而給人一種時空穿越的感覺,古典之美與現代表達之間架起了橋樑。現在無比女王的Tilda Swinton,曾經也有那麼少女的感覺。#SIFF2017#
86年的片子。17世纪的卡拉瓦乔。爵士乐。地球仪。计算器。摩托车。杂志。摇滚乐。西装保镖。马拉之死与打字机。文艺复兴的毒药。痛苦的时尚。有时候看似不相容的组合会成就最完美的事物。
4+ 170619@影城1厅 重看修复 “No hope, no fear”"i sought him but found him not" "drawn in the water of forgetfulness" "All art is against life experience" "invade the eternity" 生之欲与死之难纠缠全篇 构图入画 旁白如蓝 大量近现代道具和音乐的介入 照亮巴洛克恒久的光泽和黑暗 #SIFF20
Too narcissistic yet how truly artistic... The film is a perfect homage of Caravaggio's paintings, perfect use of chiaroscuro, exuberant colors and of course sexual innuendos
卡拉瓦乔的光与影、明与暗、冲突与自戕。在匕首上刻字:No Hope,No Fear. 贾曼创造性的历史观:口角误杀变成情杀,圣马太殉难中口衔金币的罗马士兵。抽离的仿画,入扣的扮演。致绘画史上始终被低估的真性情,卡拉瓦乔。
先看了意大利2018年的纪录片《卡拉瓦乔:灵魂与血液》,了解了画家的主要作品,再看这部1986年美国人拍的传记片就好懂一些了。但是电影编导还是很有自己个性,将超现实手法用得很前卫。影片用垂死前的挣扎和从小学画、成名两条线交错进行,画家与男女模特的心理纠葛成为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八十年代还是用胶片拍摄的时代,影像、服化、布景还原及创造虽不如今天自由、方便,但想象力出色,处理得极富张力。我下载的版本也只有不到2G,可影像看着比数字时代的作品还精彩、悦目。传记片既是史实的演绎,又是现在作者的表达,本片以后者为主。据说还有一部2007年意大利人自己拍的该画家传记片,也要找来看看,对比一下,有趣!
影片恰如蒂尔达斯文顿那张脸,摩登与古典并存,导演拍的是卡拉瓦乔,却仿佛预言着自己的生与死,每一帧都如油画般惊心动魄,实在美不胜收,豆叔又没逃脱必死魔咒,心疼